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PPT 43张)
R = average of the average ranges 均值的平均值 R = (1.5 + 1.5 + 1.3) / 3 = 1.43
X diff
第
13 片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 第5步
– 计算 UCLR 并放弃或重复其值大于UCLR 的读数。 – 既然极差已没有大于3.70 的值,那么继续进行。
极差
1 1 1 1 2 2 2 1 2 2 1.5
第一次
76 75 74 74 76 76 75 75 74 75 75.0
操作员 C 第二次 第三次
75 76 76 74 75 76 75 74 74 76 75.1 75 76 76 74 74 76 74 76 76 74 75.1
极差
1 1 2 0 2 0 1 2 2 2 1.3
– 对结果进行解释:
• 量具 %R&R 结果大于30%,因此验收不合 格。 • 操作员变差为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 为由操作员造成的误差可忽略。 • 要达到可接受的%量具R&R,必须把重点放 在设备上。
第
18 片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重复性再现性 (GR&R)判定原则为:
• %R&R<1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 10%≤%R&R<30%,测量系统尚可接受! • %R&R≥30%,测量系统不可以接受!
• 此外,ndc(有效分辨率)取整整,且应该大于 等于5。
第 19 片
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量具研究
• 任何量具的目的都是为了发现不合格 产品。如果它能够发现不合格的产品 ,那么它就是合格的,否则量具就是 不合格的。 • 计数型量具研究无法对量具有多“好 ”作出量化判断,它只能用于确定量 具合格与否。
质量分享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课件
工程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协作,培养具备跨学
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03
国际标准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标准化趋势日益明显。未来需要关注
国际标准化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MSA技术的国际交
流与合作。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8
20
案例二:优化生产流程
利用MSA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测量点进行分析,识别 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通过引入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水平。
根据分析结果,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减少不必 要的工序和浪费。
优化后的生产流程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 客户满意度。
2024/1/28
质量分享测量系统分析(MSA)培 训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引言 • 测量系统分析(MSA)基本概念 • MSA方法与工具 • MSA实施步骤与流程 • MSA在质量改进中应用案例 • MSA培训总结与展望
2
01 引言
2024/1/28
3
目的和背景
提高员工对测量系统 分析的认识和理解,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2024/1/28
14
明确测量对象和目的
1
确定需要测量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2
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例如精度、稳定性等
3
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测量符合行业或组织 要求
2024/1/28
15
选择合适MSA方法
2024/1/28
01
根据测量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MSA方法,如计量型 MSA和计数型MSA
MSA培训完整版PPT课件
如果改进效果不理想,需要重 新分析原因并制定新的改进措 施。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测 量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 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06
MSA在企业中应用案 例分享
汽车行业MSA应用案例
汽车零部件测量系统分析
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
明确需求,确定目标变量和过程变量
识别业务需求
了解产品或过程的质量要求,明 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
确定目标变量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能够反映产 品或过程质量特性的关键指标作
为目标变量。
确定过程变量
分析影响目标变量的潜在因素, 选择可控且对目标变量有显著影
响的过程变量。
选择合适样本,制定抽样计划
对象
质量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技术人员、检验员等需要掌握测量系统分析技能的 人员。
要求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具备一定 的实际操作经验。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掌握测量系统分析 的方法和技巧。
02
MSA基本原理与概念
测量系统定义及组成要素
测量系统定义
。
稳定性分析
02
研究测量系统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确定是否需要定期校准或
维护。
偏倚分析
03
比较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或参考值之间的差异,以评估测量系
统的准确性。
计数型数据类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属性一致性分析
评估测量系统对同一被测对象多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分析
研究测量系统误判的可能性,以优化判定标准和提高检测准确性 。
汽车生产线过程控制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PPT 70页)
第一章 术语/定义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是用于确定测量装置与零件变差 或公差相比的误差。
观测值=真值+测量误差
总变差=产品变差+测量变差
– 在进行SPC前必须进行MSA。
第二章 测量系统变差
位置变差(Location Variation) 1. 准确度(Accuracy): 与真值或可接受的参 考值“接近” 的程 度. 2.偏倚(Bias):观测到 测量的平均值与参考 值之间的差值, 是测 量系统的系统误差所 构成.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 是国际上用来描述一测量值质量的术语.
