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之源、涵、流刍议
"学术争鸣"
作者单位#!#A#"#苏州市吴中中医医院肝病中心!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所$筹%
作者简介#陆治平$#>%S@%!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吴门医派&B @:+/(##$>%!#S"!$AE#$>R 7):
通讯作者#陈超$#>AS@%!本科!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吴门医派学术继承&B @:+/(#734173+)#>AS E P +3))R 7):R 71
吴门医派之源%涵%流刍议
陆治平&陈超
!关键词"&吴门医派(&源流(&叶天士(&温病学说(&现代肝病(&黄疸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I &.)/##"R $>%>J K R /551R #%?=@#?=>R !"#"R "%R "!$&&吴门.#/!苏州的古称!战国时为吴国都城!虽历经朝代变更!但以用,吴-最多!后亦称吴中’吴郡&辖地最广时包括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省苏南地区以及浙西地区&苏州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A""多年的文化浸润!使苏州$吴门%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吴文化-&吴医不仅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还为祖国医学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形成了一个以温病学说为主的重要学术流派444,吴门医派-&@B 源
南宋郑樵谓,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笔者以为!学术之精!缘于源流之久远&吴门中医何以成为中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5是因为其源远流长&早在周代的沈羲!汉代的赤松子’负局!南北朝的顾欢等方士都已在吴地制丸炼丹!施济百姓!消灾除病&据0苏州府志1载!唐朝周广为苏州第一位御医&南北朝"梁天嘉二年!苏州僧人知聪!精通医术!他携0内外典1’0本草经脉经1’0明堂图1等#%=卷医书东渡!长期在日本传授汉方医及针术&其后辈亦精医术!被日本天皇赐以,和药使主-称号!子孙世袭!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汉方世医&这是苏州最早的中外医学交流史!也是中国医书直传日本的最早记载(元朝名医戴思恭是朱丹溪众弟子中最得其传者!其,学纯粹而识臻远-!同时也是传丹溪之学最有成效者!既能推求师意’细心专研’得其奥旨!又能立足临床实际’透过师承’加以发挥!著作0金匮钩玄1’0证治要诀1’0证治类方1’0推求师意1等&赵良仁从丹溪学医!治疗多有奇效!所著0医学宗旨1’0金匮方衍义1并0丹溪药要1等书$明"王鏊0姑苏志1%&王履0医经溯洄集1等书!对中医理论多有阐发(葛应雷’葛可久父子吸取刘完素,河间学派-’张元素,易水学派-的成就!善治疑难杂症!享名江南!著有0十药神书1以传世!是修学内科之必读!也是中国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北宋重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两 者 的 概 念 、 因 、 机 、 治 作 了深 入 探 究 , 汲 取 病 病 诊 并
中图 分 类 号 : 2 . 9 R2 2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河间、 垣、 东 丹溪 诸 家 学 说之 精 要 , 合 自己的 临证 结
经 验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学 术 见 解 。 他 主 张 不 能 以伤 寒 六 经 病 诸 方 来 通 治 温 暑 、 疟 、 毒 、 疫 , 张 治 温 而 温 温 温 主 应 以 清 里 热 为 主 , 调 寒 温 分 治 , 以寒 治 温 的 治 疗 强 其
文章 编 号 :0 1—6 1 ( 01 0 10 9 0 2 0) 7—0 0 0 3—0 4
・
学 术 探 讨
・
吴 门 医派 温病 学 术 思想 及 其 创 新
陈 超
( 州 市吴 中 中医院 , 苏 苏州 250 ) 苏 江 1 1 1
关 键 词 : 门 温 病 学 术 思 想 / 展 趋 势 吴 发
“ 神 ” 一词 语就 是如 此 , 果将 其从 名词 看作 动 精 这 如
词 , 可 以 消 除 这 一 词 语 带 来 的 困 惑 。 的 确 , 则 如
只是一 种认识疾 病 定 位 、 因 和 病理 性 质 的理 论 纲 病 要 。八纲 辨证 中 的任 何 一证 都 不 是 单 独 存 在 的 , 证 是一 种意 向客体 , 中 医临 床 中的具 有 实 用 价 值 之 是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
'.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2009-8-19 14:15:00 来源:中医药文化作者:陈仁寿
江苏省是科技文化大省,人文荟萃,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世代名医辈出,医著汗牛充栋,
人物与文献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医学流派纷呈,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学术流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综观历史,江苏省古代中医流派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二是以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三是以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为模式的世医流派。三者或有交叉,但各有传承文脉和特色,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得以了解传统中医的传承模式,以启现代中医教育。
一、地域流派
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和山阳医派是以地域命名的中医流派,在国内影响较大,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医流派中的各种类型,能够反映中医的传承形式和特色,对现代中医教育与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1.吴门医派
