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合集下载

古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古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古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一、写景抒情诗从历年高考所选的诗歌来看,所选的写景诗大多是一些精巧的山水田园小诗。

初步鉴赏山水诗,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进行:1、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人们分析古诗的各种说法,如“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都指出了中国古典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这里特别提醒各位考生,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有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愁,天际碧水带走了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了。

2、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说来,山水田园诗大多表现的是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多体现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结合作者写作此诗的有关背景作深入的研究。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我们可以准确地把握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如果我们了解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喜悦。

这里须提醒各位考生注意的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时候,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而应该从作品的本身出发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色、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等等。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下面是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按照体裁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和律诗。

五言即每句诗有五个字,七言即每句诗有七个字,而律诗则是按照特定的音律要求创作的。

二、古代诗歌的韵律古代诗歌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达,常用的韵律有平仄、押韵、对仗等。

平仄指的是句子中字音的轻重,押韵指的是诗句中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对仗指的是诗句中的意思相互呼应或相互补充。

三、诗歌的意象与表达古代诗歌以意象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可以关注诗句中出现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古代诗歌在形式上有诗体、诗句和诗句之间的对仗等特点,而在语言和意境方面则强调表现力和抒情性。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对优美诗歌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五、鉴赏古代名篇古代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名篇,如《登鹳雀楼》、《静夜思》、《江雪》等。

通过学习和鉴赏这些名篇,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动力。

六、写作与创作在学习古代诗歌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

通过模仿古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

鉴赏诗歌分类指导

鉴赏诗歌分类指导

1.写景抒情诗(主要是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田园诗,主要从三个方面掌握。

首先,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于是就有了诸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的说法。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纳入诗中,必然就会烙上诗人感情色彩的烙印,并为表达诗人的特定的情感服务。

比如李白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短短四句诗,却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诗中写出了烟花含愁,孤帆满载着遗憾,天际碧水带走了无尽的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从每一个画面中流露出来,故意境全出。

其次,领会诗人写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尤其对一些看起来,表面上是纯粹写景的山水诗,应全面联系来理解情感。

如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色彩丰富,诗情活泼,意象飞动。

透过所写景物我们可以轻易地体会到诗人那种热爱祖国河山的爱国情怀。

但是,如果深知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平定后,那么,诗中应该还包含有对万象更新的企盼,和顺流东下的喜悦之情。

鉴赏诗歌,应审出作者情感的寄托,诗人情感寄托之深浅,之远近都应判断分明。

最后,深入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诗中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是注意作者的观察角度和描写景物的方式方法。

角度有“高、低、俯、仰、远、近”等;方式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绘态”等;而一些描写技巧主要表现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对比”等细节描写;还有就是“比、兴”等。

诗歌中语言特色主要与风格相关,如“雄浑壮丽”、“豪气冲天”、“刚劲铿锵”和“哀婉凄清”、“缠绵悱恻”、“儿女情长”等,都必须通过不断的长期诵读,体味,剖析、领会才能深入把握其中的风格和技巧。

2.咏物言志诗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古人喜好吟咏的对象,大到山川河谷,小至花鸟虫鱼,无一不是诗人描摹歌赋的对象,在诗人细致入微的描写雕刻的同时,总要非常自然地寄托着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分类介绍

诗歌鉴赏分类介绍

二、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 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 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 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5、衬托。指诗人从则面着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 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 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 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
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 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 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 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 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 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 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 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 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 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 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 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史诗
定义: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 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 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 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 。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起,刘 禹锡《乌衣巷》,

古代诗歌分类和鉴赏技巧

古代诗歌分类和鉴赏技巧

古代诗歌分类及鉴赏技巧一、按表达方式分依据诗歌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可以把诗歌大致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

抒情诗以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被激发起来的感情为主。

在抒情诗中,诗人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融情入景,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

抒情诗是一种最个性化的艺术。

诗人往往就是抒情诗的主人公,诗人的感情往往决定着诗的格调,诗人的人品往往决定着他的诗品。

叙事诗则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中国是一个诗国,但数量庞大、最为发达的是抒情诗。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叙事诗作品几乎屈指可数,比如我们熟知的叙事诗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长恨歌》等寥寥几首。

二、按表现形式分(体裁)1 、古体诗四言古诗:出观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杂言古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指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以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吟”、“曲”等。

)2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颧雀楼》)绝句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律诗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排律3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4 、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戏剧(只是供演出的剧本)杂剧传奇三、按内容分(题材)1.送别赠别诗。

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古代诗歌的主题分类及鉴赏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的主题分类及鉴赏的一般规律

