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内容。

1.3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1.4 教学活动播放海洋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感受。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章:海洋生物的奇妙世界2.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2.2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和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学习不同海洋生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和感受。

2.3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鱼类、哺乳动物、珊瑚等。

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4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其特点。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和感受。

教师总结并强调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

第三章: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3.1 教学目标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意识。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看法。

3.3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环境的变化,如海洋酸化、海洋污染等。

分析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等。

3.4 教学活动展示海洋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看法。

教师总结并强调海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重要性。

《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蔚蓝的王国》的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激发学生对海洋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蔚蓝的王国》的故事背景。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如海洋生物和人类角色。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故事中的海洋生物和人类角色的关系。

第二章:探索海洋生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海洋生物。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观察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如鱼类、哺乳动物、珊瑚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海洋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不同海洋生物的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第三章:人类与海洋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与海洋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2 教学内容讨论人类如何利用海洋资源,如渔业、旅游业等。

探讨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问题。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海洋保护行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保护海洋的行动。

4.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海洋保护区和可持续渔业。

讨论学生可以参与的海洋保护行动,如海滩清洁和减少塑料使用。

4.3 教学方法使用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保护行动,如海滩清洁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反思个人对海洋保护的态度和行为。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海洋保护的责任和行动。

5.3 教学方法使用小组讨论和反思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和反思学习过程。

《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蔚蓝的王国》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认识我国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感知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直观演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受?”(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 讨论与展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4. 深入理解(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色美吗?为什么?”(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大意。

(2)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教师布置作业。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环节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2.课时:一课时3.课前准备:百度搜索①屠格涅夫另一篇散文诗《老人》②班得瑞《追梦人》③《蔚蓝的王国》flash二.教学课题1.初步认识散文诗,领悟作品的内涵,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写作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 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

三.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奇思妙想”为主题,专门选取的四位作家作品,有诗歌、散文诗、童话故事,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篇篇都驰骋想象,这些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

其中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是一篇散文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美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

四.教学方法:配乐朗诵法、情感教学法和设问教学法,让学生在语言的感知和品味中感受想象的魅力,进入“蔚蓝的王国”,体会迷人的意境。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任务驱动学习法,圈点勾画批注学习法,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通过诵读赏析感悟大海之美、语言之美。

五、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屠格涅夫在1878年6月写的另一篇散文诗《老人》。

导入本课。

/redirect.php?fid=123&tid=2762&got o=nextnewset(这样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平常状态进入了教学情境场。

)(二)展示本课flash动画。

/topic-1698649-1-1.html初步进入文章意境,并吸引学生去认识作者。

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成名作《猎人笔记》,揭露了地主表面仁慈、实际残暴的本性。

《蔚蓝的王国》教案(通用13篇)

《蔚蓝的王国》教案(通用13篇)

《蔚蓝的王国》教案(通用13篇)《蔚蓝的王国》教案篇1(3467字)【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__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在__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2、品味__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说梦――导入场景同学们,我们如东是一个滨海的城市,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来到蓝色的大海边,开垦荒地、繁衍后代,创造了今天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是大海的儿女,同学们,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请同学描绘大海,大屏幕上出现一幅静止画面。

)你们描绘的大海简直是太美的,我们一起来看海。

(欣赏视频)同学们,你在梦中遨游过大海吗?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梦中,去欣赏他梦中的那片海。

大屏幕展示课题《蔚蓝的王国》(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你看到了屠格涅夫梦中的大海的哪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他梦中的情感吗?2、师生交流合作:板书梦中人:我、伙伴、女人蔚蓝的王国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流水、宝石......梦中情:......?要想能够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情感,我们就不能不去了解作者屠格涅夫,有谁向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老师补充文学常识: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罗亭》等、他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激情讴歌了俄罗斯的淳朴、善良的人们。

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二读课文:1、接下去请同学再次进入课文,去感受作者笔下蔚蓝的王国。

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或段落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模仿老师的圈点学习法。

(点击示例赏析句子)2、学生自由朗读,做评注。

《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提高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3.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培养热爱海洋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2. 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3. 海洋生物的保护措施4. 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海洋生物的趣味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学会保护海洋生态。

2.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及保护措施的落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生物的奥秘。

2. 利用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及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及保护措施,分享学习心得。

4. 实例分析:分析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态的保护。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制作的海洋生物模型,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知识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或口头提问,检验学生对海洋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海洋生物的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生态。

2.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3. 开展海洋生物保护的社区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蔚蓝的王国》教科书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动画等3. 实践活动材料:海洋生物模型制作材料4. 参考资料:相关海洋生物的科普书籍、论文等九、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蔚蓝的王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蔚蓝的王国》第一章——海洋概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分布情况。

