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浅议_刘丽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省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势 。 随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逐 步
综 观 已有文 献 ,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背 景 下 省 属 高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关 注 度 不 高 , 由此成
为本文主 旨 , 以期为省属高校转 变办学理念 ,
深入 ,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越 来 越 成 为 中 国教 育 乃 至 整个 社 会 发 展 的 前 沿 性 问 题 , 在 高 等 教
( 一) 课 程 体 系不 合 理 课 程 体 系 是 人 才 培 养 的 核 心 内容 , 是 办
好专 业 , 实 现 培 养 目标 , 办 出 专 业 特 色 的 基 础 。省 属 高校 在 教 育 国际 化 背 景 下 的课 程 体
二、 文 献 综 述
梳理 已有文 献 ,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研 究 主
课题。
树立国际化人 才培 养模 式 , 培养 具 备 国际视
野 和 全球 意 识模 的人 才 提粗 供 参 考 。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背 景 下 省 属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式 研 究 . 眯 梅
一 m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省属高校 人才 培养模式存在的 问题
究( 王 霓、 孙黎 明 , 2 0 1 1 ; 刘丽, 2 0 1 1 ; 李倩 倩 ,
国际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探讨
国际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探讨摘要:中国快速的发展,与世界的互动性频繁,对外合作交流也在不断的扩大,高校如何培养出国际紧缺性人才已是我国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首先阐述国际人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分析出国际人才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培养国际人才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国际人才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说到国际人才首先要具备国际需要的知识和拥有国际化的视野,懂得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职业道德。
然后就是能够和国际的发展一起进步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在国际环境中进行交流、分工、合作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人才。
高校想培养出国际人才,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就算是国际化的高校学生,想要达到国际人才的标准,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中积累很多的经验。
我国高校了解了国际人才的标准后才能明白我国学生与此的差距,找准不足便能有针对性的去构建学生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的脚步在不断的加快。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以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把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国际化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过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我国高校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互之间在教育上进行互补。
2.教育视野扩展到世界,将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引进到国内,让我国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3.在我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能与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相对应。
4.对于人才更高的要求,不仅具备国际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要知晓国际上的相关规定和国际竞争力。
在目前各个高校也在采取许多的措施,比如,与国外的高校合作办学、引进外籍老师到国内高校教学,派遣国内老师到国外学习进修、派遣和吸收留学生、举办国际活动进行交流、建设双语课程等等,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还是存在被动发展的局势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际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并进行了一系列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研究。
首先,我国高校正致力于推进教育国际化,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
高校国际化包括国际学生招生、交换项目、国际化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工作。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学生,我国高校积极宣传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发展优势,同时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开展合作办学项目。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高校针对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正日益深入。
高校根据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通过引入国际化课程和培养计划,开设双语授课,开展国际实践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高校还加强与国际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高校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研究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注重培养他们对国际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高校通过开展国际化人文教育、全球问题研究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国际问题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全球视野。
同时,高校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贡献。
这些研究既为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了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
然而,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校之间的差距和差异化发展导致了国际化水平的不均衡。
一些重点高校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其他高校需要加大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国际化水平。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的引入、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首先,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可以通过与外国大学的学术合作、引进国外优秀教师和学者、组织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将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引入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术研修和交流平台。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能力。
同时,通过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外国文化和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优化课程设置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环节。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合理规划和设置课程,注重国际化和跨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增设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跨国合作项目中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国际关系、国际商务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视野。
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英语语言课程,并提供国际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
最后,学生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交换项目和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
这样,学生既能够增进对外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提供更为专业和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术和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交流与合作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球视野的形成,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是吸引和培养各国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国际化合作、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1.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和竞争力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合作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学校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教师。
3.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全球视野的形成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认知范围,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全球视野的形成,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和措施1.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师生互访、学术合作和联合培养项目。
2.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结合国际化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3.拓展留学和交流渠道多渠道拓展留学和交流渠道,鼓励学生参与国际项目、交换生计划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增强国际交流和体验。
四、结语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呼声。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和提升教育质量,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挑战,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以上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分享给更多关注教育发展的朋友。
如需了解更多高等教育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浅议
高等 教育国际化视 野下高校人才 培养浅议
刘 丽, 戴 蓉
( 广 东药 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0 0 6 )
摘要: 在 高等教 育国际化趋 势下, 人 才培 养作 为高等学校三大功能 中的核 心功 能 , 紧跟 国际化 潮流、 培 养适应 国际化要 求 的人才也成为不可或缺的 内容 。如何培养 出与 国际社会发展 需求相对接的人 才, 是高校 所面临的现 实问题 。 关键词 : 教 育国际化; 高校 ; 人 才培养
( 二) 高校 人 才 培养 国 际化 是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 的必然要 求 为顺 应世 界发 展潮 流 , 我 国政府 在 2 0 0 2年 提 出 了“ 人才强国战略” , 因此 , 在高 等教育 国际化 进程 中, 培养国际化人才不仅是高校职能之所在 , 更是高 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 的要求 , 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 史使命。 教育 国际化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 那么 , 高校培 养 什么样 的人才 才能 适应 教育 国 际化发展?《 国家 中长 期教育 改革和发 展规 划纲
收稿 日期 : 2 O 1 2 一l 2 —1 9 作者简介 : 刘 丽( 1 9 8 1 一) , 女, 湖南张家界人 , 广东药学院 , 助理研究 员 , 硕士。研究方 向: 高教研究 。 戴 蓉( 1 9 7 7 一) , 女, 湖南武冈人 , 广东药学院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研究方 向 : 思政研究 。 项 目简介 : 广东省教育科学 “ 十一 五” 规划 2 0 1 0年度研究项 目( 2 0 1 0  ̄ k 1 8 1 ) ; 广东 省教育科 学“ 十二 五” 规划 2 0 1 1 年 度研究 项 目( 课 题编 号 2 0 1 1  ̄ K 1 4 2 ) ; 2 0 1 2年广东药学 院人文思政研究专项课题( 课题 编号 : R W S Z 2 0 1 2 1 9 ) 。 6 4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大学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国际视野和全球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国际交流、多元文化融合和全球合作三个方面来论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期为教育机构提供一些建议。
一、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合作研究以及师资互访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的教育体系和学术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国际交流还可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
