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一体化教案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电子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应用电子技术的行业专家、本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骨干教师一起,通过对毕业生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重组课程内容,以实际电子线路为载体,后续课程的应用案例、企业真实电子产品的电路分析与制作为教学项目,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充分体现能力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功能简单的电路焊接到综合电子电路板的分析与焊接,由11个学习项目组成。

以任务为驱动、行动为导向,按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实施,最终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2. 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电路调试过程中问题的排查;2. 音响效果的优化。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 梦幻音响电路实验套件;2. Multimeter(万用表);3. 调试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4. 实验指导书。

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2. 每组配备一个音响电路实验套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功放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3. 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梦幻音响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4. 问题排查与解决(20分钟)学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自行排查,后向教师请教。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 音响效果优化(10分钟)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需求,对音响效果进行优化,教师给予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法;五、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延伸1. 邀请音响设备生产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音响设备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音响设备生产线,了解音响设备的生产过程。

3. 开展小组项目,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音响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真值表;(3)学会分析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真值表3.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4.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真值表;(3)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1)电子技术实验仪;(2)集成逻辑门电路模块;(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1)学生实验手册;(2)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电路图;(3)笔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简单的逻辑门电路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逻辑门电路的作用和应用;(2)学生分享对逻辑门电路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师讲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学习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真值表(1)教师展示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真值表;(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和理解符号表示和真值表。

4. 实验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2)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5. 分析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4(半波整流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4(半波整流电路)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1.2 整流滤波电路
1.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所示。

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和负载电阻L R组成。

1.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1)当2v为正半周时,二极管VD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L R 上产生正半周电压O v,如图(b)所示。

(2)当2v为负半周时,二极管VD加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L R 上无电流流过,如图(c)所示。

各波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d)所示。

结论:
脉动直流电:大小波动,方向不变的电流(或电压)称为脉动直流电。

半波整流:电路仅利用电源电压2v的半个波,故称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后的输出信号为半波脉动直流电。

半波整流电路的缺点是电源利用率低,且输出脉动大。

2.负载上的直流电压与直流电流的估算
(1)负载上的直流电压U L
U L=0.45 U2
式中,U2为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

(2)负载上的直流电流I L
I L=
L
L
R
U
=0.45
L
L
R
U
3.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选用二极管时要求其I F≥I D=I L U RM≥2U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施2.二极管特性曲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电流变化的关系曲线,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正向特性正向电压较小,这个区域常称为正向特性的“死区”。

一般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锗二极管约为0.2V。

正向电压超过“死区”电压后,电流随电压按指数规律增长。

此时,两端电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硅二极管约为0.7V,锗二极管约为0.3V。

(2)反向特性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此时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称为漏电流。

当加到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超过某一规定数值时,反向电流突然急剧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反向击穿现象,该反向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用U(BR)表示。

实际应用时,普通二极管应避免工作在击穿范围,否则会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管子失去单向导电性。

1.1.4二极管的使用常识1.二极管的型号国产二极管的型号命名规定由五部分组成(部分二极管无第五部分),国外产品依各国标准而确定。

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FM(2)反向饱和电流IR(3)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M(4)最高工作频率fM例: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导通后两端电压基本不变的特点,可以构成限幅(削波)电路来限制输出电压的幅度。

图(a)U D/VI/mA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2。

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反向击穿电压U(BR)反向漏电流很小( A级)所示为一单向限幅电路。

设输入电压ui=10sinωt (V),Us=5V,为简化分析,常将二极管理想化,即二极管导通时,两端电压降很小,可视为短路,相当于开关闭合,;二极管反向截止时,反向电流很小,相当于开关断开,如图所示。

这样,单向限幅电路输出电压uo被限制在+5V~-10V之间,其波形如图(b)所示。

将电路稍作改动便可做成双向限幅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这一特性,通常可将其用于电路的过电压保护。

课后拓展1.伏安特性曲线的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各告诉我们什么信息?2.结合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谈一谈使用二极管的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一、特性曲线1.特性曲线2.死区电压3.饱和压降4.反向特性二、二极管参数1.I FM2.I R3.U RM4.f M+-u iU SRVD5V+-u o(a)单向限幅电路(b)波形u i/Vπ2π3πωt10-10u o/Vπ2π3πωt10-105S S相当于开关闭合相当于开关断开。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集成逻辑门电路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功能。

