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AF_Framework_Chinese

合集下载

JQuery的智能感知功能

JQuery的智能感知功能

JQuery智能感知功能安装JQuery由美国人John Resig创建,至今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Javascript 高手加入其team,包括来自德国的Jörn Zaefferer,罗马尼亚的Stefan Petre等等。

JQuery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scrīpt框架。

其宗旨是——WRITE LESS,DO MORE,写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

那么在Visual Studio 2008下使用JQuery的智能感知功能则需要做以下准备:注:整个安装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也可能长时间没有反应,这个现象属于正常情况,请耐心等待1.安装Visual Studio 2008 Service Pack 1Vs2008 SP1的下载地址:/downloads/zh-cn/details.aspx?FamilyID=27673c47-b3b5-4c67-bd99-84e525b5ce61图1下载完成后你可以使用虚拟光驱或者用压缩软件解压打开iso文件,双击SPInstaller.exe图2图32.安装VS90SP1-KB958502-x86补丁补丁下载地址:/KB958502/Release/ProjectReleases.aspx?ReleaseId=1736图4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KB958502补丁安装界面图53.下载JQuery的jquery-1.4.1.min.js和jquery-1.4.1.min-vsdoc.js下载地址:/Downloading_jQuery图6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以后,现在可以打开Visual Studio 2008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图7新建项目一个web项目图8方法一:在项目中添加文件夹js 把刚下载的jquery-1.4.1.min.js和jquery-1.4.1.min-vsdoc.js加入到js文件夹中(注:这两个文件应该在同一级目录中)图9在页面一个引入<script src="js/jquery-1.4.1.min.js"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当你更新Intellisense时并没有发现存在警告图10这时如果你输入$ 你就会发现智能提示发生了变化图11图12如果你使用的jquery-1.4.2.min.js(或更高)的jquery版本那又怎么办呢,可官网上并没有jquery-1.4.2.min-vsdoc.js版本下载?就(当前最高版本为jquery-1.5.min.js)引入jquery-1.4.2.min.js和jquery-1.4.1.min-vsdoc.js,然后更新Intellisense,你会发现有一个警告,同时智能提示也没有效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_系统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6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_系统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模块化 架构 权限 有限状态机 映射 无线通信 数据存储 数据同步 数据传输 数字信号处理 授权 持久化 恢复 性能评价 异构 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引擎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对象/关系映射 密钥管理 密钥 实时系统 实时性 套接字 多线程 备份 同步 协作 分类 决策树 决策支持系统 内核 入侵检测系统 信息隐藏 代理 人工神经网络 串口通信 三层结构 uclinux struts petri网 mvc模式 hibernate agent 验证 驱动 预警 预处理 集群 防火墙 通信网 适应度函数 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完整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资料版本:XTJC-XMGLGCS-JC修订版本:20121130V1.1编制Bichou.li 审核Bichou.li 批准Lixia.zhao日期2012.11.29 日期2012.11.30 日期2012.11.30Bichou.li邮箱:****************QQ:34206413声明Copyright © 201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是 bichou.li 根据 baidu 文库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内容涉及到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与资料整理人员无关。

本文档为免费文档,供相关人员学习之用。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经营性质为目的传播本文档。

由于种种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仅作为学习资料,本文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第II页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12.11.29 V1.0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1-6章节Bichou.li 2012.11.30 V1.1 根据百度文库提供的资料整理第7-23章节Bichou.li目录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 1-1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1.1.1 信息.................................................................................................. 1-11.1.2 信息化.............................................................................................. 1-31.1.3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1-31.1.4 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1-61.1.5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71.2 电子政务.................................................................................................. 1-12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1-121.2.2 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131.2.3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141.3 企业信息化............................................................................................... 1-171.3.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171.3.2 企业资源计划............................................................................... 1-231.3.3 客户关系管理............................................................................... 1-351.3.4 供应链管理................................................................................... 1-461.3.5 电子商务........................................................................................ 1-591.4 商业智能.................................................................................................. 1-65 第2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2.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体系............................................................................. 2-12.1.1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内容.............................................................. 2-12.1.2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推进.............................................................. 2-3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2-82.2.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2-82.2.2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亦法.......................................................... 2-92.2.3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条件....................................................... 2-112.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2-132.4 ITII,与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 2-192.4.1 ITIL 与 IT 服务管理 ......................................................................... 2-192.4.2 信息系统审计............................................................................... 2-24 第3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 3-13.1 信息系统集成简述..................................................................................... 3-13.2 信息系统建设............................................................................................. 3-23.2.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3-23.2.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43.3 软件工程..................................................................................................... 3-63.3.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3-63.3.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3-73.3.3 软件复用.......................................................................................... 3-93.3.4 轶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3-103.3.5 软件配置管理............................................................................... 3-113.3.6 软件开发环境............................................................................... 3-133.3.7 软件过程管理............................................................................... 3-143.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3-153.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3-153.4.2 可视化建模与统一建模语言........................................................ 3-203.4.3 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_一 RUP .............. 3-233.4.4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3-253.4.5 面向对象系统设计........................................................................ 3-263.5 软件架构................................................................................................... 3-273.5.1 软件架构定义................................................................................ 3-273.5.2 典型架构....................................................................................... 3-283.5.3 软件架椅设计方法....................................................................... 3-343.5.4 软件架构分析与评估................................................................... 3-353.5.5 软件中间件................................................................................... 3-363.6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3-39。

关于qt的书籍

关于qt的书籍

关于qt的书籍
Qt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框架,以下是一些Qt的书籍推荐:
《Qt Creator 快速入门》:作者为霍亚飞,是Qt方面的达人,该书介绍了Qt Creator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

《精通Qt4编程》:在学习完《Qt Creator 快速入门》和《Qt 及Qt Quick 开发实战精解》两本书之后,可以通过阅读该书进入Qt开发的大门。

《C++GUI Qt4 编程》:这本书比较高级,不适合新手阅读,适用于有一定Qt编程基础的人。

《Qt高级编程》:是一本由老外编写的Qt方面的高级且有技术含量的书籍,被认为是经典书籍。

《C++设计模式--基于Qt4开源跨平台开发框架》:从架构上探讨Qt的开发,非常深入。

这些书籍涵盖了Qt的基础知识、编程方法和应用实践等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学习。

