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案例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5c1a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a.png)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案例:以新加坡为例背景新加坡是东南亚小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以满足公民和企业的需求。
在过去几十年里,新加坡政府通过数字化转型、简化流程和引入创新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效能。
案例一:电子身份证办理过程在过去,新加坡公民办理身份证需要亲自前往公共部门办事处提交申请并进行面谈。
这种传统的办理方式耗时长、流程复杂,并且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新加坡政府于2003年引入了电子身份证(National Registration Identity Card,简称 NRIC)办理系统。
该系统允许公民通过在线申请、邮寄材料和视频面谈等方式完成身份证办理。
公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提交申请,并邮寄所需材料至指定部门。
同时,政府还提供了视频面谈的选项,使得公民可以远程进行面试。
结果引入电子身份证办理系统后,新加坡政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提高办理效率:公民不再需要亲自前往办事处,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
同时,政府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申请,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
2.降低行政成本:传统的身份证办理方式需要大量人力资源进行审核和面谈,而电子身份证办理系统减少了这些工作量。
政府可以将人力资源用于其他重要任务,降低行政成本。
3.提升用户体验: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提交申请,并在家中完成面试过程。
这种便利的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强了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案例二:企业注册简化过程在过去,新加坡企业注册流程繁琐、耗时长。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和促进创业创新,新加坡政府决定简化企业注册流程。
首先,政府推出了在线企业注册平台(BizFile+),允许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交注册申请,并在线支付相关费用。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One-Stop Shop)来提供咨询和支持。
其次,政府取消了一些繁琐的注册要求和审批程序,例如取消了资本金最低限制、简化了文件要求等。
结果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后,新加坡政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吸引更多投资:企业注册流程的简化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
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8025b2ab9f3f90f77c61b04.png)
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作者:胡税根杨竞楠来源:《治理研究》 2019年第6期胡税根杨竞楠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信息技术普及、国家科技计划、电子政务行动计划、智慧国建设计划四个阶段。
目前,新加坡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出台数字政府领域的政策法规、建立信息化特派员数字政府管理运行制度、开发方便快捷的数字政务服务项目、推动政府大数据的开放与管理、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助力城市数字化建设、重视公民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以及打造公民参政议政的网络数字平台等措施。
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构建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完备的数字政府管理机制,注重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政府透明度的提升,提高政府网络政务的服务质量以及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底层技术支撑。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府数字化转型;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网络强国;网络理政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9)06-0053-007新加坡对于数字政府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政府成立国家信息化委员会(Committee for National Computerisation),并发布了《国家计算机计划》,尝试通过信息及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新加坡逐渐成为国际上数字政府建设的领头羊,为全球数字政府发展树立了典范。
一、新加坡数字政府建设的背景新加坡地处于东南亚,国土面积约720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裕廊岛、圣淘沙、圣约翰岛等60多个岛屿组成。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一直是一个缺乏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弹丸之地,发展的先天优势可谓严重不足。
自1965年成立以来,新加坡政府面临着经济发展困难、人口老龄化、传统港口和自由贸易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困境。
作为一个缺乏长期竞争优势的岛国,新加坡政府敏锐地意识到,相比于大陆国家采取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模式而言,提升价值链、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新加坡唯一可行的改革途径和方向。
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史及现状
![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史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fde3dc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2.png)
中文提要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透明且精简有效。
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实际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新加坡是亚洲国家中的佼佼者。
