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1.6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这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三角函数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操作练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理解。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五. 教学方法1.实例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和步骤。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3.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详细的PPT,内容包括知识点、案例、练习题等。

2.测量工具: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测高仪、绳子等,用于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高度、树木高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三角函数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高仪、绳子等)进行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数据:sin42°≈ 0.67,cos42°≈0.74,tan42°≈0.90, 3≈1.73)
解:如图,作 AE⊥BD 于点 E. 在 Rt△AEB 中, ∵∠EAB=30°,AB=10 m, 1 ∴BE=2AB=5(m), AE=5 3(m).
在 Rt△ADE 中, DE=AEtan42°≈7.79(m), ∴BD=DE+BE≈12.79(m), ∴CD=BD-BC=12.79-6.5≈6.3(m). 答:标语牌 CD 的长为 6.3 m.
4. (2018·昆明)小婷在放学路上,看到隧道上方有 一块宣传“中国——南亚博览会”的竖直标语牌 CD.她 在 A 点测得标语牌顶端 D 处的仰角为 42°, 测得隧道底 端 B 处的俯角为 30°(B,C,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10 m,隧道高 6.5 m(即 BC=6.5 m),求标语牌 CD
∠MAP
以及
点 B 到电灯杆底端 N 的距离 BN ;
(2)已知该活动小组测得:测倾器 AB 的高度为 1.5 米,仰角 α 为 32°,点 B 到电灯杆底端 N 的距离 BN 为 10 米,求路灯的高度 MN 是多少米?(精确到 0.1 米) 解:PM=10·tan32°≈6.249(米),
MN≈7.7(米).
项目 课题
内容 测量斜拉索顶端到桥面的距离 说明:两侧最长斜拉索
测量示 意图
AC,BC 相交于点 C,分别 与桥面交于 A,B 两点,且 点 A,B,C 在同一竖直平 面内.
∠B 测量数据 ∠A 的度数 的度 AB 的长度 数 38° … 28° … 234 米
(1)请帮助该小组根据上表中的测量数据, 求斜拉索 顶端点 C 到 AB 的距离(参考数据:sin38°≈0.6,cos38 °≈0.8,tan38°≈0.8,sin28°≈0.5,cos28°≈0.9, tan28°≈0.5); (2)该小组要写出一份完整的课题活动报告, 除上表 的项目外, 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项目(写出一个即可).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OA 的高度,在距离树的底端30米的B 处,测得树顶A 的仰角∠ABO 为α,则树OA 的高度为( )A .30tan α米B .30sin α米C .30tan α米D .30cos α米 2.如图,小颖利用有一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BE 为5m ,AB 为1.5m (即小颖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那么这棵树高是( )A .(32+)mB .(32)mC .mD .4m3.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有:(1)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2)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3)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 ;(4)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则正确的步骤应为( )A .(1)(2)(3)(4)B .(4)(3)(2)(1)C .(4)(2)(3)(1)D .(3)(4)(2)(1)二、解答题4.如图,某学校在“国学经典”中新建了一座吴玉章雕塑,小林站在距离雕塑3米的A处自B 点看雕塑头顶D 的仰角为45°,看雕塑底部C 的仰角为30°,求塑像CD 的高度.(最后结果精确到0.1 1.732≈)5.盐城电视塔是我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测电视塔的高度AB .小明在D 处用高1.5 m 的测角仪CD ,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30°,然后向电视塔前进224 m 到达E 处,又测得电视塔顶端A 的仰角为60°.求电视塔的高度AB 取1.73,结果精确到0.1 m)6.2021年9月8日—10日,第六届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在我市天门山风景区隆重举行,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16名选手参加了激烈的角逐.如图,某选手从离水平地面1000米高的A 点出发(AB=1000米),沿俯角为30︒的方向直线飞行1400米到达D 点,然后打开降落伞沿俯角为60︒的方向降落到地面上的C 点,求该选手飞行的水平距离BC .7.为了测量某段河面的宽度,秋实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先在河的北岸选定一点A ,再在河的南岸选定相距a m 的两点B ,C ,分别测得ABC α∠=,ACB β∠=.请你根据秋实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河宽AD .(结果用含a 和α,β的三角函数表示)8.如图,小明想测山高和索道的长度.他在B 处仰望山顶A ,测得仰角31B ∠=,再往山的方向(水平方向)前进80m 至索道口C 处,沿索道方向仰望山顶,测得仰角39ACE ∠=.()1求这座山的高度(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 ()2求索道AC 的长(结果精确到0.1m ). (参考数据:3tan315≈,1sin312≈,9tan3911≈,7sin3911≈)三、填空题9.如图,某同学用一个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估测学校旗杆AB 的高度.他将与60︒角相邻的直角边水平放在1.5m 高的支架CD 上,三角板的斜边与旗杆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他又量得DB 的距离为5m ,则旗杆AB 的高度约为________m .(结果精确到lm 取1.73)10.如图,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 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山坡的坡面CD 和地面BC 上,量得4m CD =,10m BC =,CD 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1m 高的杆的影长为2m ,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______m .