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合集下载

温病学,乃苏杭之事

温病学,乃苏杭之事

温病学,乃苏杭之事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个学派,在明清之际,兴盛于苏杭两城,随着其理论体系的不断成熟,已然成为了⼀种显学。

但兴于苏杭,这种客观存在,不知是当地百姓的福⽓还是不幸。

但是客观来讲,因于地理、⽓候、⽣活⽅式等原因,温病学在苏州、杭州⼤⾏其道,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疫则必有⼤医!这是中医⼈千百年来的担当及使命,于是关于对温病的研究治疗成为了以苏杭医家为领军的江南岐黄界的天命,⼤批温病学家,诸如吴门医派的吴⼜可、叶天⼠、薛⽣⽩,钱塘医派的王孟英等,真如璀璨众星,⼀时间让苏杭成了温病学研究和发展的唯⼀中⼼。

这也是本⽂《温病学,乃苏杭之事》标题的由来,与杜甫所⾔“诗乃吾家事”如出⼀辙。

▲明代⼉科中医(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什么是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课题的⼀个医学流派。

这⼀学派在明清时期最盛于我国南⽅,在研究温热病的发⽣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作出了巨⼤贡献,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带温疫流⾏猖獗,促使诸家对温病进⾏研究,由此逐渐形成学派。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素问·⽣⽓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成温者,先夏⾄⽇者为病温,后夏⾄⽇者为病暑”。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皆相染易,⽆问⼤⼩,病状相似”。

这些内容已涉及温病的各个⽅⾯。

《难经》⾥亦载有⼀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灼热者,名风温。

”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中⽽即病者,名⽈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从⽴春节后,其中⽆暴⼤寒,⼜不冰雪,⽽有⼈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温病攻下临证点滴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温病攻下临证点滴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温病攻下临证点滴陈树人,一九二三年生,男,汉族,江苏省吴江市人。

吴江芦墟中心医院中主任医师,师承宋爱人、李畴人先生。

行医50余载。

对温热病、脾病有专长。

著有《陈树人医疗经验选编》。

在全国省级医刊上发表医学论文四十余篇,传授弟子郭丽娟等三人。

曾任吴江县第七、第八届人民代表,吴江县医药卫生学会理事。

柳宝诒说:“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

”攻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确占重要地位。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法,屡起沉疴,爰将点滴体会,简介如下。

邪结胃肠泻热通腑叶天士说:“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腑也,亦须用下法。

”邪热与有形积滞相结,则热愈炽而津愈伤,酿成阳明府实证。

证见壮热不退,舌红而干,黑有芒刺,脉数有力,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不下,神昏谵语,此时宜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例1:患者金某,男,42岁,农民。

体格壮实,夏日患热病,初起洒淅凛寒,继则壮热口渴,心烦,前医诊为暑温,投清泄之剂不效,症情加重。

余诊,询得患者饱啖酒食,复在烈日下操作,大便三天不解,腹痛拒按,舌干红,苔垢腻,脉弦数。

证属暑温挟滞,邪结胃肠,治宜泻热通腑,釜底抽薪。

白虎承气汤主之。

药用: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枳实10克,瓜蒌仁12克,粳米10克,甘草3克,花粉10克。

药后下结粪颇多,身热得退,神志转清,病虽转机,但仍口渴心烦,小溲涩痛,此乃余邪未清,阴液亏耗,上方去大黄、芒硝、瓜蒌仁,加竹叶、石斛、木通、生地之属,继服2剂,诸恙悉平。

津亏腑实增液泻下吴鞠通说:“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温病里结阳明,津液耗伤而致津亏腑实。

证见二大便闭结,小溲赤涩,口干唇裂,舌苔黄燥,甚或焦黑,脉细数。

此时需用既能养阴,又能通结之增液承气汤。

例2:患者陈某,女,38岁,教师。

患热病旬余不退,口干唇燥,脘腹撑胀,大便不行。

证属热结津亏腑实证。

先予调胃承气汤缓下,未得大便,腹部撑胀更甚,舌苔黄燥,脉细数。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

