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课教案(学生)

合集下载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中班美术课水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用具和颜色搭配;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掌握水彩画的渐变和层次表现;2.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准备水彩画的颜料、画笔、画纸等;2.准备教学PPT,展示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准备范例图片,让学生参考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水彩画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PPT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颜料的使用方法、画笔的运用技巧、渐变和层次的表现等。

3.示范,老师进行水彩画的示范,让学生观摩和学习,同时讲解画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练习,让学生动手进行练习,根据范例图片进行模仿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5.指导,老师在一边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6.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总结,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讨论,总结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4.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导学生多观摩和欣赏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2.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展现个性和特色。

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重细节,培养耐心和毅力。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第一章:水彩画基本概念与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如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二、教学内容1. 水彩画的基本概念: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水彩画的基本技巧: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彩画作品的创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如水彩画的定义、特点、历史等。

2. 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画笔使用、色彩搭配、构图等。

3.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彩画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水彩画基本技巧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色彩搭配的原则、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水彩画作品的色彩搭配与运用。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定义、色彩三要素等。

2. 示范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技巧,如色彩搭配的原则、方法等。

3.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水彩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水彩画色彩搭配与运用的能力。

第三章:水彩画构图与创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如构图的定义、构图原则等。

2. 培养学生掌握水彩画构图与创作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构图的基本知识:构图的定义、构图原则等。

2. 水彩画构图与创作:构图的方法、创作过程等。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用点彩的方法表现茶叶的色彩。

2.尝试体验点彩的规律、疏密问题,使画面色彩谐调。

3.感受点画的艺术魅力,体验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水粉颜料,2号排笔,棉签棒,铅笔,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欣赏点彩水粉画作品,观察水粉画中的点彩技法导入:(课件:树点彩作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你能猜出那是什么吗?你看到了什么?(绿点)局部---整体: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树)小结:好神奇啊,近看只是绿色的点,退远了就组成了一幅画,这——就是奇妙的点彩画。

第二,看图片,欣赏茶园的美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茶山,这是一片茶树。

)这一畦畦的茶树看起来像什么?(面包)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如果用点彩的方法来画茶山上的茶树,?你想想看这块绿色是不是只用一种绿色点画呢,可以用哪些颜色呢?(深绿色、浅绿色,淡黄)什么地方是深绿什么地方是浅绿的?三、感受点彩技法。

老师:茶园多美啊!你喜欢吗?我也很喜欢。

我们试试点画茶树吧。

1.请一名幼儿上来点画,提醒幼儿蘸上颜料后先在盘子边上刮一刮。

茶树叶还可以用什么颜色,谁来换一种颜色接着点?再请一名幼儿点画。

提醒幼儿熟练后我们要加快速度。

2.观察老师点画的茶树和小朋友点画的茶树有什么不同?小结:对,老师用点彩的方法将树叶点得满满的,密密麻麻不留空隙。

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茶叶也变得密密麻麻的呢?(多点一点)好的,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让老师来把树叶点得多一点、密一点、空白的地方再点点,让点点连在一起。

换一种颜色再点,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颜色变了)。

师:两种颜色交融混合在起来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师加密树叶,提醒幼儿中间的茶叶颜色浅,两边颜色更深一些。

)第四,用点彩手法表现茶山上的茶树。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讨论作画顺序。

老师:今天,我们来画一幅茶山上的茶树。

我应该先画什么?(茶山和层层茶树)什么方法(铅笔或粉笔勾勒)?老师用粉笔画出山脉、树木等。

大学美术作业水彩画教案

大学美术作业水彩画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美术水彩画课程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水彩画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对生活的感知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水彩画作品进行展示。

2. 学生准备水彩画用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彩画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练习。

三、色彩搭配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四、课堂练习(2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水彩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技巧和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二、深入学习水彩画技巧(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和练习。