APQC流程分类框架PCF(2012年6.0.0版本)中文翻译

APQC流程分类框架PCF(2012年6.0.0版本)中文翻译

APQC流程分类架构PCF(2012年6.0.0版本)序号1级2级3级4级5级1 1 制定愿景与战略 2 1.1 明确企业理念及长期愿景 3 1.1.1 评估外部环境 4 1.1.1.1 分析与评估竞争环境 5 1.1.1.2 确定经济趋势 6 1.1.1.3 确定政治和监管问题 7 1.1.1.4 评估新的科技创新 8 1.1.1.5 分析人口统计 9 1.1.1.6 确定社会与文化变更 10 1.1.1.7 确定生态问题 11 1.1.2 调查市场并确定客户的需求和愿望 12 1.1.2.1 定性/定量评估 13 1.1.2.2 获取与评估客户需求 14 1.1.3 实施内部分析 15 1.1.3.1 分析组织特性 16 1.1.3.2 建立现有流程基线 17 1.1.3.3 分析系统与技术18 1.1.3.4 分析财务定位 19 1.1.3.5 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 1.1.4 建立战略愿景 21 1.1.4.1 调整利益相关方的战略愿景22 1.1.4.2 向利益相关方传达战略愿景23 1.2 制定企业战略 24 1.2.1 制定整体使命叙述 25 1.2.1.1 确定当前业务 26 1.2.1.2 确定愿景27 1.2.1.3 沟通愿景28 1.2.2 评估战略备选项以实现目标 29 1.2.2.1 确定战略选项 30 1.2.2.2 评估并分析每个选项的影响31 1.2.2.3 发展可持续战略32 1.2.2.4 发展国际支持并分享服务战略33 1.2.2.5 制定精益/持续改进战略34 1.2.3 挑选长期企业战略 35 1.2.4 协调及校准功能性与流程战略 36 1.2.5 设计组织架构(结构、管理、汇报等)37 1.2.5.1 评估组织结构的广度和深度38 1.2.5.2 执行具体工作职责筹划与增值分析39 1.2.5.3 制定角色活动图表以评估交接活动40 1.2.5.4 开展企业组织重新设计研讨会41 1.2.5.5 设计组织单元之间的关系42 1.2.5.6 制定关键流程的角色分析及活动图表43 1.2.5.7 评估可行替代方法的组织含义44 1.2.5.8 移至新组织45 1.2.6 制定及确立组织目标 46 1.2.7 确定业务单元战略 47 1.3 管理战略行动 48 1.3.1 发展战略行动49 1.3.2 评估战略行动50 1.3.3 挑选战略行动51 1.3.4 建立高阶方案52 2 开发与管理产品和服务53 2.1 管理产品和服务组合 54 2.1.1 评估现有产品/服务在市场机遇中的表现55 2.1.2 确定产品/服务发展要求 56 2.1.2.1 确定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潜力 57 2.1.2.2 确定可能出现的新产品和服务58 2.1.3 实施探索性研究59 2.1.3.1 确定新技术 60 2.1.3.2 开发新技术61 2.1.3.3 评估新型领先技术用于产品/服务理念的可行性62 2.1.4 确定产品/服务概念与经营策略的一致性 63 2.1.4.1 计划并制定成本与质量目标 64 2.1.4.2 优先考虑并选择新的产品/服务理念65 2.1.4.3 指定发展时机目标66 2.1.4.4 策划产品/服务提供改进67 2.1.5 管理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 68 2.1.5.1 改进新产品/服务 69 2.1.5.2 淘汰过时产品/服务70 2.1.5.3 确定并完善绩效指标71 2.1.6 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主数据72 2.2 开发产品和服务 73 2.2.1 设计、建造及评估产品和服务74 2.2.1.1 为产品/服务项目配置资源 75 2.2.1.2 准备高水平的商业案例和技术评估76 2.2.1.3 制定产品/服务设计规范77 2.2.1.4 将设计规范记录归档78 2.2.1.5 实施强制和可选的外部审查(法律、规章、标准、内部)79 2.2.1.6 构建原型80 2.2.1.7 消除质量和可靠性问题81 2.2.1.8 实施内部产品/服务测试及可行性评估82 2.2.1.9 确定设计/开发绩效指标83 2.2.1.10 与供应商和合约制造商协同设计84 2.2.2 新的或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测试85 2.2.2.1 准备详细的市场研究 86 2.2.2.2 实施客户测试和访谈87 2.2.2.3 最终确定产品/服务特性及商业案例88 2.2.2.4 最终确定技术要求89 2.2.2.5 确定制造/交付流程的变更要求90 2.2.3 准备生产91 2.2.3.1 开发和测试品原型生产和/或服务交付流程92 2.2.3.2 设计和获取必要的材料和设备93 2.2.3.3 设置并验证生产流程或方法94 3 营销与销售产品和服务95 3.1 理解市场、客户及能力 96 3.1.1 执行客户和市场情报分析97 3.1.1.1 执行客户和市场情报分析98 3.1.1.2 确定细分市场99 3.1.1.3 分析市场和行业趋势100 3.1.1.4 分析竞争企业组织、竞争/替代产品101 3.1.1.5 评估现有产品/品牌102 3.1.1.6 评估内外企业环境103 3.1.2 评估并划分市场机遇的优先顺序104 3.1.2.1 量化市场机遇105 3.1.2.2 确定目标细分市场106 3.1.2.3 根据能力及总体经营策略优先考虑机遇107 3.1.2.4 验证机遇108 3.2 制定营销策略 109 3.2.1 确定要约与客户价值主张110 3.2.1.1 确定要约定位111 3.2.1.2 制定价值主张包括目标细分市场的品牌定位112 3.2.1.3 验证目标细分市场的价值主张113 3.2.1.4 开发新品牌114 3.2.2 确定定价策略与价值主张一致115 3.2.2.1 建立运用产品/服务定价的方针116 3.2.2.2 审批定价战略/政策117 3.2.3 确定并管理渠道策略118 3.2.3.1 评估渠道属性及合作伙伴119 3.2.3.2 根据目标细分市场确定渠道120 3.2.3.3 为目标细分市场挑选渠道121 3.3 制定销售策略 122 3.3.1 制定销售预测123 3.3.1.1 收集当前及历史订单信息124 3.3.1.2 分析销售趋势和模式125 3.3.1.3 制定销售预测126 3.3.1.4 分析历史及计划的促销活动127 3.3.2 发展销售合作伙伴/联盟关系128 3.3.2.1 确定联盟机遇129 3.3.2.2 为挑选和管理关系设计联盟项目和方法130 3.3.1.3 挑选联盟131 3.3.1.4 制定合作伙伴和联盟管理策略132 3.3.1.5 确立合作伙伴和联盟管理目标133 3.3.3 确定总体销售预算134 3.3.3.1 计算产品收入135 3.3.3.2 确定可变成本136 3.3.3.3 确定常用开支及固定成本137 3.3.3.4 计算净利润138 3.3.3.5 建立预算139 3.3.4 制定销售目标及措施140 3.3.5 建立客户管理措施141 3.4 制定与管理营销计划 142 3.4.1 通过渠道/细分市场建立产品的目标和指标143 3.4.2 建立营销预算144 3.4.2.1 确认营销与经营策略的一致性145 3.4.2.2 确定营销成本146 3.4.2.3 建立营销预算147 3.4.3 发展并管理媒介148 3.4.3.1 确定媒体目标149 3.4.3.2 制定营销讯息150 3.4.3.3 确定目标受众151 3.4.3.4 约雇媒体提供商152 3.4.3.5 制定并执行广告宣传153 3.4.3.6 制定并执行其他营销活动/项目154 3.4.3.7 评估品牌/产品营销计划的绩效155 3.4.4 制定并管理定价156 3.4.4.1 根据数量/单位预测确定定价157 3.4.4.2 执行定价计划158 3.4.4.3 评估定价绩效159 3.4.4.4 根据需要完善定价160 3.4.5 制定并管理促销活动161 3.4.5.1 确定促销理念162 3.4.5.2 计划并测试促销活动163 3.4.5.3 执行促销活动164 3.4.5.4 评估促销绩效指标165 3.4.5.5 完善促销绩效指标166 3.4.5.6 将学习并入未来/计划消费者促销活动167 3.4.6 跟踪客户管理测评168 3.4.6.1 确定客户忠诚度/生命周期价值169 3.4.6.2 分析客户收入趋势170 3.4.6.3 分析客户流失率及保有率171 3.4.6.4 分析客户指标172 3.4.6.5 根据指标修改客户战略、目标和计划173 3.4.7 制定并管理包装策略174 3.4.7.1 计划包装策略175 3.4.7.2 测试各种包装选项176 3.4.7.3 执行包装策略177 3.4.7.4 完善包装178 3.5 制定并管理销售计划 179 3.5.1 制造先机180 3.5.1.1 辨识潜在客户181 3.5.1.2 辨识销售线索182 3.5.2 管理客户和账户183 3.5.2.1 制定销售/大客户计划184 3.5.2.2 管理客户关系185 3.5.2.3 管理客户的主数据186 3.5.3 管理客户销售187 3.5.3.1 拨打销售电话188 3.5.3.2 执行售前活动189 3.5.3.3 达成交易190 3.5.3.4 记录销售流程结果191 3.5.4 管理销售订单192 3.5.4.1 接收并验证销售订单193 3.5.4.2 收集与维护客户账户信息194 3.5.4.3 确定可用性195 3.5.4.4 确定实施流程196 3.5.4.5 将订单输入系统并确定/执行交叉销售/向上销售活动197 3.5.4.6 处理延期交货与更新198 3.5.4.7 处理订单查询,包括下单后完成交易199 3.5.5 管理销售人员200 3.5.5.1 确定销售资源配置201 3.5.5.2 制定销售人员奖励计划202 3.5.6 管理销售合作伙伴和联盟203 3.5.6.1 向销售伙伴/联盟提供销售和产品培训204 3.5.6.2 向合作伙伴/联盟制定销售预测205 3.5.6.3 与合作伙伴及联盟商定佣金206 3.5.6.4 评估合作伙伴/联盟的成果207 3.5.6.5 管理渠道合作伙伴的主数据208 4 产品和服务的交付209 4.1 计划并调整供应链资源 210 4.1.1 制定生产和材料策略 211 4.1.1.1 确定制造目标 212 4.1.1.2 确定劳动及材料政策213 4.1.1.3 确定外包政策214 4.1.1.4 确定制造资本费用政策215 4.1.1.5 确定产能216 4.1.1.6 确定生产网络及供应限制217 4.1.1.7 确定生产流程218 4.1.1.8 确定生产工厂布局及基本设施219 4.1.2 管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20 4.1.2.1 制定基线预测221 4.1.2.2 与客户合作222 4.1.2.3 制定共同预测223 4.1.2.4 按承诺配置可用资源224 4.1.2.5 根据预测监察活动并进行修改225 4.1.2.6 评估并修改预测方法226 4.1.2.7 衡量预测精确性227 4.1.3 建立材料计划228 4.1.3.1 建立无限制计划229 4.1.3.2 与供应商及合约制造商合作230 4.1.3.3 确定关键材料及供应商产能231 4.1.3.4 监查材料规范232 4.1.3.5 制定限制性计划233 4.1.3.6 定义生产平衡与控制234 4.1.4 制定并管理主要生产计划235 4.1.4.1 制定现场工作计划236 4.1.4.2 管理在制品库存237 4.1.4.3 与供应商合作238 4.1.4.4 制定并执行生产现场计划表239 4.1.5 计划分配要求240 4.1.5.1 按承诺配置可用资源241 4.1.5.2 维护主数据242 4.1.5.3 确定目的地制成品的库存要求243 4.1.5.4 计划目的地要求244 4.1.5.5 计算源头整合245 4.1.5.6 管理协同补货规划246 4.1.5.7 管理合作伙伴要求247 4.1.5.8 制定目的地调度计划248 4.1.5.9 管理调度计划成果249 4.1.5.10 制定目的地装载计划250 4.1.5.11 管理合作伙伴装载计划251 4.1.5.12 管理供应成本252 4.1.5.13 管理产能利用率253 4.1.6 制定分配计划限制254 4.1.6.1 建立分配中心布局限制255 4.1.6.2 建立库存管理限制256 4.1.6.3 建立运输管理限制257 4.1.7 审查分配计划政策258 4.1.7.1 审查分配网络259 4.1.7.2 建立采购关系260 4.1.7.3 建立动态部署政策261 4.1.8 评估分配计划绩效262 4.1.8.1 制定适当的绩效指标263 4.1.8.2 制定监测频率264 4.1.8.3 制定绩效衡量方法265 4.1.8.4 辨识绩效趋势266 4.1.8.5 分析绩效基准差距267 4.1.8.6 准备适当的报告268 4.1.8.7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269 4.1.9 制定质量标准及程序270 4.1.9.1 制定质量目标271 4.1.9.2 制定标准测试程序272 4.1.9.3 传达质量规范273 4.2 采购材料及服务274 4.2.1 制定渠道策略 275 4.2.1.1 制定采购计划276 4.2.1.2 阐明购买要求277 4.2.1.3 制定库存策略278 4.2.1.4 匹配需求与供应能力279 4.2.1.5 分析组织费用概况280 4.2.1.6 寻求机会提高效率和价值281 4.2.1.7 与供应商协作确定采购机会282 4.2.2 挑选供应商并制定/维护合同 283 4.2.2.1 挑选供应商284 4.2.2.2 确定并验证供应商285 4.2.2.3 协商及制立合同286 4.2.2.4 管理合同287 4.2.3 订购材料和服务288 4.2.3.1 处理/审查请求289 4.2.3.2 审批请求290 4.2.3.3 征求/追踪供应商报价291 4.2.3.4 创建/发送购买订单292 4.2.3.5 快速处理订单并满足需求293 4.2.3.6 记录货品收据294 4.2.3.7 研究/解决例外情况295 4.2.4 管理供应商296 