“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二)学科:数学 (三)课时:1 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纸、剪刀等。 二、教学课题: 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第 71-72 页、试一试、练一 练,练习十四的 1-3 题。 三、教材分析: 本设计从情境入手,激发学习内需,教学伊始进行智力游戏,揭示转 化;而后对例 1 的变形,感受转化的含义;从对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 题的回顾,体会转化策略的作用和运用的广泛性; “试一试”的主动探究, 进一步体验转化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 性;通过有层次性练习,从生活的实用性中,提升策略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目标: (一)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转化的含义,体 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二)通过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明白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灵活多 样的,在生活中应用是广泛的,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 (三)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 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教学重点:
1
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 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 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难点: 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八、教学过程 : (一)智力游戏,揭示转化 今天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板书), 到底是什么策略呢?我们先来一个智力测试。 1、智力测试。 2、揭示课题 其实有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经过一定的转化,反而非常简单了,在 不知不觉中,我们用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转化(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换个角度问题往往能奇妙地解决问题,让学生领略到转 化策略的魅力,给学生带来心智的震撼和数学美的熏陶。) (二)激活经验,体会“转化” 1、情境中感受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还学会了计算 他们面积的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儿有幅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 积相等吗?(出示例题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问题的转化方法;2.掌握通过转化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够学习问题的转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够学习问题的转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课前导入、示范演示、讨论、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教学工具黑板、书画、认知卡片、小班演示教学环节Step 1 问题引入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思考:小明手里有1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但是书的价格是11元,请问小明还差多少钱?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让几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Step 2 转化问题出示下面的问题:如果小明想买一本11元的书,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钱?请问,这个问题跟原来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跟原问题有没有区别?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两个问题是都在问小明能不能买到书的问题,只是问法不同;告诉学生,问题转化就是将原问题转化为新的问题,使得问题更具体而清晰。
Step 3 练习转化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小明手里有10元钱,想买两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11元,请问他至少还需要准备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一个更具体、更明确的问题,让学生说出转化后的新问题。
新问题:如果小明想买两本11元的书,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钱?学生思考后,让几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可以让学生分组,互相讨论。
Step 4 解决问题出示新问题:如果小明想买两本11元的书,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问题:1.设小明还需要x元钱。
2.这时,小明手里的钱为10-x元,他想买两本11元的书,需要准备22元。
3.再次记录一下小明手里的钱,现在为10-x+22元,也就是32-x元。
4.将这32-x元与小明需要至少准备的x元相加,得到32元。
5.因此,小明至少需要准备32元。
Step 5 总结询问学生是否觉得这个问题比第一道题目更容易解决?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转化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从转化问题的角度出发解决。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质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的运算规则和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转化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转化的策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概念,知道转化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一种策略。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概念,知道转化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一种策略。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转化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问题和案例。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3.小组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正方形的边长。
”让学生观察案例,引导他们发现转化的过程和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体会转化策略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初步形成策略意识。
教学准备:例1图片、白板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新1.提问:曹冲是利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2.过渡:今天我们也就要像曹冲一样巧妙地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观看:《曹冲称象》视频二、大胆尝试1.引导思考。
引导:我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是两个比较复杂的、不规则的图形,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大家通过观察,找到比较办法了吗?你准备用怎样的办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小组合作要求:(1)先独立思考,然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2)利用课前所发的图片,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等方法,去证明你的想法。
(3)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反思,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
(4)当音乐结束时,活动停止。
2.交流呈现。
提问:能不能变成规则图形比较?怎样变化的?把你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指名学生说明方法并演示,让学生观察、理解:左边图形把上面半圆向下平移,正好拼成长方形;右边图形把2个半圆分别旋转180°,也正好拼成长方形。
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所以原来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3.回顾反思。
提问:例1解决的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用到一种策略,你有哪些体会?指出:这两个图形是不规则的图形,不能直接比较面积大小,把它们都变成长方形,就很容易比较出大小。
这个过程,是把不规则的、复杂的图形,变成了规则的、简单的图形比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板书:不规则的(复杂的)→规则的(简单的)]像这样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叫作转化。
王伟伟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课前准备:1)课件2)例1中的两个图片、剪刀二、教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画图、列表,以及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来探究转化的策略,并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别安排空间和图形领域和数与代数领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课件2、例1中的两个图片、剪刀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观察、想象、小组合作、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等方法,进一步理解转化策略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72小时——晶15天——胖生讨论后交流谜底,要求说出自己是怎么想到谜底的?一、导入揭题,感知策略1.出示例1图案师:这是我们班级两位同学设计的剪纸作品,他们都争着说自己设计的图形面积大。
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猜测:第一个大、第二个大、两个一样大)师: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测,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测吗?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这两个图形,同桌合作,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方法。
)师: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你是如何比较出来的?生:(边演示边说)我们把这块切开放到这块,都变成了长5个格、宽4个格的长方形。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方法,如何平移、旋转的?师: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再来清晰的演示一下这个变化过程。
请看,(课件演示)平移,旋转。
师: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师:通过刚才比较的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生发表意见(原来的图形不规则不好比较落后,变成长方形后就好比较了。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并总结转化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举等。
