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Ⅲ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2021
5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 况之一者:
•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 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 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 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 菌药物。
2021
11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 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 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 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
体征之一: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3. 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
2021
7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 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 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手术部位感染与预防ppt课件
充气式保温
• 有效性基于对流与辐射 • 暖空气通过患者皮肤温和 弥散传递热量 • 当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手 术时,充气温毯传递更多 热量
充气保温法是最有效的加温疗法
控制血糖
•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 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风险更低,而且中风, 尿路感染,肠梗阻,术后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均更 低 • 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为干 预措施的基础
正确的抗生素使用 正确备皮方式 患者保温 控制血糖 皮肤消毒 非手术部位感染灶的治疗 外科手消毒 人员管理 伤口护理
• • • •
备皮 抗生素 患者体温 血糖
术前备皮
• 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如下
备皮方法剃毛备皮 5.6% 脱毛或不去毛0.6% 备皮时间 术前24小时前>20% 术前24小时内7.1% 术前即刻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1.8% 前1晚剪/剃毛4.0%
• • •
SSI预防 所有患者, 所有流程, 任何时间
金葡菌的筛查和去除 • 高风险手术患者 • 植入物手术患者
精湛的手术技巧 无菌技术 正确备皮方式,弃用剃刀 正确的抗生素,正确的使用时间,正确的停用 血糖控制 保温 适当输血
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
• 清洁手术通常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伴有以下情况:异物植 人;手术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远处有感染灶;全身情 况差(ASA Ⅲ~Ⅳ级);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估计手术时间长、分离组 织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脾切除术等。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炎症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 生的防御反应
❖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 中心环节
❖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全过程
1
❖ 炎症的原因 ❖ 病原体(生物性)微生物、寄生虫 ❖ 损伤(物理、化学)机械、热力、放射、
电、化学毒物 ❖ 缺血 坏死组织 ❖ 免疫性 变态反应、免疫异常
15
❖
器官(或腔隙)感染
Biblioteka Baidu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 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 临床诊断 ❖ 符合上述规定,并且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
据 ❖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 病原学诊断 ❖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 说明: ❖ 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
❖ 手术切口污染程度
21
❖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度
❖ 清洁切口1.5﹪-4.2﹪ ❖ 清洁污染切口≤10﹪ ❖ 污染切口10﹪-20﹪ ❖ 污秽切口20﹪-40﹪ ❖ 大于4小时的手术与小于2 小时的手术相比,前者
是后者3倍 ❖ 营养不良危险性增加7倍 ❖ 急诊手术大于择期手术
22
炎症
❖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 生的防御反应
❖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 中心环节
❖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全过程
1
❖ 炎症的原因 ❖ 病原体(生物性)微生物、寄生虫 ❖ 损伤(物理、化学)机械、热力、放射、
电、化学毒物 ❖ 缺血 坏死组织 ❖ 免疫性 变态反应、免疫异常
15
❖
器官(或腔隙)感染
Biblioteka Baidu
❖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 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 临床诊断 ❖ 符合上述规定,并且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 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 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
据 ❖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 病原学诊断 ❖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 说明: ❖ 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
❖ 手术切口污染程度
21
❖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度
❖ 清洁切口1.5﹪-4.2﹪ ❖ 清洁污染切口≤10﹪ ❖ 污染切口10﹪-20﹪ ❖ 污秽切口20﹪-40﹪ ❖ 大于4小时的手术与小于2 小时的手术相比,前者
是后者3倍 ❖ 营养不良危险性增加7倍 ❖ 急诊手术大于择期手术
22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 ppt课件
ppt课件
16
手术部位感染ຫໍສະໝຸດ BaiduSSI)诊断
(三)SSI分类: 1、浅表切口感染
2、深部切口感染
3、器官、腔隙感染
ppt课件
17
1、浅表切口感染
概念:
手术后 30 日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 染。
ppt课件
18
1、浅表切口感染
诊断要点:仅限于涉及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30天 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1.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1.2 、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 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 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 脏 按 压 ) ,
ppt课件 10
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三)ASA评分: 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 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 Ⅰ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 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 全。
答:30例:75百分位=30*3/4=22.5,然后取 整数为2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ppt课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应对措施
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减少非手术人 员进入,当人数>8人时,微生物数量明显 增多,手术间参观人数不超过2人
参观者与无菌区域保持相应距离>30cm, 不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固定手术间参观, 不得串手术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切口的保护
几丁质,切口保护膜 手术刀划皮,尽量避免电刀切开皮肤 皮下脂肪尽量一刀到达肌层,避免反复划
蛋白,高血压等
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区域的备皮问题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脱毛或不去毛
5.6% 0.6%
备皮时间
术前24小时前 术前24小时内 术前即刻