2. 教学重点:海洋的定义与分类海洋的特征海洋的分布3. 教学难点:海洋与陆地的区别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布情况。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海洋的了解。

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

2) 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如海洋的定义、分类等。

3) 讲解海洋的特征,如面积、深度、温度等。

4) 讲解海洋的分布,如世界海洋的分布、我国海洋的分布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教材,绘制世界海洋分布图,并简要描述各海洋的特点。

二、《蔚蓝的王国》第二章——海洋生物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海洋生物的种类与特征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

2) 讲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如鱼类、贝类、珊瑚等。

3) 讲解海洋生物的特征,如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4) 讲解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药物研发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教材,绘制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图鉴,并简要描述其特征。

三、《蔚蓝的王国》第三章——海洋资源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利用。

2. 教学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利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海洋资源的认识。

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 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海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播放海洋生态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收集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第二章:海洋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习海洋生物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分类和识别。

2.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类和识别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类和识别准确性。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

第三章:海洋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习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海洋生态系统的实例。

2. 分组讨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内容。

2. 收集学生的保护方法和建议。

第四章:海洋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 学习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法。

教学活动:1. 播放海洋环境问题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

2. 分组讨论海洋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内容。

2. 收集学生的行动方法和建议。

第五章:海洋资源利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蔚蓝的王国》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蔚蓝的王国》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蔚蓝的王国》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蔚蓝的王国》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蔚蓝的王国》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蔚蓝的王国》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全册共12个单元,使用频率较高,教师应当掌握好其教学重点。

本教学设计侧重于单元六。

单元六主要内容为“Let’s go to the movies”,包括读、写、听、说四种语言技能,贯穿主题为电影和看电影。

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电影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并实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单词: movie, action, horror, science fiction, comedy,…2. 重点短语: go to the movies, try out3. 句型: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 comedies.能力目标:1.听懂,会说句子: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adjective).2. 阅读短文,获取文章大意。

3. 听懂课堂教师以英语讲解的电影内容。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电影来拓展自己视野和增加知识。

2. 常识宣传:看电影须注意保护视力。

2.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三种电影的英文表达(action, horror, science fiction)。

2.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难点:1.try out的意思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谈论自己对电影的爱好。

三、教学策略3.1 情景设计法设计多种场景情境,让学生在练习语言技能的同时,面对实际生活情境,增强实践效果。

3.2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设置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其语言技能。

3.3 演练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

蔚蓝的王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蔚蓝的王国(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蔚蓝王国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地理、生态和人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蔚蓝王国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第四章:蔚蓝王国的地理特征2. 第五章:蔚蓝王国的生态环境3. 第六章:蔚蓝王国的人文景观4. 第七章:蔚蓝王国的自然资源5. 第八章:蔚蓝王国的环境保护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蔚蓝的王国》2. 相关地图和图片3. 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4.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蔚蓝王国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蔚蓝王国的热情。

2. 教学内容展示:a. 第四章:蔚蓝王国的地理特征讲解蔚蓝王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蔚蓝王国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b. 第五章:蔚蓝王国的生态环境介绍蔚蓝王国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分析蔚蓝王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c. 第六章:蔚蓝王国的人文景观讲述蔚蓝王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展示蔚蓝王国的人文景观和著名景点。

d. 第七章:蔚蓝王国的自然资源讲解蔚蓝王国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分析蔚蓝王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e. 第八章:蔚蓝王国的环境保护介绍蔚蓝王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分析蔚蓝王国环境保护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蔚蓝王国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设计一:蔚蓝的王国地理知识教学教学目标•了解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气候等基本情况。

•掌握蔚蓝的王国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对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表示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蔚蓝的王国的地图、地形图和气候图,并问答式地了解其位置,国境线、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概念。

2.分组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例如南部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北部则是阴冷干燥的高原,中部是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3.让学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记录和表达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例如制作简单的地图或图表,标注蔚蓝的王国的不同地域、气候、人口数量等。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简单的描述蔚蓝的王国的位置、范围、气候和地形。

•能够较为准确地地描述蔚蓝的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并分析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表达所掌握的蔚蓝的王国的地理信息。

设计二:蔚蓝的王国文化课堂教学目标•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情况。

•掌握蔚蓝的王国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和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影响。

•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意义。

教学步骤1.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搜集关于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帮助学生理清所搜集到的信息和知识点。

2.老师现场示范和指导学生制作一张以文化中心城市为主题的海报,并介绍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景观、文化活动等,鼓励学生自己参与并提出看法、发表意见。

3.课外阅读和讨论,了解蔚蓝的王国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之间的异同和交流互动情况,以及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评价•学生了解了蔚蓝的王国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情况,能够较为清晰的描述蔚蓝的王国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

