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精讲精练——托物言志诗歌
八年级散文《白杨礼赞》图文教学资源
教材分析 精讲精练
1. 理解托物言志写法,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重点) 2. 明确本文的抒情线索及由景到树、由树到人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 家;主要作品有《蚀》 (包括《幻灭》 《动摇》《追求》),《子夜》《林 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残冬》等。
教材分析 精讲精练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 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 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 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 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 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
教材分析 精讲精练
线索 景、形、神
导思1.从哪几个角美、 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关键词 不平凡
白杨树
对比衬托
导思2.文章结尾写 楠木有什么作用?
象征 托物寄情
导思3:白杨树有什 么象征意义?
教材分析 精讲精练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02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
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翔,在那姹紫嫣红的山花间和高高低低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解析】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百啭”“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发挥想象,从鸟鸣、鸟飞、山花开放、树林浓密四个角度描绘出林间美好的景象即可。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桎梏性灵的憎恶之意。
【解析】结合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可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种画眉鸟:-种是在山林中自由鸣叫、飞翔的,一种是被锁在笼子里的。前者自由,故鸣声婉转;后者受束缚,故鸣声“不及林间自在啼”。显然,本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被束缚的憎恶。
二、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说说诗人笔下白梅的特征。
【参考答案】耐寒、清高、清香、报春。
【解析】从“冰雪林中著此身”中可以看出梅耐寒(或:坚韧),从“不同桃李混芳尘”中可以看出梅清高,从“忽然一夜清香发”中可以看出白梅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中可以看出白梅能够报春。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体会诗歌前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二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精品教案
初二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精品教案【教学构想】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明白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能够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适应、乐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猎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明白得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明白得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制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把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包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会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一辈子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把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明白得诗歌主旨。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明白得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颂扬所表达的人一辈子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表达的人一辈子追求。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考点梳理》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一)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 诗中通过雨和叫卖声绘尽江南春的神魄的诗句是: __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
2. 表面上描写写草书、品清明的极闲适恬静的境界, 实际上暗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的诗句是:__矮纸斜 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__
(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 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 寞沙洲冷。
词中表达词人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 许、不愿随波逐流的词句是:__拣尽寒枝不肯栖,寂 寞沙洲冷。__
(十)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wk.baidu.com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十九)醉桃源 〔南唐〕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 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 衣,画梁双燕归。 词中描写游园明媚春光的词句是:__青梅如豆柳 如眉,日长蝴蝶飞。__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二语文】第11讲 托物言志——《白杨礼赞》-教案
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
小白杨,小白杨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1.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初二语文《陋室铭》知识点大全
初二语文《陋室铭》知识点大全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初二语文《陋室铭》公开课课件
诸葛庐
子云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
文
治 上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建
万
功
远大抱负
古
立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 远
抱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主人具 志
负 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趣
类活比动:目标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 事物之间的比较。类比 没有主次之分
衬托: 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衬托另一种 事物。两种事物通常 有主次之分。
6.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 么写法?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
明道理。
托物:——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 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总结拓展
(1)开头以两个 类比起 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二字扣题
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里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 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 青葱,映入帘中。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高尚情操。
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用莲的谜语导入新课:“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二、自主预习:
1.作者: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2.文体:
“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3.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停顿合适
每人读三遍
4.注意下面字的读音和写法
蕃()濯()
蔓()亵()
涟()鲜()
噫()淤()
5.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并翻译:
可爱者甚蕃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污泥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
花之君子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自主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直接描写莲花? 分别写了莲的哪些特征?莲的这些特征象征着人的哪些美好品质?
