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题型常见于行测中的数学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类题型通常给出若干个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这些关系,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型及解题技巧。
1.数量比较题
这类题目给出了两个或多个元素的数量,要求考生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每个元素的数量和大小,并进行数量的直观比较。
解题技巧:
-将每个元素的数量进行对比,特别是当数量之间存在比较混乱的情况时,可将每个元素的数量转换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形式。
-若题目所给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法明确判断,可以试着通过代入法验证每个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2.含有比例关系的问题
这类题目给出了两个或多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比例关系确定元素的数量。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比例关系中的未知数,并利用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求解。
解题技巧:
-要正确理解比例的含义,比例关系应该是常数若干倍的关系。可将已知的比例关系写成等式形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写出相应的等式。
-如果比例关系中的元素数量较多,可以适当转换一下比例关系,以
便更方便地将比例关系应用于求解。
3.含有百分比的问题
这类题目给出了元素的数量,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数量计算出具体的百
分比。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解题技巧:
-将百分数看作百分之一,可通过将百分数除以100来计算出相应的
小数。
-对于涉及到“多少倍”或“几倍”的问题,可以利用比例的概念进
行求解。
4.含有增减或加减的问题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类经典题型。它主要考察考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这类
题目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公务员行测常见数量关系题。
1.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数量关系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情况。在等比数列中,每两个连续的数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为了解答等比数列题,我们
可以运用以下公式:
第n项 = 第1项 * 公比^(n-1)
举例来说,如果题目给出了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和第几项,我们可以
利用上述公式求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 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题在数量关系题中也是较为常见的。比例关系一般分为直
接比例和间接比例两种情况。
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例如,如果题目
告诉我们A和B成正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A1 / B1 = A2 / B2
间接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与另一个变量的比例关系成
正比。例如,如果题目中告诉我们A和B成反比,同时A和C也成反比,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解答题目:
A1 / B1 = C2 / A2
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换算单位的问题,以确保比
例关系的一致性。
3. 百分比和利率
百分比和利率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在这类题目中,我们需要将百分数或利率转换为小数来进行计算。同时,我们还需要
注意百分比的加减运算和百分比与整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题目告诉我们某项费用上涨了50%,我们可以将其转换
为1.5倍,即原来的费用乘以1.5来计算。
行测数量关系13种题型的难易
行测数量关系13种题型的难易
本文将介绍行测中数量关系部分的13种题型,难易程度排名,并给出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1. 比例问题
难度:易
解题技巧:确定比例关系,利用交叉乘积法或倍数关系法解题。
注意事项:注意单位转换,特别是涉及到货币单位的题目。
2. 百分数问题
难度:易
解题技巧: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利用倍数关系法解题。
注意事项:注意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3. 倍数问题
难度:易
解题技巧:确定倍数关系,利用比例关系法解题。
注意事项:注意单位转换,特别是涉及到货币单位的题目。
4. 平均数问题
难度:易
解题技巧:求出总量和个数,计算平均数。
注意事项:注意数据是否齐全,是否有“除以个数”的错误。
5. 增减量问题
难度:易
解题技巧:确定增减量,并计算出最终的数量。
注意事项:注意单位转换,特别是涉及到货币单位的题目。
6. 比例分配问题
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利用比例关系和总量计算各个部分的数量。
注意事项:注意比例关系的转化和单位转换。
7. 组合问题
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将数量关系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求解,再合并计算。
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每个组合中必须包含某个元素”。
8. 合作问题
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利用公式计算出各个人的效率,再计算总体效率。
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某个人每天只能工作4小时”。
9. 换算问题
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利用换算公式计算出转换后的数量。
注意事项:注意单位换算的关系,如“1千克=1000克”。
10. 比例混合问题
难度:中等
解题技巧:利用比例关系解决混合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比例关系题:考察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计算、推理等方式解答。例如: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该项工作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丙单独完成需要20天,问他们合作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2. 增减关系题:考察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的增减关系。需要根据给定条件进行分析和计算。例如:某商品每月销量增长20%,如果今年1月份销量为1000件,问到12月份总销量是多少?