二、多元文化融合在大学教育中,多元文化融合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
大学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不同文化活动和团体,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此外,大学还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包括国际事务、国际商务等,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
三、全球合作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强调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大学可以与国内外的企业、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跨国企业或国际组织中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实践经验可以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跨国问题的能力。
此外,大学还可以通过开设全球性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了解全球问题,并培养解决全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交流、多元文化融合和全球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要素。
教育机构应该积极推行这些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他们具备全球视野和适应全球化环境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
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作者:李莹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6期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将越来越需要国际化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保证,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服务。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高校人才培养21世纪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外资、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国内企业也纷纷参与国际竞争。
开拓国际市场,赢得国际市场,国际化人才是关键。
因此,培养大批具备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适应“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步伐。
本文就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国际化人才的现状1.大学毕业生人数虽多但缺乏训练有素的国际型人才。
在中国每年400余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跨国公司所要求的行业的必备技能。
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
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
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但是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导致被认为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
2.国际型人才紧缺,人才流失严重。
《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10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某种国际经验的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仅有约5000名此类人才。
该报告还称,“中国缺乏有良好技能和心态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尤其是创新人才很少。
人才紧缺造成员工和公司压力上升,导致企业人力成本高涨……。
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还涉及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影响和措施,以及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谈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问题。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实现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可以加速该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信息、认知和文化等方面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还能增强国际知名度,提高学术成果的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提升国际大学排名。
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可以促进国际人才流动。
通过开放国际招生渠道和学术交流项目,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学者,在国际重要问题上展开深入的合作与研究,促进国际人才的发掘和合作,强化国际化往来,加强国际间人文交流和理解。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高等教育师生的国际化程度,往往与学生的全球视野、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有关。
国际化的学生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尤其是搜集相关技术和市场情报等方面,更容易融入全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这样的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机会为贡献更大。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制定开放性战略和增强经济竞争力也有积极作用。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可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金融研究,这些都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提升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对于国家和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市场价值,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措施只是为了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重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本地考试考核制度和相应的双语教学、网络技术、实习安排等措施,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开放国际招生渠道和联合招生计划,提供课程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交流互动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也迎来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其对教育体系和学生的影响。
一、国际化教育模式的定义与特点国际化教育模式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上融入国际元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其特点包括强调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融合和国际合作交流。
国际化教育模式力求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需求。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和途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留学生教育、双学位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
其中,留学生教育是最常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通过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促进本土学生与外国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双学位项目则是指学生在本校和国外院校分别学习并获得双重学位。
这种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教学经验,并培养他们具备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挑战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国际环境。
此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然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冲突以及学生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高校需要在教学和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四、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以美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可以看出其成功之处。
美国的高等教育秉持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
在美国的大学中,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此外,美国的高校在教学和研究上与国际合作密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和资源。
这种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出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也为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化人才培养不仅是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毕业生,更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1. 开拓全球人才交流与合作的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了与全球优秀学子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
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其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为其今后的跨国工作和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2.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毕业生更受国际雇主的青睐。
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国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存在教育资源稀缺和质量不高的情况。
这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限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学生的国际化学习机会。
2. 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有限由于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培训,一些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较差。
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需要加强跨文化培训和教育。
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学习其成功的做法和教育理念。
比如,建立国际交流部门,积极开展跨国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海外优秀教师和留学生,提升教学水平和国际化教学环境等。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发展与世界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扩大留学生交流项目和学术交流合作,搭建学术平台和国际联盟,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与路径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与路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探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与路径。
一、培养国际化视野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方面,可以引进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教材,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文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双语授课、开展交流项目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与国际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加强国际化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留学、交换学生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在国外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体系和产业环境。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论文、项目报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和国际认证体系,与国际高等教育对接,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竞争力。
四、加强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方面,可以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办学项目,开展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学习机会。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学生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高校间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
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高校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开始注重国际化。
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是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为何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