2.作者写的仅仅是莲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3.文中的三种花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
四、精讲点拨:
1.文中哪些语句直接描写莲花? 分别写了莲的哪些特征?莲的这些特征象征着人的哪些美好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生长环境高洁质朴
濯清莲而不妖
《橘颂》教案
《橘颂》教案
【教学构想】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
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大全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大全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初二语文《爱莲说》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爱莲说》【高清课堂:学习古人的志向情操 ppt16】 《爱莲说》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小品文。通过对莲可贵品质的赞美,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人 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 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爱莲说》 1.蕃(fán):多。 2.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3.淤(yū)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4.染:沾染(污秽)。 5.濯(zhuó:洗涤。清涟, 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二语文上学期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9.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0.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1.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虚词 《陋室铭》 1.斯:指示代词,这。 (斯是陋室) 2.惟:只。 (惟吾德馨) 《爱莲说》 1.独:仅,只。 (晋陶渊明独爱菊) 2.焉:助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噫!菊之爱) 古今异义 《陋室铭》 1.鸿 古义:大,渊博。 (谈笑有鸿儒) 今义:鸿雁,书信。 2.形 古义:形体,身体。 (无案牍之劳形) 今义:形状,形体。 《爱莲说》 1.植 古义:树立。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今义:种植。 2.鲜 古义:很少,稀。 (陶后鲜有闻) 今义:新鲜。 一词多义 之 1.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3.助词,可译为“的”。 (水陆草木之花)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名: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蔓:长枝蔓;枝:生枝杈。 (不蔓不枝) 2.形容词作动词 (1)灵:显灵,有灵验。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香远益清) 3.形容词作使动词 (1)乱:使……受到扰乱。 (无丝竹之乱耳) (2)劳:使……感到劳累。 (无案牍之劳形) 重点句式
[八上部编】15 白杨礼赞 表格+文本式教案设计(共2篇)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15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领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感情。
2.领会并学习运用欲扬先抑、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诗歌朗读,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植物。
课件出示: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生:白杨树。
师:没错,就是白杨树!你们看,它笔直的干,聚拢的枝,白得朴素,绿得生机。茅盾先生第一次见到白杨树时,他便“惊奇地叫了一声”,并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文章——《白杨礼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课文,来看看茅盾眼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吧!
(板书:白杨礼赞茅盾)
【设计意图】由诗歌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诗句为课本补白部分的内容,这一环节也有助于提醒学生关注课本信息,拓展知识面。
二、初读感知,寻找“不平凡”
1.基础预学
(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栏目)
(2)字词积累。(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朗读课文,找关键句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课件出示: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初二语文满分作文成长类托物言志
初二语文满分作文成长类托物言志
《成长的蒲公英》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我特别喜欢蒲公英。
蒲公英小小的,白白的,风一吹,它们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飘向远方。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小的时候,我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就像温暖的大地,给我养分,让我茁壮成长。
后来,我上了学,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就好像蒲公英的种子离开了大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有时候我会遇到困难,比如考试没考好,和朋友闹别扭。但每次我都会想起蒲公英,它们飘啊飘,从不害怕。
我也要像蒲公英一样勇敢,勇敢地面对困难,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成长的翠竹》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翠竹。
翠竹在我家后面的小山坡上有好多呢。它们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翠绿翠绿的,好看极了。
小时候,我觉得翠竹只是好看。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翠竹可不简单。
不管是刮大风,还是下大雨,翠竹总是直直地站在那里。有一次,下了好几天的暴雨,好多树都被吹倒了,可翠竹依然坚强地挺立着。
我明白了,翠竹有着坚强的品质。我也要像翠竹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面对,永不退缩。我要努力学习,像翠竹不断生长一样,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翠竹一样,坚强勇敢地长大!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 知识梳理之形象赏析(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05 知识梳理之形象赏析
一、诗歌鉴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通读全诗,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本诗的意思是: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描写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戌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据此分析,全诗塑造了一个虽年老多病,却仍旧渴望为国戍边,奋勇杀敌,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结合意象,谈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
2.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意境。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河和山方面来写。诗人极目四望: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
初二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6分)
【甲】夜雨寄北【乙】宿云梦馆
李商隐欧阳修
君问归期未有期,北雁来时岁欲昏,