其政府高层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行,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滚动式推进的实施计划,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的推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等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就新加坡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并与我国电子政务现状进行对比,从而更客观、理性的认识我国电子政务并希望这些经验能够给我国发展电子政务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电子政务;新加坡;发展;启示AbstractThe E-government makes government work become more convenient,efficient and easy . The biggest feature is the paperless of administration wa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The rel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nd law is not reality.The system of E-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has actually become a certain scale ,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and regions ,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field of E-government , Singapore is the Asia's leader in the countries . It’s high-level governmen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government.The clear objectives and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 guidance and propulsion mechanism centralized decentralized execution, customer-centric philosophy fully implement are valuable for us.This paper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ingapore's analysis and compared with the status of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to be more objective and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government and hope that these experiences can bring useful insights to our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Key words:E-government;Singapore ;developed; apocalypse第1章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史及现状1.1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在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9-2-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内容_特点和启示-2012
![9-2-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内容_特点和启示-2012](https://img.taocdn.com/s3/m/4d2c4b257375a417866f8f26.png)
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内容、特点和启示*彭博 张锐昕**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摘 要:关键词:简述了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电子政务发展的渐进的过程。
详述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与服务内容——涵盖电子公众服务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中心。
评述了该中心的建设特点:网络虚拟为主与物理实体为辅;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完美匹配;与电子政务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事业部门改革相助动;具有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系;服务创新与服务宣传有机结合。
论述了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成功因素和实践经验对中国政府服务中心建设的启示:一是要有明确的制度化的改革计划,二是采用稳健、持续、渐进的改革方式,三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并实施审批制度改革,四是运用法制的力量保障和推动改革的持续深入。
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电子政务;新加坡*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地方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070611-2)、“吉林省政务大厅电子化绩效评估系统解决方案研究”(项目编号:20110687)。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2-10-26新加坡的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模式是在其特定的经济条件和行政环境下形成的,是新加坡所推行的行政体制、经济战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的综合产物,与其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模式以网络虚拟为主、物理实体为辅,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研究新加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历程、内容和特点,可以为中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建设历程独特的生存环境造就了新加坡人追求生存、发展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力关注又为新加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硬件”和“软件”保证。
新加坡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坚持发展资本密集、增值快速的制造业,包括电子产品、通信设备、机械设备和交通设备等。
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及启示
![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9a6b06ef5335a8102d22094.png)
( 战略 目标 二)
为 了实现这一愿 景,规划提出了三 项战略重点 ,同时也是战略 目标 。
时, 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研究和排名 中, 新加坡一直处于前列 。 持续不断的努 力使得新加坡成为电子政务领域不断发展
创新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 然而 ,在 外部环境 日趋 复杂的情况 下,政府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
是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 。 分发 充
挥政府 网站作为直接面 向公众 发布信 息 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的作用 ,提 高政 府网站的服务水平 ,向用户提供无缝融 合的浏 览体验 。 规划 中正式推出m o @ G G vS 这项公共服务 , G v S 作为一站式政府 m o@ G
一 1环球慕风 一一 ・
规划首次推出了 d t . v s 这一 aa g .g o 政府公开数据 的一站 式门户网站 ,除提 供访 问和下载 外 ,还鼓励公众将数据用
建下一代 “ 整体政府 ” 基础设施 以增强机
构之间的协作 ,如建设 国家高速宽带 网
络、 推动云计算和节能技 术的发展等 。 以 云计算为例 ,新加坡政府 的云 策略通过