(结果精确到0.1m 1.41≈,1.73≈)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解析:在Rt △ABO 中,∵BO=30米,∠ABO 为α,∴AO=BOtanα=30tanα(米).故选C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2.A【解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D=BE=5m ,DE=AB=1.5m ,在Rt △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CD 3,由CE=CD+DE=3+1.5(m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熟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根据基本测量理论知识,由测量的基本步骤顺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有: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 刻度线重合;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 ;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所以正确的顺序是:(4)(2)(3)(1);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测量理论,要求学生根据几何知识,结合实际操作,做出判断.4.1.2米【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在Rt △DEB 中,求得DE 的长,在Rt △CEB 中,求得CE 的长,再根据CD=DE-CE 即可求出塑像CD 的高度.试题解析:解:在Rt △DEB 中,DE=BE•tan45°=2.7米,在Rt △CEB 中,CE=BE•tan30°=0.则CD=DE-CE=2.7-0..2米.故塑像CD 的高度大约为1.2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电视塔的高度AB 约为195.3 m.【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设AG =x ,分别在Rt △ACG 和Rt △Rt △AFG 中设AG =x ,根据正切三角函数公式,用x 表示出CG ,FG 的长度,根据DE =224m 列出方程,解方程可求出x 的值,从而求出AB 的长.在Rt △AFG 中,∵tan ∠AFG =AGFG,∴FG 在Rt △ACG 中,∵tan ∠ACG =AG CG , ∴CG=tan30x , ∴224,解得x ≈193.8, ∴AB =193.8+1.5=195.3(m),答:电视塔的高度AB 约为195.3 m.6.【解析】分析:如图,作DE ⊥AB 于E ,DF ⊥BC 于F ,根据题意得到∠ADE=30°,∠CDF=30°,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AE=12AD=700,,则BE=300,所以DF=300,Rt △CDF 中计算出CF ,然后计算BF 和CF 的和即可. 详解:如图,作DE ⊥AB 于E ,DF ⊥BC 于F ,∠ADE=30°,∠CDF=30°,在Rt △ADE 中,AE=12AD=12×1400=700,,∴BE=AB-AE=1000-700=300,∴DF=300,在Rt △CDF 中,CF=3DF=3×∴.答:选手飞行的水平距离BC 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7.河宽AD 为tan tan tan tan a αβαβ+m. 【分析】把△ABC 分成两个有公共边的直角三角形,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一个锐角,满足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可建立方程求得AD 的长.【详解】解:设m AD x =.在Rt ABD ∆中,tan AD BD α=, ∴tan tan AD x BD αα==(m ). 在Rt ACD ∆中,tan AD CDβ=,∴tan tan AD x CD ββ==(m ). ∵BD CD BC +=, ∴tan tan x x a αβ+=,解得tan tan tan tan a x αβαβ=+. 即河宽AD 为:tan tan tan tan a αβαβ+m. 【点睛】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利用公共边的建立方程解决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 8.索道AC 长约为282.9米.【分析】(1)过点A 作AD ⊥BE 于D ,设山AD 的高度为(x )m ,在Rt △ABD 和Rt △ACD 中分别表示出BD 和CD 的长度,然后根据BD−CD =80m ,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2)在Rt △ACD 中,利用sin ∠ACD =AD AC,代入数值求出AC 的长度. 【详解】(1)过点A 作AD ⊥BE 于D ,设山AD 的高度为(x )m ,在Rt △ABD 中,∵∠ADB =90°,tan31°=AD BD, ∴BD =0tan 31AD ≈35x =53x , 在Rt △ACD 中,∵∠ADC =90°,tan39°=AD AC,∴CD =39AD tan ︒≈911x =119x , ∵BC =BD−CD , ∴53x−119x =80, 解得:x =180.即山的高度为180米;(2)在Rt △ACD 中,∠ADC =90°,sin39°=AD AC, ∴AC =sin 39AD ︒=180711≈282.9(m ). 答:索道AC 长约为282.9米.【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度.9.10【分析】在△ACE 中,CE ⊥AE ,tan ∠ACE=AE CE ,由此可得AE ,AB=AE+BE=AE+CD .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在△ACE 中,CE ⊥AE ,且∠ACE=60°,BD=5,而tan ∠ACE=AE CE, ∴AE =CE×tan60°=≈8.6.又∵EB=1.5,∴AB=AE+EB≈10(米).故答案为10.【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解直角三角形中,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10.8.7【分析】作DE⊥BC于E.则旗杆的高度分三部分进行求解:①BC对应的旗杆的高度;② DE对应的旗杆高度和DE相等;③ CE对应的旗杆高度.【详解】解:作DE⊥BC于E.则旗杆的高度分三部分进行求解.BC对应的旗杆的高度: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得10÷2=5;在Rt△CDE中,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DE=2.再根据勾股定理,得CE=因为DE⊥BC,则DE对应的旗杆高度和DE相等,CE对应的旗杆高度同样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比例,是2=故旗杆的高度是8.7.【点睛】本题属于实际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利用坡度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九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课件: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课件: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AP=33+30=63(米),在Rt△DMH中,tan30°=
MH DM
,即
x-30 63

