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公转运动第1课时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时训练(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的公转一

(1)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 18 时 36 分,
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30°E
B.159°W
C.21°E
D.无法确定
(2)已知②点的纬度为 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
期恰好为 5 月 1 日。据此推测,这一年 11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最可能为( )
A.10.5°S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 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特别提醒] 关注“一向三线六点”即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要能判断一年 中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它对我们掌 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帮助。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 月初,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 析图 2 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 D 正确。第(2)题, 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 2 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 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 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 D 正 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 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 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 A 错误。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 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战2021) 必备知识梳理 04 地球的公转运动

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战2021) 必备知识梳理 04 地球的公转运动

备战202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
04地球的公转运动
1昼夜长短变化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分析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Ⅰ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2)季节变化规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地球

(1)黄赤交角为 24°1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 4 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 22°6′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据此完成 3~4 题。 3.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4.当天可能是( ) A.4 月 28 日 B.6 月 28 日 C.9 月 2 日 D.11 月 2 日 解析:第 3 题,根据材料可知,丁向北望去,看到极 光,说明北极地区出现了极夜,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丁 看到极光,说明位置在四人中最靠北;乙冬季临近,位置 在丁以南;丙快入秋,说明丙位于丁和乙以南,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_太__阳__的运动。
逆时针 顺时针
(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作一个__恒__星__年。 (4)轨道与速度:
慢 南

思考探究 1: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
文含义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远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离太阳
的最远位置,发生在每年 7 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 北回归线之间,而夏至日是指每年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 直射北回归线。近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离太 阳的最近位置,发生在每年 1 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与南回归线之间,而冬至日则是指每年 12 月 22 日前后,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 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 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 期;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 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1)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1) 新人教版

➢2. 考点精讲
9.观察下动画,回答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 地轴与晨昏圈的夹角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1)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 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的度数与极圈 的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的度数=晨昏线 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9.观察下动画,回答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特点和原因。
➢3.典例剖析
的区域范围逐日___缩__小___,B点的
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增_大___。(6分)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 1.考情再现 ➢ 2.考点精讲 ➢ 3.典例剖析 ➢ 4.课后作业 ➢ 5.真题演练
➢1.考情再现
2015.上海地理,28~30 2014·山东文综,10 2014·北京文综,2 命题 2014·浙江卷,11 统计 2014.新课标Ⅱ,4 2012.天津文综,7 2011.天津文综,2
1.提取信息: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 向____向移动”;
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 经线位置出发,再 次通过同一经线的 时间间隔表示一
2.调动知识: 因地球的自转,太阳直射点向西 运动;因地球公转而在回归线之 间回归运动。
个太阳日。
3.提取信息: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 “到达B点时,用时____小
8.提取信息:“C.日地距离
相同”;
9.地理判断:图中丁在夏至稍前,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 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D)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应为6月初;丙在夏至稍后,应 为7月初。甲、乙不是关于近日 点对称,日地距离不相同。 10.提Leabharlann 信息:“D.同一地点 日出方位相同;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公开课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公转(公开课课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思考:夏至时,正午太 阳高度角怎么变化的?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思考:冬至时,正午太 阳高度角怎么变化的?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思考:不同季节,南北半球正 夏至
午太阳高度角怎么变化的?
春秋分
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
90°
90°
60°
60°
30°
30°
0° 北极 北极圈
















请关注北回归线不同节气的昼长
夏至日
冬至日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用什么衡量昼夜长短?
夜弧
N
昼弧
晨昏线把每一条
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昼夜长短用
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
S
例表示。
侧视图
看到昼弧和 夜弧的一半
◆注意不同图 表昼夜长短表 示方法的差异。
俯视图
思考:二分日(春分、 秋分)时,昼夜长短有 何特点?
B.地球的公转速度在减慢
C.南半球的昼长越来越短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7.每天清晨,有许多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 如果天安门广场连续三天的升旗时间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
升旗时间
第一天
5:49
第二天
5:50
第三天
5:51
(2)这段时间里国东南沿海多台风活动 夏秋季节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总结: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

高三第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1. 引言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而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基本运动之一。

通过对地球的公转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季节变化、日照时间等现象。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公转是什么?2.1 什么是公转?公转是指天体围绕另一天体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对于地球而言,公转指的是地球绕太阳进行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这也决定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2.2 地球的公转周期和方向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即一年的长度。

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球是沿着一个叫做黄道的特定轨道运行的。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也就是从北半球看太阳运动的方向。

