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案 (1)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 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3fc6802768e9951e738fc.png)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2、能根据意象领悟诗歌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难点: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情感四、教学准备:多媒体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法及学法:教法:诗词游戏、案例分析、影音课堂学法:头脑风暴、合作探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激趣导入方式(一):寻词填诗请大家根据诗意,选择合适的词填入下列诗句,使其完整。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明月别枝惊▁,清风半夜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唐·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几处▁▁争暖树,谁家▁▁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
杜牧《过华清宫》▁▁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送汪伦》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试问卷帘人,却道▁▁依旧。
李清照《如梦令》激趣导入方式(二)寻句抒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再次接受美的洗礼。
说到古诗词,同学们都耳熟能详,特别是课文中的诗词,很多同学甚至还能活学活用,下面,老师给你几个词,请你用诗句来形容一下那一时刻的心情,幻灯:“悲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喜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大家可以自由思考,发散思维,没有准确答案,诗句能体现出悲伤或喜悦的感情即可。
二、通过刚才的一个环节,大家可以看到,诗歌当中,包含了许多的物象,其实在古诗歌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特定的物象总是包含着特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意象。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b2dc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a.png)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阐明诗歌人物的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重难点:1、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练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尽管每个诗人的创作方法和风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会通过创作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情感。
意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因此,要把握诗歌的主题,就必须把握意象。
因此,意象鉴赏成为诗歌鉴赏的重点。
202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作品意象是指诗歌作品塑造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它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思想感情。
包括人物形象、场景形象和事物形象。
欣赏诗歌,要把握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意象的典型意义。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欣赏诗歌中的人物。
2、诗歌中的人物分类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诗歌强调叙事)在叙事诗中,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委婉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兴趣、情感或思想。
3、了解人物形象欣赏的主题类型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21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21年天津卷,2021年山东卷、福建卷,2021年四川卷、山东卷,2021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21年辽宁卷、重庆卷都有此类题目。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步骤1.范例指南1:(安徽卷2022)读下面的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
![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cde5b448d7c1c709a1457e.png)
一、鉴赏诗歌形象教案设计【教学时间】9月17日------26日【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教学重难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制渗透】(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教学时数】10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⑴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
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①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②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理解此含义时应注意:准确地把握形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友人直到“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和留恋。
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离愁别绪、伤别情怀等等。
二、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术语: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831479680203d8cf2f2451.png)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精选)-高三语文</Script>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诗歌鉴赏(一)高考要求: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于诗歌的基本知识,我指的是体裁方面的知识,因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讲过,此地处不再涉及。
一.鉴赏用词之妙(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静夜思是个例外吧!)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
高中生鉴赏诗词教案
![高中生鉴赏诗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2d256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d.png)
高中生鉴赏诗词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如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诗词知识,包括诗歌的基本形式、韵律特点、意象运用等;同时,学生应能通过诗词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选取的诗词应当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唐诗、宋词等不同时期的佳作,让学生感受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风貌。
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点。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朗诵、写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诗词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案还应包含评价与反馈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或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教案的设计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基础和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诗词鉴赏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古诗欣赏教案
![古诗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1259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c.png)
古诗欣赏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古诗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及具体教学步骤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古诗欣赏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图像或播放一段与古诗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一首经典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3. 合作学习法:教师分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首古诗,要求学生合作阅读、解读和欣赏,并进行小组展示。
六、教学步骤1. 导入- 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图像或播放一段与古诗相关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 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对古诗有什么了解?你们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什么?2. 正文- 教师示范朗读一首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态度、意境和表达方式。
-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解读一首经典古诗,并尝试自己朗读和解读。
-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首古诗,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阅读、解读并欣赏该首古诗。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组内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欣赏更多的古诗,可以组织学生自由朗读和分享。
-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诗,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
4.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欣赏对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有什么启示?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诗歌解读和表达能力为主要依据。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鉴赏》0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鉴赏》0](https://img.taocdn.com/s3/m/45b6080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3.png)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广西藤县第一中学 黄靖媚学习目标:1掌握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类考点的要求 及命题形式。
2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3稳固练习教学过程:一、了解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要求。
考什么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 级,即鉴赏评价。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PPT 展示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
