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气道稳流试验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PPT3-气道试验台测量误差分析-詹仰钦

PPT3-气道试验台测量误差分析-詹仰钦

内燃机气道试验台

误差分析

詹仰钦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7

目录

一.测量方法

二.误差基本概念

三.试验台误差分析

四.结论

台桌

直线步进电机

流量变送器

稳压厢稳压筒动量计

风机

采集仪

TUST102气道稳流试验台原理图

模拟缸套

一测量方法

试验台照片

二误差基本概念

1.测量分类

1)直接测量:可用量具或仪表直接读出测量的值。

2)间接测量:由直接测量值经公式运算得出

的,称为间接测量,如密度, 体积。

3 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

特征: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方向保持恒定,或者在条件改变时,误差的绝对值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

2. 随机误差

a) 特征: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每次出现的误差大小,正负没有确定的规律,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着。

b)随机误差的估算

()(11

2−−=

∑=n n x x n

i i x σ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1

12

−−=

∑=n X x n

i i )(σ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标准偏差

4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目前国际公认的有三条

1) 不确定度按其数值的评定方法归并成A,B两类u A ,u B 2) 如果各分量是独立的,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各分量平方和的正平方根:

3) 根据需要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包含因子K(取值范围2-3之间),作为展伸不确定度,使测量结果能以高概率(95%以上)包含被测真值.

22B

A u

u u +=

1) 直接测量结果的A类不确定度

多次重复测量误差处理,根据随机误差计算平均值之标准偏差.即

)

1()

(2

−−=

∑n n x x u i

内燃机气道试验台简介

内燃机气道试验台简介

7
TUST-I
河南科技大学
8
TUST-Ⅳ 重庆宗申集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9
TUST-Ⅳ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19
TUST103
20
TUST103
21
TUST103
22
TUST103
23
TUST103
24
TUST103
25
TUST104
10
TUST-Ⅳ 重庆隆鑫集团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6
TUST104
4. 价格昂贵:25-40万 4. 价 格 经 济 : 40 万 元
欧元。
RMB。
试验台精度
压差 流量计 扭矩 气门升程
量程 25-100hPa 20-1500 m3/h 0.2[Nm] 30 mm
精度
0.3%FS
+/1.5%@V
+/- 1%FS
0.05mm
涡流比重复性:+/- 0.06 流量系数重复精度: +/- 0.005
TUST103
33
TUST103 南昌大学
35
TUST103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7
TUST103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39
TUST10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
41
TUST103 洛阳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

内燃机实验实验指导书

内燃机实验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系发动机实验室

目录

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

实验二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

实验三发动机气道稳流性能实验

实验四柴油机燃油喷射过程实验

附录一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

实验一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组成,掌握发动机扭矩、功率、转速及油耗等基本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熟悉电涡流测功器、油耗转速测量仪、发动

机数控试验台等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FST2E 发动机数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用户程序的编制方法。

2、采用油耗线法测定发动机机械效率ηm ,并由此计算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目的在于了解发动机的机械磨擦损失随曲轴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规律,以便评定发动机的结构完善程度与调整装配质量;还可以借以推算发动机的指示功率,也可用于评定发动机工作均匀性。

二、试验仪器及设备:

2105B 型柴油机 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

CW100-3000/10000电涡流测功机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FCM-D 油耗转速测量仪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FST2E 发动机数控试验台 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三、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油耗线法测定2105B 型直喷非增压柴油机的机械效率ηm 。实验基本原理为:

发动机在某一具体工况下指示热效率为:

发动机同一转速下空转时指示热效率为:

假设发动机该工况下和空转时的指示热效率相同(即ηA =η0),则有:

故,该转速的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则,该转速下的有效功率为Pe 时机械效率ηm 为:

