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际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和技巧。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理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方的言行和外貌等信息来评价对方的特质和意图。
这种评价会影响我们对对方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如果我们认为对方友善和可信赖,我们就会更愿意与对方交往。
2.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概念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和对他人的看法。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就会更自信和乐观,从而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 亲和力亲和力是指个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亲和力受到个体的性格、外貌和社交技巧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高亲和力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而缺乏亲和力的人则可能面临交往困难。
4. 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力是指个体在交往中对他人产生吸引力的能力。
人际吸引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貌、智力、幽默感和社交技巧等。
具有高人际吸引力的人更容易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喜欢。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技巧1.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
在交谈中,我们应该专注于对方的言语和情感,表达出真诚的兴趣和关心。
通过积极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建立起更深入的交流。
2. 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的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等都会传递出信息。
通过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
3. 积极表达积极表达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我们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通过积极表达,我们能够建立起开放和诚实的交流,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4. 解决冲突冲突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交和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包括研究人际关系如何形成、维持和解散,以及人们如何感知、评价和影响他人。
以下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1. 社交认知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交互动中会进行一系列的认知处理,包括注意力选择、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以及推断他人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指的是他人为某人提供的情感、实质或信息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困难,提高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3. 亲和力和相似性:亲和力是指人们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和特质的偏好,例如外向、正直等。
相似性指的是人们对于与自己相似的人的偏好,这种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兴趣、价值观、人格特质等方面。
4. 恋爱和亲密关系:恋爱和亲密关系是人际交往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表明,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会考虑对方的相似性、吸引力、性格和亲密关系等因素。
5. 社交影响:社交影响指的是他人对于个人的态度、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社交影响可以通过社会比较、群体行为和权威人士等方式发生。
总之,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了解人际互动的基础学科,它对于维护人际关系、增强人际沟通和促进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件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结词
研究对象和内容
详细描述
人际交往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认知、情感交流、沟通方式、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 等方面,涵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互 动。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重要性
详细描述:人际交往心理学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社会而言,人际交往是社会凝聚力和合作的基础,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 发展。
有效沟通
通过清晰、准确、礼貌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 沟通,以减少误解和冲突。
建立信任
通过诚实、守信和透明的方式建立和维护信任关 系,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发展趋势
文化交融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和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模式。
多元化和包容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际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 的趋势,人们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价 值观。
STEP 02
情绪共鸣
STEP 01
情绪表达与沟通
情绪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 沟通工具,通过表情、语 气和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影响人际关系。
STEP 03
情绪调节
在人际关系中,个体需要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 免情绪过度反应对关系造 成负面影响。
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寻找 情感共鸣,共享积极情绪 能够拉近彼此距离,建立 良好关系。
表达技巧
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 求,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指责性的语 言。
反馈技巧
及时、具体地给予对方反馈,让对 方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促进双 方的理解和沟通。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沟通和互动。
而人际交往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交往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它探索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态度、信念以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本文将从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几个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心理因素。
1. 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接触、姿势等。
研究表明,非语言沟通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比口头语言更加直接和真实。
例如,一个微笑可以传递友善和亲和力,而一个沉默则可能表达不满或不悦。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不仅注意对方的言语,还要留意其非语言信号,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察、理解和解释。
我们通过社会认知来组织和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和言语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同时,我们也会考虑他人对我们的观点和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和应用社会认知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析他人的意图、减少误解并更好地沟通理解彼此。