代表人物:
吴鞠通:名瑭,字配珩,以号行。"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
参以生心民得何",辜著,成不《死温病于条病辨,》而,创死立于了医中,医温是病学完整的理
论火有体各系 异医,;不力力若主创无发三展 焦医, 为也遵 纲,经 ,学而 深医不 究泥 辨不古 证精;论,力治不主;寒治若温温不有病别重,阴阴精阳,水治
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
丁家:丁甘仁医学造诣最深,从马文植学,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
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丁费马甘伯培仁雄之
龙砂医学流派由宋末元初的大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 基础,此后至明代龙砂地区名医不断涌现。清代发展为名 医群体,形成了以华士为中心和源头并不断向周边扩大, 乃至影响全国的龙砂医学流派。 清嘉庆元年在邑东五十 里,龙、砂两山屏障于后,泰清一水襟带于前,其山川之 秀,代产良医,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清代年 间姜成之将清代早中期龙山、砂山地区的叶德培、姜宗岳、 姜健、贡一凡、王钟岳、戚金泉、戚云门、孙御千八位医 家的医案汇集出版,称《龙砂八家医案》,遂有龙砂医学 或龙砂医派之名。
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对药物形态之鉴别, 药性寒温之差异, 炮制及配伍规律, 无不潜心研习. 有来配药者,必询问患者之病源, 根据处方, 查阅方书, 探讨医家用药之旨。
朱少鸿: ,家为世医。少时即随父侍诊,独立悬壶于邑。临证机动灵活,不拘泥于经方时方,
活人颇多。
承淡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在苏州司前街恢复社业,承淡安带病
江苏医学流派的文化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
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
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 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的世医流派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项 目来 源 : 技 部 科 技 创 新 计 划 —— 中 医 药 科 学 方 法 研 科 究 课 题 组 资助 ( 号 2 0 I 2 9 0) 编 0 8 M0 0 0
收 稿 日期 :0 0— 4— 6 修 回 日期 :0 0— 4— 8 21 0 0 ; 2 1 0 2
( 辑 马 虹 ) 编 源自“ 神 ” 一词 语就 是如 此 , 果将 其从 名词 看作 动 精 这 如
词 , 可 以 消 除 这 一 词 语 带 来 的 困 惑 。 的 确 , 则 如
只是一 种认识疾 病 定 位 、 因 和 病理 性 质 的理 论 纲 病 要 。八纲 辨证 中 的任 何 一证 都 不 是 单 独 存 在 的 , 证 是一 种意 向客体 , 中 医临 床 中的具 有 实 用 价 值 之 是
两 者 的 概 念 、 因 、 机 、 治 作 了深 入 探 究 , 汲 取 病 病 诊 并
中图 分 类 号 : 2 . 9 R2 2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河间、 垣、 东 丹溪 诸 家 学 说之 精 要 , 合 自己的 临证 结
经 验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学 术 见 解 。 他 主 张 不 能 以伤 寒 六 经 病 诸 方 来 通 治 温 暑 、 疟 、 毒 、 疫 , 张 治 温 而 温 温 温 主 应 以 清 里 热 为 主 , 调 寒 温 分 治 , 以寒 治 温 的 治 疗 强 其
那 么 , 些 以 中 医 证 为 名 义 的 实 验 研 究 都 并 不 是 真 这 正 意 义 上 的 中 医 研 究 , 时 也 必 定 是 一 种 重 复 性 的 同
[ ] 格斯. 1恩 自然辩 证 法 [ . 京 : 民 出版 社 ,9 5 24 M] 北 人 19 :1 .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吴有性+余霖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吴有性+余霖
• 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派,一为温 热派。前者以探讨温疫病见长,后者以研究普通温热病为 主。前者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 者为温热学说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两者皆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性
• 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一个学术流 派,它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 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 使江浙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却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而温病学说的确立又可追溯到金元之际 。
吴又可之前对“温疫”的认识
•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素问》
• “此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曹植 •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
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 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 则时行之气也。”——王叔和
– 戾气是存在于外界环境的一种物质,并可用药物战而胜之
• “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
• 途径:自口鼻而入
• 部位:邪伏膜原
–温疫之邪,……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 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 募原者也。
–温疫之邪,伏于募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 ,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因于 经,营卫所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
–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 邪热溢于太阳经:腰背项痛,加羌活; – 邪热溢于阳明经:目痛、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 – 邪热溢于少阳经:寒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加柴胡。 – 以上称三阳兼证加法 – 若见里证,则加大黄——三消饮(消内消外消不内不外也)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