提供的 5 0 多项公开数据集 , 00 并可以利 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开 发和创 新应用程序和服务 , 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 2沟通促进积极的参与 ( neci ) . Cn tg o - n 公众咨询是政府机构在制定政策措 施时善用 的重要工具 。e o 2 1 规划旨 Gv05 在培养公 民的决策意识和参与度 ,政府
括基 于手机浏 览器 、本地应用程序和短
信的服务等 。 此外,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
公众 和企 业提供 个性化 服务,如搭建一 个名为O e n o 的一站式可信平台,有 nlbx 针对性地 向用户进行 电子回复 。 二是政府作 为平 台提供者 。随着社 交网络 的兴起 ,政 府汇集民智将变得越 来越 容易 。 府不仅仅 是传统意 义上的 政 服务提供者 , 可以作为平台提供者 , 还 鼓 励 更多公众参 与到创造新服 务的过程 中 来。 规划 推出了一项新的公共 服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新加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fdbfa3284ac850ad024238.png)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案例分析当今世界,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各国政府都将建立政府网站、提供网络服务作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密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有效手段。
目前全球的电子政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围绕电子政务的各种创新不断涌现,为未来的数字化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场“数字城市”、“电子政府”建设的潮流中,亚洲国家也不甘落后,以新加坡的发展最富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概况新加坡特别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国家之一。
目前,新加坡政府提供1 6 0 0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97%以上的可执行服务在网上办理,88%与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满意度高达81%。
新加坡的政府信息化在全球经济论坛《2004-2005全球信息技术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一,其电子政府连续五年在埃森哲的《全球IT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府(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起步早,发展快。
1980年提出《全国电脑计划》,大量普及电脑,实施培训计划。
1986年提出《全国IT计划》大力发展IT产业,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了贸易、医疗、法律等网络系统。
1992年拟定《IT2000》,提出建设智能岛目标,实施网络化计划。
2000年,提出《21世纪IT计划》,即实施2000-2010年电子政务、电子公民、电子社会、电子经济等全方位电子化计划,并走向全世界。
2003年7月开始,新加坡启动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Ⅱ,旨在建立一个领先的电子政务系统,以期在数字化经济中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并建成一个能为公民提供便捷、综合、增值的公共服务的网络化政府。
政府还加大对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投入以及推广力度。
在资金上的投入很大,把新加坡政府的全部办公室联接在一起。
2001—2003年,新加坡政府每年要为此投人l5亿新元作为政府部门引进信息技术的专项经费。
浅析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启示
![浅析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88f96a7f524ccbff121849c.png)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 在 调查研究基础上, 依我国国情, 加快制定推 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技术效力保障的法律法 规, 包括:制定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整体规 划, 使电子政务规划更具有整体性和权威 性;制定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发布法律法 规,保证政策透明度;制定数据保护、执行 标准法律法规,确定数据电文效力;制定信 息监管、信息采集的程序性法律法规等。 5、加强人员培训和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工作
电子政务的发展。 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与
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但只要我 们开拓视野、广泛交流, 了解他国电子政 务应用动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立 足国情地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我国电 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一定会去取得丰硕成 果。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 、苏新宁、吴鹏,《电子政务案例分 析》,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梁士伦 刘新飞,《电子政务》,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 4、http://info.showchina.org/gqbg/ 200804/t166581.htm
公共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
浅析国外电子政务的
发展及启示
视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 并把它们作为电
子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提供公共服务的
罗红梅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贸学院 4 3 0 0 5 6
最主要渠道, 如美国的“第一政府网站”、 新加坡的“电子公民中心”、加拿大的“政
【文章摘要】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追求的
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鉴
美国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坚持 “以 护信息安全和隐私;加拿大政府发布《利
于电子政务的渐进性, 我国在电子政务建 公众需求为导向” 的理念,口号是:让人 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法国政府
国外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407f6d26294dd88d1d26b08.png)
国外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社会科学论文国外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高伟英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电子政务系统。
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中的我国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存在诸多不足。
本文通过对新加坡、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电子政务;新加坡;借鉴和启示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项新兴应用系统。