不同国家的企业和组织需要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人才缺口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在海外寻找合适的人才担任高级职位。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满足这一需求,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优秀的国际人才。
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还有助于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这些人才可以为国际交流搭建桥梁,促进国家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沟通,为全球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1.吸引国际学生高校可以通过招生宣传和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国际学生来读本校的学位课程。
通过与外国高校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学生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国际化教育的水平。
2.拓宽教育领域高校要积极拓宽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扩大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学生。
3.建立国际化教育平台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国际化教育平台,提供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渠道和机会。
例如,开展特别的国际交流项目、国际学生互换计划等,以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
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国际化教育的挑战和目标实现国际化教育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1.语言和文化差异由于学生和教师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可能导致教育过程中的交流问题。
因此,高校应当制定措施,提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培训和支持。
2.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国际化教育要求高校教师有广阔的视野和领域经验,而这需要高校加强对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特别的招聘和培养计划来吸引和培养国际化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从全球化背景、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何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熟悉国际惯例和文化差异,并能够适应跨国企业和组织的工作环境。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需求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具备领导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该提供多种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适应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加强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其次,开设以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际会议和实习等机会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方法。
通过这些丰富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加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并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第四部分:评价体系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关注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应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如小组讨论、项目实践、论文写作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参与国际认证评估,以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国际化人才所需的能力。
结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英语教育、开设国际交流课程、组织实践机会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高校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供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背景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创新的策略和实践。
一、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高校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本土化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只有通过国际化教育,使学生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合作意识和全球视野,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劳动市场。
另外,高校教育国际化还能够提高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高校可以与国际顶尖学府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同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也将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与实践1.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环境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需求。
高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提供英语授课的课程和国际交流项目,以增加学生的国际经验和语言能力。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应积极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访项目。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深入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此外,与海外高校的合作研究项目,也为学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合作的机会。
3.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多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例如,开设跨文化交流的课程,组织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
4.提供国际化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可以与跨国企业、外交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组织和行业的运作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应对这种要求的一种重要方式。
国际化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奠定基础。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国际化使得不同国家的优势教育资源得以互通有无。
学校可以邀请来自其他国家的教师来讲授课程,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观念,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国际化也鼓励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增加学生的国际交流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经验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学术知识,还有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他们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在跨文化交流中培养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此外,国际化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和国际竞赛,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能力。
学生可以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项目合作等,与国际顶尖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些经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的限制,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敏锐洞察力的人才。
国际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使他们对全球事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样的人才不仅可以在国内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他们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参与到国际合作和交流中,为推动全球发展和变革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入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和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国际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涉及到教育体制和教育机构的国际化,也包括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在这个信息高度互联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需要,也是全球社会的共同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和高等学府的交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和交流,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到本国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这样的多元化学术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国际学生的到来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增强学生的包容性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可以分享研究资源和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带领社会进步和发展。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来实施。
首先,高等教育机构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高等教育机构也需要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提供创业支持,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合作,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强调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解决方案。
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和跨界交流。
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成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意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符合全球化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人才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重要。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创新更符合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提高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在国际化环境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创新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水平将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和资源,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现状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在积极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美国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教育先进的代表国家。
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对于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美国各大高校均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加强跨学科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等。
2.德国德国的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高。
其独特的双职业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同时注重学生的语言培养和国际交流。
例如,德国高校中的许多本科课程都是英语授课,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实习。
3.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道路。