4.2.4.1 监控/管理供应商信息297 4.2.4.2 准备/分析采购与供应商绩效298 4.2.4.3 支持库存与生产流程299 4.2.4.4 监视所送产品质量300 4.3 生产/制造/交付产品301 4.3.1 安排生产 302 4.3.1.1 制定线性水平计划303 4.3.1.2 制定详细计划表304 4.3.1.3 安排生产订单并创建批次305 4.3.1.4 安排预防性(计划)维护(预防性维护订单)306 4.3.1.5 安排申请(未计划)维护(工作订单周期)307 4.3.1.6 发布生产订单并创建批次308 4.3.2 生产产品 309 4.3.2.1 管理原材料库存310 4.3.2.2 执行详细的线性计划表311 4.3.2.3 报告维护问题312 4.3.2.4 重新运行缺陷项目313 4.3.2.5 评估生产绩效314 4.3.3 执行质量测试315 4.3.3.1 校准测试设备316 4.3.3.2 根据标准测试执行检测程序317 4.3.3.3 记录测试结果318 4.3.4 保留生产记录并管理批次可追踪性319 4.3.4.1 决定批次编号系统320 4.3.4.2 决定批次使用321 4.4 为客户提供服务322 4.4.1 确认个别客户的特定服务需求 323 4.4.1.1 处理客户需求324 4.4.1.2 建立客户档案325 4.4.1.3 生成服务订单326 4.4.2 辨识并安排执行服务资源 327 4.4.2.1 创建资源计划和安排328 4.4.2.2 创建服务订单实行计划329 4.4.2.3 制定服务订单330 4.4.3 向特定客户提供服务 331 4.4.3.1 编排日常服务订单时间表332 4.4.3.2 调度资源333 4.4.3.3 管理订单完成进程334 4.4.3.4 验证订单完成情况335 4.4.4 确保服务质量336 4.4.4.1 识别已完成的订单以用于反馈337 4.4.4.2 识别未完成的订单及服务失败338 4.4.4.3 征求客户对所提供服务的反馈339 4.4.4.4 处理客户对所提供服务的反馈340 4.5 管理物流与仓储341 4.5.1 确定物流策略342 4.5.1.1 将客户服务需求转化为物流需求343 4.5.1.2 设计物流网络344 4.5.1.3 传达外包需求345 4.5.1.4 制定并维护配送服务政策346 4.5.1.5 优化运输时间表与成本347 4.5.1.6 确定关键绩效衡量方法348 4.5.2 规划内向物流349 4.5.2.1 计划内向材料接收350 4.5.2.2 管理内向材料流动351 4.5.2.3 监控内向配送绩效352 4.5.2.4 管理退回产品的流动353 4.5.3 仓储作业354 4.5.3.1 跟踪库存部署状况355 4.5.3.2 接收、检查并储存内向交付356 4.5.3.3 追踪产品可用性357 4.5.3.4 挑选、包装并运送所需交付的产品358 4.5.3.5 追踪库存精确性359 4.5.3.6 追踪第三方物流仓储与运送绩效360 4.5.3.7 管理实际制成品的库存361 4.5.4 外向运输作业362 4.5.4.1 计划、运输并交付外向产品363 4.5.3.2 追踪承运方的运送绩效364 4.5.3.3 管理运输团队365 4.5.3.4 处理并审计承运方的发票与文件366 4.5.5 管理退货;管理逆向物流367 4.5.5.1 授权并处理退货368 4.5.5.2 执行逆向物流369 4.5.5.3 执行回收活动370 4.5.5.4 管理并处理保修期索赔371 4.5.5.5 管理维修/翻新并退还给客户/库存372 5 管理客户服务373 5.1 制定客户关怀/客户服务策略374 5.1.1 制定客户服务分级/优先顺序(如等级) 375 5.1.1.1 分析现有客户 376 5.1.1.2 分析客户需求反馈377 5.1.2 确定客户服务政策及程序378 5.1.3 为客户建立服务等级379 5.2 计划并管理客户服务业务380 5.2.1 计划并管理客户服务人员381 5.2.1.1 预测客户服务联系的数量382 5.2.1.2 安排客户服务人员383 5.2.1.3 追踪工作人员的使用384 5.2.1.4 与客户服务代表监测并评估客户互动质量385 5.2.2 管理客户服务需求/咨询386 5.2.2.1 接受客户需求/咨询387 5.2.2.2 安排客户需求/咨询388 5.2.2.3 回应客户需求/咨询389 5.2.3 管理客户投诉390 5.2.3.1 接受客户投诉391 5.2.3.2 传递客户投诉392 5.2.3.3 解决客户投诉393 5.2.3.4 回应客户投诉394 5.3 衡量并评估客户服务业务395 5.3.1 根据客户需求/咨询处理衡量客户满意度396 5.3.1.1 收集并征求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售后客户反馈397 5.3.1.2 征求关于广告效果的售后客户反馈398 5.3.1.3 分析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数据并确定改进机会399 5.3.1.4 向产品管理提供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反馈400 5.3.2 根据客户投诉处理和决策衡量客户满意度401 5.3.2.1 征求客户对投诉处理和决策的反馈402 5.3.2.2 分析客户投诉数据并识别改进时机403 5.3.3 根据产品和服务衡量客户满意度404 5.3.3.1 收集并征求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售后客户反馈405 5.3.3.2 征求关于广告效果的售后客户反馈406 5.3.3.3 分析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数据并识别改进机会407 5.3.3.4 向产品和服务管理提供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客户反馈408 6 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409 6.1 制定并管理人力资源(HR)规划、政策及战略410 6.1.1 制定人力资源策略 411 6.1.1.1 确定战略性人力资源需求412 6.1.1.2 确定人力资源和业务功能角色及其可靠性413 6.1.1.3 确定人力资源成本414 6.1.1.4 建立人力资源措施415 6.1.1.5 传达人力资源策略416 6.1.2 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计划 417 6.1.2.1 根据企业策略和市场环境收集所需技术418 6.1.2.2 计划单位/组织员工资源需求419 6.1.2.3 制定薪酬计划420 6.1.2.4 制定继任计划421 6.1.2.5 制定员工多元化计划422 6.1.2.6 发展其他人力资源项目423 6.1.2.7 制定人力资源资源政策424 6.1.2.8 实施人力资源政策425 6.1.2.9 计划员工福利426 6.1.2.10 为人力资源系统/技术/工具制定策略427 6.1.2.11 制定工作人员策略模型428 6.1.3 监查并更新计划 429 6.1.3.1 衡量目标实现程度430 6.1.3.2 衡量对经营策略的贡献431 6.1.3.3 向利益相关者传达计划并提供更新内容432 6.1.3.4 根据人力资源功能确定附加价值433 6.1.3.5 审查并修改人力资源计划434 6.2 招聘、寻求及挑选员工435 6.2.1 建立并制定员工雇佣制度 436 6.2.1.1 将员工安置计划与劳动力计划和业务部门战略/资源需求保持一致437 6.2.1.2 制定并开放职位申请438 6.2.1.3 制定职位描述439 6.2.1.4 职位申请440 6.2.1.5 管理内部/外部招聘网站441 6.2.1.6 变更/更新招聘信息442 6.2.1.7 通知招聘经理443 6.2.1.8 管理招聘日期444 6.2.2 招聘/寻求应聘人员 445 6.2.2.1 确定招聘方式446 6.2.2.2 执行招聘活动447 6.2.2.3 管理招聘中介448 6.2.3 筛选应聘人员449 6.2.3.1 确定并配置应聘人员筛选工具450 6.2.3.2 面试应聘人员451 6.2.3.3 测试应聘人员452 6.2.3.4 选定或拒绝应聘人员453 6.2.4 管理录用前核实454 6.2.4.1 完成应聘人员的履历信息455 6.2.4.2 实施雇佣前筛选456 6.2.4.3 推荐/不推荐应聘人员457 6.2.5 管理新的聘用/再次聘用458 6.2.5.1 制定和做出要约459 6.2.5.2 协商聘用合约460 6.2.5.3 聘用应聘人员461 6.2.6 追踪应聘人员462 6.2.6.1 建立申请人记录463 6.2.6.2 管理/追踪申请人数据464 6.2.6.3 归档并保留未录用人员记录465 6.3 员工的发展与建议466 6.3.1 管理员工职前培训与部署467 6.3.1.1 建立/维护员工入职流程系统468 6.3.1.2 向主管介绍新员工469 6.3.1.3 介绍工作场所470 6.2.1.4 评估员工入职流程的有效性471 6.3.2 管理员工绩效472 6.3.2.1 确定绩效目标473 6.3.2.2 审查、评估并管理员工绩效474 6.3.2.3 评估与审查绩效计划475 6.3.3 管理员工关系476 6.3.2.1 员工健康与安全477 6.3.2.2 管理员工关系478 6.3.2.3 管理劳资谈判过程479 6.3.2.4 管理劳动管理合作关系480 6.3.4 管理员工职业发展481 6.3.4.1 制定竞争力管理计划482 6.3.4.2 确定员工职业发展方针483 6.3.4.3 制定员工职业计划484 6.3.4.4 管理员工技能发展485 6.3.5 发展与培训员工486 6.3.5.1 调整员工与企业组织发展需求487 6.3.5.2 根据能力调整学习计划488 6.3.5.3 通过分析所需和可用技能确立培训要求 489 6.3.5.4 发展、执行并管理员工及/或管理培训项目490 6.4 奖励并保留员工491 6.4.1 制定并管理奖励、表彰与激励计划492 6.4.1.1 制定工资/薪酬结构与计划493 6.4.1.2 制定福利与奖励计划494 6.4.1.3 执行福利与奖励的竞争性分析 495 6.4.1.4 根据财务、福利及人力资源政策,确认薪酬要求496 6.4.1.5 管理员工薪酬与奖励497 6.4.1.6 奖励并激励员工498 6.4.2 管理并实施员工福利499 6.4.2.1 提供员工福利计划500 6.4.2.2 管理福利登记501 6.4.2.3 处理索赔502 6.4.2.4 执行福利的对照调整503 6.4.3 管理员工援助与保留504 6.4.3.1 提供支持员工工作/生活平衡项目505 6.4.2.2 制定家庭支持系统506 6.4.2.3 审查保留和激励指标507 6.4.2.4 审查薪酬计划508 6.4.4 管理工资509 6.5 员工的重新配置与退休510 6.5.1 管理晋升与降职流程511 6.5.2 管理员工离职512 6.5.3 管理员工退休513 6.5.4 管理休假事宜514 6.5.5 制定并实施员工新职介绍515 6.5.6 管理人事部署516 6.5.7 重新安排员工并管理工作分配517 6.5.8 管理外派人员518 6.6 管理员工信息519 6.6.1 管理报告流程520 6.6.2 管理员工查询流程521 6.6.3 管理并维护员工数据522 6.6.4 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523 6.6.5 制定并管理员工指标524 6.6.6 开发并管理工时与考勤系统525 6.6.7 管理员工沟通526 6.6.7.1 制定员工沟通计划 527 6.6.7.2 管理/收集员工建议并进行员工调查528 6.6.7.3 管理员工不满529 6.6.7.4 发布员工沟通内容5307 管理信息技术5317.1管理信息技术业务5327.1.1 制定企业IT战略5337.1.1.1 建立战略信息5347.1.1.2 与利益相关方系统确定企业的长期IT需求5357.1.1.3 确定战略标准、方针和原则5367.1.1.4 确定并建立IT体系架构与开发标准5377.1.1.5 确定IT组件的战略供应商5387.1.1.6 建立IT管理组织和流程5397.1.1.7 建立战略计划以支持业务目标5407.1.2 确定企业体系架构5417.1.2.1 确定企业体系架构定义5427.1.2.2 确定企业体系架构维护方法5437.1.2.3 确定企业体系架构关联性5447.1.2.4 从当IT研究与创新的票据交易所5457.1.2.5 治理企业体系架构5467.1.3 管理IT组合5477.1.3.1 建立IT组合5487.1.3.2 分析并评估企业IT组合的价值5497.1.3.3 根据战略重点提供资源5507.1.4 执行IT研究与创新5517.1.4.1 研究技术以创新IT服务和解决方案5527.1.4.2 为开发IT服务和解决方案过度可行技术5537.1.5 评估并交流IT业务价值与绩效5547.1.5.1 建立和监测关键绩效指标5557.1.5.2 评估IT计划绩效5567.1.5.3 交流IT价值5577.2 发展并管理IT客户关系5587.2.1 制定IT服务和解决方案策略5597.2.1.1 研究IT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业务和用户的需求5607.2.1.2 将业务和用户需求转化为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要求5617.2.1.3 制定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战略行动5627.2.1.4 确保与内部干系人协调策略的一致性5637.2.1.5 评估并选择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战略行动5647.2.2 开发并管理IT服务水平5657.2.2.1 创造并维护IT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录5667.2.2.2 建立并维护业务和IT服务水平协议5677.2.2.3 评估并报告服务水平成果5687.2.2.4 