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有助于 患者更快地恢复
健康
术后护理能够减 轻患者的疼痛和
不适术后护Βιβλιοθήκη 有助于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理能够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满意度
2
术后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01
药物治疗:使用镇 痛药物,如非甾体 抗炎药、阿片类药
物等
03
心理干预:通过心 理疏导、放松训练
等方法缓解疼痛
02
预防感染
0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3
避免过度活动,减少伤口受压
02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
04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1
术后1-2周内, 每周进行一
次复查
4
术后12周后, 每3-6个月进 行一次复查
2
术后3-6周内, 每两周进行 一次复查
5
复查内容包 括:关节活 动度、肌肉 力量、疼痛
物理治疗:使用冷 敷、热敷、按摩等
方法缓解疼痛
04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 的康复训练,如关节 活动度训练、肌肉力 量训练等,以减轻疼
痛并促进康复。
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01 预防关节僵硬
术后中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 02 高关节稳定性
术后后期:进行平衡训练,提高行 03 走能力
康复训练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04 个性化方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02. 术后护理措施 03.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的重要
1

预防并发症
01

髋关节置换护理 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护理  ppt课件

谢谢!
PPT课件
31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外二科
PPT课件 1
一、概念 二、术前准备 三、术后护理 四、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PPT课件
2
一、什么是髋关节置换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伤病引起 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而采用人工设 计的假体替代材料植入体内以改 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外科 介入的方法。
PPT课件 3
髋关节解剖图
PPT课件
平卧:
翻身
手术当日可向健侧翻身15°~20° 具体: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双 腿间夹一软枕,背部垫一软枕(护士必须在旁 予以指导和和协助)
PPT课件 19
4、导管护理
(1)妥善固定,避免打折或脱出,减少因牵拉尿管而引 起的不适感。 (2)女病人从大腿下方,男病人从大腿上方接尿袋。 (3)尿袋及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位、和术区引流区,防 止逆行感染。 (4)观察尿量及引流液颜色,保持管路通畅,并记录尿 量及引流量。 (5)擦洗尿道口 2次/d,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正 常收缩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术前 1、术前焦虑 2、恐惧 3、悲伤情绪 术后 1、术后意识障碍 2、术后抑郁 3、术后持续疼痛
PPT课件 13
术中 术中患者心理护 理
2、术前进行适应锻炼
主要训练患者: 1、在床上抬臀及使用便器,让病人在床上大小便,以避免术后出现体位性 的尿潴留、便秘。 2、护士应指导病人做屈伸踝关节和足趾关节活动,做大腿及臀部肌肉收缩 训练,这样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防止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PPT课件 25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 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 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健康宣教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健康宣教PPT课件
4-6周避免性生活,2个月后随访无异常可恢复性生活
出院前宣教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与医生联系:
1.因活动或跌倒导致髋部受伤 2.假体脱位的征兆 3.患髋出现胀痛,肢体位置异常、肢体畸形或
髋关节异常疼痛,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屈髋超过90°时,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面积变小 ,而手术后关节囊结构变弱,容易发生脱位。
因此,手术后三个月内盘腿、交叉双腿、跷二郎 腿、弯腰拾物、弯腰拉被、弯腰穿裤袜、坐矮凳 或软沙发、坐矮马桶、蹲姿等屈髋超过90°的动 作应避免。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侧卧两腿间未夹枕
屈身拉被子
椅子太低,无扶手
两腿交叉
盘腿坐
下蹲
出院前宣教----禁忌动作
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 肢应尽量外展。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离床或椅子时先放下患肢
上床时,利用健肢先上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步行器
双侧拐杖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指导
正确使用助行器
上楼梯时,健肢先上, 然后是拐杖,最后是患 肢。
下楼梯时,拐杖先下, 然后是患肢,最后是健 肢。
尽量减少每天上下楼梯的频率和层数
出院宣教----体育活动的选择
完全康复后
造成磨损
散步
跳跃
骑车 园艺
快跑
保龄球
滑冰、滑雪 网球
乒乓球 游泳 跳舞
考题
髋关节术后正确的肢体摆放体位是?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出院前宣教----家居准备