它是融合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构建的一个公众服务平台,能完成政府结构和工作流程重组、优化,实现政府政务的“阳光化”。
因此,各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高低也就成为了现如今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新加坡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1.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1980年以来,新加坡陆续推行了四个电子政务计划——行政事务电脑化计划(1980-1999)、电子政务行动计划(一)(2000-2003)、电子政务行动计划(二)(2003- 2006)、整合政府2010(2007-2010),6个国家信息通信策略计划——国家电脑化计划(1980-1985)、全国性IT 计划(1986-1991)、IT2000 计划、信息通信21 世纪蓝图(2000-2003)、联系新加坡(2004- 2006)、智慧国2015(2007-2015)。
将电子政务计划合并成为国家信息通信策略的一部分,从而高效地推动了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电子政务系统建立的基础上,新加坡也形成了一套与国情相适应、较为成熟的电子政务治理系统。
包括财政部(MOF),形成新加坡统一的政府,有效处理解决了跨越机构之间障碍的服务和程序整合上的问题;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 opment Authority.IDA),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可以从整体上规范和制定国家资讯通信的政策;管理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通信举措等;以及四个委员会:公共服务21系统委员会、资讯通信系统委员会(ICT)、公共领域ICT 指导委员会和公共领域ICT 审查委员会,四者共同作用,使得新加坡电子政务工作运行更具有层次性、类别更明确、责权更清晰。
第10课 新加坡城市电子政务案例
![第10课 新加坡城市电子政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a7107d1711cc7931b716b0.png)
• 1999年12月1日,以调整成立新加坡资讯通 信发展管理局(以下简称IDA,职能类似我 们的信息化委员会)为标志,构建立起了 一套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应用推进治理体系。 (详见下图)
2.有一个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相结合,以
“两杠杆、一纽带”为特征的运作机制。
1999年调整合并国家电脑局、电讯管理局建立IDA,其主要 工作抓手:①就涉及国家政策和跨部门整合程序等提供专业 意见和建议;②负责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管理;③负责全 局性的应用项目管理;④首席信息官(以下称CIO)和计划管 理等。纵观IDA运作机理,主要是依托四个委员会的治理程序 形成集中指导意见,并通过财政和工作评估“两根杠杆”, 树立集中指导的权威。而IDA分布式执行机制更具新加坡特色 (详见下图)
(二)电子政府行动计划I(2000 — 2003 年) 作为“I n f o c o m m 2 1 计划”基本组成部分 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I(2000 — 2003 年)”, 提出了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5 大战略:
①改造政府; ②提供一体化电子服务; ③主动服务、迅速响应; ④利用I C T 发展新能力; ⑤利用I C T 实现创新。(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
作业:评价新加 坡电子政务建设 的得失。
二、案例简介
2.2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典型门户
– 新加坡的政府门户网站,就像一本政府白皮书,完全 代表政府,而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
政务频道 市民频道 企业频道 外国人频道
三个特点: 1、虚拟人生 2、功能完善 3、一站式
--其实,就电子政务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前台的业 务流程设置与后台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业务协调 处理。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电子政务 建设别具一格。
二、案例简介
新加坡真实的电子政府
![新加坡真实的电子政府](https://img.taocdn.com/s3/m/333228210912a21614792970.png)
新加坡真实的电子政府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是一个三维虚拟社区,政府部门是电子公民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站点。
在现代政府服务过程中,业务关联度日益提高,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单部门单项服务的突破不能独柱擎天,必须要通过整合相关配套服务、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将集成创新的思路应用于当前的政府服务中,将集成思想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来提升政府内部流程的效率,提升政府与公民个人和商业团体之间的互动效率。
在这方面,新加坡的电子政府――“新加坡电子公民(.sg)”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新加坡政府建设电子公民的指导思想是:每一项能够通过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都应该成为电子化的服务。
它以极低成本实现电子政府与社会资源的无缝整合,通过“许多机构,一个政府”实现具有全方位服务的高度交互性、个性化、时效性的“虚拟政府”,这正是电子政府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理想目标。
电子公民提供1600项服务电子公民中心是一个三维虚拟社区,始建于1999年4月,将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整合在一起,为新加坡的400万人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这里,所有服务按照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所必经的事件进行组织,政府部门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个站点,每个公民可以完成虚拟人生。
医疗保健、商务、法律法规、交通、家庭、住房、招聘等所有政府信息和相关部门都在“人生之路”两边的建筑物里。
新加坡电子公民网站的两大亮点体现在其为公民和企业提供的系列服务,即电子公民中心(eCitizen)和政府电子商务中心。
电子公民中心将一个人的人生过程划分为诸多阶段,根据地域属性和权域属性的不同,在每一个阶段里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服务。
每一个政府服务的驿站里都有一组相互关联的服务包。
公民只用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即可与不同的政府部门打交道。
例如,在就业驿站里,可以找到诸如雇佣员工(专为雇主设计)、寻找工作(专为求职者设计)、退休、提高技能和工作在新加坡(专为外国人提供)等服务包。
新加坡电子政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https://img.taocdn.com/s3/m/e6b56648767f5acfa1c7cdaf.png)
政府主导 始于20世纪 年代 一直由政府起主导作用, 始于 世纪80年代,一直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完全是受 世纪 年代, 国家控制,没有私人的参与。 国家控制,没有私人的参与。
功能强大 年被美国大众服务管理部评为世界上最先进 在1999年被美国大众服务管理部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综 年被美国大众服务管理部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综 合服务网站
