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考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a5fea482fb4daa48d4b7f.png)
第四章知觉一、单选题1. 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2. ()会影响知觉的恒常性。
A.实际线索B.听觉线索C.视觉线索D.触觉线索3.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D.相似性原则4.小张去火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
这种知觉加工方式主要是()。
A.“全或无”加工B.数据驱动加工 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5.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是()。
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6.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为()。
A.真动知觉B.动景运动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7.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制作,依据的是()。
A.真动知觉发生的原理B.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C.诱发运动发生的原理D.自主运动发生的原理8. 在视觉范围内,知觉的恒常性有()。
A.大小恒常性B.颜色恒常性C.明度恒常性D.以上都是9. 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的知觉的影响称作()。
A.知觉适应B.知觉定势C.知觉习惯D.知觉学习10. 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是()A.颜色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亮度恒常性11.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 C.理解性 D. 恒常性12. 在驾车时打电话容易引起知觉中的()。
A.无意识注意B.不注意盲视C.特征捆绑问题D.游离性注意13.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 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14.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 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5.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2019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四章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四章章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eaa49f78a6529647d53dd.png)
2019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心理学第四章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使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4.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5.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A.后象B.表象C.想象D.联想6.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詹金斯D.达论巴赫7.很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二、辨析题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之为回忆)等三个环节。
3.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4.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
三、简答题1.记忆有哪几种不同类型?2.简述遗忘的基本规律?四、论述题1.如何指导学生巩固知识,组织复习,提升学习记忆效果。
2.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升记忆效果?。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4f2cf7f1922791688e8c3.png)
第四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CABBB6-9.DABD二、多选题1.ABD2.ABCD3.ABCD4.ABC5.ABC三、填空题1、行为或行为潜能2、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3、观察学习4、连续强化、间隔强化5、认知地图、位置学习实验6、观察学习7、替代强化8、替代四、判断正误1、正2、误。
“负强化”改为“消退”3、正4、误。
“正惩罚”改为“负惩罚”5、误。
“分化”改为“泛化”。
6、正7、误。
“经典”改为“操作”8、正五、简答题答题要点1、答: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答: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利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对个体进行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训练方法。
(1)斯金纳的强化原理斯金纳认为,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织。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物或事件。
强化物每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一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一次强化。
○1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
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强化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正强化;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负强化。
○2强化程式。
斯金纳认为,最有的强化程式有四个:第一,定时距强化程式。
第二定比率强化程式。
第三变时距强化程式。
第四变比率强化程式。
(2)强化程序安排案例:张栋上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玩电子游戏。
在此之前,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学习和玩游戏两不误。
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校的几次竞赛他都滑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老师建议张栋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以往,张栋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先玩游戏到六点半,爸妈回来后吃饭,吃完饭就七点半,再开始写作业,一般八点半能完成,然后看电视或再玩一会儿游戏,九点开始洗澡。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第四章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a6622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b.png)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第四章第四章: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导言: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揭示人类内心的奥秘。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训练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本文将回答心理学基础习题第四章的相关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 什么是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感知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通道。
感知的过程包括感觉、辨别、识别和解释等环节。
2. 请解释感知与认知的关系。
感知和认知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
感知是指个体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而认知是指个体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为认知提供了基础的感觉输入,认知则对感知进行整合和解释,使得感知变得有意义。
3. 请解释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整合的过程,使得个体能够对外界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反应。
知觉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感觉输入,还涉及到个体的经验、期望和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
4. 请解释注意力的概念。
注意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决定了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反应。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受到内部因素(如兴趣、期望)和外部因素(如刺激的显著性、新颖性)的影响。
5. 请解释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历和学习的信息进行储存和提取的能力。