吴中多良医,吴医多著述,吴中又是瘟病学说的发源地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历代名医约千余人,著作六百余种,现存吴医古籍约四百余种。

所谓"吴医古籍",是指由吴中医家编纂、著述的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和实用价值。

为弘扬祖国医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部分吴医古籍。

第一部分,瘟病类著作11种。

导言: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地势底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温热病的多发地区。

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人物的吴中温病学派形成清朝时期,在温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温病类著作十一种中,有的是温病学的名著,如《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等,屡经翻刻而经久不衰;有的则是以前从未刊刻过的善本、抄本,如《痧疹一得》、《温热朗照》;有的虽是晚近之作,然于温病亦颇多阐述。

1、《温疫论》《温疫论》二卷,明末吴又可著。

吴又可,名有性,号淡斋,姑苏洞庭(今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人。

他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疠气"说。

并阐述其传染途径,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疠气"说,相当于现今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

《瘟疫论》问世以来,校创、补注、阐发等各种版本多达三十余种。

明崇祯辛已(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江浙诸省疫病流行,许多医生多采用伤寒的方法治疗没有效果,疫病流行相当严重。

吴又可有感与此,乃仔细研究疫情病情,悟出疫病病因,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为患,致使延门合户相染死亡,传染猖獗。

并深察疫病病机传变,亦与伤寒迥别。

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关系

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关系

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
关系
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8(37)1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湿热病著作,对这些医家在湿热病及六经关系上的论述进行总结,发现湿热病与六经辨证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进行讨论及总结.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
【作者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江苏苏州215121;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吴门医派"温病学说形成的3个重要时期 [J], 欧阳八四
2.浅谈吴门温病学派对江苏地区其他医派的学术影响 [J], 杨斓;曽莉;李文林;张云;张稚鲲;郝桂荣;杨秦
3.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J], 陈超
4.吴医与吴门医派 [J], 欧阳八四;
5.运用吴门医派温病学说治疗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撷要——附验案2则 [J], 徐伟; 孙钢; 姜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标题: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原文:
时值暑令,湿热相乘,人身之络脉,易于受邪,此温病之由也。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

注释:
时值暑令:指夏季。

暑令,指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六月、七月和八月。

湿热相乘:湿,指湿度大;热,指温度高。

湿热相乘,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也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状况。

人身之络脉:人身,指人的身体;络脉,指遍布全身的血脉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易于受邪: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

此温病之由也:这是温病产生的原因。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至于伤寒,是指冬季感受寒邪,寒邪入络,阻滞经络,导致痉病的发生。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温病引起的痉病,比伤寒更为严重,因为温邪经络之邪不容易解散。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温病和伤寒的治法应当不同。

拓展: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瑭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被誉
为“吴门医派”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主要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瑭认为,温病是一类由于温热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与天气关系密切,涉及春温、夏暑、秋燥及非时之冬温。

他根据温病的症状和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9 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吴瑭的《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承。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马泽人治疗温病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马泽人治疗温病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马泽人治疗温病经验先父马泽人(1894~1969),字肇庆,江苏武进孟河人,出身于世医之家,为逊清御医马培之曾孙。

幼承庭训,家学渊源,从事临床五十余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晚年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之职,为江苏著名老中医。

先父治疗温热时证、内伤杂病均有独到之处,每能出奇制胜,屡起沉疴。

兹将治疗温热病的经验,简介于下:先父认为,治疗温热病的要点有二:一是保津液;因为温热之邪极易化燥伤津,故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前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训。