例如,在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化课程建设方面,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的创新模式,力求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者:徐青来源:《成才之路》 2015年第35期徐青(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章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进行了讨论;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后提出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5-0006-01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未来世界是人才和知识竞争的世界,各国不遗余力地进行教育改革。
因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同时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既能在国外办学又能容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强调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
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所谓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大学教育。
大学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机构,而知识是没有国界的。
有人认为,在大学出现之前,可追溯到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传教士,教育的国际化就已经开始(Kerr,1990;Welsh&Den-man,1997),大学教育的国际化与大学的本质是息息相关的,尽管时代改变,社会变迁,提升人类的知识,谋求共同的发展仍是大学的核心价值。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教育国际化已经逐步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因素。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就应该以国际交流合作为主要路径,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断适应国际形势变化。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依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课程标准、师资力量、高等教育改革质量观等角度出发,探索高校人才培养路径,达到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人才培养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国家教育核心发展战略。
如今我国正面临着缺少国际化创新人才及优秀人才流失严重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出现瓶颈的原因。
高校是我国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基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高校应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研究策略,找寻既符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又能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化教育的培养方案,为我国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全方面发展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一)建立学生工程实践平台有效的工程实践可以帮助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生参加基层活动,服务基层平台,并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意。
通过工程实践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推动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素养为核心,尽量多的建立多模块、分层次的实验与实训基地,多方面、多层次的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能力,实现校企的有效合作[1]。
(二)建立多远课程平台首先,高校应该积极邀请知名学者、教育家为本科生授课,引导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通过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质疑,从而提高高校一年级学生对国际化教学的适应能力。
其次,要尽量多的开设通识类课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与价值观,为学生进入社会夯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2,2013
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9(总314期)
Total No .314
收稿日期:2012—12—19
作者简介:刘丽(1981—),女,湖南张家界人,广东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戴蓉(1977—),女,湖南武冈人,广东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
研究方向:思政研究。
项目简介: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2010tjk181);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
2011TJK142);2012年广东药学院人文思政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RWSZ201219)。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浅议
刘
丽,戴
蓉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功能,紧跟国际化潮流、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如何培养出与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高校;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64—02
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趋势,高等教育国际
化也成为现实语境,而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功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趋势的人才必然成为它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提出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
向变化。
”(二)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我国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国际化人才不仅是高校职能之所在,更是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教育国际化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教育国
际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
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一)与国际社会发展需求“不对接”
国际大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IAU )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为基础于1950年成立的世界性大学协会,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多年来长期关注的问题。
IAU 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已经意识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国际发展需求呈现出“不对接”现象。
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在《应对中国隐性的人才短缺》中指出,中国的毕业生很多,但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
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但是
4
6
普遍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写作的实际经验,导致被认为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
中国虽然有巨大的人才供应量,但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却严重不足。
(二)原因分析
1.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这就导致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到理念和制度的顶层设计,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建设,小到教师的言行等,不能充分体现出国际化的理念,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具有局限性。
2.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系统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高校近几年在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从总体上来看,国际化人才培养侧重于某些方面,还缺乏系统化的建设。
上至管理,下至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体系,尤其是教育教学上的评价机制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进程。
3.国际交流能力有限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大多数高校认同并勇于实践国际化进程,但实际操作中,囿于客观条件,比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不够等,导致国际交流能力不足。
这使得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有心但无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三、高校如何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
(一)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认识
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学者们各有高论。
刘道玉教授就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四点:从质量上说,强调各国要提高大学的水准,使各国大学教育的水平具有可比性,并为国际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在空间上,强调大学的开放性,各国都要开放教育市场,既要到国外办学,也要接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在资源上,强调资源的共享性,各国要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做到扬长避短、互通有无;在理念上,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大学教育不仅要满足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并不是单一的环节,高校应在深刻理解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质量、空间、资源、理念等各方面全方位渗入国际化因素,才能结出国际化人才这个“果”。
(二)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推动高校自身国际化进程
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国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同时也要求加强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能力,推动国际化进程,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高校应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选聘一流师资,并在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革新,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例如,制约中国高校与国外伙伴大学互换学生的瓶颈问题是中国高校全英文授课课程太少。
清华大学利用985计划专项经费,每年资助开设90门全英文授课课程;同济大学新近推出10个系列、140门全英文授课课程。
广州暨南大学于2001年设立国际学院,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专业的系列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全英文授课。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建设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需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
要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必须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制度。
另外,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积极营造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环境,也是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人才培养定位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接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
在国际化背景下,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高校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培养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准确掌握国际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各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国和学校自身的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与高校自身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在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与国际社会经济需求紧密对接,构建起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树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对策[J].江苏高教,2006(02).
[2]李莹.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10(06).
[3]刘艳,何知.高等教育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科学教育家,2008(04).
[4]卢江滨等.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5]李庆领,吕耀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3、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