全髋置换护理查房 ppt课件

全髋置换护理查房 ppt课件
2、协助麻醉:一般选用 椎管内麻醉
3、摆放合
1、手术开始前与器械护士共清点敷料、缝针 与各种器械、并及时记录 。
2、连接电刀、吸引器、调节手术床高度、对 灯。
3、手术间管理:控制参观人员、监督上台人 员无菌操作
4、添加术中所需物品及开假体 5、缝合前后再次与器械护士共同点数、完成
(1)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 可使髋关节前屈旋外。
(2)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大而 肥厚,其外上1/4部无重要血管 神经,是临床肌肉注射的常用部 位。作用于髋关节,使其后伸和
旋外。
(3)梨状肌:能使髋关节旋外。
髋关节周围的韧带
髂股韧带 大转子
坐骨股骨韧带 后面观
耻骨股骨韧带 前面观
相关解剖 结构特点
股骨和骨盆共同组成髋 关节
股骨头位于髋臼内 股骨近端有大小粗隆等
骨性标志 股骨的远端是膝关节的
一部分
髋关节的构成
髋臼 股骨头 股骨颈 大小粗隆
髋臼
由髂骨、耻骨、坐骨三 部分构成
后上方厚实,内壁最薄 外展45度,前倾15度
股骨近端
股骨距 大转子 小转子 颈干角为125º-135º
大剥离子、必要 时换长电刀头
↓ 扣扣钳
手术步骤及配合
截骨
用大髋关节拉勾放在股 骨颈的后下方、小髋关 节拉钩放置于股骨颈前 下方,使髋关节屈曲、 内收、内旋,使脚心朝 上,一般即可以使关节 脱位,再用电锯、骨凿 截骨,如果脱位困难, 先行截骨,取出股骨头 后再行脱位,保存好股 骨头,以备必要是植骨 用。
人工髋关节材料:
臼杯:钛合金或钴铬钼合金 衬垫:包括有聚乙烯、陶瓷、金属等 球头:陶瓷或金属
人工关节历史
1939
1891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ppt课件
或热敷等。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 括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促进
术后恢复。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采取适当的疼痛 控制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口服止 痛药、外用止痛贴等。
非药物治疗
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等, 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 理ppt课件
目 录
• 髋关节置换术简介 •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 术后护理措施 • 术后生活指导 • 出院后随访与注意事项 • 髋关节置换术的未来展望
01
髋关节置换术简介
手术目的
缓解髋关节疼痛,改 善关节功能。
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增强自信心。
纠正关节畸形,提高 生活质量。
手术过程
神经损伤
如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
06
髋关节置换术的未来 展望
新技术发展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定制的髋关节假体,提高假体的适配度和使用 寿命。
智能材料
研究和发展智能材料,用于制造具有自适应性能和生物活性的髋关 节假体。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更精准、微创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减少并发症和 恢复时间。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 行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训
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如洗澡、穿鞋、上下楼梯等,
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 估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02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物理疗法的优势在于没有副作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在 进行物理治疗时,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
03
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恢复关节稳定性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对于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至 关重要。强壮的肌肉可以提供更 好的支撑,减少关节脱位的风险 。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术后康复概述 • 术后疼痛管理 • 术后肌肉力量训练 • 术后行走与活动能力恢复 • 术后心理辅导与支持 • 出院后康复计划及注意事项
01
术后康复概述
康复定义及重要性
康复定义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帮助因疾病、损伤或先天 残疾而导致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受限的患者,最大限 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的 过程。
减轻疼痛
肌肉力量的增强有助于减轻关节 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 质量。
预防并发症
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血 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和其他并 发症的风险。
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
抗阻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髋关节周围的 等长收缩训练。这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 善关节稳定性。
使用弹力带或器械进行髋关节周围的抗阻训 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抗阻训练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抗阻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活动能 力。
水中康复训练
01
水疗设施
利用专门的水疗设施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
围并增强肌肉力量。
02
水中运动
