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目录

第一篇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8)

第一章新生儿科 (8)

第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8)

第二节新生儿败血症 (11)

第三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4)

第四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6)

第五节早产儿管理 (19)

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4)

第七节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30)

第八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1)

第九节新生儿气漏综合征 (36)

第十节新生儿窒息复苏 (37)

第十一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4)

第十二节新生儿休克 (47)

第十三节新生儿肠外营养 (48)

第十四节新生儿输血规范 (51)

第十五节新生儿激素使用规范 (54)

第二章呼吸科 (57)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7)

第二节急性感染性喉炎 (59)

第三节肺炎 (62)

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67)

第三章神经内科 (72)

第一节吉兰-巴雷综合征 (72)

第二节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75)

第三节热性惊厥 (79)

第四节病毒性脑炎 (83)

第五节瑞氏综合征 (87)

第六节化脓性脑膜炎 (90)

第七节癫痫 (96)

第八节惊厥持续状态 (103)

第九节颅内高压 (109)

第十节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 (112)

第四章心血管内科 (116)

第一节房间隔缺损 (116)

第二节室间隔缺损 (117)

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 (120)

第四节病毒性心肌炎 (122)

第五节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124)

第五章血液肿瘤科 (130)

第一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0)

第二节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6)

第三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40)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指南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指南

654

第二十五章儿童保健

第一节营养不良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完成病历。

2.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史。

3. 相关疾病史(急慢性感染、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等),病情发生发展过程。

4. 合并症及治疗经过。

【检查】

1. 入院后1小时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格检查外,应注意皮下脂肪减少部位、程度、水肿、精神状态及心肺功能。

2. 实验室检查: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作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等相关检查,针对原发病作相关检查及心电图、肝脏超声、X 线检查,有条件者可作血游离氨基酸、血清酶、血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诊断】

1. 根据临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消瘦型、水肿型、混合型)和程度(轻、中、重)。

2. 尽力找出原发疾病。

3. 寻找可能的合并症。

【治疗原则】

1. 迅速纠正严重合并症:如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严重感染等。

2. 及时处理各种原发疾病。

3. 调整饮食,合理喂养。

4. 可选用各种消化酶、蛋白同化类固醇如苯丙酸诺龙;补充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

5. 病情严重、血浆蛋白过低或有严重贫血者,可输全血或血浆。

6.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或转上级医院。

【疗效标准】

1. 治愈:体重增长至相应身高体重标准第三个百分位以上,各项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 好转:体重增长,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各种并发症好转。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04版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04版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04版

English response:

Pediatric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04 Edition.

The Pediatric Disea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04 Edition, provide comprehensiv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pediatric conditions. These guidelines are intended for use by pediatricians, family physicians, nurse practitioners, and other healthcare providers who care for children.

The guidelines are divided into 19 chapters, each of which covers a different topic area. The chapters includ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ediatric care.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fectious diseases.

Respiratory diseases.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费县人民医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

新生儿颅内出血 (4)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

感染性疾病: (6)

先天性感染 (6)

新生儿败血症 (7)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

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

小儿出血性疾病: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

血友病 (12)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

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

先天性心脏病 (20)

一、室间隔缺损 (20)

二、房间隔缺损 (2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2)

四、法洛四联症 (22)

五、大动脉转位 (23)

六、主动脉缩窄 (24)

七、肺动脉瓣狹窄 (2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

儿童期糖尿病 (27)

川崎病 (31)

心肌炎的诊治 (32)

哮喘的诊治 (33)

小儿结核的诊断 (34)

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35)

腰推穿刺 (36)

腹腔穿刺 (36)

胸膜腔穿刺抽液 (37)

胸膜腔穿刺抽气 (37)

胸骨穿刺 (38)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费县人民医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

新生儿颅内出血 (4)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

感染性疾病: (6)

先天性感染 (6)

新生儿败血症 (7)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

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

小儿出血性疾病: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

血友病 (12)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

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

先天性心脏病 (20)

一、室间隔缺损 (20)

二、房间隔缺损 (2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1)

四、法洛四联症 (22)

五、大动脉转位 (23)

六、主动脉缩窄 (24)

七、肺动脉瓣狹窄 (2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

儿童期糖尿病 (27)

川崎病 (30)

心肌炎的诊治 (31)