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感觉记忆是对刺激的短暂储存,短时记忆是对信息的临时储存,长时记忆是对信息的永久储存。
6. 请解释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和训练,改变行为和认知的过程。
学习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学习的形式包括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作用、观察学习等。
7. 请解释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四章-感觉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四章-感觉](https://img.taocdn.com/s3/m/2684adfabb68a98270fefa6c.png)
第四章-感觉一、单选题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 )。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2.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脏感觉3.下面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4.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分别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下列哪一项中的匹配是错误的?( )A.色调一光的强度B.明度一光的强度C.色调丁光的波长D.饱和度一光波成分5.色觉的三色是指 ( )。
A.红、黄、蓝B.红、绿、黄C.红、绿、蓝D.绿、黄、蓝6.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是 ( )。
A.反比关系B.等比关系C.对数关系D.乘方正比关系7.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 )。
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觉阀限D.绝对感受性8.当声音频率大于50OOHz时,( )是惟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A.频率理论B.共鸣理论C.行波埋论D.神经齐射理论9.厨师做菜会越做越咸,是因为 ( )造成的。
A.味觉对比B.味觉失灵C.味觉混合D.味觉适应10.普肯耶现象是由于 ( )变化引起的。
A.明度B.颜色C.空间分布D.持续时间11.马赫带可以用 ( )来解释。
A.明暗对比B.侧抑制C.视觉感受野D.视敏度12、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
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13、在儿童的感觉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A.视觉B.听觉C.肤觉D.运动觉14、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成人。
A.不如B.接近C.已达D.超过15、韦伯定律的公式是:()A.E=1/R B.P=KlogIC.K=ΔI/I D.P=Kin16、由于()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884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b.png)
心理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A. 行为、认知、情感B. 生理、心理、社会C. 学习、记忆、动机D. 感知、思维、情绪答案:B2.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失调理论的组成部分?A. 信念B. 态度C. 行为D. 情绪答案:D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的类型?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遗传学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心理学的分支之一,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答案:环境心理学7.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
答案:思维过程8.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危机是_______。
答案: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9.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
答案:约翰·B·沃森10.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_______。
答案:心理测试和评估方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焦虑或威胁时,无意识地采取的一系列心理策略,以减轻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主要类型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等。
1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判断。
在教育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提供成功体验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成绩。
13. 描述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会技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华中《心理学》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华中《心理学》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273563a5f01dc281e43af0e4.png)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部分和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二、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一)感觉与知觉的联系(1)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只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二)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三、举例说明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2)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3)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四、举例说明知觉具有哪些特性,分别说明影响各知觉特性的因素是什么。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一)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从主观而言,知觉的选择性与知觉主体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及其是否明确目的或任务有关。
2.客观因素从客观而言,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背景差异性。
例如,军事上伪装、昆虫的保护色等使知觉对象及其背景的差别变小,因而不易被知觉。
(2)知觉对象的强度。
知觉对象的强度越大,越容易被知觉,如强烈的气味、鲜艳的颜色等。
(3)知觉对象的新颖性。
新异的、从来没见过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4)知觉对象的活动性。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出来,如夜空中的流星,闪光的霓虹灯等。
(5)知觉对象的排列方式。
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
(二)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包括知识经验和语言的指导两个方面。
此外,实践活动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动机等,对知觉的理解性都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来自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1.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各部分的强度。
心理学作业第四章答案
![心理学作业第四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4b4d7f48d7c1c708a1454c.png)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心理学作业 第四章答案
![心理学作业 第四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e98691ed9ad51f01df26d.png)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9f38836b783e0912a2162a25.png)
感觉统合
你看到了什么
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 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 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官,是对 感觉的深入。 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 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 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 经验。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 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 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 觉的范围。 • 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主要有: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 •
