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合集下载

快速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快速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2 实验
2. 1 材料及药品 材料 :9 V 碱性电池正 、负极盖 (碳钢) 。 药品 :NiSO4 ·6H2O ( 工业级) ,NaH2 PO2 ·H2O ( 工
业级) ,NaAc (化学纯) ,乳酸 (化学纯) ,丁二酸 (化学 纯) ,添加剂 (自制) 。 2. 2 工艺流程
9 V 碱性电池正 、负极盖 (碳钢) 除油 热水洗 冷水洗 酸洗 (活化) 水洗 化
氢速率 ,次磷酸钠的析氢速率又直接决定镀层的沉 积速率 。因此 ,溶液 pH 值也是影响镍磷合金沉积 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实验在 85 °C下 ,测试了 pH 值在 3. 0~6. 5 范围内 ,对镍磷合金镀层沉积速 率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 。
图 1 pH 值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在实验中用 10 %NaOH 溶液调整镀液的 pH 值 。 由图 1 所示 ,pH 值很低时 ,沉积速率较小 ,随 pH 值 升高 ,沉积速率加快 ,当 pH 值上升到 4. 5~5. 5 时 , 沉积速率最快 ;pH 值在 5. 5 以上时 ,沉积速率随 pH 值升高而下降 。这是由于酸性较强时次磷酸钠不易 分解析氢 ,试样表面的催化活性较弱 ,沉积速率较 慢 ;酸性较弱时 ,次磷酸钠的活性增大 ,析氢速率加 快 ,沉积速率加快 。当 pH 值达 5. 0 以上时 ,溶液变 浑 ,并有胶体物析出 ,吸附在试样表面 ,阻碍了合金 的沉积 ,降低了催化活性 ,沉积速率降低 ,且试样表 面粗糙无光泽 。同时镀液有镍沉积 ,镀液的稳定性 很差 。因此 ,控制 pH 值 4. 5~5. 0 较好 。 3. 2 温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1 前言
化学镀镍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应用和发展 , 化学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 ,镀层 性能优异 ,在航天航空 、石油化工 、机械 、电力 、交通 运输 、轻工 、电子以及核工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1] 。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由早期的防腐耐 磨镀层发展到今天的多功能镀层 ,尤其在微电子技 术和信息领域中前景十分广阔[2] 。但是 ,极大多数 化学镀镍工艺存在着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缺点 ,即镀 速慢 、施镀温度高 、镀液稳定性差 、生产成本高等 。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 ,选择了一种比较理想的 添加剂 A 和稳定剂 B ,沉积速率提高 ,镀液的稳定性 增加 ,获得较高光亮度的镍磷合金镀层 。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镀镍工艺流程是在基体上镀上一层光亮的镍层,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硬度。

下面将介绍一种典型的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1.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基体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的
污垢和氧化物。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处理(如研磨、抛光)和化学处理(如酸洗、除尘)。

2.镍盐配制:接下来,需要配制镍盐溶液。

一般使用的镍盐有
硫酸镍、镍氯酸和镍硫酸等。

镍盐溶液的浓度和pH值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激活处理:在将基体浸入镍盐溶液之前,需要进行激活处理。

激活处理可以改善基体表面的亲水性,以便更好地吸附镍离子。

常用的激活方法包括酸洗和电激活。

4.镀镍:将激活处理过的基体浸入镍盐溶液中进行镀镍。

常用
的镀镍方法有电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镍。

电化学镀镍是利用电流来使镍离子在基体表面还原成镍金属的方法,而化学镀镍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镍金属沉积在基体表面。

5.镀层调整:在完成镀镍后,需要对镀层进行调整。

常见的调
整方法包括酸洗、热处理和电镀光调整。

6.检测和包装:最后,需要对镀层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
合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式有厚度测量、硬度测量和耐腐蚀性测试等。

检测合格后,将镀好的工件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
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一种典型的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的工艺会有所差异,具体的镀镍工艺流程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化学镀镍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精细的工艺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镍镀层。

HN-1100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HN-1100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HN-1100 光亮化学沉镍工艺HN-1100 Bright Auto-Catalytic Nickel Plating Process(一)特点1. 沉积层焊接性能非常良好2. 沉积层全面光亮,延展性能好3. 金属杂质容忍度极高4. 硬度特高,沉积层硬度达500-600 V.H.N. ,如再经400 ºC热处理后,硬度可达900-1000 V.H.N.5. 更可适用于滚筒操作(二)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三)溶液配制1. 将旧镀液全部排到废水处理系统去2. 将所有旧滤芯,旧过滤袋等拿走,然后封紧滤泵,将镀槽注满硝酸(1:1)3. 用过滤泵将硝酸溶液循环于过滤喉、打气系统及所有与化学沉镍溶液接触之设备表面上。

