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北 (1)金灭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宋、金 (2)金灭北宋: 1127年,金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
的灭亡 (3)金灭亡:1234年,蒙古灭金
南宋 偏安
(1)建立: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1138年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备注
上述和议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是历史上的民族 和解;三个“和议”的相似性是都带来了民族关系的和解、和平及经 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考点四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主题
具体内容
(1)经济因素:从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也增
重文 轻武
表现
①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②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的 政策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 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朝政治 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考点二 知道辽、西夏北与宋北形宋势的图对(1峙11局1年面)
宋金 对峙
岳飞 抗金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 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但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 大会危及其统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统一全国的战略和实现统一的原因 统一的战略。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主要是金、 统一的战略。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主要是金、西 夏和南宋。但对这三个政权的征服,各有不同的战略考虑: 夏和南宋。但对这三个政权的征服,各有不同的战略考虑:攻 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 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 宋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宋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 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集团,代表了从奴隶贵族转化 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 武装 ③正确地运用了战略战术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第十二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凹凸曼组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颜氏,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颜氏, 蒙古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 蒙古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战,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战,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 战争中充分显示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 他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注重分清敌友,近交远攻, 术。他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注重分清敌友,近交远攻, 力避树敌过多;并重视掌握敌情,以作到知己知彼, 力避树敌过多;并重视掌握敌情,以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 同时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敌人,达到各个歼灭; 殆;同时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敌人,达到各个歼灭; 在战术上机动灵活,惯于实施远程奇袭,速战速决, 在战术上机动灵活,惯于实施远程奇袭,速战速决,或者佯 退诱歼,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这一时期创建的“ 退诱歼,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这一时期创建的“ 鱼鳞战术” 成为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遗产。 鱼鳞战术”,成为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遗产。成吉思汗的卓 越军事才能,还表现在蒙古各部统一战争中的军事组织能力, 越军事才能,还表现在蒙古各部统一战争中的军事组织能力, 统御天才,知人善任,恩威并济。 统御天才,知人善任,恩威并济。
中考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民族关系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2.社会变化:(1)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社会生活丰富多彩。(3)宋元时期,科技进步,文学艺术多姿多彩,中外交通发达。
【核心考点】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2.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女真)、西夏(党项)、蒙古。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注重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4.民族政权并立典型事件:澶渊之盟(北宋和辽)、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同时加重了北宋的负担。辽、宋、金之间,战和交织,但以和为主,以相互的交流发展为主,这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5.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反映了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7.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两宋商业城市兴起。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
8.两宋时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依据材料,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概括
宋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原因:重文轻武政策;重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 视科举考试等。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 特点:大幅度增加科举取
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 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名额也成倍增长……宋太祖为了选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
(2)辽太宗时期,占领燕云十六州, 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3)宋太宗时,数次北伐失败后,转 为防御 (4)宋真宗时期,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解读:契丹货币采用 中原圆形方孔货币形 式,反映了少数民族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 学习中原先进的经济
持和平局面
制度
名词解释 1. 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
文化上:达到高度繁荣,以宋词元曲为代表,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推广均出现在这一时期。
时空观念 第2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阶段特征 制度创新 经济重心 民族关系
海外贸易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行省制。
唐朝中期开始南移,至南宋完成。
2.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铲除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元朝的民族融合
元朝的民族融合
元朝,即蒙古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独特的民族
融合成为元朝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元朝的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实现
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与交流,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社会结构、文化交流以及统治策略的角度,探讨元朝的民族
融合现象。
一、社会结构的民族融合
