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车场线路设计.

合集下载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设计
采区下部车场通常是指矿山下方的一个大型停车场,用于停放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位置:车场应该位于采区的下方,便于矿工下班后直接到达。

2. 大小:车场应该足够大,能够容纳所有矿工的车辆和设备。

3. 停车标准:车场应该设置停车标准,以确保每个车辆都能有足够的空间停放,且不会妨碍其他车辆。

4. 照明:车场需要充足的照明,以确保夜间停车的安全。

5. 安全性:车场需要设置防盗装置,以确保车辆和设备的安全。

6. 排放:车场应该设置排放设施,以便矿工可以排放废气和废水。

以上是一个采区下部车场的设计要点,具体细节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采区车场

采区车场

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区段平巷或阶段大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及硐室。

作用:在采区内运输方式改变或过渡的地方完成转载工作。

采区车场巷道:甩车道、存车线、联络巷道及各种硐室。

第一节轨道线路布置的基本概念一、矿井轨道矿井轨道:巷道底板铺设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结件等。

(一)轨型1、钢轨的型号,以kg / m表示2、类别:>重轨 24kg /m的钢轨;24kg /m的钢轨;≤轻轨矿井常用轨型有:24、18、15、11等。

小矿或运输量小的巷道可选用8.5型。

3、轨型选用:轨型选用1)根据列车重量、行车速度、行车频繁情况选择轨型。

2)斜井用箕斗提升,选用重轨。

3)15万t /a的小矿,斜井及大巷选用18或24型钢轨。

采区宜选用8.5型钢轨。

(二)道岔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2)道岔参数:—αa、b —外形尺寸,辙叉角。

在线路图中,道岔以单线表示。

道岔主线与岔线用粗实线绘出2、道岔类别(国标)1)类别:单开道岔— DK对称道岔— DC渡线道岔— DX对称道岔渡线道岔2)系列:615、618、624、918、924每个系列中按辙每个系列中按辙叉号码和曲线半径不同,又有不同型号:DK615 — 4 — 12DC624 — 3 — 9DX918— 5 — 2016(1)符号含义: DK、DC、DX单开、对称、渡线。

(2)第一段数:6、9 —分别表600mm、900mm轨距。

15、18、24 —分别表示轨型。

第二段数字(4、3、5)为辙叉号码(M)(3)辙叉号(M):)的关系是:αM 与辙叉角(DK道岔DC道岔:615、618、624、各有2个(M):2、3。

918、924各有1个(M):3b值为岔线实长b1的水平投影。

DX道岔:615、618、624各有2个(M):4、5。

918、924各有2个(M):4、5。

大,行车速度→小,R →α道岔的↑(4)道岔半径DK 和DC名称尾数表示道岔曲轨的曲线半径,单位为:m。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布置紧凑,工程量省;调车方便。 缺点:影响大巷通过能力;绕道维护量大 适用条件: 顶绕式—上山倾角12,起坡点落在大巷顶 板,且顶板围岩稳定的条件。 底绕式—当上山倾角12,上山提前下扎于 大巷底板变平,且底板围岩稳定的条件。
(二)石门装车式下部车场
1、在石门里布置装车站
Ⅰ7
采煤方法之14采区车场
4、采区车场施工设计
•线路设计 线路总体布置,绘草图; 计算各线段和联接点尺寸; 计算线路总尺寸;
作线路布置的平、剖面图。 •硐室设计 按线路设计,定巷道或硐室断面大小; 确定硐室位置
一、采区上部车场形式 采区上部车场 — 采区上山 与采区上部区段回风平巷 或阶段回风大巷之间一组 联络巷道和硐室。
易跑车。
2、逆向平车场 当绞车房距轨上变坡点较远; 煤层联合布置采区;操作安全;通过能力小。
3、采区上部甩车场 优点:调车省力;通过能力大,可减少工程 量。 绞车房高,不易维护,绞车房有下行风。
选上部车场解决的关键问题? 选用:采区上部围岩稳定。
二、采区中部车场形式
采区中部车场—联结上山和中部区段平巷的 一组巷道和硐室。
3、线路表示方法:
用两根轨道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 采用单线表示。 单轨线路 — 单线(细实线); 双轨线路 — 双线(细实线)。
(二)轨道曲线线路
Concept:
δ=
R=
车场线路=直线段线路+联
T= K=
接点线路(圆曲线)
1、曲线半径R及弯道转角
曲线半径R见表18-4,机车 最小值12m
1)单轨线路联接系统参数
7
8
5
3
6
2
ⅠⅠ
1 3
5 2