>20% 7.1%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前一晚剪/剃毛
1.8% 4.0%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结论: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 皮,备皮时间应尽量接近手术时间,尽可 能选择脱毛或剪毛,严禁划伤病人的皮肤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术前抗生素的使用
4
3.5
3
2.5
2
1.5
1
0.5
0
Baidu Nhomakorabea
术前3h
术前1h
1
3
5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率
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
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 导开始时
应对措施
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减少非手术人 员进入,当人数>8人时,微生物数量明显 增多,手术间参观人数不超过2人
参观者与无菌区域保持相应距离>30cm, 不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固定手术间参观, 不得串手术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切口的保护
几丁质,切口保护膜 手术刀划皮,尽量避免电刀切开皮肤 皮下脂肪尽量一刀到达肌层,避免反复划
蛋白,高血压等
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区域的备皮问题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脱毛或不去毛
5.6% 0.6%
备皮时间
术前24小时前 术前24小时内 术前即刻
>20% 7.1%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前一晚剪/剃毛
1.8% 4.0%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结论: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 皮,备皮时间应尽量接近手术时间,尽可 能选择脱毛或剪毛,严禁划伤病人的皮肤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术前抗生素的使用
4
3.5
3
2.5
2
1.5
1
0.5
0
Baidu Nhomakorabea
术前3h
术前1h
1
3
5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率
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
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 导开始时
最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 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 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 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
❖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 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 据。
❖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 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 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 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1 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 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 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 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 服抗菌药物。
❖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 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 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 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 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及换药流程。
❖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 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 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 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 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 测。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方法
2016年10月27日
❖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
❖ 一、一般原则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
❖ 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 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 据。
❖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 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 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 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1 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 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 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 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 服抗菌药物。
❖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 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 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 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 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及换药流程。
❖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 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 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 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 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 测。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方法
2016年10月27日
❖ 手术部位感染标本采集及运送
❖ 一、一般原则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PPT课件
重视外科手术技巧
轻柔的对待组织 保证有效的止血 尽可能减少失活组织和异物 避免意外探入空腔脏器 在手术部位消灭死腔
手术其他预防要点
正确外科手消毒 正确使用口罩,手术衣,手套 严格无菌技术 术中注意为病人保温等等
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后
肺部感染 抬高床、多翻身、勤拍背、多咳嗽、早下床、 防误吸 尿路感染 早拔管、多喝水、早下床、勤护理 肠道感染 少用药、选窄谱、早停药、通大便 CVC-BSI(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 少留管、早拔管、选部位、选途径、严消毒、 少TPN(全胃肠外营养)
手术室环境因素
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影响患者的 创口愈合和康复,如手术间无术中持续空 气净化设备,手术多,接台频繁,空气中 悬浮菌尘污染,使手术感染的机会增加, 是切口感染的细菌来源
手术室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术中人员在手术间频繁走动,手术门过多开启 人员从污染手术间直接进入无菌手术间 连台手术时未及时清理垃圾,地面未能湿式擦拭, 手术间未能待达到净化时间,造成手术间空气污 染 手术开始后在手术间进行物品整理工作,搬动仪 器设备,物品抖动致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加,致使 漂浮物沉降与手术区
应教育或协助患者至少在手术前一晚使用 抗菌皂进行淋浴或沐浴
感染预防要点—手术室
手术室是SSI的高危科室,它担负对病人进 行手术治疗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其 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 效果,因此加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是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高医疗安全的一项 重要内容
外科感染病PPT课件