•学生制作的海报能够反映蔚蓝的王国的文化底蕴、历史沿革、文化活动等方面,表达理清楚或明确的意见和看法。

《蔚蓝的王国》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蔚蓝的王国》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蔚蓝的王国》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蔚蓝的王国》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蔚蓝的王国》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学案的教材源于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程名称为《英语》,包含有十二个单元。

我们挑选其中的第三单元,即《蔚蓝的王国》。

该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个带有神奇元素的童话故事,描述了小女孩艾丽丝进入一个蔚蓝的王国,并结识到七只小矮人和一只可爱的兔子。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她受到了绿色王子和白色王子的接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蔚蓝王国的神奇元素,探索其中的奥秘。

2. 学习和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它们。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大幅度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授课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 本单元的生动故事讲解,整体回顾文章内容。

2. 单词和短语的学习,掌握单词意义、音标及其所属的语法知识。

3. 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说的实践能力。

4. 阅读理解和书面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自由组合,体现语言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学生应提前预习本单元的故事和单词词汇,了解文章大意和整体结构。

2. 课堂互动教师以提问启动课堂,通过操练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比如,教师挑选一些关键单词进行相互对话,强调重点单词的发音及含义。

3. 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阅读故事之后,可以进行学生合作,以理解深度为导向,探索故事中存在的谜团;进行生动的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促进口语水平提高。

4. 组织学生写作根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写作小文本,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写一封信给家长,介绍蔚蓝的王国中有趣的事。

五、教学评价以测试和作业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测试结果既可以反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检验教师授课效果。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朝着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所需要的调整。

鼓励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及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本教案通过创建语境营造情景,强化语法知识的操练,提高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一种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三则创意说明:《蔚蓝的王国》这一散文诗的作者屠格涅夫,用他的笔,在近古稀之年,借助神奇的想象,采取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独特文学样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蔚蓝色的大海图。

教学本文应倚重于诵读。

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优美的旋律中读懂文章内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歌颂之所在。

教学步骤:一、导入:1.放录像:欣赏录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这一美丽神奇的画面。

2.板书课题、作者。

3.教师导语,设置情景。

同学们,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晚年创作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中用极其优美的语言,通过梦幻的手段,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爱的海上世界描绘得如同天堂一般,如诗如画如歌,寄托了他美好的情怀。

二、配乐配景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生自由阅读,欣赏全文。

屏幕上点出具体要求:1理清作者思路,按文章内容、你的理解将全文分成几大部分,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写出各部分大意,后交小组讨论。

2圈点画出优美的词句。

3勾出你最喜欢的句或段,对课文进行品读、理解,并进行小组交流,解决课后练习二,教师到小组指导帮助阅读(因课后练习二有一定难度)。

4.《蔚蓝的王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美丽神奇)比较欣赏配乐朗诵《天上的街市》全文:想想两文所想象的世界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要求学生作答,老师点拨)5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神奇的世界的?——品味文章形象化、人格化的描写,体会语言的魅力。

作者所见:作者所闻:(1)闻味,(2)闻声作者所感:6着重朗诵某些片段,体会意境,并请回答作者用如此美丽的语言要歌颂或者表现什么?①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②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的碧玉宝石光彩夺目。

③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就在这儿。

7置疑(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提问,教师答疑。

)8布置课后迁移练习。

口头作文:一片……的世界。

《蔚蓝的王国》教学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学教案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学教案设计《蔚蓝的王国》教学教案设计一、激发兴趣、调动内存、了解作者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喜欢她吗我也很喜欢大海。

师:谁愿意把你与大海的亲密交往的感受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独特的体验。

师:今天,我想把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一首散文诗介绍给大家——(板书)蔚蓝的王国(提示草字头的写法、皿字底及独体字的写法)。

关于屠格涅夫的生平,我把他整理成一首诗,有人愿意读吗?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出身贵族却以一个猎人的名义写下了对农奴的同情有这样一位作家为纪念一个朋友的逝世快乐地坐了一年的监牢而监狱,却成就了他反农奴制的名篇有这样一位作家吟诗歌出道、洒随笔成名而后又凭着多部大块头的小说赢得了“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的封号。

有这样一位作家旅居法国、病魔缠身却在逝世前用了五年写下了饱蘸激情的八十三篇散文诗师:(接着读下去)虽然他已化作尘土,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凝聚在他的作品里。

阅读他的作品,就是在和文豪对话;学习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彼此碰撞,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默读感知、概括内容、创境理解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然后全班交流。

(提醒:读书手拿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嘛)师:《蔚蓝的王国》确实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它是屠格涅夫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83首散文诗中的一首。

