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各种作物的白粉病特效药介绍

各种作物的白粉病特效药介绍

各种作物的白粉病特效药介绍
白粉病主要为害作物的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由麦类白粉菌引起,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吧!
黄瓜白粉病特效药
发病期间用控白可湿性粉剂50克每亩,或控白水乳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升华硫磺粉喷粉。

特别应提及的是用0.1~0.2%的小苏打溶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小苏打为弱碱性物质,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蔓延。

喷洒后可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尚有促进光合作用之效,而且价廉、安全、无污染。

月季白粉病特效药
发芽前喷施5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也可喷施0.02~0.03%高锰酸钾溶液。

甜瓜白粉病特效药
1、每20~30毫升乙嘧酚醚菌酯升级精准复配(控白)加水15公斤。

每7天喷药一次,喷药2~3次。

该药在白粉病单独发生地块或同时轻微发生霜霉病的地块采用。

注意在配药时不能和其它任何农药和化肥混配,配药要用清水,渠水要经过沉淀后才可配药。

1。

大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

大麦抗白粉病研究进展

位 。大麦可作啤酒 、 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食品和保健品。大 麦 白粉病是大麦 的主要病害之 一, 多发生在 温带潮湿 、 半潮湿地 区, 一般 可造成 2 %以 0
上的产 量 损失 , 重 时损 失达 3 %。近 年 严 O
I 、 tMl Ml , l ml f j 每个基因位点可能含有 b 、 、 等 多个等位基因, 它们分布在特定的染色体上 , 大多与其它抗性基因成簇分布。Ml基因座 a 是研究利用最早 , 也是抗性复 等位基 因最多
mo l等位基 因 , 每个 m o l 等位 基 因几 乎能抗 所有 的B h g 病原菌小种 。已发现的 ml等位 o
基因 2 6个 , ml 除 o一1 1是 自然 产 生 的 突 变
大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大麦专化型
( lmei ga ns .p. re L. B h) Bu ra rmii s Hodi , g ’
的基 因流 动 。
Prv n e i 鉴定 了北美 的大麦 白粉 菌致病型 , ua 发现可分为 1 个致病型, 5 其中有 6 个新的致 病型。而在美 国、 德国和其他 国家采用这一
来 , 作物种植 密度增 高, 由于 氮肥 使用量增 大, 以及作物品种单一化 , 从而使该病害 日 益 严重。大麦抗 白粉病育种是控制病害最有效 的手段 , 不但能减少产量损失 , 还能减少化学 农药的使用 , 降低环境污染。
1 大 麦抗 白粉瘸 基 因
的基 因座, 目前已鉴定该位点有 2 个等位基 8 因。大麦 Ml 位 点突变 可产生一 系列 隐性 o
基金项 目: 浙江省 自然科 学基金 ( 3 5 1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Y 006 ;
金 (0 7 2 9 3 6 18 )

燕麦白粉病识别与防治

燕麦白粉病识别与防治

燕麦⽩粉病识别与防治燕麦⽩粉病识别与防治2017-2-24 ⽞武星博客燕麦⽩粉病是⼀种流⾏性病害,受天⽓条件影响较⼤,特别是燕麦⽣长后期⾬量偏多温度⼜偏低,将延长⽩粉病的流⾏期,加重病情,应及时防治。

⼀、发病症状燕麦⽩粉病可侵害燕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从幼苗⾄成株期皆可发⽣,以⼩麦中后期发⽣较重。

主要发⽣在叶及叶鞘上,叶的正⾯较多,叶背、茎及花器也可发⽣。

病部初期长出丝状⽩⾊霉点,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较⼤霉斑,扩散成灰⽩⾊粉状霉层,甚⾄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后期表⾯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状,颜⾊由⽩⾊逐渐变为灰⾊,为病菌分⽣孢⼦梗和分⽣孢⼦,散⽣⿊⾊⼩点,即闭囊壳。

燕麦⽩粉病麦类⽩粉病⼆、病原菌麦类⽩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i E.Marchal.)有燕麦专化型⽣理⼩种,属⼦囊菌亚门真菌。