3. 学会分析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4. 能够应用集成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二、教学内容1.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功能3.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4.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功能。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模拟电路演示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搭建集成逻辑门电路,进行逻辑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2. 实物或模拟电路:集成逻辑门电路。

3. 工具和材料:电路搭建工具,如烙铁、导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基础电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功能。

3. 演示:通过实物或模拟电路演示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4. 实践:学生动手搭建集成逻辑门电路,进行逻辑运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本教案的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电路搭建:评估学生搭建集成逻辑门电路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3. 逻辑运算练习:布置相关的逻辑运算题目,评估学生应用集成逻辑门电路进行逻辑运算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集成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2. 应用案例:介绍一些实际应用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例子,如数字电路、微控制器等,帮助学生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逻辑门电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功能;(3)学会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与门(AND gate)的符号表示和功能3. 或门(OR gate)的符号表示和功能4. 非门(NOT gate)的符号表示和功能5. 异或门(XOR gate)的符号表示和功能6. 逻辑门电路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功能;(3)逻辑门电路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1)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2)逻辑门电路的符号表示和功能;(3)逻辑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合和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1)逻辑门电路实验板;(2)逻辑门电路实验器件(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

2. 教学资源:(1)逻辑门电路相关教材和参考书;(2)逻辑门电路的课件和教学图片;(3)逻辑门电路的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简单的逻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逻辑运算的基本概念;(2)介绍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1)讲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符号表示;(2)讲解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的功能;(3)通过实例,展示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3. 实验:(1)安排学生进行逻辑门电路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逻辑门电路的特点。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材与教法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材与教法

封面、前言及目录
示例:1.2 整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1.4 配套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1)变抽象为直观
示例:电容滤波电路
(2)模拟微观
示例:PN结的形成;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 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二极管识别与检测”教学设计说明 “二极管识别与检测”教学设计 “二极管识别与检测”教案 “二极管识别与检测”学生工作页敬请批评指正!来自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教材与教法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李传珊
E-mail: lichsh1967@ 2012年7月21日 芜湖
【提 纲】
1. 教材简介
1.1 1.2 1.3 1.4 教材编写背景 教材内容与体例 教材编写特色 配套教学资源
2. 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2)实训平台灵活
模拟电路实验箱(台)、数字电路实验箱 (台) 、PCB、多功能板、面包板、EWB或Multisim 电路仿真
1.4 配套教学资源
教学指南: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与要求、教学建议、考核与评价建议、教学时间 分配建议
电子教案:以任务为单元,包含的要素有教学目标、
(4)增加数字电路的比例
(5)注意了内容的趣味性、通用性、实用性、先进
性,尽可能地采用了新知识、新器件和新工艺
1.3 教材编写特色
体现教学改革,适应发展需求
(1)坚持“做中教”、“做中学”,符合中职生的认 知规律 示例一:技能实训 三人表决器的设计、制作
示例二:模块九 触发器(通过看一看、做一做学 习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导入直观形象
示例:各模块导入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任务八课堂教学设计(一)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任务八课堂教学设计(一)
讲解演示
提问6:在图中有这个元件吗?
讲解
活动二元件的检测
提问1:电阻是如何检测的?
布置任务:判断项目中的电阻、三极管、二极管,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巡回指导
提问2:我手中的元件(轻触开关)是什么,他怎么测量?
讲授、演示
提问3:我们判断蜂鸣器好坏?
讲授、演示
提问3:我们判断集成门电路好坏?
讲授、演示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计
活动意图
一、课堂导入
(1分钟)
1.观察发现
看图识物,引出表决器的作用
1.创设情景:看图识物
播放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图片
提问:图中人物在做什么?
他们手上的按键是做什么用的。
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回答问题
PPT:三人表决器的安装之元件的筛查与检测
通过情景引入表决器,激发课堂的学习兴趣。
发现疑问先与同组人员讨论。
回答教师提问
观看PPT,根据教师演示一起测试,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发现疑问先与同组人员讨论。
PPT:活动一
观察发现
引出问题
图片
实物:实训所用工具
PPT:电阻的符号,电阻的识别方法
百一测评、微信公众号平台
PPT:三极管、二极管、按钮开关等识按钮开关等识别方法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浓。
3.降低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提高了手机在学习中的使用率。
不足:由于个别学生的懒散及个人素质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没有预计中高。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注意学生素质及信息技术的培养,多关心、鼓励、肯定他们。
2.轻触开关的检测。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一体化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一体化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一体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认识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2、掌握电子技术所涉及的基本元件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子技术基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基本元件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3、实验操作技能。

