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厚朴一尺”剂量考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 个黍米重12 铢,两个12 铢为1 两,16 两为斤,30 斤为钧,4 钧为石。
(汉代“石”读hi,后世读dan )。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 毫升,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 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 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 克草木类药末约1 克),蜀椒1升=50 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梔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克,枳实一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1寸=2.3公分,1尺=23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 两为今之15.625 克,1 斤为250 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中药剂量标准
精心整理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分2至3 克+/-1方寸匕 则折合 寸匕上,等,60-80三. 1/10的 ”(等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
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docx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编撰:春风微拂1981 年我国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以下根据柯雪帆、郝万山教授网上资料整理。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 1200 个黍米重 12 铢,两个 12 铢为 1 两,16 两为斤, 30斤为钧, 4 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 ,后世读 dan )。
1 权= 12 斤, 1 斤= 16 两 =250 克(液体250 毫升),1 两= 15.625 克,约 15 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 ),合之为合( ge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 斗= 2000 毫升, 1 升= 200 毫升, 1 合= 20 毫升, 1 龠=10毫升,1 铢= 0.65 ~0.7 克, 1 两= 24 铢,一钱匕= 5 铢钱= 1.5 ~1.8 克,1 刀圭= 0.5 毫升约 0.5 克,1 撮= 4 刀圭=2 克,1 分= 3.9 ~4.2 克1 方寸匕= 10 刀圭= 2.74 毫升约 3~ 5 克(金石类药末约 2 克草木类药末约 1 克),蜀椒 1 升= 50 克,葶力子 1 升= 60 克,吴茱萸 1 升= 50克,五味子 1 升= 50 克,半夏 1 升= 130克,虻虫 1 升= 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 30 克、中者一枚15 克,乌头一枚小者= 3 克,大者 5~6克,杏仁大者10 枚=4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约46 克,枳实一枚约 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 40克,厚朴 1 尺约 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1 寸= 2.3 公分, 1 尺= 23 公分“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中药剂量标准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 9两+/-9 ~ 27 克+/-1合0.3 ~ 0.9 两+/-0.9 ~ 2.7 克+/-1方寸匕5 ~ 8 两+/-2 ~ 3 克+/-1钱匕3 ~ 5 两+/-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张仲景经方用量转换
度量衡在中医药方面,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仲景经方为汉制,据柯雪帆称量核实,用量换算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仲景生于东汉,东汉计量一两=13.92克...