菌丝体表寄⽣,蔓延于寄主表⾯在寄主表⽪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

病部产⽣的⼩⿊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球形,内含⼦囊9-30个。

⼦囊长圆形或卵形。

三、发病规律燕麦⽩粉病从秋苗⾄成株期均可发病,5~6⽉份为暴发流⾏期。

⼀般阴⾬天多、湿度较⼤、光照不⾜是⽩粉病严重流⾏的主要⽣境条件。

病菌靠分⽣孢⼦或⼦囊孢⼦借⽓流传播到感病燕麦叶⽚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形成附着胞和侵⼊线,穿透叶⽚⾓质层,侵⼊表⽪细胞,形成初⽣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分⽣孢⼦梗和分⽣孢⼦,成熟后脱落,随⽓流传播蔓延,进⾏多次再侵染。

病菌在发育后期进⾏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该病发⽣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

相对湿度⼤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

少⾬地区当年⾬多则病重,多⾬地区如果⾬⽇、⾬量过多,病害反⽽减缓,因连续降⾬冲刷掉表⾯分⽣孢⼦。

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叶片和茎干,造成叶片变黄、枯死、落叶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针对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下面将对各种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防治:1. 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在选用品种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品种抗病性评价资料,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

2. 着重施肥调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增强免疫力,对白粉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腐烂的鸡粪等,可增加植物的养分供给,提高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

3. 合理间作栽培:采用混栽或轮作的方式,对白粉病具有抑制作用。

间作可以增加植物间的竞争,减少白粉病菌的传播和扩散。

4. 利用天敌:天敌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放生天敌,如寄生性蜂类、捕食性昆虫等,可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同时,避免滥用化学农药,以免对天敌产生不利影响。

二、物理防治:1. 清除病残体和生菌源:及时清除感染了白粉病的植物部分,包括叶片、茎干等,以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同时,还要清除病源植物,避免病斑的扩散。

2. 剪除病叶和病枝:及时发现植物上出现白粉病症状时,应将受病叶和病枝剪除并及时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白粉病喜欢潮湿环境,通过提供良好的透气条件,可以减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化学防治:1. 选用合适的农药:针对白粉病的防治,可以选择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常用的药剂有三唑类、菌脂类、酮细胞素类等。

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标签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

2. 轮换使用农药:白粉病对农药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因此可以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轮换使用。

轮换使用可以减少白粉病对农药的抗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3. 定期喷药: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合理制定喷药的时间和频率。

白粉病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发病较为严重,可以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进行预防性喷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大麦病虫害防治

大麦病虫害防治

大麦病虫害防治大麦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许多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大麦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大麦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大麦病害防治1. 白粉病白粉病是大麦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会对大麦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白粉病,农业生产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白粉病的大麦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2)合理轮作:避免将大麦种植在连作地,进行合理的轮作,减少病菌的存在和传播。

(3)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检大麦田,及时发现白粉病病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赤霉病赤霉病是另一种常见的大麦病害,它会导致大麦颖部产生霉变,对粮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赤霉病的防治方法:(1)合理施肥:确保大麦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大麦的抗病能力。

(2)及时清除枯萎秧:赤霉病病菌常常隐藏在萎凋的大麦秧中,及时清除这些植株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喷洒药剂:在发病高峰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喷洒农药,能够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发生。

二、大麦虫害防治1. 麦蚜麦蚜是大麦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它对大麦的幼苗和叶片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控制麦蚜的数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天敌如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对麦蚜进行生物防治。

(2)喷洒农药:在麦蚜严重危害时期,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减少其数量。

2. 大麦蛾大麦蛾是一种主要危害大麦的昆虫,会以大麦的幼苗和穗部为食,导致大麦减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大麦蛾防治方法:(1)机械防治:在大麦生长早期,定期巡查大麦田,人工清除大麦蛾的卵和幼虫。

(2)化学防治:根据大麦蛾的生物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使用前仔细阅读并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