三、创作指导(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进行创作构思。

2. 学生根据构思进行水彩画创作。

四、课堂总结(1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性。

3. 学生对水彩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

水彩教学计划(共18篇)第1篇:水彩教学大纲《水彩画》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三年制(专科)总学时:18 学分:1 编号: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水彩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和自然光色变化规律,熟悉水彩画及其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使学生在绘画中将感性认识理论化、科学化,并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水彩表现技巧,提高学生水彩修养的创造性和水彩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而逐渐在技术和经验的获得中具备表现自然的能力,为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做准备。

通过静物写生或外出风景写生将色彩理论与水彩实践相结合。

初步了解水彩艺术中“水”、“色”、“时间”三要素在作画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了解由水彩丰富的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水彩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优秀作品成熟的绘画理念,开拓眼界,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水彩画教学的目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色彩的艺术特点以及形象与色彩的相互关系。

2、掌握水彩画的特点和写生步骤与方法掌握工具及材料的应用。

3、正确地运用色彩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对比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他们之间的色彩关系。

在写生过程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色彩对比和谐调等规律。

4、掌握用色彩塑造形体,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5、通过写生了解水彩画的各种表现技法,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6、认识画面整体关系的重要性,提高驾驭画面的能力。

7、具有对色彩的记忆、想象在创作中运用的能力。

(三)观察研究摆在初学者面前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在作画之前,先将静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而整体观察应始终贯穿在整个作画过程之中,要从色彩诸因素的相互联系中观察色彩。

从相互比较中找出色彩变化关系,在变化中找出主调色彩,要敏锐地捕捉色彩总的倾向,确定基调,然后再进一步分析研究局部的色彩关系。

但又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2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2

绘画(水彩画)社团-教案第一章:水彩画基础知识1.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材料和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水彩画的历史和特点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和工具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1.3 教学内容1.3.1 水彩画的历史和发展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著名水彩画家及作品欣赏1.3.2 水彩画材料和工具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等基本材料调色板、水杯、清洁工具等辅助工具1.3.3 水彩画基本技法湿画法、干画法、洗涤法等基本技法色彩的调配和运用1.4 教学活动欣赏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水彩画的魅力讲解水彩画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背景演示水彩画基本技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第二章:水彩画静物写生2.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通过静物写生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彩画基本技法,描绘出具有立体感和质感的作品。

2.2 教学目标掌握水彩画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光影和色彩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2.3 教学内容2.3.1 水彩画静物写生步骤观察和构图描绘物体轮廓和基本形状细化物体细节和质感调整画面整体效果2.3.2 光影和色彩的表现光影的基本原理和运用色彩的调配和运用质感的表现技巧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静物,讲解静物写生的基本步骤演示光影和质感的表现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学生独立进行静物写生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第三章:水彩画风景绘画3.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水彩画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力。

3.2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掌握水彩画风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3.3 教学内容3.3.1 风景绘画技巧观察和构图的方法描绘天空、云彩、水体等自然元素的方法表现风景氛围和情感的技巧3.3.2 风景绘画实践选择合适的风景进行绘画实践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描绘出具有表现力的风景作品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景,讲解风景绘画的技巧和方法学生进行风景绘画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欣赏和分析学生作品,总结风景绘画的要点和经验第四章:水彩画人物创作4.1 课程介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水彩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人物作品。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

幼儿园水彩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及其特征,了解颜色在水彩画中的运用方法。

2.能够使用水彩画颜料、画笔等工具,在水彩纸上运用有创意的设计进行创作。

3.能够培养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1.水彩画的基础知识——颜料和画笔、水彩纸的选择和准备等。

2.水彩画技巧——笔触和色彩的运用,掌握变换画笔着色方式的方法。

3.水彩画创作——让幼儿们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传递和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1. 水彩画的基础知识(1)颜料和画笔的选择:选择水彩画制作所必需的颜料和画笔,要求清晰、明亮、易于拍打和悄声,笔触柔和。

