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质课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3汽化与液化 课时练习 含解析
12.3汽化与液化
考点一、汽化和液化现象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汽化现象。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其中液态的水一部分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故选D。
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现象。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说法正确。冬天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空气中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说法正确。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树木内的水分,故C说法正确。烧开水后,温度很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
3.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答案】C
【解析】选C。本题考查“白气”的理解。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见的“白气”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温度低,冰棍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外的温度比壶内温度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选C。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纸锅烧水
纸 锅 为 什 么 不 会 燃 烧 ?
实验表明: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液
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不 同 点
均是汽化,发生时都吸收热 量。 液体表面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和内部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实验现象总结
时间
观察阶段 沸腾前
观察要求
沸腾时 由小变大
气泡 温度 声音
由大到小
逐渐升高
大
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保持不变
小
实验结论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 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小资料 几种液体的沸点/º C (在标准大气压下)
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 是78℃,而煤油的沸点是150℃,所以 应该用煤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蒸发
日光下的湿衣服,温度没有达到水 的沸点也会变干。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 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蒸发的快慢?
挂在屋里干得快, 还是放在太阳下 干得快呢?
太阳下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3汽化和液化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3汽化和液化
一、教学内容
1. 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现象,以及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2. 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如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汽化和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现象,掌握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现象,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特点。
难点: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以及汽化和液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提问:夏天,为什么我们要喝冰镇饮料?(引导学生思考液体蒸发吸热的现象)
2. 知识讲解:
(1)蒸发和沸腾:介绍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现象,解释汽化过程中的吸热特点。
(2)液化:讲解液化的概念和液化的方法,如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实验演示:
(1)蒸发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的蒸发现象。
(2)沸腾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 随堂练习:
(1)蒸发和沸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汽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吸热?
5. 课堂讨论:
讨论液化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6. 板书设计:
汽化和液化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最新)
探索实验一
实验目的: 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的关系 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 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记录: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 流动情况 蒸发快慢
温度高 相同 相同
相同 表面积大 相同
相同 相同
空气流动快
百度文库
蒸发快 蒸发快 蒸发快
实验结论: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
想一想: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 现象,你能解释吗?
晒 盐
晒谷
探索实验二
实验目的: 探究酒精蒸发是否吸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酒精。 实验步骤: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
————
2、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读数是 ———— 3、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读数怎 样变化 —————— ,最低的温度是
——————
现象:游完泳湿湿的上岸感觉比水中冷。 风越吹感觉越冷。
风本身能否致冷? 请设计实验证明。
想一想:夏天吹电风扇为什么感到凉快?
人能通过汗液蒸发来调节温度。
讨论:
1)水在零摄氏度时会不会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2)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 感觉到冷? 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 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 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2. 详细内容:
a. 汽化的概念及其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b. 液化的概念及其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c. 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吸热和放热)
d.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原理和热效应。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的
分析。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夏天饮料杯口出现的露珠,引导学生思考
这是什么现象。
2. 知识讲解:
a. 介绍汽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b. 讲解液化的概念,介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c. 讲解汽化与液化的热效应,强调吸热和放热的特点。
3. 实验演示:
a. 演示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蒸发过程及温度变化。
b. 演示沸腾实验,让学生观察沸腾过程及温度变化。
c. 演示液化实验,让学生观察液化过程及温度变化。
4. 随堂练习:
a.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是汽化还是液化的过程。
b. 分析实验中的热效应表现。
5. 课堂讨论:
a. 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互相交流心得。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与液化》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与液化》课时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戴口罩可以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的护目镜容易起雾,这是汽化现象
C.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晨、午检用的水银体温计是运用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寒露”中“露”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固现象D.凝华现象
3.“元宵节”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煮汤圆的过程中涉及了许多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锅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变 B.锅边沿冒出的“白气”实质是水蒸气C.锅中的水沸腾后的温度一定是100℃ D.锅中汤圆温度升高,它所含热量增加4.如图所示,四个节气对应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惊蛰冰化水B.立秋露珠形
C.立冬霜来降D.大寒挂雾凇
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与节气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3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汽化与液化
目标确定的依据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汽化与液化》是第十二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中考时,主要以填空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准确写出是哪种物态变化,牢记方法,一般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题目难度不大。
4.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本课讲述的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相信蒸发过程要吸热以及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就会液化这两种现象,除了设计好演示和随堂小实验外,还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启发,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水的沸腾特点;会分析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2.能说出蒸发的定义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能说出液化的定义及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练习,学生能说出水的沸腾特点,并学会分析沸腾出图像的方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课件
猜想假设:
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硬纸
板、钟表等。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
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的管子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然
后汽化的蒸气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
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
管子放出。工作物质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
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很低的温度。
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
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得见?
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
蒸气没有被液化,而后面一段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观察要求
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
化的?伴随声音的情况?