e m e m

基于CFD技术的柴油机气道性能研究

基于CFD技术的柴油机气道性能研究
第 3期
内燃 机
It nl o b so n ie ne a C m ut nE g s r i n
No. 3
21 年 6 61 月
J . 01 u Zl n
基手 C D 术的祭 油机 气遘 性能研 究 F: 描l
张 建操 , 许 涛- ÷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 限公司 技术 中心 , 安徽 合肥 20o ) 36 1
ຫໍສະໝຸດ Baidu1 1 流量 系数 .
m 口M f t
■一
m £e ^0
式 中 , 表 示 实 际流量 ,gs m 表示 理 论 m k/ ;
流 量 ,g s k/ 。 理 论流 量 可 由下 面 的公式 得 到 :
C D技 术对 气道 流场 进 行 模 拟仿 真 , 后选 出 最佳 F 然
摘要 : 先介 绍了柴油机气道 的评价方法 , 首 然后通过 C D软件 Sa D对气道 内部 流场进 行 了仿 真分 析 , 着介 绍 F tr C 接
了气道稳流实验 台 , 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 果进 行了对 比。 关键词 : F C D技术 ; 柴油机 ; 气道 ; 性能 中图分类号 : K 2 T 4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0—69 (0 10 0 1 0 10 4 4 2 1 )3— 0 9— 2
0 前 言
气道 是 柴油 机 的关 键 零 部 件 , 进 入 和 排 出气 对 缸 的空气 量 以及 对 缸 内混 合 气 形 成 和 燃 烧 过 程 有 决定 性 的影 响 。因此 , 道设 计 的优 劣 在 很 大 程 度 气 上影 响着 柴 油 机 的 动 力 性 、 济 性 、 烧 噪 声 以 及 经 燃 有 害气体 的排 放 。 传统 的 柴 油 机 气 道 设 计 过 程 是 利 用 木 模 和 石 膏模 做成 气道 的初 始 形 状 , 后 在 气 道 稳 流 实 验 台 然 上不 断进 行 试 验 , 后 不 断 修 改 来 进 行 设 计 的 , 然 这 种方 法不 仅费 时费 力 , 而且 往 往 难 以得 到 气 道 的 最

农用柴油机气道流动特性稳流试验系统研究

农用柴油机气道流动特性稳流试验系统研究

数 据 采 集 的 计 算 机 工 作 过 程 。 阐述 了 为 实 现 离 心 风 机 在 气 道
稳 流试 验 台 上 的 恒 压 运 转 而 采 用 的单 片 机 PD控 制 的 变 频 器 I 调 速 系统 l作 原 理 。 T 关 键词 : 道性 能; 流试 验 台;I 调 节 器 : 频 器 气 稳 PD 变
iv re o t l d y a n etr c nr l b mirc mp tr wi P D o t l r o o e c o ue t I c nr l t o h o e
at t al ajs te sed o a cnrua fn hs be u macl dut h p e f e tfgl a a e n o i y i
定 气道 的结构 和 尺 寸 的依 据 , 检 测 确定 已生 产 出 的 并 缸 盖合 格 与否 等 。 现代 自动化 农 用 发 动机 气道 稳 流试 验 台 主要 包 括 试 验 台主 体 、 稳压 筒 体 、 拟 缸 套 、 体 涡 流 测 量 模 气 装置 、 滚流 测 量装 置 f 汽 油 机 而 言)进 排 气 管 路 和 对 、 转换调节阀 、 压离心风机 、 流动量计 、 高 涡 涡街 ( 孔 或
it d e d n t el e h o sa tp es r p rt no h nr c e ,a di rai ste c ntn - rsueo eai fte o z o a nteiltp r se d w t t g fni h ne ot ta yfo s i. l e r Ke r s arp r p roma c ; s a y f w ts g PD y wo d : i ot e r n e f t d o e tr ; I e l i rg ltr f q e c n etr e uao;r u n y iv re e

丰田发动机进气道优化

丰田发动机进气道优化

丰田发动机进气道的优化

【摘要】在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机中,进气涡流及滚流对发动机燃料的燃烧具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等。本文以丰田8a发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气道的形状进行优化,使获得较好的进气涡流及滚流强度,改善发动机性能。

【关键词】汽油发动机;涡流;滚流;进气道;优化

一、前言

内燃机缸内空气运动对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有着决定性作用。合适的缸内空气运动可以加快燃油与空气的混合速率,提高火焰传播速率,促进燃烧过程中空气与未燃燃料的混合,降低燃烧循环变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型、燃烧噪声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而在四冲程多气门汽油发动机机中,进气涡流和滚流对汽油与空气的混合以及燃烧效果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以丰田8a发动机为例,通过对进气道形状进行优化设计,较大的提升了进气涡流和滚流的空气流量系数,从而使发动机动力性能、燃油经济型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均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涡流及滚流的基本概念

1、涡流的基本概念

在进气过程中,绕气缸轴线有组织的气流运动,称为进气涡流。其大小由进气道形状和发动机转速决定。在进行行程结束时,在某

一半径范围内,缸内气流旋流速度呈缸体流分布,即随着半径增加,切线速度将增加;当超过这一半径,速度呈势流分布,即随着半径的增加,切线速度将减小(可以认为是缸壁摩擦造成的);当活塞接近于上止点时,刚体流体明显增强,势流运动明显减弱,可以认为此时燃烧室凹坑内的旋流运动为刚体流。进气涡流在压缩行程将逐渐衰减(因气流内摩擦、气流与缸壁摩擦),一般在压缩行程终了时,约有1/4~1/3的初始动量矩被损失掉。在汽油机上,进气涡流主要用于增加火焰传播速率,实现快速燃烧,从而改善燃料燃烧利用率,提高爆发压力。