定期对医院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 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医院 感染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 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如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以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
分析全球范围内外科感染病的流行趋势和 防控策略,强调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的重 要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总结词
骨折后感染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可引起骨坏死和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
VS
详细描述
骨折后感染通常发生在骨折后的1-2周内 ,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预防 骨折后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清创、使用抗 菌药物和加强免疫治疗。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外科感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抗真菌药
针对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 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伊曲 康唑等。
抗病毒药
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阿昔洛 韦、利巴韦林等。
手术治疗
清创术
引流术
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 脓液等,促进愈合。
将脓液或其他分泌物引 流出来,以减轻感染和
炎症。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医院 感染病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 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如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以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
分析全球范围内外科感染病的流行趋势和 防控策略,强调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的重 要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总结词
骨折后感染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可引起骨坏死和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
VS
详细描述
骨折后感染通常发生在骨折后的1-2周内 ,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预防 骨折后感染的关键在于及时清创、使用抗 菌药物和加强免疫治疗。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外科感染病的定义与分类
抗真菌药
针对真菌感染,使用抗真菌药 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伊曲 康唑等。
抗病毒药
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阿昔洛 韦、利巴韦林等。
手术治疗
清创术
引流术
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 脓液等,促进愈合。
将脓液或其他分泌物引 流出来,以减轻感染和
炎症。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ppt课件
梗阻,术后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均更低 • 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为干预措施的基础
ppt课件.
23
病人的术前准备
• 择期手术前,如果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应尽可能待此感染治 愈后再行择期手术
• 不要去除毛发,除非手术切口部位或在周围的毛发对手术有干扰。 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在手术前即刻剪除毛发
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 2倍,治疗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ppt课件.
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类型
• 切口浅部组织的感染 • 切口深部组织的感染: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无植入物)
或1年以内(有植入物) • 器官、腔隙感染
• 1.从切口深部引流出脓液但不是来自器官或腔隙部分。 •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具有下列
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或肿胀(细菌培养 阴性除外)。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 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的SSI。
ppt课件.
24
术中注意点
• 通风,包括洗手处的层流 • 清洁和消毒手术室环境表面 • 微生物取样,但不需要常规进行 • 外科器械的灭菌 • 外科的穿衣和铺单 • 无菌术和外科技巧 • 围手术期保温
ppt课件.
23
病人的术前准备
• 择期手术前,如果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应尽可能待此感染治 愈后再行择期手术
• 不要去除毛发,除非手术切口部位或在周围的毛发对手术有干扰。 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在手术前即刻剪除毛发
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 2倍,治疗费用亦显著增加。 ——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
ppt课件.
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类型
• 切口浅部组织的感染 • 切口深部组织的感染: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无植入物)
或1年以内(有植入物) • 器官、腔隙感染
• 1.从切口深部引流出脓液但不是来自器官或腔隙部分。 •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具有下列
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或肿胀(细菌培养 阴性除外)。 •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 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 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的SSI。
ppt课件.
24
术中注意点
• 通风,包括洗手处的层流 • 清洁和消毒手术室环境表面 • 微生物取样,但不需要常规进行 • 外科器械的灭菌 • 外科的穿衣和铺单 • 无菌术和外科技巧 • 围手术期保温
《手术部位感染的》课件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处理方法
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如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使用抗生素、补液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05 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腹部手术感染
总结词
腹部手术感染通常与肠道菌群有关,易引发切口和腹腔感染。
感染率
01
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因手 术类型、患者状况和医院管理等因素而异。
02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手术部位感染率在不同类型的手术 中存在差异,例如腹部手术、心血管手术、骨科手术等 。
03
手术部位感染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 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等。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手术部位 感染可分为早期感染(术后30天 内)和晚期感染(术后30天至1 年内)。
发生原因
01
患者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等。
02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室环境、手术操作等。
03
术后护理因素
术后护理不当、伤口护理不当、抗生素使用不当等。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需要开发更加有效的感 染监测和诊断技术,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
需要研究新型抗菌药物 和免疫治疗方法,以提 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处理方法
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如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使用抗生素、补液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05 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腹部手术感染
总结词
