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实验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练习题
•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_m/s2。
•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 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 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 S2=7.68cm S3 =8.33cm S4 =8.95cm S5=9.61cm S6=10.26cm 。(计算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1)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 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 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 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 a增大,b减小 B. a减小,b增大
• C. 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 D. 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O1
oO
b
a
• ②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 实验中, 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于图中 作出了它们的图示, 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 图中每格的长度代表1 N。
•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
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
•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 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 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
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
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重力加速度g=10m/s2)
• (1)根据所测数据,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 标尺刻度值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曲线。
• ⑴一次实验中,该同学使B在A上匀速下滑,
• 测量出θ=θ0。则牛皮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 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在斜面上做匀速 运动很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加以改进,克服这一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专题测试题山东省沂源一中(256100)任会常一.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图1所示的三个力学实验中体现出的物理思想方法依次是()(a)(b)(c)图1A.放大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B.控制变量法、放大法、等效替代法C.放大法、放大法、等效替代法D.极限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2中的()图23.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算出各计数点小车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为了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最好的方法是( )A .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t v a ∆∆=算出加速度B .依次算出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由图象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t v a ∆∆=算出加速度D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 图象,量出其倾角α,由公式αtan =a 算出加速度4.如图3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 点的位置和a 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 、b 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a 示数减小,b 示数增大B .a 示数增大,b 示数减小C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5.图4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 ,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只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6.在“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时:某同学用一辆电动玩具汽车拖运另一辆无动力的玩具汽车,在两车挂接处装上传感器探头,并把它们的挂钩连在一起.当电动玩具汽车通电后拉着另一辆车向前运动时,可以在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相互作用图4图3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时刻相等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同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拉力间的角度要小一些B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要尽量与木板平行C .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小D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8.如图6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O 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A 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 点到A 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Hz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 )A .从O 点到F 点运动的时间B .从A 点到F 点运动的平均速度vC .C 点时的瞬时速度v cD .G 点时的瞬时速度v G图6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现在需要测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备有如下器材:两个相同的物块A、B,两个带有固定装置的光滑小滑轮,卡子若干,一把镊子,一个黑板擦,几条长轻质细线,两个小盘.小丁和晓平两个同学配合进行如下实验:首先把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两小滑轮固定在木板的左端,把两个物块A和B(平行木板左边缘、AB距离较近)放到木板的右端,用细线把物块和小盘通过小滑轮连接,通过调整小滑轮的高度使木板上方的细线水平,在物块A和B右端固定好长细线;晓平同学用黑板擦按住两个物块A、B,小丁同学在两个小盘里放上不同个数的砝码,然后晓平同学抬起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运动起来,当运动较快的物块接近木板左端时按下黑板擦,两个物块同时停下来.(1)为完成此实验,还需要如下器材中的;A.秒表 B.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2)晓平和小丁同学共同测量出A和B在木板上的位移,分别记作x A和x B,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A和对应小盘里钩码、小盘总质量的和为2m,物块B和对应小盘里钩码、小盘的总质量的和为3m,根据这些量能否求出物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填“能”或“否”),若不能,写出还须测量的物理量,若能,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3)若细线与木板上表面平行,而木板左端比右端略低,则测量的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一条理想纸带,取5个计时点为一个记数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烂,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2m s .(3)打1点时的瞬时速度_______m s.3.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A 为小车,质量为m 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 ,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 的质量为m 2, C 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 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 ,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4.0×10﹣3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1.0×10﹣3s,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4.20mm.(1)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下列两个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2.(1)在DIS实验中,通过测量遮光板的宽度以及用光电计时器测量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可以求得速度,该速度本质上是____(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

若运动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而遮光板的宽度不同,在下表中的四个速度中,哪个更接近于物体通过光电门瞬间的速度?____(填“①”“②”“③”或“④”)。

(2)“用DIS 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得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a )所示。

小车在AB 区域内的运动可视为___运动,此区域内小车的加速度a =__m/s 2。

(3)如图(b )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 的遮光板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

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遮光板A 、B 先后经过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小车加速度a =_____。

3.电火花打点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_____V ,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它每隔_____s 打一次点.如图是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条实验纸带,A 、B 、C 、D 、E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由于C 点不够清晰,只量得三个数据如图,则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m/s 2,C 点的速度v C 的大小等于_____m/s .4.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测本地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某探究小组在物理实验室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

实验室现有的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一张,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一条,图钉(若干个)。

(1)除了现有的,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①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②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______;③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记下此时细绳的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N;④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1、F2和F力的图示。