3. 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而自尊则是自我概念中评价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尊的高低会对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更容易表达自己的需求,更加自信和乐观。
因此,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对于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
4. 共情和情绪管理共情是指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他人情感和认识其处境的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共情是建立亲密关系和良好沟通的关键因素。
通过共情,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同时,情绪管理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技巧。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理解情绪对交流和决策的影响。
5. 人际冲突解决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我们学会有效解决冲突。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章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人际关系是多门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一)●广义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社会关系。
具体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等等.●狭义含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理距离.●本课所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狭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主体不同、对象不同、运作不同、作用不同●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人际关系的特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人的心理的三层结构●知:认知系统●情:动力系统●意:控制系统●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人际认知●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
即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自我暴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知之深,爱之切”人际情感●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人际行为●指双方在相互交谈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包括: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指影响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决定因素●需要说(马克思)●交换说(霍斯曼·莱维特)●需要的分类(马斯洛)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关系金字塔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美)(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一、奥尔特曼和泰勒:●认知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稳定交往(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莱温格和斯诺克●注意时期:●确认时期:●融合时期:●稳固时期:●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二)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的的负向发展●朱迪·C ·皮尔逊:连我名字也不知道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喜欢我的人对我友好的人尊重我的人看重与我关系的人●漠视、冷淡、疏远、分离●与正向发展相对来看也可以分为:●隔阂、疏远、回避、终止(三)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1)受人尊重和重视的能力(2)一定的空间条件(3)交往的频度和深度(4)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方法四、人际关系的类型●雷维奇分为八类: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舒兹(W。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
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70%是花
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 通上。
卡内基理工学院分析了10000个人
的记录后得出结论:15%的成功者是由
于技术熟练、头脑聪慧和工作能力强;
85%的成功者是由于个性因素,由于具
有成功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反之,在生
4.总是如此。
1.我怕在重要人物面前讲话。 答:(1 2 3 4) 2.在人面前脸红我很难受。 答:(1 2 3 4) 3.聚会及一些社交活动让我害怕。 答:(1 2 3 4) 4.我常回避和我不认识的人进行交谈。 答:(1 2 3 4) 5.让别人议论是我不愿意的事情。
答:(1 2 3 4)
• 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 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 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 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有什么启示?
• 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 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 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 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 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
你会如何评价A和B?
A同学的性格
精明的 勤勉的 冲动的 善辩的 倔强的 嫉妒的
B同学的性格
嫉妒的 倔强的 善辩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
受试者多把A君作正面印象,B君为负面印象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 “我第一次见到他,就喜欢上了他”; • “我永远忘不了他留给我的第一印
• 有三个人到纽约度假。他们在一座高层宾馆的 第 45 层订了一个套房。一天晚上,大楼电梯 出现故障,服务员安排他们在大厅过夜。他们 商量后,决定徒步走回房间,并约定轮流说笑 话、唱歌和讲故事,以减轻登楼的劳累。笑话 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 34 层,大 家都感觉精疲力竭。
[分享]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一,我国古代的人性学说: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告子性无善无恶论,世硕性有善有恶论。
二,人际交往的实质与特点:1. 人际交往的实质: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必定会在情感上产生一定的结果和积淀,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细节,由定义可以看出:人际交往的主体是人,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2.人际交往的特点:临时性,短暂性,互益性,选择性,不完整性。
三,人际交往的静态结构的组成要素:1.交际主体,指从事交际活动的人;2.交际手段,即交际媒介;3.交际情境,交际活动发生的主客观条件。
四,沟通的含义:沟通是指交往双方在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过程。
1.沟通对象是人,且必须涉及两人以上;2.沟通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情报;3.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才能进行;4.信息只有被接受和理解了,沟通过程才算完整;5.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五,言语沟通的类型: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六,言语沟通的艺术:(一)交往在于找话题7个,从对方的口音找话题,从对方穿戴服饰上找话题,从对方携带的物品中找话题,直接提问,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共同的情景可以成为很好的话题,坦白说出你的感受七,倾听的艺术:倾听是指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用心感受。