如果可以的话,把硝酸溶液静置过夜,以确保所有旧镍沉积完全脱掉。

4.把所有硝酸溶液放回辅助槽内,以备下次之用。

5.以清水洗净镀槽、过滤系统及搅拌气喉内之残余硝酸,然后排掉。

6.重新把镀槽注满清水,加入小量氨水,开动过滤及打气系统,使溶液循环运行。

7.排去所有溶液,再以清水洗净。

8.装入新滤蕊、过滤袋等。

9.检查所有设备,校对温控仪、PH监控器等,一切设备已准备妥当,可重新配制镀液。

10.把镀槽注入一半容量的纯水或蒸馏水,加入60毫升/升HN-1100A,搅拌均匀。

再加入100毫升/升HN-1100B,搅拌后加入纯水或蒸馏水至水位。

11.调校酸碱度(PH值)到4.6-4.9,加热至83-93ºC后,便可试镀。

(调高PH 值时,需加入氨水(1:4)。

调低PH值时,需加入硫酸(1:4)。

)(四)设备1.镀槽高密度聚丙烯(PP)镀槽较为适合。

最好的设计是双缸式,如镍层沉积于镀槽内壁或加热器上时,可将镀液过滤至另一缸内,调整后继续操作;而把原来的镀槽用稀硝酸及清水加以清冼。

此外,一个同样大水的硝酸缸也有设立的需要。

2.温度控制可用316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PTFE)包衬的电热笔。

3.搅拌轻微的空气搅拌或机械性往复式搅拌。

化学电镀镍

化学电镀镍

让你的金属受到呵护——化学电镀镍
化学电镀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镍层,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还可以美化表面,增强其耐用性。

化学电镀镍分为两种:酸性镀镍和碱性镀镍。

其中,酸性镀镍适用于电子电器行业,因为其膜层均匀、色泽亮丽,而碱性镀镍适合用于机械加工零件,因为其膜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化学电镀镍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清洗-酸洗-中和-水洗-电镀-水洗-烘干。

其中,清洗和酸洗是关键步骤,必须保证表面干净无油无污物。

电镀时,要控制好电流密度和镍离子浓度,以保证膜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和膜层的成分、形貌等要求。

化学电镀镍也有一定的环保问题,需要注意化学污水的处理,以及对不合格膜层的回收和处理。

在使用化学电镀镍技术时,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选择正规的生产企业或技术服务机构,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总之,化学电镀镍是一项非常实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适用于多种行业的金属制品生产和加工。

正确使用和管理该技术,可以提高制品的品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效益。

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化学镀镍工艺中至关重要的
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后续的镀镍质量。

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
基材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杂质,使基材表面变得清洁和粗糙,以利于镀液的附着和镀层的结合力。

表面处理一般包括除油、酸洗、水洗、活化和化学镀前处理等步骤。

其次,进行镀镍操作。

在表面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镀镍操
作了。

镀镍操作是化学镀镍工艺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将含有镍离子
的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成纯镍沉积在基材表面上。

镀液中的主要成
分包括镍盐、缓冲剂、还原剂和复合添加剂等。

镀液的配方和镀镍
条件的控制对镀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镀液的搅拌、温度、PH值、电流密度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获得致密、光亮的镀层。

最后,进行后处理。

镀镍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


处理主要包括水洗、中性化处理、烘干和包装等环节。

水洗是为了
去除镀液残留在镀层表面的杂质,中性化处理是为了中和镀液残留
在镀层上的酸碱成分,烘干是为了去除水分,包装是为了保护镀层
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操作控制,可以获得均匀、致密、光亮、耐腐蚀的镍镀层,提高基材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化学镀镍工艺在电子、航空、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镀亮镍工艺

化学镀亮镍工艺
4.注意对操作者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生产质量控制,所有的工艺控制和生产流程都由指定的工艺员进行控制,并做好记录。
工艺文件
名称:化学镀亮镍工艺
代号:DGJS02-11-2004A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时代电工厂
PH值4.8±0.2
温度85-90℃
搅拌方式空气搅拌
沉积速度8-12um/小时
时间40-60分钟
三.溶液配制及调整
用热去离子水分别溶解计算量的硫酸镍和次磷酸钠,例入镀槽,再加入复合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过滤,再加入HH118-2光亮剂,用50%氨水调整,PH至4.5∽4.8,l加水到规定量,按以上方法配制的溶液即为HH118的化学镀,留出部分工作液作调整液,将温度升到工艺要求范围内,就要放入工作开始施镀,每轮完成后,需加入部分调整好的工作液,以补充消耗和蒸发损失,并调整PH值。
1.装载量的不恰当会直接影响镀件表面的沉积速度,过多过少都不好,工作在镀槽中应尽量摆放均匀。
2.温度过高镀液会分解,温度过低又会太慢,工作中除了使用较精密的温控器外,还必须时时观察温度的变化。
3.其他方面如:循环过滤不好,镀液搅拌方法不当,PH值测试不准确,都会产生镀液的分解,镀速下降,镀层质量不理想等问题。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时代电工厂
工艺文件
代号
化学镀亮镍工艺
代替
共2张
第1张
一.工艺流程
清洗助焊剂超声波清洗水洗预腐蚀化学抛光
超声波清洗碱中和水洗活化水洗
预热化镀亮镍水洗热去离子水封闭烘干
检验包装入库。
二.工艺配方及工作条件
硫酸镍27克/L
次亚磷酸钠30g/L
HH118-3添加剂80 g/L
HH118-2光亮剂1-2mL/L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是利用电解作用将镍溶解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层均匀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镍层。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1. 预处理:首先将需要进行镀镍的金属基体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铁锈等杂质。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酸洗、碱洗、电解洗等。

2. 然后将清洗干净的基体浸泡在活化液中,目的是进一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提高基体的活性,以便镀镍液能够更好地附着在基体上。

常用的活化液有硫酸、氯化锌等溶液。

3. 镀镍液准备:将适量的镍盐(如硫酸镍、氯化镍等)溶解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缓冲剂、络合剂等辅助剂,以控制镀液的酸碱度和镍离子的稳定性。

4. 镀镍: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基体放入镀液中,设定适当的工艺条件(如温度、电压、电流密度等),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镀镍。