江苏苏州地区历代文化发达,名医众多,著述颇丰。据统计,苏州历代名医有1400余家,著作600余部。“吴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以前“吴医”由医家
兼道家主宰,比如周代的沈羲、汉代的负局先生、南朝的顾欢等,他们都能自制丸药,治病
救人。至唐代开年间,出现了能够用理论来指导临床的医家,即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
周广。现存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吴医”的是唐代《明皇杂录》。
吴门医派的鼻祖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而朱丹溪的门人戴思恭则是吴医形成的引导者…。自元末明初,戴思恭徙吴行医,传王仲光而使“吴中医称天下”以来,明代中叶由薛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吴有性+余霖
• 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一个学术流 派,它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 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 使江浙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却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而温病学说的确立又可追溯到金元之际 。
• 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派,一为温 热派。前者以探讨温疫病见长,后者以研究普通温热病为 主。前者为温疫学说的创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 者为温热学说的成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两者皆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温病学派的主要医家及代表著作
该书创造性的提出了病因学中戾气的新概念,揭示了疫病 的传染方式、入侵部位和传变特点,创立了疏利募原、分 消表里的治则,与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还剖析了温疫 与伤寒的相似与迥异之处。
它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继《伤寒论》之后又一部论述急性 外感传染病的专著,在外感病学记传染病学上,均占有重 要的地位。
社会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清·叶桂《温热论治》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舌齿斑涪的辨别
• 清·薛雪《湿热条辨》 • 清·余霖《疫疹一得》
–常用石膏重剂泻诸经表里之热 •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标题:温病条辨序原文及注释
原文:
时值暑令,湿热相乘,人身之络脉,易于受邪,此温病之由也。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二者治法,自当不同。
注释:
时值暑令:指夏季。暑令,指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六月、七月和八月。
湿热相乘:湿,指湿度大;热,指温度高。湿热相乘,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让人感到闷热,也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状况。
人身之络脉:人身,指人的身体;络脉,指遍布全身的血脉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易于受邪: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
此温病之由也:这是温病产生的原因。
至于伤寒,则寒邪入络,胶滞于经络之间,而病痉:至于伤寒,是指冬季感受寒邪,寒邪入络,阻滞经络,导致痉病的发生。
温病痉者,比伤寒为甚,以其经络之邪,不肯随便解散也:温病引起的痉病,比伤寒更为严重,因为温邪经络之邪不容易解散。
二者治法,自当不同:温病和伤寒的治法应当不同。
拓展: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瑭所著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被誉
为“吴门医派”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主要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瑭认为,温病是一类由于温热邪气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与天气关系密切,涉及春温、夏暑、秋燥及非时之冬温。他根据温病的症状和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9 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吴瑭的《温病条辨》对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承。
温 病 学 - Singapor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
·绪 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
1.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初步认识 2.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
·绪 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
(1)关于病名:
“温病乃起”
“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苦”
“民乃厉,温病乃作”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绪 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