巴山夜雨涨秋池。私书归梦杳难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井桐叶落池荷尽,
去话巴山夜雨时。一夜西窗雨不闻。
【1】乙诗中,诗人主要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2分)
【答案】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解析】古诗的最常见的抒情方法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乙诗中明显是以写景为内容,所以是借景抒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4分)《夜雨寄北》中诗人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憧憬重逢后的喜悦,富于溻《宿去梦馆》则用“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凸显长夜无眠,思亲的凄苦。
【解析】理解诗人的情感和,除了要结合诗作的写得背景外,主要是抓住诗中蕴含情感的关键句子,抓住其中关键字词来理解,如甲诗“何当共剪西窗烛”,一个“共”字,有相逢共聚的意思,含有喜悦之情,而乙诗“一夜西窗雨不闻”,一个“不”字,听不到雨声,专注地想念着某一人,有思之苦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2.(4分)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②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即当地烽火台。③芦管:笛子。
【1】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试分析这样运笔的妙处。(2分)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芙蕖》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爱莲说》《芙蕖》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知识概要
《爱莲说》《芙蕖》
二. 第四单元知识概要:
(一)单元学习要点
1. 比较三篇写三峡的诗文的主要异同点;比较两篇写峡谷的古文的异同。比较十一首诗词涉及“闲”的意境。
2. 探讨《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的有关观点在《与朱元思书》《三峡》(郦)《黄山记》中的体现。
3. 了解三篇现代文若干方面的写作特点。
4. 品味、评点各篇诗文中的佳句妙词奇笔。
5. 体味各篇诗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理解“情趣”写作观。
(二)课文复习概要
《与朱元思书》
这是骈体文,学习其主要特点,如其特别讲究对偶,讲究声律和典故等。复习时应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通过诵读,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了解写景顺序:先总后分。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然后分写,首先写水。这里的水,第一个奇异之处是极其清澈,“千丈见底”;另一个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接着写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出富春江两岸高山之雄伟。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这是一篇文艺随笔,讲的是创作理论,学习这篇随笔了解如何阅读、欣赏中国山水游记。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中国山水游记的句段,如王质的《游东林山水记》,麻革的《游龙山记》,徐霞客的《游泰华山日记》等等。这些句段多为文言文,需要字面上疏通,不解其意,就难以理解作者余光中的评点,将这些引文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诗歌情感归纳
一、教师备考建议
古诗文是现阶段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失分的内容。其中的托物言志类情感的分析也是学生在考试时觉得苦难的地方。本章内容对托物言志类诗歌情感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备战期中考。
二、易错知识点
(一)什么是托物言志诗歌?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特点归纳:
(1)咏物。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三)常见物象及其代表情感
竹:气节、积极向上、政治不屈;
《咏竹》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松柏:坚孤直顽强、傲岸、坚贞不屈;
《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兰花:淡泊高洁;
《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莲花: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梅花: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菊花:象征高洁孤傲、隐逸、淡泊、高尚情操;
《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四)常见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五)情感分类
积极类情感
⑴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苏轼《海棠》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歌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⑵表达志向和抱负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歌在所咏为初冬时节的景物,作者选取了荷花与菊花这两种景物,写出了它们的衰残,来衬托具有岁寒之心的橙橘。本诗看似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运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用橙橘来赞美刘的品格和节操(或者人生丰收的阶段),用残菊、荷的衰残,比喻人生不如意,借写残菊、荷的衰残的过去,总会迎来橙黄橘绿时,鼓励朋友人生的不如意总是会过去,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就迎来人生中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向上的品质
如:王安石《北坡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最后两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春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春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它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对比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若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则“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
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
消极情感
(1)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政治上失意苦闷
如: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2)借物刺世。讽刺随波逐流,阿谀奉迎社会丑恶现象;揭露社会黑暗,社会不平等等现象。
如:韩偓《观斗鸡偶作》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这首绝句通篇用相斗之鸡来象征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尖锐而辛辣地嘲讽和鞭挞了他们只知对内争权夺利、残民逞强,对外却不思抵抗异族侵扰。
总结:
好的情感:喜爱与赞美、壮志报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坏的情感:怀才不遇、讽刺社会;
(六)答题技巧
⑴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⑶答题模式:
①通用: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②形象特点:环境特点+自身特点(例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的品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孤傲正直品质等)
③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④表现手法: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所言之志(学生容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