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c3f750e0912a2161479298e.png)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标准一、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一)课程地位《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科学管理与会计相结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现代的经济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管理会计是高级经济技术职业教学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职业知识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企业生产经济预测、决策的一般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并能结合企业的具体环境和条件,灵活运用,从而为毕业后适用市场经济条件、搞好企业的经济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业务基础。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1.课程类型:职业知识课2.适用专业:会计、企业会计与税务、财务信息管理二、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和论证情况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信息以帮助其进行经济管理的会计分支,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对于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决策(规划未来),对于目前发生的业务进行控制(控制现在)。
但目前采用的学科型的教学大纲偏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应用能力的训练显得不足。
本课程能力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体系,采用倒推法,根据培养符合单位实际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三、课程标准构建思路本课程能力标准的构建,是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从业能力为重点,结合集团公司及其他行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管理会计能力要求,依据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院能力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能力标准。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47a95d3c1ec5da50e2705c.png)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编制单位:财会金融系《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承担单位【财会金融系】学分【 3】总课时【见培养方案】编制人【财务管理课程组】制定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一、课程性质和定位《管理会计》是我系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
《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国际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
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3)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掌握生产经营单一产品及多产品的保本分析。
(4)理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5)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
(6)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
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
(7)掌握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8)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
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对数据进行提炼和计算、建立基本模型。
(2)用各种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能学以致用,能够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并控制其成本。
同时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b6921add36a32d73758141.png)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实务课程代码:3030003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3计划学时:48实践课时比例:33.33%主要授课方式:多媒体案例教学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期末考核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会计、成本会计1.概述《管理会计实务》是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技能,该课程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依托,以企业特定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以现金流量的动态分析为基础,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并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的能力。
1.1课程的性质专业课1.2课程设计理念《管理会计实务》依据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及账务处理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真实展现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以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学做合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3课程开发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高教2006[16]号文精神,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课程。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
2.课程目标《管理会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能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等。
2.1知识目标(1)了解管理会计的特点及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掌握成本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原理;(3)熟悉本量利原理及运用;(4)熟练掌握短期经营预测的具体方法;(5)会计算长期经营决策指标;(6)熟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7)熟悉责任中心划分、责任评价的方法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d90dd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8.png)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管理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管理会计活动为依据设置,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概论、战略管理领域管理活动、预算管理领域管理活动、成本管理领域管理活动、营运管理领域管理活动、投融资管理领域管理活动、绩效管理领域管理活动、风险管理领域管理活动和管理会计报告等9个部分。
通过该课程学习,引导学生认知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熟悉管理会计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各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胜任管理会计岗位的各项基础工作,并为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为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财务分析、审计、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对抗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社会能力(1)能通过各种渠道查询金融市场的最新信息;(2)能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产生的影响;(3)能通过各种媒介或深入企业收集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4)能将管理会计的知识与日常经济生活相联系;(5)能与企业一线财务人员友好地相处、沟通;(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专业能力(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2)掌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门的管理工具方法;(3)能熟练应用各项预算管理工具,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4)会应用本量利基本分析法和短期经营决策方法进行营运活动管理;(5)能正确运用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洗、目标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成本管理;(6)会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组织企业的投融资活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和投资决策;(7)能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客观的管理会计报告。
3.方法能力(1)掌握计算机常用操作方法,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相关软件,熟悉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和常用操作;(2)能熟练运用Excel工具处理财务业务;(3)能熟练掌握ERP管理系统,胜任财务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ee860dcc1755270722081c.png)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管理会计二、课程代码:03010157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核心课五、计划学时:60学时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七、课程定位: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12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18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
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管理会计》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
《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会计综合案例》等。
八、课程设计思路: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91de91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6.png)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出纳、财务管理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为适应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管理会计》课程通过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管理会计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企业管理会计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管理会计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风险防控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管理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职能、成本性态分类、变动成本法、本量利等概念;(2)知道管理会计的主要模块与功能;(3)了解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责任会计等应用;(4)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编制方法等。
2.能力目标(1)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模型,进行保本分析、保利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2)能运用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进行生产的相关决策;(3)能对标准成本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4)能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算;(5)能运用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全面预算编制;(6)培养学生对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一)》等课程,这些前续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原理,能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处理资金的筹集、生产经营、成本的核算、销售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等经济业务,为《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3928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0.png)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案例;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具体包括:1. 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2. 引入实际数据和资料,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变革趋势,介绍管理会计的新理念、新工具和方法;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介绍管理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和作用等基本理论;2. 成本核算与管理: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成本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术;3. 预算管理与控制:介绍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介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基本方法;5.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介绍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针对上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如下:1.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能够运用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执行和评估预算;4. 能够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5. 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案例教学: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场景和效果;3. 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数据和资料,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网络教学:利用在线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ea40a949649b6648d747ec.png)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我院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相对应,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管理会计》是以现代决策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战略管理、营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工程学等现代管理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数量经济分析、风险分析、数理统计推断、运筹学等方法和信息技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对现代管理科学有所了解。