古古代代诗诗歌歌常常见见的的主主题题分分类类★ 识别要点:阅读古代诗歌,先要总体把握其类别,做到心中有数,解题时才不会离谱。

一、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⑴ 戍边报国 ; ⑵ 渴望安定 ; ⑶ 思念故乡 [ ⑴苦寒 ⑵尚武 ⑶思乡 ⑷征战 ⑸风俗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使至塞上》(王维) 《渔家傲》(范仲淹)二、山水田园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也有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⑴ 赞美山河 ; ⑵ 热爱生活 ; ⑶ 闲适安逸 ; ⑷ 超脱避世; ⑸ 恬静淡泊如:《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归园田居》(陶渊明)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典故(含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往往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感慨兴衰、沧桑变化,以达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⑴ 仰慕先贤 ; ⑵ 借古讽今 ; ⑶ 评价史实 ; ⑷ 怀才不遇 [ ⑴ 品史 ⑵ 览古 ]如:《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赤壁》(杜牧) 《咏史》(班固)四、羁旅行役诗:通常借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来表达心中所想,也有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⑴ 文人失意 ; ⑵ 游子哀伤 ; ⑶ 世民困苦 ; ⑷ 互勉自励如:《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枫桥夜泊》(张继)五、思乡怀人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

⑴ 思亲念友 ; ⑵ 乡情乡愁 ; ⑶ 怀人闺思 ; ⑷ 客居游学 ; ⑸ 伤离恨别如:《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六、写景咏物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诗歌鉴赏的10大基本类别,考试必须熟记!

诗歌鉴赏的10大基本类别,考试必须熟记!

诗歌鉴赏的10大基本类别,考试必须熟记!
古代诗歌的内容情感,主要有如下十类:
(1)忧国伤时(卫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愤,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收复失地的渴求与喜悦等)
(2)民间疾苦(百姓被盘剥之苦、战争徭役之苦、税赋劳作之苦等)
(3)思乡怀人(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征战不归、身不由己、天涯羁旅之愁)
(4)怀古咏史(缅怀前贤、评判历史、借古鉴今、昔盛今衰的感慨、抨击统治者不念国家安危和昏聩残暴等)
(5)山水田园(常借助对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或流露隐逸避世之情,或展示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寄托人生的理想等)
(6)边塞军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或状写边塞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或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或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冤情,或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独特的民风民俗等)
(7)赠友送别(或依依惜别的留恋,或情深意长的劝勉,或坦诚自己的心志,或表达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等)
(8)咏物言志(常运用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表达悠然闲适、不慕富贵、坚贞不屈、不媚世俗、乐观豁达、高洁脱俗、豪放粗狂等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9)爱情婚姻(或表达对恋人的挚爱,或抒写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或倾诉对负心人的怨恨,或抒发两地相思之苦,或揭露控诉扼杀自由爱情婚姻的罪恶等)
(10)宫怨类(主要抒发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哀怨,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长夜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等)
(来源:高考资讯)。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总表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分析1 分析2形象人物形象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1.从标题、注释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的身份、经历、及思想感情。

2.由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来把握人物形象。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

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心境。

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自比、自喻)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包括意象(融合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和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艺术境界)1.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概括景物或者意境的特点。

2.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经历来挖掘景物的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寓意。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某些具体事物,在形象的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象征、托物言志手法)1.分析诗歌中事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抓住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等。

2.把握诗歌中常常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自然特点去透视作者所赋予的精神属性语言总体概括语言特色的技巧(用词语)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风格)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俊爽、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答题模版:用1~2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歌中的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分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样的情感。

具体分析语言特色的角度(已指明语言特色)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对语言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A表现手法角度、B诗歌意境角度、C炼字用词角度、D抒发情感的角度)1.遣词用字的角度:诗歌的语言特色最直观地表现在诗歌的遣词用字方面,把握诗歌中具有的特色的字词是判断语言风格的依据。

2.表现手法的角度:表现手法的不同,往往造就了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想象、夸张--浪漫、飘逸、雄奇;拟人、比喻--华美绚丽)3.意境的角度: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也与诗歌意境相关(意境阔--沉郁顿挫、悲壮苍凉、豪迈;唯美--清新、自然、浪漫等)表达技巧运用抒情方式的技巧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两种:直接和间接。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技巧(一):诗歌分类篇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技巧(一):诗歌分类篇
例 4: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释: ①“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 字。 ②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③公主琵琶:指汉朝 公主远嫁鸟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④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啪 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 2、“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赏析。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 的环境,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 而已,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 或者:这两句诗运用典故,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讽刺了当今统 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
例 5: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注释:756 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带着杨贵 妃姐妹几人,其余妃嫔、皇孙、公主都来不及逃走。七月,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 后杀戮霍长公主以下百余人。 白头乌:白头乌鸦,不祥之物。南朝梁末侯景作乱,有白头乌万计集于朱雀楼。 延秋门:唐玄宗曾由此出逃。 金鞭断折:指唐玄宗以金鞭鞭马快跑而金鞭断折。九马:皇帝御马。 宝玦:玉佩。 隅:角落。 高帝子孙:汉高祖刘邦的子孙。这里是以汉代唐。隆准:高鼻。