二是必须时时顾及里证,所谓里证者,即为阳明腑气闭结也。

因温热病每易邪热蕴结胃府,导致变证蜂起,因此必须通下以解其邪。

然下法之应用,常与伤寒不同,宜采取缓下、频下之法。

温病初起,当有表证未解。

发热少汗之际,先父常用葱豉、银翘、桑菊等方出入,得微汗而表邪可解,不宜过多发汗。

若发汗过多,每易导致伤津化燥。

如发热较重者,可加黄芩、山栀清热,盖在卫在气者,关键在于宣透、祛邪安正,亦寓保津之意。

若邪势鸱张,壮热少汗,其热不从外解,迅即内传于营,涉及心胞,出现口干唇裂,齿焦面垢,舌绛苔燥,进而神昏谵语,甚至动风痉厥。

此时已呈表邪未解,里热炽甚,津液耗伤的局面,亟当保其津液。

选用“三鲜汤”(鲜生地、鲜石斛、鲜沙参),“黑膏汤”(豆豉打鲜生地、桑叶打鲜沙参),既能救其津液,又可宣透表邪。

若见逆传心胞,神昏不清者,则以鲜菖蒲、鲜荷叶化服牛黄清心丸宣窍,往往一剂而津回汗出,热减神清。

考“三鲜”之用,在于育阴生津,而无腻滞之弊。

由于津液耗伤,汗源不充,不能作汗达邪,故用“黑膏汤”生津与解表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滋其液以充汗源,发其汗以解表邪之功。

如果温热之邪由卫入气,出现高热汗出,口渴神烦,面赤脉洪等症,此时津液尚未过分耗伤,当用“白虎”之类泄热存阴,使其热退津复。

若徒用养阴生津之药,一则津液未必遽生,二则邪热反胶锢难解,邪恋不去,又会进一步耗伤津液。

温病初起,若施以表散而热不减者,往往由于腑气闭结所致。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用于温病的独特诊 法, 丰富 了诊 断内容。治疗上注重病程 , 分段论治 , 变通诸 法与 下法治疗急症 , 用药 因时制 宜, 以轻 灵见长 ,
同时, 强调“ 先安 未受邪之地” 防治思想。吴门医派还 出版 了中医第一部 医学刊物《 的 吴医汇讲》 它不仅 强调科 学性、 , 专业性、 学术性 , 而且 一再强调创新性 , 营造 出清新、 活跃的学术氛疗观对温病学说 的发 萌具有启迪作用。明代 吴又可创立 了温邪感染途径为 口鼻之说 , 其 较之
伤寒 自皮毛体表感邪的发病 学说 有 了实质性的突破 和创新 , 起到 了先导作 用。清代叶天士明确提 出“ 温邪” 是导致温病的主 因, 摆脱 了“ 热病者 皆伤寒” 的束缚 , 从根本上划清 了温病 与伤寒的界限。叶天士在《 温热论》 中首先把 温病分 为温热和湿热两 大类 , 三时伏气外感》 在《 中又具体分为春温、 风温 、 春温暴感、 暑温 、 暑湿、 暑厥 、 疟疾、 痢疾 、 燥, 临证指 南医案》 秋 《 又列冬温、 伏温、 暑风、 秽疾、 疫病 、 温、 痧等 。叶 氏在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 系的 同时, 风 发 还创立 了“ 察舌” “ 、验齿” “ 、辨斑疹” 等一 系列适
是说, 调和 、 平衡是 防病治病所 要达 到的 目的。
治 未乱与治 未病
段《 黄帝内经》 中有关“ 治未病” 的具体论述。 《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中提及 :是故圣人不治 “ 已病 治 未 病 , 治 已 乱治 未 乱 , 之谓 也 。夫 病 已 不 此
成 而后 药之 , 已成 而后 治之 , 乱 譬犹 渴 而穿井 , 而 斗
2 1 年第 4 00 期
撞 交合后 产生 调和 之气 , 中才 产生万 物 。可 见调 从 和 之气 之重 要 , 万物 从 本 质上 来说 , 应具 备 调 和 是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经绶章(1875—1939),近代姑苏名医,秉性聪颖,刚强耿直,早年随名医沈跃南学医,擅长内外科。