虽然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大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但是大麦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病是一种影响植物健康的真菌性病害,对许多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控制和预防白粉病,研究人员和农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特效药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白粉病特效药物:
1. 咪鲜胺: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被广泛用于白粉病的治疗和预防。

它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来阻止白粉菌的生长和繁殖。

咪鲜胺可以在植物叶片上形成保护膜,持续抑制白粉病的发生。

2. 罗丹明:罗丹明是一种受保护特效药物,主要用于温宿茎腐病和根结线虫等病害的治疗。

但是,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白粉病治疗和预防药物。

罗丹明通过影响真菌的生理和代谢过程,抑制白粉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3. 苯菌酯:苯菌酯属于新一代杀菌剂,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白粉病具有很好的药效。

它能够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组装过程,导致真菌死亡。

苯菌酯还具有长效保护作用,可以在植物上形成持久的抗病屏障。

4. 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类三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白粉病治疗。

它通过抑制真菌酶的活性,干扰真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止白粉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除了这些特效药物,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白粉病的药物和方法,如腐霉素、磺酰脲类药物和生物防治等。

每个农作物和地理区域可能会有不同的白粉病特效药物推荐和使用方法。

因此,在使用任何一种特
效药物之前,建议咨询当地农业专家或农药供应商,以确定最适合您的作物和环境条件的药物。

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发生既普遍又严重的重要病害,种类较多,寄主转化型很强,这种病害的病状最初常常不太明显,一般病症常先于病状。

一、发生规律病症初为白粉状,最明显的特征是由表生的菌丝体和粉孢子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

秋季时白粉层上出现许多由白而黄、最后变为黑色的小颗粒——闭囊壳。

少数白粉病晚夏即可形成闭囊壳。

除了针叶树外,许多观赏植物都有白粉病。

据全面园林植物病害调查资料汇编报道,在7222种花卉病害中,白粉病占155种,为总数的5.8%。

白粉病症状中主要的病症很明显,一般的症状不明显,但危害幼嫩部位时也会使被害部产生明显的变化。

不同的白粉病症虽然总体上相同,但也有某些差异。

如桑、板栗等叶部都有两种白粉病,一种白粉层在叶背面,另一种在叶的正面。

黄栌白粉病的白粉层主要在叶正面,臭椿白粉病在叶背。

一般发生在叶正面的白粉层中的小黑点小而不太明显,生在叶背面白粉层中的小黑点大而明显。

二、防治措施化学防治上常用的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残效期长达1.5~2个月;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碳酸氢钠250倍液等。

夜间喷硫磺粉也有一定的效果,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

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效。

休眠期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原物。

叶片上出现病斑时喷药,每年喷一次基本上能控制住白粉病的发生。

除喷药外,清除初侵染源非常重要,如将病落叶集中烧毁。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也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
施之一。

西藏大麦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西藏大麦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收稿日期: 2019 - 07 - 12 作者简介: 次仁央拉( 1990 - ) ,女,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农 作物病虫害研究与防治,E-mail: 3501634442@ qq. com。
·140·
1 大麦白粉病研究现状
禾谷白粉菌大麦专话型能侵染寄主地上部分的 各个部位,但常侵染叶片正面居多。白粉菌侵染的 首要标志是在寄主表面形成白色霉斑,即病原菌的 菌丝团。侵染位点的背面叶片组织变成灰绿色至黄 色。在较老叶片上,白色至黄色的菌丝团周围出现 一圈黄色至棕色的坏死组织。病菌仅侵染表皮细 胞,表面菌丝团很容易用指甲或小刀片从叶片剥离 下来。在生长季节的早期,菌丝上就能形成分生孢 子,因此使叶片成白粉状。在老叶片上棉絮状的菌 丝中以及在植物成熟时形成黑褐色球形的结构—闭 囊壳,如果环境条件适宜于白粉病的发展,植株的上 半部分,包括麦穗和麦芒,都能发病( 图 1 ~ 2) 。
为害青稞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以叶片为主, 在青稞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的霉斑( 病原菌的菌丝 体) ,背面叶片组织变成灰绿色至黄色( 图 3 ~ 5) 。 1. 1 病原菌
禾谷白粉菌大麦转化型主要通过分生孢子繁
殖。但是白粉菌属于异宗配合真菌,在自然种群中 两种交配型出现的频率接近。闭囊壳中的子孢子能 在干燥的状态下存活较长时间,在潮湿的条件下可 从比囊壳中释放出来。
Abstract: White powder disease is distributed in Tibetan barley growing areas,and it is more common in Lhasa,Shannan and Linzhi. White powder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leaf disease in Tibetan barley,causing 6 % to 14 % of losses,and the sooner the disease occurs,the greater the loss. There are currently no good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in production. White powder disease is a worldwide disease,and it is also the most harmful disease to crops. From food crops to fruits and vegetables,many spec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ve the harm of white powder disease. Key words: Whiting disease; Sympto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园林植物是公园、庭院和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人们营造出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