在元朝时期,社会结构中的蒙古人、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形成
了相对稳定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地方官员和蒙
古部落贵族等制度,实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组织协调。这一社会结构
的建立为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元朝采取了蒙古统治者与汉人士人口房屋分
离的制度,即蒙古人居住在各自的部落地区,汉人则居住在城市和乡
村地区。这种分离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信任。
其次,在经济层面上,元朝实行了一种以城市为中心,农牧业为基础,商业贸易为重点的政策。这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汉人和其他少数
民族在城市中定居。城市作为不同民族交流的中心,促进了各民族之
间的经济交流和资源共享。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联系。
二、文化交流的民族融合
元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使得不同民族的文
化得以融合,形成了元朝独特的文化面貌。
在语言方面,元朝实施了以蒙古语为基础的官方语言政策,但并没
有禁止汉语的使用。这种开放的语言政策使得汉人和蒙古人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能够相互交流,这对于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宗教方面,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但并未强制信仰,允许汉人继续信仰道教、佛教和儒学。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交流
《元朝的统一局面》元朝的统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PPT课件3
1.元朝时,在中外交往、民族交融的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该民族信奉(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2.元朝为维护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 )A.宣政院 B.中书省 C.枢密院 D.节度使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朝修浚大运河带来的影响是( )A.缩短了京杭间的航线 B.将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连接起来C.削弱了丝绸之路的地位D.为南北交流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B
A
C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波斯、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知识,通过来往的时臣或商人等途径传入中国,回回医学、回回星历成为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后代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被关监狱,狱中口述被,由作家鲁斯蒂谦写下了《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用:大大缩短了运河航线,将大一统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起来,为南北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隋朝和元朝大运河对比
隋朝大运河
元朝运河
纵横全国的水陆交通
元朝东西方之间的陆路与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方的传教士沿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大都兴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直到元末,还有传教士来谒见元朝皇帝,再从泉州离开中国
元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元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中央政权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了维护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处理民族关系,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一、实行统一的政治体制
元朝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央政权统一管理全国各地。元朝设立了行省、安抚使等机构,派遣汉人官员到各地担任重要职务,统一了各地的行政管理,加强了对各民族地区的控制。同时,为了保持统一,元朝还派遣官员巡视各地,及时解决各地民族之间的纠纷和矛盾,维护了民族关系的稳定。
二、实行宽容政策
元朝实行了较为宽容的民族政策,允许各民族继续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元朝政府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并采取措施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此举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和谐相处,有效地减少了民族矛盾和冲突。三、设立蒙古和汉人联络机构
为了加强蒙古和汉人之间的联系,元朝特地设立了蒙古和汉人联络机构,由蒙古贵族和汉人官员共同组成。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蒙古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个机构的运作,蒙古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为元朝
的统一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四、推行汉化政策
元朝统治者积极推行汉化政策,通过努力提高蒙古贵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促进蒙古贵族与汉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同时,元朝还鼓励蒙古贵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引进中原文化到蒙古地区,推动了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汉化政策有助于减少蒙古贵族与汉人之间的隔阂,增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元朝的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
元朝的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统治地域广阔,涵盖了现今
的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元朝边疆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群体,这
些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既有合作与交流,也有冲突与分歧。本文将探讨
元朝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一、统一和平的边疆管理
元朝建立初期,为了维护统一和平,实行了一系列稳定边疆的政策。元朝通过设立卫所、设立边防等措施,有效管理了边疆地区。这一管
理政策使得边疆地区的各族民众得到保护,减少了内外战乱对他们的
影响,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条件。
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元朝边疆地区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生活、交流和融合的地方。由
于边疆地区对外界的开放和交通便利,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这种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使得
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逐渐实现了融合的发展。
三、自治制度的实行
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了一种类似自治的管理制度。朝廷给予边疆地
区一定的自治权力,让各民族在当地管理自己的事务。这种自治制度
使得各民族能够根据自己的习俗和风俗进行管理,保护各民族的权益,增进了各族民众对元朝的认同感。
四、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冲突
尽管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了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战争与冲突。在边疆地区,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忽视的。元朝对外扩张、剥削边疆地区资源的政策也引起了某些民族的不满和反抗。这些战争和冲突对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文化交融与共同发展
元朝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较为频繁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元朝的边疆文化,融合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众多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文化景观,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
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A.藩镇割据
B.重文轻武
C.重农抑商
D.尚武轻文
【B】
【解析】由题干“宋朝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施重文轻武政策,故选B。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史料说史 真题演练