内燃机进气道的优化设计

内燃机进气道的优化设计

关于内燃机进气道的优化设计分析

热工101班周维顺1001100135

摘要:发动机进气道系统的气体流动特性复杂,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和换气损失,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重要的影响。以A VL—FIRE软件为平台,进而利用CFD技术进行三维稳态CFD分析和优化,研究发动机内的进气道内的气体流动状况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采用合适的湍流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发动机气道内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气门升程下详细的流场信息。通过流场分析,找到了进气道不合理的部位,提出了进气道改进优化措施,并再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优化前后的对比,达到内燃机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内燃机进气道A VL—FIRE CFD 优化措施仿真

(1)我们为什么要对内燃机的气道进行优化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进气道作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进入气缸的空气量、气体的速度分布及其湍流状况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因此,对发动机进气道内气体的流动特性进行分析对了解和研究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进气道研发采用经验设计和稳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周期长且较难得到理想方案,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性能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需要。在现代发动机的研发中,进气道的设计和进气道一气门一燃烧室的匹配变得十分重要。为获得良好的混合物质量和高燃烧率,新鲜充量的运动需要合适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缸内大尺度充气运动,如涡流和滚流;微观结构通常用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和湍流时间尺度来度量,它们决定了火焰的传播速度。因此由进气过程产生、在进气门关闭时刻建立的缸内流场结构对着火燃烧前燃烧室内的流场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并影响后续的燃烧过程。在发动机产品的开发阶段,应用CFD 能准确找出气道结构不合理的部位,进行改进优化。能够有效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所以对内燃机的进气道进行优化是很重要的。

第五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

第五章  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

组织空气 运动
3
第一节 内燃机缸内的气体流动
内燃机缸内空气运动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噪声、有害废气的排放
汽油机
组织良好的缸内空气运动对提高汽油机的火焰传播 速率、降低燃烧循环变动、适应稀燃或层燃有重要 作用; 对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空气混合速率,提高燃烧速率, 促进燃烧过程中空气与未燃燃料的混合(热混合作用) 有重要作用。
27
热混合作用
若一质点A在旋转气流中运动:
一方面受离心力作用,向外运动, 另一方面受压差作用,推向燃烧室中心; F离
A P
液体油滴或燃油蒸汽
密度比空气大,离心力起主导作用,呈向 外运动趋势。按螺旋线向外运动
F向
已燃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向内推力起主导作用,呈 向内运动趋势。按螺旋线向内运动
Vm
由于在旋转气流中火焰向燃烧室中心运动,又将部分的新鲜空 气挤向外壁,以促进空气与未燃燃料混合的作用称为热力混合 作用。 28
绕气缸轴线垂直线 旋转的纵向分量
当活塞接近于上止点时,大尺度的滚流将破 裂成众多小尺度的涡,使湍流强度和湍流动 能增加,大大提高火焰传播速率,改善发动 机性能。
23
第一节 内燃机缸内的气体流动
四、湍流
定义:
在气缸内形成的无规则的气流运 动称为湍流。(四气门双气道)
主要用于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内燃机智能型稳流气道试验台性能评价与应用

内燃机智能型稳流气道试验台性能评价与应用
作 者 简 介 :汤 东 (1 6 一) 男 , 苏 镇 江 人 , 教 授 , - a l) 99 , 江 副 (E m i
j dx d .C I。 —t @l s 63 OB

2 9.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0 6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为 了提 高 充 气 效 率 ,增 加 缸 内进 气 量 ,进 、排 气 道 的 流动 阻力 应 越 小 越 好 。对 有 旋 流 运 动 的 进 气 道 ,除 减少 流 动 阻力 以外 ,还 要 有 旋 流运 动 的 评 价 指标。 由于 内燃 机 气 道 内 的气 体 运 动 是 不 稳 定 流动 , 直 接 在 发 动 机 上 研 究 进 、排 气 道 的好 坏 不 方 便 , 因
摘 要 :目前 ,国 内外多采用稳流气道试验 台来研究和评价 内燃机气道性 能 ,也可用于试验研究 和气缸盖
的在 线 检 测 。 国 内很 多 内燃 机 生 产 厂 家都 拥 有 气 道 试验 台 ,有 的仍 采 用 老 式孔 板 流 量 计 ,其 有 效 量 程 小 测 量 精 度 不 高 ,而 且 数 据 多用 手 工记 录 ,费 时 费 力 。 为 此 ,介 绍 了 智 能 型 稳 流 气 道 试 验 台采 用 的 涡 流 式 流量 计 ,它 可 实 现 数 据 的实 时 显 示 、采 集 处 理 和 打 印 ,并用 二 次仪 表 显 示 测 量 数 据 。 关 键 词 :能 源 与 动 力 工程 ;气 道试 验 台 ;应 用 ;内燃 机 ;智 能