不确定度是测量可靠性的一种量化的表达.这种 概念可简单的表达为:
测量实际值=测量的观察值(结果) ±U 不确定度是测量值的范围、通过一个置信 区间的定义、与测量结果相关,并预期包括测量 的真值.MSA专注于理解某测量过程,确定这测 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并评估这测量系统是否适 用于产品和过程的控制;MSA提升理解和改进 (减小变差).
第一章 术语/定义
真值(True Value) 真值是被测零件的“实际值”,尽管该值 不被知道且无法知道,但它是测量系统的 目标,所有个别的值尽可能的(经济的)与 该值接近. 参考值常被当作真值的最佳 近似值.
第一章 术语/定义
可追溯性(Traceability)
通过一个完整的比较链
追溯到规定的参考标准(通 常为国家或国际标准)的测 量特性或标准值,都具有一 定的不确定度.在工业界的 许多情况,测量的可追溯性 可能追溯到顾客和供方双
S:标准
W:工作件(零件) I:仪器
P:人/程序 E:环境
第三章 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研究
测量系统研究目的
最新版MSA测量系统分析(精品培训115页PPT)
重复性
单一性 量
维护 再现性变异性
校准 预防性维护
测 系 统
标准
几何的兼容性
阳光 人工光阳
光阳
空气污染
身体的 教育 限制
变
经验
异
培训
空气流程 人员
热的系统
平等化- 系统构成要素
周期
振动
工作规定 目视标准
照明 压力
程序
工作态度
经验 培训
技能
标准与环境
温度 的关系
S容即:标可准显示
WP2注I、意::::本盗零仪人版文/件器文程档档序仅为页面P预P览T大可输致编相入同辑,但版量下,载测后排无法版再数值精编辑美。分析
输出
可接受 可能可接受 需改善
E盗版:文环档境均通过软件采集原文档预览页面获取,此类文档难以编辑,且存在乱码
,如下载到盗版,可联系平台投诉退款。
•如果测量的方式不对,那么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 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 程特性。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1
课程内容 为什么要实施MSA? 什么是MSA? 如何实施MSA? 如何分析MSA? 培训目标: 了解MSA五性分析,及应用五性分析确保量测系统能满 足测试过程中的要求.
2
第一章 测量系统基础 第二章 测量系统统计特性 第三章 测量系统变异性影响 第四章 测量系统分析
3
哪个制程较好呢?
4
第一章 测量系统基础
5
0.MSA分析的对象
IATF16949 标准‘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1 测量系统分析 应进行统计研究来分析在控制计划所识别的每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 的结果中呈现的变异。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应与测量系统分析的 参考手册相一致。如果得到顾客批准,其他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也可以应用。 替代方法的顾客接受记录应与替代测量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起保留(见第 9.1.1.1 条)。 注: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的优先级应当着重于关键或特殊产品或过程特性。
经典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pptx
和准确性。
可操作性
判定标准应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 评估方法,便于实际操作和应用。
全面性
判定标准应涵盖测量系统的各个方 面,包括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 等,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01
问题二 如何处理测量数据中的异常值?
03
问题三 如何评估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
分析评估
运用MSA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 性和准确性。
团队组建
成立由质量、生产、技术等部 门组成的MSA实施团队。
数据收集
收集生产线上的测量数据,包 括产品特性值、设备读数等。
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如设备校准、操作 规范等。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方向
效果评估: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产品质量 数据、客户投诉率等指标,评估MSA实施 效果。
详细讲解了测量系统误差的来 源和分类,包括重复性误差、 再现性误差、偏倚误差等,使 学员能够识别和评估各种误差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MSA方法及应用
MSA实施流程与注意事 项
重点介绍了常用的MSA方法, 如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研究、偏倚研究、线性研究等, 并结合实例演示了如何在实际 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
经典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 pptx
contents
目录
•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与分类 • 经典MSA方法介绍 • MSA实施流程与步骤 • MSA结果解读与判定标准 • MSA在企业中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测量系统定义及作用
测量系统定义
测量系统是指用于量化产品或过程 特性的一系列操作、程序、设备、 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可操作性
判定标准应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 评估方法,便于实际操作和应用。
全面性
判定标准应涵盖测量系统的各个方 面,包括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 等,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01
问题二 如何处理测量数据中的异常值?