这样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从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来看,必要的作业训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管理会计这门学科。
每章的重点词汇、计算公式和方法、典型案例等要熟练掌握。
做到系统把握,突出重点,把书读薄。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掌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业绩评价等各种相关知识及技术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管理会计技术或进一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管理会计概论1.1管理会计的定义1.2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3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与难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课程性质与特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变动成本法2.1成本分类2.2混合成本的分解2.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重点与难点: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涵义及理论依据,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区别及其原因。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153e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9.png)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全面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会计的定义、发展和作用;2. 学习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3. 掌握成本核算和业绩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技术;4. 培养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管理会计概述1.1 管理会计定义和作用1.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3 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2. 成本核算2.1 成本概念和分类2.2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2.3 成本估算和成本控制3. 业绩评价3.1 业绩评价的目标和方法3.2 投资回报率和经济附加值的计算3.3 基于业绩评价的绩效管理4. 预算管理4.1 预算编制和控制的基本概念4.2 预算类型和编制程序4.3 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5. 决策分析5.1 短期决策分析5.2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5.3 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管理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和调研,并进行管理会计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针对一个实际管理问题,运用管理会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4. 课程总评: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和论文质量。
六、参考教材1. 管理会计教程(第一版),李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管理会计:原理与实践(第三版),张华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73f2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3.png)
管理会计课程大纲一、引言- 课程背景和目标- 课程重要性和学习价值二、课程概述-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管理会计在决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角色三、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四、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方法与系统- 过程成本与作业成本制- 成本估算与成本审核五、预算管理- 预算概念与预算体系- 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 预算执行与预算调整- 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六、绩效评价- 绩效指标的设定与使用- 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绩效评价在激励与考核中的应用- 绩效评价与绩效改进七、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的概念与目标- 投资估值方法与技术- 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 投资决策在战略制定中的应用八、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定价- 战略投资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战略绩效评价与战略控制九、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实际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案例- 实践中的管理会计问题与挑战十、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学生反馈与体会- 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能力。
通过对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投资决策和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会计问题,并为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本课程将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30e04bd482fb4daa58d4bf7.png)
对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进行分析
任务 13:了解经营预测基本知识,掌握销 2
售预测方法
任务 14:掌握成本预测方法
2
任务 15: 掌握利润预测方法
2
2 理解决策分析的意
学习情境六 任务 16:理解决策分析的意义、程序和需 义、程序和需考虑
决策分析概述 考虑的相关成本 的相关成本
深刻理解和 掌握短期经营决策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 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 12 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10 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 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 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 18 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 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二、课程代码:03010157
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核心课 五、计划学时:60 学时 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 七、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 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 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 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 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八、课程设计思路:
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 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首先,根据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方法制定 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5587c7dc33d4b14e85246818.png)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管理会计 0412001总学时数:48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审计、投资理财、企业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管理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扩充了会计的职能,使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过程作如实反映,单纯地提供初始信息,而且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并对日常经济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考核,以保证用较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标志着企业内部管理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掌握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管理会计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其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会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本课程定量分析的实践能力,展现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是课程改革内容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03013
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课程类型:职业必修课
总学时: 74 讲课学时:44 实验(训)学时:30
学分:6学分
先修课程:《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课程基本理念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服务目标以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亦向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多重目标拓展和提升。
“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的共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习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三、、
四、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会计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本课程定量分析的实践能力,展现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是课程改革内容的重点。
根据其内容结构特点,教学模式的设计既要重视基本理论,更要重视实际操作,把重点放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上。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好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适当增加自学和辅导课时,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课时要算在自学和辅导课时中。
二、;
三、分类目标
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管理会计的特点及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2、掌握成本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原理;
3、熟悉本量利原理,掌握本量利法应用;
4、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和成本预测;
5、掌握短期经营预测的具体方法;
:
6、掌握长期决策方法及指标的计算;
7、熟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
8、理解并掌握存货控制的一般方法;
9、掌握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及编制原理;
10、掌握责任中心划分、责任评价的方法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能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确定各期间损益情况
(1)运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分期损益;
\
(2)对比差额,总结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及其优缺点;
2、能对财务资料进行本量利分析,绘制本量利分析图
(1)进行本量利相关指标的计算;
(2)根据给定的本量利资料,绘制本量利分析图;
1、能对财务成本进行预算,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1)进行成本、销售和利润的预测;
(2)参与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2、能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各项财务目标
%
(1)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2)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3、能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开展价值分析
(1)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对成本和资金进行控制,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完成;
(2)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价值分析,按部门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以挖掘降低目标的潜力;
4、能正确评价经济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通过对各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实绩和经营效。
)
¥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以班级授课为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案例的需要,适当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通过练习、实训作业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际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能牢固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三、考核评价建议
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出勤和期末考试组成。
四、教材和教材参考书选用与编写建议
教材:《管理会计》蔡维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管理会计》曹惠民立信会计出版社
《管理会计》余绪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实习”、“在线答疑”、“日常测试”、“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
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课程标准制订人:
审核:制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