视觉适应
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 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 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 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 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 比。吃了苦药之后,接着 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点甜 味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 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 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空间知觉
• • •
•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恐惧高处而导致的眩晕与视觉信息缺乏有关。当你身处高处,往下看一片 模糊,景象大幅度缩小,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跟平日习惯的视像大相径庭, 这时你的视觉信息大减,就会失去平衡。 一般情况下,大脑指挥身体做出的动作幅度是以视野中物体的相对活动为参照 对象。假如从高处往下望,地面物体太远太小,就不能作为平衡信息回馈的根 据了。再加上人在高处,眼睛无法在水平位置找到实物进行水平运动参照,于 是人体平衡系统崩溃,继而出现类似舟车晕浪那样的眩晕,无法定位。 科学家指出,人们靠“视觉流场”控制自己的姿势和运动。当人们站在一条笔 直的公路上,公路尽头在我们极目处消失,这时人不大会害怕,因为人与这个 视觉流场成直角。但当人站在大厦边缘往下看,尽管也是一望无际,这时大脑 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困扰,因为人跟视觉流场并非成直角关系,而是扩大到180 度,大脑感觉地心吸力把身体吸进无垠之中。
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
![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ab28ea60b84ae45c3b358c4b.png)
第四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都可能会在人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见到的时候能认出来或者不见的时候能回忆起来,这是属于()。
A.想象 B.表象 C.回忆 D.记忆2.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义记忆3.我记得油比水轻是()。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义记忆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5.在路上遇到小时候的同学,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活动是()。
A.重现 B.回忆 C.保持 D.再认6.()指人们为了减轻心理不安,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去回忆那些引起特别痛苦的体验与感受的事件,或者以某种方式有意地歪曲它们,使其不再出现,也称有意遗忘。
A.假性遗忘 B.真性遗忘 C.主动性遗忘 D.被动性遗忘7.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个组块。
A.7±2 B.5±2 C.8±2 D.4±28.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9.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是()的证据。
A.衰退论 B.干扰论 C.痕迹论 D.无答案10.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
A.重复 B.理解 C.复习 D.回忆11.()的信息多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而()的语言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
A.瞬时记忆B.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无意识记12.()是对字词、规律公式和各种概念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无关系。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境性记忆 D.语义性记忆13.学生在做问答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14.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的记忆属于()。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15.对弹琴、骑车等活动进行操作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16.教师讲新知识之前都要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通过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记忆新知识,这种记忆属于()。
心理学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325b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f.png)
心理学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描述学习的正确说法?A. 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和记忆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B.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C.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D. 学习是指人们通过遗传基因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答案:B2. 下列哪项是描述经典条件作用的正确说法?A.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获得新的行为。
B.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获得新的行为。
C.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获得新的行为。
D.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遗传基因获得新的行为。
答案:B3. 学习的主要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中不包括:A. 接受信息B. 自我调节C. 记忆D. 成功预测答案:D4. 下列哪项是描述行为主义学派的正确说法?A.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
B.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学习新的行为。
C.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个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学习新的行为。
D.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个体通过遗传基因学习新的行为。
答案:B5. 下列哪项是描述认知学派的正确说法?A. 认知学派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
B. 认知学派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学习新的行为。
C. 认知学派强调个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学习新的行为。
D. 认知学派强调个体通过遗传基因学习新的行为。
答案:C二、判断题1. 学习是指人们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答案:正确2.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推理能力来获得新的行为。
答案:错误3. 认知学派强调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
答案:错误4. 学习的主要过程包括接受信息、自我调节和记忆。
答案:正确5.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学习新的行为。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在职研究生-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在职研究生-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9985d581b6bd97f19eaed.png)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一、填空题1关系。
23、观察的品质包括:4、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可分为567.89觉。
10.观察的品质有观察的目的性、二、单项选择题1、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对象的影响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
A真动知觉B似动知觉C幻觉D时间错觉3、月朗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现象B对比C后象征D视觉障碍4、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外受感觉D运动觉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A继进对比B回想C适应D继时对比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B感觉C知觉D概括7、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应称为()知觉。