(2)关于病因: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生气通天论》 “岁中有厉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肘后备急方》
(4)关于预后:
“病温,虚甚死” —《素问·玉版论要》篇
(5)关于治疗:
《素问》: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伤寒论》:提出清热、攻下、养阴等法 《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
·绪 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
(6)关于预防:
“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素问·刺法论》 “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 防备之”
·绪 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形成
明清时期温病学主要成就概括(续)
医家 吴鞠通 王孟英
代表著作 《温病条辨》
学术成就 倡导三焦辨证 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以经典为经,以后世名著为 《温热经纬》 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绪 论·
伤寒与温病学派论争简介
伤寒学派
1.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 户,《伤寒论》六经辨证即为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
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吴中多良医,吴医多著述,吴中又是瘟病学说的发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历代名医约千余人,著作六百余种,现存吴医古籍约四百余种。
所谓"吴医古籍",是指由吴中医家编纂、著述的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很多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为弘扬祖国医学,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部分吴医古籍。
第一部分,瘟病类著作11种。
导言:
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地势底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温热病的多发地区。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为代表人物的吴中温病学派形成清朝时期,在温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温病类著作十一种中,有的是温病学的名著,如《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等,屡经翻刻而经久不衰;有的则是以前从未刊刻过的善本、抄本,如《痧疹一得》、《温热朗照》;有的虽是晚近之作,然于温病亦颇多阐述。
1、《温疫论》
《温疫论》二卷,明末吴又可著。吴又可,名有性,号淡斋,姑苏洞庭(今江苏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人。他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提出了"疠气"说。并阐述其传染途径,创立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疠气"说,相当于现今的烈性传染病,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瘟疫论》问世以来,校创、补注、阐发等各种版本多达三十余种。
明崇祯辛已(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江浙诸省疫病
流行,许多医生多采用伤寒的方法治疗没有效果,疫病流行相当严重。吴又可有感与此,乃仔细研究疫情病情,悟出疫病病因,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为患,致使延门合户相染死亡,传染猖獗。并深察疫病病机传变,亦与伤寒迥别。遂萌生"守古法不合今病"之旨,依据治验所得,奋笔撰就《温疫论》一书,立论制方,极尽剖析,开创了瘟病学说之先河。著作刊行后,风行海内,历久不衰,并对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有莫大的推动作用。
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关系
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
关系
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8(37)1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湿热病著作,对这些医家在湿热病及六经关系上的论述进行总结,发现湿热病与六经辨证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进行讨论及总结.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
【作者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江苏苏州215121;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吴门医派"温病学说形成的3个重要时期 [J], 欧阳八四
2.浅谈吴门温病学派对江苏地区其他医派的学术影响 [J], 杨斓;曽莉;李文林;张云;张稚鲲;郝桂荣;杨秦
3.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J], 陈超
4.吴医与吴门医派 [J], 欧阳八四;
5.运用吴门医派温病学说治疗苏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证撷要——附验案2则 [J], 徐伟; 孙钢; 姜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门医派温病学术思想及其创新
难 于 其 易 ”意 为 要解 决 困难 的事 情要 趁 它 尚处 于 ,
容 易 解 决 状 态 的时 候 。第 六 十 四章 有 “ 之 于 未 为 有, 治之 于未 乱” 强调 治理混 乱应 在其 尚未发生 的 ,
时候 。同一 章 还有 “ 其脆 易 百度文库 , 微 易散 ” 指 出力 其 ,