33,解得:x=30+21 3,即建筑物GH的高为(30+21 3)米
(1)若修建的斜坡BE的坡比为 3 ∶1,求休闲平台DE的长是多少 米?
(2)一座建筑物GH距离A点33米远(即AG=33米),小亮在D点测 得建筑物顶部H的仰角(即∠HDM)为30°,点B,C,A,G,H在同 一平面内,点C,A,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CG,问建筑物GH 高为多少米?
解:∵FM∥CG,∠BDF=∠BAC=45°,∵斜坡AB长为60 2
米,则山高CD等于( A )
A.30(1+ 3)米 B.30( 3-1)米 C.30米 D.(30 3+1)米 6.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60°角,一棵倾斜的树AB与地面成 30°角,这时测得大树在地面的影长约为10 m,则大树AB的长大约
为___1_7_.3__m.(精确到0.1 m)
7.(2014·青岛)如图,小明想测山高和索道的长度,他在B处仰 望山顶A,测得仰角∠B=31°,再往山的方向(水平方向)前进80 m 至索道口C处,沿索道方向仰望山顶,测得仰角∠ACE=39°.
求AD的长.
解:过A作AH⊥CB于H,设AH=x,CH= 3 x,DH=x,∵ CH-DH=CD,∴ 3x-x=10,∴x=5( 3+1),∴AD= 2x=5 6 +5 2
9.为了对一棵倾斜的古杉树AB进行保护,需测量其长度,如 图,在地面上选取一点C,测得∠ACB=45°,AC=24 m,∠BAC =66.5°,求这棵古杉树AB的长度.(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 2 ≈1.41,sin66.5°≈0.92,cos66.5°≈0.40,tan66.5°≈2.30)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习题课件第一章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习题课件第一章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5分)在“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数学课题学习中,某学习小组测得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7°(tan 27°≈0.
2为._(_5_分_解_)_如__图:__,__过小_ 明m点.在楼A顶作上的A点EA处⊥测C得D楼前交一棵C树DC的D的延顶端长C的线俯角于为6点0°,E又,知水则平距A离EB=D=B10Cm,=楼高78AB=m24,m,则树高CD 8C.D∴之(15间分C的)E(距聊=离城A中AC考为E)3如·5 图tma,,n后小站莹∠在在CM数点A学处E综测合=得实7居践8民活t楼动anC中D,的5利8顶用°端所D≈的学7仰的8角数×为学14知5.°识6,对0=居某民小1楼区2A居4B民.的8楼(顶mA端B)B的,的高仰度D角进E为行=5测5°量A,,E已先·知测t居a得民n居楼民C楼DA的B高与
51解1.):,(5过此分点时)在A旗“解作杆测A:在E量⊥水∵旗C平杆D在地交的面C高DR上度的t的”△ 延影的长子C数线的E学于长D课点度题E中为,学2则,习4Am中∠E,,=则C某B旗CE学=杆习D7的8小=m高组,度5测∴8约得°C为太E(=,阳A光tEa线·)tna与n ∠水∠C平AC面EE=的D7夹8t角=an为5CD82°7DE°≈7(t8,a×n 21∴7. °D≈0E. =tanC5D8°
解:过点 A 作 AH⊥CD 于点 H,设 CH=x m,在 Rt△ACH 中,∵∠CAH=
30°,∴BD=AH=tanC3H0° = 3 x (m),∴在 Rt△ECD 中,tan ∠CED=ECDD