但是,对于转化策略,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转化策略,并学会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并能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转化策略的含义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转化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转化策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将一个正方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将正方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转化策略。
教师在旁边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人教新课标(2023)
在这节课中,我们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我发现,对于同学们来说,分数除法的转化和几何图形的割补法是两个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希望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同学在操作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情况?”(例如,如何将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出来。)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转化的奥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人教新课标(2023)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选自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2023)。本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数除法问题的转化,通过画图、列举、推理等方式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问题,利用割补法、平移法等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实际应用问题,结合生活情境,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转化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转化的基本概念。转化是指将复杂问题简化,使其更易于解决的方法。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乘法问题,以及如何将一个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来计算面积。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转化的优越性,感受转化的内在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信封(主题图中的两个图形和剪刀)、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转化”聪明的曹冲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体重,我们的确应该向他学习。
那么数学上哪些地方也可以运用转化来解决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二、观察比较,感知“转化”出示第一组图片,让学生比一比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小组合作,用学具袋里的材料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到底谁的面积大,一会我们再来交流方法,好吗?看哪个小组合作最默契!1.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
2.交流反馈验证情况。
学生口述过程,教师配以课件演示。
(可能有的方法是:数格子和转化成长方形比较。
)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进行平移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3.课件再次演示“转化”过程。
师边演示,边共同叙述转化过程: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第一幅图转化成了长方形;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第二幅图转化成了长方形;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所以两幅图的面积就相等。
4.小结转化方法追问:在两幅图变化的过程中,他们什么没有发生变化?(面积)什么发生了变化?(形状)我们把两幅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面积不变的长方形后来比较大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转化)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质课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导入阶段,我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在呈现和操练阶段,我可以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主动运用转化的策略,以及他们在转化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困难。
在巩固和拓展阶段,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对转化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转化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运用转化的策略,以及在转化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转化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之前学习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doc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7172页的例l、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多样性。
增强解决问题时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揭示转化的策略1.出示师:这是什么图形?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l平方厘米。
如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2.出示师:你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怎样思考?演示转化过程。
师:转化成的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3.出示例1的两幅图,师:这两个图形你们学过吗?我们能用已有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它们的面积相等吗?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同桌讨论。
)动手操作?交流自己所用的转化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转化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将两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
然后课件演示。
师:你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师:转化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什么关系?师:你怎么想到把图形分割后重新拼合进行转化的? 分页标题#e#总结评价。
师小结:刚才我们为了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先把它们转化成长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回顾转化实例,感受转化的价值1.回顾以往转化的经验。
师:其实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多次运用过转化的策略,想一想,在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策略?生可能会说:a、面积或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过形的转化。
b、计算中用过数的转化C、简便计算中用过的式的转化。
2、初步感受转化的价值。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新问题熟悉的问题师:以后你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呢?。
六年级下册 数学 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人教新课标()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本教案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转化”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概念,掌握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转化”策略的概念,掌握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转化”策略。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学生座位安排合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转化”策略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转化”策略的含义。
(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总结“转化”策略的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转化”策略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105——106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比较和反思,进一步体会转化策略的特点和内在价值,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虽然进行过许多转化,但对转化的感受还是很肤浅的,甚至还处于无意识状态。
所以,本节课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什么是转化、为什么要转化、怎样转化。
转化离不开推理,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继续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他们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经常需要形象直观的帮助。
因此本课充分运用白板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进行转化活动,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的价值,形成转化策略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操作、合作交流、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转化策略。
同学们,谁能给老师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老师给大家三个问题,看谁能回答得最快。
①曹冲把称象变成称“什么”?(石头)②他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而变成称石头?(化大为小)③要在船舷上刻一条线有什么作用?(保证它们的重量相等)小结:我们就把曹冲称象的这种策略叫————转化策略。
转化的策略对数学学习又有怎样的启发呢?引出转化,板书课题。
操作交流,感知转化优势。
出示例1:(1)你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猜一猜,哪个面积大一些?(2)独立思考:到底哪种猜测正确?你打算怎样证明你的猜测呢?生汇报:A、数方格的方法。
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B、用转化的方法。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自己的观点。
