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一课时)教案苏科版
教案模板初中物理下册重力
教案模板: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重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掌握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称为重心。
-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学会用重力公式 G=mg 计算物体的重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重力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 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力方向的理解和掌握。
2. 重力作用点的确定。
3.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
2. 不同质量的物体。
3. 绳子、细线等实验器材。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力的作用效果。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重力。
2. 知识讲解:- 讲解重力的概念,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 讲解重力的方向,强调重力总是竖直向下。
- 讲解重力的作用点,即重心。
3.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探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公式讲解:- 讲解重力公式 G=mg,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5. 巩固练习:-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物体的重力。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
- 强调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7.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记录数据,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练习题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避免实验误差的产生。
7.4重力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重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常见事例,了解重力,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间有何关系。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学重难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学准备小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教学过程导入熟透了的苹果为什么总是从树上竖直向下落?抛出去的石块为什么最终要落回地面?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这些问题,在本节课中将会找到答案。
新授:一、什么是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符号: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注意(1)地球表面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研究的对象。
(3)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和吸引力不是一回事。
例题讲解:【例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A.正在上升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下降的物体才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和地球接触的物体才受重力的作用C.重力是由于地球受到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D.物体在地面附近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跟它的运动状态无关,跟它是否与地球接触无关。
【答案】D二、重力的大小1.物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
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
那么,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把物体悬挂在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4“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大约8分钟)。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G=mg。
(1)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牛(N);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其单位是牛每千克(N/kg)。
江苏省徐州市潘塘中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2《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物理)学习方案设计学校名称:徐州市潘塘中学课程名称:物理内容主题: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师姓名:李梅教龄: 21《二重力力的示意图》综合解决------任务单班级:姓名:组号:设计教师:李梅审核人签字: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重力的方向2、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即G=mg3、通过作出重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4、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学习重点:1、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G=mg。
2、力的三要素以及表示方法3、重力的方向学习难点: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2、画力的示意图学法提示:探究式教学法分析讨论画图表示观察领会(任务一)知识链接:1、什么是力?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 ___ ,符号为______ 。
3、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力,如何使用?学习过程:(任务二)新课导读(学生阅读教材内容3—5遍)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施力物体是谁?2.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可能受到的重力越 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用测量出一个钩码的重力,再逐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分别测量其所受重力将实验数据填在课本表格内。
结论: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重力的作用点在哪?4.力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5.什么是重力势能?(任务三)当堂训练: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地球表面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 ,其方向是 ,它的作用点叫做 。
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可以用 公式表示,g=9.8N/㎏的物理意义是 。
2.物理学中,把 、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
3.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 的性质;一物体的质量为10㎏,它所受到的重力为 N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6.3第一课时物质的密度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3 第一课时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利用密度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也可以根据已知量求解未知量。
3.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在数值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4. 密度表:密度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可以查阅各种物质的密度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掌握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会查阅密度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2.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3. 密度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肿、腌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密度有什么关系。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公式及其含义。
3. 公式应用: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例如,给定一个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求解物体的质量。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6. 密度表的使用:教师讲解密度表的结构和查阅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密度表。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3.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4. 密度表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体积为200cm³,密度为1.0g/cm³的物体的质量。
答案:质量为200g。
2. 题目: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0g,密度为0.8g/cm³,求解物体的体积。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7.4 重力4-教科版
六、作业布置
课本P16页,自我评价:1,2,3,4
教学反思
1、在研究重力大小问题时,注重在探究过程的引导上给学生更大空间,进行有效调控,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其他猜想;采用有效激励方式,关注困难学生,给予及时辅导。这也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2、关于重力的计算增加适量的开放题、实践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会更深一些。3、学生完成的实验表格和图象应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下,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把数据填入表中;分析数据。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教师演示实验:从空中释放粉笔,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重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大家利用桌上的铁架台做个小实验,看看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们观察到的细线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它总是垂直于水平面,我们说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重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4、在学习重力方向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知识亲自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检查桌面是否水平,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之中,使学生感悟到物理是有用的,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注重科学探究,让物理课堂“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
4、画出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历案-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物理现象中的应用,加深对力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物理学学习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概念,引出力的相互作用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教师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强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交流观察和分析的体会,加深对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课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2.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和物理现象中的应用,如踢球、推车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2《重力 力的示意图》(共43张PPT)
方案
结论 A、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重与它的质量比是个常数
活动8.3 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 钩码、弹簧测力计
方案设计: 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 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重力锤 的线 方: 向原 是理 竖重 直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检查台面是否水 【判向断下】的水平仪东西方向放置向北看右偏,南北方向
放置向东看左偏,试分析桌面高低情况?
