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共同的未来
论文题目:我们共同的未来任课老师:张超兰学生学号:1408010303学生姓名:蒙聪学生专业:环境工程学生院(系):环境学院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我们共同的未来蒙聪环境工程143班1408010303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分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开始反思环境的破坏给子孙后代造成的影响,思考人类与环境有无未来,以及如何应对必将到来的未来。
关键词:环境未来准备努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时间把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请到了谈判桌前,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一切都跑着前进的21世纪,任何事物在分分秒秒间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而在这样的时刻,将世界上两个最庞大的利益“集团”请来坐到一起,是多么的不简单。
在这样一个经济、科技、军事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开始彻彻底底的接手地球的统治权,河流旁林立的大工厂,城市中已瞄准好白云抑或晴空的烟囱,甚至是正徐徐穿过大气层的人造卫星和钻开地面几十米深的各种名目的作业井,人类的力量无处不在,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为环境所熟悉的渔猎河流、农耕土地、游牧草原的人类了,但是,看似永无止境的掠夺早已激起了环境的强烈不满,忍无可忍的环境开始了对人类的惩罚,经济实力腾飞的中国是人类无非是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典型代表。
以我国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过酸雨的袭击,四分之一的国人不能饮用到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七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有用的。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做出了一些努力,然而直至今日,城市里仍是有百分之八十的垃圾得不到环保处理[1]。
经济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实力还有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是要发展,但以与环境全面爆发战争的方式去抢占发展经济的先机,无疑是对人类子孙后代不负责的,看看今天的舒适生活,想想明天要喝着被污染的水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的子孙后代,人类开始慢下脚步反思,时间却已经无法再等,特殊的大背景下,为了共同的未来,两大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时间的谈判桌前。
人类与社会-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人类与社会一、选择题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
A. 伽莫夫B. 哈勃C.康德D.爱因斯坦正确答案: A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俄语正确答案:(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动荡B.瘟疫流行C. 文化上的不适应D.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正确答案: D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
A.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C.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正确答案:C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
A.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正确答案: A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廉价性、实用性B. 再生性、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可获得性、可交换性正确答案:C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
A.人力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正确答案:C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
A.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正确答案: A9.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 ) 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D. 《京都议定书》正确答案: B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 )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优课YOOC
《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教学设计主讲教师:上海海洋大学夏雅敏科目:形势与政策授课主题: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年级:2016级本科生时间:15分钟1、教学设计理念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
课程着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当今时代的关键抉择,同时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传递出每个人与生态文明的紧密联系。
2、教材内容分析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是新阶段新发展的重要亮点,不仅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创造大量新的发展业态。
本次授课内容从共同的关切——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谈起,介绍了目前生态文明面临的严峻问题。
接着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探析,着重从生态学视角和文化根源分析,具有新意。
最后谈到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从绿色发展、统筹协同、法制保障等方面共同推进。
授课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从教育心理学方面也易于使学生接受。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性,知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明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便于大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2.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在学习领悟存在的问题并清晰原因后,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由“知”到“晓”到“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明白“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 网络考试试题与答案(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1.创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其重点任务包括创新理论、创新动力、创新空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等几个重要方面。
其中关于创新技术具体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2分]A. 实施创新战略和行动B. 培育创新主体和平台C.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D. 明确创新技术重点我的回答:C正确答案:C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需要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为基本原则。
其中坚守底线原则具体指()。
[2分]A. 坚守扶贫、脱贫底线原则B. 坚守共同富裕底线原则C. 坚守公平底线原则D. 坚守绿色发展底线原则我的回答:A正确答案: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常态下,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制胜的法宝是()”。
[2分]A.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C.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D.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我的回答:D正确答案:D4.关于我国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A.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着力于破解发展难题的回应B.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C.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的结果D. 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的超前部署我的回答:D正确答案:D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地位是()。
[2分]A. 总体布局B. 总体地位C. 战略布局D. 战略地位我的回答:C正确答案:C6.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是()。