正电极为镍阳极,在阳极上产生镍离子;负电极为基体,镀液中的镍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镍,沉积在基体上形成一层均匀的镍层。

5. 后处理:镀完镍后,将金属基体从电解槽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净镀液的残留物。

随后,进行镀层的后处理,如烘干、抛光、防腐等。

总的来说,化学镀镍是通过电解作用将镍溶解在金属基体上,
形成一层均匀且具有一定厚度的镍层。

这一工艺流程需要经过预处理、镀镍、后处理等多个步骤,工艺条件的控制和辅助剂的添加都对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化学镀镍具有镀层硬度高、抗腐蚀性好、外观美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和装饰。

化学电镀镍

化学电镀镍

化学电镀镍化学电镀镍是一种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镍的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表面处理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化学电镀镍的工艺过程主要分为预处理、镀镍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首先,将待处理的金属表面进行清洗、脱脂、酸洗等预处理工序,以保证金属表面的干净度和光洁度。

接着,将处理过的金属件浸入含有镍离子的镀液中,通过电解反应将镍离子还原成金属镍沉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均匀、致密的镍层。

最后,将镀好的金属件进行清洗、干燥、包装等后处理工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化学电镀镍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低温、常压下进行,不但不会改变基材的物理性质和形状,而且能够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硬度、抗磨损性和美观度。

此外,与传统的电镀方法相比,化学电镀镍不需要使用有毒有害的氰化镍,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

化学电镀镍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机械制造领域,化学电镀镍可用于制造高精度的模具、工具和轴承等零部件;在汽车领域,化学电镀镍可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车门、车窗、车轮等;在电子领域,化学电镀镍可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外壳、接头等部件;在家电领域,化学电镀镍可用于制造家电产品的外壳、开关等部件。

这些产品的外观和性能的提升,都离不开化学电镀镍这一技术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电镀镍的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各种参数,以保证镀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例如,镀液的配比、温度、pH值等参数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

此外,化学电镀镍还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学电镀镍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化学电镀镍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化学镀镍–工艺,优势和应用

化学镀镍–工艺,优势和应用

化学镀镍–工艺,优势和应用什么是化学镀镍:将化学镀镍添加到金属表面的过程是自催化化学还原。

这意味着,与在类似的电镀过程中不使用外部电源一样,化学镀镍过程使用化学浴将镍/磷层沉积到金属表面上。

甚至可以在非导电表面上使用化学镀镍表面,从而可以镀覆多种基础材料。

这种无电工艺极大地提高了物体的抗磨损性,并为高精度零件留下了可预测的均匀镍涂层,该涂层可应用于任何几何形状或复杂形状的含铁和非含铁表面。

化学镀镍是一种自动催化反应,用于在基材上沉积镍涂层。

与电镀不同,无需使电流通过溶液形成沉积物。

这种电镀技术可防止腐蚀和磨损。

通过将粉末悬浮在镀液中,化学镀镍技术也可用于制造复合涂层。

与电镀相比,化学镀镍具有几个优点。

EN镀层无助焊剂密度和电源问题,无论工件的几何形状如何,均能提供均匀的沉积。

使用合适的预镀催化剂,EN镀层会沉积在非导电表面上。

化学镀镍EN电镀步骤•首先,首先要对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一系列化学药品将其清洁以去除油脂。

彻底清洁对于组件的适当电镀至关重要。

每个组件都基于表面材料进行精心清洁。

•清洁后,用酸蚀刻剂或专用溶液活化基材,为表面沉积镍-磷做好准备。

•电镀完成后,化学镀镍工艺使该部件更耐腐蚀和摩擦。

•这些电镀技术可制造独特的复合涂层,从而提供更多的特定于应用程序的优势。

化学镀镍厚度化学镀镍可以每小时5微米的速率沉积,一直到每小时25微米。

由于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涂层的厚度基本上是无限的。

然而,随着厚度的增加,细微的瑕疵变得更加明显。

优势包括:•不使用电源。

•甚至可以在零件表面上实现涂层。

•无需复杂的夹具或架子。

•镀层的体积和厚度具有灵活性。

•该工艺可以电镀厚度稳定的凹槽和盲孔。

•化学品补给可以自动监控。

•不需要复杂的过滤方法•可获得哑光,半光亮或光亮饰面。

缺点包括:•化学品的使用寿命有限。

•由于化学物质的快速更新,废物处理成本很高。

•与电解工艺相比,化学镀的多孔性质导致材料结构较差。

应用领域它通常用于需要耐磨性,硬度和腐蚀防护的工程涂料应用中。

最新化学镀镍一般工艺

最新化学镀镍一般工艺

化学镀镍一般工艺在化学镀镍前,金属制品表面前处理包括:研磨抛光、除油、除锈、活化等过程,化学镀镍中经常使用的金属前处理方法与电镀工艺中的类似。

研磨、抛光等物理方法,我们不做讨论。

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化学处理方法。

1、除油除油方法可分为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

有机溶剂除油的特点是除油速度快,不腐蚀金属,但除油不彻底,需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方法进行补充除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苯类、酮类、某些氯化烷烃及烯烃。

有机溶剂除油还有一个优点即经除油后的溶剂还可回收再利用。

有机溶剂一般属易燃品,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化学除油是利用碱溶液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物质对非皂化性油脂的乳化作用,除去工件表面上的各种油污的。