师生共同复习,老师作必要的补充1课文回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高中阶段所学过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哪 些?要求:自主完成〔2-3分钟〕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例如: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木兰诗?中的木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雨霖铃?中的柳永、?定风波?中的苏轼、 ?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2.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情回忆2021没考; 2021年全国乙卷李白?金陵望汉江? ;2021年全国甲卷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四、诗歌人物形象考题的命题形式。
怎样考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 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 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人物的形象。
4 通过诗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怎样应考1 回忆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师生共同回忆,教师作必要补充〕思维切入点,弄清诗歌形象的三要点①写了谁〔特征身份〕;②用了什么手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③有什么意义〔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2举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
![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a58b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9.png)
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古诗,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人的创作背景、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通过鉴赏感受到诗歌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与古诗的接触,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鉴赏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情感意象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诗歌的审美标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点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感受古诗中的音、韵、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
2.情感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深入解读古诗中的情感意象,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创作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古诗的语言节奏和意蕴,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
四、教学方法1.讲解授课老师可以采用讲解授课的方式,通过背诵古诗、解词、同反义、辨析、排比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古诗中的语言特点和文学价值。
2.分组合作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成员分别负责背诵、理解、解说和创作古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多媒体展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五、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的认真程度、课堂听讲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个别表现的突出等方面的内容。
2.学生作业质量: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的准确度和深度、作业的独立思考和创作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3.学生考核成绩:既包括课堂小测验、质量评分、口头答辩等形式的测试,也包括期末考试和评分等方面的内容。
六、结语通过古诗鉴赏小学语文教案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古诗鉴赏不仅是一种文学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0a65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7.png)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诗词鉴赏来感受和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描绘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精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解析。
2. 学生准备:预习所选的古诗词,对诗词的内容和背景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古诗词人物的图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 诗歌鉴赏:选取一首古诗词,教师朗读,学生跟读,共同探讨诗中的人物形象。
3. 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和情感表达,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描绘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人物的理解,尝试用语言描绘人物形象,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尝试用语言描绘人物形象。
2. 学生可以进行古诗词人物形象的绘画创作,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古诗词鉴赏和人物形象描绘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收获和不足,相互鼓励和学习。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歌鉴赏能力,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拓展1. 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 组织诗词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2044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4.png)
《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
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
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高考热点(见课本P116。
仅作最简单的提示)。
仅作最简单的提示)二、高考题例二、高考题例 〖1994年全国〗年全国〗 菊 花 元稹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995年全国〗年全国〗 如梦令如梦令 李清照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却道海棠依旧。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瘦。
〖1998年全国〗年全国〗 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 贾岛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们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999年全国〗年全国〗 漫成一首漫成一首 杜甫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露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露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2000全国全国 〗 约 客 赵师秀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01全国全国 〗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诗词鉴赏教案
![诗词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0a1edc281e53a5902ff47.png)
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诗词鉴赏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积累一些名家名作及相关知识要点。
2、让学生明确针对诗词的一些考点:艺术形象、语言、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分析的能力、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2、在实践中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古代诗词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及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当你遇到困难时会想到李白的《行路难》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你乐观地去面对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的呼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了解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李清照写自己的愁思时也写出了一些名句,如《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诵读时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得到启发。
所以对诗词的鉴赏非常重要,而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也明显地体现在中考试题中,纵观近几年我们内江市的中考试题都有这一板块的考查,因此今天我们来进得古诗词阅读的鉴赏。
(二)总结考点1、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即诗词中的意象。
2、对诗句的理解,体会其表达的言外之意。
3、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4、明确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
(三)总结鉴赏步骤我们明确了这些考点之后,那在鉴赏时应该要有一定的鉴赏步骤。
读诗→理解→读问→分析→作答。
(四)结合中考题例讲解解答方法和技巧。
现在我就结合下面的例题来讲解一下我们在遇到这些考点的时候应该怎样来解答,请看下面这道题。
例题: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0fe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d.png)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b846ff46527d3240ce0f7.png)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复习目标:1.鉴赏诗词的形象、作者的感情、语言和表达技巧。
2.正确理解诗歌的语言在诗歌中的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复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炼字(词)、析句、技法和情感入手鉴赏诗歌。
复习要点:了解中考考点;从古诗词的炼字、析句等角度讲练鉴赏之法。
复习步骤:一、复习导入游戏“飞花令”:带有颜色的诗句,男女生对战。
二、题型总结(一)2016年诗歌考点说明:1.鉴赏诗词的形象、作者的感情、语言和表达技巧。
2.正确理解诗歌的语言在诗歌中的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二)课前体验,走近中考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3分)(2013.连云港卷《题破山寺后禅院》)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2分)(2015.连云港卷《迎燕》)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016.中考指南)4.结合诗歌内容,对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3分)(2014.连云港卷《城东早春》)题型总结:炼字、析句、情感、主旨、表达技巧三、题例讲练(一)炼字(词)例: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
(3分) (2013.连云港卷《题破山寺后禅院》)答案示例:“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1分)。
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1分);“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致幽静,更表达出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1分)。
