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第3章 沉淀与澄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0 0
ui u0
dpi
沉速≥u0颗粒的 去除率
沉速<u0颗粒的去除率
p0
u0
20
P (%) P (%)
与水深有关
沉淀时间t
与水深无关
颗粒沉速u
21
H H/ 2
中部取样法
颗粒的总去除率:
P = C0 − C ×100% C0
还有没有其他的测定方法?
22
三、理想沉淀池
23
三、理想沉淀池
u0截留速度
……落球法测定粘度
15
二、颗粒沉淀实验
水 空样 气
沉淀实验装置
16
二、颗粒沉淀实验
1. 在ti时,从底部取样,测Ci 2. 计算颗粒沉速:
H
ui=H/ti
沉速<ui颗粒占全部颗粒的
百分率(残余颗粒百分数):
t=0
pi=Ci/C0
C0
t=ti Ci
17
残余颗粒百分数p
3. 绘制p-u曲线(颗粒粒度分布曲线) pi
u=i u0
ui Q/ A
•理想沉淀池的颗粒沉淀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 •与其它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间) 无关。
(Hazen 理论,1904年)
26
p=i
u=i u0
ui Q/ A
•增大ui → 表面负荷↑(去除率一定),
或去除率↑(当处理能力和表面积一定)
•增大A → 去除率↑(颗粒沉速一定)
•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干扰,分层 (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压缩沉淀: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 污泥得到浓缩。
9
二、沉淀分类
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
颗粒浓度
拥挤沉淀

压缩沉淀
高 颗粒絮凝性
10
第2节 自由沉淀
(Discrete particle settling)
一、颗粒沉速公式 二、颗粒沉淀实验 三、理想沉淀池
3
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一、沉淀原理 二、沉淀分类
4
一、沉淀原理
•依靠重力利用颗粒与水的密度之差,将颗粒 物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比重>1,下沉;比重<1,上浮 •沉淀工艺简单,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去 除100µm以上的颗粒 •胶体颗粒需混凝后才能沉淀。
5
一、沉淀原理
•给水处理――混凝沉淀,高浊预沉 •废水处理――
•在时间ti,不同深度测Ci •计算各深度处的颗粒去除百分率
p= (C0-Ci)/C0 ×100% •绘制去除百分率等值线
沉淀柱高度 =实际沉淀池深度
31
•计算颗粒去除率(在t0时刻, u0=H/t0):
P
=
p2
+
h1 / t0 u0
( p3

p2 ) +
沉淀池容积一定,池身变浅
------ 浅层理论
27
本节思考题
(1) 自由沉淀的颗粒沉速如何计算? (2) 如何由沉淀实验求颗粒沉淀速度和去除率? (3) 在沉淀实验中,变化取样点的高度对计算颗粒 去除率有何影响? (4) 沉淀池表面负荷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与沉淀池 水深有何关系?
28
第3节 絮凝沉淀
第3章 沉淀与澄清 (Sedimentation or settling
and Clarification)
1
不同沉淀类型特征?
不同沉淀池特征? 关键的工艺设计参数?
机型搅拌澄清池
澄清池和沉淀池 有什么不同?
本章内容
第1节 沉淀原理与分类 第2节 自由沉淀 第3节 絮凝沉淀 第4节 拥挤沉淀 第5节 沉淀池 第6节 澄清池
(Flocculent settling)
一、絮凝沉淀特点 二、絮凝沉淀实验
29
一、絮凝沉淀特点
水深
絮凝 颗粒
通过沉淀柱(settling column) 离散颗粒 实验预测沉淀效果。
时间 •在沉淀过程中,颗粒变大,沉速变大。 •颗粒去除率不仅与沉速有关,而且与深度、时间有关。
30
H
二、絮凝沉淀实验
1. 理想沉淀池工作模型假设
(1) 颗粒为自由沉淀。 (2) 水流水平流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相等 v。 (3) 颗粒到底就被去除。
24
2. 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定义
u≥u0的颗粒全部去除 u0 截留沉速( critical settling velocity)
因为: =t0
H= u0
L v= Q v HB
Re校核!
•1<Re<103, 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
CD
=24 Re
+
3 Re
+
0.34或CD
=R18e.05.6
14
颗粒沉速式子有何意义?
•了解影响颗粒沉速的因素(颗粒粒径……) •在已知的颗粒粒径条件下求沉降速度 •由颗粒沉降速度求颗粒粒径
……水处理中的沉降实验 •由颗粒沉降速度求液体粘度
v: 水流速度 t0: 停留时间 Q: 流量
则: u0
=
Q LB
=
Q A
=
q0
H: 有效水深 B: 有效宽度 L: 有效长度
A: 沉淀池表面积
qo:表面负荷 (surface loading rate, m3/(m2 d))
过流率(overflow rate)
25
对于沉速ui<u0颗粒的去除率:
p=i
沉砂池(去除无机物) 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
SS去除40%~55% BOD5去除20 %~30% 二沉池(活性污泥与水分离)
6
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原水⇒混凝 ⇒沉淀⇒过滤 ⇒消毒⇒饮用水
7
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8
二、沉淀分类
•自由沉淀:离散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不变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沉淀过程中沉速增加 (初沉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11
一、颗粒沉速公式
u=
4 3
g CD
ρP − ρ ρ
dp
u:颗粒终端沉降速度(terminal velocity ) ρP, ρ :颗粒和水的密度 dp: 颗粒直径 CD:阻力系数
12
阻力系数CD的计算
CD与Re百度文库关

Re
=
ud P ρ µ
µ:水的动力粘度, Pa·s
CD和雷诺数的关系(球形颗粒)
13
一、颗粒沉速公式
•Re<1, 层流区(laminar region),CD= 24/Re
u
=
1 18
ρp − µ
ρ
gd
2 P
Stokes’ law
µ:水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Pa·s
•103<Re<105, 湍流状态(turbulent region)
CD=0.44
ui
沉速 u
18
4.颗粒去除率的计算
在时间t0 颗粒沉速u0,相应残余颗粒比例p0 (1) 沉速u≥u0 的颗粒全部去除 (2) 沉速u<u0的颗粒部分去除:
去除比例=hi/H =uit0/(u0t0) = ui/u0
H
hi
t=t0 Ct
19
(3) 颗粒全部去除率 P
∫ P =(1− p0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