探究小组的紫珠和黑柱同学都猜想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符合“平行四边形”的规律。

如何检验猜想呢?紫珠同学提出用虚线把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头端连接,看看所围成的形状是不是像一个平行四边形;黑柱同学则认为应该以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看看所得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不是几乎与F重合。

关于这两种检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

A.只有紫珠同学的方案合理 B.只有黑柱同学的方案合理 C.两个方案都合理2.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经过实验得到下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请作出表示小车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速度v/(m. 1s ) 0.38 0.63 0.88 1.11 1.38 1.62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1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①若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2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________.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次数 1 2 3 4 5小车加速度a/(m•s﹣2) 1.98 1.48 1.00 0.67 0.50小车质量M/kg 0.25 0.33 0.50 0.75 1.00质量倒数1M/kg﹣1 4.00 3.00 2.00 1.33 1.00②某同学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a﹣F图线如图3所示,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③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保持第三个物理量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叫做_____法.4.(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

高一必修一实验题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沟通电源的频次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以下图,在纸带上选择 6 个计数点 A 、B、 C、 D、 E、 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 A 点的距离挨次是 2.0 cm、 5.0 cm、 9.0 cm、 14.0 cm、 20.0 cm。

( 1)依据学过的知识能够求出小车在 B 点的速度为 v B= __________ m/s, CE 间的均匀速度为__________ m/s。

( 2)以打 B 点时为计时起点,成立v- t 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 3)依据图中作出的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快度为__________ m/s2。

2、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 1 s。

剖析照片获得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挪动了8 m,由此可求得()A .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 .质点运动的加快度C.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3、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的加快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过的500mL 的玻璃瓶装适当水,连同输液管一同绑在摩托车上,调理输液管的滴水速度,使其恰好每隔 1.00 s 滴一滴。

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快至某一速度,而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

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边为起点)。

设该同学质量为50 kg,摩托车质量为75 kg, g= 10 m/s2,依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估量:( 1)骑摩托车加快时的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2)骑摩托车滑行时的加快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

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快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次为 50 Hz ,以下图是一次实验获得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准时间次序取0、1、2、3、4、5、6 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 1、2、3、4、5、6 点到 0 点的距离分别为 1.40 cm 、3.55 cm 、6.45 cm、10.15 cm、14.55 cm、19.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辰的刹时速度大小为v4= __________ m/s,小车的加快度大小a=______m/s2。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考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姓名:班级:【题型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

(保留2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220 V、50 Hz 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V、50 Hz 交流电源D. 刻度尺E. 秒表F. 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B.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3)下图给出了从0点为计时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 cm,x2= cm,x3= cm,x4= cm,x5= cm,x6= cm。

-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练习1、我们在实验室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中,常用实验装置将桶和沙子的总重力视为绳子拉力,产生实验误差.某学习小组改良装置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小车的加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在平衡摩擦力后,保持质量不变,逐渐增大沙桶和沙的总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加速度a和弹簧秤示数F的值,做出a-F图像如图(乙)所示.(1)本实验______(填写“需要”或“不需要”)保证沙桶和沙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总质量(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打下的某条纸带,A点为选取的起始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若这个小组在实验中忘记要平衡摩擦力,始终将长木板保持水平,也得出了相应的a-F图像,得出图像的斜率k2与已平衡摩擦力的图像斜率k1相比,则有k2______k1(填“>”或“<”或“=”).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图1装置: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M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1)图中使用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入4-6V 电;频率为Hz。

(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的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3)图2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所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加速度a=___________m/s2,打点3的速度v3=___________m/s(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 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 —t 图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数据处理: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T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1)瞬时速度(2)求加速度: 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注意化单位数据处理:图象法: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 1、F 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 1、F 2的合力F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与F 。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与F 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5. 主要测量:用两个测力计拉线绳,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O 点,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数值F 1和F 2及两个力的方向;用一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 点,记录此时F 的大小和方向。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研究物块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取O、A、B、C…F等若干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1)时间间隔t为_________(填“A”或“B”);A.0.02 s B.0.1 s(2)OF段表示物块做________运动(填“A”或“B”);A.加速B.减速(3)在纸带上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可表示为________(填“A”或“B”).A.B.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交流电源、复写纸、秒表。