A深度B大小C形状D面积8、视觉属于()。
A内受感觉B本受感觉C机体觉D外受感觉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知觉。
A运动B空间C方位D时间10、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应是()感觉。
A外受B内受C本受D皮肤11、费希纳指出符合对数定律的是()。
A 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B心理量变化和物理量C物理量的变化和心理量D感觉和感觉阈限1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 感觉B知觉C记忆D注意13、内脏痛觉属于()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14、从黑暗处到明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A嗅觉B皮肤觉C暗适应D明适应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A嗅觉B皮肤温度觉C触压觉D痛觉1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B.反应c.知觉D.阈限17.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出磨苹果感到光滑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完整版)心理学第四章知觉练习题
![(完整版)心理学第四章知觉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83f2daa26925c52cc5bfe6.png)
心理学练习 第四章 知觉姓名: 学号: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 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每题 2 分,共 30分))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 。
A 色觉; B 知觉; C 感觉; D 统觉。
)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 ___________ 知觉。
A 空间; B 方位; C 深度; D 运动。
)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__________ 。
A 形状知觉; B 距离知觉; C 方位知觉; D 空间知觉。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A 似动知觉; B 动景知觉; C 真动知觉; D 自主知觉。
)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 ___________ 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 B 真动知觉; C 似动知觉; D 错觉。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 征是 ________ 。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 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 。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 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10、人在看书时, 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性。
基础心理学第1-4章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基础心理学第1-4章练习题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7fb8cf5fbfc77da269b19c.png)
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和()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和()等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和()两个方面。
3.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的科学。
4.迄今为止,仍影响着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四大学派,分别是()()()和()。
5.心理实验法包括()和()两种基本形式。
6.认识过程包括()、()、()、()和()。
7.个性倾向性包括()、()、()、()()、和()。
8.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9. “知”是()的简称,“情”是()的简称,“意”是()的简称。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感觉B.想像C.性格D.思维2.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需要B.兴趣C.信念D.知觉3.下面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理想B.能力C.气质D.性格4.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5.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心理过程B.心理活动C.心理规律D.个性心理6.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此话是()说的。
A.巴甫洛夫B.马克思C.恩格斯D.冯特7.个性心理是通过()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8.对某个或某些研究对象,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观察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
A.谈话法B.作品分析法C.个案法D.经验总结法9.()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
A.社会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10.()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调查法第二章习题:一、填空题1.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
2. 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的反映。
心理学第四章课后习题
![心理学第四章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6bed66aeaad1f347933f45.png)
第四章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C )1、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__________。
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 A )2、基于观众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设计的广告是对__________的应用。
A.经典条件作用 B.操作条件作用C.正强化 D.负强化( D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B )4、老鼠学会用爪按压杠杆就能获得食物,这是________。
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初级条件反射D、高级条件反射( B )5、某次小孩哭闹时,家长给予糖果,小孩停止哭闹,重复几次后,一旦小孩哭闹,家长就给予糖果,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家长给糖果的行为得到了__________。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D )6、儿童观看电视里的暴力镜头而出现相应的暴力行为,这种学习方式是_________。
A、发现学习B、顿悟学习C、接受学习D、观察学习( A )7、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在白鼠走迷津的实验中,己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称为__________。
A、潜在学习B、顿悟学习C、试误学习D、观察学习( B )8、提出顿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A.班杜拉 B.苛勒 C.华生 D.弗洛伊德( D )9、“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是___________的核心概念。
A.条件反射理论B.人格特质理论C.人格因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二、多项选择题:( ABD )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__________。
A见贤思齐 B望梅止渴 C蜘蛛结网 D谈虎色变( ABCD )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辨别学习是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B信号学习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C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D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ABCD )3、下列关于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心理学教程试题及答案第四章
![心理学教程试题及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ec11550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c.png)