方法指导:(含义+句子描述+意境/感情)练一练:《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3分)答案示例: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长安城因战乱而变得破败荒芜(1分)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满目凄然之景(1分),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1分)。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 教案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6e0e3763231126fdb1116.png)
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福建省龙海市白水中学陈亚龙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典例1]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①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
(1)比较这首诗中的第一、二句,说说“泉声〞和“鸡鸣〞表现的内容有何差异?答:(2)结合本诗的第三、四句内容,简析诗中山农的性格特征。
答:[典例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8分〕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上“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典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8分〕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①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4分〕②“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4分〕[典例4]昭君怨①郑域道是花来春末,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横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注]①昭君怨,词牌名。
(1)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上片写了它的那些方面?(2)这首词下片主要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
[典例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6分)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b4d0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1.png)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篇一: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一、理解诗词大意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2.高声朗读,理解大意。
初读诗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由朗读古诗词,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直至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词合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感悟诗词情境1.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情境。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
这时的诵读要求高于初读课文时的朗读。
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如痴如醉。
在读中去理解诗词的含义,在读中去品味诗词的意境,在读中去体验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2.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
我们都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
《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
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维的《阳关三叠》……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
对未有曲调的诗词,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格调的把握,调动自己的音乐素养,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用民歌、通俗歌曲、影视歌曲、儿童歌曲来套曲。
每组选定曲调之后便试唱,试唱成功后,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学生学唱。
如,有的学生用《我们的田野》的曲谱唱《登金陵凤凰台》,用《上海滩》的曲谱唱《秋浦歌》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27940d1f34693dbef3eb2.png)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和方法:回放历年高考诗歌中鉴赏形象的题目,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掌握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古诗词中的形象考查主要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象、物象、景象、事象等,而意境则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而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命题特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
①意象。
意象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出范围寻找相应意象,如2006年广东卷“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一是探究意象蕴含的思想感情(即其中的“意”),如湖北卷对“水”的寓意的理解。
②意境。
意境考查也是两种形式:一是描绘意境,如天津卷要求描绘“无数铃声遥过碛”一句表现的边塞景象;二是鉴赏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四川卷考查“竹窗斜漏补衣灯”画面蕴含的感情。
形象的考查今后肯定是古代诗歌鉴赏的热点,因为形象的描摹必然是为文章主旨与情感服务的,所以考查形象既能考查考生对形象的具体感受能力,又考查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三、方法指导(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①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例1、长干行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
【分析】诗人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人公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
例2、《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021年《诗歌赏析》优秀教案
![2021年《诗歌赏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de919d1711cc7930b716a9.png)
诗歌赏析一、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设问方式】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1.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2.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
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二、情感主旨类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背景知识】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课题古诗词鉴赏之鉴赏诗歌
的形象
授课日期第 3课时
授课类型共 5 课时
单元课标分析古诗文阅读在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中占了约36分,古诗词鉴赏大概占20分左右,题型基本上包括1、选择题 2、简答题 3、阅读延伸题;
考点则包括: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在2014年的高考中,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方式有比较大的改变,主要可能呈现出三种形式:
1、延续2013年的方式,针对一首诗词进行理解和鉴赏。
2、两首诗进行对比阅读,进行理解鉴赏。
3、诗和诗论(相关的白话文材料)结合阅读。
进行理解鉴赏
单元学情分析
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的鉴赏诗歌形象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累,但是还不够扎实,因此在本课中要让学生打牢基础,能够把古诗词鉴赏的形象鉴赏知识运用到理解鉴赏诗文中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记住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能够把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理解和鉴赏诗文中去。
教学重点让学生记住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把诗歌形象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理解和鉴赏诗文中去。
教学方法阅读探究法
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一、考点解析: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
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
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
思想感情。
二、鉴赏示例: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
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常见的意境有四组: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
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
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
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
凉、冷寂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
让学生明确诗
歌形象的考点
以及本质,识记
相关知识点。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让学生能
够明确诗
歌形象的
考点考查
的关键内
容,以便进
行复习。
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三)、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四)、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课堂活动三、典型例题【形象专项训练】
1、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
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
雨骑驴入剑门。
问题:在诗的前两句中,由“酒痕”、“消
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
怎样情感特征的人物形象?
2 客中初夏司
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
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
有葵花向日倾。
问题:散文创作有“形散而神不散”之说,
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
“不散”。
3、诉衷情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
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问题: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
析。
让学生通过典
型例题的解读
和鉴赏,巩固诗
歌形象的知识
和术语,并以此
更加明确地解
读文本内容。
巩固学生
有关形象
的知识点
识记。
小结诗歌形象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行归
纳总结
巩固诗歌
形象的知
识点识记。
练习与检测3、鹊桥仙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问题: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
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景象?诗
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自行完成
练习
巩固本课
的重要知
识点识记。
作业
5、南邻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他的性情的?
6、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问题:⑴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⑵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怎样描写小梅的优美风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