内燃机第十讲

内燃机第十讲

四、挤流
利用活塞运动产生涡流(挤流)。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于挤气区 的容积比活塞凹坑处容积减少率要 大,因此,工质就被“挤”向活塞 凹坑,越靠近上止点,挤气速度越 大:活塞下行时,同样由于两处的 容积变化不一样,凹坑内的工质反 流至挤气区.这就是挤气涡流,由此 可见,挤气效应可在混合气燃烧前 使燃烧室内产生较强的气体扰动, 燃烧后期又产生更加强烈的扰动.
湍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气流流过固体物体表面时产生的, 称为壁面湍流(wall turbulence); (2)在同一流体中,不同流速的流体层 之间产生的,称为自由湍流(free turbulence)。 在内燃机气缸中的湍流主要是第 二类湍流。 湍流在汽油机上主要用于提高火 焰传播速度,在柴油机上组织适当的 湍流可以改善燃油(如壁面附近的燃油) 与空气的混合。
从气缸内气流运动的三维 流动计算中,发现在平行于气缸 轴线平面内也存在涡流,即滚 流(或称垂直涡流以区别于水平 涡流).而且这个滚流相当稳定, 并可保存到压缩行程的末期.然 后在挤流的冲击下破碎成湍流, 大大提高了上止点附近的湍流 强度,这对增大火花点火发动 机的火焰传播速度十分有利。
七、湍流
用热线风速仪记录倒拖发动机气缸内 任一点的气流速度,可以发现气流的速度 变化完全是一种杂乱的、无规则的脉动, 人们把这种杂乱的无规则的气流脉动,称 为湍流。
(一)进气涡流(Swirl)

内燃机进气道流场的CFD计算

内燃机进气道流场的CFD计算

第26卷第6期

2005年 12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V ol.26N o.6Dec.200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324250043)

作者简介:陈 巍(1980-),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生;杜发荣(1963-),男,陕西宝鸡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方法.收稿日期:2005-04-14

文章编号:1672-6871(2005)06-0022-03

内燃机进气道流场的CFD 计算

陈 巍,杜发荣,吴 健,徐 斌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内燃机进气道的传统设计方法是利用稳流实验台反复进行对比实验获得理想的模型数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 om 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简称CFD )技术可以对气道的C AD 模型进行流场模拟,并进行可视化显示。本文利用CFD 技术对某型号385柴油机的进气道流场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说明CFD 技术可以指导内燃机的气道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柴油机;进气道;计算流体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K 402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中小型柴油机转速的不断提高,其燃烧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主要体现在喷油及燃烧时间变的极为短促。如1500r Πmin 的柴油机,其供油时间只有1.7~4ms ,在这样极短的时间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混合气的迅速形成,是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燃烧过程的[1]。对于中小型高速柴油机而言,目前获得混合气最有效的措施是组织空气运动:吸气涡流或压缩涡流。吸气涡流形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进气道的形状(柴油机中广泛采用螺旋进气道来组织进气),适当的进气道形状可以产生适当的进气涡流,以促进燃烧过程的进行从而获得良好的燃烧品质。因此,进气道的质量关系到整机的性能水平[2~5]。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稳流试验与CFD计算的对比分析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稳流试验与CFD计算的对比分析
形成 、 充量 更 换 和燃 烧 过 程 优 劣 的关 键 环 节 之 一 。 而螺 旋进 气道 通常 是 由不规 则 曲面 构 成 , 形状 非 常 复杂 , 进气道 设计 的难 点 。 是 传 统 的螺 旋进 气道 设计 采用 经验设 计 和反复试 验 相结 合 , 道形 状须 经多次 修正 。近 年来 , 气 随着计 算 机技 术 的迅速 发展 , 别是 计 算 机 存储 量 和 计 算 特
采 用气 道稳 流试 验方 法测 量分析 进排 气道 的流 动特 性 , 假定 条件 为口 , 动机 气道 和稳 流试 验 台 其 ]发 中的流体 是不 可压 缩 和 绝 热 的 ; 在稳 定 流 动 和 非稳
定 流动 情 况 下 , 一 气 门 升 程 时 的 无 量 纲 涡 流 比 同 ( 及 流 量 系数 ( ) 不 变 的 ; 动 机 气 缸 内 的 0) 是 发
关 键 词 : 旋 进 气 道 ;稳 流 试 验 ; F 计算 ; 场 分 布 ; 模 螺 CD 流 建 中图 分 类 号 : 4 1 3 TK 2 .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0 12 2 (0 7 0 —0 60 1 0—2 2 2 0 ) 10 5 —5
在 内燃 机 中 , 气 道 的合 理 设 计 是决 定 混 合 气 进
控制 风量 。
速度 的提 高 以及 C AD 技 术 的 逐 渐 完 善 , 算 流 体 计