重锤线:
1、原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应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检查台 面是否水平。
二、重力的三要素
【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用符号G表示。 【测量】 弹簧测力计
3、如何确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呢?
【总结】 A.不规则物体重心可以通过悬挂法确定。 B.物体的重心也可以不落在物体上。
二、重力的三要素
【思考】4、重心改变对物体有什么影响和应用呢?
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
二、重力的三要素
【观察分析】 跨越式和背跃式跳高
这两项技术的关键差距是什么呢?
三、重力的示意图
公式G=mg,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 小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不 要求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你知道9.8N/kg的物理意义吗?
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 受到的重力为9.8牛.
公式应用: 1.已知m求G: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30Kg ,受 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解:由m=G/g =39.2N/9.8N/kg =4kg= 4000g >500g
答:所以,这个物体不能放在最大称量为500g 的 天平上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2重力力的示意图》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2重力力的示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二节《重力力的示意图》。
本节主要讲解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1. 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地心的高度成反比。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 = mg 表示,其中 F 是重力的大小,m 是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3. 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力的示意图是用来表示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和大小的一种图示方法。
在绘制力的示意图时,要确定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然后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上标注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绘制力的示意图的能力。
3. 通过对重力和力的示意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方法、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难点:重力计算公式的应用、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
2. 讲解重力的概念:通过幻灯片讲解重力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重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幻灯片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4.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幻灯片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重力和力的示意图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重力和力的示意图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重力1. 概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计算公式:F = mg力的示意图1. 绘制方法:确定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头上标注力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大小。
《第八章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概念。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1. 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解释力作用时的相互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以及通过实验验证该概念。
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形成完整且准确的理解。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们将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材和教具:准备初中物理教材、力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黑板和粉笔等。
2. 实验环境:设置安全的实验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
3. 预习指导: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引入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但又容易忽视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如推手推车时车推动手,打篮球时手感到球的反弹力等。
接着,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实物演示,如弹簧的互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相互性。
通过这些引入,学生将能更自然地进入本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 概念阐释详细解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概念。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拔河比赛,说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存在的。
强调每一个力都有其对应的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理论支撑介绍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清晰解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普遍性。
同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这一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互动探究1.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如用磁铁吸引另一块磁铁,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八年级物理下册 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 (新版)苏科版
注意: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物体重并不是物理学上的物重。
二、重力的大小:
1.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教师示范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方法。
2.想一想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我们选择探究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课后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
过程:改变钩码的数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钩码 所受的重力,并将各钩码的质量和所受重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相应的栏目中。
设计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g(N/kg)
三、重力的方向:
猜一猜: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做一做:
通过演示课本上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为了说明什么是竖直向下,我们用烧杯和水来做参照的标准。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议一议:你还能设计出判断重力方向的其他方案吗?
对于可行方案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不足的给予鼓励。
学生动手画力的示意图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列举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事例
观看flash视频材料-空间站内失重现象(根据时间安排)
三、思考与作业
假如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物体所受重力突然消失,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想得越广越好,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四
教
学
后
记
从大坝流下的水为什么能发电?
举高的重锤为什么能将桩打入地下?
六、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范文5篇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穷,无钱上学。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依据《2022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物理实践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联系。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继续夯实物理基础知识,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
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力学。
本册共分五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八章力,第九章力与运动,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
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功的定义及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弹力产生的原理,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压强在实际问题中解决的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等。
五、教学目标:1、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
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重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2.掌握重力公式的应用;
3.理解天体运动中的重力作用;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重力?