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倾听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能力,听是一种简单的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行为,而倾听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参与,用心去接受和体会信息情感,(一)需要倾听的情景3个,对方的谈话表明问题时由你引起的,对方需要你的帮助,对方既不责备你也不希望你为他解决问题,只是向你诉说他对某事的忧虑看法,(二)听得几种不同表现5个,心不在焉地听,表情呆滞地听,断章取义听,感谢式听,积极倾听(三)倾听的艺术4个,全神贯注听别人说话,边听边概括对方说获得要点,协助对方把话说下去,要善于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八,如何改进非言语沟通的效果7个,1,与交流者形成一个恰当的角度,调整高度与距离,尊重人的个人空间范围习惯2,以开放的姿势和身体语言进行交流,3,交流中尽量集中你的注意力,4,轻微地向前倾斜以表示兴趣5,在倾听时保持适当的眼睛接触以鼓励说话者,6,跟随讲话者的话题给予适当的反馈,7,放松与平和,以使得轻松和开放的交流变得更容易,九,认知:人际认知是指交往主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指认识主体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对他人身体特征的认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对他人的价值观性格能力等内在素质的认知。
人际交往心理学(优秀10篇)
人际交往心理学(优秀10篇)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新生和爱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
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1、自私、自钡,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上:有的人大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自己达到的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
不尊重生他人的价值和价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在交往中,日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高兴时,由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
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掌握了多少交往,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
只有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可获得挚友。
读到大三,突然明白时间的宝贵,于是开始埋头看书,却不慎让自己远离了集体。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参加过集体活动,这次听说要户外活动,起初还有点不想参加。
对于集体活动,我一直有种错误认识。
很多年以来,我总认为这些集体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活动之后根本不会有什么收获,尤其是陌生人集体的活动。
以往的经历告诉我,在活动之后,陌生人还是陌生人,大家该干嘛继续干嘛,没什么变化。
而且,以我的思维方式,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那不如不要。
现代人越来越忙,工作之余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表面上的交往,实在不值得再浪费任何时间。
也是因为大学读着读着没了激情,以前对于一些浅浅的交情还会稍微应付一下,现在干脆连应付都没有。
特别是在上学期被一个朋友欺骗之后,对感情不够深的朋友,很难再相信。
于是谨慎的说话,谨慎的做事。
可天生不是一个谨慎的人,还总是犯错,就很多时候无心的一句话,因为交谈对象是一个多心多嘴的人,这句话就可以完全变样传播出去。
我相信人的善良,但身边一些人,真的不愿意为无关的人多做一点事情,而他们在乎的人,又实在太少。
可能我运气不太好,总是能碰到这样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我对人的观察比较细致,总是能发现这样的人。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篇一一、认同的观点人和人本来可以当朋友,但是有的人心里设防,就难以相处,人际交往的'明灯读后感。
世间,有的人喜欢成人之美,有些人专门喜欢破坏别人的好事。
假如有人对我们设了心防,我们谦虚、礼让,或是赞美、馈赠,都可以化解之。
真诚相待,因为唯有真心才能赢得友谊。
二、与自身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经常结下不必要的仇恨,有因为误会而生的,有因为吃亏而生的,也有因为语言伤害而生的。
其实,人间不应该有仇恨,就是有一些吃亏上当,也应该不要计较,而予以原谅。
“诚”是人际交往的根本,自古以来一向受到人们的崇尚。
交往能做到一个“诚”字,必能得到对方的真诚相待。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记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的受益者是双方,一定要平等待人,不可盛气凌人。
三、反思重构想要化解危机,先要建立忧患意识。
危机可能随时发生,凡事小心谨慎,自求多福。
例如,把房屋建得坚固一点,比较不怕龙卷风;或住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有邻居可以守望相助。
依此类推,凡是会造成危机的人、事、物、地、时,都要事先防范,才能化解危机。
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严于对人宽于对已是一种有悖于公平原则的双重标准,它只会导致对方反感。
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不放纵自己,不苛求于他人,必能赢得对方的敬重。
人际交往心理学篇二较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完全有或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和9.5%,有84.5%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全球绝大多数人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比如人的流动产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信息爆炸时代引发的学习和竞争压力,或者人际关系问题。
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增大,缺少对他人足够的包容、认识、理解和沟通,进而带来很多的人际难题。
人和人要认识、相互喜欢,必须在居所、学习或工作场合等方面有近距离接触。
两个人距离越近,认识和接触的机会越高,越有机会去培养对方的好感。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一章1、人际交往的概念:指人与她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互动,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内心、情感方面的全部交往。
它就是以研究人际交往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发生、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2、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分为知、情、意三层结构(1)人际认知,就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包括自我认知、对她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三个方面(2)人际情感,就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3)人际行为,就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3、人际交往的类型人际交往类型归纳为八种: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
按人际交往的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按人际交往的目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混合性交往按人际交往的联结纽带来分,可分为血缘、地缘型、业缘、趣缘型4、马斯洛五种血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级别最低安全需要。
同样属于低级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要。
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
属於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
自我实现需要。
5、人际交往的功能一、身心保健功能。
二、知识信息功能。
三、自我认知功能。