气道试验台及4种评价方法介绍

气道试验台及4种评价方法介绍

高发 动机 的单 位 功 率 , 多 地 转 移 到 节 省 发 动 机 更 的燃 油消耗 和 降低发 动机 的排 放上来 。 内燃机 缸 内空气 运 动对 混 合 气形 成 和燃 烧 过 程具 有决定 性 的影 响 , 也影 响 着发 动 机 的动 力 性 、
经济性 、 烧 噪 声 和有 害气 体 的排 放 。组 织 良好 燃
验 的 4种 方 法 : c r o试 验 方 法 、 VL试 验 方 法 、 E 试 验 方 法 和 S Riad A FV wRI 验 方 法 。 试


词: 稳流试 验 ; 流量 系数 ; 流 比; 涡 平均 流量 系数和 涡 流 比; 价 方法 评
中图分 类号 : 4 4 U 6
文 献标识 码 : A
第2 4卷 第 1 2期
Vo . 4 12 No 1 .2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报( 自然科 学 )
Jun l f hn q gU i r t o eh o g ( aua S i c ) ora o og i n esy f cnl y N trl c ne C n v i T o e
把工 作 重点 由 2 0世 纪 7 0年代 之前 主要 集 中在 提
1 内燃 机 的 缸 内空 气 运 动
在 内燃 机 的发 展 过 程 中 , 别 是 在 当今 全 球 特

发动机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及仿生设计

发动机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及仿生设计

发动机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及仿生设计

王国林;付晶

【摘要】基于仿生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能降低发动机进气喉管阻力的仿生非光滑结构形式,并以170F柴油机进气道为分析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仿生非光滑进气喉管对发动机进气阻力的影响.建立170F型柴油机进气道Fluent分析模型(发动机进气道内空气流动域、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进气道气体的湍流现象采用SST k-o模型模拟.为提高计算效率,对计算域进行多块离散.进气道内的空气流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喉管处添加凹坑型非光滑表面后,进气道进气阻力减小14.2%左右,流通系数提高1.2%左右.

【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2)005

【总页数】5页(P1055-1058,1081)

【关键词】发动机进气道;仿生非光滑;减阻;数值分析

【作者】王国林;付晶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11.3

进气道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进气量和流通系数,进而影

响燃烧质量及排放物的生成。在进气管尺寸一定的条件下,流通系数取决于进气阻力。研究表明,对于大功率高速增压中冷柴油机,从最大扭矩点到标定转速点,进气阻力每增加1 kPa,功率降低 0.3% ~ 0.7%,燃油消耗率升高0.3% ~0.6%,

排气温度升高0.9% ~1.7%[1]。

为降低进气道阻力,许多学者在进气系统优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北京理工大学的周磊,等[2]通过分析进气道内部三维流场及横截面面积变化,提出缩小气门杆后部的气流停滞区可以提高4% ~11%的进气量。江苏大学的刘胜吉,等[3]以168F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进气道参数的优化设计,消除了原样机进气道流通截面积的突变,减少了流通阻力,提高了充量系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付经伦,等[4]在不改变原机气道形状的基础上,利用稳流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进气道位置的优化问题。由此可见,为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进气道优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进气道形状,材料,布置位置等方面展开的,而通过改变空气流动的壁面阻力来优化发动机进气道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变压差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应用