化学除油的温度通常取在60-80度之间,工件除油效果一般为目测,即工件表面能完全被水润湿就是油污完全除尽的标志。

一般的除油液由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水玻璃、乳化剂等组成。

电化学除油分阴极除油和阳极除油,在相同的电流下,阴极除油产生的氢气比阳极除油产生的氧气多一倍,气泡小而密,乳化能力大,除油效果更好。

但容易造成工件氢脆和杂质在阴极析出的现象。

阳极除油虽没有这些缺点但可能造成工件表面氧化和溶解。

目前常用正负极交换的化学除油法。

电化学除油液配方与化学除油的配方相似。

2 、除锈除锈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机械法除锈是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研磨、滚光或擦光等机械处理,在工件表面得到整平的同时除去表面锈层。

化学法除锈是用酸或碱溶液对金属制品进行强浸蚀处理使制品表面的锈层通过化学作用和浸蚀过程所产生氢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而除去。

电化学除锈是在酸或碱溶液中对金属制品进行阴极或阳极处理除去锈层。

阳极除锈是化学溶解、电化学溶解和电极反应析出的氧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而去除。

阴极除锈是化学溶解和阴极析出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而去除。

用于化学镀镍前处理除锈工艺基本与电镀的除锈工艺相同。

3 、活化活化是使零件能获得充分活化的表面,这种酸蚀对于不同材质的零件所用的酸液是不同的。

化学镀镍一般工艺

化学镀镍一般工艺

化学镀镍一般工艺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化学镀镍一般工艺在化学镀镍前,金属制品表面前处理包括:研磨抛光、除油、除锈、活化等过程,化学镀镍中经常使用的金属前处理方法与电镀工艺中的类似。

研磨、抛光等物理方法,我们不做讨论。

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化学处理方法。

1、除油除油方法可分为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

有机溶剂除油的特点是除油速度快,不腐蚀金属,但除油不彻底,需用化学法或电化学方法进行补充除油,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煤油、苯类、酮类、某些氯化烷烃及烯烃。

有机溶剂除油还有一个优点即经除油后的溶剂还可回收再利用。

有机溶剂一般属易燃品,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化学除油是利用碱溶液的皂化作用和表面活性物质对非皂化性油脂的乳化作用,除去工件表面上的各种油污的。

化学除油的温度通常取在60-80度之间,工件除油效果一般为目测,即工件表面能完全被水润湿就是油污完全除尽的标志。

一般的除油液由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水玻璃、乳化剂等组成。

电化学除油分阴极除油和阳极除油,在相同的电流下,阴极除油产生的氢气比阳极除油产生的氧气多一倍,气泡小而密,乳化能力大,除油效果更好。

但容易造成工件氢脆和杂质在阴极析出的现象。

阳极除油虽没有这些缺点但可能造成工件表面氧化和溶解。

目前常用正负极交换的化学除油法。

电化学除油液配方与化学除油的配方相似。

2、除锈除锈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机械法除锈是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研磨、滚光或擦光等机械处理,在工件表面得到整平的同时除去表面锈层。

化学法除锈是用酸或碱溶液对金属制品进行强浸蚀处理使制品表面的锈层通过化学作用和浸蚀过程所产生氢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而除去。

电化学除锈是在酸或碱溶液中对金属制品进行阴极或阳极处理除去锈层。

阳极除锈是化学溶解、电化学溶解和电极反应析出的氧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而去除。

阴极除锈是化学溶解和阴极析出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而去除。

用于化学镀镍前处理除锈工艺基本与电镀的除锈工艺相同。

化学镀镍正确步骤

化学镀镍正确步骤

化学镀镍正确步骤化学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且具有良好附着力的镍层,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度。

下面将介绍化学镀镍的正确步骤。

1. 表面清洁:在进行化学镀镍之前,首先需要将金属表面彻底清洁,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等杂质。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电解清洗等。

2. 酸洗处理:清洁后的金属表面需要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不良物质,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一般使用硝酸或硫酸溶液进行酸洗,酸洗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洁净水冲洗:酸洗后,需要使用洁净水对金属表面进行冲洗,将残留的酸液和杂质彻底清除。

4. 化学镀镍溶液准备:将适量的镍盐和其他添加剂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制备出化学镀镍溶液。

镀镍溶液的配方会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镀层要求进行调整。

5. 镀镍操作:将清洁后的金属样品悬挂在镀镍槽中,保证样品与阳极之间有适当的距离,防止镍盐的直接接触。

然后将阳极连接到电源的阳极端,样品连接到阴极端。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镀镍时间,控制镍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6. 洗净:镀镍完成后,将样品从镀镍槽中取出,用洁净水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镀液和杂质。

7. 烘干:冲洗后的样品需要进行烘干,可以使用加热器、烘箱或吹风机等设备。

在烘干过程中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镀层变色或脱落。

8. 表面处理:烘干后的样品可以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抛光等,以提高镀层的光洁度和光亮度。

9. 防护处理:为了保护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可以对镀层进行防护处理,如涂覆保护漆、进行化学处理等。

总结起来,化学镀镍的正确步骤包括表面清洁、酸洗处理、洁净水冲洗、化学镀镍溶液准备、镀镍操作、洗净、烘干、表面处理和防护处理等。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获得质量优良、均匀致密的镍层,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在进行化学镀镍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一般钢铁件化学镀镍工艺流程及处理方法

一般钢铁件化学镀镍工艺流程及处理方法

一般钢铁件化学镀镍工艺流程及处理方法
一般钢铁件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如下:
1. 清洗:将钢铁件浸泡在去污剂中,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