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 B=________m/s。

(b)由纸带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m/s2。

(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但该同学仍按50Hz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则测量得到的小车加速度与真实加速度相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D.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3.(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_________(填“交流”或者“直流”)电源,频率为_________,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s;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好的纸带,在下边列出的物理量中:A、时刻;B、时间;C、位置;D、位移;E、平均速度;F、瞬时速度;G、加速度;①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②通过适当的计算可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装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在计时器打出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用题目给的符号写出计算表达式)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为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 A=16.6 mm,x B=126.5 mm,x D=624.5 mm。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1 所示。

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

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登记弹簧秤的示数 F 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变更沙桶质量…获得多组F,a 的数据。

(1)关于该试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试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便利地获得多组试验数据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D.试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选取A、B、C、D、E,5 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4 个点未画出),则打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探讨小车质量不变的状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力的关系。

(1)图2是试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__m/s2。

图1 图2(2)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C.每次变更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须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试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变更小车受到的拉力(3)某组同学由试验得出数据,画出的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F=______N。

当小车的质量为5kg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3.在做“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试验中,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所示(1)依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上作出a-F图象________________.(2)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kg .(4)图线(或延长线)与F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探究物体质量肯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A、B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试验装置。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专题练习卷: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cm 。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 ,B 的示数L A 和L B 如表。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由表中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1 2 3 4 L A /cm 15.71 19.71 23.66 27.76 L B /cm29.9635.7641.5147.36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试验,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直尺测出其长度L 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弹簧上端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 处固定一个指针.如图所示.挂上钩码,平衡后测出其长度L ,令x =L -L 0.变更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1)用F 表示弹簧下端受到的钩码的拉力,则如图所示的Fx 图线,你认为符合实际状况的是__________.A .B .C .D .(2)假如将指针固定在A 点的下方P 处,在正确测出弹簧原长的状况下,再作出x 随F 变更的图象,此时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值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某试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试验中,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 。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N/cm .(3)若弹簧的长度为2l 2—l 1时仍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此时弹簧的弹力为_____N .4.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试验装置,让刻度尺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表止时弹簧长度为1l ,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1l =__________ 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2l 、3l、4l 、5l .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 ,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2=F __________ N .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 ,还须要测量的是__________.作出F 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当地重力加速度29.8m/s g=)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变更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试验数据如下: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30 60 90 120 150 刻度尺读数x/cm 6.007.148.349.4810.6411.79(2)若小明采纳描点法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x-m 的图线,发觉图线与坐标系纵轴有一截距,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练习题实验题目一: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目的: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对不同酸碱溶液进行鉴别。

实验材料: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试管、滴管等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 准备酸碱溶液:分别准备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和中性溶液。

2.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强酸溶液、强碱溶液和中性溶液。

3. 滴加酸碱指示剂:在每个试管中滴加酸碱指示剂,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4. 记录观察结果:根据颜色变化记录每个试管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

5. 鉴别酸碱溶液: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对酸碱溶液进行鉴别。

实验结果:结论: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鉴别不同酸碱溶液。

实验题目二:金属腐蚀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并探究其原因。

实验材料:不同金属片、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水溶液等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金属片:准备铁片、铜片、铝片等不同金属片。

2. 准备不同溶液:准备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水溶液。

3. 将金属片放入溶液中:将不同金属片依次放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水溶液中。

4. 观察腐蚀情况:观察不同金属片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金属片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

实验结果:结论:不同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蚀情况不同,铁片在酸性溶液中腐蚀最为剧烈,而铜片和铝片的腐蚀情况较轻微。

实验题目三:气体收集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气体的性质,学会正确收集气体。

实验材料:氢气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水槽等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 准备气体发生装置:准备氢气发生装置,如酸和金属反应装置。

2. 连接气体收集装置:将氢气发生装置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起来。

3. 准备水槽:准备水槽,并将气体收集装置完全浸入水中。

4. 收集气体:打开氢气发生装置,观察气体从气体收集装置中排出,并记录收集时间。

5. 观察气体性质: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等。

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气体应该是氢气,具有无色、无味的性质。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练习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练习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练习(纸带、合成、弹簧)1.(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1、2、3、4、5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则3点的瞬时速度为 m/s ,小车加速度为 m/s2(两个空的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求以下加速度,纸带上各点为实际的计数点(各计数点时间间隔0.1s)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不需将结点拉倒O点,只需保证伸长相同长度即可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3 (1)在“验证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可以判断其中_____________同学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2)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1)实验操作:______,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关闭打点计时器。

(2)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2.60cm,S2=4.14cm,S3=5.69cm,S4=7.22cm,S5=8.75cm,S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对装置进行调整。