四、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1、人际沟通概念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如眉目传情表达爱意)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与需要等信息交流的过程,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沟通能使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上彼此协调,相互统一。
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叫信息交流,指的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与知识等信息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类型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根据沟通的组织渠道,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一、引言介绍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为什么人际交往心理学对人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二、基础理论1.社会认知理论:解释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
2.互动适应理论:探讨个体与他人互动时如何调整和适应自己的行为。
3.互惠理论:阐述人们在交往中如何根据利益和成本权衡决策。
三、人际关系建立1.第一印象:介绍第一印象对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
2.礼貌与礼仪:探讨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尊重和维护秩序。
3.合作与互助:讲解合作和互助对于人际关系建立的积极影响。
四、人际冲突与解决1.冲突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人际冲突,如认知冲突和利益冲突。
2.冲突管理策略:提供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包括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心理机制:解释人们在冲突中的心理反应,如攻击性和逃避。
五、情感交流1.情绪表达:探讨个体如何表达和管理情绪,以及情绪交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倾诉与共鸣:介绍倾诉和共鸣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六、跨文化交际1.文化差异:解释不同文化背景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如礼仪和沟通风格的差异。
2.文化敏感性:提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包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
七、附件附件一:人际交往案例分析附件二:人际交往心理学实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人格权:指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尊严、自由、荣誉等方面的权利。
2.侵权行为:指在人际交往中违反他人人格权的行为。
3.诽谤:指故意在人际交往中发表不实言论,损害他人声誉的行为。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1. 自我概念理论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所有认知和体验的总和。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自我概念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外观、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自我价值(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能力(个人对自己在行为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从认知角度解释人际关系的。
根据其理论,个体通过感知、敏感、归纳等一系列认知过程去解释和理解社会行为、社会情境和社会关系。
3. 互惠原则理论互惠原则是指,人们有一种倾向,通常看到交往或交换是必须的。
交换不一定是一次性的,但是交换必须是大致均衡的。
4. 自我监视理论自我监视是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调整自己的行为,表达适当情感的一种方式。
自我监视理论认为,当人们对他人的评价较为重要或对彼此之间的关系比较敏感时,自我监视的行为或策略会更加显著。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应用1. 沟通技巧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
了解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
沟通技巧主要包括:积极听取信息、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语言和身体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 人格特征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强大,有弹性的人格,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并与他人建立关系。
一些常见的良好人格特征包括:包容性、乐观主义、合作、勇气和自信等。
3. 行为策略行为策略是指人们采取的交往方式,以及在一定情况下如何应对其他人和情境的行为。
主要的行为策略包括责任承担、理性化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诚实、尊重他人等。
4.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调解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调解是指帮助人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过程。
心理学调解主要包括诊断、问题解决和问题预防等方面的策略,从而提高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水平。
三、总结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原理,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处理人际关系,还能提高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成功率。
沟通技巧、人格特征、行为策略和心理学调解是人际交往心理学应用的一些重要方面。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这些交流和互动所产生的影响。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和沟通方式,如何与人建立联系,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等。
以下是一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第一个理论是交往归因理论。
它认为人们面对的情境和事件,会影响他们对别人行为的解释。
如果别人的行为对我们来说是不愉快或难以接受的,我们很容易将其归因于别人的内在因素,如个性、价值观等。
而如果行为对我们来说是愉快或可以接受的,我们则往往将其归因于环境或外在因素。
这意味着我们往往更容易给负面的行为下定论,这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理解别人的行为的动机和背景非常重要,这可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和关系。
第二个理论是互惠原则。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回应。
如果一个人采取良好的行为,其他人倾向于采取同等或更好的行为。
这种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形成了积极的互动,促进了人际交往中的善意和信任。
第三个理论是沟通模式。
沟通模式是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交流的方式。
有五种基本的沟通模式: 攻击、撤退、合作、妥协和竞争。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标,每个沟通模式都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例如,有时竞争是最好的选择,而在其他情况下,合作可能更好。
理解这些模式并考虑什么时候采用哪种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促进更好的关系。
除了理论外,还有一些实践经验。
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人际交往。
首先,要倾听。
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常常被忽视的技能。
它指的是真正关心和理解别人的话并回应它们。
倾听是一种能建立信任和关系的技能,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其他人,并避免误解和冲突。
第二,保持开放态度。
保持开放态度意味着接受并理解别人的观点,即使它与我们自己的观点不同。
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判断别人,并且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和动机。
第三,表达感情和情感。
在人际交往中表达情感和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表达感情有助于建立亲密关系,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对方。