2. 酸洗:钢铁件经过清洗后,需要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钢铁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物。

常用的酸洗溶液为硝酸和硫酸混合溶液。

3. 激活:将经过酸洗处理的钢铁件浸泡在激活剂溶液中,引发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增加其与镀液之间的粘附力。

4. 化学镀镍:将经过激活处理的钢铁件浸泡在含有镍盐的镀液中,通过电流的作用,将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成镀层,形成镀镍层。

镀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镍盐、镀液添加剂和控制剂。

5. 清洗:将镀好的钢铁件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镀液和其他杂质。

6. 成品处理:对镀好的钢铁件进行最终的处理,包括除油、除蜡和最后的包装。

在化学镀镍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电流
密度等参数,以确保良好的镀层质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镍钴合金化学镀、电解退火等特殊处理方法,来改善镀层的性能和外观。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化学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在金属或非金属基材上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光亮的镍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镀镍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

在进行化学镀镍之前,首先需要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通常包括去油、除锈、酸洗等工序。

去油是通过溶剂或碱性清洗剂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污垢;除锈是利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去除基材表面的氧化铁层;酸洗是利用强酸溶液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杂质。

2. 阴极清洗。

经过表面处理的基材需要进行阴极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杂质和氧化物。

阴极清洗是利用碱性清洗剂和电解作用,将基材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溶解和去除,使表面达到清洁、光亮的状态,为镀层的质量打下基础。

3. 化学镀镍。

将经过表面处理和阴极清洗的基材置于镀液中,通过电解沉积的方式在基材表面形成镍层。

化学镀镍的镀液通常是含有镍盐、还原剂和添加剂的复合溶液,通过控制电流密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厚度和光泽度的镍层。

4. 水洗。

镀液中的化学物质会残留在镀层表面,为了去除这些残留物,需要进行水洗工序。

水洗可以去除镀层表面的化学物质,防止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镀层的光泽度。

5. 抛光。

经过水洗的镀层表面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缺陷和粗糙度,为了提高镀层的光泽度和平整度,需要进行抛光工序。

抛光可以去除镀层表面的微小缺陷和粗糙度,使镀层更加光滑、亮丽。

6. 包装。

经过抛光的镀件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和损坏。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真空包装、塑料膜包装、纸箱包装等,根据镀件的形状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化学镀镍的生产。

化学镀镍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学镀镍流程

化学镀镍流程

化学镀镍流程化学镀镍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镍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度。

下面将介绍化学镀镍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化学镀镍之前,需要对待镀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去油、酸洗、水洗等工序,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同时,准备镀液和镀液搅拌设备,确保镀液的配制和搅拌均匀。

其次,浸泡清洗。

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待镀件浸入预处理槽中,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表面残留的杂质和氧化物,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然后,进行化学镀镍。

将清洗后的待镀件浸入镀液中,通电进行镀镍。

镀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镍盐、氨水、硼砂等,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来控制镀层的厚度和均匀度。

接着,水洗。

在镀镍结束后,将镀件取出,进行水洗。

水洗的目的是去除镀液残留在表面的化学物质,防止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最后,烘干和包装。

将水洗后的镀件进行烘干,确保表面无水痕。

然后进行包装,以防止镀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在进行化学镀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镀液的配制和搅拌,保持镀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镀层的质量。

2. 控制镀液的温度和PH值,这对镀层的光洁度和均匀度有重要影响。

3. 控制电流密度和镀液的流速,以确保镀层的厚度和均匀度。

4. 定期对镀液进行分析和调整,确保镀液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

5.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镀液的溅洒和工作场所的污染。

综上所述,化学镀镍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镀层,提高金属制品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三章化学镀镍工艺

第三章化学镀镍工艺

pH 值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pH 值对镀层含磷量的影响
(二)温度
温度是影响化学镀镍反应活化能的主要参数。 化学镀工作时有一个启镀的温度,特别是酸性 化学镀镍,温度必须高于50℃时才能以明显的 速率进行。酸性次亚磷酸盐体系镀液的操作温 度一般为 80℃-95℃,温度过高镀液不稳定, 容易分解;温度过低,反应不进行。
(五)稳定剂 在正常条件下,化学镀镍溶液较稳定。但在 镀液受到污染、存在有催化活性的固体颗粒、 装载量过大或过小、pH值过高等异常情况下, 化学镀镍溶液会自发分解,会在整个溶液内生 成金属镍的颗粒,镀液迅速分解失效。为了防 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溶液中通常需要加入稳定 剂。稳定剂阻止或推迟了化学镀镍液的自发分 解,稳定镀液,有时还能加速反应,影响化学 镀镍层的磷含量以及内应力。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汽油(易燃)、甲基乙基 酮(易燃)、丙酮(易燃)、苯(易燃、有毒)、 溶剂石脑油(易燃、不经济)、四氯化碳(有腐 蚀性)。 这些溶剂除特殊情况外目前均不主张使用。 目前常使用的是氯化烃系溶剂,其中主要有三氯 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乙烷。
(二)碱性除油
碱性除油是指用含有碱性化学药剂的处理液 除去表面油污的方法。这种方法实质是靠皂化和 乳化作用除油。碱性化学除油通常有下列组分: 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乳化剂。
(七)光亮剂
化学镀镍是一种功能性镀层,通常为半光亮 外观,然而近年来人们对化学镀镍的光亮性的要 求越来越高。
初级光亮剂一般可由萘、苯、甲苯、炔-烃化合物、 萘胺的磺酸、磺酸盐或它们的氨磺酰产物等组成, 如丁炔二醇及它们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醚化 产物、邻甲苯磺酰胺、苯二磺酸钠、糖精、对氨 酰基苯酚等。次级光亮剂由镉、硒、锑、钼、硫、 硫脲等金属离子或硫类化合物组成,如乙酸铅、 硫代硫酸钠、硫酸镉等。