不过屠格涅夫的小说可谓人尽皆知,而他的散文诗却知者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我提议把它拍成电视散文诗,好不好为了拍好它,我们必须好好读一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诗的布景、画面大致怎么设计(有哪些景物呢有几个画面)【学生上黑板画】三、精读课文,感悟语言,学会鉴赏师:屠格涅夫描写如此神奇美丽的大海到底要表现什么呢也就是这首散文诗的主题怎样来理解呢谁来谈谈。

最好要说出你的根据是什么【板书:追求美好生活说、赞美活力青春说、歌颂甜蜜爱情说、慨叹人生易逝说……】师:不管怎样理解,这都是我们阅读的收获,只要言之有理讲得通就行,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蔚蓝的王国 教案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 教案教学设计

蔚蓝的王国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中山市中港英文学校唐晨曦)教学目标: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理解作者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

3、插上想象的翅膀,体味想象的魅力。

教学重点: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以及文中表达的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设想: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教学方法:配景朗读法,比较阅读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

3、教具:多媒体课件。

4、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题目,让学生猜一猜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内容。

再请一些同学描述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其他同学想像那些景象,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者。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杰出作家。

他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诗歌、小说、戏剧都很有造诣。

代表作《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等三、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闪烁金鳞和煦肺腑酬唱颤栗明澈船舷潺潺咫尺四、通读全文,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的相关片段,五、请学生谈谈读完后的初步感受,教师启发学生梳理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方法:小组讨论归纳,共同交流,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明确:第1节: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2—6节: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

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

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

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7—11节: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

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上的神仙世界。

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她,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得真正如天堂一般。

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7篇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7篇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7篇《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联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人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创意]先“温故”:温习已知的课内外富于想象的文章及影视故事。

再“知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后“创新”:展开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想象的奇妙之所在[教学难点]散文诗怎样通过想象表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2课时(按实际情况酌情处理)[教学实施]一、先“温故”:1、教师诵读散文诗《金色花》和新诗《天上的街市》中富于想象的选段并简析其中的意象。

2、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说已知的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

如《西游记》中有关“天宫”“龙宫”的故事,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阿拉伯民间故事中“芝麻开门”等等。

二、再“知新”: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文体、作者。

2、掌握好词好句,动笔圈圈划划,并鼓励几个学生站起来说说。

3、同桌合作、探究,自由展开讨论,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哪些是充满想象的内容,请读读、说说。

(2)(2)哪些想象十分奇妙呢?请说说(可结合课文后练习儿)。

(3)这篇散文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理由(学生可各抒己见,但一定要讲清理由)。

4、齐读全文,力求进入想象的世界。

三、后“创新”:提供材料,适当点拨,要求学生各创作一篇富于想象的科幻作品(见作业)。

(注:内容限定“神舟”飞船,既有时代性新鲜感,又能放中收,避免学生抄袭乱套。

)[布置作业]材料: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人物人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被发送上天,并于第二天早晨在内蒙古草原上成功返回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说明:
《蔚蓝的王国》这一散文诗的作者屠格涅夫,用他的笔,在近古稀之年,借助神奇的想象,采取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独特文学样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蔚蓝色的大海图。

教学本文应倚重于诵读。

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在优美的旋律中读懂文章内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歌颂之所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放录像:欣赏录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这一美丽神奇的画面。

2.板书课题、作者。

3.教师导语,设置情景。

同学们,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晚年创作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中用极其优美的语言,通过梦幻的手段,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爱的海上世界描绘得如同天堂一般,如诗如画如歌,寄托了他美好的情怀。

二、配乐配景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生自由阅读,欣赏全文。

屏幕上点出具体要求:
1理清作者思路,按文章内容、你的理解将全文分成几大部分,思考并在草稿本上写出各部分大意,后交小组讨论。

2圈点画出优美的词句。

3勾出你最喜欢的句或段,对课文进行品读、理解,并进行小组交流,解决课后练习二,教师到小组指导帮助阅读(因课后练习二有一定难度)。

4.《蔚蓝的王国》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美丽神奇)比较欣赏配乐朗诵《天上的街市》全文:想想两文所想象的世界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要求学生作答,老师点拨)
5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神奇的世界的?
——品味文章形象化、人格化的描写,体会语言的魅力。

作者所见:
作者所闻:(1)闻味,(2)闻声
作者所感:
6着重朗诵某些片段,体会意境,并请回答作者用如此美丽的语言要歌颂或者表现什么?
①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②我们看到一些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岛上的碧玉宝石光彩夺目。

③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她,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就在这儿。

7置疑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提问,教师答疑。


8布置课后迁移练习。

口头作文:一片……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