3. 配对关系题:考察两组数据之间的配对关系,需要根据给定条件找出规律并进行匹配。例如: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8小时,乙单独完成需要12小时,问他们合作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多少小时?
4. 差异关系题:考察两个或多个数据之间的差异关系,需要通过计算或推理找出规律。例如: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是500万元,今年的销售额是600万元,问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多少?
5. 替换关系题:考察某个数量被替换或代替的关系,需要根据给定条件找出规律。例如:某人将一件商品以进价的20%的利润卖给另一人,另一人又将商品以进价的30%的利润卖给第三人,问第三人购买该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以上是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的一些例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
行测数量关系经典题型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方法,就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提高得分。
一、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常见题型,通常涉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题关键在于找出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一般工作总量通常被设为“1”,或者是工作总量的公倍数。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
解题思路:甲的工作效率为 1/10,乙的工作效率为 1/15,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1/10 + 1/15 = 1/6,那么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时间为 1÷(1/6)= 6 天。
二、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也是行测数量关系中的重点,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相遇问题的核心公式是: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是: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3 千米/小时,经过 4 小时两人相遇,A、B 两
地的距离是多少?
解题方法: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5 + 3)×4 = 32 千米。
再比如:甲在乙后面,甲的速度是 8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 6 千米/小时,甲经过 3 小时追上乙,一开始两人相距多远?
解题思路:根据追及问题的公式,路程差=(8 6)×3 = 6 千米。
三、利润问题
利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
1. 5人的体重之和是423斤,他们的体重都是整数,并且各不相同,则体重最轻的人最重可能重( )
A.80斤
B.82斤
C.84斤
D.86斤
2.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A.16
B.15
C.14
D.13
3. 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乙的钱最多;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丙的钱最多;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 元,那么三人原来的钱分别是多少元?
A.20,11,50
B.19,7,55
C.12,9,60
D.11,15,55
4.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A.15
B.14
C.13
D.12
5.在一个两位数之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例如:在72中间插入数字6,就变成了762。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数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下列数字满足条件的是:
A.25
B.20
C.18
D.17
6.一只木桶,上方有两个注水管,单独打开第一个,20分钟可注满木桶;单独打开第二个,10分钟可注满木桶。若木桶底部有一个漏孔,水可以从孔中流出,一满桶水用40分钟流完。问当同时打开两个注水管,水从漏孔中也同时流出时,木桶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注满水?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大全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大全
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基本量问题:通过已知条件计算出需要求的量,例如:已知两个数的和为10,差为2,求这两个数。
2. 增长率问题:已知某数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率,求在另一段时间内的增长率。
3. 平均数问题: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这组数据的总数。
4. 比例问题:已知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其中一个数。
5. 排队问题:已知一组人的顺序关系,求其中某个人的位置。
6. 时间问题:已知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和一个事件的时间,求另一个事件的时间。
7. 工程问题:已知完成一项工程所需的时间和工作效率,求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时间。
8. 利润问题:已知一笔投资的利润和成本,求投资的回报率。
9. 概率问题: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求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以上仅是数量关系题型的一部分,实际上数量关系题型
非常多样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解答。
行测考试常见数量关系题
行测考试常见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考试中整除的问题时又出现,而在整除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不能整除,即有余数的问题也在公务员考试中不断的出现,本节将介绍特殊的剩余问题,即余同问题、和同问题以及差同问题。
1、余同问题
余同指的是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除数,得到的余数都相同的问题。
例:一个自然数,除以5的余数是1,除以6的余数是1,除以7的余数也是1,求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解析:这个数除以5余数是1,说明这个数减去1之后可以被5整除;这个数除以6余数是1,说明这个数减去1之后可以被6整除;这个数除以7余数是1,说明这个数减去1之后可以被7整除;故这个数减去1之后可同时被5、6、7整除,那这个数P具有以下关系:P-1=210N,其中210是5、6、7的最小公倍数,N是整数。所以最小的这个数是1,稍大一点的这个数是211。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系:
如果一个数P除以m余数是a,除以n余数是a,除以t余数是a,那么这个数P可以表示为:
P=a+(m、n、t的最小公倍数)*N,N为整数,a是相同的余数。
2、和同问题
和同指的是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除数,得到的余数加上除数的和都相同的问题。
例:一个自然数,除以5的余数是3,除以6的余数是2,除以7的余数是1,求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多少?