4、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电子技术基础概述1、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2、教学内容(30分钟)a.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b.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c.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3、课堂练习(20分钟)布置小组练习,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并让每个小组进行简单的答辩。

第二课时: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1、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电子元件,让学生大致了解电子元件的种类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30分钟)a.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b.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c.基本电路的搭建和运行原理3、实验操作(30分钟)布置简单的实验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搭建电路并观察实验现象,把握实验原理。

第三课时:实践应用与问题解决1、课堂导入(10分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强调电子技术的实践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40分钟)a.实例分析: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b.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课堂讨论(20分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电子技术相关的问题,并进行集体解决。

四、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的成绩2、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3、小组讨论的表现及结果4、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电子工厂或电子技术展览,进一步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电子技术经验。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电路元件
了解电阻器、电容器、电 感器等基本电路元件在直 流和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电磁现象与电磁感应
电磁现象
了解磁场、磁感线、磁通量等基本概 念,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对电流 的作用。
电磁感应
自感和互感
了解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 的应用。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掌 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传输数字信号,信号不连续,抗干扰能力强。
传输模拟信号,信号连续变化,容易受到噪 声干扰。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 系统的比较
在传输质量、抗干扰能力、保密性等方面,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简介
移动通信技术
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技术,包括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 等。具有移动性、灵活性和便携性等优点。
反馈的基本概念
介绍反馈的定义、分类以及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电路
阐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四种基本组态及其特点。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分析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增益稳定性、输入输出电阻、失真度等方面的影响。
0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述
数字信号的特点
离散性、二进制表示、抗干扰能力强。
电压
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掌握电压的概念、符号 及单位。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理解电阻的定义、符号、 单位及其与电流、电压的 关系。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
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了 解直流电源、负载、导线 等基本组成。
交流电路
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 路,了解交流电的产生、 表示方法及其与直流电的 区别。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第1章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课题】 1.1 二极管【教学目的】1、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类型和主要参数。

2、掌握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教学重点】1、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和类型。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及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1、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教学参考学时】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通过实物演示及列举实例,让学生了解二极管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简单介绍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等半导体的相关知识。

二、讲授新课1.1.1 半导体的特征及分类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硅和锗是4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轨道上有4个价电子。

2、主要特征掺杂性、热敏性、光敏性3、分类N型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磷、砷等5价元素,由于这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故在构成的共价键结构中,由于存在多余的价电子而产生大量自由电子,这种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称为电子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其中自由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空穴为少数载流子。

P型半导体在纯净半导体硅或锗中掺入硼、铝等3价元素,由于这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价电子,故在构成的共价键结构中,由于缺少价电子而形成大量空穴,这类掺杂后的半导体其导电作用主要靠空穴运动,称为空穴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其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热激发形成的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无论是P型半导体还是N型半导体都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

掺入的杂质元素的浓度越高,多数载流子的数量越多。

少数载流子是热激发而产生的,其数量的多少决定于温度。

1.1.2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和类型1、二极管的符号:2、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将一个PN结的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外加玻璃或塑料的管壳封装而成。

由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称为正极(或阳极);由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称为负极(或阴极)。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2.1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2.1
教具及参考书
教具:各种三极管、万用表
参考书:
王廷才.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业
习题2-1:1)、2)、3);习题2-2:1)、2)、5)