腹部手术感染通常与肠道菌群有关,易引发切口和腹腔感染。
感染率
01
手术部位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感染率因手 术类型、患者状况和医院管理等因素而异。
02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手术部位感染率在不同类型的手术 中存在差异,例如腹部手术、心血管手术、骨科手术等 。
03
手术部位感染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 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等。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手术部位 感染可分为早期感染(术后30天 内)和晚期感染(术后30天至1 年内)。
发生原因
01
患者因素
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等。
02
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室环境、手术操作等。
03
术后护理因素
术后护理不当、伤口护理不当、抗生素使用不当等。
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需要开发更加有效的感 染监测和诊断技术,以 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 。
需要研究新型抗菌药物 和免疫治疗方法,以提 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治疗ppt课件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 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 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 染)。 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 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 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 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 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 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 肿。 4. 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手术切口感染预 防与治疗
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 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9.65%~17.65%。 手术切口正常愈合过程是损伤引起的非感 染性炎症过程(炎症过程,刺激切口两侧 的表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缔组 织细胞再生或增生,使切口两侧连在一 起)。手术切口感染是感染性炎症过程。
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PPT课件
➢自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研究表明使用剃须刀剃毛可增加感染率。
>20% 7.1%
术前即刻 ➢若无禁忌症,术前使用含酒精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I级证据)
➢围手术期维持体温在常温(≥35.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剃毛和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最长24小时),感染率越高。
➢2008年10月英国NICE《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
➢Yalcin AN报道的4146例手术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中华外科学杂志,2006,44(23):1594-1596
切皮前1小时内开始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组 ➢英国NICE:推荐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用肥皂沐浴或擦浴。
20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应选择在手术部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的7药.2物7 。
15 ➢Engl J Med.
➢围手术期维持体温在常温(≥35.
10 ➢2010年12月我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1技0术.2指6 南》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腹部大手术后切口愈合问题对7比.6,糖3 尿病大世界,2014.
脱毛或不去毛 ➢术中因素: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无菌操作、植入物的灭菌、患者体温
0.6%
➢英国NICE:推荐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用肥皂沐浴或擦浴。
>20% 7.1%
术前即刻 ➢若无禁忌症,术前使用含酒精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I级证据)
➢围手术期维持体温在常温(≥35.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剃毛和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最长24小时),感染率越高。
➢2008年10月英国NICE《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治疗指南》
➢Yalcin AN报道的4146例手术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中华外科学杂志,2006,44(23):1594-1596
切皮前1小时内开始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组 ➢英国NICE:推荐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用肥皂沐浴或擦浴。
20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应选择在手术部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1的7药.2物7 。
15 ➢Engl J Med.
➢围手术期维持体温在常温(≥35.
10 ➢2010年12月我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1技0术.2指6 南》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腹部大手术后切口愈合问题对7比.6,糖3 尿病大世界,2014.
脱毛或不去毛 ➢术中因素: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无菌操作、植入物的灭菌、患者体温
0.6%
➢英国NICE:推荐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用肥皂沐浴或擦浴。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
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 开者,都属此类 污染切口 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 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感染切口 用Ⅳ表示,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 手术
3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由于皮肤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 的炎症表现。 2、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水痘、单纯疱疹等。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
医疗垃圾 指在诊断、治疗和卫
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 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 产生的排泄物、垃圾, 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可能。
术中未进行保温的患者 SSI的发生率为14%
术中保温患者SSI的发 生率为5%
31
谢谢聆听!
32
备皮器
29
体温控制
供应医用甘露醇结晶问题解决 ...200 x 180 ·4kB ·jpegchina.nowec.com
术中低体温 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可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
伤口愈合延迟
术中保温 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
舒适是病人最重要的感受
30
对421名清洁手术患者 进行的随机研究显示:
3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由于皮肤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 的炎症表现。 2、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水痘、单纯疱疹等。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
医疗垃圾 指在诊断、治疗和卫
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 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 产生的排泄物、垃圾, 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可能。
术中未进行保温的患者 SSI的发生率为14%
术中保温患者SSI的发 生率为5%
31
谢谢聆听!