颜料最好是混合渐变的,这样能够产生更具有层次感的作品。

(2)水彩纸的选择:选择小大适中、表面光滑、质地良好、不易掉色、合适湿度的水彩纸。

2. 水彩画技巧(1)笔触的运用:采用不同的笔触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说草原上吹风的效果可以采用顺笔划过的方式,而细致的纹路可以用小面积的覆盖和细致的点画营造。

(2)色彩的运用:颜色具有搭配性和相互影响性,采用明暗差异、搭配差异来表现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体现物品的立体感。

3. 水彩画创作(1)教师可以以提问题、引导观察、展示示范等方式给幼儿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氛围,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画面。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们的作品进行指导性的评价和鼓励,提醒幼儿对颜色的使用、细节的描绘、重要元素的突出等。

四、师生互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应该是相互配合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同时也可以向幼儿展示水彩画技巧和创作的过程,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而幼儿也应该积极与教师交流,给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共同推动课堂的进程。

五、课堂实施(1)首先,引入水彩画的基础知识的理论落地是需要的,以帮助幼儿们理解水彩画,并知道如何选择相关工具。

(2)然后进行水彩画技巧的演示和展示,使幼儿能够掌握画笔着色的方法和点画的营造等技巧。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上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美术课水彩画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色彩运用和表现技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水彩画的色彩运用等内容。

3.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法(15分钟)。

老师向学生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水彩画的湿画法和干画法,以及水彩画的渐变、混合和叠加等技法。

4.学生实践(4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行绘制水彩画作品,通过实践提高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能力。

5.展示和评价(15分钟)。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水彩画作品,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6.总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水彩画的特点和技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水彩画的水平。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2.示范教学。

3.学生实践。

4.展示评价。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

2.评价学生的水彩画作品。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能力。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水彩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挥自己的特长,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美术教案《水彩画》

美术教案《水彩画》

美术教案《水彩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水彩画的技巧与表现》。

具体内容包括水彩画的材料与工具介绍、基本技巧掌握、色彩搭配原理以及画面构图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和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彩画色彩的搭配和画面构图。

重点:水彩画的基本技巧掌握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水彩画教材、示范作品、水彩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水杯等)。

学生准备:水彩画工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介绍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干画法、湿画法、渲染法等)。

(3)分析水彩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和画面构图方法。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水彩画创作过程,讲解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水彩画创作。

4.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题材进行水彩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水彩画》2. 内容:(1)水彩画材料与工具(2)水彩画基本技巧(3)色彩搭配原理(4)画面构图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美景”为主题,创作一幅水彩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色彩搭配和谐,画面构图合理,具有艺术感染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在技巧掌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收集水彩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小学美术课《学习水彩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课《学习水彩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课《学习水彩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水彩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交流等环节,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课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以“学习水彩画”为主题,通过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

- 学生分享对水彩画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学讲解与示范(10分钟)- 教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调色、用水、涂抹等)和表现方法。

-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水彩画的绘画过程。

3. 学生实践与探究(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水彩画,提高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

- 评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水彩画技巧的运用程度。

- 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2. 学生在课堂表现。

-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评价学生的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2. 水彩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水彩》课教案(学生)

《水彩》课教案(学生)

水彩教学内容:理论部分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三、色彩基本知识实训部分四、色彩写生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一)、彩画的概念及特征水彩画特指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在承袭欧洲传统绘画理念、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水调和胶质透明颜料作于纸上的绘画。

水彩画就其材料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二)、水彩画的沿革及历史沿革:水彩画作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

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在英国,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被英国誉为“水彩之父”的保罗·桑德比(1730-1809),是最早把地形图转入风景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风景水彩画作品的人物。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前半期是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水彩画家:理查德·威尔逊;亚历山大·科仁斯;托马斯·格尔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约翰·康斯泰布尔;约翰·赛尔·科特曼;费雷德里·刘易斯;波宁顿;安德鲁·怀斯。