03
问题三 如何评估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
分析评估
运用MSA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 性和准确性。
团队组建
成立由质量、生产、技术等部 门组成的MSA实施团队。
数据收集
收集生产线上的测量数据,包 括产品特性值、设备读数等。
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如设备校准、操作 规范等。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方向
效果评估: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产品质量 数据、客户投诉率等指标,评估MSA实施 效果。
详细讲解了测量系统误差的来 源和分类,包括重复性误差、 再现性误差、偏倚误差等,使 学员能够识别和评估各种误差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MSA方法及应用
MSA实施流程与注意事 项
重点介绍了常用的MSA方法, 如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研究、偏倚研究、线性研究等, 并结合实例演示了如何在实际 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
经典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 pptx
contents
目录
•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 测量系统误差来源与分类 • 经典MSA方法介绍 • MSA实施流程与步骤 • MSA结果解读与判定标准 • MSA在企业中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测量系统定义及作用
测量系统定义
测量系统是指用于量化产品或过程 特性的一系列操作、程序、设备、 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课件(ppt96页).pptx
Accurate Measurement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PEOPLE METHODS MATERIALS EQUIPMENT ENVIRONMENT
THE WAY WE WORK/ BLENDING OF RESOURCES
PRODUCTS OR SERVICES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 线性: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的偏倚改变,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宽度变差 ◆ 精密度:
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
◆ 重复性: 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
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通常指EV,仪器的能力或潜能,系统内变差。
◆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标 (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第四节 测量系统研究和策划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步骤
根据研究目的,策划要采用的方法。
规定测量者人数、样件个数以及重复的测量结果的个数。这可能取决于 尺寸的临界性或零件的物理特性。
选择经常使用这种仪器的测量者。
在几天生产的产品中取样,以保证所选取的样品代表整个操作范围。对 每个零件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 (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生产范围——即代表产品变差的全部范围)
某天,假设过程实际运行为4.95克,但由于测量误差,观测值为4.85克,因此操 作者调整过程至5.00克,但此时实际运行为5.10克。……这样的过度调整由于从来没 有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持续影响。
规则: 除非过程不稳定,否则不作调整或不采取行动。
Hale Waihona Puke 量系统的策划和选择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
PEOPLE METHODS MATERIALS EQUIPMENT ENVIRONMENT
THE WAY WE WORK/ BLENDING OF RESOURCES
PRODUCTS OR SERVICES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 线性: 整个正常操作范围的偏倚改变,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分量。
第二节 测量和测量系统常用的定义
宽度变差 ◆ 精密度:
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
◆ 重复性: 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
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通常指EV,仪器的能力或潜能,系统内变差。
◆统计特性(误差)在预期的范围内一致,并足以满足测量的目标 (产品控制或过程控制)。
第四节 测量系统研究和策划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步骤
根据研究目的,策划要采用的方法。
规定测量者人数、样件个数以及重复的测量结果的个数。这可能取决于 尺寸的临界性或零件的物理特性。
选择经常使用这种仪器的测量者。
在几天生产的产品中取样,以保证所选取的样品代表整个操作范围。对 每个零件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 (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生产范围——即代表产品变差的全部范围)
某天,假设过程实际运行为4.95克,但由于测量误差,观测值为4.85克,因此操 作者调整过程至5.00克,但此时实际运行为5.10克。……这样的过度调整由于从来没 有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持续影响。
规则: 除非过程不稳定,否则不作调整或不采取行动。
Hale Waihona Puke 量系统的策划和选择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 ◆测量系统必须显示足够的灵敏性;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讲座(ppt 46页)
2019/10/18
4
位置变差
• 准确度 与真实值或接受
的基准值之间的接 近程度
•偏 移 测量结果的观测
平均值与基准值的 差值
偏移
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基准值
2019/10/18
5
位置变差 稳定性
某持续时间内测量 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 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 变差
时间
2019/10/18
基准值
6
线性
20
重复性 仪器需要维护; 量具应重新设计以提高刚度; 夹紧及检验点需要改进; 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
再现性 测评人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仪器及读数; 量具刻度盘上的读数不清楚; 需要某种夹具帮助测评人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 某些测量系统没有测评人,若所有的部件均由同一设备处理、 固定及测量,那么再现性就为零;当使用了不同的工装,那 么再现性就表现为工装间变差。
X d im ffX a a ,X b x ,X c )( m X a i,X n b ,X ( c )
U C R D 4 L (D 4 r3 .2 v2 7 tsr/2 a .5 v i3 8 tls r s ) ais
2019/10/18
x
Rp
R
32
数字计算:
测评 人
A
B
系列 #
U C R D 4 L (D 4 r3 .2v2 7 tsr/2 a .5v i3 8 tlsr s ) ais
0.8816
2019/10/18
34
数字计算(续)
重复性—设备偏差(E.V.)