在园林植物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其中白粉病是一种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病害,它会给园林植物带来很大的危害。

对白粉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我们来了解一下白粉病的病原及主要特征。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类真菌引起的病害,这类真菌主要依靠孢子在植物之间传播。

白粉病是一种全球性、广谱型的病害,几乎可以侵染所有种类的园林植物,包括花卉、乔木、水果树、蔬菜等。

白粉病的主要特征是在植物叶片表面和组织内形成白色粉状物质,这也是病名的由来。

受感染的植物会出现叶片变黄、弯曲、畸形生长,甚至导致凋萎枯黄。

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对于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至关重要。

针对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选用抗病品种:园林植物白粉病的病原具有宿主广泛、传播快速的特点,因此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在品种选用上,应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能的植物品种,尽量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二、加强管理:园林植物的种植环境和管理也对白粉病的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注意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及通风条件,避免过度密植和过度施肥。

及时清除病叶和枯枝,保持园林植物的通风透光,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三、合理施肥:园林植物的肥料施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免疫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等营养物质,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白粉病的侵染。

四、喷洒药剂:对于已经发生白粉病的园林植物,可以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进行防治。

常用的防治药剂有氧化锌、硫磺、多菌灵等化学药剂,也可以选择生物农药或植物提取液进行喷洒,但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频次,防止对环境和植物自身产生不良影响。

五、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环保和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或真菌来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西引2号大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西引2号大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期延 长 , 危害程度 加重 。 2 2 播种期 迟 , . 生育 期 相应 推 迟 , 病 程度 发 加重 。2 0 0 0年调 查 , 0月 l ~ 1 日播 种 , l 3 7 4 月1 3日抽 穗 的西 引 2号大 麦 自粉 病 病株 率
4月 1 6日调查 , 西引 2号 大麦 白粉 病病 株 率 3 .% , 33 平均 病株率 9.% , 叶率 57 , 9 病 .% 严
3 综合 防治技 术 品种感 病是 西引 2号大麦 白粉痈严 重发
左右 , 的年份 近 13万 hn, 占大麦 种植 有 r2约
面积 的二 分 之 一 , 我 县 主 要 的 饲 料 作 物 。 是 近 年来 , 西引 2号大 麦 白粉病发 生普遍 , 害 危 严重 , 发病程度 明显 重 于小 麦 、 棱 大 麦 , 二 已 成 为西 引 2号 大 麦 中后 期 的主要 病 害 之 一 , 其发 生 危 害 特 点 与 小 麦 白粉 病 存 在 明显 差 异 。笔 者经 过近 4年 的 系统 调 查研 究 , 摸 在
N .0 2 O 2 0
严 重率为 1 % ;0月 2 ~3 03 1 5 o日播 种 , 4月
1 9日破 口抽 穗 的西 引 2号 大 麦 白粉病 病 株
率平 均为 7 . % , 叶率 平 均 6 % , 均 46 病 96 平 严重 率 为 5 % , 别 是 前 者 的 2-、 、 12 分 8 4 3
救 稿 B期 0 11-8 2 0 .O2 作 者简 介 : 4 拌 . ,4岁 , 文蜓 女 4 农艺 师
平均 为 2 .% , 叶 率 平 均 为 1 、%, 均 84 病 63 平
维普资讯
大麦科 学
B RL Y C E C A E S IN E