五十岁后,专攻温热病,名噪江浙。

经氏于温热病,研究有得,深邃于吴鞠通、叶天士、王孟英之学说。

治法上,效叶氏卫气营血辨证,认为初感温邪,首先犯肺,治则必须“因其轻而扬之”,予轻宣透表为治,如“桑菊饮”、“银翘散”为基本方。

挟湿者合用“三仁汤”,以宣气化湿,至五、六天不解而热扰胸膈,心中懊恼则加用“栀子豉汤”,宣肺以散在表之邪,透上以清在里之热。

温病早期出现高热,病情虽重,只要邪犹在卫,同样可以轻剂宣解取胜。

若由于失表而病邪入里,症见高热,胸闷烦躁不安,颈胸布发白㾦,舌质红,脉洪大或濡数,治以清泄里热兼以透发,冀其邪从气分而解,不致陷入营血。

常用药物如薄荷、蝉衣、牛蒡、桑叶、鲜芦根、连翘、赤芍、玉泉散等。

如气分证未罢,又见入营,内陷心包证时,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红疹隐隐,舌绛起刺,脉来细数,治当清泄营分之热,兼透气分之邪,确可使病情转危为安。

药用桑叶、赤芍、金银花、连翘、黑山栀、鲜芦根、神犀丹等。

经绶章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热病治疗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先师经绶章擅治温病,当时名噪江浙,桃李盈门,今年为先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吾侪将经师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验案,作一简要的整理,做为纪念,并供参考。

一、注重辨证经师对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诸贤推崇备至,临证悉宗其说,参以己意,注重辨证论治。

例1:宋X,男,32岁。

湿温重证,今交四日,壮热不退,体温39.6℃,汗少,胸闷,泛恶,烦躁,神识时有清昧,糊语,不寐,大便先结,次而旁流,日行十余次,按腹柔而无痛。

舌干苔黄腻、尖绛刺,脉濡数不调。

邪热湿滞交蒸,外无出路,有逆传心包之势。

治以清里透表,开蒙利窍。

1、淡豆豉10克,桔梗3克,天竺黄10克,朱茯苓10克,川连1.5克,生紫苑10克,枳壳4.5克,建曲10克,佩兰4.5克,朱连翘10克,郁金3克,赤芍10克。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

不可不学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第一单元绪论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三、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湿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四、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2、各性(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

叶天士盛名的原因分析

叶天士盛名的原因分析

叶天士盛名的原因分析苏州市木渎医院金庆江叶天士,号香岩(1667—1746),名桂,晚号上津老人。

吴县人,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畔。

祖、父俱精儿科,叶大士继承家学初习幼科,后双从师十七,学力日进,扩充其道于内科-f-j,未满三I.岁便闻名于世。

创立温病学说,发明杂症论治,贡献卓著,堪称吴中杰出医家之最。

叶天士一牛忙r诊务,其论著、医案和评本都是门人及后代记录、收集或整理而成。

叶氏晚年尝游于洞庭山,桂将积年论治温病之经验讲授于门人顾景文,顾氏即信笔录记成篇。

该篇苗‘刊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之《温热证治》,后为华蚰云《续选临证指南》收辑,改名《叶天士温热论》。

《温热论》的闻世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

最著者:吴瑭、章楠、j三上雄”。

《临证指南医案》十卷,本著系叶棒弃世后,系华蛐云等门人后学收录购求叶梓遗案编辑而成,乾隆丙戌年(1766)刊印。

内容以内科杂病为主,包括妇科和儿科。

陆以’计舌《冷庐医话》云:“《临证指南》虽成』:叶氏之f J人,其审证立方,文多町法町传。

”由于治案切J:临床实用,流传极广。

故工凯钧《友渔斋医话》云;“近来习医者,案头无不置,‘叶氏医案”。

因此可以说叶天士是我们吴门医派中最为杰出的医学家。

笔者研究吴f J医家近一十余年,曾经对叶天士的世系、生平、轶闻、故居、师承、著作、学术思想、后世影响等方面进行过系统的考证,曾撰《叶桂考略》发表于《南京中医学院学报》,与此同时也从中感悟剑叶天}:之所以能成就卓越,盛名天下,是与如卜..-一些因素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背景 l、明清瘟疫大流行明术清初,兵灾不断,饥荒连年,瘟疫肆疟,据载其问全国发生的瘟疫大流行多达三十多次。

对于当时的隈学家/fi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192,卉儒从医名医辈出中困自古就自.“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遣训。