变压差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应用

Ke w r s n ie P r Sed f wts y od :E g o n t ta l y o et
引言
发 动机 的燃烧 过 程是 否 良好 , 是否 能够 获得 理
系数和涡流比 ,在空气为充分发展 的湍流条件下 , 这2 个参数是恒定不变的。无论是变压差还是定压
差试验 , 两者的前提条件都是要求缸 内的气体必须 为充 分发 展 的湍 流条 件 。这样 , 变压 差法 只要 在最 大升程时保证有足够大的压差 , 就能够始终保证模
想的动力性 、 经济性及低排 放的性能指标 , 主要在 于合理匹配燃烧系统。混合气形成过程和燃烧过程
完 善 的重 要 因素 在 于缸 内是 否 有 充 足 的 新 鲜 空 气
和合理的旋流运动。气缸内气体的涡流是通过气体 在 进气 道 的流动 产 生 的 , 以气道 性 能对 发 动机 的 所 动力性 、 经济性和排放特性都有重要影响。用稳态 流动试验方法检测、试验内燃机气道 的流量系数、 涡流 比及 滚流 比等流动特性参数来评价气道 的性
bcue f l iai p c s i w i e rs r do dut e o s n. e o o s ae e p l a o eT S 一 ea s i nt ga r esn hc t es e rpiajs dtb nt tT l w sd nt pi t no t U T oem n o hh p u s e o c a h fl b o ha ci f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可以看出,进气过程汽缸内的 压力是在变化的,即经过气道的 压降p(峰值0.4bar=40,000Pa)是 变化的,其变化规律与活塞运动 造成的汽缸容积的变化率颇为相 似。
39
而Ricardo的假设条件中认为:在进气过程中, 经过气道的压降p是不变的。流入气缸的运 动只出现在进气门开启到关闭的区间,并从 而流动速度只取决于气门升程。 而与之对应的,AVL法采用的假设条件为: 流入气缸的运动只出现在进气行程的上止点 与下止点之间。气流进入气缸的速度等于活 塞运动所造成汽缸体积的变化率。这两种假 设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如何呢?
43
而Ricardo法假定进气出现在进气门开启(IO)到关闭 (IC)的区间内这一条却更加符合实际。
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评价法取了折衷,它假定进 气在上止点(TDC)开始直到进气门关闭时(IC)结束。 可以看出,似乎还没有一种评价法的假设条件是完 美无缺的。--虽然考虑不同气门升程涡流强度变化 对涡流比的综合影响(积分),可量化气道的性能 参数。
7
1. 标准气道
通道,
入口端
3. 偏心
2. 倾斜1 螺旋 部分
4. 倾斜2
8
3. 研究方法、技术
1. 缸内流动过程的微观研究—湍流速度场的变化过程
• 热线风速仪CTA,单点测量,速度、湍流强度 •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 LDV;单点测量,速度、湍流强度 • 激光粒子图像法,PIV,PTV;多点测量,二维速度场,流谱图 • 多位数值模拟技术CFD;二维速度场,流谱图,湍动能分布图
到风机
23
旁通
31357
流量系数
流量系数
流通能力:
. = .m
mth
将流量系数与气缸面积关联起来
=
z
dv2 D2
.
mth
=z
dv2 4
2p
z ... 气阀数目 dv ... 内座圈直径 D ... 汽缸直径
平均流量系数
p ... 压降
.
m
...
测得的质量流率
c() . 实际的活塞速度
()m =
内燃机气道稳流试验评价方法的 比较
--气道技术--
1
内燃机燃烧


混合气
燃烧



动力性 经济性 排放特性 境
32
1.内燃机缸内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 直喷柴油机缸内空气运动
– 涡流,立轴涡流,主要运动 – 挤流 – 湍流
• 汽油机缸内空气运动
– 滚流,横轴涡流; – 涡流,
3
4
5
6
直喷柴油机及其螺旋 进气道
3. 发动机气缸内涡流为强迫涡流(如果采用的是片 式风速仪)。即刚体涡流
4. 角动量都被保留了下来,表面摩擦不影响涡流。
5. 容积效率是100%。 6. 在进气过程中,经过气道的压降p是不变的。
7. 流入气缸的运动只出现在进气门开启到关闭的区 间,并从而流动速度取决于气门升程。
17
评价方法2-FEV评价方法
大多数评价方法都以预测涡流比Rs, 滚流比Rt(进气 终了气缸中涡流的转速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之比)为 目的。FEV评价方法则不然,它只评价稳流试验台
上气道的特性参数。
– FEV历来用叶片风速仪测量涡流和滚流,如图2 所示。
– FEV方法假定进气过程为可压缩绝热过程,采 用参数
–αk和Cu/Ca来评价气道的流通能力和涡流强度 [5]。其中
15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下
平均进气速度 Z 音速 平均流量系数
16
Ricardo推导的假设:
1. 从气道进入发动机以及在稳流实验台上的气体是 不可压缩和绝热的。 (造成误差2-3%)
2. 无论是在发动机中的瞬态工况或者是在稳流实验 台中的稳态工况下,气道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参数 (如CF、 NR)。
CF=Q/(nAV0) 式中: Q --通过进气道的空气量;
A –进气阀座内孔的面积;
n --进气阀的数目;
V0 –速度头,
V0
2 • P
P –进气道前后压差。
13
无量纲涡流强度 NR—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涡流强度; NR=RB/ V0
R 是叶片转速, R 是气缸半径;
可以推导出来:
RS
LD