交流业务和IT服务水平改进机会5697.2.3 执行IT服务的需求方管理(DSM)5707.2.3.1 分析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消耗和使用5717.2.2.2 制定并实施提升消耗效率的激励计划5727.2.3.3 开发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流量/单位预测5737.2.4 管理IT客户满意度5747.2.4.1 获取并分析客户满意度5757.2.4.2 评估并交流客户满意度模式5767.2.4.3 根据客户满意度模式执行改进5777.2.5 营销IT服务和解决方案5787.2.5.1 制定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市场营销策略5797.2.5.2 制定并管理IT客户战略5807.2.5.3 管理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5817.2.5.4 处理并追踪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订单5827.3 制定并执行安全、保密和数据保护控制5837.3.1 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和数据保护策略和等级5847.3.2 测试、评估并执行信息安全、保密和数据保护控制5857.4 管理企业信息5867.4.1 制定信息和内容管理策略5877.4.1.1 理解信息和内容管理需求及IT服务在策略执行中的作用5887.4.1.2 评估新技术的信息和内容管理含义5897.4.1.3 确定并优先考虑信息和内容管理行为5907.4.2 确定企业信息体系架构5917.4.2.1 确定信息要素、组成结构、逻辑关系以及限制、分类和衍生规则5927.4.2.2 确定信息的获取要求5937.4.2.3 建立数据保管5947.4.2.4 管理内容数据体系架构要求的变更5957.4.3 管理信息资源5967.4.3.1 确定企业信息/数据政策和标准5977.4.3.2 制定并实施数据和内容管理5987.4.4 执行企业数据和内容管理5997.4.4.1 确定内容数据的来源和目的地6007.4.4.2 管理针对内容用户的技术接口6017.4.4.3 管理企业信息的保留、审查和退废6027.5 制定并维护信息技术解决方案6037.5.1 制定IT开发战略6047.5.1.1 建立IT开发的采购策略6057.5.1.2 确定开发流程、方法和工具标准6067.5.1.3 选择开发方法和工具6077.5.2 执行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生命周期规划6087.5.2.1 计划新要求的开发6097.5.2.2 计划增强特点和功能开发6107.5.2.3 制定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生命周期计划6117.5.3 制定并维护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体系架构6127.5.3.1 创建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体系架构6137.5.3.2 审查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体系架构6147.5.3.3 IT服务和解决方案体系架构的退废6157.5.4 创建IT服务和解决方案6167.5.4.1 理解确认的要求6177.5.4.2 设计IT服务和解决方案6187.5.4.3 获得/开发IT服务/解决方案部件6197.5.4.4 培养服务和解决方案资源6207.5.4.5 测试IT服务/解决方案6217.5.4.6 确认客户接收6227.5.5 维护IT服务和解决方案6237.5.5.1 理解维护/提升要求及故障分析 6247.5.5.2 设计现有IT服务/解决方案的变更6257.5.5.3 获得/开发变更的IT服务/解决方案部件6267.5.5.4 测试IT服务/解决方案的变更6277.5.5.5 解决方案和服务的退废6287.6 部署信息技术解决方案6297.6.1 制定IT部署策略6307.6.1.1 建立IT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变更政策6317.6.1.2 确定部署流程、步骤和工具标准6327.6.1.3 选择部署方法和工具6337.6.2 计划并实施变更6347.6.2.1 计划变更部署6357.6.2.2 向利益相关方传达变更6367.6.2.3 管理变更计划表6377.6.2.4 培训受影响的用户6387.6.2.5 分配并设置变更6397.6.2.6 核实变更6407.6.3 计划并管理更新6417.6.3.1 理解并协调更新设计和认可6427.6.3.2 计划更新展示6437.6.3.3 分配并设置更新6447.6.3.4 核实更新6457.7 提供并支持信息技术服务6467.7.1 制定IT服务和解决方案交付策略6477.7.1.1 建立IT交付的采购策略6487.7.1.2 确定交付流程、步骤和工具标准6497.7.1.3 选择交付方法和工具6507.7.2 制定IT支持策略6517.7.2.1 建立IT支持的采购策略6527.7.2.2 确定IT支持服务6537.7.3 管理IT基础设施资源6547.7.3.1 管理IT库存和资产6557.7.3.2 管理IT资源容量6567.7.4 管理IT基础设施运营6577.7.4.1 提供IT服务和解决方案6587.7.4.2 执行IT运行支持服务6597.5.5 支持IT服务和解决方案6607.7.5.1 管理可用性6617.7.5.2 管理设施6627.7.5.3 管理备份/恢复6637.7.5.4 管理性能和能力6647.7.5.5 管理意外6657.7.5.6 管理问题6667.7.5.7 管理查询事宜6678 管理财务资源6688.1 执行规划和会计管理6698.1.1 执行规划/预算/预测6708.1.1.1 制定并维护预算政策和步骤6718.1.1.2 准备定期预算和计划6728.1.1.3 准备定期财务预测6738.1.2 执行成本核算和控制6748.1.2.1 执行库存核算6758.1.2.2 执行销售成本分析6768.1.2.3 执行产品成本计算6778.1.2.4 执行差异分析6788.1.2.5 报告收益率6798.1.3 进行成本管理6808.1.3.1 决定关键成本驱动因素6818.1.3.2 衡量诸成本驱动因素6828.1.3.3 决定关键活动6838.1.3.4 管理资产资源部署和使用6848.1.4 评估并管理财务绩效6858.1.4.1 评估客户和产品收益率6868.1.4.2 评估新产品6878.1.4.3 执行生命周期成本计算6888.1.4.4 优化客户和产品混合6898.1.4.5 追踪新客户和产品策略的绩效6908.1.4.6 准备基于活动的绩效措施6918.1.4.7 管理连续成本改进6928.2 进行收入核算6938.2.1 处理客户信用6948.2.1.1 建立信用政策6958.2.1.2 分析/审批新账户申请6968.2.1.3 审查现有账户6978.2.1.4 制作信用/收款报告6988.2.1.5 根据信用政策恢复或暂停账户6998.2.2 为客户开具发票7008.2.2.1 维护客户/产品主文件7018.2.2.2 生成客户发票数据7028.2.2.3 将发票数据传递给客户7038.2.2.4 登录应收账款分录7048.2.2.5 解答客户账单查询7058.2.3 处理应收账款(AR)7068.2.3.1 建立AR政策7078.2.3.2 接收/存放客户付款7088.2.3.3 处理现金汇款7098.2.3.4 准备AR报告7108.2.3.5 在总分类账上登录AR活动7118.2.4 管理并处理拖欠款索讨7128.2.4.1 建立拖欠账款政策7138.2.4.2 分析拖欠账款结余7148.2.4.3 与拖欠账户的应对/协商7158.2.4.4 与内部各方讨论账户决策7168.2.4.5 处理调整/注销欠款7178.2.5 管理并处理调整/减免7188.2.5.1 建立调整政策/步骤 7198.2.5.2 分析调整7208.2.5.3 应对客户/进行协商7218.2.5.4 与内部各方讨论决策7228.2.5.5 准备退款发票7238.2.5.6 处理相关账目分录记录7248.3 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7258.3.1 管理政策和步骤7268.3.1.1 协商服务水平合同7278.3.1.2 建立会计政策7288.3.1.3 设置并加强审批限制7298.3.1.4 建立通用财务系统7308.3.2 建立会计处理 7318.3.2.1 维护会计科目表7328.3.2.2 处理日记账7338.3.2.3 处理分配款7348.3.2.4 处理期末调整(如收益和货币兑换)7358.3.2.5 登录并调整公司间的交易7368.3.2.6 调整总分类账目7378.3.2.7 执行整合并处理清除事宜7388.3.2.8 准备试算表7398.3.2.9 准备并登录管理调整7408.3.3 进行固定资产核算7418.3.3.1 建立固定资产政策和步骤7428.3.3.2 维护固定资产主数据文件7438.3.3.3 处理并记录固定资产增加项和退废项7448.3.3.4 处理并记录固定资产的调整、提升、重估和转移7458.3.3.5 处理并记录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修理费用7468.3.3.6 计算并记录折旧费用7478.3.3.7 调整固定资产分类账7488.3.3.8 追踪包括实际库存的固定资产7498.3.3.9 提供固定资产数据以支持税务、法律和法规报告7508.3.4 完成财务报告7518.3.4.1 准备业务部门财务报表7528.3.4.2 准备合并后的财务报表7538.3.4.3 执行业务部门报告/审查7548.3.4.4 执行成本管理报告合并后的报告/审查7558.3.4.5 准备一般审查报表7568.3.4.6 制作季度/年度文件归档和股东报告7578.3.4.7 制作监管报告7588.4 管理固定资产项目核算7598.4.1 执行资本规划和项目审批7608.4.1.1 制定资本投资政策和步骤7618.4.1.2 制定和审批资本支出计划和预算7628.4.1.3 审查并审批资本项目和固定资产收购7638.4.1.4 实行项目费用报销的财务说明审批7648.4.2 资本项目核算7658.4.2.1 创建项目账簿代码7668.4.2.2 记录项目相关交易7678.4.2.3 视察并追踪资本项目和预算支出7688.4.2.4 关闭/登录资本项目7698.4.2.5 衡量已完成资本项目的财政收益7708.5 处理薪资7718.5.1 报告工时信息7728.5.1.1 建立政策和步骤7738.5.1.2 收集并记录员工工时7748.5.1.3 分析并报告带薪和无薪假期7758.5.1.4 监视固定时间、加班时间及其他工作时间7768.5.1.5 分析并报告员工产能利用率7778.5.2 支付管理7788.5.2.1 将员工工时输入工资系统7798.5.2.2 维护并管理员工收入信息7808.5.2.3 维护并管理适用减免7818.5.2.4 监测员工税务状况的变更7828.5.2.5 处理并分发薪资7838.5.2.6 处理并分发手写支票7848.5.2.7 处理期末调整7858.5.2.8 回应员工工资查询7868.5.3 处理个人所得税7878.5.3.1 计算并支付适用个人所得税7888.5.3.2 制作并分发员工年度税表7898.5.3.3 申报并归档法定工资税表7908.6 处理应付账款和费用报销7918.6.1 处理应付账款(AP)7928.6.1.1 合适AP支付文件和PO供应商主文件7938.6.1.2 维护/管理电子商务7948.6.1.3 审计AP系统中的发票和关键数据7958.6.1.4 审批付款7968.6.1.5 处理财务收益和撤销7978.6.1.6 处理税务7988.6.1.7 研究/解决例外情况7998.6.1.8 处理付款8008.6.1.9 回应AP查询8018.6.1.10 保留记录8028.6.1.11 调整会计记录8038.6.2 处理费用报销8048.6.2.1 建立并交流费用报销政策和审批限制8058.6.2.2 获取并报告相关税务数据8068.6.2.3 审批报销和预付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网络简化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网络简化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通道插件 通用软件平台 通信延迟 递推分解算法 递归神经网络 透明代理 透射 逆系统控制 逆向重力模型 退火 连通支配集 运算跨导放大器 边坡稳定性 输入输出符号变迁系统(iots) 输入历史相关 软球模型 路由安全 路由 超球体 超宽带 超声微电机 资源分配网络 贪婪搜索算法 贝叶斯分类器 谐波源 误用检测 误差放大器 访问模式 讨价还价耐心因子 认知无线电系统 计算 解列 覆盖领域 融合分类 蚁群算法 节点负荷矩 节点聚合 节点编码 节点时差 船舶电力系统 舵减摇 自适应控制 自组织神经网络 自组织特征映射 自私性 自学习 脉冲发生器 能源供需 耗氧速度 网页预取 网络编码 网络简化 网络监控 网络渗透
网络服务器 网络控制 网络拥塞控制 网络拥塞 网络座位优化 网络安全 网络参量 网络参数抽象 网络 网状网络 网格 综合评价 统一身份认证 细胞信号转导网络 细分曲面 线性时态逻辑 线形四叉数 纳什均衡 约简 紧急控制 紧密编队飞行 系统生物 系统分区 系统保护 簇间通信 算法 简化迟滞算子 简化算法 简化模糊artmap神经网络 等效变换 符号化一致性关系 竞争范畴 竞争延迟 空天飞行器 移动终端 移动代理 移动ip网络 移动3d图形 离散元 神经网络控制 硬球模型 硅微陀螺 矿山技术 矿井火灾 短路电流计算 短路电流 矩阵原理 知识约简 相似度 直流 目标检测 病态信息 电池检测 电池感知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HaFaLa Chinese 软件安装操作说明