解析:5+3=6+2=7+1=8,即和同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上面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怎么去从给出的数字中拼凑出一样的数来,从题干可知,这个数减去8之后可同时被5、6、7整除,而这里的8就是除数和余数的和。故这个数P具有以下关系:P-8=210N,其中210是5、6、7的最小公倍数,N是整数。所以最小的这个数是8,稍大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20种题型必考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一) 2012-02-03 22:22 (分类:公务员考试)
1.能被 2,3,4,5,6,整除的数字特点。
2.同余问题。一个数除以 4 余 1,除以 5 余 1,除以 6 余 1,这个数字是?(4,5,6 的最小公倍数 60+1)
3.奇偶特性。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
例:同时扔出 A 、B 两个骰子,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的奇为偶数的情形有多少种?
解析:偶×偶 C3.1*C3.1 + 奇×偶 C3.1*C3.1+偶×奇 C3.1*C3.1=27 ;
4.一个数如果被拆分成多个自然数的和,那么这些自然数中 3 越多,这些自然数的积越大。例如 21 拆分成3×3×3×3×3×3×3,比其他的如11×10 要大。
5.尾数法。
①自然数的多次幂的尾数都是以 4 为周期。3 的 2007 次方的尾数和 3 的2007÷4 次方的尾数相同。
②5 和 5 以后的的自然数的阶乘的尾数都是 0。如 2003!的尾数为0;
③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的尾数。1+2+3+……+N=2005003,则 N 是 ();A.2002 B.2001 C.2008
D.2009
解析:根据等差公式展开 N(N+1)=......6,所以 N 为尾数为 2 的数,所以选择 A 。
④在木箱中取球,每次拿 7 个白球、 3 个黄球,操作 M 次后剩余 24 个,原木箱中有乒乓球多少个? A.246 B.258 C.264 D.272
解析:考察尾数。球总数=10M+24,所以尾数为 4,选 C。
行测数量关系十大题型
容斥极值问题
已知N个集合A/B/C......,以及全集I,求N个 集合公共部分最少为多少个 参考公式: N个集合之和-(N-1)倍合集 两集合交集最少:A+B-I 三集合交集最少:A+B+C-2I 四集合交集最少:A+B+C+D-3I
阅览室有100本杂志。小赵借阅过其中的75本, 小王借阅过70本,小刘借阅过60本,则三人共 同借阅过的杂志最少有()本?
植树问题
在一段路上植树,植树方式不同,棵树和 段数的关系不同 参考公式 1.不封闭路段:两端植:棵树=段数+1; 一端植:棵树=段数; 2.两端都不植:棵树=段数-1 3.封闭线路:棵树=段数
植树节到了,小明准备在一条60米长的小路一 旁植树,每隔3米栽一棵。1两端都植树可植多 少棵?2两端都不植树可植多少棵?
某旅游景点商场销售可乐,每买3瓶可凭空瓶 获赠1瓶可乐,某旅游团买19瓶,结果每人都 喝到了一瓶可乐,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解析:问旅游团有多少人,其实就是问喝了多 少瓶可乐
3空瓶换1瓶水,相当于买2瓶喝3瓶;
19÷2=9…1,所以喝了9个三瓶,故可以喝 9×3=27瓶,再加上剩余的1瓶,合计28瓶, 总计有28人
解析:父+子=60,父-子=30;
则有:父=(60+30)÷2=45岁;
子= (60-30)÷2=15岁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是指涉及数量关系的考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增减关系:考察事物数量的增减规律。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百分数、比例、利率等。
例题:一块田地上分种了两种庄稼,第一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2倍,第二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3倍,第三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4倍,以此类推。如果第n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n倍,那么第n+1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几倍?
解析:根据题干的描述,可以得出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倍数递增。因此第n+1天庄稼甲的数量是庄稼乙的n+1倍。
2. 相互转化关系:考察事物数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单位换算、产量计算等。
例题:一台机器每分钟可以生产5个产品,一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60个产品。那么,7个工人2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是
多少?