2 1
4. 角动量都被保留了下来,表面摩擦不影响涡流。
5. 容积效率是100%。 6. 在进气过程中,经过气道的压降p是不变的。
7. 流入气缸的运动只出现在进气门开启到关闭的区 间,并从而流动速度取决于气门升程。
36
bar
p恒值
IO TDC
进气门开启区间
BDC
图3 发动机进排气过程缸内压力--低压示功图
18
a) 涡流测量
b) 滚流测量
用叶片风速仪的方法测量涡流或滚流( FEV)
19
评价方法2:FEV 法
FEV 分别用 K 和Cu/Ca 来评价进气道通过气流 的能力和涡流强度。
K=AS/AK, 式中: AS --进气道的有效面积
AS=Q/V0, V0—速度头 AK – 气缸的横截面积 ,
AK=B2/4.
可以看出, 缸面积的比值
K
是进气道的有效流通面积与气
20
Cu/Ca 是气缸中叶片转动的切向速度与轴向速 度的比值。
Cu=2NSRFL 式中: NS –叶片转速 [r/s],
RFL --叶片转动中心的半径 RFL0.73B/2 Ca = Q/AK FEV 用90%最大进气门升程所对应的 K 和 Cu/Ca 分别代表气道的平均流量系数和平均涡流比
C
F
N
R
d
2 1
C
F
d
2
,
LD
B•S n• D2
式中: 1 和2 分别为气门开启和关闭时的曲轴角度;
S 是活塞行程; D 是进气阀座内径.
因而可以推导出来
CFm
1
2 1
2 1
C
F
d
14
定义1:涡流比和滚流比Rs ,Rt(:在进气结束时缸内空气 运动宏观角速度与发动机曲轴的角速度之比)
定义2:总的(流动)受限系数,Z—在额定发动机转速下, 平均有效速度与吸入空气的音速之比。(进气马赫数)
IC
37
如所周知,进气过程经过气道的压降p是由内燃机的低压 示功图决定的,典型的低压示功图如图3所示[9]。史绍熙等 人的实验结果也大致如此,如图4所示[10]
p pmax
p恒值假设
TDC 进气门开
进气门开启区间
BDC
进气门关
图4 进气过程缸内压力p /pmax的变化曲线[7]
1,实测p /pmax,2,计算值,3,气门升程曲线
2. 缸内流动宏观测量—稳流试验技术,即气道试验台
• 叶片风速仪测量法 • 涡流动量计法
3. 宏观流动的评价方法 • Ricardo评价法,英国 • FEV评价法,德国 • AVL评价法,奥地利 • SwRI 评价法,美国西南研究院
9
评价方法:
涡流和滚流强度及流量系数的测量
测量—气道稳流试验台 评价
21
评价方法3: AVL(Omori, Thien 等方法)的假设:
1. 气道进入发动机以及在稳流实验台上的气体是不 可压缩和绝热的。(造成误差2-3.5%)
2. 发动机气缸内涡流为强迫涡流,即刚体涡流 3. 在稳流试验台气缸中的轴向速度处处都是平均值。 4. 角动量都被保留了下来,表面摩擦不影响涡流。 5. 容积效率是100%。 6. 气流进入气缸的速度等于活塞运动所造成汽缸体
.
wenku.baidu.com
cm
=
sn 30
= ca =
m FK
.
n = 30 m s FK
涡流比:
nD n
=
nD .Vh 30m
标准化的涡流比:
(
nD n
)
red
=
nD n
D s
nD ... 风速仪转速 [min-1]
n ... 发动机转速 [min-1]
. m
... 质量流率
s ... 发动机行程
FK ... 活塞面积 Vh ... 气缸排量 c().. 实际活塞速度 ... 空气密度 = const.
14
hv mm
某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流动性能的FEV涡流比
34
35
Ricardo推导的假设:
1. 从气道进入发动机以及在稳流实验台上的气体是 不可压缩和绝热的。 (造成误差2-3%)
2. 无论是在发动机中的瞬态工况或者是在稳流实验 台中的稳态工况下,气道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参数 (如CF、 NR)。
3. 发动机气缸内涡流为强迫涡流(如果采用的是片 式风速仪)。即刚体涡流
涡流动量计/ 叶片风速仪 = 1.43
•各种气道所得 涡流比值的:
涡流比-叶片风速仪
回归分析线 31
稳流试验结果 排气道性能: ()m=0.426
撞击(Bump)--引起气流分离
32
Ricardo Cf, Nr
Cf Nr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44
然 而 毕 竟 发 动 机 的 进 气 行 程 ( TDC--BDC) 是 进气过程的主要阶段,新鲜充量中的大部分是在 这期间进入气缸的。能更如实反映这一阶段缸内 压力变化情况的假设(AVL等),将能得到更加 如实的结果来。因为进气门提前打开、滞后关闭 期间进入气缸的空气量较少,只起辅助作用。忽 略它影响不大。
... 曲轴转角
指数 m ... 平均 ...
平均涡流比:(
nD n
)
m
=
1
0
nD n
(
c () cm
)2
d
27
31361
稳流试验结果
.7
.6
.5
.4
4
流量系数
hv max
标准化涡流比
(nD / n)red
.3
3
.2
2
.1
(nD/n)red
1
0
0
0 .04 .0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0.05
2
4
6
8
10
12
14
hv mm
国内某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流动性能的Ricardo结果 33
还有其他形 状的。显然, 考虑不同气门 升程涡流强度 变化对涡流比 的综合影响 (积分),可 量化气道的性 能参数。
FEV CUCA
CUCA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2
4
6
8
10
12
Ricardo评价法 FEV评价法 AVL评价法 SwRI评价法
10
11
气缸盖 涡旋转换器 试验台面
滚流测量
气道压差传感器
气门升程传感器
数据采 集
动量计
扭矩传感 器
流量计
计算机
图5 气道稳流试验台结构简图
风机
3
12
评价方法1:Ricardo 方法
Ricardo 法用无量纲量
流量系数 CF– 在不同气门升程下气流通过进气道的能力
气道结果
标准化涡流比
叶片风速仪
2.0
1.5
涡流动量计 / 叶片风速仪 = 1.87
1.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标准化涡流比
(涡流动量计)
29
60747
4-气门, AVL 切向气道
单次测量, 涡流比 – 叶片风速仪 – 涡流动量计
4
气道结果
3
标准化涡流比
叶片风速仪
2
统计回归线
1
涡流动量计 / 叶片风速仪 = 1.75
0
0
1
2
3
4
5
6
78
标准化涡流比
(涡流动量计)
30
60748
Ricardo
Ricardo方法
Swirl Ratio-Impulse Swirl Meter -
对比涡流动量