古典诗歌分类与鉴赏技巧(定)000

古典诗歌分类与鉴赏技巧(定)000
古典诗歌分类鉴赏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歌的分类:常见的诗歌题材(10类,有交叉) ①送别诗: 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 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②咏史怀古诗 :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 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 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 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 。如 《赤壁》。
第三类: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 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 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高 考常考)。 第四类: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 (高考常考),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小结四类:描写(景、人),抒情,结构。
附:艺术手法的知识结构。大家可以按照不同思路进行教学, 上述教学设计只是个人的一种思路,仅供参考。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比兴、 用典、渲染、联想、想象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反问、夸张、对偶、排比、设问、 反复、借代、双关、互文、叠字、反问 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 九种修辞手法
二、诗歌的写作手法(技巧)
写作从正侧面、虚实写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 (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从修辞手法看:比喻、比拟、反问、设问、夸张、对偶、 排比、 反复、借代、双关、互文、叠字、用典、化用、列锦等 3.从描写手法看:对比衬托、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 考常考)、象征、点面结合、铺陈、白描勾画。动景静 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4.从观察的层次看: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 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5.从调动感觉的角度看:视觉(形、态、色、光),听 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如: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一、诗的解读1.分层阅读法在阅读诗歌时,可以采用分层阅读法,首先了解诗歌中的实生活层面基本信息,即人、事、物、景。

其次,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层,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意境。

七种基本感情类型:喜、怒、哀、乐、爱、欲、恨。

然后,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层,即感情背后的理性。

最后,观照诗歌中的观照层,将自己与诗歌相融合,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社会和艺术。

2.诗的题材类型诗歌的题材类型有许多种,其中包括登高、怀古、赠别、咏物、感怀、边塞、山水等。

3.三条线索:在阅读诗歌时,可以注意三条线索。

显性人格是儒家基础的忠君、爱国、忧时、___、怀才不遇等。

隐性人格是道家基础的逍遥、自由、释脱、放达、宁静、无为。

性情人格是心性自由解放基础的情感(爱)至上主义。

4.主题的历史形态一、汉乐府诗的思想性___诗歌表达了对统治者压迫的不满、反抗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

同时,描写了战争和徭役的痛苦,以及男女青年爱情和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对爱情自由的迫害。

二、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由___创作的。

其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

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这些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三、魏晋六朝诗歌的思想特点魏晋六朝诗歌的思想特点包括国家社会意识、山水审美情趣、宇宙生命思考和个人际遇情怀。

其中,“三曹”及“建安七子”代表了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建功立业的思想。

___和___等文人则体现了隐逸人格,寄情山水(或田园),寻求心灵与自然山水交融的自由与释脱。

此外,还有“玄言诗”的基础,主题一般表达宇宙无限、人生苦短,思考人在有限的生命内如何把握人生等终极问题。

四、开风气之先的初唐诗歌初唐诗歌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风格健朗,在诗人的个人命运沉浮中见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中,___命途多舛,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___等诗人则承前启后,为后世诗人树立了榜样。

五、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

诗歌鉴赏指导

诗歌鉴赏指导

诗歌鉴赏指导第一节 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一、诗歌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体裁)(1)分类简表(2)各种类别的特点①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统称“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中,五言七言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古体诗每篇句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

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比较自由,可以句句押韵,可以隔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一换韵,从用对仗说,可以全句用,可以半句用,也可以全不用。

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

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这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

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②近体诗 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涛,是同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近体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格律外,每首诗句数固定),句有定字(每句诗的宇数固定),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各联必须对仗)。

与古体诗相比,形式更为整齐,节奏更为和谐,但限制也更多。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称排律或长律。

平仄:指平声和仄声。

古人把汉字声调分为四类,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种声调合称仄声。

普通话中,已没有入声字,古入声字被分别读成阴平(如“屋”、“出”)、阳中国古典诗歌 四言古诗:出观最早(《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杂言古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古体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吟”、“曲”等。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颧雀楼》) 绝句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律诗 七言律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排律 古体诗 诗 近体诗(形成于唐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又称“词余”) (以元代成就最高)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 杂剧传奇 (只是供演出的剧本) 散曲 戏剧平(如“国”、“直”)、上声(如“铁”、“北”)、去声(如“客”、“绿”)。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词分类鉴赏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熟悉诗歌的几种基本类型并运用在鉴赏中教学难点:1、诗歌情感的把握2、鉴赏的语言表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介绍诗歌的基本类型1、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词人和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感2、怀古类。

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3、思乡类。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作者由笛声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4、战争类。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如杜甫的《兵车行》反映了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战争的厌恶。