2.3 公转轨道的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不是一个完全的圆形。

与椭圆轨道有关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轨道的倾斜度,也称为黄道倾角。

黄道倾角是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

地球的公转轨道倾斜度的存在,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将迎来夏季;而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将迎来冬季。

3. 地球的公转对日照时间的影响地球的公转也对地球上的日照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的高度角和日照时间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3.1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光线与地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太阳高度角会发生变化。

当太阳的高度角较大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面积较大,日照时间相对较长;而当太阳的高度角较小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面积较小,日照时间较短。

3.2 极昼和极夜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倾斜度的存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当地球的某一极区域在公转过程中远离太阳时,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该地区将出现长时间的夜晚,即极夜;而当地球的某一极区域在公转过程中靠近太阳时,该地区将出现长时间的白天,即极昼。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1章 行星地球 1-1-3(149张PPT)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1章 行星地球 1-1-3(149张PPT)

下图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 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 a 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 50°,据此判断摄 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 个多小时 B.3 个多小时 C.5 个多小时 D.7 个多小时
(2)判断高、中、低纬 线速度为 1 447~1 670 km/h,说明位于低纬度;线速 度为 837~1 447 km/h,说明位于中纬度;线速度为 0~837 km/h,说明位于高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同一纬度,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 越低。 (4)航天发射基地选址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器获得初速度大,可 以节省燃料。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①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黑夜。 ②昼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白昼。 (2)昼夜界线: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图中 AOB 线 为 晨线 )。 (3)交替周期:1 个 太阳 日(24 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因 经度 不同,时刻不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 C 点地方时比 O 点 早 。
5.速度 (1)平均速度角 线速 速度 度: :3约01k°m/日/s (2)随公转位置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四、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 运动。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 12 时 的太阳高度,是一 天之中的 最大 值。
4.地球上不同地点太阳视运动有何规律?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下同)看太阳都是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全球各地看太阳都是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赤道 时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地方时 12 时时太阳位置不会偏东或偏西,但会偏南 (直射点在该地之南)、偏北(直射点在该地北边)或不偏(太阳 直射该地)。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2.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达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各纬度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11-
4.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1)成因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 个月为一个季节。 (3)五带划分:以 回归线 和 极圈 为界限,将全球划分为南、北 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时9分10秒。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 点 近日点 B 点 远日点
1 月初 7 月初
较快 较慢
-4-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①黄赤交角。
-5-
②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动。
-6-
2.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太阳直 射点的 变化特点 位置
北半球夏 半年(春 北 分日至秋 半球 分日)
是北A.半巴球西冬高季原。上所草以木D项枯正黄确。第B(.2南)题非,1开0月普1敦日温在和秋分多日雨(9月23日)到冬
至日C.(华12北月地22区日正)之在间收,太割阳小直麦射点应D该.北在印图度中洋的的CD洋之流间呈。逆时针流动
(2)2019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14-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分析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15-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地球为参照系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主要考 查对地球公转运动特点的灵活运用和空间动态思维素养。
答案 (1)D (2)D
-16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行星地球 2.1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章 行星地球 2.1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 层,B 色球 层,C 日冕 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为 黑子 ,B层的为 耀斑 ,其周 期约为 11 年。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0-
(3)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 电离层 ,影响 无线电短波通信 。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 两极地区 的高空大气,产生“ 极光 ” 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 地震 、 水旱灾 害 等。 特别提醒(1)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 较强;(2)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1-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波速 的变化。 图中A为 横波 ,B为纵波。随深度增加,在C处,甲、乙速度都明 显 加快 ;在D处,B的传播速度明显 下降 ,而A则 完全消失 。 C为 莫霍 界面,D为 古登堡 界面。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5-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
类地行星:A水星 、B 金星、C地球 、D 火星 ①八颗行星分类 巨行星:E木星 、F 土星 远日行星:G天王星 、H海王星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6-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②运动特征 近圆 共面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6-
整合构建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 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 下图所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二)—公转课件 新人教版