解析:首先将每分钟生产的数量转化为每小时的数量,即5个产品*60分钟=300个产品/小时。然后计算7个工人2小时生
产的数量,即7个工人*2小时*300个产品/小时=4200个产品。
3. 均匀分配关系:考察事物数量如何均匀分配。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平均值、倍数关系等。
例题:将100本书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分到的书数量是多少?
解析:将100本书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分到的书数量等于100本书总数除以5个人的数量,即100本书/5个人=20本书。
4. 迭代关系:考察事物数量的迭代规律。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例题:一个数列的首项是1,公差是3,那么第n项是多少?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规律,第n项等于首项加上前n-1项的和。因此,第n项=1+3+6+9+...+(n-2)+(n-1)。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例题一:
【例1】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人继续干完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常规解法:第一种:特值法。
设每人每天工作量是1,则总工作量是20×15×1=300,先完成的量=20×3×1=60,剩余300-60=240,还需要240÷15=16天,共计16+3=19天。
第二种:比例法。
3天前后的效率之比=20:15=4:3,则时间之比=3:4,则后面的工作量按原先效率是12天,即3份对应12天,所以4份对应16天,共计16+3=19天。
“中公快解法”: A+3=D。
A选项是正常计算结果,但不是所求结果,而考生朋友们在考场上极易错选A(A其实是出题人设置的一个陷阱),D才是真正所求的“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例2】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盒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盒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
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A.3
B.4
C.7
D.13
常规解法:方程法。
设有大包装盒x个,小包装盒y个,根据题意可知,12x+5y=99。
由奇偶性可知,5y必为奇数,即y为奇数,则5y的尾数只能是5,此时12x的尾数是4,x=2或7。
当x=2时,y=15,符合题意,故两种包装盒相差15-2=13个。
(当x=7时,y=3,此时x+y=10,不符合“共用了十多个盒子”的要求。)
“中公快解法”:A+C=10,C-A=B。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十大知识要点
数量关系十大知识要点
一、行程问题
1.核心公式:S二V x T,路程二速度x时间
2.平均速度二总路程一总时间
3.若物体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I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
V1+V2
运动,则全程平均速度为一^
4•若物体前一半路程以VI运动,后一半路程以V2运动,则
全程平均速度为2V1V2
V1+V2
5.相遇时间二相遇路程一速度和
6.追及时间二追及路程一速度差
7.直线多次相遇问题:从两地同时出发的直线多次相遇问题
中,第n次相遇时,每个人走的路程等于他第一次所走的路
程的(2n-l)倍
8.环形相遇问题:环形相遇问题中每次相遇所走的路程之和
是一圈。如果最初从同一点出发,那么第n次相遇时,每个
人所走的总路程等于第一次相遇时他所走路程的n倍
9.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船
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度)一2;水速二(顺水速度-逆水速
度)一2
10•火车过桥问题:火车速度X时间二车长+桥
长完全在桥上时间二(桥长-车长)一火车速度
二、几何问题
札占扌absir<-yj:<ir9-l-EcMn上正方廉-1□-S-a5
[C"2(i*£■!
L
翠行OHA
需AZ7S"BH
©知irF・+=(f
番方体GI S=^(»*bc44c}V-a&c
IE方体0V-a1
5»4IT P1ff]
讯糧捧&5Jnf*2zrfti廿・Sh*r+(S列戛戟[£%?A(S炖卫独為
1.极限理论
平面图形:周长一定,趋近于圆,面积越大
面积一定,趋近于圆,周长越小
立体图形:表面积一定,越趋近于球,体积越大
体积一定,越趋近于球,表面积越小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常见题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常见题型
直接代入法
【例1】(江西2009-45)某次考试中,小林的准考证号码是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4倍,三个数字的和是13,则准考证号码是()。
A. 148
B. 418
C. 841
D. 814
[答案]A
【例2】(浙江2011-57)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A.169
B.358
C.469
D.736
[答案]B
【例3】(北京2010-76)某单位组织职工参加团体赛表演,表演的前半段队形为中间一组5人,其他人按8人一组围在外围,后半段队形变为中间一组8人,其他人按5人一组围在外围。该单位职工人数为150人,则最多可有多少人参加?