用于温病的独特诊 法, 丰富 了诊 断内容。治疗上注重病程 , 分段论治 , 变通诸 法与 下法治疗急症 , 用药 因时制 宜, 以轻 灵见长 ,
同时, 强调“ 先安 未受邪之地” 防治思想。吴门医派还 出版 了中医第一部 医学刊物《 的 吴医汇讲》 它不仅 强调科 学性、 , 专业性、 学术性 , 而且 一再强调创新性 , 营造 出清新、 活跃的学术氛 围。
应以清里热为主 , 以寒治温的治疗观对温病学说 的发 萌具有启迪作用。明代 吴又可创立 了温邪感染途径为 口鼻之说 , 其 较之
伤寒 自皮毛体表感邪的发病 学说 有 了实质性的突破 和创新 , 起到 了先导作 用。清代叶天士明确提 出“ 温邪” 是导致温病的主 因, 摆脱 了“ 热病者 皆伤寒” 的束缚 , 从根本上划清 了温病 与伤寒的界限。叶天士在《 温热论》 中首先把 温病分 为温热和湿热两 大类 , 三时伏气外感》 在《 中又具体分为春温、 风温 、 春温暴感、 暑温 、 暑湿、 暑厥 、 疟疾、 痢疾 、 燥, 临证指 南医案》 秋 《 又列冬温、 伏温、 暑风、 秽疾、 疫病 、 温、 痧等 。叶 氏在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 系的 同时, 风 发 还创立 了“ 察舌” “ 、验齿” “ 、辨斑疹” 等一 系列适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江苏主要中医流派分类与特点
2009-8-19 14:15:00 来源:中医药文化作者:陈仁寿
江苏省是科技文化大省,人文荟萃,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世代名医辈出,医著汗牛充栋,人物与文献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医学流派纷呈,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颇具地方特色的学术流派,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综观历史,江苏省古代中医流派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二是以学术思想为脉络的学术流派;三是以家族或师徒经验传承为模式的世医流派。三者或有交叉,但各有传承文脉和特色,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得以了解传统中医的传承模式,以启现代中医教育。
一、地域流派
江苏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和山阳医派是以地域命名的中医流派,在国内影响较大,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医流派中的各种类型,能够反映中医的传承形式和特色,对现代中医教育与传承具有借鉴意义。
1.吴门医派
江苏苏州地区历代文化发达,名医众多,著述颇丰。据统计,苏州历代名医有1400余家,著作600余部。“吴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以前“吴医”由医家兼道家主宰,比如周代的沈羲、汉代的负局先生、南朝的顾欢等,他们都能自制丸药,治病救人。至唐代开年间,出现了能够用理论来指导临床的医家,即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周广。现存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吴医”的是唐代《明皇杂录》。
吴门医派的鼻祖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而朱丹溪的门人戴思恭则是吴医形成的引导者…。自元末明初,戴思恭徙吴行医,传王仲光而使“吴中医称天下”以来,明代中叶由薛立斋作为“苏之医派崛起于后”的代表人物,至清代温病学派的兴盛,前后几百年间,形成了世人瞩目、传承不衰的吴门医派。但是“吴医”广传天下,始于清代名医唐大烈。他把苏州地区三十一位医家的医论杂著汇编成《吴医汇讲》十一卷,刊刻印行,使“吴医”名称盛行于世。吴门医派具有“儒医多,御医多,医学世家多,著作多,温病学说发源地”等特点,其内涵较广,由诸多学术流派、世医流派组成,是国内具有相当影响的一大中医流派。
吴氏中医分享---辨治外感热病学术思想
吴氏中医分享---辨治外感热病学术思想
外感热病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
周仲瑛教授认为外感热病应该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伤寒”主要是外感寒邪所引起的急性热病,如张仲景《伤寒论》之伤寒。这个容易与温热病及瘟病相区分,重点要区分的就是瘟病与温热病。区分两者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疾病性质不同。瘟疫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可分为温疫和寒疫两种。如陆懋修在《世补斋医书·温疫病》所言:“夫疫有两种,一为温之疫,一为寒之疫,不得以治寒疫者治温疫,更不得以治寒疫者治温病也。”虽然后世医家常认为“伤寒百不及一”,但是结合《伤寒论序》及所处的历史年代,当时以寒疫为
主的事实不容怀疑。可见瘟疫是温疫和寒疫的统称。而温热病则是病性为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因此,不能将瘟疫划入温热病。其次,发病特点不同。瘟疫传染性强,不论体质强弱、男女老幼,发病多急,传变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往往可导致危重证候。温热病发病则可缓可急,与所患疾病和个人体质有重要关系。最后,证治规律不同。瘟疫-气-病,症状相似。所感染的疫气往往决定疾病发生和发展,与正气关系相对较小,加之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辨治要求往往需要快、狠、准。具体于一种瘟疫,治疗原则往往相同或相似。而温热病有所不同,辨治方法除了所感时邪的性质外,往往要结合病人的体质,治疗急缓也要看具体的病证,如湿热病的治疗往往难求速效。
因此,周仲瑛教授认为外感热病主要分为伤寒、温热病及瘟疫。伤寒以外感寒邪为主,温热病即四时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冬温等不同。伤寒和温热病主要从寒热性质来区别,同时突出强调瘟疫的特殊性。对瘟疫的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极大。近年来的SARS及甲流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值得对瘟疫的证治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减轻瘟疫的危害和影响。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吴湛仁:吴门名医吴怀棠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一、吴先生传略