人际交往心理学免费阅读理查德
人际交往心理学免费阅读理查德(原创实用版)目录1.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述2.理查德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贡献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4.如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5.免费阅读《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意义正文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述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心理互动的学科,它涉及个体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沟通、情感、态度等方面,旨在揭示人际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维护的规律。
人际交往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查德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贡献理查德(Richard)是一位著名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家,他在人际交往心理学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首先,他提出了人际交往的四个基本原则:相互尊重、关注他人、真诚表达、有效沟通。
这四个原则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指导方针。
此外,理查德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面子心理、人际冲突、群体心理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困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心理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提高沟通效果,增进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如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
其次,要注重实践。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沟通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免费阅读《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意义免费阅读《人际交往心理学》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门学科,从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免费阅读还有助于普及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人际交往心理学,进一步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
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
2.场合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行动
8
• ————场合交往理论优点: • 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具 • 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我们有参考价值。
• ————场合交往理论缺点: • 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化、简单 • 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 以 • 点遮面,以偏概全,过分夸大了情境、 场合的作用。
•
•
期望理论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 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 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 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 的理论。
36
• 主要观点:
• (1) 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又有达标 的明确途径和可能性时,往往表现出个 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 •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 的效价的乘积。 •
11
四、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 概念: 它来源于经济交易理论和对动物的 心理研究。它把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当 作一种交易:我对你付出什么,是希望 得到你的报答,交换双方要公平。
12
主要观点:
1.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2.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报 酬代价。 3.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 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 验。
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6
• ——符号相互作用论缺点:
•
•
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 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 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 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 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 机械主义的倾向。
7
• 二、场合交往理论(康波和斯尼格) • 1.交往中的个体行为受两个因 素影响:
受敏感性训练的T组进行系统实 验,目的使参加实验者理解和培养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是当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在社交场合中,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际交往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他人交往的基本规律,有效地进行交往,增强人际关系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以期让读者对人际关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的成功和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他人的关系。
因此,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经典的人际交往模型包括了发送者、接收者、信道和反馈四个要素,而其中的每个要素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原则。
1. 发送者的原则- 提高信任度:发送者需要通过言谈举止、态度和表情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信任度,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 给予关注:发送者需要重视接收者的感受和需要,通过关注和关心来建立对方的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传递的目标。
- 消除干扰:发送者需要在交流过程中尽量减少干扰元素的影响,保证信息能够更为清晰地传递,并且落实到接收者的行为中去。
2. 接收者的原则- 倾听:接收者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说话,并且正确理解彼此的意思。
- 问清:接收者需要提出合适的问题,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意思和需求,从而实现更好的互动效果。
- 给予反馈:接收者需要及时给出反馈并指出问题,从而帮助双方更快地减少误解和冲突。
3. 信道的原则- 适当选择:对于不同的信息形式和场合,信道的选择应当有所区别,目的是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率。
- 维护稳定性:对于信道的维护需要尽量减少噪声干扰,增加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 提高速度: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的交往,都会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心理机制。
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一、自我概念与自尊心理学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对自己,包括自己的特点、价值观和态度的认知。
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它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和对他人的评价。