E.V.= R*K1
系列
k1
= 0.2019
2
0.8862
《MSA测量系统分析》PPT课件
R& R = 4.36
%R& R = 43.6%
22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第9步 ● 对结果进行解释: ○量具 %R&R 结果大于30%,因此验收不 合格。 ○操作员变差为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认为由操作员造成的误差可忽略。 ○要达到可接受的%量具R&R,必须把重点 放在设备上。
2
2
75
76
74
2
75.0
75.1
75.1
17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大样法 (极差法)
► 第4步
● 计算均值的平均值,然后确定最大差值并确定平均极差的平 均值,如:
操作员 A
操作员 B
操作员 C
样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极差
1
75
75
极差
0.05 0.10 0.00 0.00 0.05
12
测量系统分析
计量型 - 小样法 (极差法)
► 第4步
● 确定平均极差并计算量具双性的%,如
A 平v e r 均a g e极R a差n g e ( R ) = R i / 5 = 0 .2 0 / 5 = 0 .0 4
T计h e 算f o r量m u具l a t双o c性a l c (u l a tRe &t h eR%)百R &分R 比i s ; 的公式为: % R & R = 1 0 0 [ R & R / T o容l e r差a n c e ] w其h e中r e R & R = 4 .3 3 ( R ) = 4 .3 3 ( 0 .0 4 ) = 0 .1 7 3 2 a s s u m i n g t h a t t假h e 设t o l e容r a n差c e = 0 .5 u 单n i t s位 % R & R = 100[0.1732 / 0.5] = 34.6%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课件
• 作为测量活动的结果,我们产生一个数值,以此表示 这个轴承孔的内径
第六版
MSA
6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
• 测量系统分析(MSA)
–MSA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测量值的影响 –强调仪器和人的影响
• 我们对测量系统作分析,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统计 特性的量化值,并与认可的标准相比较
第六版
MSA
7
MSA总目标
• 测量的不确定度
a.仪器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力?
b. 系统具有有效的分辨率?
–是否具备不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稳定性? –统计特性是否在期望范围内具备一致性,并为过程
分析或过程控制的接受?(满足测量的目的?)
第六版
MSA
15
测量系统变差源
测量过程的构成因子(S、W、I、P、E)及其相 互作用,产生了测量结果或数值的变差。
第六版
MSA
17
测量仪器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 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小于规范值 • 测量仪器的种类,如尺,卡尺 •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偏倚和线性 • 重复性和再现性 • 稳定性
第六版
MSA
18
材料、方法、人员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 材料:
• 方法(程序): • 人员:
第六版
MSA
19
测量值并不总是精确的
测量系统的影响 –确保搬运、保护和储存 –对测试用的硬件和软件作保护,以防止调整不当
第六版
MSA
25
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
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 4.11.3
–记录必须包括员工自备量具 –在检查量具时,必须记录其条件和实际读数 –如果有可疑的材料已被装运,应通知顾客 –确认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被顾客所批准。
第六版
MSA
6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
• 测量系统分析(MSA)
–MSA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测量值的影响 –强调仪器和人的影响
• 我们对测量系统作分析,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统计 特性的量化值,并与认可的标准相比较
第六版
MSA
7
MSA总目标
• 测量的不确定度
a.仪器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力?
b. 系统具有有效的分辨率?