x+10 3x-6

3
,解得 x=5+3
3 ,∴CD=(15+3
3 )(m),∴CF=CD-DF
解答题(共60分) 7.(14分)如图,AB是某景区内高10 m的观景台,CD是与AB底部相平的 一座雕像(含底座),在观景台顶A处测得雕像顶C点的仰角为30°,从观景台 底部B处向雕像方向水平前进6 m到达点E,在E处测得雕像顶C点的仰角为 60°,已知雕像底座DF高8 m,求雕像CF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北师大版九下数学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下数学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234
3.在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时,一般所需要测出的数据 是( C )
A.地面上两点与被测物体的两个倾斜角 B.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及测倾器的高度 C.A,B选项中的四个数据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234
1234
解 如图,过点C作CE⊥AB于点E,设CE=x m.在Rt△AEC 中,∠CAE=45°,AE=CE=x m.
A A
ttaann������������-ttaann������������b+a
1234
1.在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时的理论依据是 ( B )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1234
2.在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时,一般所需要测出的数据是 (D) A.地面上某点与被测物体的倾斜角 B.地面上某点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C.测倾器的高度 D.A,B,C选项中的三个数据
6 物体的高度,分为两种类型:(1) 测量底部 可以到达 的物体的高度;(2)测量底部 不可以到达 的 物体的高度.
2.如图,在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时,步骤如下: (1)在测点 D 处安置测倾器,测得物体顶部的仰角 ∠ACE=α ; (2)量出仪器的高CD=EB=b和测点D到物体的水平距离 BD=CE=a; (3)因为AB=AE+EB= atan α+b ,所以按照AB= atan α+b 的 表达式,就可求得物体的高.
答:河宽约为68.3 m.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三下册--第一单元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三下册--第一单元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44° 35’ 45° 25’
G B
CD的长
60.11m 59.89m
(1)到目前为止,你有哪些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2)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已知或容易测量,那么 如何测量某测点到该物体的水平距离?
讨 与同伴交流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论 :
1.如图1-16,在高20米的建筑物CD的顶部C测得塔顶A的仰角
=L·tanα
α
C
L
aA
MN=ME+EN=ME+AC=L·tanα+ a
课题 测量学校旗杆MN的高度(底部可以到达)

M

MN=Ltanα+ a
示 意 图
E N
α
L
C aA
测量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倾斜角α α=30°15′
α=19°49 ′
α=30°2 ′
数 据
测倾器高a a =1.23m
a =1.21 m a =1.22m
活动1:测量倾斜角
水平线
根据刚才测 量数据,你能求 出目标M的仰角 或俯角吗?说说 你的理由.
同角的余角 相等
活动1:测量倾斜角
水平线
1
2
4
3
活动2: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
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需测量哪些数据?
为60°,测得塔底B的俯角为30°,则塔高AB =
米;
2.如图1-17,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
子恰好落在地面BC和斜坡的坡面CD上,测得BC = 10米,CD =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使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测量高度。

3.掌握解决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3.利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应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

2.解决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视频和实物模型展示三角函数测高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和引导,导入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测量高度的需求。

2. 讲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利用教材和课件,详细讲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解释三角函数与高度的关系。

3. 演示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实物模型,演示如何使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4. 实际操作和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配备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例如利用三角函数测量树木高度、建筑物高度等。

教师和助教进行指导和解答疑惑。

5.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整理笔记,总结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和步骤,并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

2.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三角函数测高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三角函数测高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延伸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引出其他与高度和角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倾斜角度、塔吊的工作范围等。