A.149
B.148
C. 138
D. 133
[答案]D
数字特性法
【例1】(浙江2010-78)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A.17
B.16
C.15
D.14
[答案]C
【例2】(吉林2009-10)一个班级坐出租车出去游玩,出租车费用平均每人40元,如果增加7个人,平均每人35元,求这个班级
一共花了()元
A.1850
B.1900
C.1960
D.2000
[答案]C
【例3】(北京2010-84)某公司为客户出售货物,收取3%的服务费;代客户购置设备,收取2%的服务费。某客户委托该公司出售自产的某种物品并代为购置新设备,已知公司共收取该客户服务费200元,客户收支恰好平衡,则自产的物品售价是多少元?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类型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类型
数量关系是行测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到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数量关系题目中,常见的题型有相等关系、倍数关系、比例
关系、递推关系等。掌握这些常见类型的题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
地解答数量关系题。
一、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是数量关系题中最简单的一种类型。题目一般会给出
两个或多个条件,要求我们根据条件判断出对应关系。例如:
1. A和B的和是10,A和B的差是6,请问A和B分别是多少?
解析:根据条件可以列出两个等式:A+B=10 和 A-B=6。解方
程可以得到A=8,B=2。
2. 两数之商是4,两数之和是20,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设两个数为x和y,根据条件可以列出两个等式:x/y=4 和 x+y=20。解方程可以得到x=16,y=4。
二、倍数关系
倍数关系题目是要求我们根据一些条件来判断两个或多个数之
间的倍数关系。例如:
1. 一个数字是另一个数字的4倍,如果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6,
那么这两个数字分别是多少?
解析:设被乘数为x,乘数为4x。根据条件可以列出一个等式:x+4x=36。解方程可以得到x=6,4x=24。
2. A是B的5倍,B是C的3倍,如果A是30,那么C是多少?
解析:设B为x,C为3x。根据条件可以列出两个等式:
x*5=30 和 x*3=3x。解方程可以得到x=6,3x=18。
三、比例关系
比例关系题目是要求我们根据一些条件来判断两个或多个数之
间的比例关系。常见的比例关系有三对关系和四对关系。例如:
1. A:B=3:4,A:C=4:5,如果A的值为12,那么C的值是
行测数量关系练题
行测数量关系习题一
【例题】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20名男生,80名女生,参加语文的有120名女生,80名男生,已知该校总共有26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中有75名男生两科都参加了,问只参加数学竞赛而没有参加语文的女生有多少人?
A.65
B.60
C.45
D.15
【例题】甲早上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个地点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上午10点时,乙走了6千米,他们继续前进,在乙走到甲在上午10时到达的位置时,甲共走了16.8千米,问:此时乙走了多少千米?
A.11.4
B.14.4
C.10.8
D.5.4
【例题】科学家对平海岛屿进行调查,他们先捕获30只麻雀进行标记,后放飞,再
捕捉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0只,则这一岛屿上的麻雀大约有多少只?
A.150
B.300
C.500
D.1500
【例题】一批零件,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做,完成的天数恰好是整数。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做,做到上次轮流完成时所用的天数后,还剩40个不能完成,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7:3,问甲每天做多少个?
A. 30
B.40
C.70
D.120
【例题】水池装有一个排水管和若干个每小时注水量相同的注水管,注水管注水时,
排水管同时排水,若用12个注水管注水,8小时可注满水池,若用9个注水管,24 小时可注满水,现在用8个注水管注水,那么可用多少小时注满水池?
A.12
B.36
C.48
D.72
【解析】参加两科的一共有有2X( 120+80)-260 = 140人;女生参加两科的有140-75 =65人,所以只参加数学没参加语文的女生有80-65 = 1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列数,从n个中取m个排一下,有n(n-1)(n-2)...(n-m+1)种,即n!/(n-m)! 组合数,从n个中取m个,相当于不排,就是n!/[(n-m)!m!]