1.三极管有3个区、2个PN结、3个电极。它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流控制型元件,即用基极电流的大小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iC=βib,ie=iC+ib。
2.1.4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截止区的特点是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
放大区的特点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饱和区的特点是集电结和发射结都处于正偏。
2.1.5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共射电流放大系数】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的比值称为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穿透电流ICEO】它是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即IB=0时的IC值。
2.1.6给三极管体检
用万用表可以判断三极管的电极、类型及好坏。测量时应将万用表置欧姆挡“R×100”或“R×lk”。
【判断基极b和三极管的类型】
【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
2.1.7合理选用三极管
1)三极管工作时必须防止其电流、电压超出最大极限值。
2)选用三极管主要应注意下述参数:PCM、ICM和U(BR)CEO都要考虑留有一定富裕系数,开关电路则应考虑三极管的开关参数。
2.三极菅的输入特性类似二极管,分为死区和正向导通区;输出特性曲线族有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有共射电流放大系数β,穿透电流ICEO,最大集电极电流ICM,最大管耗PCM。用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时必须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教学内容
第2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器件符号。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教案

电子技术一体化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一体化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进行电子技术项目的设计及实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电子技术一体化基本概念与原理;2.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其应用;3.硬件电路仿真与分析;4.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5.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应用;6.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基本电路原理及应用;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3.硬件电路仿真与分析。

4.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5.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6.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原理,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理解;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的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子技术实验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入思考并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测验,测试学生对此章节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学习效果;2.实验项目评估:通过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报告,综合评估学生的实验成果;3.作业评估:通过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电子技术实验室:用于进行实验课程的开展;2.教材:选用《电子技术一体化》为教材;3.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供同学查阅相关学习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章节 | 课时数 |—- | —— |第一章电子技术一体化基本概念与原理 | 10课时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 20课时 |第三章硬件电路仿真与分析 | 15课时 |第四章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 15课时 |第五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 10课时 |第六章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 | 20课时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一名主讲教师及一名实验助教组成。

九、参考文献1.高宏伟,陈浩,电子技术一体化,电子工业出版社;2.崔哲,计算机嵌入式系统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3.Donald O. Pederson,唐·H.瓦德,电路仿真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对讲机的故障排除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对讲机的故障排除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对讲机的故障排除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讲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 培养学生对电子设备的故障排除能力;3. 提高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及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1. 对讲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 对讲机故障的常见原因;3. 对讲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对讲机故障排除的实操练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对讲机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讲机的故障排除。

2. 讲解对讲机的工作原理(15分钟)教师讲解对讲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源、发射电路、接收电路、调制解调器等部分。

3. 分析对讲机故障的常见原因(15分钟)教师分析对讲机故障的常见原因,如电源问题、线路故障、元器件损坏等。

4. 讲解对讲机故障的排除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对讲机故障的排除方法,包括查找故障原因、替换损坏元器件、修复线路等。

5. 实践操作(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对讲机故障排除的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三、课后作业1. 绘制对讲机的原理图;2. 列举三种对讲机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讲机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对讲机故障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对讲机原理图及实物;2. 故障排除工具及器材;3.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六、教学过程7.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对讲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8. 故障排除实操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故障排除实操演示,展示如何查找故障原因、替换损坏元器件和修复线路等步骤。

学生观看演示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建议。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案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案

电子技术一体化教案课程名称:电子技术一体化教案概述:该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电路基础、电子器件、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

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故障排除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练,学生将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动手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Unit 1: 电子技术基础概念1.1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电路基础知识1.2.1基本电路元件1.2.2电路符号和电路图1.2.3电路连接方式1.3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实践操作:简单电路的组装和测试Unit 2: 电子器件2.1二极管2.1.1理论知识2.1.2二极管的特性及参数测量2.2可控硅2.2.1理论知识2.2.2可控硅的特性及参数测量实践操作:二极管和可控硅的实验操作Unit 3: 模拟电子技术3.1放大电路3.1.1放大电路基本知识3.1.2放大电路的分类和特点3.2滤波电路3.2.1理论知识3.2.2滤波电路的设计和优化实践操作:模拟电子技术实验Unit 4: 数字电子技术4.1逻辑门电路4.1.1逻辑门基本知识4.1.2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4.2计数器和触发器4.2.1计数器和触发器的基本概念4.2.2计数器和触发器的应用实践操作:数字电子技术实验Unit 5: 故障排除和维修5.1故障排除方法5.1.1故障现象的分析和判断5.1.2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和步骤5.2电子设备维修技巧5.2.1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5.2.2维修技巧和注意事项实践操作:电子设备故障排除和维修教学评价:1.知识考查:课后作业、小测验2.能力评价:实验报告、设计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 半导体器件及其应用半导体器件的概念——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殊电特性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