开封城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 厚,交易量大。
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 街小巷,有一定规模,商品种 类繁多。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史料说史 真题演练
材料三:上(宋高宗)谕大臣…… 又曰:“广南市舶(中外互市的 商船),利入甚厚,提举官(管 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而久 任。庶蕃商(海外商人)肯来, 动得百十万缗,皆宽(减少消耗) 民力也。” ——摘编自[宋]李心传《建炎 以来系年要录》
对完整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 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气候、续保水分和抵御灾害的作
——《宋史·食货志》
用。
思维导图 时序坐标 课标解读 图说历史 史料说史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真题演练
材料三 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 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 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 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 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 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 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 称作“蕃学”。
专题0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专题06辽宋夏⾦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第⼆单元辽宋夏⾦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从公元907年后梁建⽴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代、辽、宋、夏、⾦、元时期,共四百六⼗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次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在这⼀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的元朝,进⼀步加强中央集权;契丹、党项、⼥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那时候,战争虽然⼀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的经济⽂化影响,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全国的经济重⼼转移到南⽅,农业、⼿⼯业、商业发展⽔平超过了前代。这⼀时期,⽂化上成就突出,西⽅国家望尘莫及: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得到普遍应⽤,⽕药武器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对世界⽂明进步起到重要作⽤。同时,理学产⽣,宋词和元曲繁荣,世俗⽂学出现,推动着中华⽂化进⼀步发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巩固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南⽅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交往范围较⼤。
1.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原因:⼀是要求结束唐朝后期分裂割据的局⾯,⼆是赵匡胤建⽴宋朝后,为防⽌和陈桥兵变相类似的兵变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其措施:军权集中、⾏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
(2)影响:⼀⽅⾯是解决藩镇割据,对维护国家统⼀起了重要作⽤,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却种下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起社会⽭盾的激化,
七年级历史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 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
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 “一代天骄” ,你认为 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大元 ”?
元大都城遗址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元
1276年元军攻占 临安。
文天祥(1236-1283年)
文天祥祠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建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
行省制度是怎么 回事? 宣政院负责管什么?它 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澎湖巡检司的设立
表现
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 婚姻,逐渐融合 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江南民谣
元朝的织布机
元朝的纺纱机
13-14世 纪世界上最 宏伟壮观的 城市 元大都 平面 复原图
《马可· 波罗 行记》记载 了大都的繁 荣
泉 州 古 港
忽必烈即元世祖 (1260—1294年在 位) ,1271年定 国号为大元, 1279年统一全国。
但是这并不是竞技魅力的全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皮埃尔·德·顾拜旦曾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 而是奋斗。在奥林匹克这个舞台上,有几万人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几千万、几亿人在为了来到这个舞台而不断超 越着自我。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可能最终也与金牌无缘,但一直在努力且永不放弃,应该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敬意”。其实,金牌并不是奥运会的全 部。如果其光环被无限放大,也就背离了奥林匹克的本意。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1.元朝的大统一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难点:1.对成吉思汗的评价2.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七年级上册,岳麓书社
点评:
本课共三个子目,分别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大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属于政治史范畴。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学史兴趣较浓,但他们还缺乏对必要历史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全面、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选用了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利用它们激发兴趣、设疑、探究,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活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陶冶。
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设计了一个情境“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引入,利用伟人毛泽东高度评价成吉思汗来引发学生兴趣,从而进入第一个子目“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这个子目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蒙古各部统一之前的局面;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及评价成吉思汗;对扩张战争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是通过史料(蒙古史书记载的十二世纪的一些情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蒙古人民是非常渴望民族的统一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在学生各自发表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后,教师进行小结,指出逆境和时势都是造就英雄的重要原因,虽然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当然扩张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我们必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说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元朝的统一局面》元朝的统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PPT课件5
河南安阳的元代圣旨碑,上方为八思巴文,下方为汉文
边疆地区的开发
例子:(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赛典赤的 事迹反映元代 边疆开发的什 么情况?
想一想 元朝出现民族交融、 边疆开发进一步加强的背 景是什么?有何作用?
古代藏族跟中原政 权有什么往来?
西藏在何时成为我国正式的 一个行政区?
猜一猜:他是谁?