白粉病特效农药

白粉病特效农药

白粉病特效农药概述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由真菌引起。

它主要影响蔬菜、水果以及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如葡萄和玫瑰。

白粉病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并且在不加控制的情况下会迅速扩散。

因此,针对白粉病的治理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特效农药被开发出来,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应用广泛的白粉病特效农药。

一、杀菌剂杀菌剂是目前用于白粉病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减少白粉病的损害。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白粉病特效农药杀菌剂:1. 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以咪鲜胺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剂。

它可以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来杀死白粉病菌,并阻断其细胞分裂和繁殖。

百菌清广泛用于控制蔬菜、水果和玫瑰等植物上的白粉病。

2. 杀菌宁杀菌宁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成分的杀菌剂。

它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酶活性和代谢过程来控制白粉病的发展。

杀菌宁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 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控制白粉病和其他一些真菌性病害。

它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呼吸链和脂质合成来杀死白粉病菌,从而控制病害的发展。

二、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学机制来控制病害的一种农药。

相比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并且对有益生物具有较低的毒性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白粉病特效生物农药:1. 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农药,它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细胞酸碱平衡来抑制白粉病菌的生长。

磷酸二氢钾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植物免疫力的作用。

2. 菌灵菌灵是一种以拟除虫菌为活性成分的生物农药。

它可以通过感染白粉病菌并破坏其细胞结构来控制病害的发展。

菌灵对植物和环境无害,是一种环保的农药选择。

3. 硫酸钾硫酸钾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农药,通过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来控制白粉病的发展。

硫酸钾可以增强植物的细胞壁和中心柱的强度,从而增加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三、合理使用农药的注意事项尽管白粉病特效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但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使用说明在使用农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遵守使用说明。

史上最全白粉病图谱!收藏了慢慢看!

史上最全白粉病图谱!收藏了慢慢看!

史上最全白粉病图谱!收藏了慢慢看!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

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

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爆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代森锰锌为代表的有机硫类杀菌剂,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

该类药剂除对白粉病有效外,对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此类药剂不易产生抗性,但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少,用药量相对较大,属于保护性杀菌剂。

第二阶段: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功效,对白粉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

由于该类药剂的大多数品种如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在草莓上应用后最终均转化成共同的抑菌毒物多菌灵,因此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第三阶段: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在白粉病防治中的应用,使白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故该类药剂又称为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抑制剂),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该类药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有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

这类杀菌剂的品种主要有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

三唑酮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一开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后白粉病对三唑酮逐渐产生抗性,而且三唑酮在草莓上产生的药害和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是继三唑酮之后开发的新一代三唑类杀菌剂。

大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大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DOI:10.19904/14-1160/s.2021.15.040大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分析岳进,叶少平*(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在大麦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和草害,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加强对大麦栽培技术的研究预防病虫害。

主要分析了大麦的主要病虫害和草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麦;病虫害;草害;防治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5-0082-02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3文献标志码:B大麦的种植和小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生育周期比小麦早成熟1~2周,适合在高寒地区栽种。

在大麦栽种和生长的过程中,遇到病虫害和草害会直接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降低,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1大麦病害的防治1.1白粉病1.1.1主要症状白粉病在大麦生长的幼苗期到成熟期都会发生,主要为害叶片部位,病情严重会侵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发病初期,患病部位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之后逐渐扩散蔓延,颜色逐渐变为灰色。

大麦发生白粉病后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麦的叶片过早枯萎,或影响成穗率,造成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1.1.2农业防治为了降低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应选择科学的播种时间,且控制好播种量和播种的密度,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提高大麦的抗病能力。

同时,应提高大麦田间的通风透光性,避免发生倒伏现象,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使大麦健康生长。

1.1.3药剂防治白粉病的发病初期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中旬至下旬,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后进行喷雾防治,结合白粉病的发生程度每间隔5~7d使用1次。