HaFaLa Chinese 软件安装操作说明

HaFaLa Chinese Software Animated Character Learning产品安装操作说明(简体中文版)本说明内容可能已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最新内容请访问产品支持页上海韬图动漫科技有限公司2009-3目录HaFaLa Chinese Software (1)感谢使用HaFaLa Chinese Software (3)安装软件所需的基本配置 (3)硬件标准配置 (3)软件环境配置 (3)安装步骤 (4)1 验证安装程序 (4)2 用户许可协议 (5)3选择需要安装的程序内容 (6)4 选择安装路径 (7)5 软件开始安装到计算机 (9)6 确认安装Adobe Flash Player 控件 (10)软件安装成功 (10)软件激活 (11)1 运行软件 (11)2 获取注册信息 (12)3 在线激活方法演示 (13)4 输入激活码 (14)5 激活成功 (14)问题与对策 (15)无法识别光盘 (15)运行程序却无法安装 (15)点击运行安装程序,鼠标忙碌却无法继续 (15)Windows Vista 系统下,运行软件报错 (15)我不知道该如何激活? (16)背景音乐杂音和更换背景音乐 (16)感谢使用HaFaLa Chinese Software感谢使用韬图汉字教育产品。

本册是关于HaFaLa Chinese Animated CharacterLearning Software的安装说明。

在安装之前,请确认产品包装是否完整,软件存储介质是否完好。

确认之后,请首先按照下列基本配置进行软件运行所需的必要环境部署。

注意:购买、安装和使用HaFaLa Chinese 产品必须遵守《用户最终许可协议》。

详细说明请见相关页“HaFaLa Chinese””HaFaLa”“TaoTu”文字标识及其图片标识版本为上海韬图动漫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TaoTu Animation & Technology Co,. Lrd )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管辖。

GF培训-DQPI

GF培训-DQPI

GeoFrame42 ——讲课记录及实际操作详解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Yang_m2006年3月23日一、准备工作桌面→运行程序(Xmanager-Broadcast)→连接主机→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进入RedHat(Linux)系统→点右键打开“Open Terminal”打开一个终端窗口→用ftp命令(bin-“mget *.gfa”将Geoframe打包gfa文件传到本地机器)→传输完毕后输入“bye”退出。

二、GeoFrame软件基本流程1.资料评价用GeoFrame做地震解释、油藏描述、储层预测,应该对每个流程非常清楚。

GeoFrame 包含很多模块,大家应该清楚每个模块的功能及用途。

GeoFrame,用英文解释为“油藏综合描述系统”。

大家做油藏描述或井设计,不外乎三种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在GeoFrame中应该首先对资料进行评价,如地震资料的评价,品质、信噪比、频带宽度等等。

如果现在做构造解释,则地震资料的品质不用要求太高;若用地震资料做储层预测,则要用到属性——像野外“三高”参数的保幅,平面@@、相位、振幅都要看一看,即地震资料要进行评价。

另外,测井资料的评价,如用GeoFrame做油藏描述,最终目的是寻找砂岩/泥岩的分布,分清砂、泥岩,技术肯定来自于井的数据,所以首先对井资料进行评价。

井资料如声波、伽马能否把工区内的砂、泥岩分开?如不能分开则这些井资料就没有多大意义,所以对井资料也要进行评价。

这就是GeoFrame工作的第一步——对你的各类数据做评价,看一看什么样的数据能够帮助你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如你的地震资料主频为20Hz 左右,那么用它来预测薄层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看一看我们拿到的资料品质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方面的工作。

2.层位标定GeoFrame工作的第二步就是层位标定。

我们有许多井上的地质分层数据,如各层位、顶底界限等等,这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地质分层深度对应到地震剖面上,目的就是要用这些标定做解释,比如解释石炭、二叠顶、底的构造解释。

HPE ProLiant Gen10 服务器的故障排除指南

HPE ProLiant Gen10 服务器的故障排除指南

© Copyright 2017-201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通知本文档中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随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明确保修声明中阐明了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全部保修服务。

此处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视作额外的担保信息。

对于本文档中包含的技术或编辑方面的错误或疏漏,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不承担任何责任。

保密的计算机软件。

必须具有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颁发的有效许可证,方可拥有、使用或复制本软件。

按照 FAR 12.211 和 12.212 的规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标准商业许可证授权美国政府使用商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文档以及商业编号的技术数据。

单击指向第三方网站的链接将会离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网站。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无法控制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网站之外的信息,也不对这些信息承担任何责任。

商标声明Microsoft®、Windows®和 Windows Server®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Linux®是 Linus Torvalds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注册商标。