家父吴怀棠,江苏省名老中医。名文棨,1917年7月出生于姑苏阊门石塔头,殁于2011年3月,享年95岁。幼时曾就读于周王庙弄培养小学,继至上海民立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1934年师从苏州名医经绶章先生,1939年学成在金门香肠弄开业行医,精研岐黄之学,常怀割股之心,视病不分贫富,遣药重在效用,专攻伤寒温病,以至获效甚众,三五年后,已誉满阊胥,在当时“五洋帮”、“眼镜帮”、“苏北帮”中名气甚响,还和麺馆业建立了特约就诊关系。与同门师弟兄朱襄君、沈养吾、沙星垣、奚凤霖、吕一平等共同创立“经氏学社”,一起探讨中医学术,交流临证经验,在苏州中医界有一定影响。
解放前几年,西医在苏州发展甚快,由于“盘尼西林”、“雷米封”等西药较多使用,中医业务大受影响,父亲因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了六年中学,英文基础扎实,在徐维达等有名西医的帮助下,自学了解剖学、生理学、近世内科学等西医知识,还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但坚持西学中用,救人为先。解放初期,曾到邮电局筹建职工医务所,由于这一经历,为日后投入中西结合教学工作打好了功底。
由于热爱中医,二年后又自行开业,并收金士璋、徐文华、许祖浩、曹福英、吴定娟五位门人,家中一时书声朗朗。当时正在开展合作化运动,为响应号召,与同道金绍文(儿科名家)、施和生(推拿科名家)、朱筱良(外科名家)等在西中市创办中市联合诊所,业务非常兴旺。1956年12月奉调参加中医教学工作,曾任苏州中西医结合讲师团讲师,后又任苏州市卫生局教学办公室主任、苏州中医专科学校教务科长、苏州市中医医院科教研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兼任苏州市中药固有成方配本整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中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协会副主任、苏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
《吴门治验录》之温病-经绶章治疗温病经验
经绶章(1875—1939),近代姑苏名医,秉性聪颖,刚强耿直,早年随名医沈跃南学医,擅长内外科。五十岁后,专攻温热病,名噪江浙。
经氏于温热病,研究有得,深邃于吴鞠通、叶天士、王孟英之学说。治法上,效叶氏卫气营血辨证,认为初感温邪,首先犯肺,治则必须“因其轻而扬之”,予轻宣透表为治,如“桑菊饮”、“银翘散”为基本方。挟湿者合用“三仁汤”,以宣气化湿,至五、六天不解而热扰胸膈,心中懊恼则加用“栀子豉汤”,宣肺以散在表之邪,透上以清在里之热。温病早期出现高热,病情虽重,只要邪犹在卫,同样可以轻剂宣解取胜。若由于失表而病邪入里,症见高热,胸闷烦躁不安,颈胸布发白㾦,舌质红,脉洪大或濡数,治以清泄里热兼以透发,冀其邪从气分而解,不致陷入营血。常用药物如薄荷、蝉衣、牛蒡、桑叶、鲜芦根、连翘、赤芍、玉泉散等。如气分证未罢,又见入营,内陷心包证时,表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红疹隐隐,舌绛起刺,脉来细数,治当清泄营分之热,兼透气分之邪,确可使病情转危为安。药用桑叶、赤芍、金银花、连翘、黑山栀、鲜芦根、神犀丹等。经绶章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温热病治疗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先师经绶章擅治温病,当时名噪江浙,桃李盈门,今年为先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吾侪将经师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及其验案,作一简要的整理,做为纪念,并供参考。
一、注重辨证
经师对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诸贤推崇备至,临证悉宗其说,参以己意,注重辨证论治。
例1:宋X,男,32岁。湿温重证,今交四日,壮热不退,体温39.6℃,汗少,胸闷,泛恶,烦躁,神识时有清昧,糊语,不寐,大便先结,次而旁流,日行十余次,按腹柔而无痛。舌干苔黄腻、尖绛刺,脉濡数不调。邪热湿滞交蒸,外无出路,有逆传心包之势。治以清里透表,开蒙利窍。
温病学辨证理论
(2)阳明热结证:
指肠道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津,肠道 传导失司的证候,又称热结肠腑证,或阳明腑证。 主要症状:
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 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等。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3)湿热中阻证:
指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 困阻于中焦脾胃的证候。 主要症状: 湿热中阻证因湿热之偏盛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一感受病邪的性质二感受温邪的毒力大小三不同类型的体质四治疗是否及时恰当3传变不分表里渐次温病的传变除以上所述外尚有一种情况是不二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理论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学说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医家运用三焦理论进行热性病辨证的论述并结合其诊治热性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理论主要用以阐述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焦所属不同脏腑的病变及其传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温病各个不同阶段的治则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温病发生后,病情往往处于不断变化的 状态,这种动态的变化就是传变。
这一变化主要是温邪与人体正气相互斗 争的结果,也反映了温邪在患者体内的发展 变化,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这一 变化的主要规律。
1、影响卫气营血传变的因素:
一、感受病邪的性质 二、感受温邪的毒力大小 三、不同类型的体质 四、治疗是否及时恰当
(一)三焦的证候与病机
三焦辨证中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代表了 人体胸腹部内各种脏腑的部位范围: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