超光亮化学镀镍配方的改进与应用

超光亮化学镀镍配方的改进与应用

超光亮化学镀镍配方的改进和应用(湖北嘉美士涂料公司周生)原NI-5058超光亮环保型化学镀镍配方简介NI-5058超光亮环保型化学镀镍配方不含有铬、汞、铅、镉等重金属成份,适合欧美、日本等国环保要求,具有镀速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沉镀能力和分散能力极好。

超光亮环保型化学镀镍出光速度快,2-3分钟内即可使中磷化学镀镍层呈镜面光亮等特点,本工艺的主要特点如下:1.溶液稳定性好,可以循环使用,使用寿命达到6-10循环,1个循环的含义是每升镀液将全部镍镀出再补充到原来的镍含量称为1M.T.O.。

2.沉积速度快,达到15-23μm/hr,提高了生产效率。

3.镀层外观超光亮。

4.镀层防腐性能高。

5.对复杂零件具有优异的均镀能力。

6.镀层孔隙率低。

7.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8.优异的耐磨性能,经热处理镀层硬度可达900-1000 VHN100。

NI-5058超光亮环保型化学镀镍适用于大多数材料的零部件,如铝合金、钢铁、铸铁、铜及铜合金、不锈钢、钕铁硼粉末烧焙件、钛合金以及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

新改进的5058设计为4组分,即由Ak和B开缸,由A和C补加。

也就是增加了一个Ak这一组分。

其实并没有增加使用的复杂程度,获得的好处是:8个周期都可以获得稳定的超光亮镀层,出光时间通常在2到3分钟,更大程度的节省了镍的用量。

5058原配方按三种浓缩液配制:NI-5058A、NI-5058B、NI-5058C,开缸及维护容易。

1.操作条件2.槽液的配制方法⑴在洁净镀槽中加入一半体积的去离子水;⑵加入6%(体积)的ES HNI-5058A,搅拌均匀;⑶加入15%(体积)的ES HNI-5058B,搅拌均匀;⑷另加去离子水至所需体积,搅拌均匀;⑸用氨水调节pH值至4.3-5.0;⑹加热镀液至88-95℃,溶液即可使用。

3.镀液的补加与维护工作液镀镍的标准含量为6.0g/L(Ni),经过分析Ni2+含量,镀液Ni含量降低1g/L,则补加ES HNI-5058A 10mL/L ×槽液总体积(L)ES HNI-5058C 10mL/L ×槽液总体积(L)根据分析Ni2+含量。

化学镀镍(ENP)工艺技术

化学镀镍(ENP)工艺技术

化学镀镍(EPN)工艺技术ENP俗称化学镀镍或自催化镀镍或镍磷镀及无电镀镍,是一种用化学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沉积出十分均匀、光亮、坚硬的镍磷(硼)合金镀层的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它具有高均匀性、高结合强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及绿色环保等品质特征。

化学镀镍(ENP)工艺技术ENP(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工艺是一种用非电镀(化学)的方法,在零部件表面沉镀出十分均匀、光亮、坚硬的镍磷硼合金镀层的先进表面处理工艺。

它兼有高匀性、高结合强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和无漏镀缺陷及仿真性极好六大优点,其综合性能优于电镀铬。

在很多环境介质中甚至比不锈钢更耐腐蚀,用来代替不锈钢可以降低工件成本。

在工艺方面,化学镀镍是靠化学方法形成镀层,不受零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任何复杂形状的零件各部位镀层厚度均匀一致,施镀过程中厚度精度为±2μm,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精密部件的尺寸要求,而且镍合金镀层质密光滑,镀后无需任何加工,还可以反复修镀。

该技术是目前发达国家重点推广的表面处理新技术。

一、ENP的基本原理ENP的基本原理是以次亚磷酸盐为还原剂,将镍盐还原成镍,同时使金属层中含有一定的磷,沉淀的镍膜具有催化性,可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

关于ENP的具体反应机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子氢态理论是:1、镀液在加热时,通过次亚磷酸根在水溶液中脱氢,而形成亚磷酸根,同时放出生态原子氢,即:H2PO2-+H2O→H2PO32-+H++2[H]2、初生态的原子氢吸附催化金属表面而使之活化,使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在催化金属表面上沉积金属镍:Ni2++2[H]→Nio+2H+3、随着次亚磷酸根的分解,还原成磷:H2PO2-+[H]→H2O+OH-+Po镍原子和磷原子共同沉积而形成Ni-P合金,因此,ENP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通过镀液中离子还原,同时伴随着次亚磷酸盐的分解而产生磷原子进入镀层,形成过饱和的Ni-P固溶体。

铁件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铁件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铁件工艺流程000
一、除油000
5%-10%的除油粉加温到65-70度浸泡5-10分钟.(最好是用超声波,电解除油,这样效果更好)000
二、水洗000
过水槽,或用自来水,彻底的把盲孔,死角,全部冲洗干净,不要有除油粉残留。