3、企业频道 、 企业频道是以为企 业服务为主要目标,设 有新闻、事件、时事通 讯、资源库、网上服务、 询问、政府部门列表等 几个子频道。根据政府 为企业经营服务所提供 服务的性质进行栏目分 类,主要有:筹集资金、 商业课题、政府项目、 本地企业、起步公司和 退出策略等几个大栏目。 针对每个栏目又按照企 业运营所需的主题进行 细分,在每个主题栏目 下面设置了索引、查询、 电子服务、资料库和案 例等服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简介----发展阶段 新加坡电子政务简介 发展阶段
定制阶段 融合阶段 (2000-2006) ) (目前 目前) 目前
起步阶段 (1992-1999) )
• 公布实施计划
• 政府各部门分头在 线发布各自信息
• 提倡:“多个部 门,一个政府” • 推动跨部门合作 和项目 • 借助CRM,提 高电子化服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对我国的启发 新加坡电子政务 对我国的启发
政府高层强力支 持与清晰的发展 目标是电子政务 成功的前提
启发一
启发二
集中建设的三大 数据中心是电子 政务深化发展的 重要基础
“集中式指导与分 权式执行”相结 合是电子政务成 功的保障
新加坡电 子政务成 功经验对 我国的启 发
启发三
牢固树立“以客 户为中心”理念 是电子政务发展 的核心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要诀 新加坡电子政务 成功要诀
新加坡电子政务展示
![新加坡电子政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34633bf4fab069dc5022011e.png)
1986-1991
国家信息技术规划
该规划重点关注跨越政府部门的“一站式”服务,并建成新加坡 国土、公众和国防三个数据中心。在该阶段,新加坡主要的政府机构 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如国土使用综合管理系统(ILUS, Integrated Land Use System )、一站式地址报告服务(OSCARS, One-Stop Change of Address Reporting Services )等。
14
五、关于新加坡电子政务的评述
四个方面
充分运用信息通 信技术,政企合 作实现创新 “敏感和有响应力 的”电子政务平台
政府再造,建 设服务型政府 和高效型政府
以客户为中心 ,提供完整集 成的服务
六、对我国的启示
◆ 统一规划 信息化并不是自动化的孤岛,省、市进行信息化必须将各级相互 连接起来。所以,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 重视公众需求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重塑政府的机遇,是民心工程,为此,要把便 民利民,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放在首位。 ◆ 公务员培训 人才培训是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关系到电子化服务的质 量和效率,影响到政府的形象。要提高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 识及网络应用、管理水平。推进社区网络化。 ◆ 社区网络化 要实现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必须 加大社区普及电脑、网络知识及其应用的力度,提高国民的信息化能 力和水平。
◆ ◆
◆
3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历程
1980-1985
国家计算机化规划
1986-1991
国家信息技术规划
1992-1999
信息技术2000规划
2000-2006
信息通信21 世纪规划
1980-1985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pptx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99c42c614791711cd79175b.png)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经验
新加坡政府中心站点
中心站点有一个统一的接受用户反馈的部分,用户发 往政府各个部门的意见、建议、反馈等都通过这里的 统一格式进行。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字通信网络,将 推动知识经济腾飞,并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 休闲方式产生变革。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推 进政府、社会、国家信息化,以期提升国家竞 争力。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经验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
1、整合政府网络服务,建立统一的、独具特色 的政府门户网站
目前,电子公民中心里共有9个驿站,包括:商业贸易、 国防、教育、就业、家庭、医疗健康、住房、法律法规和交通运 输。这些驿站把不同政府部门的不同服务职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如,“家庭驿站”里的“老人护理”服务包来自卫生部,而“结婚” 服务包则来自于社区发展部。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经验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经验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公民中心——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过程划
分为诸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里,你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服务 ,政府部门就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每一个“驿站”都 有一组相互关联的服务包。
如“就业驿站”里的服务包:“雇佣员工”(专为雇主设计) 、“寻找工作”(专为求职者设计)、“退休”、“提高技能”和“在 新加坡工作”(专为外国人提供)等。
电子政务的主体
政府
公民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111fc8171fe910ef12df878.png)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出自: 《电子政务》 2007年11期作者:王元放摘要: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者。
新加坡政府高层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行,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滚动式推进的实施计划,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的推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等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政务新加坡成功经验一、前言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的岛国[1],其人口有448万人,其中公民及永久居民为361万人;其地域狭小、自然资源较为匮乏[2]。
为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特别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国家之一。
目前,新加坡政府提供1600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97%以上的可执行服务在网上办理,88%与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满意度高达81%。
新加坡的政府信息化在全球经济论坛《2004-2005全球信息技术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一;其电子政府连续五年在埃森哲的《全球IT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府(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3]。
为学习、借鉴新加坡在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2007年6月2日,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