1.元素与集合是属于和不属于的关系。
2.得摩根公式:(A交B)的补==(A的补)并(B的补)
(A并B)的补==(A的补)交(B的补)
3.包含关系:是表示集合A和集合B之间的关系。如果集合A中的全部元素都在集合B中,那么集合B包含集合A,集合A包含于集合B
4.容斥原理:
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 = A+B - A∩B (∩:重合的部分)
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 = A+B+C - A∩B - B∩C - C∩A + A ∩B∩C
5.子集个数:如果集合中共有n个元素,那么子集个数是2的n次方。
真子集个数是2的n次方-1。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49个常见问题公式法巧解
五,往返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引用)
某人以速度a从A地到达B地后,立即以速度b返回A地,那么他往返的平均速度v=2ab/(a+b )。
证明:设A、B两地相距S,则
往返总路程2S,往返总共花费时间 s/a+s/b
故 v=2s/(s/a+s/b)=2ab/(a+b)
四,时钟成角度的问题
设X时时,夹角为30X , Y分时,分针追时针5.5,设夹角为A.(请大家掌握)
钟面分12大格60小格每一大格为360除以12等于30度,每过一分钟分针走6度,时针走0.5度,能追5.5度。
1.【30X-5.5Y】或是360-【30X-5.5Y】【】表示绝对值的意义(求角度公式)
变式与应用
2.【30X-5.5Y】=A或360-【30X-5.5Y】=A (已知角度或时针或分针求其中一个角)
六,空心方阵的总数
空心方阵的总数= (最外层边人(物)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
= 最外层的每一边的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
=每层的边数相加×4-4×层数
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总人数/4/层数+层数
方阵的基本特点: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2=(最外层总人数÷4+1)2 七,青蛙跳井问题
例如:①青蛙从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跳上5米,又滑下4米,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6)
②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又滑下半米来,问小赵几次才能爬上单杠?(7)
总解题方法:完成任务的次数=井深或绳长 - 每次滑下米数(遇到半米要将前面的单位转化成半米)
例如第二题中,每次下滑半米,要将前面的4米转换成8个半米再计算。
完成任务的次数=(总长-单长)/实际单长+1
八,容斥原理
总公式:满足条件一的个数+满足条件2的个数-两个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个都不满足的个数
【国2006一类-42】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 A.27人 B.25人 C.19人 D.10人
上题就是数学运算试题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两集合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使用容斥原理或者简单画图便可解决。但使用容斥原理对思维要求比较高,而画图浪费时间比较多。鉴于此类问题一般都按照类似的模式来出,下面华图名师李委明给出一个通解公式,希望对大家解题能有帮助:
例如上题,代入公式就应该是:40+31-x=50-4,得到x=25。我们再看看其它题目:【国2004A-46】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多少?A.22 B.18 C.28 D.26
代入公式:26+24-x=32-4,得到x=22
九,传球问题
这道传球问题是一道非常复杂麻烦的排列组合问题。
【李委明解三】不免投机取巧,但最有效果(根据对称性很容易判断结果应该是3的倍数,如果答案只有一个3的倍数,便能快速得到答案),也给了一个启发----
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大家牢记一条公式,可以解决此类至少三人传球的所有问题。
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
A.60种
B.65种
C.70种
D.75种
x=(4-1)^5/4 x=60
十,圆分平面公式:
N^2-N+2,N是圆的个数
十一,剪刀剪绳
对折N次,剪M刀,可成M*2^n+1段
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共剪6刀。问这样操作后,原来的绳子被剪成了几段?
A.18段
B.49段
C.42段
D.52段
十二,四个连续自然数,
性质一,为两个积数和两个偶数,它们的和可以被2整除,但是不能被4整除
性质二,他们的积+1是一个奇数的完全平方数
十三,骨牌公式
公式是:小于等于总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序号
十四,指针重合公式
关于钟表指针重合的问题,有一个固定的公式:61T=S(S为题目中最小的单位在题目所要求的时间内所走的格书,确定S后算出T的最大值知道相遇多少次。)
十五,图色公式
公式:(大正方形的边长的3次方)—(大正方形的边长—2)的3次方。
十六,装错信封问题
小明给住在五个国家的五位朋友分别写信,这些信都装错的情况共有多少种4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