32
备皮器
29
体温控制
供应医用甘露醇结晶问题解决 ...200 x 180 ·4kB ·jpegchina.nowec.com
术中低体温 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可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
伤口愈合延迟
术中保温 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
舒适是病人最重要的感受
30
对421名清洁手术患者 进行的随机研究显示: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
美国的SSI发源自文库率
美国每年约进行 3000 万例手术,其中SSI的发 生率约为2%
SSI为美国院内感染的第二大原因(约占院内感 染总数的38%) SSI患者的死亡率约为非SSI患者的2倍,每年因 SSI死亡20000例以上
-Woods A. Advances in skin and wound care, 2005, 18(4):215-20.
中国的SSI发生率
对我国193所医院的调查显示:总院内感染率为 5.22%,其中SSI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第三位原因
-吴安华,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8):561-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致
更长的住院天数 更高的医疗费用 医护人员的压力 病人满意度下降
SSI的预防与控制-----手术室护理管理新课题
精 良 先 进 的 仪 器 设 备
手 术 人 群 概 况
全球 每年施行的大手术约有2.34 亿例(每25人中约有1人接 受手术) 6300万人通过手术来治疗外 伤 1000万人手术治疗与妊娠有 关的并发症 3100多万人须接受手术治疗 癌症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概述
在 Lister 于19世纪中叶引入手术抗菌原则之前,大部分手术均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性 The timing of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isk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美国的SSI发源自文库率
美国每年约进行 3000 万例手术,其中SSI的发 生率约为2%
SSI为美国院内感染的第二大原因(约占院内感 染总数的38%) SSI患者的死亡率约为非SSI患者的2倍,每年因 SSI死亡20000例以上
-Woods A. Advances in skin and wound care, 2005, 18(4):215-20.
中国的SSI发生率
对我国193所医院的调查显示:总院内感染率为 5.22%,其中SSI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第三位原因
-吴安华,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12(8):561-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致
更长的住院天数 更高的医疗费用 医护人员的压力 病人满意度下降
SSI的预防与控制-----手术室护理管理新课题
精 良 先 进 的 仪 器 设 备
手 术 人 群 概 况
全球 每年施行的大手术约有2.34 亿例(每25人中约有1人接 受手术) 6300万人通过手术来治疗外 伤 1000万人手术治疗与妊娠有 关的并发症 3100多万人须接受手术治疗 癌症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概述
在 Lister 于19世纪中叶引入手术抗菌原则之前,大部分手术均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性 The timing of prophylactic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isk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 ppt课件
5、以往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化、放疗;
6、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 7、置入人工材料。
ppt课件
35
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医院: 1、医院管理者 2、主管及主刀医生
3、参与手术的其他人员
4、病房的护理人员
5、院感专职人员
ppt课件 36
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与患者有关: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ppt课件 11
三、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 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Ⅳ级 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 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 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ppt课件 22
2、深部切口感染
概念:
无植入物手术后 30日以内、有植入物手术后 1年以内发生的 累及深层软组织(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
ppt课件
23
2、深部切口感染
诊断要点: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2.1、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具有下 列症状或体征之一:有脓性分泌物,发热(>38℃)局部疼痛 或肿胀. 2.2、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或影像学发现切口深层组织脓 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PPT课件
2021/4/6
精选PPT课件
8
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 年 以 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 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 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 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 制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8年5月
2021/4/6
精选PPT课件
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1.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2021/4/6
精选PPT课件
2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 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 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 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 。
2021/4/6
精选PPT课件
4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手术部位感染分为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2021/4/6
精选PPT课件
5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 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垃圾,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一.手术部位感染( SSI )概括
19世纪中叶以前,在无麻醉、无任何消毒、 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手术患者通 常都会出现“刺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 口流脓、败血症,手术切口感染率达70%80%,近80%患者术中或术后死亡
.
2
❖ 1886年一名德国医生采用蒸汽灭菌并提出无菌术, 从此为外科感染的预防奠定了基础。
.
11
❖ 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SSI的关系
❖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5.6%
❖
脱毛或不去毛 0.6%
❖ 备皮时间 术前24h 前
20%
❖
术前24h 后
7.1%
❖
术前即可
3.1%
.
12
❖ 关于备皮
❖ 1928年英国 Fleming 医生发现了青霉素,对外 科术后感染的防治开辟了新纪元。
在美国每年有2300---3000万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每年仍有 92万人发生SSI。
.