例如李时珍,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姑苏纪事:吴门医派温病学的肇始者——王履

姑苏纪事:吴门医派温病学的肇始者——王履

姑苏纪事:吴门医派温病学的肇始者——王履吴门医派温病学的肇始者——王履作者:陈其弟苏州是温病学派的发源地,在明朝初年,一位叫做王履的昆山人是该学派的开创性人物,值得称道。

吴门多名医,据《吴中名医录》统计,吴中历代医家有1200余人,其中医官、御医百余人。

十三世纪下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苏州时,苏州粉墙黛瓦的建筑、小桥流水的风貌、鱼腥虾蟹等物产和吴门医派的特色,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马可波罗游记》说“苏州城漂亮得惊人”,“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善于探出病根,对症下药”。

吴门医派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几大不同的医学流派。

其中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的代表。

明清时期,人们将这里的中医称作“吴医”。

明代杨循吉在《苏谈》一书中称:“今吴中医称天下”。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名医唐大烈将当地31位医家的医论、医评、验方、考证、笺记汇编成《吴医汇讲》,每年1卷,前后共出11卷。

从此,“吴医”这一名称始行天下。

▲《吴医汇讲》吴门医派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苏州温病学派的兴起密切相关。

在温病学说形成之前,一般医家都遵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论证方法,进行辨证论治。

苏州地处东南卑湿之地,是瘟疫、温病的屡发地区,据《崇祯吴县志》记载,早在建武十四年(38),吴县(今苏州)发生过“大疫,死者万计。

”在宋代,淳化四年(993)、建炎四年(1130)、绍兴元年(1131)、乾道元年(1165)、庆元元年(1195)、庆元五年(1199)又先后发生过6次大疫。

据《林屋民风》记载,元代天历三年(1330)“春,三吴之人饥疫死者数十万。

”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温病疗效不佳。

在长期的大量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明清两代,一批吴中名医,著书立说,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三大特点。

运用吴门医派温病学说治疗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撷要——

运用吴门医派温病学说治疗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撷要——

散,同时给予甲泼尼龙静滴。

甲泼尼龙属糖皮质激素,笔者认为按照四气五味来划分,糖皮质激素性味属辛甘酸而温,小剂量激素以辛温为主,起少火生气之功。

药后阳气来复,气化复常,见头颈微汗、小便增多,故二诊浮肿消退,喘气减轻,遂去五苓散,加干姜、补骨脂温壮脾肾,乃治本之法。

三诊加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合补骨脂为李可老中医肾四味,进一步加强补肾固本之力。

四诊诸症减,故在三诊基础上减少炙甘草与干姜(甘草干姜汤)的用量,但仍然维持比例不变,温养后天脾土以养先天,加黄芪益气补肺。

参考文献[1] 王刚,金劲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认识初探[J/OL].天津中医药:1-4(2020-02-18)[2020-03-09].ki.net/kcms/detail/12.1349.R.20200214.1710.004.html.第一作者:王刚(1983—),男,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医肾病学专业。

通讯作者:金劲松,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jjs1968@收稿日期:2020-02-25编辑:吴 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导致全球范围的大流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制定并升级了七版诊疗方案,充分肯定中医药早期介入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缩短住院天数,防止轻症转成危重症,使危重症好转等。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疫情期间共收治87例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并非纯属中医“寒湿毒”范畴,而是多为“寒湿温疫”表现[1]。

我们作为苏州市卫健委指定的中医专家全程参与苏州地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临证时基于吴门医派的温病学说对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中医分型进行分析,分型分期论治,并运用协定方柴仁汤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40例,现将临证体会汇报如下。

1 苏州地区新冠肺炎患者中医病因病机与致病特点根据新冠肺炎在苏州市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中医病机演变规律,我们认为应归属于中医“疫病”“温病”两者合而为之的“寒湿温疫”范畴[2]。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王天如对温病运用青蒿的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王天如对温病运用青蒿的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证论治:王天如对温病运用青蒿的经验王天如,1922年生,常熟市梅李中心卫生院副主任中医师。

受业于祖父王士希,士希为曹仁伯五传弟子,享盛名,人称王青蒿。

又受业于常熟名医吴半淞,擅温病。

于1942年开业,传弟子数人。

临证经验丰富,善治外感时病,治内伤以脾胃病见长,曾在国家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王天如老中医幼承家学,其祖父王士希先生为常熟一代名医,擅治外感热病,尝用青蒿,侪辈极推崇,咸以“王青蒿”之别称誉之。