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一)、水彩画的表现工具1、颜料:英国的温莎·牛顿和上海马利,适合练习及入门级别。

2、纸:一般水彩纸以150克以上为宜。

河北保定产的水彩纸、江浙一带生产的水彩纸。

3、笔:常备的圆头应有大、中、小号之分;常备的扁形笔可选择尼龙笔或棕毛板刷。

4、颜料盒:颜料盒储色格不必太深但应具备一些分格的调色区域。

使用时,注意保持储色格内颜料的湿度,使用完即以含水的泡沫海绵覆盖上,并盖紧盒盖。

5、画板画架:水彩要求画板结实不易变形且较轻便。

水彩画架最好能使画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5°一60°之间。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水彩画的起源、基本技法以及简单的创作步骤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起源、特点和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色彩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彩画技法的掌握和运用。

重点: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水彩画技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水彩画教材、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毛巾、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水彩画教材、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水桶、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水彩画的起源、特点和基本技法,让学生对水彩画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尝试运用水彩画技法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彩画技法的要点。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小学美术水彩画教学2. 内容:1)水彩画起源、特点、技法2)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创作一幅水彩画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发挥想象力,完成一幅具有自己风格的水彩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对水彩画技法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绘画水平,参加相关美术比赛和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师示范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答案的开放性4. 课后反思的内容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水彩画的教学难点在于技法的学习与掌握,而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创作。

幼儿园艺术课教案《水彩画》

幼儿园艺术课教案《水彩画》

幼儿园艺术课教案《水彩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巧。

2.学会使用水彩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3.培养幼儿绘画兴趣,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水彩画纸、水彩笔、水彩颜料、水杯、毛笔。

2.图片素材及幼儿喜欢的卡通图案。

3.幼儿绘画作品集。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出示一幅水彩画并让幼儿们说说他们对水彩画的认知,引导幼儿们认识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

2.讲解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包括使用水彩笔的方法、处理颜料、泼洒的技巧等。

3.示范老师在水彩画纸上画出一副小鸟的图案,并向幼儿们展示用水彩笔的技巧和颜料的处理方法。

在示范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讲解和展示如何在画纸上清晰地勾出人物形象,并且要在颜料比例上控制得当,营造出色彩的丰富感。

4.指导让幼儿们分组或自由作画,并一步步指导他们制作画作。

老师在现场巡视,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们勇敢尝试新的颜色、形状和手法。

5.自由创作在幼儿们完成画作后,让他们自由进行创作,发挥想象力,营造艺术创作氛围。

老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幼儿相互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6.收尾在幼儿完成画作后,老师在教室中展示和赏析他们的作品,鼓励幼儿们继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1.让幼儿们掌握水彩画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水彩笔和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2.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掌握了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有良好的绘画创作兴趣和希望。

3.了解了水彩画的特点和魅力,懂得欣赏和创造艺术作品。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解和展示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引导幼儿掌握绘画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

2.在实施教学时,老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绘画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使他们从创作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3.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好的经验、不足和改进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课本水彩插画教案

小学课本水彩插画教案

小学课本水彩插画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彩画材料(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水杯等)。

2. 准备一些水彩画作品供学生欣赏。

3. 准备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水彩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水彩画的魅力。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调色、洗笔、涂抹、勾勒等。

2. 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绘画步骤。

三、绘画实践(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题材进行绘画。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画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交流,互相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水彩画,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心观察、用心绘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绘画实践和作品欣赏等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水彩画的绘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心观察、用心绘画。

《水彩》课教案(学生)

《水彩》课教案(学生)

《水彩》课教案(学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绘画,乐于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水彩画所需材料的准备和使用。

3. 水彩画的绘画技巧(如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4. 水彩画的表现方法(如风景、静物、人物等)。