来自上海市各区县信息委主任、部分委办局电子政务责任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电子政务专家等约6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该研讨会邀请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王运开司长以及前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官员、电子政务专家邝玉华女士;他们在会上介绍了新加坡信息通信战略与推进方式、电子政务实施经验,并就有关电子政务推进机制同中方与会者进行了交流研讨。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经验从1980起,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六个重要的国家信息通信发展策略计划和四个电子政务计划。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96b6ecdda38376baf1fae08.png)
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
在各国政府倡导和推动的网络化5个重要应用领域中,大多数国家都把电子政务放在了第1位。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建设模式、应用水平还是技术标准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文章以新加坡电子政府的建设为例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如何建设我国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电子政府;发展轨迹与现状;特色;借鉴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产生以来,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很多,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主流的有一下几个观点: 1),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供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2),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府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
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将电子政务界定为: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
![新加坡电子政务](https://img.taocdn.com/s3/m/11b19ba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f.png)
新加坡电子政务第一篇:新加坡电子政务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现状新加坡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普通公民在家里通过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即可完成各种日常事务,例如查询自己的社会保险账号余额、申请报税、为新买的摩托车上牌照、登记义务兵役等。
2000年新加坡政府借助互联网完成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的速度和效率都比以前大大提高。
1.新加坡的电子“政务” 1.1政体结构新加坡的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直接民选产生,新加坡国会实行议院制,国会议员也是选举产生,总理从国会多数党中产生,国家实行总理负责制以及各部长负责下的常任秘书领导制度,总理从议员中选出内阁,其领导下的内阁拥有行政权。
新加坡的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离,并且是一党为主的政治体制国家,允许有反对党存在,具有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新加坡是一党长期执政,党内无派。
新加坡的执政党是人民行动党,反对党主要有工人党和新加坡民主党。
新加坡民主党主张反对党之间实行联合,打破人民行动党一党统治格局,民主党在新加坡社会的中上层知识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新加坡政府体制似乎更接近专政统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但令人惊奇的是,新加坡拥有一个完全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关。
新加坡是亚洲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群和睦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共同为新加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新加坡民主大选每五年举行一次,有多个政党参加竞选;有几个独具本地特色的政治机制,如非选区议员、官委议员和民意处理组,确保民意有抒发和被讨论的空间。
新加坡经常在各种调查报告中被确认为政治环境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在2002年的国家政治风险全球调查中,瑞士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I)和瑞士洛桑管理都把新加坡排在风险最低的国家的榜首。
新加坡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都能灵活应变,如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9月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和2003年的沙斯疫情。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经验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5cd4ac9dd88d0d233d46a86.png)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经验邝玉华: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政府合约与商业化司长负责为公共部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及服务的批量采购,以及电子政务(e-Government) 领域的政府系统商业化和IT产业开发。
同时,她还兼任经济发展司司长,管理一批由新加坡政府部门雇佣的行政IT经理和IT顾问。
这批行政IT经理和IT顾问负责提供外包工作环境中的IT管理和项目管理服务。
电子政务建设,不仅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龙头。
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正在成为政府服务和支撑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如同企业信息化一样,面临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转变,更有发展思路的调整。
我国从电子政务建设开展较早的新加坡政府的建设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呢?记者日前采访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政府合约与商业化司邝玉华司长。
转换服务关系记者:据了解,新加坡政府提出把“公民当成客户一样对待”,那么新加坡如何实现“公民为本”?邝玉华: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在线电子服务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和便捷性,其宗旨是“以公民为中心”,即让各个政府部门的服务无缝集成,为公民提供服务。
电子政府(e-Government)不单单是在“政府”前边加了个“e”,也不仅是IT建设投入或建设网站、发布信息。
要实现电子政府,需要从根本上明确,如何利用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提升内部流程效率,提升政府与公民个人和商业团体间的互动效率。