及长,师事邑之名吴半淞,吴氏亦善治温,习用青蒿。

王老中医悬壶四十余年,秉先辈遗教,其治温病经验丰富,对青蒿之运用颇多独到处。

兹略作整理,以供同道参考。

一、对青蒿性味功用的见解王老中医认为,唐宋以前医家大多拘泥于《神农本草经》之说,确认“青蒿治骨蒸劳热为最。

”(北宋〃苏颂《图经本草》)鲜有治温之说。

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始收载“治疟疾寒热”之重要作用。

李氏此说虽转引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然其对青蒿作用的发掘不失为别具慧眼之一代宗师。

随着温病学说的兴起,迨至清代,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们,纷纷冲破“古方多单用之”(《图经本草》)的羁绊,通过随证灵活配伍,使青蒿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在温热病临床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其治温之成功效果,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等温病学派的各家著述中。

王老中医认为,青蒿之所以在温热门中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性味青蒿味苦微辛性寒,气禀芳香。

芳香药物而具苦寒之性者,除本药外别无他药。

其特异之性味,是提供多种用途的内在条件,亦即既退内伤骨蒸劳热,又清外感暑湿实热的客观依据。

根据吴仪洛“凡苦寒药,多与胃家不利,惟青蒿芬芳袭脾……不犯冲和之气”(《本草从新》)的论点,尝谓:“青蒿解暑涤热之功优于佩、藿,苦寒清热之力次于芩、连,然其药性平和,副作用少,故可广泛施于温热的治疗。

(二)归经关于青蒿的归经问题,历代医家各抒己见,似乎令人无所适从。

吴门医派的渊源及展望

吴门医派的渊源及展望

13现代养生 2021年9月第21卷第18期研究综述吴门医派的渊源及展望石阶瑶【摘要】 吴门医派作为江南文化的精粹,曾经以“吴中医学家天下”之称在中国医学史上独领风骚,为人民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源泉,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

因此,对吴门医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特色等进行溯源研究,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贵财富,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也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适应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新要求,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吴门医派;溯源;形成;特点;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 R-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8-013-04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成果(编号:2018ZDJD-B018);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2021LX117);苏州市职业大学基金项目(编号:SVU2021WWH29)作者单位: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并强调“只有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才能让古老的中医药学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吴门(现称苏州)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1],千百年来名医辈出、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吴门医派,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和吴文化的 “金字招牌”,为吴地的社会繁荣和人民医疗健康作出了杰出贡献,更是对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吴门医派沿续百年的很多中医技术已经或濒临失传,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传承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对吴门医派的溯源研究,有利于其传承、创新和发展,同时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吴门医派的历史渊源纵观医学史,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就会产生与医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吴医也不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
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于是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伤寒论》一书。

张仲景很自负地认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自《伤寒论》问世后,历代医家无不奉为圭臬。

伤寒病是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以伤寒病命名,列治法三百九十七条,组方一百一十三首,用药九十七味,历经千百年,中医藉此治病,屡治不爽。

可贵的是《伤寒论》继《黄帝内经》之后曾提到温病,但有症状而无治法,语焉不详。

这与张仲景身处中原,所见所闻以伤寒为主有关,说明张仲景在临床中发现过有别于伤寒的温病,而他只是注重了伤寒的研究。

但亦足以说明在张仲景丰富的临床中,或他同时期的医学信息中,也发现过有别于“伤寒”的“温病”。

或许与伤寒相比仅见一二,但他仍然忠实的记录下来,使后人能有脉络可寻。

王履,温病学派的先驱者。

元末明初之际,昆山人王履(朱丹溪的学生),在临床研究中承袭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思想,但以感邪的即病与不即病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之处。

王履在他的《医经溯洄集》中说:“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

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

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

”其病因虽不殊,但施治不得混淆,王履明确提出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观点,澄清了当时对温病、伤寒的模糊看法,指出温病是与伤寒不同的一类疾病,在治疗上应“治以辛凉苦寒”,有异于伤寒的“辛温解表”,使温病在名称和治法上摆脱了伤寒的羁绊,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因此,王履的学术认识成就了他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先驱者的地位。