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

九、板书设计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用法- 测量高度的实际问题十、教学反思本节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解:由题意,得∠AOC=90°,OC=5 km. 在Rt△AOC中,∵tan34°= OA ,
OC
∴OA=OC·tan34°≈5×0.67=3.35(km).
在Rt△BOC中,∠BCO=45°,
∴OB=OC=5 km,
∴AB=OB-OA≈5-3.35=1.65≈1.7(km).
答: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7 km.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 物体的高度(两次测量 仰角)
利用解三角 形的知识, 求出物体的 高度
4. 如图小山岗的斜坡AC的坡度是
3 4
,坡角为α,在与山脚C距离200
m的点D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26.6°,求小山岗的高.(结果精确到
1 m,参考数据:sin 26.6°≈0.45,cos 26.6°≈0.89, tan 26.6°≈0.50)
解:设小山岗的高为x m,
在Rt△ABC中,由题意得 tan α= AB x 3 ,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M的仰角∠MCE=α.
2.在测点B处安置测倾器,测得M的仰角∠MDE=β.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BD=a,以及A,B之间的距离AB=b.
则CD=AB=CE-DE=
ME
tan
ME
tan
=b
∴ME=
b • tan • tan tan tan
∴MN= b • tan • tan tan tan
A. 30 m
tan
B.30sinα m
C.30tanα m D.30cosα m
2. 如图,在高度是21 m的小山A处测得建筑物CD顶 部C处的仰角为30°,底部D处的俯角为45°,则这个 建筑物的高度CD=_7__3___2_1_m(结果保留根号).

06-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06-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栏目索引
发挥直观想象,构造直角三角形 素养解读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 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借助 空间形式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 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 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 论证思路、进行数学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直观想象主要表现为:建立形与数的联系,利用几何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几 何直观理解问题,运用空间想象认识事物.
知识点二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工具
步骤
图例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 的物体的高度
测倾器、皮尺(卷尺)
如图,测量物体MN的高 度:(1)在测点A处安置 测倾器,测得此时M的 仰角∠MCE=α.(2)在测 点A与物体之间的B处 安置测倾器(A、B与N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 此时M的仰角∠MDE= β.(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 AC=BD=a,以及测 点A、B之间的距离AB =b.(4)根据三角函数求 出物体MN的高度,MN=
在Rt△CDE中, CD =tan∠CED,即
x
= 3,
DE
30 3- 3x-10 3
图1-6-5
解得x=15-
5
3 3
.答:立柱CD的高为15-
5
3 3
米.
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栏目索引
素养呈现 (1)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 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作CH ⊥AB于H,得到Rt△AHC和矩形BDCH. (2)由矩形BDCH得到BD=CH,设CD=x米,根据正切的定义用x表示出HC,根 据题意用x表示出ED. (3)在△CDE中,根据正切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专题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专题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CF=BE,EF=BC,∠A=α,∠B=β.
BE 5.8m,
BE
1 CF
1

,

,
AE 1.6 DF 2.5
B
A
i=1:1.6
α
9.8
C
β
i=1:2.5 5.8
D
F
E
∴AE=1.6×5.8=9.28(m),DF=2.5×5.8=14.5(m).
∴AD=AE+EF+DF=9.28+9.8+14.5≈33.6(m).
AB=b.根据测量数据,可求出物体MN的高度.
当堂练习
1.如图,窗子高AB=m米,窗子外面上方0.2米的点C处安装
水平遮阳板CD=1米,当太阳光线与水平线成α=60°角时,光
线刚好不能直接射人室内,则m的值是(

A.m= +0.8
C.m= -0.2
B.m= +0.2
D.m= -0.8
【答案】C
问题1:在黄浦江的另一端,你能否测量东方明珠的高度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以直接从被测点到达被测点
的脚下,这时我们能利用两次测量仰角(图中α和β),
再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来求出东方明珠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
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
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中的AN或BN的长度.
Cα D β
在Rt△DEG中,∠EDG=45°,
∴EG=DE=10m.∠EGD=45°
设CH=xm,
在Rt△CGH中,∠CGH=∠EGD=45°,
∴GH=xm
在Rt△CBH中,∠CBH=28°,