2.重力的表现形式;
3.重力公式及其应用;
4.天体运动中的重力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力公式的应用;
2.理解天体运动中的重力作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
2.实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什么是重力?
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认识重力的概念;
2.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牛顿的重力理论和引力相等反作用的原理。
第二节:重力的表现形式
1.通过示意图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重力;
2.让学生做课本67页例题。
第三节:重力公式及其应用
1.让学生学习重力公式的推导过程;
2.要求学生掌握应用重力公式计算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3.通过作业、答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重力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节:天体运动中的重力作用
1.让学生学习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2.要求学生理解重力对天体运动的影响;
3.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在运动中需要克服的重力。
六、教学评估
1.通过课后习题、笔试考试等方式进行测评;
2.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七、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阅读拓展阅读材料《重力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八、教学参考资料
1.《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2.《物理》课本;
3.外部学术期刊、网站、参考书籍。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及教学反思1.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方法】本节课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阅读指导、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和活动过程】一、观察动画,引入新课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
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组内讨论)(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谈本组的猜想。
2、让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
做出图像,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G与m关系,一名学生板演公式并了解g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出示例题)两名学生板演。
(三)、重力的方向。
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明白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思辨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重力的引入与定义2.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3.重力的应用举例三、教学过程1. 引入与概念解释(15分钟)•展示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视频,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苹果掉下来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之后,引入重力的概念:“当物体位于地面附近时,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2. 重力大小和方向的讨论(2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推测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题目,利用自己的推测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进行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和总结,探讨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的原因。
3. 重力的应用举例(35分钟)•导入斜面实验,让学生观察斜面上物体滑动的现象。
•讨论斜面上物体滑动的原因以及与重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如吊车、电梯等。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应用场景,利用重力原理设计一个实验。
4. 总结与课堂作业(10分钟)•总结重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应用。
•布置课堂作业:设计一个情境,通过写作的方式描述重力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能够展示出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和理解重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重力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解释重力的应用场景。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描述重力的作用和应用。
以上是初中物理《重力》教案的大体内容和教学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重力的概念、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培养观察、实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重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8年级物理苏科 版下册教案《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节是初二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在这一节里,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举等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过重力、摩擦力,对力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些了解。
但是学生对力的了解大部分都只是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高度。
本节课具体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力的性质—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虽然有点难理解,但生活中实例比较多,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亲身体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对多个实验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力的作用相互性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发现隐藏在事物中的规律,体会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的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体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快乐。
2.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物理的兴趣,认识物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教法及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及实验探究,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尝试将新知识再应用于生活中。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Powerpoint课件,火箭升空视频,跳水视频,汽车悬浮视频,气球,细的铜丝,胶带,细管,小车2个,圆柱体强磁铁2个,条形磁铁和铁棒各1个,演示弹簧测力计2个,四轮滑板2个,排球,起跑器,拖把2个,新扫把2个(红绿色各1个)。
教学过程实验5 视频“跳水”,人对跳板施力吗?人受到跳板施加的力吗?以上现象中虽然力的种类不同,力的作用产生时有无共同点?板书:列举上述每个实验中施力及受力物体并归类,找出产生力时的共同规律。
一、物体的质量-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一、物体的质量-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2.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3.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4.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节质量的概念1.引入物体的质量的概念;2.探讨质量在物理学中的意义。
第二节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学习质量的单位——千克(kg);2.理解千克与克、斤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三节质量的守恒定律1.通过实验引入质量守恒定律;2.分析实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5. 教学方法1.案例探究:通过实例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单位,并探究其在物理学中的意义;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引入质量守恒定律,并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
6. 教学过程1.第一节质量的概念1.引入物体的质量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某物体很重,某物体很轻,这实际上是在讨论物体的质量。
2.探讨质量在物理学中的意义: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惯性的度量,也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度量。
在牛顿力学中,质量还是计算物体加速度的重要因素。
2.第二节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学习质量的单位——千克(kg):国际单位制中,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2.理解千克与克、斤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2斤,可以通过例题进行练习。
3.第三节质量的守恒定律1.通过实验引入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引入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物体质量不会随着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即质量守恒定律。