例如,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高自尊的人往往更乐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那些自我概念不稳定且自尊心较低的人则更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
二、情感与情绪管理情感和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情感是指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而情绪则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人们的情感和情绪会对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有效的情感和情绪管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例如,情绪智力理论认为,情绪智力是人们有效应对情绪的能力,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人际认知与人际发展人际认知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
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根据对对方的观察和了解,形成对对方的认知,并基于这些认知来做出决策和行为。
人际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人际认知理论提出了与人际关系发展有关的概念,如亲和力和相似性。
亲和力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好感程度,相似性则是指人们与他人在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共同点。
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如何发展和改变。
四、沟通与交流沟通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沟通障碍则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了沟通的各个方面,如非语言沟通、言语沟通和听力技巧。
通过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五、冲突与解决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利益冲突,这可能导致矛盾和纷争。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之间,我们都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来交流、合作和建立关系。
人际交往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学科,通过深入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高沟通能力,增进人际关系。
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他人交往,我们可以获得支持、建立信任、分享快乐和解决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机制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的性格特征、情绪状态、价值观念以及过往的经验等都会影响其与他人的交流方式和互动效果。
了解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
3. 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核心。
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而沟通不畅或错误的沟通方式则容易引发误解和矛盾。
因此,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是提高人际交往效果的关键。
比如倾听能力、表达技巧、非语言沟通等都是重要的沟通技巧。
4. 人际交往的挑战与解决策略虽然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
比如人际冲突、社交焦虑、人际压力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到人际交往的质量。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心理弹性、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习解决冲突的技巧等方式来改善人际关系。
5. 结语人际交往心理学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情境,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建立更加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能够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顺利地与他人交往,提升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多种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他人交往,建立各种联系。
人际关系是多门学科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一)广义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及社会关系。
具体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等等。
狭义含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称心理距离。
本课所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狭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人际关系渗透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主体不同、对象不同、运作不同、作用不同两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人际关系的特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亲疏主要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在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人的心理的三层结构知:认知系统情:动力系统意:控制系统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人际认知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
即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自我暴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知之深,爱之切”人际情感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人际行为指双方在相互交谈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
包括: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人际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指影响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决定因素需要说(马克思)交换说(霍斯曼·莱维特)需要的分类(马斯洛)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关系金字塔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美)(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一、奥尔特曼和泰勒:认知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稳定交往(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行程和发展过程莱温格和斯诺克注意时期:确认时期:融合时期:稳固时期: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二)人际关系恶化的心理过程人际关系的的负向发展朱迪·C ·皮尔逊:连我名字也不知道的人知道我名字的人喜欢我的人对我友好的人尊重我的人看重与我关系的人.