仲景生于东汉,东汉计量一两=13.92克...
仲景生于东汉,东汉计量一两=13.92克,一斤=222.72克,古时计量不会同现代整的数,一斤差35.52克。
(柯雪帆)附子中者一枚15克,大者一枚20-30g,枳壳一枚14.4克,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g,厚朴一尺30g,一钱匕1.5g,五味子半升25g,半夏半升65g,郝万山:附子一枚20g,大者25g,乌头一枚5g,一方寸匕五苓散=5~6g,半方寸匕=一钱匕=2.5~3g,五味子半升30g,半夏半升50g,厚朴一尺15g,枳实一枚18g。
柯氏与郝氏的考古计量是有出入,差距蛮大。
医药上计量的传承是从古代到现代是种失败。
曾照成医疗效果上的断层。
包括建国以后又犯重复的错误!中医药上的计量根本不用改,西医剂量按国际制就行了。
非得把中药的药秤也改了?有的贵重药或主药,差几克就有不同疗效。
中医被黑与剂量不起疗效也有很大关系。
论张仲景方药剂量的应用讲解
论张仲景方药剂量的应用张家礼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金匮要略․附篇》所载,汉时药物剂量1斤为250克,1升为200毫升,1尺为23公分,本文从文物文献及实验研究等多方面证明此结论真实可信,但是否能按照上述研究结果的标准剂量,将张仲景的方药用于临床,现分析讨论如下,以资教学和临床应用参考。
一、从方药的煎服看容量是合适的以煎服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共六两合为93.75克,按考证每10个杏仁重4克计,70个杏仁合28克,麻黄汤总重量共为121.75克,用水9升,先煮麻黄,减2升,去上沫,后加入诸药,煮取2升半,去渣,温服8合。
即用水1800毫升,煮麻黄,使水减至1400毫升,加入其余药味,再煮至500毫升,去渣,每次服160毫升。
再如小青龙汤,方中麻黄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半夏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方中五味子半升为45克,半夏半升为60克,其余药共十八两,合为281.25克,总计本方重量为386.25克,用水2000毫升,煎减成1800毫升,去上沫,加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渣,每次温服200毫升。
这样看来,煎药用的水与方药的比例是适宜的。
二、从方剂的总重量看剂量是合适的目前临床上常用处方多数在12~15味药左右,每味药一般用量是10至20克,故每剂药的总重量在120至240克之间,至于某些医生的大处方和特殊病证的处方就更大了。
曾统计了《四川中医》1986年合订本中治疗内科病证处方,随机取样63张,其中每剂药的最小用量是90克,最大的490克,平均为210克。
而《伤寒》和《金匮》中的方剂药味较少,多数在6至8味,平均用量每味重量在30至45克,每剂总量平均在180至360克,多数方剂在250克左右,如甘姜苓术汤全方折合为180克,射干麻黄汤全方折合为330克,大黄牡丹皮汤全方折合为193克,仅略高于目前用量,但差别不大,故从方剂的总剂量看汉代的药物剂量用于临床是合适的。
『伤寒验案』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
『伤寒验案』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的方剂中药物剂量,由于年代久远,与现在的剂量相差悬殊,在使用时,因为使用的计量器具各异,临床用方时往往不明所以,给准确用药带来了不便。
虽然,近代多有考古及医学专家进行考证,但是,个别计量还是未能明了。
现将汉唐时期各种计量单位换算成现代计量分述如下,以供中医人士临床参考,如有错漏,还望大家一并纠正。
重量一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汉代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
一龠(yue容量单位)为半合,二龠为一合。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一合为20毫升,十合为一升200毫升,十升为一斗2000毫升,十斗为一斛20000毫升。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
例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合现在1400毫升;桂枝加葛根汤以水一斗合现在2000毫升。
上海已故老中医柯雪帆先生根据文物考证,认为《伤寒论》中一两相当于现在15.625g(这个计量已经被经方家所采用)。
也有人说,唐宋度量衡1两=41.5克=10钱(很少被采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先生等考证,认为经方一两折合今天约13.8g。
这些考证与过去“古之一两,今之一钱(3g)”的说法相去甚远。
实际上,经方用量并不是特别大,因为一般分多次服用“日三服”,如桂枝汤中桂枝三两,按3次服计算,则桂枝的一次量为15g。
章太炎以汉五铢钱考证,每两约当今三钱,则原方三两,一剂当得九钱,再以分温三服折之,每服亦仅得三钱耳。