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
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
点击图片播放实验视频
人体温下降。
游泳后上岸,风加快了皮肤
表面空气的流动,从面加快
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使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第十二章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 汽化 附答案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汽化
【基础练习】
知识点1汽化与液化
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和两种方式。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知识点2沸腾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3.关于水的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 ℃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4.如图1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图1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3)图乙是实验绘制的水的沸腾图像,水的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可能是。
知识点3蒸发
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6.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和液体的种类有关,所用的器材:玻璃板、胶头滴管、牙签、酒精灯、停表、酒精、水、豆油。
(1)为了比较蒸发快慢,他们将质量相同的液体滴在玻璃板上,测出液体蒸发完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表示液体蒸发越(选填“快”或“慢”)。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 汽化与液化
一、教学内容
1. 汽化的概念和方式:蒸发和沸腾;
2. 液化的概念和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空调、冰箱的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原理及其区别;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加热器、冷风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空调和冰箱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和方法,以及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化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汽化和液化的原理,让学生深入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汽化与液化
1. 汽化:蒸发、沸腾
2. 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 应用: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区别;
(2)举例说明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实例,运用汽化和液化的原理解决问题。
2019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课时作业(新版)沪科版
第2课时液化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液化现象
1.揭开锅盖盛饭时,经常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水滴(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夏天,一罐易拉罐饮料在冰箱中被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来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即使马上用干毛巾擦,一会儿又变湿。这是发生了( C ) A.饮料渗出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知识点2 液化放热
3.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 如图 )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后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
4.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D )
A.水蒸气比水温度高
B.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气比水传热快
D.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知识点3 液化的方法及应用
5.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6.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 )
A.压缩体积
B.提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积
综合能力提升练
7.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汽化(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的缘故。
8.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我们经常看到尾翼拖着的长长的白线( 俗称拉烟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中有水蒸气;由于高空气温较低,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环境时,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而发生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这时就有大量的雾产生,人们就会看到一道长长的白线形成的尾迹云。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与液化 问题式导学案
课题:§12.3汽化与液化问题集
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沸腾吸热;理解沸点.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
6、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
7、液化的条件是:;
8、液化的两种方式:和。
课中问题:
1、什么叫汽化?你能举例吗?
2、汽化有哪几种方式?
3、什么叫液化?你能举例吗?
4、什么叫沸腾?
5、你觉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又如何变化呢?
6、我们怎么来判断水烧开了没有呢?
7、水开了为什么要冒气?
8、水烧开需要哪些条件?
9、水在沸腾时有哪些特征?
10、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11、水熬干后,水去哪里了?
12、实验中怎样做能够“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
13、、怎样使用酒精灯?
14、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15、什么叫沸点?同种物质的沸点会变吗?
16、什么叫蒸发?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7、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18、什么叫液化?发生液化的条件是什么?
19、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经典例题:
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3汽化与液化 同步测试
2021202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放热过程的是()
A. 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B. 夏天,放在杯中的冰块过一会儿变成水
C.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
D. 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
2.某些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温
B. 密闭
C. 摊开
D. 通风
3.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与“白气”形成相同的是()
A. 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 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 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 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4.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 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
B. 绕在半山腰的云雾
C. 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
D. 身上的汗水变干了
5.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6.对于蒸发,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 0℃的水不能蒸发
C.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D. 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7.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 用保鲜膜将蔬菜包好
B. 将瓶中的酒精倒入碟子中
C. 将新鲜的水果放入冰箱中
D.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8.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12.3汽化与液化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竞赛课课
液态
一、
液态→气态:汽化 气态→液态:液化(凝结)
1.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 现象叫蒸发。
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
1、提出问题:
(1)水沸腾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3)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
温度会不会变化?
2、假设、猜想
(1)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2)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 (3)水沸腾过程中如果继续
练习
1、加热锅里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 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就会出现很多 “白气”,这是因为(D ) A、沸腾时水面上的温度高于100 ℃ B、沸腾时水不蒸发 C、止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的水 蒸气液化为小水滴
2、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 种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 气”是( C ) A、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常会看到冰棍在冒 “白气” B、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吸烟的人,从嘴里喷出“白气” D、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3、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 种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 气”是( C ) A、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常会看到冰棍在冒 “白气” B、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吸烟的人,从嘴里喷出“白气” D、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第十二章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液化
第2课时液化
【基础练习】
知识点1液化
1.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入温暖的房间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是
现象。
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3.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填序号)。
①雨后一会儿,淋湿的公路变干了
②浴室里洗澡时,墙上的玻璃镜面变模糊了
③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④废铁回炉,在高炉中变成滚烫的铁水
⑤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4.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夜,室外盆中的水会结冰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少了一些
D.杯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变成了水
知识点2液化放热
5.如图9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水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水蒸气发生(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手摸金属盘有微热的感觉,说明该变化过程需要热。
图9
6.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7.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10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图10
2020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2.3汽化与液化培优练习
12.3汽化与液化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不会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2.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3.下列现象不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的清晨大雾弥漫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户外到户内,要擦一下镜片上的水
C.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D.从冰箱中拿出的冰镇汽水瓶,过一会瓶壁外有一层水珠
4.下列现象不属于汽化的是
A.洒在教室地上的水一会不见了
B.夏天,晾在外边的衣服变干了
C.酒精灯里的酒精几天后变少了
D.清晨树叶上出现露珠
5.下列关于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6.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形成“雾气”经过的物态变化是
A.水先蒸发后凝
固
B.水先汽化后凝固
C.水先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再液化成小水滴
D.先液化成小水滴,再汽化成水蒸气
7.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风感到凉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
A.示数降低 B.示数升高 C.示数不变 D.示数先降低后升高8.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晾晒湿衣服时,为了干得快,人们总是把它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而且还要把衣服摊开,这是因为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2、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________现象;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采取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4、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5、雾、露以及“白气”等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
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填吸或放)。
8、“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导航卫星,2010年1月17日凌晨我
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9、如图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
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
数;(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10、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11、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的缘故。
12、把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花包上,蘸上酒精,酒精蒸发时温度计的示数,这是因为蒸发的缘故。
13、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是:都是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汽化过程,都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不同点是:蒸发仅是在液体___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在__________温度都能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即__________下才能进行。
14、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遇冷_____形成的。
1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1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A、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凝固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18、在280C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9、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2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90 92 94 98 98 97 98
(1)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在沸腾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第
________min记录的数据明显错误,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此时液面上的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请指出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
(6)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上图的坐标中描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7)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9)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红和小兰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11)小宇同学发现他们组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