[2分]A. 人民群众守法B. 人民群众知法C. 人民群众懂法D. 人民群众信仰法治我的回答:D正确答案:D7.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A. 社会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最重要载体B. 真正实现共享发展,就要保障全民在社会中享有基本均等的权利、福利和服务C. 单一政府管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D. 为了实现共享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推动同时进行我的回答:D正确答案:D8.与注重通过刺激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不同,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侧发力,下列措施没有体现供给侧改革的措施的是()。
2020高考作文冲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大国责任与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大国责任与合作共赢押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材料一: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主要象征,柏林墙被拆毁。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冷战的结束,世界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材料二:2006年,在暴力活动、走私和非法移民犯罪不断升级之后,美国开始在美墨边境修建铁围墙,隔离两国。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一度搁置了这一工程,特朗普上台之后下令继续修筑围墙。
材料三: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现实背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
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
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基本理念国际权力观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
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
能源与环境复习题目
一. 名词解释1.能源评价:对能源工程项目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2.可再生能源: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
3.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低炭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5.后京都时代:世界上部分国家在日本京都,为了控制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阻止全球温度上升趋势,签了个《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之后就称为后京都时代。
二.填空题1、我们国家与能源相关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_》、《_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_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记四个)2、我们国家有关新能源的规划有_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_________、__有效发展风电___、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__________等3、我们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有关政府文件有__《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___、__《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大量的使用各种能源,目前,__煤___和__石油__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且年消耗量还在不断的增长.5、.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__温室效应__和__酸雨__的加剧;依靠柴薪能源,又会加剧__破坏森林__和__水土流失__.6.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___水___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寻找一些理想的能源来代替它们,如__太阳能___和__核能___.7、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是___中国___;世界上能源消耗总量最大的国家是_美国。
布伦特兰夫人
绿色女神:保护环境情有独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临汾市实验中学吴洁生平简历: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1939年4月20日—),挪威政治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挪威首相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1939年4月20日出生于挪威奥斯陆市。
196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1974年至1978年任工党政府环境保护大臣。
1975年当选为工党副主席。
1977年当选为议员。
1981年2月,布伦特兰夫人成为挪威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同年4月布伦特兰夫人当选为工党主席。
1984年被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1986至1993年她又三度出任挪威首相。
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2007年,时年68岁的布伦特兰夫人又被联合国任命为“气候变化特使”。
主要成就:格罗•哈莱妙•布伦特兰夫人,是国际著名女政治家。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领导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世界上首次正式定义了“永续发展”,成为世界有关永续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
1994年她被授予了德国亚琛市的查理曼和平奖(CharlemagnePrize)。
1995 年1 月4 日,布伦特兰夫人提出“亚洲构想”。
肯定亚洲在联合国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以及解决环境、人口等问题上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她特别提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着特殊的地位。
2004年英国报纸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将她列为最近25年第四名最有影响的欧洲人(influential European),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
2014年获得首届唐奖永续发展奖。
表彰她对永续发展的创新理念、领导与实践所作的贡献。
大爱奉献:舍家为民,心怀天下一位母亲最关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健康,布伦特兰这位母亲更关心的的是全人类的健康!她曾说过:“除非人民获得健康,否则我们不会见到经济的增长;不会看到稳定;不会看到人类的尊严和人权的实现;我们将不会处于和平状态。
竞选未来展望简短句子-定义说明解析
竞选未来展望简短句子1.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来竞选未来!2.我们的展望是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未来。
3.让我们共同竞选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4.我们的目标是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5.竞选未来,让我们一起迈向新的起点。
6.我们期待的未来,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7.选择我们,选择更加美好的未来。
8.让我们共同竞选未来,为每个人带来新的希望。
9.我们的未来展望将会成就更多美好的梦想。
10.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你的支持和参与。
11.和我们一起,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投我们一票,让未来更加耀眼夺目。
13.我们相信,竞选未来就是为了实现更多可能。
14.未来的路上,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奋斗。
15.我们的未来展望,将为每一个人带来更多希望。
16.选择我们,选择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7.在竞选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18.我们的目标是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
19.未来展望需要你的参与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
20.让我们共同竞选未来,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21.改变现状,创造未来。
22.共同开启未来的大门。
23.为未来投下一颗种子,让它开花结果。
24.我们的选择,决定未来的方向。
25.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
26.竞选未来,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27.每一个选择,都关乎未来的发展。
28.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9.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30.为下一代,我们必须勇敢地走向未来。
31.在每一次选择中,都有未来的影子。
32.未来展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33.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创造。
34.用行动书写未来的篇章。
35.未来展望,让我们团结一心。