–是否具备不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稳定性? –统计特性是否在期望范围内具备一致性,并为过程
分析或过程控制的接受?(满足测量的目的?)
第六版
MSA
15
测量系统变差源
测量过程的构成因子(S、W、I、P、E)及其相 互作用,产生了测量结果或数值的变差。
第六版
MSA
17
测量仪器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 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小于规范值 • 测量仪器的种类,如尺,卡尺 •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偏倚和线性 • 重复性和再现性 • 稳定性
第六版
MSA
18
材料、方法、人员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 材料:
• 方法(程序): • 人员:
第六版
MSA
19
测量值并不总是精确的
测量系统的影响 –确保搬运、保护和储存 –对测试用的硬件和软件作保护,以防止调整不当
第六版
MSA
25
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
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 4.11.3
–记录必须包括员工自备量具 –在检查量具时,必须记录其条件和实际读数 –如果有可疑的材料已被装运,应通知顾客 –确认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被顾客所批准。
MSA培训(完整版)ppt课件
间差异构成再现性,只有当测量高度自动化,
人
操作仅需按一下开关,这项变差为零。
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 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 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操作者C
2019/12/6
操作者A
操作者B
例题
现有硬度为5.0(真实值)的材料. 方法1得到的测量值是 :
3.8, 4.4, 4.2, 4.0 方法2得到的测量值是 :
X6=0.8mm X7=0.75mm X8=0.75mm X9=0.75mm X10=0.7mm
如果参考标准是 0.80mm. 过程变差为0.70mm
Xi
X=
=
10 0.75
Bias = 0.75-0.8= -0.05 % Bias=100[0.05/0.70]=7.1%
表明 7.1% 的过程变差是偏倚 BIAS
2019/12/6
6.MSA的统计属性
理想的测量系统应该是每次都能测出真实值。 测量系统的质量通常仅仅取决于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
数据的统计特性:
▼ Bias 偏倚 ▼ Repeatability 重复性 ▼ Reproducibility 再现性 ▼ Linearity 线性 ▼ Stability 稳定性
2019/12/6
3.什么情况下做MSA
新生产的产品存在较大的产品变差(PV); 引进新仪器时(EV); 测量操作更换新的人员时(AV); 易损耗之仪器必须注意其分析频率 ;
2019/12/6
4.测量值的组成要素
+
真实值 (实际产品变差)
=
测量误差 (测量变差 )
测量值 (观察的变差)
2019/12/6
计算出 相应的 数值。
MSA测量系统分析培训教材(ppt 32页)
R 2.5 1.45 d2* 1.72
式中d2*从表2中查得,它是依赖于试验次数(m=3)及零件数量乘 以评价人数量(g=5 ×2=10)。
本次研究得出的重复性计算为5.15 σe =5.15 ×1.45=7.5,式中
5.15代表正态分布的99%测量结果。
重复性-7 表三 控制图常数
子组内 观察次数
上海汉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MSA培训教材
目录
一、术语和定义 二、测量数据的质量 三、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四、测量系统分析
一、术语和定义
测量、量具与测量系统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 殊特性的关系
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 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
能是可接受的; 误差大于30%-量具系统需要改进,应努力找到问题并纠正。
均值和极差法-10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记录表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上海汉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AV=100[ AV ]
TV
% R&R=100[ R & R ]
TV
PV
%PV=100[ TV ]
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 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
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运用。
均值和极差法-9
各因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将不等于100%。
应对过程变差的百分比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适合预期的 运用。
X
X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课件