1.2锈病1.2.1主要症状锈病主要为害大麦的叶片部位,也会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发病初期会形成黄褐色的小圆点,大麦成熟后形成孢子堆,主要在表皮内。

大麦出现锈病后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黄,从而造成籽粒干瘪,影响大麦的产量和质量。

简述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简述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简述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白粉病,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种植抗病品种
我们应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购买种子时,要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并且要看清楚产品标签上的抗病性指标。

2. 改善生长环境
白粉病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我们需要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首先要保持土壤透气性良好,避免过度湿润。

其次,要保持植物之间的距离,增加通风。

最后,要注意施肥和浇水的方法,避免土壤过湿。

3. 喷洒防治药剂
当植物出现白粉病时,我们可以喷洒防治药剂进行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防治药剂,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害选择不同的药剂。

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并且要注意药剂的剂量,以免造成过度使用的问题。

4. 清除病害部分
如果植物出现了白粉病,我们需要及时清除病害部分,避免病害继续扩散。

在清除病害部分时,要注意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防止病菌传播。

5. 加强防治意识
我们需要加强防治意识,定期检查植物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日常管理,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等不良习惯。

白粉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加强防治意识,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才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丰富产量。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病特效药有哪些白粉病是作物病害中的常见病害之一,它能够侵袭许多种植物,包括玉米、葡萄、豆类等。

一旦发现,及时控制变得十分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白粉病的药品,但是哪些是特效药呢?1. 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也是治疗白粉病的一种有效药物。

它可在病害出现初期或发展期使用,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纤维丝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控制白粉病在作物上的扩散。

此外,三唑酮使用方便,对环境友好,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深受农户的欢迎。

2. 拉莫三唑拉莫三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可以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的白粉病控制。

它特别适用于芒果、葡萄、草莓等果树作物上的白粉病,其治愈效果明显。

使用拉莫三唑后,它可以通过对真菌的生长和菌丝的形成抑制,有效地阻止白粉病的传播和发生。

一般情况下,早期使用拉莫三唑比较有效。

3. 苯菌灵苯菌灵也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杀菌剂,特别是在白粉病的治疗中。

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对多种白粉病菌起到抑制作用,包括普通的流行粉菌、浅黄粉菌和玉米白粉菌等。

苯菌灵的使用周期较长,在病害初期使用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白粉病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来控制。

例如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白粉病,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经验,需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知识来实现。

因此,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综上所述,有许多种白粉病的特效药可供选择。

在选择特效药时,我们应该根据作物类型、病害程度、使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此外,必要时还需咨询专业人员的意见,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有效。

白粉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虫害防治白粉病虫害是困扰农作物生产的一种常见问题,包括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在内的许多植物都容易受到白粉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有效地防治白粉病虫害,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和防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并分点列出来。

一、白粉病虫害的特点:1. 白粉病虫害是由一类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特点是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粉状的霉菌层。

2. 白粉病虫害会导致植物的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3. 白粉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很容易在植物群体中蔓延,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白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温度管理:白粉病虫害在较高温度下发病较快,因此适当调节室温可以减缓病害的传播速度。

同时,保持植物栽培环境的通风良好,有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彻底清除感染植物:一旦发现某些植物感染了白粉病虫害,应立即将其从植物群体中移除,并彻底清除。

这可以阻止病害的继续传播。

3. 常规清理和修剪:定期清理植物周围的落叶和垃圾,以防止虫害滋生繁殖。

此外,修剪植物的病叶、病枝也有助于减少虫害的发生。

4. 科学施肥:适度施肥可以增加植物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但需注意施肥量的控制,过度施肥会导致植物生长过旺,容易诱发白粉病虫害。

5. 全面轮种:全面轮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白粉病虫害的传播,因为不同作物之间的病虫害往往不同。

6.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寄生虫来防治白粉病虫害。

例如,引入具有捕食作用的昆虫、螨类等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7. 喷洒农药:在白粉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喷洒一些农药来进行防治。