5、闲适类。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同多对田园景象和显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弃官归隐的决心。

6、咏物类。

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字况,表达孤高自守的高尚节操。

7、抒怀类。

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员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登高所见的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老病多愁而志不得伸的复杂情感。

8、爱情类。

内容丰富,情感美好,手法多样。

如《诗经`静女》不同的诗歌类型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特定的思想内容,赏析古代诗歌要学会分清诗歌的题材特点,学会分类赏析。

三、重点介绍(一)送别类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品味语言。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

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丝”谐“思”等。

3、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班马(离群之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第一节写景抒情诗的鉴赏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第二节咏物言志诗的鉴赏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二,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三,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第三节怀古咏史诗的鉴赏一,弄清史实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二,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洲,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三,领悟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和杰作.四,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第四节即事感怀诗的鉴赏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二,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三,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第五节边塞诗征战诗的鉴赏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要注意区别.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二,古代诗歌的发展历史1.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2.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3.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4.魏晋时期,文人五言诗开始兴盛.其代表是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5.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其作品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抒写将士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活中的复杂矛盾情感.诗风奔放昂扬.代表作家高(适)岑(参).6.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宋代的词从风格上看,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是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是姜(夔)柳(永),李清照.7.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用一曲,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套数也叫套曲,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二十曲,没有定数限制.每一套数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1、怀人思乡诗2、赠友送别诗3、边塞征战诗4、田园山水诗5、咏史怀古诗6、托物言志诗7、忧国伤时诗8、建功报国诗9、人生际遇诗10、闲适隐逸诗11、生活杂感诗12、即景抒情诗【“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指导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学园地11-27 2141古代诗歌鉴赏指导1、了解古代诗歌从内容的角度的大致。

2、掌握各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3、学习并掌握各类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4、借助近几年的高考题,强化对各类诗歌特征及相应的鉴赏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古代诗歌按内容】1、怀人思乡诗2、赠友送别诗3、边塞征战诗4、田园山水诗5、咏史怀古诗6、托物言志诗7、忧国伤时诗 8、建功报国诗 9、人生际遇诗10、闲适隐逸诗 11、生活杂感诗 12、即景抒情诗【“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1】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答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

“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

“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

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鉴赏示例2】蝶恋花·槛菊愁烟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妇怀远的情歌。

请问,是如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答题提示:1、借景抒怀,2、以月喻人,3、行为描写,4、心里描写。

(答三点即可)【“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赠友送别诗的特征: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

【鉴赏示例1】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答2: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乐景衬哀情,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鉴赏示例2】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宫苑。

砧衣:捣制寒衣的声音。

①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②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答①:“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答②: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鉴赏示例3】【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

望前程万里!”这是一曲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相比较有何特色?情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从内容上,这首散曲虽然与一般送别抒情曲一样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意和对好友“保重将息”的叮咛,但没有那种缠绵悱恻的悲伤与愁绪,而是以一句“鹏程万里”来激励对方,从而体现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调。

从表现手法看,此曲主要以行为、心理、语言描写来表现主题。

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借景抒情”,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来抒发主人公的悲伤情感。

而本曲没有常见的“离别之景”的描绘,偏重于送别时的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来表达此曲主题。

【注意一二句的比喻,后三句的对比】【高考试题1—2006湖南】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①“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②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①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②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边塞征战诗”的特点与鉴赏】边塞征战诗的特征: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边城”、“烽火”、“羌笛”、“关山”、“月”、“大漠”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鉴赏示例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对于这首诗,很多人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但清人施补华评论后两句时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便妙,在学人领悟”。

你认为呢?【参考答案】提示:一、我认为应用低沉、伤感、悲凉、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词。

理由:前两句描摹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实则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长年征战,借酒浇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死沙场。

这种豪迈而悲壮的情调,在酒酣半醒之时,也就流露出那种对战争的不满和厌倦。

二、我认为施补华的评论颇有道理。

理由: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并表达了为国征战、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说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高考示例1—2006天津】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答案提示: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答案提示: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三句写实,后一句是想象。

【“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技巧特征: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

【鉴赏示例1】[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马致远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

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怀?【参考答案】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用是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景色优美、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山间暮景)图。

这幅画面体现了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生活心态。

【鉴赏示例2】双调水仙花·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重观瀑布》是如何描写瀑布的?《春》又是如何描写浓美的春色的?两首曲子体现了什么样的共同情怀?【参考答案】提示:第一首可以从奇妙的比喻、惊人的夸张的修辞角度,也可以从动静结合、由远而近的描写角度来分析;第二首可以从列锦的修辞角度,也可以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由远而近、白描等的描写角度来分析。

两首曲子都构建一幅完美的自然风光图景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高考示例1—2008天津】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参考答案】(1)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答: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悠然闲适的心情。

【高考示例2—2007全国II卷】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