➢ 测量的零件在目标外,就要调整过程;然后 ➢ 再测量另一个零件并且可能再次调整过程。
戴明博士把这种类型的测量和所做的决策称为 干预。
示例:有一零件的涂层的重量控制目标为 5.00±0.20克
➢ 作业指导书要求:以一个样件为基础在作业准备时和每小时 对重量进行验证,如超过5.00±0.10克,再次设定过程。
15
1
➢1.2.3.3 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对于过程控制,需要确定以下要求:
➢ 统计受控;
➢ 对准目标(零偏倚);
➢ 可接受的变异性。
测量误差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 把普通原因报告为特殊原因;
➢ 把特殊原因报告为普通原因。
测量系统变异性可能影响过程的稳定性、目标和变差的决定。
实际和观测的过程变差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测量系统 GRR=30%且实际过程CP=2, 则观测过程CP=1.71;
➢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测量系统
GRR=60%,则观测过程
CP=1.20。
观测过程CP在1.96与1.20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的测
量系统造成的。
18
1 ▪1.2.3.5 过程作业准备/控制(漏斗试验
)
首件检验目的是验证过程是否对准目标。如:
▪1.2.3 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
测量系统误差:所有变差源的累积影响构成了 测量系统的输出值,有时称为“误差”。
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影响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因此 相同零件的重复读数产生不同或相同的结果。
➢ 读数之间不同是由于普通和特殊原因造成的。
对不同变差源的影响应经过短期和长期评估:
➢ 测量系统的能力是短期时间的测量系统(随机)误差。 由线性、一致性、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合成的定量值;
戴明博士把这种类型的测量和所做的决策称为 干预。
示例:有一零件的涂层的重量控制目标为 5.00±0.20克
➢ 作业指导书要求:以一个样件为基础在作业准备时和每小时 对重量进行验证,如超过5.00±0.10克,再次设定过程。
15
1
➢1.2.3.3 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对于过程控制,需要确定以下要求:
➢ 统计受控;
➢ 对准目标(零偏倚);
➢ 可接受的变异性。
测量误差对过程决策的影响:
➢ 把普通原因报告为特殊原因;
➢ 把特殊原因报告为普通原因。
测量系统变异性可能影响过程的稳定性、目标和变差的决定。
实际和观测的过程变差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测量系统 GRR=30%且实际过程CP=2, 则观测过程CP=1.71;
➢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测量系统
GRR=60%,则观测过程
CP=1.20。
观测过程CP在1.96与1.20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的测
量系统造成的。
18
1 ▪1.2.3.5 过程作业准备/控制(漏斗试验
)
首件检验目的是验证过程是否对准目标。如:
▪1.2.3 测量系统变异性的影响
测量系统误差:所有变差源的累积影响构成了 测量系统的输出值,有时称为“误差”。
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影响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因此 相同零件的重复读数产生不同或相同的结果。
➢ 读数之间不同是由于普通和特殊原因造成的。
对不同变差源的影响应经过短期和长期评估:
➢ 测量系统的能力是短期时间的测量系统(随机)误差。 由线性、一致性、重复性和再现性误差合成的定量值;
测量系统分析MSA培训讲座(ppt 46页)
量具预期工作范围 内,偏移值的差值
偏移
2020/1/12
尺寸1
偏移
尺寸N
7
幅度变差
重复性
• 同一测评人,采用同一种仪器, 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 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 在既定的条件下连续的试验测 量结果间的变差
• 通常指设备变差(EV) • 仪器(量具)的能力或性能 • 系统内变差
2020/1/12
2020/1/12
19
测量系统变差的可能原因
偏移 基准的误差 磨损的量具 仪器测量非代表性的特性 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 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测评人使用仪器不正确
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 仪器需要校正,减小校正周期 正常的老化 仪器维护不足 仪器设计或方法问题
2020/1/12
20
2。037 -1。600 0。39 0。18
Xb Rb
0。194 0。166 0。211
0。190 0。184 0。001 0。115 0。089
0。068
0。513
2020/1/12
33
数字计算(续)
C1
2 3
平均值 极差
样件(零件) 平均值
0。04
-1。38
0。88
0。14
-1。46
-0。29
0。169 -0。851 1。099 0。367 -1。064 -0。186 0。454
RRaRbRc/3