在水中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增强肌肉力量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ppt课件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 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培训
了解康复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髋关节置换 术后的康复知识,包括康复锻
炼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学习自我护、坐姿、步行
方法等,以促进康复。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安全,避 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术后2-3周
逐渐增加肌肉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如进行抗阻训练和渐进性抗阻 训练。
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术后2-3天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开 始进行步行训练,起初需要在辅 助器具如助行器或拐杖的帮助下 进行。
术后1周
逐渐增加步行训练的时间和距离 ,并尝试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
术后2-3周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逐 渐增加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 洗澡、穿衣、上厕所等。但要注 意不要过度用力或过度活动,以 免影响伤口愈合或造成再次损伤 。
术后48小时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髋关节活 动的范围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用力。
肌肉力量训练
术后3天
开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如绷紧大腿和小腿肌肉,每次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重复绷紧放松的动作。
术后1周
在医生或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等张收缩训 练,如抬起大腿或小腿,以增强肌肉力量。
心理干预方法及实施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增 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成员的沟通和支 持能力。
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缓解 紧张和焦虑。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社交支持网 络。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培训课件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培训课件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2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25
.正确卧位:平卧位双 膝之间夹三角枕或软 枕,,使髋关节外展 10~20度,侧卧位两 腿间夹一软枕。
.避免错误卧位: 平卧时禁止双腿交 叉,侧卧时,软枕 避免夹在踝关节处。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26
术后48 h内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变化,如患肢皮肤青紫、 皮温低、足背动脉消失或减弱,应及时处理。术后2—3 d 拍x片,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情况。搬运病人或使用便盆时 要特别注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防止脱 位。如病人发生髋关节剧烈疼痛,应立即报告医生,进一 步明确有无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41
术后第2周,可进行坐位到立位的训练,方法是:病人双 手拉住床上支架,使整个人移至健侧床边,重心在健侧, 健腿先着地,随即患肢触地,双手扶拐,用健腿和双手的 支撑力挺髋站立,耐受后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健腿跟进, 拐杖随后。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42
坐位: 坐位时,屈髋不能 小于90度,身体禁止前倾, 可稍向后仰,避免交叉腿和 膝
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 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将术侧腿移到床下,防 止术侧髋外旋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健侧腿顺势移动到床 下,将身体转正,扶 助行器站立
4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44
术后注意事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45
坐起时身体不可弯曲 超过90度
起身时不可过度屈 床上卧位时不交叉双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
11
髋关节置 换的适宜
人群
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 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六不要”
不侧身弯腰或 过度向前弯腰
不坐矮的凳 子或软沙发
不向患侧侧卧
练习
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并发症是() a感染 b肺栓塞 cDVT d脱位 2、髋关节置换术后禁止() a两腿交叉b坐矮凳c盘腿d二郎腿 3、上下楼梯时应()先上,下楼梯时应()
先下。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位要求()位。 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措施?
• 半髋置换术后易引起髋臼磨损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
•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性关节炎 • 骨无菌性坏死(如股骨头坏死等) • 某些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年龄>65岁) • 类风湿性、创伤性关节炎 • 良性和恶性骨肿瘤 • 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髋关节强直等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禁忌症