∴tan∠CBH=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旗杆及升旗台的剖面和教学楼的剖面在同一平面上,旗杆与地面垂直,在教学楼底部E点处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升旗台底部到教学楼底部的距离米,升旗台坡面CD的坡度,坡长米,若旗杆底部到坡面CD的水平距离米,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A.12.6米B.13.1米C.14.7米D.16.3米2 . 如图,一个斜坡长130m,坡顶离水平地面的距离为50m,那么这个斜坡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等于()A.B.C.D.3 . 如果坡角的余弦值为,那么坡度为()A.B.C.D.二、填空题4 . 矩形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是60°,一条边长为4cm,则此矩形的对角线最长_____.三、解答题5 . (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15,cos∠A=.点M在AB边上,AM=2MB,点P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设PA=x.(1)求底边BC的长;(2)若点O是BC的中点,联接MP、MO、OP,设四边形AMOP的面积是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出写出x的取值范围;(3)把△MPA沿着直线MP翻折后得到△MPN,是否可能使△MPN的一条边(折痕边PM除外)与AC垂直?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 . 如图,湛河两岸AB与EF平行,小亮同学假期在湛河边A点处,测得对岸河边C处视线与湛河岸的夹角∠CAB=37°,沿河岸前行140米到点B处,测得对岸C处的视线与湛河岸夹角∠CBA=45°.问湛河的宽度约多少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7 . 关公,作为运城乃至山西的一张名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运城西南公里的常平村(关公故乡)南山上,有一尊巨型关公铜像,高米,象征关公享年岁,底座的高度也有一定寓意.有一位游客,对此产生了兴趣,想测量它的高度,由于游客无法直接到达铜像底部,因此该游客计划借助坡面高度来测量它的高度.如图,代表底座的高,坡顶与底座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游客在斜坡底处测得该底座顶端的仰角为,然后他沿着坡度为的斜坡攀行了米,在坡顶处又测得该底座顶端的仰角为.求:坡顶到地面的距离;求底座的高度(结果精确到米).(参考数据:,8 . 已知,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边上,△AEF=90°(1)如图①,已知点F在CD边上,AD=AE=5,AB=4,求DF的长;(2)如图②,已知AE=EF,G为AF的中点,试探究线段AB,BE,BG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点E在矩形ABCD的BC边的延长线上,AE与BG相交于O点,其他条件与(2)保持不变,AD=5,AB=4,CE=1,求△AOG的面积.9 . 小明要测量公园北湖水隔开的两棵大树A和B之间的距离,他在A处测得大树B在A的北偏西30°方向,他从A处出发向北偏东15°方向走了200米到达C处,测得大树B在C的北偏西60°方向.(1)求∠ABC的度数;(2)求两棵大树A和B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4,≈1.732,≈2.449)10 . 如图,甲、乙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为48m,从甲的顶部A处测得乙的顶部D处的俯角为37°,测得底部C处的俯角为60°,求甲、乙两座建筑物的高度AB和DC(结果保留根号).(参考数据:tan37°≈0.75,sin37°≈0.6,cos37°≈0.8)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二、填空题1、三、解答题1、2、3、4、5、6、。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距离b,由此可得物体的高度为