(春分日至秋分
日)
北半球冬半年 (秋分日至次年
春分日)
春、秋分日
最小值 ,南极
[灵犀一点]
(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运动,哪个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变化明显(不明显)
变直射点始终
位于赤道上,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将不会移动,
因此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因气压带、风带位置
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将不存在。
[技法一招鲜] 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 据间的关系。如下图: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图中 c 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递
减,如图中 a 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图 b 折线所示。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夏至日 达最大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各纬 度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夯基础 析考点
明考向
强专项
提能力
一、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 :绕 太阳 的运动。
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方向绕转 (2)方向: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3)周期: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指点迷津]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从时间上看近
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
考纲 下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公转运动第1课时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公转运动第1课时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_回__归__线_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_极__圈_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之间有直射现象。 b._南__北__极__圈__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 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 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经典高考题)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 若 EF 为 地 球 公 转 轨 道 平 面 , PQ 为 地 轴 , 下 列 变 化 可 信 的 是
解析 第(1)题,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 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 时。第(2)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 夜平分(即各为12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 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 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 答案 (1)D (2)B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下表所列的是2016年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2)题。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2015·四川文综,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 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第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行星地球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_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行星地球第三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_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 天左右
B.50 天左右
C.70 天左右
D.90 天左右
解析:第 4 题,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 12 时,南极中山站位于 76°22′E,当其地方时为 12 时时,天津 (120°E 附近)的地方时大约为 15 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第 5 题,材料中指出,南极中山站 7 月 17 日极夜结束,从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是南极地区极夜期的中间点)至 7 月 17 日,持续的时间大约为 25 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及极昼极夜现象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可推知,在北半球夏 至日(6 月 22 日前后)之前也有大约 25 天,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 现象,所以中山站极夜持续的天数大约为 50 天。 答案:4.D 5.B
1.区分近日点与远日点、夏至日与冬 至日处公转速度差异
构建这幅空间图,突出近日点和远日点两个位置即可。如 由夏至日(6 月 22 日)到冬至日是(12 月 22 日),地球公转速度先 变慢(至远日点最慢)后变快。
2.二分二至日昼长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点线表示二分日,虚线表示夏至日,实线表示冬至日。 二分日全球各纬度昼夜等长(即昼长为 12 个小时);二至日 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即昼长为 24 小时或 0 小时)。
〉〉 命题角度二 极昼极夜现象 (2016·高考天津卷)2011 年 7 月 17 日,我国南极中山站
(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 次日出。据材料回答 4~5 题。
4.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
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3课 地球的公转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第3课 地球的公转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 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他时间,每一纬 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 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 白天(bái tiān)长;夜弧长,则白昼短。
第三十一页,共48页。
【真题3】(2011·江苏)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 落时刻(shík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1.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zhíshè)点的产生 地球(dìqiú)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dìqiú)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
球(dìqiú)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 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5°。
第十四页,共48页。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fāngxiàng)不因季节而 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 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
第十一页,共48页。
规律(guīlǜ)技
巧总地结 球(dìqiú)公转轨道示意图及地球(dìqiú)位 置的判断技巧
(1)地球(dìqiú)自转与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北逆南顺”。
(2)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dìqiú)公 转至近日点附近;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地 球(dìqiú)公转至远日点附近。运行到近日点时, 地球(dìqiú)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时,公转速度 最慢。
30千米/秒。
第八页,共48页。
【真题1】(2009·重庆)下图为地球(dìqiú)公转轨道示 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九页,共48页。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B)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运动公转(3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运动公转(30页)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 太12 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 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 热12 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 晨1 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
2
北(南)寒带的范围。
(教学提纲)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 运动— 公转( 共30页 PPT) (免费 下载)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其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 夜长;也可能直射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夜 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 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教学提纲)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 运动— 公转( 共30页 PPT) (免费 下载)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知识点一
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___太__阳___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 南极 极上 上空 空俯 俯视 视: :
逆时针 顺时针
方向绕转 方向绕转
3.周期: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知识点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 是黄__赤__交__角__。目前,黄赤交角是_2_3_°__2_6_′_。
(教学提纲)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 运动— 公转( 共30页 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高考地理总复习_地球的 运动— 公转( 共30页 PPT) (免费 下载)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 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 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球的公转运动第1课时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选择题(2017·太原实验中学月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A.甲—乙段 B.乙—丙段C.丙—丁段 D.丁—甲段2.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北球,向南移动3.当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北极点附近极昼的范围呈扩大的趋势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在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在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故丁—甲段用时最少,乙—丙段用时最多。

第2题,地球公转至图示位置时位于1月初以后、春分日之前,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

第3题,地球公转经过乙处时,我国处于春分日之后的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扩大。

南极考察最佳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为北半球秋季。

答案 1.D 2.C 3.D (2017·西安铁中期末)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

读图,完成4~5题。

4.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A.30°E B.59°WC.21°E D.无法确定5.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

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A.10.5°S B.15°SC.19.5°S D.24°S 解析第4题,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即①点地方时为12时,比120°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晚6小时36分钟,经度相差99°,所以①点所在经度应该在120°E以西99°,即21°E。