为此,我们根据公民的需要调整办公流程,而不是让公民根据政府的流程办事。
例如一个个体营业者想开酒吧,通常要到很多不同的政府部门申请、办理许可。
如果从公民的角度考虑、安排整个政务的流程,这个公民就可借助网站的“企业注册”一栏,顺利地完成注册过程,而无需知道背后哪些政府部门提供何种服务。
也就是说,政府将公民当作客户,以在线电子政府的服务,让公民满意。
目前,新加坡政府很多公共服务是24×7的。
记者:新加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邝玉华:完全替代纸不可能,少点儿纸张是可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出自: 《电子政务》 2007年11期作者:王元放摘要:在电子政务建设领域,新加坡成为全球领先者。
新加坡政府高层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行,清晰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滚动式推进的实施计划,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的推进机制,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和实施等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子政务新加坡成功经验一、前言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的岛国[1],其人口有448万人,其中公民及永久居民为361万人;其地域狭小、自然资源较为匮乏[2]。
为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特别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国家之一。
目前,新加坡政府提供1600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97%以上的可执行服务在网上办理,88%与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满意度高达81%。
新加坡的政府信息化在全球经济论坛《2004-2005全球信息技术报告》中排名世界第一;其电子政府连续五年在埃森哲的《全球IT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府(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3]。
为学习、借鉴新加坡在电子政务规划、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2007年6月2日,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
来自上海市各区县信息委主任、部分委办局电子政务责任处室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电子政务专家等约6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该研讨会邀请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王运开司长以及前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官员、电子政务专家邝玉华女士;他们在会上介绍了新加坡信息通信战略与推进方式、电子政务实施经验,并就有关电子政务推进机制同中方与会者进行了交流研讨。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经验从1980起,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六个重要的国家信息通信发展策略计划和四个电子政务计划。
新加坡政府把信息通信策略作为国家发展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电子政务计划也自然地成为国家信息通信策略的一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信息通信和电子政府建设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电子政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图1、表1所示)[4]。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92-1999),以“IT2000计划“为标志,明确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为“智慧岛”的目标,并建设了新加坡的首个宽带网络,政府部门开始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第二阶段是融合阶段(2000-2006),通过实施”信息通信21世纪蓝图“(2000-2003)和”联系新加坡“(2004-2006)等计划,全面开放了通信市场,把信息通信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主要动力,政府所有部门全部完成业务系统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定制阶段,目前正在实施”智慧国2015蓝图“(2007-2015),提出“3I策略”(创新、整合与国际化),推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口号,努力提高政府办事事项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⒈滚动式推进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从1980起,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并实施了4个电子政务计划,这些计划明确了每一发展阶段的定位和内容(参见表1)。
其中,”行政事务电脑化计划“(1980-1999)实现了政府各部门内部人事、财务和相关业务的电脑化,建设了三大数据中心(人口、土地、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Ι“(2000-2003)完成了电子公民门户、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政府电子采购系统等项目建设。
”电子政务行动计划Ⅱ“(2003-2006)按照“快乐的客户”策略,实现了15项整合的跨部门电子政务服务项目,并制定了“网络化政府”建设相关技术架构、标准等。
目前正在实施的“整合政府2010计划(2007-2010)”,将进一步扩大电子政务服务范围,提高公民的电子政务参与意识,将电子政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2]。
⒉完善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目前,新加坡已形成一套包括管治理念、组织体制、决策机制和运作体系在内的、适合国情且比较成熟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概括起来是“一部、一局、四委员会”,即财政部(MOF),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IDA),公共服务21系统委员会,ICT(资讯通信系统)委员会,公共领域ICT指导委员会,公共领域ICT审查委员会(如图2所示)。
⑴财政部财政部作为电子政务的资产拥有者,为电子政务计划和项目提供资金,推行“统一的政府”IT举措,负责解决机构之间妨碍服务和程序整合的跨界问题。
⑵IDAIDA是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它隶属于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是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具体实施部门,现有工作人员约1200人,其中50%的员工派驻在政府各部门。
IDA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国家资讯通信整体规划和政策;向财政部提供技术意见及建议;定义信息通信政策、标准及程序;就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建议与管理;就整个服务范围内的信息通信举措提供项目管理。
IDA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5]。
⑶四个委员会新加坡政府设立的四个委员会保障了电子政务推进工作按照分层管理、分类处理、分权执行的模式进行[2]。
其中,公共服务21系统委员会负责制定电子政务总体规划,ICT委员会根据总体规划形成行动计划,公共领域ICT指导委员会提出具体的优先发展项目建议,而公共领域ICT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并核批优先发展项目建议。
