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苏俄地理学的特点与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苏俄地理学的特点与传统
近现代中日俄地理学的特点与传统
俄罗斯地理学的四位“元老”——谢苗诺夫—天山斯基、沃耶科夫、道库恰耶夫和阿努钦,他们构成了1917年十月革命之俄罗斯地理学的核心。
◊以道库恰耶夫、巴朗斯基为代表的俄国近代地理学的兴起,既受了德国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环境的特色和民族传统。
◊俄国幅员辽阔,地处欧亚大陆北陲,为地理考察和地理学理论建立提供了客观条件;俄罗斯文化与西欧具有不少差异,且语言互通困难较大。这使得俄国地理学的发展始终具有自己的特点。(十九世纪末,尽管很多来自德国和西欧其他国家的探险家和学者在俄罗斯生活工作,并对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产生影响,但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俄罗斯的地理学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
与德国和有些欧美各国不同,俄国近代地理学没有一个明显的开山鼻祖,而是由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整整两代地理学家共同完成。
东欧国家受前苏联地理学影响较深,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界限十分清楚,社会文化地理几乎
没有发展,仅限于经济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方面。
谢苗诺夫—天山斯基(1827——1914)
俄国第一代古典地理学大师。
他早年留学德国,是李特尔的学生,曾伴同李希霍芬对中亚进行探险考察。
1858年他到我国新疆,考察了准格尔盆地北面界山阿尔泰山和南面界山天山,是横越天山的第一个欧洲人,沙皇曾因此授予他一家在姓名之后加上天山斯基称号。
他和李特尔的接触是他对地理学研究产生兴趣,但不接受李特尔的目的论哲学,他强调地理学研究的现实重要性,把地理学做为减少农村居民贫困的一种手段,撰写了大量的区域专论。
主要著作:《俄罗斯帝国的地理统计词典》,是一部自然历史和经济现象的极有见地的融合作品。其地理学的观点长期影响着苏俄地理学界。
沃耶科夫(1842——1916)
地理学家和气候学家,在学术上是谢苗诺夫——天山斯基的追随者。
他对地理学发展的世纪贡献比较大,他一直从事地球热量和水平衡的研究,开创了比较气候系统
研究,注重地理学农业方面的应用,对气候学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按照他的建议,在格鲁吉亚试种茶叶、在中亚试种棉花、在乌克兰试种小麦,均获成功,改变了俄国的农作物布局面貌。
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他坚决主张重视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他是欧洲第一批认识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破坏性后果的学者之一。他指出俄罗斯高原由于过度放牧而英气侵蚀沟加速发展,北方森林的砍伐将导致气候变得日益干燥。
主要著作:《世界的气候》、《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等,全面地回答了人类对自然影响的一系列问题。他的著作主要特点是具有真正建设性的精神,并力求地理学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道库恰耶夫(1846——1903)
圣彼得堡大学的第一位地理学教授自然地理和土壤地理学家,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
主要学术贡献:
①从自然——历史观点出发,对土壤成因作了科学解释。(通过对俄罗斯欧洲部分平原的研究,认识到母质仅仅提供了土壤形成的基本物质,
水渗透地表疏松的物质,带走可溶物质,由此形成土壤;土壤也可以通过上部融合动植物的有机质而形成。)
②提出地球表面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③根据发生学原则对土壤进行分类,将俄国分为七大类纬度地带性土壤。
④指出土地评价的任务是确定土地的收入与价值,为确定税收的多少与租金提供依据。
⑤针对俄罗斯南部黑土地带的干旱问题,提出一套综合性的农业、水利及森林土壤改良措施。主要著作有《俄国的黑钙土》、《论自然地带学说:水平和垂直土壤地带》等。
贝尔格
苏联自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列宁格勒大学教授。曾任苏联地理学会主席。(圣彼得堡)
苏联自然地带学、景观学说创始人。认为自然带及其景观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提出气候分类;以自然植被带划分和命名世界气候。著有《气候学原理》、《苏联景观地带》、《苏联自然界》等。
1917年之后的苏联地理学
1917年的十月革命影响了俄罗斯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地理学知识的研究。
列宁认为地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用科学,他于1921年命令所有的中小学中都要开设地理课。在十月革命之后最初的岁月里,地理教学和研究的继续发展受到列宁本人的大力支持。
巴朗斯基(1881——1963)
前苏联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与列宁是亲密的朋友,对于苏联地理学的发展来说,他是一个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上的合适的人,列宁对巴朗斯基提出的划分区域的经济地理学模式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重视自然条件的研究,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思想,重视区划和综合分析,强调区域观点在经济地理中的运用。(将经济区域化的思想应用于经济地理
学理论和学校教学当中,在大学中设立相关的研究任务,并预测生产力的区域机制。)
他是第一个展示经济地理是研究由通过劳动力分工形成相互联系的经济区域系统构成的苏联地理学家。
他制定的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地理描述体系,对苏联和其他国家有深远影响。
主要著作:《苏联经济地理》、《美国经济地理》、《苏联地理》、《学校经济地理教学法概论》《经济地理-经济地图学》
萨乌什金(1911——1982)
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的弟子。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教授,经济地理教研室主任,先后兼任《地理教学》和《地理学问题》杂志主编。
在经济地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人口居民点地理学、地域生产组织与经济区划、经济地理学和地理学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也是前苏联理论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地理学的积极倡导者。
发表400多部论著。代表著作有《莫斯科》、《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地理科学的历史和方法论》、《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