哮喘的诊治 (32)

小儿结核的诊断 (34)

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34)

腰推穿刺 (36)

腹腔穿刺 (36)

胸膜腔穿刺抽液 (37)

胸膜腔穿刺抽气 (37)

胸骨穿刺 (38)

费县人民医院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内容预览: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2、治疗规范

(1)医师熟悉本科疾病治疗常规和疗效标准。

(2)一般病例治疗方案由主管医师制定,疑难危重病例治疗方案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制定。

(3)非本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4)重大疾病和特殊病人治疗方案应会诊讨论决定,必要时实施多科联合会诊。(5)治疗方案和主要治疗措施有明确记录。

(6)有创性治疗措施应由上级医师审批。

(7)造成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措施须经科主任和医务科审批。

(8)修改治疗方案应有上级医师指示。

(9)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应明确记录并报上级医师。

(10)主要治疗措施应在确诊后及时实施。

(11)禁止滥用药物或过度操作(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12)抢救病人时,值班医师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并报告上级医师,二线医师15分钟内到达现场,需要会诊讨论的应于1小时内实施。

儿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儿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儿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引言

儿科外科是专门针对儿童患者的外科医学分支,其治疗和手术操作与成人外科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档旨在提供儿科外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儿童外科手术。

诊疗指南

1.儿科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因此医务人员应妥善选择和运用适用的诊断手段,如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及时处置和控制疼痛是儿童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在麻醉等过程中,应遵循特殊注意事项,因为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可能不同于成人。

3.在进行手术操作前,应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检查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4.在手术操作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包括正

确使用手套、口罩、手术袍和巡视帽等,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5.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应考虑到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手

术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操作规范

1.手术室设备和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保持无菌状态。手术麻

醉设备和药物应经过严格检查和审核,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前应洗手并正确穿戴手套、口罩、手术

袍和巡视帽,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3.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准备齐全的手术用具和器材,并确保其无菌状态。术前核对手术用具和器材的数量和种类,避免

遗漏或混淆。

4.手术操作中应遵循严格的手术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定位、手

术器械使用、止血控制等。在手术结束后,应仔细清点所有手术用

具和器材,确保没有遗留在患者体内。

5.术后恢复室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条件,以促进患者的迅速康

临床儿科指南最新版

临床儿科指南最新版

临床儿科指南最新版

前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保护儿童健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提高诊疗水平。

内容概要:

第一章新生儿疾病

1.1 新生儿窒息

1.2 新生儿黄疸

1.3 新生儿败血症

1.4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

第二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1 bronchiolitis

2.2 肺炎

2.3 哮喘

2.4 Croup综合征

第三章儿童消化系统疾病

3.1 腹泻

3.2 便秘

3.3 反流性食管炎

3.4 肠套叠

第四章儿童神经系统疾病4.1 癫痫

4.2 自闭症

4.3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4.4 脑瘫

第五章儿童内分泌疾病5.1 儿童肥胖症

5.2 儿童糖尿病

5.3 生长激素缺乏症

5.4 甲状腺疾病

第六章预防接种

6.1 预防接种时间表

6.2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6.3 预防接种禁忌症

第七章营养与生长发育7.1 母乳喂养指导

7.2 儿童营养不良

7.3 生长发育评估

后记

本指南汇集了国内外儿科专家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临床儿科常见病的诊治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实用指导。希望广大儿科医生能够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为保护儿童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

新生儿颅内出血 (4)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

感染性疾病: (6)

先天性感染 (6)

新生儿败血症 (7)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

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

小儿出血性疾病: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

血友病 (12)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

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

先天性心脏病 (20)

一、室间隔缺损 (20)

二、房间隔缺损 (21)

三、动脉导管未闭 (21)

四、法洛四联症 (22)

五、大动脉转位 (23)

六、主动脉缩窄 (24)

七、肺动脉瓣狹窄 (2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

儿童期糖尿病 (27)

川崎病 (30)

心肌炎的诊治 (31)

哮喘的诊治 (32)

小儿结核的诊断 (34)

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34)

腰推穿刺 (36)

腹腔穿刺 (36)

胸膜腔穿刺抽液 (37)

胸膜腔穿刺抽气 (37)

胸骨穿刺 (38)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引言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儿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提高儿科医疗水平,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本指南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和治疗建议。