漠视、冷淡、疏远、分离与正向发展相对来看也可以分为:隔阂、疏远、回避、终止(三)建立、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1)受人尊重和重视的能力(2)一定的空间条件(3)交往的频度和深度(4)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方法四、人际关系的类型雷维奇分为八类: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舒兹(W.C.Schuts)分为: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感情的需求皮亚杰:约束型关系、协作型关系人际关系倾向需求种类主动性被动型包容需求控制需求感情需求主动与别人交往支配他人对别人表示亲热期待别人接纳自己期待别人支配自己期待别人对自己表示亲热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按人际关系的联结纽带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按人际关系的所属领域分: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按人际关系所属的群体特征分: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按人际关系的心理倾向分:主从型、合作型、竞争人际关系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按人际关系的目的性质分: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五、人际关系的功能身心保健功能知识信息功能自我认知功能:以人为镜、社会比较社会化功能第二章人际认知人际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际认知处于动态的发展中把握人际认知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正确了解他人一、人际认知及其作用(一)人际认知的界定(二)人际认知的作用人际认知的界定国内通常的定义: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动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人际认知与“社会知觉”和“对人的认知”认知的内涵人际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认知的作用自知者智知人者明对人际关系认知的重要性二、人际认知的过程外界刺激物认知图式编码存储三、人际认知的特性人际认知的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和兴趣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的作出反应。
从客观因素讲,认知对象的新异性和刺激强度影响着人际认知的选择性;从主体因素讲,认知者的主观状态,如需要和兴趣、知识经验、情绪状态,也影响着人际认知的选择性。
人际认知的理解性:指人们在人际认知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来理解认知对象的人品、特性和作用人际认知的投射性:指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倾向,即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征的心理现象人际认知的整体性:指认知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贯彻完型原则。
人际认知的平衡性:当认知者发现对某人的认知与别人不同时,可能会产生一种稳定的心理压力,迫使交往中相互调整,从而使自己对客体的认知和别人保持平衡,这就是认知的平衡性。
人际认知的恒常性:指人的知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四、人际认知的途径中国传统观人术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中国传统观人术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1、外表2、表情:面部表情、身姿表情3、行为4、作品5、背景6、长期观察第三章人际印象人际印象的概念所谓人际印象就是通过人际交往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人际认知课题的形象。
人际印象和人际认知人际认知以知觉为基础,人际印象则依赖于记忆而存在;人际认知带有直观性,人际印象具有概括性;人际认知具有表层性,人际印象具有内在性。
一、人际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一)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二)新近印象与近因效应(三)泛化印象与晕轮效应(四)刻板印象与定势效应(一)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所谓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人在首次交往时形成的初始印象。
包括直接第一印象和间接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对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它奠定了对人认知和印象的基础,这就是“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称之为“前摄效应”。
如何看待第一印象和首因效应(二)新近印象与近因效应新近印象是指跟军最新获得的认知对象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强烈的影响。
心理学上称之为“后摄效应”。
前摄效应和后摄效应应对近因效应的对策:与人交往要注意新近交往的质量;在演讲、讲话中要注意最后的结论;在集会和会议上可争取最后发言;要防止近因效应可能导致的对人认知和印象的偏差。
(三)泛化印象与晕轮效应在人际认知中,人们往往因为认知对象某个特点较为突出而将它泛化到它的其他方面,而形成一种夸大的印象,这就是一种泛化印象。
泛化印象产生的心理效应就是晕轮效应,就像月晕和佛像周围的光晕一样,从中心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
如何因对这种心理现象:利用晕轮效应为自己建立良好形象;避免以偏概全。
(四)刻板印象与定势效应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共同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刻板印象在人际认知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定势,即人的心理中存在着某种固定化的想法会影响对人的认知和评价。
表现:对不同国籍、地域的人所形成固定的看法;对不同角色、职业的人形成的固定看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形成的固定看法。
如何应对这种心理效应二、印象管理的策略(一)得体的形象设计(二)合适的角色扮演(三)适宜的自我呈现第四章、人际魅力人际魅力:也称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心理现象。
根据程度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亲近、喜悦、爱慕等。
根据性质不同,分为友谊和爱情两种类型,这是人际吸引的两种典型状态。
一、人际魅力的基本形式与规律所谓人际吸引的规律,只要指有哪些因素影响到了人际吸引,它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到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情景因素(二)个体特制(三)人际互动(四)异性因素(一)情景式吸引1、时间条件2、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导致人际吸引的原因:临近为人们提供频繁接触的频率;与临近的人交往,可以满足自己多方面的愿望和需要;与临近的人交往,也是出于一种心理安全的需要。
3、环境氛围4、面临共同的挑战(二)诱发性吸引诱发性吸引主要指的是个体特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包括个体的外表、才能、学识、性格品质等因素。
1、外表2、才能才能的辩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在与人交往中药增强自己的魅力,首先要提高和增强自己的才能和学识;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士,不要处处使自己表现出圣人的样子;因自己的才能使别人的利益受威胁时,可能找人嫉妒。
3、性格品质指性格和人品中的特质对人的吸引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比外表、才华更持久、稳定、深刻。
(三)互动式吸引1、对等指人们都喜欢同样喜欢自己的人,对高度评价自己的人又好感。
对等性吸引对人际交往的启示:要想被人喜欢,首先要肯定、接纳别人;现出慷慨的赞美,是赢得友谊的良策;责怪、谴责、抱怨等否定性评价,使人疏远;当别人得到赞扬较多时,多个赞扬未必使人感激,此时一个中肯的忠告更重要;雪中送炭效果更好。
2、互酬3、相似相似的类型:信念和态度相同;志趣和爱好相同;背景、经历相似。
相似性吸引的启示:寻求同类意识;使用同意策略;“心理换位”4、互补互补性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在需求利益、能力特长、性格气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相辅相成而形成的人际吸引。
互补式吸引的启示:人们在交往中,要突出互补隐私,作为长期合作、加深关系的依据;在组织管理中要注重不同性别、年龄、气质、能力、性格、经验的人员相互搭配,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四)异性吸引异性吸引原因:异性相悦;精神互慰;个性互补异性效应的积极作用:增进身心健康;有利于自我完善、提高工作绩效异性交往的原则:树立争取的交往观念;积极主动,有礼有节;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二、爱情和友谊(一)友谊(二)爱情(三)爱情和友情的区别和联系(一)友谊友谊的原因:相互认知和理解;对对方的积极评价和信任尊重;行为上的互助和宽容。
友谊的作用:调剂情感;增进智慧、增强自我认知第五章、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与人际吸引相反的概念,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现象,包括背离、排斥、侵犯等方面。
人际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隐形的冲突,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对立和不相容;二是显性的冲突,变现为行为上的对抗、侵犯、伤害等。
一、人际冲突的过程潜在阶段知觉阶段情感阶段行为阶段结果阶段二、人际冲突的作用人际冲突的作用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两方面(一)人际冲突的破坏性作用冲突可能使当事人经历伤害、生气和挫折等消等作用;冲突会给双方关系带来压力和紧张,尤其是一方使用威胁、责难或暴力时,更可能增加彼此敌意,造成双方关系破裂;冲突所引发的挫折感易使人产生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