(1)调整弹簧测力计与定滑轮间的水平距离时,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______(填“不必”或“必须”)竖直。

(2)调整滑板的倾角(平衡摩擦力)时,先取下小车前端的细线,将小车与纸带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滑板后方垫块的位置,______(填“接通”或“断开”)电源,轻推小车,检查小车是否匀速运动。

(3)为了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力是否成正比,小车的质量______(填“不必”或“必须”)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3.某同学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器材,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轻绳分别跨过固定在滑块上和固定在长木板末端的滑轮,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竖直悬挂一砂桶,砂桶距地面足够远.调节两滑轮的位置使轻绳与长木板平行,不计轻绳与各滑轮之间的摩擦.(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C.将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D.用天平测砂和砂桶的总质量(2)实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F,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m,由纸带上的点求出加速度a.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重力加速度为g)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_______;②_______.(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 E=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5.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纸带、小车、钩码、小盘、薄木块、夹子等器材外,为了完成此实验,还需要从下图中选取的实验器材是_____.(2)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钩码的质量m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M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1aM图象(3)实验时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 A、B、C、D、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则计算 D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².(要求保留 3 位有效数字)6.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题及答案1.以下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别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解析:A项用于别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别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2.当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择)(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局部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肯定大于1.174 g•cm-3解析:KCl的溶化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设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g×100%,B项错误。

此溶液蒸发局部水,再恢复到20 ℃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 g•cm-3,D项错误。

答案:AC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KNO3溶液B.稀H2SO4C.NaOH溶液D.Na2SO4溶液解析: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响,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响生成白色沉淀(BaSO4)。

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响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与Na2CO3反响产生气体CO2。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专题(带答案)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专题(带答案)

(完整)⾼中化学必修⼀实验专题(带答案)专题⼀基础化学实验Ⅰ实验基本操作⼀、选择题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的是( B )A.⾦属钾B.⽩磷C.硫磺D.苯钾(Potassium)是⼀种银⽩⾊的软质⾦属,蜡状,可⽤⼩⼑切割,熔沸点低,密度⽐⽔⼩,化学性质极度活泼(⽐钠还活泼)。

是ⅠA族的元素之⼀,属于碱⾦属。

钾在⾃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也是⼈体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固体硫磺产品属易燃固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贮运时应远离⽕种、热源,以免发⽣燃烧,并且不能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以防⽌发⽣爆炸。

苯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库房或储罐内,远离⽕种、热源。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D )A.氢氟酸B.硝酸C.⽯炭酸D.⼄酸3.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棉⽹的是( D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⑦④⑥ D.①③④⑥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A.把pH试纸浸⼊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B.称NaOH固定质量时。

将NaOH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称量C.苯酚沾在⽪肤上,应⽴即⽤酒精清洗D.浓硫酸溅在⽪肤上,应⽴即⽤烧碱溶液冲洗5.下列实验操作中。

不正确的是( A )A.⽤分液漏⽃分离除去溴苯中混⼊的溴B.⽤渗析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Cl-离⼦C.除去溴⼄烷中的⼄醇,⽤⽔洗后,再⽤分液漏⽃分离D.⽤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油6.下列仪器①漏⽃②容量瓶③蒸溜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于物质分离的是(C )A.①③④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7.某学⽣做完实验后,采⽤下列⽅法清洗所⽤仪器:( D )①⽤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②⽤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浓盐酸清洗做过⾼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⑥⽤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四中高一实验综合练习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NH 4+ 、 Cl -、Mg 2+、Ba 2+、K +、CO 32 -、SO 42-,现取三份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Ⅰ)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Ⅱ)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Ⅲ)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

(1)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K +一定存在B .该溶液中含CO 32 -离子的浓度为0.1 mol/LC .Cl -可能存在D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2) 根据上述实验,该溶液中是否有不能肯定其存在的离子?若有,则为进一步确定其存在,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_ _______ 。

2.下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IV 、V 、VI 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若用CaCO 3与盐酸反应制CO 2,则可选择 ;(填序号)若用NH 4Cl 和Ca(OH)2反应制NH 3,则可选择 ;(填序号) 若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 。

(2)收集装置的选择:若选用V 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 口通入。

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3)气体的吸收:若经试验发现,现1体积的水已吸收336体积的HCl ,且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1.08g/cm 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3.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 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丙中的现象是 ;丁中的现象是 。

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 .(2)橡皮塞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 1和烧瓶中气体压强P 2的关系为:P 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

ab(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l 2+H 20=HCl-+HClO 。

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 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