3Fra Baidu bibliotek
❖ 2009年,英国医疗保险 和公共医疗补助机构, 将不再支付医院由于可 以预防的差错、伤害、 院内感染而导致的住院 费用。
SSI≠手术切口感染
SSI≠皮肤软组织感染 ❖
1992年,由美国感染控制
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
(APIC)、美国医院流行
病学学会(SHEA)、外
科感染协会组成的联合小
组修订了这一定义。选择
了“手术部位感染”这一
术语。
.
4
❖ 皮肤 ❖ 皮下软组织 ❖ 深部软组织 ❖ 器官腔隙
三、SSI诊断标准
❖ 浅表切口SSI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范围: 1、入院时不存在或不在潜伏期内,而在住
院后48-72小时发生的所有感染。 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 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4、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
❖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和腔隙部分。
❖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 脓肿或感染。
❖ 切口直接裂开,患者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
(三)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 生的累计术中解剖部位(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
SSI发生率
❖ 早期
手术前2—24h
3.8%
❖ 术前
手术前2 h
0.6%
❖ 手术中 手术开始后0—3 h 1.4%
❖ 手术后 手术开始3—24 h 3.3%
.
1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
❖ 手术部位
❖ 头颅外科手术 ❖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手术 ❖ 心脏手术 ❖ 神经外科手术 ❖ 血管外科手术 ❖ 乳房手术 ❖ 腹外疝手术 ❖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 骨科手术 ❖ 胸外科手术 ❖ 胃十二指肠手术 ❖ 胆道手术 ❖ 阑尾手术 ❖ 妇产科手术 ❖ 泌尿外科手术
❖ 抗菌药物选择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甲硝唑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二代头孢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噻物+甲硝唑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甲硝唑 ❖ 第二代头孢+环丙沙星
手术因素
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
患者体温
血糖
手术时间过长
皮肤准备
外科洗手
手术室环境
无菌物品的达标
手术技术
.
7
五、SSI预防控制措施
❖ 1999年,美国 CDC 颁布 SSI 预防指南
❖ 2008年,英国卫生部颁布 SSI 预防指南
2010年,
我国卫生部颁布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与控制》
我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切口的分类:
❖ 3、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 4、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5 血糖控制 ❖ 6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
众报告NI率
❖ 近年来我国医院中抗菌药物使用 率在67% —82%之间.
❖ 在使用人群中,1∕3以上根本不需 要用,50%以上并未起到作用。
.
9
❖ 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
❖ 给药时间 定义与描述
(一) 浅表切口感染
❖ 深部切口SSI
❖ 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仅累计切口皮❖ 器官和腔隙SSI
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至少符合以
下条件之一:
❖ 切口浅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 切口浅表组织培养出病原体
❖ 具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
5
(二)深部切口感染
❖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计深部 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
.
1
❖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由于皮肤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2、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水痘、单纯疱疹等。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疗垃圾 指在诊断、治疗和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
污染切口
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
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感染切口
用Ⅳ表示,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 感染或脏器穿孔的 手术
8
❖ 美国预防SSI 干预的一揽子 (bundle)方案
❖ 1 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 菌素 术前0.5---1小时应用 抗菌药物 24小时内停用抗 菌药物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正确脱毛方法
器官或腔隙穿刺或引流出脓液 从器官或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 腔隙感染。
.
6
四、SSI影响因素
❖ 患者因素
❖ 年龄
❖ 免疫系统受损
❖ 糖尿病
❖ 非手术部位有感染灶
❖ 伤口分类
❖ 营养不良
❖ 吸烟 ❖ 肥胖
四、SSI影响因素
❖ 激素
清洁切口
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
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清洁-污染的切口
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
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一.手术部位感染( SSI )概括
19世纪中叶以前,在无麻醉、无任何消毒、 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手术患者通 常都会出现“刺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 口流脓、败血症,手术切口感染率达70%80%,近80%患者术中或术后死亡
.
2
❖ 1886年一名德国医生采用蒸汽灭菌并提出无菌术, 从此为外科感染的预防奠定了基础。
.