计和叶片风速
流 比
仪 结果:
涡 流
•螺旋气道

量 计
•切向气道
积的变化率。 7. 由6可得,流入气缸的运动只出现在进气行程的
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
22
气道的设计与开发-实验装置
气缸盖-
. Pa m
Ta
气缸套
a
1.75D 2.5D 叶片风速仪叶轮
叶片风速仪
nD
. m 稳压箱
电子计数器 叶轮转速
p p1 p2
. m Tank
涡流动量计
} D
1.75 D
Tank
锐孔板或 质量流量测量装置
40
仅就进气过程汽缸内的压力变化与否而
言,AVL评价方法的假设是更加符合实际的,
并且反映在AVL的预测公式里,如式(6)。
其中
(c( ) )2
(•涡流比•d )
cm
在积分式里,它表示的就是与活塞运动速度
造成汽缸容积的变化率有关的量。
积分的效果是对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涡流 比值进行加权平均。
41
F
(
c(
1
1
(
c () cm
)3
1 ()2
d
... 曲轴转角 ... 空气密度 指数 m ... 平均 ...
0
24
31360
气门座内径的定义
=
z
dv2 D2
ß = z(dv/D)²
25
60874
26
涡流比,平均涡流比,叶片风速仪
令: 汽缸内平均轴向速度 ca 与活塞平均速度 cm相等,我们就可得到发动机的转速n:
hv / dv
实验编号: 1
进, 气道
dv, Swirl reduced mean mean no., Swirl no., flow flow coeff., capa2c8ity
60871
4-气门, AVL 螺旋气道
单次测量, 涡流比 – 叶片风速仪 – 涡流动量计
3.5
3.0
统计回归线
2.5
cm
)
)
1.0 2
0.9
0.8
0.7
(c(alfa)/cm)**2
0.6
0.5
0.4
0.3
0.2
0.1
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进气过程进 气C过A程 CA
42
显然,不同假设条件将得出不同 的预测结果来。AVL(Thien, Omori, Skle)等评价方法的假设是更加符合实 际的。但它限定了进气只能在上止点与 下止点之间进行,而这显然亦与实际情 况有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