Red Hat®是 Red Hat, Inc. 在美国及其他国家(地区)的注册商标。

SD 和 microSD 是 SD-3C 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地区)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VMware®是 VMware, Inc. 在美国和/或其他司法辖区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目录使用本指南 (10)入门 (10)支持的服务器 (10)其它故障排除资源 (11)故障排除的准备工作 (12)服务器故障排除的前提条件 (12)重要安全信息 (12)设备上的符号 (13)警告和小心 (13)静电释放 (14)防止静电释放 (14)防止静电释放的接地方法 (15)收集症状信息 (15)诊断服务器前的准备工作 (15)处理器故障排除准则 (16)将服务器降级到最低硬件配置 (17)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8)解决连接松动问题 (18)搜索服务通知 (18)固件更新 (18)在启用了 HPE 可信平台模块和 BitLocker 的情况下更新服务器 (19)DIMM 处理准则 (19)DIMM 和 NVDIMM 安装信息 (19)在 HPE ProLiant Gen10 服务器上支持的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 (20)DIMM-处理器兼容性 (20)NVDIMM-处理器兼容性 (20)组件 LED 指示灯定义 (20)存储 (20)SAS、SATA 和 SSD 驱动器准则 (20)热插拔驱动器 LED 定义 (21)半高 LFF 驱动器 LED 指示灯定义 (22)NVMe SSD LED 指示灯定义 (22)SFF 闪存适配器组件和 LED 指示灯定义 (24)系统电源 LED 指示灯定义 (24)运行状态条形 LED 指示灯定义(仅限 c 系列服务器刀片) (25)前面板 LED 指示灯和按钮 (25)前面板 LED 指示灯注释 (26)使用服务器运行状况摘要 (26)前面板 LED 指示灯电源故障代码 (28)控制器和能源包电缆 (29)远程故障排除 (30)远程故障排除工具 (30)远程访问 Virtual Connect Manager (31)3使用 iLO 远程排除服务器和服务器刀片的故障 (31)使用 Onboard Administrator 对服务器刀片进行远程故障排除 (32)使用 OA CLI (32)诊断流程图 (34)诊断步骤 (34)在开始之前收集重要信息 (34)故障排除流程图 (34)使用诊断流程图 (34)初始诊断 (34)远程诊断流程图 (35)开机故障流程图 (36)ML 和 DL 系列服务器的服务器开机故障流程图 (36)XL 系列服务器的服务器开机故障流程图 (38)BL 系列服务器刀片的服务器刀片开机故障流程图 (40)POST 故障流程图 (43)POST 问题 - 服务器在 POST 期间挂起或重新引导流程图 (44)POST 问题 - 无法引导,没有视频流程图 (46)POST 问题 - 可以引导,没有视频流程图 (47)操作系统引导故障流程图 (48)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故障流程图 (49)控制器故障流程图 (51)HPE Smart Array 控制器的能源包问题 (53)物理驱动器故障流程图 (56)逻辑驱动器故障流程图 (58)故障指示流程图 (59)非刀片服务器的服务器故障指示流程图 (60)BL c 系列服务器刀片的服务器刀片故障指示流程图 (62)网卡故障流程图 (64)常规诊断流程图 (67)硬件问题 (70)用于所有 ProLiant 服务器的步骤 (70)电源问题 (70)服务器无法开机 (70)供电来源问题 (70)电源问题 (71)没有足够的电源配置 (72)UPS 问题 (73)UPS 无法正常供电 (73)显示电池电量不足警告 (74)UPS 上的一个或多个 LED 指示灯呈红色 (74)常规硬件问题 (74)新硬件问题 (74)未知问题 (76)第三方设备问题 (76)测试设备 (77)驱动器问题(硬盘驱动器和固态驱动器) (78)驱动器发生故障 (78)无法识别驱动器 (78)无法访问数据 (79)服务器响应时间比平时长 (80)HPE SmartDrive 图标或 LED 指示灯指示驱动器错误,或者在 POST、HPE SSA 或HPE SSADUCLI 中显示错误消息 (81)4SSD Smart Wear 错误 (81)诊断阵列问题 (81)HPE Smart Array SR 和 MR Gen10 控制器的诊断工具 (81)存储控制器问题 (82)常规控制器问题 (82)控制器不再是冗余的 (83)在 RAID 模式下访问的驱动器上的数据与在非 RAID 模式下访问的数据不兼容 (84)在将驱动器移到新的服务器或 JBOD 后,Smart Array 控制器不显示这些驱动器 (84)驱动器漫游 (84)具有 10 SFF 驱动器背板或 12 LFF 驱动器背板的服务器上的数据故障或磁盘错误 (84)禁用 RAID 模式后找不到 HPE Smart Array S100i SR Gen10 驱动器 (85)无法识别 HPE Smart Array S100i SR Gen10 驱动器 (85)风扇和散热问题 (86)常规风扇问题 (86)风扇的运行速度比预期速度高 (87)风扇噪音太大(高速) (87)风扇噪音太大(低速) (88)热插拔风扇问题 (88)HPE BladeSystem c 系列机箱风扇高速运行 (89)内存问题 (89)常规内存问题 (89)隔离并最小化内存配置 (90)服务器内存不足 (90)DIMM 配置错误 (90)服务器无法识别现有的内存 (91)服务器无法识别新的内存 (92)无法修复的内存错误 (93)超过可纠正的内存错误阈值 (94)NVDIMM 问题 (94)NVDIMM 安装错误 (94)已禁用 NVDIMM (95)在操作系统中不显示持久性内存驱动器 (96)持久性内存驱动器是只读的 (96)持久性内存驱动器不再具有持久性 (97)HPE 可扩展持久性内存问题 (98)在操作系统中不显示持久性内存驱动器 (98)持久性内存驱动器是只读的 (100)持久性内存驱动器不再具有持久性 (101)HPE 可扩展持久性内存备份和恢复失败 (102)无法配置可扩展持久性内存 (103)处理器问题 (104)排除处理器故障 (104)无法纠正的计算机检查异常 (105)可信平台模块问题 (105)TPM 发生故障或检测不到它 (105)系统电池电量不足或耗尽 (106)主板和电源背板问题 (106)microSD 卡问题 (107)系统无法从 microSD 卡引导 (107)U 盘问题 (107)系统无法从 U 盘引导 (107)图形和视频适配器问题 (108)排除常规图形和视频适配器故障 (108)视频问题 (108)打开服务器电源后屏幕黑屏超过 60 秒 (108)如果使用节能功能,显示器无法正常工作 (109)显示颜色不对 (110)5显示慢慢移动的水平线 (110)鼠标和键盘问题 (110)扩展卡问题 (111)系统在更换扩展卡期间要求使用恢复方法 (111)网络控制器或 FlexibleLOM 问题 (111)安装了网络控制器或 FlexibleLOM,但无法正常工作 (111)网络控制器或 FlexibleLOM 已停止工作 (112)在添加扩展卡后,网络控制器或 FlexibleLOM 停止工作 (112)网络互连模块刀片问题 (113)具有 AMD 处理器的 HPE ProLiant Gen10 服务器的网络性能或虚拟机性能问题 (113)能源包问题 (114)Gen10 服务器中的能源包支持 (114)能源包在长期搁置后可能会耗尽电量 (114)能源包配置错误 (115)能源包故障 (115)电缆问题 (116)在使用较旧的小型 SAS 电缆时,发生驱动器错误、重试、超时和无根据的驱动器故障 (116)无法识别 USB 设备,显示错误消息,或者设备在连接到 SUV 电缆时无法开机 (116)软件问题 (117)操作系统问题和解决方法 (117)操作系统问题 (117)操作系统锁定 (117)错误日志中显示错误 (117)在安装 Service Pack 后出现问题 (117)更新操作系统 (118)更新操作系统的前提条件 (118)更新操作系统 (118)重新配置或重新加载软件 (118)重新配置或重新加载软件的前提条件 (118)还原备份版本 (119)Linux 资源 (119)应用程序软件问题 (119)软件锁定 (119)更改软件设置后出错 (119)更改系统软件后出错 (120)安装了应用程序后出错 (120)ROM 问题 (120)远程 ROM 刷新问题 (120)命令行语法错误 (120)目标计算机上拒绝访问 (121)无效或不正确的命令行参数 (121)网络连接在进行远程通信时失败 (121)ROM 刷新期间发生故障 (121)不支持目标系统 (122)系统在固件更新期间要求使用恢复方法 (122)引导问题 (123)服务器无法引导 (123)UEFI 服务器的 PXE 引导准则 (125)软件和配置实用程序 (126)服务器模式 (126)产品规格说明简介 (126)6Active Health System Viewer (126)Active Health System (127)Active Health System 数据收集 (127)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27)HPE iLO 5 iLO (127)iLO 联合 (128)iLO服务端口 (128)iLO RESTful API (129)RESTful Interface Tool (129)iLO Amplifier Pack (129)Integrated Management Log (129)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129)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操作 (130)管理安全性 (131)适用于 Windows 和 Linux 的 Scripting Toolkit (131)UEFI System Utilities (131)选择引导模式 (131)安全引导 (132)启动嵌入式 UEFI Shell (133)HPE Smart Storage Administrator (133)HPE MR Storage Administrator (134)StorCLI (134)USB 支持 (134)外置 USB 功能 (134)支持冗余 ROM (134)安全性和安全优势 (135)使系统保持最新状态 (135)更新固件或系统 ROM (135)Service Pack for ProLiant (135)更新 System Utilities 中的固件 (136)从 UEFI 嵌入式 Shell 中更新固件 (137)联机刷新组件 (137)驱动程序 (137)软件和固件 (137)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 (138)HPE Pointnext 产品 (138)主动通知 (138)报告和日志 (139)报告和日志概述 (139)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39)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下载方法 (139)下载某个日期范围的 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39)下载整个 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40)使用 cURL 下载 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41)清除 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143)通过 IP 下载 AHS 日志 (143)下载 Active Health System 日志 (iLOREST) (144)使用 AHSV 排除故障或打开支持案例 (145)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诊断工具 (145)Integrated Management Log (145)查看 IML (145)使用 HPE SSA 执行诊断任务 (146)HPE Smart Storage Administrator Diagnostics Utility CLI (146)安装实用程序 (146)7在 CLI 模式下启动该实用程序 (146)诊断报告过程 (147)查看诊断报告 (147)识别和查看诊断报告文件 (147)SmartSSD Wear Gauge 报告过程 (148)查看 SmartSSD Wear Gauge 报告 (148)识别和查看 SmartSSD Wear Gauge 报告文件 (148)HPS 报告 (148)Linux 报告 (148)故障排除资源 (149)在线资源 (149)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支持中心网站 (149)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信息库 (149)以前的 HPE ProLiant 服务器型号的故障排除资源 (149)服务器刀片机箱故障排除资源 (149)故障排除资源 (149)服务器文档 (150)服务器用户指南 (150)服务器维护和维修指南 (150)设置和安装指南 (151)HPE iLO 软件文档 (151)UEFI System Utilities 文档 (151)Intelligent Provisioning 软件文档 (151)产品规格说明简介 (151)白皮书 (151)服务通知、咨询和通告 (151)订阅服务 (152)HPE Pointnext 产品 (152)产品信息资源 (152)其他产品信息 (152)HPE SmartMemory 速度信息 (152)注册服务器 (152)服务器功能概述和安装说明 (152)主要功能和选件部件号 (152)服务器和选件的规格、符号、安装警告和通告 (153)HPE Smart Array 控制器文档 (153)备件号 (153)拆卸步骤、部件号和规格 (153)拆卸和更换步骤视频 (153)技术主题 (153)产品安装资源 (153)外部布线信息 (153)电源容量 (154)开关设置、LED 指示灯功能、驱动器、内存、扩展卡和处理器安装说明以及板卡布局.154产品配置资源 (154)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Advisor (154)设备驱动程序信息 (154)DDR4 内存配置 (154)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信息(对于出厂时安装的操作系统) (154)服务器配置信息 (154)服务器设置软件的安装和配置信息 (154)服务器的软件安装和配置 (154)HPE iLO 信息 (155)服务器管理 (155)8服务器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信息 (155)容错、安全保护、保养和维护、配置和设置 (155)网站 (156)支持信息和其他资源 (157)获取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支持 (157)获取更新 (157)客户自行维修 (158)远程支持 (158)保修信息 (158)法规信息 (158)文档反馈 (159)症状信息检查清单 (160)9使用本指南入门注意:对于常见的故障排除步骤,“服务器”一词用于表示服务器和服务器刀片。