1. 如图,数学活动小组利用测倾器和皮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在点D处 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ADE为55°,测倾器CD的高度为1米,其底端C与旗杆底端 B之间的距离为6米.设旗杆AB的高度为x米,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2. 如图,DE=150 m,在A处用测倾器测得
塔顶B的仰角为30°,又知测倾器高1.5 m,则塔
高BE为
m.(结果保留根号)
3. 某兴趣小组用高为1.2 m的仪器测量建筑
物CD的高度.如图,在距CD一定距离的A处用仪器
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β,在A和C之间选一点
B,在B处用仪器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α.测
得A,B之间的距离为4 m,tan α=1.6,tan β=1.2,
起点拱门CD的高度约为6米.
【基础训练】 1. 如图,小明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O处,测得图书馆A在他的北偏东60°方 向,且与他相距200 m,则图书馆A到公路的距离AB为( A )
2. 小强和小明去测量一座古塔BE的高度(如图).他们在离塔60 m的A处,用 测倾器测得塔顶B的仰角为30°.已知测倾器AD高1.5 m,则古塔BE的高度为( B )
则建筑物CD的高度为 20.4 m.
5. 如图,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某人在大楼A处,测得起点拱门CD的顶部C的 俯角为35°,底部D的俯角为45°,如果A处离地面的高度AB=20米,求起点拱门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 35°≈0.57,cos 35°≈0.82,tan 35°≈0.70)
(2)如果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设计一个测量某小山高度(如图2) 的方案.
要求: ①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标上合适的字母); ②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测倾器的高度用h表示,其他涉及的长度用字母 a,b,c,…表示,涉及的角度用α,β,…表示,最后请给出计算小 山高度MN的式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切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切函数是锐角三角函数的一种,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它在实际测量中具有重要应用,如测量高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利用正切函数测量建筑物的高度,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举例:将测量物体高度的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长的问题。
2.教学难点
(1)在实际测量中,如何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确定测量角度和已知边长。
难点解析: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在选择测量角度和确定已知边长方面出现问题,需要教师指导。
(2)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准确使用计算器求解三角函数值,并进行合理的误差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我觉得可以尝试更多互动式的教学手段,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最后,通过今天的课堂总结,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掌握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作为教师,我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切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 物体的高度
测倾器、皮尺(卷尺)
(1)在测点D处安置测倾
器,测得旗杆顶端的仰 角∠ACE=α; (2)量出测倾器的高CD =b和测点D到旗杆底部 B的水平距离BD=a; (3)根据三角函数求出 旗杆的高度AB=atan α+ b
提示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 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题型二 利用三角函数测距离的应用 例2 (2019海南琼中二模)在社会实践课上,小聪所在小组要测量一条小河
的宽度,如图1-6-2,河岸EF∥MN,小聪在河岸MN上的点A处测得河对岸小
树C位于东北方向,然后向东沿河岸走了30米,到达B处,测得河对岸小树D
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又有同学测得CD=10米.
CD为(atan α+atan β)米,故选C.
2.在一次数学活动中,李明利用一根拴有小锤的细线和一个半圆形量角器 制作了一个测角仪,去测量学校内一座假山的高度CD.如图1-6-2,已知李明 与假山的水平距离BD为12 m,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6 m,李明的视线 经过量角器零刻度线OA和假山的最高点C,此时,铅垂线OE经过量角器的6 0°刻度线,则假山的高度为 ( )
在Rt△AHC中,HC= AH = 3(30-x)米,
tan ACH
则BD=CH= 3 (30-x)米,∴ED=[ 3 (30-x)-10]米,
在Rt△CDE中, CD =tan∠CED,即 x
= 3 ,
DE
30 3- 3x-10 3
图1-6-5
解得x=15- 5 3 3
.答:立柱CD的高为15-
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2)关系式MN= b tan α tan β +a的推导: tan β- tan α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含答案)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看一栋高楼顶部B的仰角为300,看这栋高楼底部C的俯角为600,热气球A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这栋高楼BC的高度为A. 40 mmD. 160 m2.如图,小敏同学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站在B处仰望树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大树的方向前进4m,测得仰角为60°,已知小敏同学身高(AB)为1.6m,则这棵树的高度为()(结果精确到0.1m,≈1.73).3.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如图,AC是操场上直立的一个旗杆,从旗杆上的B点到地面C涂着红色的油漆,用测角仪测得地面上的D点到B点的仰角是∠BDC=45°,到A点的仰角是∠ADC=60°(测角仪的高度忽略不计)如果BC=3米,那么旗杆的高度AC=米.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在高度是21米的小山A处测得建筑物CD顶部C处的仰角为300,底部D处的俯角为何450,则这个建筑物的高度CD= 米(结果可保留根号)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如图在教学楼一楼C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600,在教学楼三楼D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为300,旗杆底部与教学楼一楼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米,则旗杆AB的高度为米.7.