由是观之,原方三两,今用三钱,于古法正无不合也。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15g、15g、10g、4枚。
民国时期一两等于多少克
民国时期一两等于多少克最近在看JT叔叔的文章时,看到中药的重量有“钱”,想弄明白这一“钱”是多少“克”,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小的重量单位竟然几经变迁。
把从网上的文章转于此,备查。
经方计量换算表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及配伍比例的研究
专
业
中 医 临床 基 础
研 究方 向
博 士 生 导 师
中 医辨 证 论 治 规律 研 究
郭 明章 李 宇航 教 授 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副 导 师
郑 金 生 研 究 员 中 国 中医科 学 院
二
九年 六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木 人声 明所呈交 的论文是我个人在 导师 指导下进 行 的研究 工作 及取 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 , 除 了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 方
为例 。 ③实物类 比计量 的药物 , 以 “ 石 膏如鸡子 大 ” 为例 。
常用仲 景 方用 药剂量 及配 伍 比例
仲 景方基 础数据 库 的建立 仲 景方 药统计 数 目进 行 了统计 。
为方便 对仲 景方药 的统计 , 以及 仲 景方剂 量 的折
算和 配伍 比例 的研 究 , 建立 了仲景 方药数 据库 , 并 设计 出相 应 的统计 软件 。 利用 数据库 对 尚有争议 的 《 伤 寒论 》、 《 金 匾要 略 》 中 的方药
景 的组方 用药 思路 还需进 一步探 讨研 究 。
本 文在 研 究仲 景方 用药 剂量 古今 折算 时 , 结 合现 代条件 , 将传 统 文献 系 统考 证
与仲 景所 用 药物 经考 证 的东汉用 药种 类 实际测 定相 结合 。 在历代 医家乃 至专 家
对 汉代度 量 衡考 证方面 , 本 文最 大 限度 地收 集 了中 国 、 日本 古今 医家 的考证 意 见 ,
有 一定 的 出入 。 虽 然历代 学者 对仲 景方 药物 剂量 古今折算 问题 进行 诸 多 的探 讨研 究 ,
但 因研 究方法 的不 同等 原因至今 尚未有统 一 的结论 。 因此 , 本 文针 对仲 景方 的药 物 齐量 古今折 算和配 伍 比例 , 从度 量衡 古今演 化及 药物 实测等 多方 面进 行 了研 究 。
023_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 3 ~ 9两+/-9 ~ 27 克+/-1合0.3 ~ 0.9 两+/-0.9 ~ 2.7 克+/-1方寸匕 5 ~ 8 两+/- 2 ~ 3 克+/-1钱匕 3 ~ 5 两+/- 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 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
伤寒杂病论经方及其原剂量
伤寒杂病论经方及其原剂量伤寒杂病论经方及其原剂量经方重量、容量、度量换算:1 石(读 shi,后来读 dan)=四钧=29760克1 钧=三十斤=7440 克1 斤=248 克1 斤=16 两1 斤=液体250 毫升1 两=15.625克1 两=24 铢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音 ge)=20 毫升1 圭=0.5 克1 龠(yue)=10 毫升1 撮=2 克1 方寸匕=金石类 2.74 克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一钱匕=1.5-1.8 克一铢=0.65 克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 克吴茱萸一升=50 克五味子一升=50 克半夏一升=130 克虻虫一升=16克附子大者 1枚=20~30 克附子中者 1枚=15 克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杏仁大者 10枚=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枳实 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厚朴 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石=2 斛=10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斛=5 斗=50000 毫升1 升=10 合=200 毫升 1 斗=10 升=10000 毫升1 合=2 龠=20 毫升 1 升=10 合=1000 毫升1 龠=5 撮=10 毫升 1 合=100 毫升1 撮=4 圭=2毫升1 圭=0.5 毫升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355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35.5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 1 寸=10 分=3.55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