5. 欣赏和分析经典水彩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的学习。

2. 教学难点:水彩画的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水彩画材(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经典水彩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湿画法、干画法、层叠法等。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水彩画的创作过程,讲解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水彩画的创作练习。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教案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水彩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水彩画作品的展示和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邀请专业的美术教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彩画艺术。

3. 鼓励学生参加水彩画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作品质量等方面。

2024年幼儿园《水彩画》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幼儿园《水彩画》教案(精选8篇

2024年幼儿园《水彩画》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水彩画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调配、水彩画基本技法、简单图形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学会调配不同的颜色。

3.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调配和运用,水彩画技法的掌握。

重点: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调配颜色,完成一幅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彩画教材、水彩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盘、湿巾、毛巾。

学具:水彩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盘、湿巾、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吗?”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如平涂、渐变、晕染等。

(2)教师示范如何调配颜色,并现场绘制一幅简单的水彩画。

3. 学生实践(3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自己调配颜色。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技法绘制一幅简单的水彩画。

4. 随堂练习(2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一幅水彩画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水彩画基本技法2. 色彩调配方法3. 简单图形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绘制一幅水彩画。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由发挥,完成一幅以“我的家人”为主题的水彩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掌握水彩画技法的情况如何,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用水彩画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提高绘画水平。

教师可提供相关素材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定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7.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定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趣味性。

美术课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美术课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美术课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教案主题:美术课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一、引言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其中,水彩是一种常见而又魅力无穷的绘画媒介。

本节课主要介绍水彩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掌握水彩绘画的基本技能,培养其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色彩基础1.颜料基本知识:教师介绍水彩颜料的种类和特点,例如透明、易溶性等。

2.色彩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主要的色彩概念,如原色、辅色、冷色、暖色等。

3.色彩搭配: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和创造力。

三、水彩绘画基本技法1.湿画法:教师示范和解释湿画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跟随练习。

2.干画法:介绍干画法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洗扫法:指导学生运用洗扫法进行层次的表现,使画面更加生动。

4.堆砌法:引导学生通过堆砌颜料的方法,表现出质感和立体感。

四、水彩绘画表现手法1.湿度掌握:教师介绍不同湿度下的颜料表现特点,如湿度过高、过低的影响。

2.画面层次:引导学生运用深浅色调、垂直和水平层次等手法,表现画面的空间感。

3.色彩过渡:指导学生运用水彩颜料的特点,进行色彩过渡的实际操作。

4.负空间表现: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运用水彩的负空间表现手法,突出主题和焦点。

5.线条运用:让学生了解水彩线条的表现特点,如清晰、柔和等,在实践中提高线条运用的能力。

五、实践应用1.风景绘画:组织学生进行水彩风景绘画实践,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创作。

2.静物绘画:引导学生进行水彩静物绘画实践,锻炼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3.人物绘画:让学生尝试运用水彩进行人物绘画实践,培养其形象创造和表现能力。

4.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水彩自由创作,发挥个人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六、总结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前,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回顾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技法,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为今后的绘画学习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

初中水彩社团教案

初中水彩社团教案

初中水彩社团教案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水彩画材等。

2. 学生准备水彩画材、画纸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水彩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简要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二、基本技巧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水分的控制、颜色的调配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技巧,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如“春天”、“校园风光”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水彩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和教师。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水彩画创作,深入探索水彩画的艺术魅力。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水彩画比赛或展览,展示学生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水彩画作品,了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进行创作实践,展示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进展,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学习水彩基础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学习水彩基础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学习水彩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水彩画笔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水杯等2. 展示水彩画的图片或实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3. 准备一些水彩画的范例,以便学生进行参考教学过程:引入:老师拿出一幅精美的水彩画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同时,启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让他们自由讨论和想象水彩画的特点和美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一、水彩画的基本知识1. 介绍水彩画的起源和发展,解释它与其他绘画媒介的不同之处。