X d im ffX a a ,X b x ,X c )( m X a i,X n b ,X ( c )
-0,46
1。77
-0。56 -0。49
1。45 1。87
(0。503) 1。697
重复性
偏移
2020/1/12
尺寸1
偏移
尺寸N
7
幅度变差
重复性
• 同一测评人,采用同一种仪器, 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 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 在既定的条件下连续的试验测 量结果间的变差
• 通常指设备变差(EV) • 仪器(量具)的能力或性能 • 系统内变差
2020/1/12
2020/1/12
19
测量系统变差的可能原因
偏移 基准的误差 磨损的量具 仪器测量非代表性的特性 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 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测评人使用仪器不正确
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 仪器需要校正,减小校正周期 正常的老化 仪器维护不足 仪器设计或方法问题
2020/1/12
20
2。037 -1。600 0。39 0。18
Xb Rb
0。194 0。166 0。211
0。190 0。184 0。001 0。115 0。089
0。068
0。513
2020/1/12
33
数字计算(续)
C1
2 3
平均值 极差
样件(零件) 平均值
0。04
-1。38
0。88
0。14
-1。46
-0。29
0。169 -0。851 1。099 0。367 -1。064 -0。186 0。454
RRaRbRc/3
X d im ffX a a ,X b x ,X c )( m X a i,X n b ,X ( c )
-0,46
1。77
-0。56 -0。49
1。45 1。87
(0。503) 1。697
重复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的分类
MSA
计量型
计数型
破坏型
位 置 分 析
稳 定 性 分 析
变 异 分 析
假 设解 检析 验法 法
小 样 法
偏 移 分 析
稳 定 性 分 析
变 异 分 析
线偏 性性 分分 析析
稳 定 性 分 析
重 再 ●极差法 复 现 ●均值极差法(包括控制图法)
性 性 ●ANOVE法 (方差分析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75 0.75 0.8 0.8 0.65 0.8 0.75 0.75 0.75 0.7
如果参考标准是 0.80mm. 过程变差为0.70mm
X
X =0.75cm
10
%Bias=I bias I/PV X100% = I (0.75-0.80) I /0.70X100% = 7.1%
性之间的关系。
◆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
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 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系统分析——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验证其是否在合适的特性位
置测量了正确的参数,确定其需要具备哪些可被接受的统计特征,以便 了解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
为什么要进行MSA
Why?
※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否则,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 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原料
人机法环 测量过程
结果
好 不好
§ ISO/TS16949:2002 7.6.1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差,应进行
偏倚(Bias)
准确度(Accuracy) — 测量的平均值是否与真值吻合? 真值(True Value): – 理论上正确的值(参考值) – 不可知且无法知道 偏倚(Bias)
– 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察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參考值
平均值
偏差
13
偏倚分析方法一
同一操作者对同一工件测量10次(单位:mm)
19
线性分析(Linearity)
一工厂引进一台新测量系统, 需要评价测量系统的线性。根据文件化的 过程变差描述,在测量系统操作量程内选择了五个零件。每个零件经过 全尺寸检测测量确定了基准值。然后由测量员对每个零件测量12次(在 测量中零件是随机选择的)。
部件
1
2
3
4
5
参考值
2
4
6
8
10
测量值1
2.7
23
稳定性分析(Stability)
➢ 量测数据之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分布形状不随时间而变 ➢ 没有趋势、偏移、或周期性变化等 ➢ 可以用趋势图 (时间序列图)或管制图来评估
Time A
Time B
Gage Stability
24
稳定性分析(Stability)
评 估 不 同 时 间 点 下 的 准 确 性 或 精 密 性 之差 异 。
统计研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 法及接受准则应符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 到顾客的批准,也可使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什么时候进行MSA
When?