厚朴用法有讲究—《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厚朴用法有讲究—《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一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一尺的方剂有麻子仁丸和厚朴大黄汤2方。
1麻子仁丸《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鞕,其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本方侧重通便,从组方中其它药物用量来看,一尺厚朴,不会少于芍药、枳实、大黄的用量,当在半斤和四两之间。
2厚朴大黄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17条:“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从用量来看,本方厚朴、大黄、枳实都大于小承气汤中的药量,故本方证除“支饮胸满”外,当有大便秘之症,重剂厚朴消满,与大黄、枳实合用,并有泻下作用。
因此,汉代一尺厚朴之量,应不大于八两,才能体现方中的治疗作用,但绝对不会少于小承气汤的厚朴量。
二至五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二两、三两、四两及五两的共有6个方剂。
其中,厚朴用二两的分别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承气汤;用三两的是半夏厚朴汤;用四两的是栀子厚朴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五两的是厚朴麻黄汤。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从原文来看,厚朴用二两,主要作用是降肺气助杏仁平喘。
2小承气汤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组成。
《伤寒论》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8条:“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可见,小承气汤重在通便,厚朴用二两,与枳实配伍,降气助大黄通便。
中药,汉今计量换算。火麻仁1升=125克
中药,汉今计量换算。
火麻仁1升=125克汉今计量换算一斤=250克一两=15.625克一分=3.9克一铢=0.65克一斗=200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合=20毫升一尺=23.1厘米一寸=2.31厘米一分=0.231厘米一方寸匕=1.5克(半夏泻心汤粉剂)一钱匕=?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145克吴茱萸一升=90克五味子一升=10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30克附子一枚大者一枚=20-30克(?)附子一枚=15克(?)乌头一枚大者=5-6克(?)乌头一枚=3克(?)杏仁一升=125克杏仁70个=19-26克桃仁一升=125克麦门冬一升=125克豆豉一升=140克大枣十二枚=50克竹叶一握=12克火麻仁一升=125克瓜蒌一枚=46克?(自测应为130克)栀子十枚=15克(13克自)枳实一枚=14.4克(?)石膏鸡子大=125克水蛭百枚 =160克蟅虫一升 =53克;二十枚=15克虻虫一升 =30克蛴螬一升 =92克赤小豆一升=180克(发芽后干品100克,近六两)厚朴一尺=45克(参照胡希恕注解麻子仁丸方与小承气汤方折算似125克?)梓白皮一升 =60克(自测)薏苡仁一升 =160克(自测)芒硝一升=166克(自测)小麦一升=150克(自测)苇茎一升=30克左右(自测)甘李根白皮一升=?橘皮一升=50克竹茹一升=15克瓜子一升=70克竹叶一把=12克豆豉一升=120克薤白一升=120克皂荚一枚30克(左右)苦参一升80克乌梅百枚=300克注:凡加(?)者即为未经准确复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厚 朴 一尺” 药 物 实测
的体积 ( 2 4 . 2 c u r x 2 . 4 2 c mx O . 7( 3 m ) , 可得 出“ 厚朴一
尺” 重2 1 . 4 g 。
另在 日 本奈 良的东大寺正仓院中现存两捆天平 胜宝 8 岁( 公元 7 5 6 年, 我国唐朝中期 ) 前 的厚朴 , 这 是 目前世界上与东汉年代最接近的厚朴实物。该厚 朴重量为 1 7 0 0 g , 长 3 5 c m, 宽 4 . 3 c m, 厚 2 0 mm~
“ 生交址 ” l 5 ] 。交 址 , 先秦 时地名 , 今越南北部 、 广西 、 广