⒊提升电子政务服务水平的典型应用⑴政府到市民(G2C)从2003年3月起,新加坡政府开始为全国民众办理网上身份证(Singpass)。
身份证上具有单一识别ID账号和密码,按照规定年满15岁的所有新加坡居民、就业准证持有者及其家属都可以通过24小时运行的电子公民网站上网申请ID,一个网站就能通达政府全部的电子服务事项。
⑵政府到企业(G2B)综合服务网上申请处理系统OASIS项目荣获了“联合国2005年公共服务奖”,该系统自2004年1月开通,实现了营业执照一站式电子申请。
目前,80%的新兴企业通过一份综合申请在网上向19家机构申请71种执照,平均办理时间从21天降至8天,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执照的申请费用。
⑶政府到雇员(G2G)建设了面向政府雇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PM2S),该系统涵盖了所有公共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29家政府机构,存储着约6.2万名政府雇员的人事信息,可供政府机构重复使用,成为新加坡政府机构的标准人事管理系统。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通过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经验的交流研讨,得到以下4方面的体会和启发:⒈政府高层强力支持与清晰的发展目标是电子政务成功的前提新加坡实行“精英治国”政策,全国有200多名精英统领着政府各部门,且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握有重权的精英对跨部门协同有很高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该管理体制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确保战略发展方向,自上而下地贯彻规划和计划,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
同时,新加坡政府根据电子政务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定位。
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上呈现出“决策慢、行动快”的稳健发展格局,因此新加坡尚未有信息化项目失败的案例。
⒉集中建设的三大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深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加坡政府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于2000年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人口、土地和组织机构三大数据中心,并根据规定在政府机构间进行信息共享。
人口数据中心由内政部(类似我国的公安部)牵头建设。
该中心存储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出生证持有人及永久居民的个人资料,包含20个数据项(UIN、姓名、性别、种族、生日等),这些数据在多达40家公共机构共享,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使用权限。
20个数据项均有责任主体实时维护,通过直接更新中心数据库、然后通播各相关部门进行同步更新。
比如公民需修改通讯地址,可在警岗完成一站式更新。
土地数据中心由内政部土地局(类似我国的国土资源部)牵头建设。
该中心存储有新加坡国土资源数据资料,包含30多个信息层(如地籍号码、路名、建筑、公共设施、地形图等),从超过15家土地数据供应机构收集数据,与50多家土地数据订用机构分享数据。
组织机构数据中心由会计与企业管制局(类似我国的工商局)牵头建设。
该中心集中存储企业提交的数据,除提供给政府机构间共享外,也可向企业提供定制的信息服务[3]。
⒊“集中式指导与分权式执行”相结合是电子政务成功的保障集中式指导是指:通过IDA和财政部之间责权明确的业务关系,依托四个ICT委员会的治理程序形成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优先支持的电子政务项目计划,IDA向财政部提供这些电子政务项目的技术意见和建议,财政部根据IDA的技术意见和建议完成电子政务项目的资金管理和工作评估,由此树立了IDA集中式指导权威。
分权式执行则是指:通过IDA向政府各部门派驻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和业务人员并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IDA每月举行一次派驻的CIO参加的工作会议,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目前,新加坡各级政府部门及法定机构都设置了CIO,除国家发展局之外,大部分机构的CIO直接由IDA派驻官员担任。
派驻的CIO在业务上直接向派驻部门领导负责,同时作为IDA的工作人员,技术上向IDA报告。
因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和资金都要经IDA审批,这种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标准的统一以及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问题,也使统一的电子政务计划有了基本保障[2]。
⒋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电子政务建设应“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为中心”。
新加坡政府提出“多个部门,一个政府”口号,从客户(公民、企业)的需求出发,根据客户需要调整、整合、再造政府的业务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体验”。
在人口领域,通过Singpass等项目,将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进行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公民无需知道有关事务具体在哪个部门管辖,就可以轻松获取商务、税务、法律法规、交通、家庭、医疗保健、住房、就业及社会保障等“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需要的所有政府信息和服务[3]。
为方便民众使用电子政务的服务,新加坡在学校开设大量课程让学生掌握必备的IT技能,设立了80多处电子公民好帮手网点,对使用电子政务有困难的公民,提供使用指导和帮助。
在企业领域,通过实施电子采购、网上业务许可证、贸易通关系统等项目,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登记注册、提交商业计划、营业执照申请、贸易通关等事项办理的效率。
例如,在新加坡注册新公司从以前需5天时间、花费1200-35000新元,降为只需15分钟、花费仅300新元。
致谢:本文部分内容来自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王运开司长和前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官员、电子政务专家邝玉华女士在2007年6月2日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的演讲稿,特此感谢!参考文献:[1]新华网.新加坡概况[EB/OL].(2002-04-15) [2007-08-12]./ziliao/2002-04/15/content_358770.htm[2]王运开.IDA与各部门CIO的关系[C]. 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海)会刊,2007[3]邝玉华.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经验介绍[C].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研讨会(上海)会刊,2007[4]Ke W L,Wei K K.Successful e-government in Singapor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4,47(6):95-99[5]蒋力群.新加坡政府信息化成功的四大核心因素[J].电子政务,2006(8):57-60作者简介:王元放,男,汉族,1972年生,吉林人,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现供职于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优化与控制、电子政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