2.分析实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
7. 教学评估1.完成课堂练习,通过练习考察学生对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掌握程度;2.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参考资料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二章物质的构成。
八年级物理下册 重力 力的示意图(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教学课题:二、重力力的示意图(第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及重力产生原因;2. 探究影响重大小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正比关系,知道重力势能;3. 会设计实验正确判断重力方向,会用重垂线检验竖直方向和水平面,想象重力消失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及重力方向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重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
[实验准备]:橡皮泥、细线、铁架台、金属球两套,水平仪、烧杯、沙、大砝码、短木棒、玻璃缸、水[教学过程]:一。
、重力G分析归纳: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生活中把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其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学生活动: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
二、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猜一猜:可能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做一做:1。
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___关系2。
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学生活动探究(黑板画图表格)三、重力的方向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举例理解:a、在山上建房应怎么建筑--沿重力方向b、想象整个地球上物体重力方向与所在地面垂直向下,都指向地心应用:重垂线:在线的下端挂一重物--可用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或检查画是否挂正水平仪--用来辨别桌面、窗台是否水平四、被举高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被举高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猜想验证: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及被举高高度有关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五、力的示意图⑴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⑵沿力的方向画一段带箭头的线段;⑶若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越长,也可在力示意图旁标出力的大小。
用心爱心专心 1。
八年级物理下册 重力(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教案
第八章第2节第一课时(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某某:【学习目标】1.知道产生重力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重力方向的应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做几个实验.:1.把一小球直接从手中丢开;2.:把小球沿水平方向扔出去;3.:把小球竖直向上抛出;4.:把小球斜向上方抛出。
有没有发现上述现象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的特点?猜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堂学习研讨在上个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个小男孩是:他想到的是什么问题:1.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G”来表示重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它们受不受重力作用?怎么证明?它们都在飞?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
2.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力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3.活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讨论:实验中如何测量力和质量的大小?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我们应当怎样进行实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再逐次增加钩码的数量,分别测量其结论: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_______比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G=mg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N/Kg 其中g= 9.8N/kg,表示什么意思呢?例:一个同学质量是50 Kg,则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大?练:1.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 它的重力是多少?2.有一物体的重力是4900N,则它的质量是多少?4.活动:判断重力的方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2节第一课时(新授课)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产生重力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重力方向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做几个实验.:1.把一小球直接从手中丢开;
2.:把小球沿水平方向扔出去;
3.:把小球竖直向上抛出;
4.:把小球斜向上方抛出。
有没有发现上述现象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的特点?
猜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研讨
在上个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个小男孩是:
他想到的是什么问题:
1.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G”来表示重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它们受不受重力作用?
怎么证明?它们都在飞?
物体重力的大小,称为物重。
2.物体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力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
3.活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讨论: 实验中如何测量力和质量的大小?如果提供了弹簧测力计和一些质量相等的钩码,我们应当怎样进行实验?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再逐次增加钩码的数量,分别测量其
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
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粗略计算中,可取g=10N/Kg 其中g= 9.8N/kg,表示什么意思呢?
例:一个同学质量是50 Kg,则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大?
练: 1.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 它的重力是多少?
2.有一物体的重力是4900N,则它的质量是多少?
4.活动:判断重力的方向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书中图8-18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结论: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是常见的两种势能。
三、典型例题
1.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
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kg.甲、乙
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2.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
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3. 从大坝流下的水能冲击水轮机发电,正在工作的打桩机能将桩打人地下。
表明被举
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
1.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2.我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地球上重637N,则他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
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kg.Array 3.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8-8
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物体的重力为 ( )
A. 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4.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去,则 ( )
A.物体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也越来越小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重力却越来越大
C.物体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
图8-8 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为零
5.载人飞船上了太空后,则当飞船在月球降落后,其受到月球的吸引力是地球上的1/6,
若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大约。
6.小明和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在上表空白处填入比值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
88.2N.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五、反思与心得
六、作业布置:学习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