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过了
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就是说写的都很好,但是真正实用的没有。“其何以传信于来兹!”怎么能传给后人,“瑭”指他自己,“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所得,”读了十年书,有了心得,“因有志采辑历代明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这本书是这么写的,搜集了历代关于温病的论述,加上了他的心得体会,再加上他自己的临床实践,写了这本书,关于这个学术的渊源,他的继承性,他在《凡例》里边说“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透过此关”就是关于温病历代的人都没有看透。“多所弥缝补就,皆未得其本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
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于是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伤寒论》一书。张仲景很自负地认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自《伤寒论》问世后,历代医家无不奉为圭臬。伤寒病是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以伤寒病命名,列治法三百九十七条,组方一百一十三首,用药九十七味,历经千百年,中医藉此治病,屡治不爽。
可贵的是《伤寒论》继《黄帝内经》之后曾提到温病,但有症状而无治法,语焉不详。这与张仲景身处中原,所见所闻以伤寒为主有关,说明张仲景在临床中发现过有别于伤寒的温病,而他只是注重了伤寒的研究。但亦足以说明在张仲景丰富的临床中,或他同时期的医学信息中,也发现过有别于“伤寒”的“温病”。或许与伤寒相比仅见一二,但他仍然忠实的记录下来,使后人能有脉络可寻。
王履,温病学派的先驱者。
元末明初之际,昆山人王履(朱丹溪的学生),在临床研究中承袭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思想,但以感邪的即病与不即病指出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之处。王履在他的《医经溯洄集》中说:“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其病因虽不殊,但施治不得混淆,王履明确提出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观点,澄清了当时对温病、伤寒的模糊看法,指出温病是与伤寒不同的一类疾病,在治疗上应“治以辛凉苦寒”,有异于伤寒的“辛温解表”,使温病在名称和治法上摆脱了伤寒的羁绊,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因此,王履的学术认识成就了他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先驱者的地位。
吴有性,温病学派的奠基者。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明末清初吴县洞庭东山人。他目睹疫病流行的凄惨景象,就放弃科举,绝意仕途,走上了医学研究的道路。疫病流行之际,他怀着极大的热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深入疫区,登门串户,调查疫情,观察症状,记录病情,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治疗瘟疫的经验。翌年就写成《温疫论》一书,对瘟疫的预防和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有一种致病物质“戾气”,
是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他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观察到“戾气”有多种多样,不同“戾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症,并且他已经观察到某种“戾气”会侵犯某个脏器组织。《温疫论》书中记载了鼠疫、白喉、天花、麻风、肺结核、流行性脑炎等不同的传染性疾病。在疫病传染途径上,他明确指出“邪从口鼻而入”,可通过空气飞沫或同病人接触传染,在疫情的流行特点上,他已注意到散发性和大流行的区别与联系,并有很多合理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吴有性在传染病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开创了中国传染病学的研究,《温疫论》是我国最早研究瘟疫的专著。他提出的“杂气学说”为吴中温病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温疫论》成书不到两年,就有刻本刊行。嗣后,各种版本络绎不绝,康熙年间,日本医家也翻译了这部著作。
吴有性的“戾气”致病说在显微镜尚未发明、病原微生物闻所未闻的年代就被提出,是前人未有的创举,《温疫论》的刊行,代表了吴门医派在当时国际科技最前沿的水准。
叶桂(天士),温病学派理论体系的创立者。
由于医家们的思想受到“尊经崇古”观念的束缚,不敢直面温病,只是强调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企图避免和《伤寒论》的直接矛盾,所以一段时间来客观上延缓了温病学说发展的良好势头。清初以后,温病学说日趋成熟,迨至叶桂《温热论》的问世,完善了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确立和推动了吴中温病学派的诞生。
叶桂(1667-1746),字天士,清康乾年间人。他认为伤寒一症由感受风寒所致,而温病的病因则是温热之邪。伤寒病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先犯足太阳经,由表入里,循六经传变。温病之邪则由鼻而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邪犯上焦肺卫,由浅入深,循卫、气、营、血途径传变。伤寒之邪留滞,由寒化热入里,易伤阳气。温热之邪则热传速变,表里俱热,易损阴津。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伤寒在表,用辛温发汗,疏散风寒。温病在表,则用辛凉轻清,透泄热邪,以顾护津液为主。
他明确提出了温病学说中卫、气、营、血的辨证治疗法则。这是一种学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