半导体器件的特点——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寿命长、输入功率小、功率转换效率。

任务一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二极管的符号和工作特点,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熟悉二极管的识别方法。

3.了解二极管的分类,熟悉它的实际应用。

任务引入这些电子产品的电源是什么?如何将插座上的交流工频电变成直流电?二极管是什么?它能起什么作用?相关理论一、二极管的的结构和符号半导体二极管制造材料有硅(Si )、锗(Ge )及其化合物。

半导体材料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常见的有硅和锗。

不加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不同杂质,能产生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 举例说明你在何处曾经见到过二极管,它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电子数码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二极管整流稳压显示电路方框~ 交流电源 变压器 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状态显示电路直二级管整流稳压显示电路整流二极发光二极稳压二极按照所用材料不同,二极管可分为硅管和锗管两大类。

二极管的内部分为P型半导体区和N型半导体区,交界处形成PN结,从P区引出的电极为正极,用符号“A”表示,从N区引出的电极为负极,用符号“K”表示。

二、二极管的工作特点、主要参数和分类(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实验定义:二极管导通时,其正极电位高于负极电位,此时的外加电压称为正向电压,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简称“正偏”;二极管截止时,其正极电位低于负极电位,此时的外加电压称为反向电压,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简称“反偏”。

结论:二极管在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 FM二极管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 R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外加的最高反向电压。

(3)反向电流I R在规定的反向电压(<U BR)和环境温度下的反向电流。

3.二极管的分类(1)以材料分类,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等。

(2)以二极管的构造分类,有点接触型二极管和面接触型二极管等。

(3)以用途分类,有 整流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点接触型:PN 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调频电路 面接触型:PN 结面积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 整流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稳压二极管利用二极管反向电击穿时两端电压保持稳定的特性稳定电路两端电压。

发光二极管采用磷化镓或者磷砷化镓等制成,直接将电能变为光能。

光电二极管能将光照强弱的变化转变成电信号。

实训一、实训目的1.学会二极管的直观识别方法。

2.掌握用万用表对二极管进行质量好坏判断和极性判别的方法。

3.熟悉二极管在整流稳压显示电路中的应用。

二、实训器材电路名称 二极管整流稳压显示电路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点接触型:PN 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调频电路面接触型:PN 结面积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点接触型面接触型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特点1.二极管的直观识别2.二极管的测试3.二极管在整流稳压显示电路中的应用四、实训报告要求1.分别画出二极管整流稳压显示电路图和装配图。

2.完成测试记录。

3.分别说明V1、V2和V3的二极管类型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4.分析二极管整流稳压显示电路V2击穿开路后电路的故障现象。

任务二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应用半导体三极管又叫晶体三极管,由于它在工作时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都起作用,因此属于双极型器件,也叫做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双极结型晶体管),它是放大电路的重要元件。

学习目标1.掌握三极管的符号和工作特点,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熟悉三极管的识别方法。

3.熟悉三极管的分类,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任务引入墙壁电灯开关遥控电灯开关电灯开关照明电路中传统的机械开关与声控、光控、遥控开关工作方式有何不同?后面几种电灯开关是如何实现开、关灯功能的?什么是三极管?它有哪些工作特点?在三极管驱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相关理论一、三极管结构和图形符号及其分类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和图形符号低频三极管高频三极管小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开关三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图二、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I E=I C+I B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近似相等I C≈I E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当I B有一微小的变化时,就能引起I C较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β值的大小表明了三极管电流放大能力的强弱。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放大能力实质上是I B对I C的控制能力,因为无论I B还是I C都来自电源,三极管本身是不能放大电流的。

四、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是研究基极电流I B 与发射结电压U BE 之间的关系当U CB >1V 后,U CE 数值的改变对输入特性曲线影响不大。

但是环境温度变化时,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会发生变化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研究集电极电流I C 与电压U CE 之间的关系,是在基极电流I B 一定的情况下测试出来的。

由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三极管工作时有三个可能的工作工域 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和特点截止区 放大区 饱和区 条件 发射结反偏或零偏 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反偏 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特点 I B=0、I C ≈0 △I C=β△I B i C 不再受i B 控制三极管饱和时的U CE 值称为饱和压降,记作U CES ,小功率硅管的U CES 约为0.3V ,锗管的U CES 约为0.1V 。