心理学教程试题及答案第四章第四章:认知过程一、选择题1.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情绪B. 行为C. 认知过程D. 社会互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认知过程的组成部分?A. 知觉B. 注意C. 记忆D. 情感答案:D3. 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指的是什么?A. 信息的收集B. 信息的存储C. 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和检索D. 信息的输出答案:C4. 根据认知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记忆的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二、判断题1.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像计算机一样处理信息。
(对)2. 认知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
(错)3.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减少他们的认知不一致。
(对)4.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
(对)5.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不一致会导致个体的不适感。
(对)三、简答题1. 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
它关注个体如何接收、处理、存储和检索信息。
2. 解释认知失调理论,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从而驱使个体采取行动以减少这种不一致。
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时吸烟和担心健康问题,这种认知上的矛盾可能导致他们戒烟或改变对吸烟的看法。
四、论述题1. 论述认知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认知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如何学习,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用于开发个性化学习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风格。
此外,认知心理学还可以帮助诊断和解决学习障碍问题。
结束语: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认知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四章 学习动机 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四章 学习动机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1799671fe910ef12df8bb.png)
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B.需要C.动机D.光趣(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3.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A.晕轮效应B.有晕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名人效应(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 )13. 小张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 )14. 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动机D.外部动机(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ABBB
6-9.DABD
二、多选题
1.ABD
2.ABCD
3.ABCD
4.ABC
5.ABC
三、填空题
1、行为或行为潜能
2、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3、观察学习
4、连续强化、间隔强化
5、认知地图、位置学习实验
6、观察学习
7、替代强化
8、替代
四、判断正误
1、正
2、误。
“负强化”改为“消退”
3、正
4、误。
“正惩罚”改为“负惩罚”
5、误。
“分化”改为“泛化”。
6、正
7、误。
“经典”改为“操作”
8、正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答: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答: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利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对个体进行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训练方法。
(1)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织。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物或事
件。
强化物每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一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一次强化。
○1强化的类型。
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
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强化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正强化;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负强化。
○2强化程式。
斯金纳认为,最有的强化程式有四个:第一,定时距强化程式。
第二定比率强化程式。
第三变时距强化程式。
第四变比率强化程式。
(2)强化程序安排
案例:张栋上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玩电子游戏。
在此之前,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学习和玩游戏两不误。
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校的几次竞赛他都滑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老师建议张栋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以往,张栋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先玩游戏到六点半,爸妈回来后吃饭,吃完饭就七点半,再开始写作业,一般八点半能完成,然后看电视或再玩一会儿游戏,九点开始洗澡。
根据以上案例,可按照以下程序来逐步控制张栋玩游戏的时间。
○1确定最终行为目标。
本案例的最终行为目标是逐渐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2确定基准线。
如每阶段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至少半小时。
○3划分阶段。
本案例划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行为达标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第一阶段:取消八点半到九点的玩游戏时间,改为读书。
第二阶段: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半之间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六点费事,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三阶段: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半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四阶段:下午四点半到五为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最后控制在每天只玩半小时的游戏。
上述四个阶段,周一到周五之间犯一次就取消双休取消双休日玩游戏的权利。
○4选择强化物。
如双休日的玩游戏权利,双休日不上学,这对张栋是很有效的强化物。
○5安排后果。
严格执行规定,如有违反,取消强化物。
○6评估效果。
对前四项进行评估,呼气良要及时调整。
3、答:(1)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所谓完形,也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
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一切学习,其实质艾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
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
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
4、答:(1)道德行为是通过改变学习,模仿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起决定因素的是环境、
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
(2)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3)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最重要形式。
它包括注意、保持、行为再生和动机四个过程。
5、答:榜样的条件包括:
a榜样示范的特点要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b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c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
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
d榜样示范行为要具有可信性。
e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六、论述题(答题要点)
1、桑代克试误(猫)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狗、埃尔伯特)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鼠、鸽子)
观点:
A 学习是有机体的行为在环境直接影响下发生的改变的过程
B 学习的本质是有机体行为方式上的外显变化
2、顿悟学习苛勒实验:大猩猩
潜在学习托尔曼实验:老鼠跑迷宫
观察学习班杜拉实验:儿童攻击行为
观点:认为学习是有机体主动接受环境信息,并用这些信息来引导行为的过程。
学习的本质是引起了有机体心理上的内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