基于Qt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Qt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Qt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设计与实现基于Qt的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设计与实现摘要: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军事、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具有悬停能力、飞行灵活等特点,在军事侦察、气象观测、动植物保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的有效控制和监控,本文基于Qt框架,设计并实现了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

关键词:无人机;系留多旋翼;地面站软件;Qt1. 引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军事、民用等领域,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气象观测等任务。

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是一种具有悬停能力、飞行灵活等特点的无人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系统需求分析本文设计的地面站软件主要用于对系留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控制和监控。

根据需求分析,地面站软件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无人机飞行控制:包括起飞、降落、悬停、航线飞行等基本控制功能;(2)实时监控:显示无人机的实时图像和传感器数据,如高度、速度等;(3)路径规划:根据用户指令,规划无人机的航线并显示;(4)数据记录与回放:记录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并支持回放功能。

3. 系统设计基于Qt框架,本文设计了系留多旋翼无人机地面站软件的界面和功能模块。

(1)界面设计:地面站软件采用直观、易于操作的界面设计,包括主界面、控制面板、实时图像显示区域等。

(2)飞行控制模块:实现无人机的起飞、降落、悬停、航线飞行等控制功能。

通过与无人机通信,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反馈,实现对无人机的远程控制。

(3)实时监控模块:显示无人机的实时图像和传感器数据。

通过与无人机进行实时数据交互,获取无人机当前的状态信息,并实时更新在界面上。

(4)路径规划模块:根据用户指令,规划无人机的航线。

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设定目标点和航线路径,软件自动计算航线,并显示在地面站界面上以供用户参考。

(5)数据记录与回放模块:记录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并支持回放功能。

Qt5多国语言国际化

Qt5多国语言国际化
实现多国语言切换
Prt Four
Qt5多国语言支持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实现英文和中文的多国语言切换
需求分析:需要实现英文和中文的多国语言切换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语言需求。
技术实现:使用Qt5的多国语言支持功能通过设置语言环境实现英文和中文的切换。
实践步骤:首先在项目中添加英文和中文的语言文件然后在代码中设置语言环境最后测试多国语言切换功能。
多国语言支持是指软件或应用程序能够支持多种语言以便不同语言的用户可以使用和理解。
Qt5的多国语言支持包括对多种语言的支持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多国语言支持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使不同语言的用户可以更容易地使用和理解软件。
在Qt5中多国语言支持是通过翻译文件实现的这些文件包含了应用程序中各个元素的翻译。
语言文件格式:Qt5支持多种语言文件格式如.qm、.ts等
添加标题
加载方式:通过QTrnslr类加载语言文件如QTrnslr::lod("lnguge_file.qm")
添加标题
语言切换:通过Qppliction::instllTrnslr()函数安装语言文件实现语言切换
添加标题
国际化支持:Qt5提供了国际化支持如QObject::tr()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多语言支持
Qt5多国语言支持的特点
灵活性:支持多种编码格式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字符集
扩展性:支持插件扩展方便开发者添加新的语言支持
国际化:支持多种语言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易用性:提供便捷的翻译工具方便开发者进行本地化
Qt5多国语言支持的必要性
国际化需求: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需求
提高用户体验:提供本地化语言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基于知识图谱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可视化研究及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可视化研究及趋势分析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3, 12(3), 448-459 Published Online Ma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se https:///10.12677/mse.2023.123052基于知识图谱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可视化 研究及趋势分析游栋超1,朱明雄1,刘青杉1,杨国成2*,韩培锋2,陈代果21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收稿日期:2023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20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31日摘 要为了了解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向及目前关于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以“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为主题词,通过CiteSpace 文献分析软件对2002~2022年CNKI 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682条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 以吴贤国、张立茂等为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发表了较多有关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文献。

但是大部分作者都是发文量仅在1~2次,说明虽然研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团队较多,作者众多,但核心作者较少,研究深度欠佳,且各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应该加强。

2) 目前国内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还不够紧密,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有关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较多,其次是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发文量在第二梯度,但各个机构之间还应该加强机构之间的交流。

3)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频,聚类和中心度等解剖分析,“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等为近20年的研究热点所在。

“安全管理”、“安全风险”、“风险管理”、“施工安全”分别为中心度较高的几个关键词,说明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涉及到此类的关键词的研究较多。

关键词CiteSpace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图谱,可视化Visual Research and Trend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Dongchao You 1, Mingxiong Zhu 1, Qingshan Liu 1, Guocheng Yang 2*, Peifeng Han 2, Daiguo Chen 21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Shenzhen Guangdong*通讯作者。

公安户口管理系统[文档在线提供]【最新精选】

公安户口管理系统[文档在线提供]【最新精选】

需求分析说明书§1 概述§1.1 背景巨龙暂口系统3.0(岛外单机版)于99年4月着手需求,当时的主要依据是公司原有DOS环境并以FOXPRO 为工具开发的一套单机版系统。

3.0版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对DOS系统的升级。

该系统利用WINDOWS 95(98)为平台,以PB6.5为开发工具,以SQL ANYWHERE 5.5为数据库后台,该系统充分利用了WINDOWS提供的图形化界面,并利用公司开发人口系统的优势,在业务过程中能实现三口(常口,暂口,重口)之间的数据通讯。

3.0版系统经过开发、调试、并在三明市的沙县试点。

在试点过程中又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新增了若干功能。

在之后的推广过程中,又经过若干次的改版升级,运行至今。

该系统已经是较为较为稳定的系统。

§1.2 存在问题厦门岛内暂口系统运行至今,客户已提出一些可行的,有实际意义的需求。

巨龙暂口系统4.0(岛外暂口网络版)的开发的部分功能将模仿它。

网络的发展能为信息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更方便、更有力的条件。

暂口系统作为公安人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能为治安、刑侦部门提供有力的信息来源,在这些部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充份发挥网络的功能提高暂口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成为巨龙暂口系统4。

0的一个重要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有单机版的运行情况,暂口系统3。

0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巨龙暂口系统3。

0的存在无法实现信息的异地查询,也就是说无法在网络上查询数据。

2、无法实现系统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

该分析可按多种条件进行。

3、业务的操作过程还不是做到最简化,改进为:A、办证时选择房东将用功能键实现;B、备注栏在实际操作中很少使用,将移到子窗口中;C、照片将用一个字段来显示,去掉原PICTURE控件;D、查询时批量显示照片的功能不用DLL来实现,改用字段来显示,同时支持翻面的功能。

4、实时联接表码库,浪费系统资源。

5、系统所能提供的报表种类还不够齐全。

delphi initializesecuritydescriptor 管道

delphi initializesecuritydescriptor 管道

delphi initializesecuritydescriptor 管道
(原创版)
目录
1.Delphi 简介
2.初始化安全描述符的作用
3.管道的概念和作用
4.Delphi 中管道的初始化安全描述符方法
5.示例代码及解析
正文
1.Delphi 简介
Delphi 是一种高性能的编程语言,它是由 Borland 公司开发的。

Delphi 具有易学易用、功能强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 Windows 平台下的应用程序开发。

2.初始化安全描述符的作用
在 Delphi 中,初始化安全描述符(Initializesecuritydescriptor)是用于创建安全描述符的一个函数。

安全描述符是用于描述一个对象或资源的访问控制信息的数据结构。

通过初始化安全描述符,可以设置对象或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确保程序在访问资源时的安全性。

3.管道的概念和作用
管道(Pipe)是一种计算机通信方式,它允许一个程序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程序的输入。

管道在进程间通信和数据传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Delphi 中,管道可以用于实现异步通信,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4.Delphi 中管道的初始化安全描述符方法
在 Delphi 中,可以使用 CreateSecurityDescriptor 函数来初始化
管道的安全描述符。

该函数接收一个 SECURITY_DESCRIPTOR 结构体作为参数,用于存储管道的访问控制信息。

通过设置 SECURITY_DESCRIPTOR 结构体的成员变量,可以控制管道的访问权限。

NetApp-FAS6200-系列_zhCN

NetApp-FAS6200-系列_zhCN

包含 SAN 或 NAS 协议
您选择的一个 SAN 或 NAS 协议(iSCSI、FC、NFS、CIFS)会随附于您
的系统。
增值软件:
提供经济实惠、易于购买的附加软件模块,增强基本系统功能。可以单独购买这些产品,也可以随 NetApp 完整包一起购买所有这些
产品。
功能 应用程序集成
产品/特性 SnapManager® 套件
FAS6200 系列旨在满足最苛刻的数据中心 高可用性要求。机柜阵列级功能(例如备用 控制路径 [ACP] 和持续 NVRAM 写入日志) 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本已高度可用的体系结 构。除此之外还有诊断服务处理器,该处理 器可在将要发生的问题尚未影响可用性之前 帮助您很好地解决问题,并且您还有可以信 赖的企业级存储基础架构。
12
12
8
四 4 Gb FC 存储/磁带 HBA(光纤)
24/16
24/16
8/8
FAS6200 系列软件
FAS6200 包括一个简化的软件结构,提供了 更多价值和增强的简单性,同时为构建定制 解决方案保持了一个灵活的基础。
增强如下表所示,包括:
• 现在,更多软件通过 Data ONTAP Essentials 随附于每个系统,成为标准 配置
满足您要求最苛刻的工作负荷
具备高性能和可用性的 PB 级企业级存储使 FAS6200 系列能够满足最苛刻的业务应用 和技术应用,以及整合的虚拟环境。 FAS6200 系列体系结构旨在为实现高性能而 设计,其中FAS6280 系统有 24 个核、192 GB 内存,以充分利用 64 位 Data ONTAP 8
48
最大适配器数
双 10 GbE(光纤或铜质)
16
16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

中行bfw框架开发和测试资料

</param>
</setting>
</style>
2、定义交易配置文件2
上面的介绍是最基本的交易定义, 根据交易的不同目的、以及复杂程度,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模版、属性定义来实 现。 例如:
executeNoTokenTemplate 模版:可重复提交,查询页面可以使用
executeTemplate 模版:不允许重复提交的页面必需使用 ,并且对应的jsp页 面中要使用 <bfw:token /> 标签,来控制重复提交。
分层介绍bfw项目开发
8
展现层开发
配置文件 交易配置文件 菜单配置文件 角色权限配置 格式校验配置
多语言支持
开发jsp页面 委托页面 批量页面 修改页面 复核页面 授权页面 撤销页面 查询页面
1、展现层结构1
开发Action 委托Action 批量Action 修改Action 复核Action 授权Action 撤销Action 查询Action
</transaction>
基本概念(一)
交易 实现展现逻辑的基本要素。主要由action、fields、channels
组成
1. action:业务逻辑片断 2. fields:输入域 3. channels:呈现的选择
模版:执行流程
1. 每个交易对应一个预先定义的模板 2. 负责交易的流程控制 3. 对于业务逻辑片断的编程原则上都应该定义在Template中。
<field name=“MerchantID">bpeMerchantIDStyle</field>
<field name=“OrderNum">B2BOrderNumber{option=true}</field>

dqaf的标准编号

dqaf的标准编号

dqaf的标准编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DQAF(Data Qua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改善数据质量的标准框架。