36.共同竞选未来,开创无限可能。
37.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舞台。
38.为了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努力不懈。
39.让我们共同展望未来的蓝图。
40.每一个努力,都为未来增添一份可能。
41.投我一票,共同开启未来之路。
42.为了更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前行。
43.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为之奋斗。
【编辑】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共同的未来英文:Our Common Future or Brundtland Report《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通过,后又经第42届联大辩论通过,于1987年4月正式出版。
报告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行动建议。
报告的指导思想是积极的,对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译本于1989年出版。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努力”。
报告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联合国于1983年12月成立了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世界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战略进行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影响全球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它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
在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并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1.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2.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3.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这一鲜明、创新的科学观点,把人们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教师职业道德》第01章在线测试
《教师职业道德》第01章在线测试《教师职业道德》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19:06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终身教育的观点提出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A、《我们共同的未来》B、《世界全民教育宣言》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论终身教育》3、美国学者在 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指标体系。
A、《教育的未来》B、《不让一个儿童掉队》C、《民主主义与教育》D、《我们共同的未来》4、将课程改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的是: A、2000年B、2001年C、2006年D、2007年5、传统社会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部分:上学、工作和: A、创造B、培训C、再就业D、退休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包含以下内容:A、教育机制的动态性B、教育机制的满足性C、教育机制的有限性D、教育素质平等性E、教育机制的法律性2、教师能力的技术方面包括以下几个内容:A、专业技能B、智谋技能C、交际技能D、个性E、动机3、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教育发展的支柱纲要包括以下内容: A、学会求知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处D、学会生存E、学会创造4、一个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A、职业使命感B、高度责任感C、智慧的成熟性D、处事德果敢性E、坚定的道德观5、新世纪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A、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B、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C、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D、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物问题E、积极推进师德建设工作改进创新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当今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较量。
“里约+20峰会:重塑我们共同的未来
当代世界2012.7CONTEMPORARY WORLD44“里约+20”峰会:重塑我们共同的未来■ 庄贵阳 刘 哲/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伊朗总统内贾德等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
在为期三天的“里约+20”峰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并在闭幕式上通过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作为史上最大的全球环境大会,联合国193个成员国有188国派出代表团参加本次会议,联合国登记在册的会议参加者则有4万多人,其中政府代表团有近万人,NGO 有5000多个,记者3000多名。
“里约+20”的由来和演变可持续发展从概念的产生到全球治理框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国际谈判历程。
1961 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发展”问题的第一个决议《联合国发展十年》。
该决议提出,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
[1]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关注环境的热潮,会议提出,“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
人类环境会议开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
此后,一系列类似会议相继召开,并促进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多个全球性机构的建立。
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五个重要文件。
其中《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明确了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进行技术转让的承诺,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确立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1. 下列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是()A. 铁树开花B. 孔雀开屏C. 水落石出D. 蜘蛛织网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了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学校每周进行三次全员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用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 观察法B. 测量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3.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初春时节,雷鸟换上棕色羽毛B. 酷夏时节,皂荚树下好乘凉C. 深秋时节,银杏树叶纷纷落下D. 严冬时节,青蛙与蛇进入冬眠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水分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B.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 人工林容易发生虫灾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结构复杂D.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6. 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
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A.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C.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D. “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7. 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在视野内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 目镜5×、物镜5×B. 目镜10×、物镜10×C. 目镜16×、物镜10×D. 目镜10×、物镜40×8.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 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B. 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D.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9. 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未来优秀话题作文