有条件可以有软布用手察下平面,确保把油更好的去除。

000
三、酸洗活化000
用15%-20%的盐酸,活化时间1-3分钟,主要是看工件来决定时间的长久。

注:如工件本身有过多的生锈,请在除油之前,先除锈。

000四、水洗000
用过水槽、或自来水,彻底的冲洗干净,以免把残留的盐酸带进渡槽。

注:(盲孔死角一定要用水枪冲洗干净)000
五、化学镀000
把冲洗干净的工件,放到加温至85-90°(最佳88°)施镀时间为10-20分钟(主要是看本身工件要求决定时间)000
六、水洗000
过水槽清洗,或用自来水冲洗,把工件带出来的镀液清洗干净。

00 0
七、钝化000
用百分5%的重铬酸甲或(铬酐),钝化时间为1-3分钟,目的是防止镀层会变色。

注:(钝化液为常温状态,无需加温。

)000
八、水洗000
把工件残留的钝化液清洗干净。

000
九、纯水洗000
纯水洗是防止工件有水印,有其他的残留物,(如有条件,可以把纯水加温到80-100°,可以提高工件的吹干时间)000
十、吹干000
用无油空压机气枪吹干,或烘干即可。

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分析 ,我们配比了一种混合稳定剂 B ,包括
硫脲 、聚乙二醇 、碘酸钾 ,用量 1~2 mgΠL ,在 85 °C条
件下施镀 ,较好地控制了溶液的稳定性 ,为单一稳定
剂稳定性的 2~3 倍 。
在镀层光亮性方面 ,我们筛选了一种添加剂 A ,
其中包括丁炔二醇 、糖精 、湿润剂和一种金属离子 ,
图 3 次磷酸钠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26 · Mar. 2006
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Vol. 26 No. 2
液的活性也随之升高 ,次磷酸钠自发分解 ,并放出大 量的氢气 ,此时镀液颜色很快变暗 、发黑 ,镀液稳定 性变差 。因此 ,控制在 25~35 gΠL 为宜 。 3. 3. 2 硫酸镍
摘要 : 弱酸性化学镀镍溶液体系采用复合配位剂以及一种添加剂 ,在 80~90 °C范围内可获得光亮镍磷合金镀层 ,沉积速率 可达 20μmΠh。研究了温度 、pH 值及镀液成份对化学镀镍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并讨论了镀液的稳定性及添加剂的作用 。 关键词 : 化学镀镍磷合金 ;快速 ;光亮 Abstract : A bright Ni2P alloy coating can be obtained with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80~90 °C with a depositing rate up to 20μmΠh from weak acidic electroless Ni plating bath system containing a composite complexing agent and a special additiv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 pH and bath ingredients on the rate of electroless nickel deposition are studied ,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bath and the roles of the additives are also discussued. Key words : electroless Ni2P alloy plating ; high speed ; bright 中图分类号 :TQ 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742 (2006) 0220024203
化学镀镍液的成份也是影响沉积速率的重要因 素 。实验中采用成份相对较简单 ,在温度85 °C、pH 值 4. 7 条件下 ,分别测试了次磷酸钠 、硫酸镍及配合 剂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3. 3. 1 次磷酸钠
次磷酸钠主要是提供活性氢 ,起还原作用 。由 图 3 所示 ,随其含量的增加 ,沉积速率加快 ,特别在 20~30 gΠL 时斜率最大 ,低于 20 gΠL ,沉积速率增加 缓慢 ;高于 40 gΠL 时 ,沉积速率较高 ,但随其含量的 增加变化也不大 ;当含量达 50gΠL 以上时 ,沉积速率 反而有所降低 。这是因为次磷酸钠含量较高时 ,镀
镀片选择电池正 、负极盖 (约 65 个) ,经碱性除
油及硫酸溶液活化后 ,水洗晾干 ,备用 。在实验中 ,
取 1L 镀液加入镀槽中 ,恒温 ,施镀时间 15 min 。
率为依据 ,测试
了几种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 。
镀层沉积速率采用重量法测定 ,施镀前 、后准确
图 2 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由图 2 可知 ,在 50~95 °C范围内都可获得镍磷 合金镀层 。在 50~80 °C范围内 ,随温度升高 ,沉积 速率缓慢上升 ; 80~90 °C时 ,沉积速率快速上升 ; 95 °C以后 ,随温度升高 ,沉积速率上升减慢 ,并且随 着时间的延长 ,镀液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 ,镀液颜色 逐渐变暗 ,镀槽壁和底部出现了镍沉积层 ,同时镀液 释放大量氢气 。该现象是由于温度升高的同时 , P2 H 键被削弱 ,析氢增多 ,镀层沉积速率加快 ,当温度 90 °C以上时 ,P2H 键在高温的作用下 ,在没有活性金 属催化的条件下 ,次磷酸钠也能自发分解析氢 ,使溶 液中的镍磷被还原 ,导致镀液稳定性变差 ,甚至报 废 。因此 ,尽管次磷酸钠的分解速率加快 ,析氢量增 多 ,还原速率加快 ,但此时 Ni2 + 在试样表面还原的 数量减少 ,试样质量增加减慢 ,且表面粗糙 ,所以 ,温 度控制在 70~90 °C为宜 。 3. 3 镀液成份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图 4 硫酸镍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3. 3. 3 配合剂 本试验所选配合剂为混合型 ,包括柠檬酸 、丁二