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高度为60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的高度.8.如图,一只猫头鹰蹲在一棵树AC的B(点B在AC上)处,发现一只老鼠躲进短墙DF的另一侧,猫头鹰的视线被短墙遮住,为了寻找这只老鼠,它又飞至树顶C处,已知短墙高DF=4米,短墙底部D与树的底部A的距离为2.7米,猫头鹰从C点观测F点的俯角为530,老鼠躲藏处M(点M在DE上)距D点3米.(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1)猫头鹰飞至C处后,能否看到这只老鼠?为什么?(2)要捕捉到这只老鼠,猫头鹰至少要飞多少米?9.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倾器、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h。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件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测倾器(或经纬仪,测角仪等)、皮尺等 测量工具.
活动一:测量倾斜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简单的测倾器由度盘、 铅垂和支杆组成(如图).
度盘 铅垂
支杆
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
90 90
P
Q
0
1、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 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 水平位置。
90 90
M
30°
0
2、转动转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 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90 90
0
M 2、转动转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 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目标M的仰角或俯角吗?说 说你的理由. “同角的余角相等”(测仰角),或“对等角相 等”“同角的余角相等”(测俯角)。
活动二: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 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A处安置 测倾器,测得M的 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 物体底部N的水 平距离AN=l.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即顶线PQ水平位置时它 与地面的距离).
全等、类似、三角函数等。
议一议 (2)如果一个物体的高度已知或容易测量,那么如 何测量某测点到该物体的水平距离. 如图为例,可以测出M的仰角MCE ,以及测倾器
的高度AC a,然后根据AN MN a 即可求出测点A
tan
到物体MN的水平距离AN.
练习 如图,某中学在主楼的顶部和大门的上方之间挂 一些彩旗.经测量,得到大门的高度是5m,大门 距主楼的距离是30m,在大门处测得主楼顶部的仰 角是30°,而当时侧倾器离地面1.4m,求学校主楼 的高度。(精确到0.01m)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甲乙两楼相距30m,甲楼高度为40m,自乙楼楼顶A处看甲楼楼顶B处仰角为30°,则乙楼高度为()
A.10米B.米C.25米D.米
2 . 如图,沿AC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点B取∠ABD=120°,BD=540m,∠D=30°.那么另一边开挖点E离D多远正好使A,C,E三点在一直线上?答:DE的长为()
A.270m B.270m C.180m D.180 m
3 . 如图,小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测量某建筑物BC高度,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小明从与某建筑物底端B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点出发,先沿斜坡AD行走260米至坡顶D处,再从D处沿水平方向继续前行若干米后至点E处,在E点测得该建筑物顶端C的仰角为72°,建筑物底端B的俯角为63°,其中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斜坡AD的坡度i=1:2.4,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出建筑物BC的高度约为()米(计算结果精DE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72°≈0.95,tan72°≈3.08,sin63°≈0.89,tan63°≈1.96)
A.157.1 B .157.4 C.257.4 D.
257
.1二、填空题
4 . 在△ABC中∠C=90°,tanA=,则cosB=_____.
三、解答题
5 . 如图是某小区内健身的太空漫步机,当人踩在踏板上,握住扶手,两腿迈开到一定角度时,顺重力作用自然下行,就会带动踏板连杆绕轴旋转.从侧面看如图,立柱,,踏板静止时,,当踏板旋转到处时,测得,求此时点到地面的距离.
(参考数据:,,)
6 . 如图,一艘货轮位于灯塔P北偏东53°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A处,另一艘客轮位于货轮正南方向,且在灯塔P南偏东45°方向的B处,求此时两艘轮船之间的距离AB.(结果精确到1海里)
(参考数据:sin53°=0.799,cos53°=0.602,tan53°=1.327)
7 . 如图,某小区在规划改造期间,欲拆除小区广场边的一根电线杆,已知距电线杆水平距离米处是观景台,即米,该观景台的坡面的坡角的正切值为,观景台的高为米,在坡顶处
测得电线杆顶端的仰角为,、之间是宽米的人行道,如果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危险区域.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拆除电线杆时,人行道是否在危险区域内?
8 . 随着近几年我市私家车日越增多,超速行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为开展“文明驾驶、关爱家人、关爱他人”的活动,设计了如下检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实验:先在公路旁边选取一点P,在笔直的车道m上确定点O,使PO和m垂直,测得PO的长等于21米,在m上的同侧取点A、B,使∠PAO=30°,∠PBO=60°.
(1)求A、B之间的路程(保留根号);
(2)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为12米/秒若测得某校车从A到B用了2秒,这辆校车是否超速?请说明理
由.
9 . 如图,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西45°方向,灯塔C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的正南方向,港口B的南偏东45°方向的D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18.5km到达E处,此时测得灯塔C在E的南偏西70°方向上,求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
(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
10 . 小明家的洗手盆上装有一种抬启式水龙头(如图1),完全开启后,把手AM的仰角α=37°,此时把手端
点A、出水口B和点落水点C在同一直线上,洗手盆及水龙头的相关数据如图 2.(参考数据:sin37°=,cos37°=,tan37°=)
(1)求把手端点A到BD的距离;
(2)求CH的长.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二、填空题
1、
三、解答题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