微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怎样将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曹冲称象。
教师引导:曹冲用自己的机智把大象的重量转化成同等的石头的重量。
这就应用了转化的策略。
2.解决例1。
出示例1,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哪个大一些,你能一下子看出来吗?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1)一种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但是比较麻烦。
(2)还可以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其它图形。
第一个图形,先分割出上面的半圆,再将这个半圆向下平移8格,这样就转化成了8×6的长方形。
第二个图形,先把下半部分左、右凸出的两个半圆剪下来,再把左、右两个半圆都以它们上面的一个端点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180o,正好补上图形上半部分凹进去的两个半圆,这样也转化成了8×6的长方形。
3.小结转化策略的运用。
(1)解决例1提出的问题,我们应用什么策略?(对,是转化。
)(2)用什么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是的,平移和旋转。
第一个图形是应用了平移,第二个图形应用了旋转,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3)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的图形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对,形状变了,从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大小没变。
)4.回顾:其实同学们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早就运用过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学习什么知识时运用过转化的策略?(1)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时,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doc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转化》教学设计一、观察交流,图形屮体会转化的策略。
1、出示例1:(1)仔细观察,提问:你能一下子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更大一些吗?(不能)(2)尝试解决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数方格:有人在皱眉,说说为什么?麻烦,不准确。
思路指引:明确数方格,比较麻烦。
可以转化。
追问:你是怎样发现这两个图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呢?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左边的图形上面凸出来一个半圆,下面F1进去一个半圆。
右边的图形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凸岀来,一个半圆凹进去。
怎样进行转化?在你的作业纸上把你的思考过程画出来,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3)全班交流。
哪个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来汇报一下?实物投影:图形一;花把上面的半圆剪下来,再把这个半圆向下平移5格。
图形二:先把凸出来的左右两个半圆剪下来,然后左边的半圆以直径上面的端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180度,把右边的半圆以直径上面的端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80度,正好补上图形上半部分凹进去的两个半圆。
转化成长方形后,面积相等吗?为什么现在面积相等就等于原来面积相等呢?(在转化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不变。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进行转化的重要依据。
)提问: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进行转化?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原来的图形不规则较复杂,难以比较,转化成长方形后便于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看到了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复杂一>简单2、回顾已学知识中运用“转化”策略的知识。
谈话:同学们,其实“转化”的策略并不神秘,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经很多次运用了“转化”的策略,你能回想岀哪些呢?在图形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时,用过转化的策略吗?(我们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将圆柱体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体。
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这些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是把什么转化成什 么?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7—7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的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和对以往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回顾,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为了喜迎2008年北京奥运会,贝贝和晶晶开始了学习剪纸,他们想把中国的剪纸艺术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
瞧,这就是他们
第一次的作品。
(课件出示例1中的两个平面图形)他们俩为了比较谁的剪纸面积更大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二、教学例题,揭示策略
教师: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你能直接告诉我吗?
1、引导猜测:那请您猜猜看,这两幅图的面积谁大谁小?你觉得这两幅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学生猜测)你会想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吗?
2、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利用手中的练习纸涂涂画画。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
3、交流反馈验证情况。
学生口述过程,教师配以课件演示。
(可能有的方法是:数格子和转化成长方形比较。
)
追问:(1)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进行平移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2)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4、课件再次演示“转化”过程。
边演示,师生边共同叙述转化过程:把半圆向下平移5格后第一幅图转化成了长方形;把左右两个半圆旋转180度后第二幅图转化成了长方形;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所以两幅图的面积就相等。
5、小结转化方法
追问:在2副图变化的过程中,他们什么没有发生变化?(面积)什么发生了变化?(形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两幅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面积不变的长方形后来比较大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转化)板书课题。
我们为什么要把两幅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呢?(这样更容易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回答:转化可以化繁为简(板书)。
三、回顾举例,深化认识
1、教师: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转化的策略,你能开动脑子回忆一下吗?把你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那个小组回忆出的最多。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推倒的过程,并课件相应演示推导过程。
教师:学这些新知识的时候有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引导得出:通过转化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旧知识。
板书:化新为旧
四、应用策略,归纳方法
第一次:空间与图形的领域
1、练一练1
2、练习十四第2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3、练习十四第3题
4、回顾小结。
谈话:我们来回顾一下,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用到了怎样的策略呢?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把复杂的图形变化成简单的图形,原来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在图形形状变化的过程中,面积或周长保持不变,这种转化的方法是变形。
(板书:变形)
第二次数与代数的领域
4、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计算1/2+1/4 +1/8 +1/16 。
(2)提问: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和?(通分)(3)学生计算。
(4)引导:通分感觉很麻烦。
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策略来化繁为简呢?
出示图形,师点拨: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个数的和吗?
①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回答,教师配以课件演示。
并强调单位“1”相同。
②求得是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看作是单位里去掉白色部分。
课件显示:1- 1/ 16=15/16
(5)延伸:如果给这道题再添上一个加数,加一个,和是多少?再加呢?如果这样加下去,一直加到呢?
(6)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把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
(板书:变式)
5、练习十四第1题
五、故事小结,深化“转化”
提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愿意运用转化的策略吗?为什么?(回顾板书)
小结:转化可以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在我们解决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一般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已经学过的问题,(完成板书?--!),把未知的转化问已知的。
“转化”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生活中,也常常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
小故事:
从前,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二女儿嫁给洗衣作坊老板。
于是,老太太成天忧心忡忡,每逢下雨天,她担心洗衣坊的衣服凉不干;天晴时,又担心雨伞卖不出去。
日子过得非常忧郁。
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天晴时,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都有好消息呀!”这位老太太一想,立刻笑逐颜开了。
说明:所以,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我们会发现真的很不一样!其实自己的快乐与否,重在心态。
只要你是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无论任何的事情,都会是快乐的!希望大家在数学中灵活地转化,在生活中快乐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