常见疾病和治疗建议

上呼吸道感染

- 患者一般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建议给予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液体摄入。

- 对于高热、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并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腹泻

- 对于轻度腹泻,建议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补充,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 对于血便、持续腹泻、严重脱水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儿童发热

- 儿童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感染的表现,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建议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根据病情进一步处理。

- 如果儿童有高热、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结论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常见儿科疾病的治疗建议,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本指南仅供医务人员参考,不可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未列出的其他疾病和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前言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是为了规范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儿科诊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而制定的。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儿科临床诊疗工作。

目录

1. 引言

2. 患者接诊与评估

3.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

4.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5. 特殊检查与治疗

6. 患者教育与随访

7.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

8. 结论

1. 引言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我国儿科诊疗水平,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本指南是根据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儿科诊疗进展而制定的。

2. 患者接诊与评估

患者接诊与评估是儿科临床诊疗的重要环节。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

3.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医生应根据症状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腹泻、惊厥等。医生应根据疾

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

疗方案。

5. 特殊检查与治疗

特殊检查与治疗包括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血液透析等。医生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经患者或家长同意后,方可进行特殊检查

与治疗。

6. 患者教育与随访

医生应向患者或家长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并指导

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此外,医生还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

医生应严格遵守医疗安全规定,降低医疗风险。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儿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儿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用。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01
02
03
04
心理治疗
针对患儿的心理问题,采取心 理治疗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
、家庭治疗等。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 进行治疗,如光疗、热敷等。
饮食治疗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营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低脂
、低糖饮食等。
运动治疗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改善 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REPORTING
本次指南重点内容回顾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本次指南详细阐述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等疾病的诊 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个体化治疗原则
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要求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 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儿在医院环境中与同龄人交往受限 ,社交能力发展受阻,孤独感增强。
情绪表达
患儿情绪不稳定,易受到疼痛、治疗 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哭闹、 抵触等行为。
心理支持技巧和方法分享
01
建立信任关系
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让患儿
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02
情绪安抚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可采用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方式,以及听音

儿科诊疗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操作规范

篇一:儿科诊疗规范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

新生儿学组

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

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

(1) 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 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 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6) 体温≤30℃ 或> 41℃。 (7) 硬肿面积

≥70%。

(8) 血糖 <1.1mmol/L (20mg/dl)。 (9) 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10) 出生体重≤1000g。2.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 (见表1)

表l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

注:(1) 分值 > 90为非危重;70~90为危重;< 70为极危重。 (2) 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评分。 (3) 选24h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

(4) 首次评分,若缺项(≤2分),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值 > 72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 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

(5) 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 (6) 不吸氧条件下测Pa02。 (7) 1mmHg=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 儿科常见病

本诊疗指南涵盖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常见病的列表:

- 呼吸道感染

- 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病

- 发热

- 儿童传染病

- 肠道感染

- 眼部感染

- 尿路感染

- 头部外伤

- 儿童过敏等

2. 诊断与治疗原则

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根据患儿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 注意聆听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程

度和后续变化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皮肤、听取肺部和心脏等。

-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家族史等。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3. 药物治疗建议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患儿的年龄、体重、耐药情况等因素。

-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准确计算药物的用量。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非药物治疗建议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 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 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 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

5. 注意事项

在给予儿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 强调家长的合作,包括正确服药、按时复诊等。

- 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帮助幼儿用药、调整给药方式等。

儿科诊疗指南目录

儿科诊疗指南目录

儿科诊疗指南目录

儿科是专门研究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及相关疾病的学科,儿科诊疗指南是医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儿科诊疗指南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前言

1.引言

2.指南目的

3.指南适用范围

4.指南开发过程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指南

1.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重要性

2.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3.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指导原则

4.常见生长发育问题的处理

三、常见儿科疾病指南

1.常见感染性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2)肺炎

(3)腹泻

(4)尿路感染

2.常见慢性疾病

(1)哮喘

(2)湿疹

(3)食物过敏

四、儿童营养与饮食指南

1.婴儿早期喂养指南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2.婴儿及幼儿膳食指南

(1)配方奶喂养

(2)辅食添加

3.青少年膳食指南

(1)合理膳食结构

(2)饮食均衡问题

五、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指南

1.正常儿童心理发展

(1)儿童心理需求

(2)儿童行为表现

(3)常见心理问题

2.心理发展评估工具

(1)儿童发展量表

(2)儿童行为量表

3.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

(1)焦虑症

(2)抑郁症

六、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1.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2.常规疫苗接种计划