11
❖ 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SSI的关系
❖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5.6%
❖
脱毛或不去毛 0.6%
❖ 备皮时间 术前24h 前
20%
❖
术前24h 后
7.1%
❖
术前即可
3.1%
.
12
❖ 关于备皮
❖ 1928年英国 Fleming 医生发现了青霉素,对外 科术后感染的防治开辟了新纪元。
在美国每年有2300---3000万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每年仍有 92万人发生SSI。
.
3Fra Baidu bibliotek
❖ 2009年,英国医疗保险 和公共医疗补助机构, 将不再支付医院由于可 以预防的差错、伤害、 院内感染而导致的住院 费用。
SSI≠手术切口感染
SSI≠皮肤软组织感染 ❖
1992年,由美国感染控制
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
(APIC)、美国医院流行
病学学会(SHEA)、外
科感染协会组成的联合小
组修订了这一定义。选择
了“手术部位感染”这一
术语。
.
4
❖ 皮肤 ❖ 皮下软组织 ❖ 深部软组织 ❖ 器官腔隙
三、SSI诊断标准
❖ 浅表切口SSI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范围: 1、入院时不存在或不在潜伏期内,而在住
院后48-72小时发生的所有感染。 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
染。 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4、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
❖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和腔隙部分。
❖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 脓肿或感染。
❖ 切口直接裂开,患者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
(三)器官∕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 生的累计术中解剖部位(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
SSI发生率
❖ 早期
手术前2—24h
3.8%
❖ 术前
手术前2 h
0.6%
❖ 手术中 手术开始后0—3 h 1.4%
❖ 手术后 手术开始3—24 h 3.3%
.
1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
❖ 手术部位
❖ 头颅外科手术 ❖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手术 ❖ 心脏手术 ❖ 神经外科手术 ❖ 血管外科手术 ❖ 乳房手术 ❖ 腹外疝手术 ❖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 骨科手术 ❖ 胸外科手术 ❖ 胃十二指肠手术 ❖ 胆道手术 ❖ 阑尾手术 ❖ 妇产科手术 ❖ 泌尿外科手术
❖ 抗菌药物选择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甲硝唑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 ❖ 第一、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二代头孢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噻物+甲硝唑 ❖ 第二代头孢或头孢曲松+甲硝唑 ❖ 第二代头孢+环丙沙星
手术因素
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
患者体温
血糖
手术时间过长
皮肤准备
外科洗手
手术室环境
无菌物品的达标
手术技术
.
7
五、SSI预防控制措施
❖ 1999年,美国 CDC 颁布 SSI 预防指南
❖ 2008年,英国卫生部颁布 SSI 预防指南
2010年,
我国卫生部颁布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与控制》
我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切口的分类:
❖ 3、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 4、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5 血糖控制 ❖ 6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
众报告NI率
❖ 近年来我国医院中抗菌药物使用 率在67% —82%之间.
❖ 在使用人群中,1∕3以上根本不需 要用,50%以上并未起到作用。
.
9
❖ 2847例选择性清洁或清洁污染切口
❖ 给药时间 定义与描述
(一) 浅表切口感染
❖ 深部切口SSI
❖ 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仅累计切口皮❖ 器官和腔隙SSI
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至少符合以
下条件之一:
❖ 切口浅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 切口浅表组织培养出病原体
❖ 具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
5
(二)深部切口感染
❖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计深部 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
.
1
❖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由于皮肤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2、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水痘、单纯疱疹等。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疗垃圾 指在诊断、治疗和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
污染切口
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
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感染切口
用Ⅳ表示,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 感染或脏器穿孔的 手术
8
❖ 美国预防SSI 干预的一揽子 (bundle)方案
❖ 1 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 菌素 术前0.5---1小时应用 抗菌药物 24小时内停用抗 菌药物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2、正确脱毛方法
器官或腔隙穿刺或引流出脓液 从器官或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 腔隙感染。
.
6
四、SSI影响因素
❖ 患者因素
❖ 年龄
❖ 免疫系统受损
❖ 糖尿病
❖ 非手术部位有感染灶
❖ 伤口分类
❖ 营养不良
❖ 吸烟 ❖ 肥胖
四、SSI影响因素
❖ 激素
清洁切口
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
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清洁-污染的切口
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
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