五、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和型号命名方法 1.共射电流放大系数(1)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有时用h FE 表示)。

(2)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有时用h fe 表示)。

同一三极管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β 。

2.极限参数=0.5V CEU 1V ≥CEU死区电压,硅管约0.5V , 锗管约0.1V工作压降:硅管,锗管0.7V ~0.6≈CE U 0.3V~ 0.2≈ BE U(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集电极电流过大时,三极管的β值要降低,一般规定β值下降到正常值的2/3时,所对应的集电极电流。

(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U (BR)CEO 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

(3)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 集电极电流I C 流过集电结时会消耗功率而产生热量,使三极管温度升高。

根据三极管的最高温度和散热条件来规定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 ,要求P CM ≥I C U CE 。

例如,低频小功率三极管3CX200B ,其β在55~400之间,I CM=300mA ,U (BR)CEO=18V ,P CM=300mW 。

3.国产三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第二位:A 锗PNP 管、B 锗NPN 管、C 硅PNP 管、D 硅NPN 管第三位:X 低频小功率管、D 低频大功率管、G 高频小功率管、A 高频大功率管、K 开关管任务实施一、实训目的1.学会三极管的直观识别方法。

2.掌握用万用表对三极管进行极性判别的方法。

3.通过三极管驱动电路的测量,理解三极管的工作特点。

1.三极管的直观识别 2. 3.四、实训报告要求1.画出三极管驱动电路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2.完成测试记录,分析为什么通过改变u i 能控制白炽灯的状态,其中三极管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3DG110B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三极材料 器件的种同种器件型号的序三极管驱动电路的测 量 熟悉操作步骤、检查电路功能20 一共四步,错误一步扣5分课题二 放大电路及其应用利用电子器件把微弱的电信号(电压、电流、功率)增强到所需值的电路称为放大电路,它在实践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无论日常使用的收音机、扩音器或者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中都有各种各样的放大电路。

任务一 单管放大电路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图解分析的方法。

2.掌握分压式射极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

3.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组成和工作特点。

4.熟悉单管放大电路的装配、调试与检修。

任务引入说一说:门铃是如何工作的?组装放大电路,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熟悉放大电路调试方法。

相关知识1.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电路组成 三极管V基极偏置电阻Rb 和RP ′ 集电极负载电阻Rc 耦合电容C1和C2音乐门铃音乐集成电路放大电路(2)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静态——放大电路未加信号,即u i=0。

定义:静态时的直流电流I B、I C和直流电压U BE、U CE,称为静态工作点,或者简称为Q点。

放大电路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呢?RP断开,此时I BQ=0,在输入端输入正弦信号电压u i。

当u i处于正半周时,三极管发射结正偏,但是由于三极管存在死区,所以只有当信号电压超过开启电压以后,三极管才能导通。

当u i处于负半周时,三极管因发射结反偏而截止。

结论如果放大电路设置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当输入正弦信号电压u i后,信号电压u i与静态电压U BEQ 叠加在一起,三极管始终处于导通状态,基极总电流I BQ+i b就始终是单极性的脉动电流,从而保证了放大电路能把输入信号不失真地加以放大。

(3)动态工作情况当放大电路输入交流信号,即u i≠0时,称为动态。

结 论:在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频率相同,波形相似,幅度得到放大,而它们的相位相反。

电压放大作用是一种能量转换作用,即在很小的输入信号功率控制下,将电源的直流功率转变成了较大的输出信号功率。

2.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放大电路中只允许直流电流通过的路径。

交流通路——交流信号流通的路径。

直流通路:放大电路中的电容可以视为开路,电感可以视为短路。

交流通路:小容抗的电容以及内阻很小的电源,忽略其交流压降,都可以视为短路。

【例2-1】如图所示,已知V cc=6V ,R b=47k Ω,RP ′=253 k Ω,R c=2 k Ω,β=35。

求静态工作点。

+uBEQ =U BE u CE u R i -=U = o u R i -直流通路解:由图可得I CQ=βI BQ=35×0.018=0.63mAU CEQ=V cc-I CQ R c=6-0.63×2=4.7V3.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1)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i定义:从放大电路输入端B点看进去的交流等效电阻(不包括信号源的等效内阻),称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用Ri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