3.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4.常见疫苗副反应处理

七、其他儿科专科指南

1.小儿呼吸科

2.小儿心脏病科

3.小儿消化科

4.小儿神经科

5.小儿肾脏病科

6.小儿血液科

八、附录

1.相关专业术语解释

2.儿科相关疾病药物治疗指南

3.常用儿科诊断方法与检查指南

以上是儿科诊疗指南的目录大致内容,每个小节中会详细介绍该领域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指南。指南的目录结构及章节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儿科诊疗指南的编写和更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提供给医生、护士、家长等相关人员科学、规范、权威的儿科诊疗指导。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23年版)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23年版)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2023年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的儿科疾病诊疗指南,为医疗从业者提供权威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福祉。

1.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1. 呼吸系统疾病

1.1.1. 哮喘

- 诊断:根据症状、肺功能测试和过敏原检测

- 治疗:建议使用吸入式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式皮质类固醇。

1.1.

2. 肺炎

- 诊断:根据体格检查、胸部X光和痰液培养

- 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1.2. 消化系统疾病

1.2.1. 腹泻

-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检查

- 治疗:补充电解质和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1.2.2. 胃食管反流病

-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治疗:建议改变饮食惯、服用抗酸药物和保护性药物。

2. 儿童预防接种计划

根据卫生部的指导意见,以下是儿童在2023年所需接种的疫苗:

- 百白破疫苗

-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

- 脊髓灰质炎疫苗

- 白喉疫苗

3. 儿童营养指南

为了确保儿童健康发展,以下是儿童饮食方面的建议:

- 给予均衡的膳食,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和奶制品。

- 鼓励多饮水,限制果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 避免过量食用高盐和高糖食物。

- 尽量避免给婴儿添加含糖食品。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版的儿科疾病诊疗指南,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儿童预防接种计划以及儿童营养指南。希望该指南能够帮助医疗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确保儿童的健康和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县人民医院

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科室: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

新生儿颅内出血 (3)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4)

感染性疾病: (5)

先天性感染 (5)

新生儿败血症 (6)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6)

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6)

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8)

小儿出血性疾病: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0)

血友病 (11)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2)

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3)

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5)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7)

先天性心脏病 (19)

一、室间隔缺损 (19)

二、房间隔缺损 (20)

三、动脉导管未闭 (21)

四、法洛四联症 (21)

五、大动脉转位 (22)

六、主动脉缩窄 (23)

七、肺动脉瓣狹窄 (2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5)

儿童期糖尿病 (26)

川崎病 (30)

心肌炎的诊治 (31)

哮喘的诊治 (32)

小儿结核的诊断 (33)

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34)

腰推穿刺 (35)

腹腔穿刺 (35)

胸膜腔穿刺抽液 (36)

胸膜腔穿刺抽气 (37)

胸骨穿刺 (37)

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1、诊断规范

(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2、治疗规范

(1)医师熟悉本科疾病治疗常规和疗效标准。

(2)一般病例治疗方案由主管医师制定,疑难危重病例治疗方案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制定。