但需谨慎使用农药,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8. 防治复合措施:以上方法可以进行组合使用,使防治效果更好。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白粉病虫害的发生率,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本文详细介绍了白粉病虫害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并给出了分点列举的具体措施。

通过正确的防治方法,我们能够保护农作物免受白粉病虫害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和条锈病

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和条锈病

一、中抗白粉病的研究和应用1. 白粉病概述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能够侵害多种植物,造成叶面覆盖着白色粉末状的病斑,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白粉病的防治,一直是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关注的焦点。

2. 中抗白粉病的研究成果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在抗白粉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对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培育出了一系列中抗白粉病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不仅对白粉病有较高的抗性,而且保持了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3. 中抗白粉病品种的应用中抗白粉病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防治白粉病的途径,不仅可以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农药的依赖,而且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中抗白粉病品种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中感叶锈病的研究和防治1. 叶锈病的危害叶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小麦、大麦、玉米等作物的危害较大。

病变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小而散在的斑点,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上的斑点逐渐扩大并出现污渍,最终会导致植株的凋零和逝去。

2. 中感叶锈病的研究成果为了有效防治中感叶锈病,农业科研单位加大了对抗性品种的培育力度。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选育,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中感叶锈病的高产抗病品种,而且这些品种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病性和产量稳定性。

3. 中感叶锈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农业部门在防治中感叶锈病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控技术。

包括引进抗病品种、推广病害防治技术、加强病害监测预警、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等综合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叶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条锈病在我国的研究与防治1. 条锈病的病情条锈病是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植株叶片上会出现长条状的病斑,导致叶片变黄、凋零,进而影响小麦的灌浆和籽粒发育。

2. 小麦条锈病的研究进展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小麦条锈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功培育出多个抗病品种。

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试验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性,为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了新的希望。

十三吗啉的作用,十三吗啉的使用方法.doc

十三吗啉的作用,十三吗啉的使用方法.doc

十三吗啉的作用,十三吗啉的使用方法
十三吗啉主要用于防治谷类白粉病和香蕉叶斑病,对其它真菌病害,如:橡胶树的白、红、褐根病、白粉病、咖啡眼斑病;茶叶对的饼病;瓜类的白粉病及花木的白粉病等电具有良好的防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十三吗啉的作用,十三吗啉的使用方法。

十三吗啉的作用:
十三吗啉是一种广谱性的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入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上移动,但在创皮部只有轻微程度的转移,因此十三吗啉施药后仅略受气候因子影响,保持有较长的残效期。

十三吗啉适用作物小麦,大麦,黄瓜,马铃薯,豌豆,香蕉,茶树,橡胶等。

十三吗啉的使用方法:
防治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施药,每亩用75%乳油33ml(有效成分24.8g)喷雾,喷液量人工每亩20~30L,拖拉机每亩l0L,飞机1~2L。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施药,每亩用75%乳油40ml(有效成分30g),加水50~80L喷雾。

防治茶树茶饼病在发病初期施药,每亩用75%乳油13~33ml(有效成分9.75~24.8g),加水58~80L喷雾。

防治橡胶树红根病和白根病在病树基部四周挖一条15~20cm深的环形沟,每一病株用75%乳油20~30ml对水2000ml,先用l000ml 药液均匀地淋灌在环形沟内,覆土后将剩下的l000ml药液均匀地淋灌在环形沟内。

按以上方法,每6个月施药l次,共4次。

十三吗啉防治对象小麦和大麦白粉病、叶锈病和条锈病,黄瓜、马铃薯、豌豆白粉病,橡胶树白粉病,香蕉叶斑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大麦白粉病又称禾谷类白粉菌大麦专化型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其症状同小麦白粉病。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大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大麦白粉病为害症状:
大麦白粉病可侵害大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大麦白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3号、早熟5号、黄金爪、关东中生等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

当病叶率达到15%时,用粉锈宁喷雾防治,选用15%的粉锈宁每亩100克,或12.5%的禾果利每亩30克,对水50公
斤进行均匀喷雾。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大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各位农民朋友们能够及时防治大麦白粉病,以免给大麦带来重大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