§ ISO/TS16949:2002
附录A A.1控制计划的阶段 适当时,控制计划应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样件:对样件制造中将进行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如果顾客要 求,组织应有样件控制计划。 •试生产:对样件制造后,全面生产前将进行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 描 述。试生产被定义为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样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一个生产阶段。 •生产:在批量生产中,对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形成 文件的描述。
7.8
9.6
测量值10
2.4
4
6.3
7.5
9.2
测量值11
2.6
4.1
6
7.6
9.3
测量值12
2.4
3.8
6.1
7.7
9.4
20
线性分析(Linearity)
路径:统计 >质量工具 > 量具研究 > 量具线性及偏倚研究
零件编号
参考值 测量数据
21
线性分析(Linearity)
➢ 标准件为2、8及10三点的Bias P-value<0.05 →不合格 ➢ 截距,斜率检定结果其一P-vaule<0.05,判定不合格,置信区间未完全包含Bias=0,
稳定性好
稳定性差
參考值
參考值
時間
图A
图B
25
稳定性分析(Stability)(例)
范例-1 : X-Ray 稳定性追踪中,样本大小 = 重复量测次数 (此例中,重复次数 = 3)
案例操作步骤到SPC课程中安排
26
稳定性分析(Stability)(例)
范例-2 : 三次元测量仪 , 此例中 n=1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课程概述
➢ 量测系统分析重要性(4W) ➢ 计量型MSA ➢ 计数型MSA ➢ 破坏型MSA
测量系统分析之重要性
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 MSA
测量本身即可视为一个流程 (process)。任何流程都存 在固有的变异,当然也包含测量流程。
17
线性分析(Linearity)
线性是在测量设备(测量系统)各作业范围内的偏性
平均值真值 (bias)
理想状况 平均值=真值
(no bias)
(Linearity)
Y (偏倚)=a * x (参考值)+ b a=slop(斜率) %线性=|a|*100%
测量 所得 平均值
Bias Bias 0 真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0.75 0.75 0.8 0.8 0.65 0.8 0.75 0.75 0.75 0.7
基准值
单样本 T: 测量值 mu = 0.8 与 ≠ 0.8 的检验 变量 N 均值 标准差 测量值 10 0.7500 0.0471
0 落在95%CI内, 接受H0 0 落在95%CI外, 拒绝H0
29
重复性&再现性分析
产品变异
(实际变异)
量测变异
总变异
(观测到之变异)
2 Total =
2 P art
+
2 MS
2 Part
2 MS
2
Total
(
2 Observed
)
量测系统的变异必须 要愈小愈好
30
重复性&再现性分析
➢ 量具(Gage)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及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研究,称为Gage R&R。
每个零件应有一个控制计划,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系列控制计划可以覆盖采用通
用过程生产的多个似零件。控制计划是质量策划的一项输出。 §
有测量动作产生时就应该开始进行MSA,伴随着零部件过程开发,同步进行多 次MSA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测量系统改善,最终于批量生产前输出一个 “合格的测量系统”,并固化到《生产控制计划》中。
➢ Gage R&R分析是要估计由测量过程所造成之变异。
➢ 经由Gage R&R分析,测量误差可分为不同之来源,并可 提供改善方向。
➢ 重复性 (repeatability;简称 rpt)
确切的制程变异事实上无从得知。在现实生活里,只能 取得的观测到的制程变异(observed variation)。这里 已经包含了测量变异。因此,如果要掌握实际的制程变 异,测量系统之变异必须尽量降低。
还有什么呢?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What?
◆测量——对某具体事物赋予数字(或数值),以表示它们对于特定特
5.1
5.8
7.6
9.1
测量值2
2.5
3.9
5.7
7.7
9.3
测量值3
2.4
4.2
5.9
7.8
9.5
测量值4
2.5
5
5.9
7.7
9.3
测量值5
2.7
3.8
6
7.8
9.4
测量值6
2.3
3.9
6.1
7.8
9.5
测量值7
2.5
3.9
6
7.8
9.5
测量值8
2.5
3.9
6.1
7.7
9.5
测量值9
2.4
3.9
6.4
来自仪 器之变 异
来自测量 员之变异
偏倚性 Bias
线性
稳定性 重复性
再现性
Linearity Stability Repeatability Reproducibility
A?
L
S
R &R
为了着手实际的流程变异,必须首先确定测量系统的变异,并把它从制程变异 中分离出来
我们将把 “重复性”和 “再现性”作为第一位的测量误差来源来探讨
表明 7.1% 的过程变差是偏倚bias
%偏倚判断准则: 重要特性MSA偏倚%≤10%时可接受;一般特性MSA偏倚%≤30%时可接受. 其偏倚大于30%者,此项仪器不适合使用
14
偏倚分析方法二
H0:Bias=0 H1:Bias≠0
Bias 数据分布图
max( Xi )min( 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