吴有性,温病学派的奠基者。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明末清初吴县洞庭东山人。

他目睹疫病流行的凄惨景象,就放弃科举,绝意仕途,走上了医学研究的道路。

疫病流行之际,他怀着极大的热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深入疫区,登门串户,调查疫情,观察症状,记录病情,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治疗瘟疫的经验。

翌年就写成《温疫论》一书,对瘟疫的预防和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提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有一种致病物质“戾气”,
是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他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观察到“戾气”有多种多样,不同“戾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并且他已经观察到某种“戾气”会侵犯某个脏器组织。

《温疫论》书中记载了鼠疫、白喉、天花、麻风、肺结核、流行性脑炎等不同的传染性疾病。

在疫病传染途径上,他明确指出“邪从口鼻而入”,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同病人接触传染,在疫情的流行特点上,他已注意到散发性和大流行的区别与联系,并有很多合理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吴有性在传染病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开创了中国传染病学的研究,《温疫论》是我国最早研究瘟疫的专著。

他提出的“杂气学说”为吴中温病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成书不到两年,就有刻本刊行。

嗣后,各种版本络绎不绝,康熙年间,日本医家也翻译了这部著作。

吴有性的“戾气”致病说在显微镜尚未发明、病原微生物闻所未闻的年代就被提出,是前人未有的创举,《温疫论》的刊行,代表了吴门医派在当时国际科技最前沿的水准。

叶桂(天士),温病学派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由于医家们的思想受到“尊经崇古”观念的束缚,不敢直面温病,只是强调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企图避免和《伤寒论》的直接矛盾,所以一段时间来客观上延缓了温病学说发展的良好势头。

清初以后,温病学说日趋成熟,迨至叶桂《温热论》的问世,完善了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确立和推动了吴中温病学派的诞生。

叶桂(1667-1746),字天士,清康乾年间人。

他认为伤寒一症由感受风寒所致,而温病的病因则是温热之邪。

伤寒病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先犯足太阳经,由表入里,循六经传变。

温病之邪则由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邪犯上焦肺卫,由浅入深,循卫、气、营、血途径传变。

伤寒之邪留滞,由寒化热入里,易伤阳气。

温热之邪则热传速变,表里俱热,易损阴津。

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伤寒在表,用辛温发汗,疏散风寒。

温病在表,则用辛凉轻清,透泄热邪,以顾护津液为主。

他明确提出了温病学说中卫、气、营、血的辨证治疗法则。

这是一种学说的
创新,“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阐明了温病卫气营血四个层次由浅入深传变的规律。

同时叶桂还制订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广泛应用于温病临床。

在温病的诊断方法上他发明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等体征,并且有较详细的记录和总结,对当时医家诊断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温病学说是一门与伤寒学说并列的外感发热病治疗学,是吴中医学的标志性学说,并且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

继叶天士之后,吴中医家周扬俊的《温热暑疫全书》、薛雪的《湿热论》、缪遵义的《温热朗照》以及邵登瀛的《四时病机》等研究温病学说的专著纷纷问世,掀起了研究温病学说的高潮。

吴中地区成为当时温病学说研究的中心。

从此,温病学说广为流传,播扬大江南北。

继之,江苏淮阴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广其义,浙江会稽章虚谷的《医门棒喝》畅其识,海宁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传其学,这些都是中医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温病学著作。

因为温病学说的创新观念,卫、气、营、血治则成为医家的有效辨证方法,使人们对这一类发热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有了较好的疗效和可靠的手段。

雷允上,温病学派中成药开创者
雷允上作为叶天士的同门师弟,均师承王子接(晋三)门下,在医药学术上受叶天士影响较大,叶天士在辨证诊治方面确立了温病学说的诊断法则,雷允上不仅精通医道,更擅长修合丸散膏丹,主攻时疫急救药及以道地药材为原料的常见、多发病的治疗药,在诸多江南大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时为民所重”,名声鹊起,成为姑苏名医,在《苏州府志》、《吴县志》等地方志中和《雷允上墓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资料、辞书中,均有所记载。

只是盛名之下,难免世人只知其药,而不知其医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