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制定一套合理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DQAF的标准编号是由专业的数据科学家和数据管理专家共同制定的,以确保数据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这些标准编号包括了数据质量的各个方面,例如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及时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DQAF的标准编号及其各自的含义和评估方式。

1. 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集包含了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没有缺失或不完整的数据。

评估数据完整性的方法包括检查数据集中的空值和缺失值,以及比较实际数据量和理论数据量的差异。

2. 准确性:数据准确性是指数据集中的信息和现实世界相符合的程度。

评估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包括与其他数据源进行核实比对,以及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来发现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

3. 一致性: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集中的信息在不同场景下和不同维度下保持一致。

评估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包括检查数据中的矛盾信息和重复信息,以及比较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一致性。

4. 可靠性: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集在未经操纵和篡改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原始的信息和价值。

评估数据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检查数据源的信誉和可信度,以及制定数据保护和安全政策。

5. 及时性:数据及时性是指数据集中的信息是最新和最及时的。

评估数据及时性的方法包括检查数据刷新和更新的频率,以及与实际事件的时间关联性。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之外,DQAF还包括了其他一些次要的标准编号,例如可理解性、易用性、可追溯性等。

这些标准编号是为了保证数据质量评估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用途来制定相应的数据质量评估策略,以确保数据质量标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步实现低代码框架

三步实现低代码框架

三步实现低代码框架突然想到这么⼀个标题党的事情,试试看。

注:仅基于PHP做简单梳理,未完成成品。

先想清楚核⼼原理,然后分别从后端、前端设计实现。

核⼼原理低代码,如果简单理解为针对常规应⽤的CRUD场景,以⼀种DSL语⾔的形式,实现系统的开发。

这种形式,减少了程序员的重复劳动,甚⾄可以让不太懂程序开发的⼈也能完成系统的开发-这也许正是“低”的含义。

实则,我们知道多数⼈的认知是模型驱动的开发思想。

要达到后者的⽬的,⾸先得定义⼀套DSL语⾔,以便⼀般⽤户容易掌握,从⽽通过对CRUD这类功能所需信息的定义来实现系统的开发。

软件⼯程中,传统过程是要先设计,再实现;通过低代码的DSL语⾔,实际上将设计和实现两个动作合⼆为⼀了,设计即实现。

软件设计⽅法分结构化设计和⾯向对象设计,我们所熟知的画ER图就是结构化设计的经典步骤。

数据实体、属性、关系,作为我们对现实世界事物静态状态下的认知的映射,是最基础的分析和设计⼯作。

因此,我们的DSL语⾔中,⾸先要⽀持实体的定义。

这⾥,我们可以考虑使⽤PlantUML中的实体关系图语⾔作为我们的DSL语⾔,这样有⼀个很⼤的好处,实体图可以渲染成图形格式便于评审交流。

不过稍微有点尴尬的是,⽬前PlantUML还没有原⽣的PHP解析引擎,需要封装其官⽅的Jar包调⽤执⾏解析和转换,才能最终⽣成PHP 版的实体类代码。

后端实现路由选⼀MVC框架,如ThinkPHP v6,基于其灵活的路由机制,实现按实体的CRUD界⾯和API请求⼊⼝调度。

在路由定义⽂件(config/route.php)中加上:use think\facade\Route;// 主界⾯Route::get('lc/:entity$', 'EntityCRUD/index');// APIRoute::rule('lc-api/:entity/:action', 'EntityCRUD/:action');CRUD基于 think-orm 的特性,可以很便捷的实现相应功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定期对源数据(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 管理记录)进行评估,如评估范围、抽样误 差、回复误差和非抽样性误差;评估的结果得
到监测,并能够用于指导统计程序。
3.3.1 数据编制程序(例如,数据调整和格式 转换、数据分析)采用健全的统计技术。
2.4 记录基础-根据国际公认的 标准、指南或良好作法对流量 和存量进行定值和记录。
3.1 源数据-可以获得的源数据 为编制统计提供了恰当的基 础。
3.2 评估源数据-定期评估源数 据。
3.3 统计技术-使用的统计技术 符合健全的统计程序。
3.4 评估和确认中间数据和统计 产出-定期评估和确认中间数 据和产出的数据。
2.2.1 范围与国际公认的标准、指南或良好作 法广为相符。
2.3 分类/部门划分-分类和部 门划分遵循了国际公认的标 准、指南或良好作法。
2.3.1 使用的分类/部门划分体系与国际公认的 标准、指南或良好作法广为相符。
3. 准确性和可靠性
源数据和统计技术 是健全的,而且产 出的数据能够充分 反映实际情况。
0.2 资源-能够满足统计规划的 要求。
0.2.1 满足统计规划需要的人力、设备和计算 机资源。 0.2.2 采取能够确保资源有效使用的措施。
0.3 相关性-统计涵盖了主题领 域的相关信息。
0.4 其他的质量管理-质量是统 计工作的基础。
0.3.1 对现有数据的相关性和实用性能否满足 用户的需要进行监测。
3.4.1 根据相应的其它信息确认中间结果。 3.4.2 对中间数据中出现的差异进行评估和调 查。 3.4.3 调查产出的数据中出现的统计差异和其 它的迹象和问题。
3.5.1 定期对修正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用来在 内部对于统计程序提供信息(还见 4.3.3)。
数据质量评估框架-通用框架 (2003 年 7 月版)
标准指导统计政策和作法。
1.3.1 具有指导工作人员行为的指南,并且使 工作人员熟知。
#2362487 v1 - Generic Framework (DQAF July 2003) Chinese (2362487) May 17, 2005 (2:58 PM)
数据质量评估框架-通用框架 (2003 年 7 月版)
5.2 数据诠释的可获得性-提供 最新更新的和充分的数据诠 释。
5.3 对用户的帮助-能够及时提 供有见地的支持服务。
5.2.1 可以获得关于概念、范围、分类、记录 基础、数据来源和统计技术的说明文件,并且 注明与国际公认标准、指南或良好作法的不同 之处。 5.2.2 根据用户对象的需要调整数据诠释的详 细程度。
5.3.1 公布每个统计领域的联系人。 5.3.2 广泛提供包括任何收费信息在内的出版 物、文件和其它服务的目录。
4.2.1 数据与其所在的数据组相一致。 4.2.2 在适当的一段时期内,数据具有一贯性 或可核对性。 4.2.3 数据与来自其它数据源和/或统计框架的 数据相一致或者可核对。
4.3.1 根 据 一 个 定 期 而 透 明 的 时 间 表 进 行 修 正。 4.3.2 明确指出原始数据和/或者修正数据。 4.3.3 向公众公开对于修正的研究和分析(亦 见 3.5.1)。
0.4.1 建立了以质量为重点的程序。 0.4.2 建立了监测统计规划质量的程序。 0.4.3 建立了在统计规划中处理质量方面关注 的程序。
1. 保证诚信
在收集、处理和公 布数据方面严格遵 守客观性原则。
1.1 专业化-按专业化原则指导 统计政策和作法。
1.1.1 在公正的基础上编制数据。 1.1.2 完全从统计的角度来考虑选择数据源、 统计技术和公布方面的决策。 1.1.3 适当的统计实体有权对数据的错误解释 和滥用进行评论。
质量方面 4. 适用性
数据具有恰当的频 率和及时性,并遵 循一个可预测的修 正政策。
要素 4.1 频率和及时性-频率和及时 性遵循国际公认的公布标准。
4.2 一致性-数据与其所在的数 据组相一致,在一段时间内相 一致,与主要数据组相一致。
4.3 修正政策和作法-根据定期 和公开的程序修正数据。
指标 4.1.1 频率遵循公布标准。 4.1.2 及时性遵循公布标准。
5. 可获得性
数据和数据诠释容 易获得,并对用户 提供适当的帮助。
5.1 数据的可获得性-清楚和通 俗易懂地提供数据,公布方式
充足,并且公正地提供数据。
5.1.1 按照方便正确解释和有意义比较的形式 公布数据(文字、表格和图示的格式与清晰程
度)。 5.1.2 公布的媒介和格式恰当。 5.1.3 按照预先公布的时间表发布数据。 5.1.4 同时向所有用户公布数据。 5.1.5 对于不例行公布的数据,若有要求,则 进行提供。
质量方面 0.质量的前提条件
数据质量评估框架-通用框架 (2003 年 7 月版)
要素 0.1 法律和机构环境-环境能够 对统计提供支持。
指标
0.1.1 明确规定了收集、处理和公布数据的责 任。 0.1.2 生产数据的机构之间有充分的数据共享 和协调。 0.1.3 对数据报告者的数据加以保密,并只用 于统计目的。 0.1.4 通过法律框架或者手段保证统计申报和/ 或鼓励填报。
质量方面 2. 方法健全性
统计的方法论基础 遵循国际公认的标 准、指南或良好作 法。
要素 2.1 概念和定义-所使用的概念 和定义遵循了国际公认的统计 框架。
2.2 范围-统计范围遵循了国际 公认的标准、指南或良好作 法。
指标 2.1.1 概念和定义的整体框架遵循了国际公认 的标准、指南或良好作法。
1.2 透明度-统计政策和作法保 持透明度。
1.2.1 向公众公开关于如何收集、处理和公布 统计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1.2.2 向公众明示政府内部在公布之前所获得 的数据。 1.2.3 明确注明数据的编制机构/单位。 1.2.4 提前宣布有关方法、源数据和统计技术 方面的主要变化。
1.3 职业道德标准-以职业道德
3.5 修正研究-作为衡量可靠性 的一个方法,追踪和分析修 正,寻找其中可能包含的信 息。
2.4.1 使用市场价格为流量和存量定值。 2.4.2 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记录。 2.4.3 加总/轧差程序与国际公认的标准、指南 或良好作法广为相符。 3.1.1 源数据来自反映了一国具体情况的综合 数据收集规划。 3.1.2 源 数 据 在 相 当 程 度 上 接 近 在 定 义 、 范 围、分类、定值和记录时间方面的要求。 3.1.3 源数据是及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