(3)非本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

(4)重大疾病和特殊病人治疗方案应会诊讨论决定,必要时实施多科联合会诊。

(5)治疗方案和主要治疗措施有明确记录。

(6)有创性治疗措施应由上级医师审批。

(7)造成器官功能损害的治疗措施须经科主任和医务科审批。

(8)修改治疗方案应有上级医师指示。

(9)因治疗出现的副作用应明确记录并报上级医师。

(10)主要治疗措施应在确诊后及时实施。

(11)禁止滥用药物或过度操作(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

(12)抢救病人时,值班医师应立即到达现场开展工作并报告上级医师,二线医师15分钟内到达现场,需要会诊讨论的应于1小时内实施。

(13)抢救病例须经上级医师指导,重大抢救由科主任直接指导,多科抢救由院医务科协调。

(14)抢救记录应于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完成。

手术科室治疗规范

(1)认真执行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规范,严禁超越权限实施手术。

(2)择期手术术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手术方案有上级医师审批意见。

(3)重大手术须经会诊讨论决定手术方案和时机。

(4)严格执行术前谈话和签字制度。

(5)当日术前术后病人应有口头或书面交班。

(9)术者及麻醉师手术前一日查看病人,检查术前准备情况。

(10)中、大型手术必须实施术中监护。

(11)术中更改手术方案、麻醉方式或出现紧急情况,应报上级医师或紧急会诊决定,并通报病人家属签字认可。

(12)择期手术住院 5日内实施(特殊情况除外),急诊手术当日实施。

(13)传染病病人手术应严格实行隔离措施。

(14)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在手术室或ICU稳定生命体征后方可送回病房。

(15)按时完成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及术后记录。

(16)禁止擅自实施非本专科手术。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1)术前诊断明确。

(2)术前应完成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型、感染筛查、交叉配血、凝血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肝肾功

能、心电图、胸片、专科特殊检查)。

(3)术前手术医生查房。(特指上级医师查房或术前讨论)

(4)术前术后麻醉师访视病人。(急诊和局麻手术术前检查和麻醉方式酌情而定)

(5)手术方案合理。

(6)麻醉方式合理。

(7)术中术后进行生命指征监测。

(8)术后合理处理并发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窒息(主要是产前和产时)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后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可分为三度:出生后12〜24小时内常有以下表现:

Ⅰ:轻度:表现过度兴奋、拥抱反射稍活跃,肌张力正常。吸吮反射和前囟张力正常。持续24小时左右,3天内多好转,预后良好。

Ⅱ:中度:嗜睡或迟钝,肌张力、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减弱,常伴惊厥,前囟门张力正常或稍饱满,可有轻度中枢性呼吸衰竭。多在一周内好转,反之预后严

Ⅲ: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消失,频发惊厥,有瞳孔改变,前囟门紧张,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髙,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诊断要点】:

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率<100次/分,持续5分钟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

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7;

3、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

4、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同时具备以上4条者可确诊。

【治疗】

1、支持疗法:对每一名患儿仔细观察、监測,采取措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1)保持血气和酸碱平衡。

2)监测血压和心率:如有血容量不足可输血浆10ml/kg,必要时可滴注多巴胺每分钟5-7ug/kg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15ug/kg,维持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

3)监测血糖:宜维持血糖在4.5-5mmol/l。

4)保持血细胞比容在45%-60%之间。

2、对症处理

1)及时控制惊厥:负荷量苯巴比妥钠20mg/kg,10分钟内静脉缓慢推注或肌注。如未能止痉,间隔15-20分钟加用5mg/kg,直至总负荷量30mg/kg。给负荷剂量12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5mg/kg.,分2次。有低钙血症可给10%葡萄糖酸钙2ml/kg,加等量葡萄糖液缓慢静注。

2)脑水肿的治疗:无血容量不足时,最初2-3日入液量控制在每日60ml/kg。颅内压明显增高时亦可用甘露醉0.5-0.75g/kg静注,每6-8小时1次,视疗效酌情维持;但有颅内出血者甘露醇慎用。地塞米松每次0.5g/kg,每日2次,一般用2-3日。

3)止血药物疑有颅内出血者可选用维生素K1每日5mg,酚磺乙胺(止血敏)每次10mg/kg,每日2〜3次;卡巴克络(安络血)每次125mg,每日2〜3次,共3日。

4、脑细胞代谢激活剂选用胞二磷胆碱每日0.1g,静滴30-60min,10日为一疗程。可用1-3疗程。该药在有活动性出血时不宜使用;脑活素每日1ml,10日为一疗程。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病情中度患者。

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脑损伤,常因围生期缺氧或产伤而引起,﹤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髙。【临床表现】

1、小脑幕上出血或出血量较少时多表现兴奋症状,如烦躁、易激惹、凝视、尖叫、四肢肌张力增髙,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

2、出血量较多或以小脑幕下出血为主者常开始即表现抑制状态,如对刺激反应低下或无反应,四肢肌张力低,各种反射消失,呼吸暂停,嗜睡甚至昏迷。早产儿易引起室管膜下或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以抑制状态为主。

【诊断要点】

1、病史多有窒息或产伤史,足月儿常由于产伤引起,早产儿常由于缺氧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