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未来优秀话题作文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未来优秀话题作文(通用29篇)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即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
那么优秀的话题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未来优秀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同的梦想共同的未来优秀话题作文篇1打工者都有一种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过一天算一天,每天就是吃饭,上班,睡觉,吃饭,上班,睡觉。
反复循环反复过。
他们的梦想都只是每天过得开心就可以了,也许对于他们来说的开心不一定是真的,其实他们都是不开心的笑,开心算是精神上的享受,能是这样才算是真的开心,而且也长久。
其实很多打工者心中都有抱怨,当然也有他们的一些好的想法,但是往往抱怨多过于梦想,本来想去做好一件事,或者想去发表一些好的建议,但是往往是工作上的种种因素让他们放弃了。
甚至工作态度也改变了。
这是不好的心态,做人不能总是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来改变自己的对事的态度,大家都知道去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就是因为不容易大家才更应该去努力和坚持做好,别人不努力去做你也不努力去做,这算是什么,别人工作偷懒你也偷懒,这算是什么。
是到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咯,看着别人偷懒我在这拼命干活,心里就是不舒服,这就是一个人的心态不好,这是自己偷懒的借口,这也算是自己堕落的开始,其实什么事都好,大家只要尽心尽力去做了自然会有人看得见,就算没看见也算是问心无愧了啊。
其实心里有什么意见可以向你的上级提,有什么好的坏的都可以提,说了别人不一定采纳,那也有上级的一定原因,但是你不说没人知道,工作说简单其实也不简单,说难也不一定很难的,用心去做好了,自然有发展的机会,先别管自己的待遇如何,先看看自己做事怎样。
员工之间其实和部队里一样,必须要有心,是什么心呢?团结心,团结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力量。
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20082898周鑫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或伟大,或平凡。
但我们人类的梦想是什么?人类的未来是怎样的?依然记得那首歌“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当时代渐渐发现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社会各个阶层都在呼吁保护环境时,一份报告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保护环境固然重要,但发展也不能落下。
必须在坚持保护环境的同时,同样保持发展。
这份报告就是来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
这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是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通过的,报告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
报告主要分为三个大部分:“共同的关切”、“共同的挑战”与“共同的努力”。
从这三个大标题可以看出报告的主题结构。
首先,是报告关注到的现状问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注到了世界人口、粮食、物种与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
报告提到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与粮食的短缺之间的矛盾,还有资源短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是其所面对的挑战问题。
即影响世界发展脚步的环境问题。
最后的“共同的努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发展经济。
所以,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这个定义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考虑如何去保护环境,而是应该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在20世纪前期,人类通过不计成本的消耗资源来取得经济发展,由此得出的恶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现在,却是生态环境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报告中指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
哲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联系之中的。
生态环境亦是如此。
智慧树知到《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绪论1.【判断题】伦理学教育是为了平息争论,提供给大家对世界认识的标准答案。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2.【理学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
A. 对B. 错正确判断题】伦答案:对3.【判断题】不道德行为就是那些不受一定的意识支配或不涉及有害或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无道德意义、不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4.【判断题】“在商言商”是没错,但仅仅“在商言商”是不充分的。
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5.【多选题】对商业伦理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A. 在商业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B. 由商业领域中指导行为的原则、价值、规范组成。
C. 商业活动中唯一的行为标准。
D. 诚信、负责任属于商业伦理讨论范畴。
正确答案:在商业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规范。
###由商业领域中指导行为的原则、价值、规范组成。
###诚信、负责任属于商业伦理讨论范畴。
对应章节第一章1.【多选题】要想对员工产生正向和积极的伦理行为导向,组织内必须要有:A. 员工能在工作场合内看到伦理价值的体现B. 组织领导者和监管者被视为伦理行为楷模C. 组织内必须有明确的伦理守则D. 专门人员对员工行为实时进行监督正确答案:员工能在工作场合内看到伦理价值的体现###组织领导者和监管者被视为伦理行为楷模###组织内必须有明确的伦理守则2.【单选题】有关企业经营中伦理和不伦理的模式,下面判断错误的是:A. 企业有可能在起步时不伦理也能成功,但如果一直采取不伦理的行为模式,必不可持续发展B. 伦理起步的企业不一定会一直维持伦理行为C. 一直保持伦理行为的企业一定能持久发展D. 不伦理起步的企业也有可能转向伦理发展路径正确答案:一直保持伦理行为的企业一定能持久发展3.【单选题】标志着绿色运动在全球兴起的代表性著作是:A. 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B. 蕾切尔的《增长的极限》C. 蕾切尔的《寂静的春天》D. 卡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正确答案:蕾切尔的《寂静的春天》4.【多选题】科技发展带来的商业伦理问题包括:A. 在保护雇员隐私的同时满足公司的商业要求B. 可能造成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C. 多维度虚假营销可能侵犯消费者利益D. 知识产权遭到严重侵害正确答案:在保护雇员隐私的同时满足公司的商业要求###可能造成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多维度虚假营销可能侵犯消费者利益###知识产权遭到严重侵害5.【单选题】企业员工安全问题属于:A. 系统伦理问题B. 企业伦理问题C. 个人伦理问题正确答案:企业伦理问题对应章节第二章1.【判断题】解决商业伦理问题,通过应用道德哲学可以找到唯一的正确方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SD),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教育使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系,这种理解是养成尊重的坚实基础。
确保公正、责任、探索和对话的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和实践,使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不是被剥夺。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征:●跨学科性和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学习根植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价值驱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树立解决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的信心;●多种方式:文字、艺术、戏剧、辩论、体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参与决策:学习者可以参与决定他们将如何学习;●应用性:学习与每个人和专业活动相结合;●地方性:学习不仅针对全球性问题,也针对地方性问题,并使用学习者最常用的语言。
(引自《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
自1988年国际社会出现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缩写为EFS)和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为ESD)以来,一些专家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基本相同。
但在中文表述方法方面有所不同,有的从英文字面含义直接将EFS或ESD翻译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有的从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角度将EFS或ESD翻译成“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1[1],还有的依据汉语习惯表达方式将EFS或ESD翻译成“可持续发展教育”2[2]。
尽管对EFS或ESD有上述不同的翻译方式,但其基本指向的内容与含义还是相同的。
本章将依据上下文表述的相关含义,基本采用后两种表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