2. 讲解水彩画的特点:透明性、清亮的色彩、水感、湿润感等。

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彩画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些特点。

二、水彩画的基本技巧1. 展示不同种类的画笔,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讲解笔触的掌握和运用技巧。

2. 向学生展示颜料的调配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授基本的调色知识。

3. 介绍水彩画的润湿技巧,包括湿画法、干画法、湿画干块法等。

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练习这些技巧,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绘制水彩画作品1. 给学生分发画纸和画笔,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老师可以选择简单的题材和构图,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色彩运用和水彩画技巧。

2.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属于自己的水彩画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技巧上的问题。

四、欣赏和评价1. 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彩画作品,同时分享他们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互相学习和提升。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激励,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的创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小学五年级美术课教案: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

小学五年级美术课教案: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

小学五年级美术课教案: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一、引言及背景介绍(约200字)水彩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受到了小学生的喜爱。

作为美术老师,在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上,我们需要教授学生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制定的水彩画基础课程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课堂目标与实施要点(约300字)1. 课堂目标:- 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掌握水彩画颜色运用和调配方法;- 培养创造力和观察力,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2. 实施要点:- 创设浸入式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兴趣;- 分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和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理解色彩运用原则和构图技巧。

三、教案内容及步骤展开(约900字)第一步:引导观察(约100字)在课堂开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让他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水彩画作品或图片,并讨论其中所用的颜色、形状和表现手法。

第二步:介绍基本概念(约150字)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如颜料、画纸、刷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讲解与其他画种相比水彩画独特的特点。

第三步:实践操作(约400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彩画技法,教师可以选择一种简单的主题或对象,如鲜花、动物或自然风景,并引导学生依据课前观察到的现实图片进行实践操作。

重点培养学生对色彩运用和调配方法的理解。

1. 掌握颜色混合方法:- 以小面积试验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混合不同颜色来获得新的色调。

- 提示学生应逐渐加入小量某种颜色,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准确复制该混合配方。

2. 熟悉刷子的运用技巧:- 示范不同类型刷子的使用方法,如平头刷、圆头刷和细长刷。

- 引导学生理解刷子的角度和力度对绘画效果的影响,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步:开展自主创作(约250字)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立一个自主创作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观察到的现实对象或图片进行水彩画作品的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
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
三、色彩基本知识
实训部分
四、色彩写生
一、水彩画历史与概念
(一)、彩画的概念及特征
水彩画特指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成熟于18、19世纪的英国,在承袭欧洲传统绘画理念、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水调和胶质透明颜料作于纸上的绘画。

水彩画就其材料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二)、水彩画的沿革及历史
沿革:水彩画作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

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在英国,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被英国誉为“水彩之父”的保罗·桑德比(1730-1809),是最早把地形图转入风景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风景水彩画作品的人物。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前半期是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水彩画家:理查德·威尔逊;亚历山大·科仁斯;托马斯·格尔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约翰·康斯泰布尔;约翰·赛尔·科特曼;费雷德里·刘易斯;波宁顿;安德鲁·怀斯。

二、水彩画的表现工具及材料性能
(一)、水彩画的表现工具
1、颜料:英国的温莎·牛顿和上海马利,适合练习及入门级别。

2、纸:一般水彩纸以150克以上为宜。

河北保定产的水彩纸、江浙一带生产的水彩纸。

3、笔:常备的圆头应有大、中、小号之分;常备的扁形笔可选择尼龙笔或棕毛板刷。

4、颜料盒:颜料盒储色格不必太深但应具备一些分格的调色区域。

使用时,注意保持储色格内颜料的湿度,使用完即以含水的泡沫海绵覆盖上,并盖紧盒盖。

5、画板画架:水彩要求画板结实不易变形且较轻便。

水彩画架最好能使画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5°一60°之间。

6、水罐:净水桶和脏水桶。

7、铅笔与橡皮:铅笔应选择2B~5B之间的型号。

4B橡皮。

8、其他必备用品:如喷壶、海绵、遮盖液、手术刀、蜡笔、细砂纸、湿纸巾等等。

(二)、水彩画的材料性能
1、颜料的特性
(1)、着色力:颜料的着色力(色料的扩散能力),着色力强的颜料如普蓝、玫瑰红等只需很少一点就可以改变其它的色彩。

(2)、耐光力:也叫耐光性、耐晒度,指颜料在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保持原来色彩的耐受能力。