第5题,太阳直射点两次出现在同一纬度的时间相对于二至日具有对称性,据此可知,5月1日距离夏至日的时间间隔与11月1日距离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当,则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南回归线的纬度应与5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当,故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15°S。

答案 4.C 5.B 6.(2014·北京文综,2)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下图,回答下题。

卫星发射当日(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解析由北京时间和玻利维亚的经度范围计算可知,卫星发射时,玻利维亚不是傍晚,故A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不可能接近90°;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且纬度较高,该日可出现极昼现象,故C项正确;每年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3·四川文综,10)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完成第7题。

7.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解析该地位于亚洲中纬度地区,6月8日,当地地方时为12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正南方,当地地方时为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应来自西南方。

答案D (2012·安徽文综,31)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读图,完成第8题。

8.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C.7月1日 D.8月1日解析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白昼最长,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而题中给的四个日期最接近6月22日的是7月1日。

答案C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9~10题。

9.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10.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解析第9题,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昼长为12小时,距赤道越远,纬度越高,昼夜差越大。

据表可判断出①地昼长时间与赤道昼长差别最大,纬度最高,其次是③,②地纬度最低。

第10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北京的昼长大于12小时且在变长,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则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故A、D项排除;此时地球公转位置逐渐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变慢,排除B项,故C对。

答案9.B 10.C(2017·临沂模拟)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

据此回答11~12题。

11.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12.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时间14:00时,太阳从该地正南方射入窗户,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因此该地经度为90°E,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

第12题,由表格中窗影面积先变小后变大的变化可知,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经过北半球夏至日。

此时为6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该地白昼较长,昼长变化为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11.A 12.B(2017·厦门模拟)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14.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解析第13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至b点时昼夜平分。

第14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13.C 14.D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

如图甲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

图乙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

读图完成15~16题。

15.直杆所在地的纬度( )A.80°S B.80°N C.75°S D.65°N16.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A.8小时14小时30分B.10小时13小时30分C.16小时9小时30分D.17小时10小时30分解析第15题,读图甲,根据OL杆影的方向分别是正南和正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高纬地区,有极昼现象。

OP、OQ分别是一日中最大、最小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时太阳高度。

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值可以判断该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5°+5°)/2=15°,该地正午时日影朝南,说明位于南半球,所以该地纬度是80°S,A对。

第16题,读图乙可知,①地6月21日昼长最短,约7小时,说明位于南半球;②地6月21日昼长为15小时,应在北半球。

结合前面分析,观测当日太阳直射纬度约是15°S,南半球各地应昼长夜短,A、B错。

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到南回归线用了3个月的时间,则移动15°约用了两个月时间,即该日距冬至日约1个月。

图中5月21日,①②两地的昼长分别约为8小时和14小时30分,其昼夜长短情况与该日正好相反,C对。

答案15.A 16.C(2017·济南模拟)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读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甲、乙两岛日落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上的居民不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B.甲岛上的居民有可能在当地的冬至日前后,比乙岛先看到日落C.乙岛上的居民即使在12月22日前后,也比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D.在一年中,甲岛上的居民先看到日落的时间远比乙岛多18.影响甲、乙两岛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①经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太阳直射点位置④地形、海拔⑤当地人的作息时间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解析第17题,从图示位置看,甲岛纬度稍高,靠近南回归线,乙岛纬度稍低,靠近赤道。

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时,甲岛昼变短,日落较早;在当地冬至日附近,甲岛昼最短,日落最早,有可能比乙岛先看到日落;可推断只有在太阳直射北纬20°~23°26′期间,甲岛居民有可能比乙岛居民先看到日落。

选B。

第18题,太阳直射点向哪(南、北)半球移动,此半球昼变长,日出变早、日落变晚;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日出日落时间变化大;同一纬线,越靠东时间越早,日出越早;高海拔地区,日出较早,日落较晚。

选C。

答案17.B 18.C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O>N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MO为晨线D.NO为晨线20.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B.N地方时为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解析第19题,结合线速度分布规律知,线速度P=Q=M=N>O;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所在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根据日期的特点可以判断过极点与P点的经线为0时所在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NO为晨线。

第20题,过Q点的经线为180°经线,过P点的经线即60°W地方时为0点,那么Q点位于180°经线上,地方时为16:00;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图示中纬线圈上昼夜不平分,N地不在赤道,地方时不可能是6:00;若阴影部分日期为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6日。

答案19.D 2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