东一带[ 5 - 7 ] 。 另《 证类本草》 云: “ 生交址、 冤句。 三、 九、 十
注出梓州 、 龙州 者最佳 ’ 。” 宛朐 即现今 山东菏 泽一
宽度 、 厚度后世学者们一直众说不一 , 导致 了对“ 厚 月采皮 , 阴干……陶隐居云 : ‘ 今出建平 、 宜都。 ……今 带, 建平即现今 四川巫县[ 6 - 7 ] , 宜都即现今湖北省宜都 据上述文献 ,唐以前的厚朴产地为交址 ,即广
文章编号 : 1 6 7 1 — 0 2 5 8 ( 2 0 1 3 ) 0 2 — 0 0 0 8 — 0 2
仲景方 中以长度计量的方有两个 : 麻子仁丸、 厚 朴大黄汤 , 其方中的厚朴以“ 一尺” 计量。 对于厚朴的
朴一 尺 ” 剂 量观 点 的不 同 , 从 而影 响 了后世 医家 对麻 子仁 丸 、 厚 朴大 黄汤 的药物 剂量 和配 伍 比例 的研 究 。 中“ 厚 朴一 尺 ” 的剂量 进行 了探讨 研究 。
关于厚朴产地 , 在《 神农本草经校注》 中记载为
[ 作者简介 ] 郭明章 , 讲师, E — m a i l : g g mm z z @1 2 6 . c o n r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一 O l
头; 而温朴为其变种 凹叶厚朴 , 与川朴极相似 , 但 叶
片先端 凹陷 , 形成 二 圆裂 为 异 。 从 以上产 地考 证可 知 ,汉 代厚 朴应 与 现代 的川 朴 基源 品种 一致 。笔者 从现 今 四川产 的川 朴干皮 中
因汉代的“ 分、 寸、 尺、 丈” 进位合理 , 使用简单 ,
1晋代度量衡制及度量衡值因汉代的分寸尺丈进位合理使用简单量值适当在此之后的几千年中历经改朝换代尽管单位量值有所增减而其单位制度却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实施以后才被米制所取代12
盛 璧隐学诼 露
20 13 V o 1 . 1 4 N o. 2
医 史 文 献
仲景方“ 厚朴一尺" 剂量考
数寸 者 , 以厚三 分 、 广 一寸 为准 ” , 可知 “ 厚朴 一 尺 ” 的 以晋朝 的度 量衡 值进 行描述 ,故 笔者 认为 此所 记 录 的“ 厚 朴一 尺 ” , 应 以东晋 “ 一尺” 的长 度值对 “ 厚朴 一 尺” 进 行探 讨研 究更 为合适 。
l 晋 代度 量衡 制及 度量衡 值
量值 适 当 , 在 此之 后 的几 千年 中 , 历 经 改朝 换 代 , 尽 管单 位量 值有所 增减 , 而其 单位 制度 却一 直沿用 , 至
随机选取两卷作为实测药材 , 对其长度 、 宽度、 厚度 、 重量进行测量 ,取平均值 , 得 出实测厚朴的密度为
中华人 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实施以后才被米制所 0 . 5 2 2 g / c m 。 。之后将该厚朴密度值乘以《 小品方》 残 取代 l _ 2 ] 。 因此 , 晋代 的长 度单 位制 和汉代 的一 致 , 都 卷 记载 的 “ 厚 朴一 尺及数 寸者 , 以厚三 分 , 广 一寸 半 ” 为十进制 : 1 0 分= 1 寸, 1 0 寸= l 尺, l 0 尺= 1 丈 根 据丘光 明等 [ 1 , 3 - 4 考证 , 东晋 一尺 为 2 4 . 2 o m, 则
D o s a g e T e x t u a l 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 A F o o t o f Ma g n o l i a B a r k i n Z h a n g Z h o n g j i n g s F o r mu l a s
现代商 品厚朴 以产区言 , 有“ 川朴 ” 与“ 温朴” 之 分 。川朴主产于湖北恩施、 宜昌, 四川万源 、 石柱 、 灌
地 。川 朴与 温朴 是有 区别 的 ,川 朴 的植 物 来源 为木
长度 、 宽度及厚度。因《 小品方》 撰于晋朝 , 作者可能 县 , 温朴主产于浙 江龙 泉 、 江西铜鼓 、 安徽 、 福建等 兰科厚朴落叶乔木 ,叶大型,先端钝圆或具极短尖
笔者通过对厚朴的文献考证及实物测量 , 对仲景方 市 , 梓州即现今四川三台县 , 龙州 即现今四川江油。 关于“ 厚朴一尺” 在汉代之后最早 的具体记载是 西 、越南一带;南北朝和唐代其主产地在湖北和四 东晋陈延所撰的《 小品方》 。根据 日 本前 田育德会尊 川 ; 宋 代则 以 四川 三 一尺及
郭 明章
( 福建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福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要 仲景方组方严谨 、 用药精炼 , 被后世 范为经典之方。其 中麻 子仁 丸、 厚朴大黄 汤中的厚朴以“ 尺” 计量 , 其剂量 为后
世 医家所争议。为更好探讨研 究方药的剂量及比例 , 通过参考“ 厚朴一尺” 的相 关文献记载 、 度量衡 考证 及药物 实测 , 并
结合全 方药物剂量分析 , 认为仲景 方中的“ 厚朴一尺” 的剂量为 4 5 . 7 g 。通过对“ 厚 朴一尺” 剂量的考证 , 为理解仲景 方相 关方药的用药比例及方义进行 了有益的探 索。
关键 词 厚朴一尺 ; 剂量 ; 度 量 衡
中图分类号 : 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