髋关节或其他部位存在感染灶
1
观察皮色皮温、感觉运动、肢体肿胀、血 供、疼痛及有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2 术后抬高患肢
3 早期功能锻炼
4
预防性抗凝治疗:抗凝药物、 气压泵
肺栓塞的观察
• 肺栓塞的症状: • 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
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血,动 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
肺栓塞的护理
• 持续床边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同时观察病人紫绀、胸闷、憋气、胸部疼痛有无改善,有 无咳嗽及尿量等情况,及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 遵医嘱抗凝、溶栓治疗。 • 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抗生素类引起各种
反应、溶栓药引起出血现象、血管扩张药引起体位性低血 压等。 • 绝对卧床休息2—3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 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深呼吸、有效咳痰、雾化化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
通过植入人工 全髋关节假体治 疗髋关节疾患的 外科技术,是成 人髋关节成形术 中最常见的方法, 是近几年来发展 最快的骨科分支 之一。
•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把股骨头、 髋臼 都替换,而半髋关节置
换术是指仅更换股骨头。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内 )引起关节脱位概率高。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骨科一病区 王彧
髋关节解剖
• 组成:由股骨头、髋臼和周围软组织构成。
髋关节特点
• 髋臼深,周缘附有髋臼唇。 • 关节囊厚而坚韧。 • 股骨颈后面仅内侧2/3包在囊内,
外侧1/3露于囊外。 • 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 •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它连于股骨头凹与髋臼横韧带之
间,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其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 但具有较大的稳固性。
持续或间断体温升高。 •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 严格无菌操作。
第1阶段 第2阶段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1-2天,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和踝泵运 动,向心性肌肉按摩,防止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的形 成。
术后3-5天,直腿抬高、屈膝屈髋运动,屈髋不能>90° 髋关节伸直外展练习。
并发症的护理
A
深静脉血栓 (最常见)
BB 低髋关糖节膳脱食位
(最常见)
C
肺栓塞 (最危险)
D
DE
F
感染
粉剂压制疮剂
其他
自行配制
深静脉血栓(DVT)的观察及护理
静脉壁 损伤
血流瘀 滞
血液高 凝状态
DVT形成三大病因
全下肢肿胀、发硬 疼痛 浅静脉怒张 足背A减弱、消失
下肢DVT的四大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DVT)的观察及护理
关节脱位的表现及预防
• 患者主诉腹股沟或臀部疼痛,双下肢不等 长,骨突,活动障碍,X线片可见假体移位 或骨折。
• 原因:假体安置的位置不当、搬运的方法 不妥、体位不当。 避免过度的内收屈髋,术后2w内宜采用仰 卧位,在两膝之间放一梯形枕,保持患肢 外展中立位
感染的预并防及发护症理的护理
•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有无
方法: • 助行器前移1足距离
↓ • 重心越过助行器连线
↓ • 健侧前移越过助行器连线
上下楼梯练习
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1天 可以练习 方法: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 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 移到下台阶,再将术侧 迈下台阶,最后健侧迈 下台阶
康复锻炼过程中注意 事项
注意
不盘腿
六不要
不下蹲
不跷二郎腿
1
平卧:功能位 具体:患肢下垫 一薄软枕,双腿 间置定位枕,保 持15°一30°中 立外展位,足尖 向上,防止髋内 收、内旋
体位护理
2
翻身:手术当日 可向健侧翻身 15°~20°
具体:健腿在下
略弯曲,伸直术 侧髋关节,双腿 间夹一软枕,必 要时背部垫一R 型枕
心理护理 3 物理止痛 4 药物止痛
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髋外展肌肌力丧失或不足 青少年儿童或80岁以上慎重考虑
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检查化验
心理护理 指导患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
指导患者进行练习床上活动 一般准备
一般准备
内容
病情观察
引流管的护理

体位护理


疼痛护理

并发症的护理
功能锻炼指导
病情观察 持续吸氧、床边心电监 护,严密观察意识、瞳 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第3阶段
从从从从
术后6天-3个月 从卧位到座位,坐位到站位、站位到行走的训练
第4阶段
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穿裤、鞋、袜,长下床)。
肌肉收缩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 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 在10分钟内做10次。
踝部运动
踝旋转运动
屈膝运动
患肢外展运动
辅助用品的准备
站立行走练习( 术后第14-21天)
观察并记录伤口渗血情 况;
观察患肢末梢血供、皮 色皮温、感觉运动,足 背动脉搏动及肿胀等情 况。
引流管的护理
➢ 引流管妥当固定,防 止管道受压、打折或 脱出。
➢ 引流瓶低于伤口水平 线,避免倒流引起逆 行性感染。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状、液量并准确记 录。当引流量大于 200ml/小时,必要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