4.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钡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 ,B ,C ,D 后,进行实验,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氯化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MgCO 3是沉淀物质)。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化学式:A ;B ;C ;D 。

(2)写出实验①、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 ② 。

5.下面是中学化学中常用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溶液或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1)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 (填字母,下同)。

(2)既能用于收集Cl 2又能用于收集NO 气体的装置有 (3)SO 2是一种污染气体,用NaOH 溶液作为试剂,应选装置 吸收多余的SO 2。

选该装置而不选其它装置的原因是: 。

(4)简述右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 。

6.Fe(OH)2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或在含有O 2的水中容易被氧化而变色,难以看到它的“真面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对此实验作了研究和改进,以下两个图有一定的代表性。

(1)按照常规实验的要求,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 (填“能”或“不能”)伸入试管中,原因是,图I 中,长胶头滴 管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DABC(2) 在图Ⅱ中,要观察到Fe(OH)2的生成,B管中的试剂可以是实验操作的步骤是(反应试剂已加入)①②若操作步骤①和②颠倒,能否看到Fe(OH)2白色沉淀?试说明理由:7.已知在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

(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有两种可能,①Cl2、②Cl-。

乙同学结合甲的推测,认为其中一种可能可以排除,你认为可以排除的可能是(填序号),并用简要的文字或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

(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请选择所需实验步骤,并按先后次序排列:。

A.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B.再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过滤;取滤液加入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8.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和氨气的反应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

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 、D 、E (填编号)(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答:。

9.氨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以生产硝酸等一系列化工产品。

德国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回答下列问题: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制HNO3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时,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该物质的主要作用是;D装置的作用是;③若将上图所示装置中虚线部分换成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反应开始前,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烧瓶中盛放的药品是。

10.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氧化钠液A B C(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 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 。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D.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操作更简单,但能同样达到目的。

请你帮助乙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1.答案.(1)AC (4分)(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Ba (NO 3)2溶液后,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 3溶液和稀HNO 3(3分)2.答案(1)III II I MnO 2 + 4H += Mn 2+ + Cl 2 + 2H 2O(2)A ,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靠近B 口,试纸变为蓝色,证明氯气已集满 (2分) 。

(3)10.5 3.答案.(1)无明显变化;红布条褪色;用分液漏斗分液(2)等于;保证分液漏斗液面上、下两边压强相等,便于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3)4HCl(浓)+Mn02 MnCl 2+C12↑+2H 20(4)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为HCl0;可将一红色布条伸入稀盐酸溶液中,若红色布条不褪色,则证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是HClO ,而不是盐酸4.答案. (1)A :Ba(OH)2 B :H 2SO 4 C :Na 2CO 3 D :MgCl 2(2)①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②2H ++CO 32-=CO 2↑+H 2O5.答案:(1)C (2)A (3)B (4)能防止NaOH 溶液倒吸(合理答案同等给分)(5)关闭b 打开a ,当分液漏斗液面高度下降到一定高度时,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则表示气密性好 6.答案(1)不能,药品会被污染,防止带入空气,加速药品的氧化变质(2)稀硫酸 ,1打开止水夹待C 中溶液有大量气泡2关闭止水夹 不能,?(3)Fe,Fe-2e -=Fe 2+,2H ++2e -=H 2↑,溶液与空气接触,易引起Fe(OH)2变质,可以在溶液上层加盖保护液,如苯等 7.答案(1)可以排除 ① ,(2分)因为FeSO 4过量,反应中有剩余,而Cl 2与Fe 2+不能共存,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Cl 2。

2Fe 2++Cl 2=2Cl -+2Fe 3+ 。

(2分)(2)2Fe 2++ClO -+2H +=2Fe 3++Cl -+H 2O (2分) (3)ABD8.9.答案:(3)①NH 4Cl 和Ca(OH)2 …………………………………………………………… 2分……………………………………………3分②P 2O 5;吸收H 2O 和NH 3;安全瓶的作用 ……………………………………4分③H 2O 2;浓NH 3·H 2O 和MnO 2 ……………………………………………… 4分10.(1)B 装置中导气管长进短出;(2)①Cu + 2H 2SO 4(浓)△CuSO 4 + SO 2↑+ 2H 2O ;②反应过程中H 2SO 4被不断消耗,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逐渐变稀,至一定浓度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③A 、D ;(3)①A 、B 、C ; ②取出剩余的铜片,洗涤干燥后称量,根据消耗铜片的质量,再计算余酸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