(3)、透明度:水彩画对透明度要求较高,但颜料的透明度都是相对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水彩颜料的不同的性能作一下归纳以备参考。

①透明不易染色颜料易于多层画法:玫瑰红、钴黄(金黄),钴蓝、翠绿,熟赭
②透明易染色颜料:温莎蓝(酞青蓝),温莎红,温莎绿,茜素红
③不透明易沉淀颜料:印度红(土红)、镉红、橙黄,天蓝、法国群青,土黄
2、水的特性
(1)、流动力:能夹带颜料色料自然流动,产生自然变化的纹理。

(2)、蒸发性:带来水色运动、渗透状况不同,产生无穷多变的自然韵味。

(3)、冲涮力:水能冲刷掉已附着在纸面的颜色色料,可以用作清洗济或制造特殊肌理效果。

三、色彩基本知识
(一)、色彩形成的基本因素
1、固有色:固有色指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

2、光源色:光源色就是指光源的颜色。

光线是观察和认识色彩的首要条件。

3、环境色:在一定环境下,周围物体的颜色相互影响相互干扰而形成的色彩称为环境色。

(二)、色彩三要素
色彩由色相、明度、纯度三种要素构成。

1、色相:每种颜色有各自不同的相貌、特征。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3、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

4、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原色。

5、间色的调配:用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调配就成了间色。

6、复色:两种以上的间色或补色相互调和成为复色。

5、色相环:一般色相环有五种或六种甚至於八种色相为主要色相,若在各主要色相的中间色相,就可做成十色相、十二色相或二十四色相等色相环。

(三)、色彩的构图作用
1、色彩的冷暖基调
暖色系:红、橙、黄等色。

冷色系:绿、蓝、青、紫等色。

在色彩的变化规律中也会用到冷暖的概念,如在冷色光源下,受光部较冷而背光部较暖;反之在暖色光源下,受光部较暖而背光部较冷。

这就是色彩冷暖的一般规律。

2、色彩的空间透视
亮色、暖色、纯色称为前进色;暗色、冷色、灰色称为后退色。

同纯度同明度的颜色,越暖感觉越近,越冷感觉越远。

3、色彩的平衡作用
高纯度色彩能吸引人的注意,产生视觉上的“重”感;低纯度色彩则有“轻”的视觉感。

★四、色彩写生
(一)、水彩静物写生
1、裱纸
裱纸时,先用吸满清水的海绵将纸打湿,并且放置一段时间,待纸面吸足水分完全伸开展平后放置在干净的画板上,用水溶性裱纸胶带将画四周与画板粘牢并压实,将画板平放。

2、构图
第一、首先考虑构图。

第二、考虑整体色彩。

第三、选择合适的光源。

3、光线
* 高光:光源色
* 亮面:固有色+光源色
* 亮灰面:固有色+少量光源色(色彩的固有色最强)
* 明暗交接线:亮面色+暗面色(物体色彩最暗处)
* 暗面:固有色+暗面色+环境色+两面补色
* 投影:影底固有色+环境色+亮面补色+少量天光色。

4、着色次序
通常水彩画的着色次序是:先淡后浓,先浅后深,先纯后灰。

先纯后灰,指先画较纯的颜色,后画较灰的颜色。

纯灰相当时,先淡色,后画浓色;浓淡相当时,先画纯色,后画灰色。

(二)、风景与建筑写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