酸和乳酸 ,其中柠檬酸 、丁二酸与镍离子主要起络合 作用 ,乳酸在镀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如配合 、缓 冲 、促进等作用 。试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对 3 种配合 剂的配比进行优选 ,最终确定柠檬酸 8 gΠL ,丁二酸 8 gΠL ,乳酸 16 gΠL ,此时溶液的稳定性好 ,镀速快 。其 中乳酸还能对镀速起到促进作用 。一定程度上增加 乳酸在镀液中的含量 ,有利于镀速的提高 。但当乳 酸含量较高时 ,配位能力强 ,改变了镍离子的析出电 位 ,阻碍了镍离子的沉积 ,因此 ,沉积速率降低 。一 般控制在 10~20 gΠL 之间 。
1 前言
化学镀镍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应用和发展 , 化学镀镍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 ,镀层 性能优异 ,在航天航空 、石油化工 、机械 、电力 、交通 运输 、轻工 、电子以及核工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1] 。特别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由早期的防腐耐 磨镀层发展到今天的多功能镀层 ,尤其在微电子技 术和信息领域中前景十分广阔[2] 。但是 ,极大多数 化学镀镍工艺存在着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缺点 ,即镀 速慢 、施镀温度高 、镀液稳定性差 、生产成本高等 。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 ,选择了一种比较理想的 添加剂 A 和稳定剂 B ,沉积速率提高 ,镀液的稳定性 增加 ,获得较高光亮度的镍磷合金镀层 。
另外 ,氨基乙酸分子中含有能提供弧对电子的 氨基以及羟基 ,对化学镀镍沉积速率的影响较大 ,加 入氨基乙酸可明显提高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3] 。 3. 4 镀液稳定剂 B 和添加剂 A 的作用
无论何种化学镀镍溶液都存在稳定性问题 。镀 液的稳定性差 ,主要是在高温下还原剂分解析氢难 以控制所造成的 。常规化学镀镍主要靠次磷酸钠在 一定温度下分解析氢使镍 、磷还原[4] 。在温度较低 时 ,次磷酸钠不分解无法施镀 ;温度太高时 ,次磷酸 钠不仅在工件表面析氢 ,而且在溶液中也析氢 ,且常 规镀液一般采用单一稳定剂 ,溶液的稳定性差 。
学镀镍 水洗 漂白 水洗 中和 去
离子水洗 防锈处理 干燥 成品
2. 3 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
NiSO4 ·6H2O Π(g·L - 1 )
20~30
NaH2 PO2 ·H2O Π(g·L - 1 )
25~35
NaAc Π(g·L - 1 )
15~20
配合剂 Π(g·L - 1 )
30~35
添加剂 A Π(mg·L - 1 )
·24 · Mar. 2006
Electroplating & Pollution Control
Vol. 26 No. 2
快速光亮化学镀镍工艺
High Speed Bright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何向辉1 , 刘彦哲1 , 顾耀前2 , 郑 振1 (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 ,上海 200235 ; 2. 上海金杨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137) HE Xiang2hui1 , L IU Yan2zhe1 , GU Yao2qian2 , ZHENG Zhen1 (1.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Shanghai 200235 ; 2. Shanghai Jinyang Metal Surface Treatment Co. ,Ltd. , Shanghai 200137 )
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是还原剂在基体表面分解 释放[ H ] ,使镍得到电子被还原 。还原剂的分解需 要一定的能量 ,外界供给能量低于分解活化能时则 不分解 ;供给能量太大时将快速分解 。本次试验根 据生产实际 ,综合考虑 ,温度控制在 80~90 °C之间 。 另外 ,我们选择了一种添加剂 ,不仅增加了溶液的稳 定性 ,而且可以获得光亮镀层 。当 pH 值 4. 7 时试验
称量晾干的试样 ,然后进行计算 。
2006 年 3 月
电镀与环保
第 26 卷第 2 期( 总第 148 期) ·25 ·
v
=
( m2
- m1 ) ×104 ρ·s·t
,式中 : v
为沉积速率 μ, mΠh ;
m2 和 m1 为试样镀后 、镀前的质量 , g ;ρ为镀层密
2 实验
2. 1 材料及药品 材料 :9 V 碱性电池正 、负极盖 (碳钢) 。 药品 :NiSO4 ·6H2O ( 工业级) ,NaH2 PO2 ·H2O ( 工
业级) ,NaAc (化学纯) ,乳酸 (化学纯) ,丁二酸 (化学 纯) ,添加剂 (自制) 。 2. 2 工艺流程
9 V 碱性电池正 、负极盖 (碳钢) 除油 热水洗 冷水洗 酸洗 (活化) 水洗 化
30~50
稳定剂 B Π(mg·L - 1 )
1. 0~2. 0
装载量 Π(dm2 ·L - 1 )
1. 0~1. 5
2. 4 实验
按镀液配方用量准确称量各种药品 ,加入一定
量的去离子水 ,经搅拌溶解后 ,静置 ,滤去不溶物 ,加
入添加剂 ,搅拌溶解 ,最后加入次磷酸钠溶液 ,在强
烈搅拌下加入稀碱溶液 ,调节镀液 pH 值 。
硫酸镍为主盐 。由图 4 可见 ,随着硫酸镍含量 的升高 ,镀层的沉积速率加快 ,特别在 10~25 gΠL 时 ,斜率最大 ;低于 20 gΠL ,沉积速率慢 ,随含量的增 加变化小 ;高于 40 gΠL 时 ,沉积速率较高 ,但随着含 量的增加变化也不大 ;当含量达到 50 gΠL 以上时 ,沉 积速率仍在升高 ,但镀液的稳定性变差 。因此 ,控制 20~30 gΠL 为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