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 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 ——对广州的记录
信使骑着飞驰的快马,或疾走的 骆驼。在他们接近那些驿站时,吹响 号角,示意他们来到。驿站官员听到 号角后,让另一名使者骑上新的坐骑, 接过信函后,他飞奔到下一站,依次 这样下去,于是,大汗在24小时之间 可得到按正常推算需三天骑程之远地 区的消息。 ——对中国先进的驿站制度的记录
隋Fra Baidu bibliotek大运河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
长度不同 元朝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沟通南北经济, 同时便于皇帝出游。 元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南粮北运。
目的不同
猜一猜: 谁来给大家简 大家知道他是谁? 单介绍一下马 可· 波罗?
马可·波罗
全城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城 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 商店和摊位„„外国巨价异物及 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 与之比„„到处是金银财宝,遍 地是绸缎,非常富饶。 ——《马可· 波罗行纪》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习题1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
4、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
D、蒙古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5、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A )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6、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夏、金 ( D )
:
我国历史上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 朝代?
秦、 西晋、隋、 元
表现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 D )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B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 (C )
A、 唐朝
B、 汉朝
C、元朝
D、清朝
课堂练习
3、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C )
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1)这话是谁说的?
文天祥 (2)他为什么值得后人敬佩?
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 民进行抵抗,兵败被俘后,始终坚贞 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崇高的 气节。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初中学习大参考
编辑点评:元朝民族关系发展思维导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及涉及元朝的政治和经济史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初中历史有所帮助。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元世祖重视农业,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巨大,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割局面,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
缩小,在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解析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从公元907年后梁建立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我国经历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共四百六十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在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那时候,战争虽然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受到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这一时期,文化上成就突出,西方国家望尘莫及: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得到普遍应用,火药武器得到不断改进,这些都对世界文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理学产生,宋词和元曲繁荣,世俗文学出现,推动着中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南方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对外交往范围较大。
1.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原因:一是要求结束唐朝后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和陈桥兵变相类似的兵变重演,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其措施: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
(2)影响:一方面是解决藩镇割据,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种下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大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2.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相关史实再认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故选C。
2.(2015·邵阳学业考)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蒙古的建立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他统一了蒙古,由此判断B正确。
3.(2015·怀化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四个备选项,A中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高原;忽必烈于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故B说法正确;C中努尔哈赤的功绩是建立后金;D中阿保机建立了辽朝。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统一蒙古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灭亡于1276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5.以下图表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是( )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元朝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随后,实现了全国统一。
6.(2015·铜仁学业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辛弃疾
B.李白
C.文天祥
D.苏轼
【解析】选C。本题为识记型选择题,意在考查文天祥的事迹。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在抗元战争中被俘,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表达了誓死如归的高尚气节。题干中的诗句就是这首诗中的两句。
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地图(局部)中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这一限制条件和正确识读出选项中的四幅图片是古代哪一个政权的疆域图(局部)。图A是西周,图B是秦朝,图C是元朝,图D是南宋,元朝是蒙古族开创的全国统一政权,故C正确。
8.(2015·孝感学业考)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
B.安西都护府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B是唐太宗在西北地区设置的机构;C、D分别是清朝在西藏、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
(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元朝为了加强对澎湖和琉球(台湾)的管辖,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10.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选拜访的老师应是( )
A.王昭君
B.黄道婆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王昭君是汉朝人,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是唐朝人。故选B。
11.《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材料中“刺桐”指的是元朝时期我国哪一对外贸易港口( )
A.广州
B.漳州
C.泉州
D.扬州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的能力。据史实可知,元朝时,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故本题选C。
12.(2015·柳州中考)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吾尔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
A.苗族
B.回族
C.满族
D.壮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13世纪,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
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畏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3.俗话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回族的形成反映了元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
B.行省制度的实行
C.南方经济比较发达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的形成正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拓展延伸】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第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第二,为南北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三,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第四,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材料二
(3)图中A地是今是,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
(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始改称元”,可知“至元八年”是1271年。“遂一天下”指的是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蒙古族实现的统一。第(2)题紧扣关键信息“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4)题根据材料二“元朝疆域”,可知A处是大都,今北京。B处是西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1271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
(2)秦朝、西晋、隋朝。
(3)大都北京行省制度。
(4)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