采矿学(第18章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采矿学(第18章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3、提升牵引角
设置DA的目的:减少交叉点 长度,利于交叉点维护。但 斜面曲线转角 不宜过大 。 影响提升牵引角 。 :矿车行进方向N与钢丝绳 牵引方向P的夹角。
,车不稳,易倾倒;
与矿车稳定性有关。矿车重心低 ,牵引速度慢,可大些。与列 车总阻力有关。一次提升矿车少 ,阻力小, 可大些
防翻车技术
线路联接:进石门前,设DX,大巷设单轨平面曲线进 石门
尽头式、两个装车点
问题: 尽头巷道如何通风 如何与“轨上”线路相联
轨上”线路
(三)绕道装车式线路布置
绕道式车场—装煤点设在与大巷(石门)平 行的另一条巷道内。 1、单向绕道特点: ① 车辆进出只有一个通道,出口方向朝向井 底车场。存车线平行于大巷。 ②线路进入绕道内,单轨变为双轨。 ③绕道尽头通风与大巷相连。 调车灵活性差。
A点与C点高差 : hAC=Tsin=Tsincos
设道岔岔心为 0,各 点标高为: D点:hD= -hOD E点:hE= -(hOD+hD -E) A点:hA= -(hOD+hDE+hEA) C点: hC= -(hOD+hDE+hEA+hAC) 如:已知C点标高,亦可 反算道岔心O的标高。
2)定各点长度: O—D:b;D—A:K;A—C :Kp 3)角度:
3t矿车,一列车:
n = 20 26个
l1 = l e + 0.5 lm 坡度:i=35%0
轨中心距加宽:装车站左、右侧各不小于5 m的 巷道内将SS。使两车会交时,突出车体部分间 隙 700mm。
巷道加宽:装车站左、右侧各大于5 m范围巷道 加宽。
两侧均设人行道
Concept: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 ——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 大巷联结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煤矿矿井设计井底车场设计井底车场

煤矿矿井设计井底车场设计井底车场
斜井立式环形井底车场
第2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二)折返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可简化井底车场的线路结构,减少巷道开拓工程量。分为梭式和尽头式两种类型。1、立井梭式车场(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较近时采用)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副井重车线;4-副井空车线;5-材料车线;6-调车线;7-通过线
第18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2)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
1-主井重车线;2-主井空车线;3-主要运输巷道;4-调车线;5-巷道回车线
第19页/共36页
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 开拓工程量小;b、 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c、 安全性好些,弯道角度小,顶推车有利,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d、 巷道交叉点较少,施工较易;井筒距大巷较近(小于一列车长)且地面出车方向 a、 也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
第4页/共36页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通过能力
一、 调车方式井底车场调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将由运输大巷驶来的重列车调入主井重车线。 (一) 顶推调车法当电机车牵引重列车驶入调车场后,停车摘钩,电机车通过调车线道岔(如上图),由列车头部转向尾部,推顶列车进入重车线,这种方法称为错车线入场法。其过程是:拉—停—摘—错—顶;另一种是三角入场法,其过程为:拉—停—摘—顶。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第17页/共36页
井底车场的形式及其选择
优缺点及使用条件:a、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开拓工程量小;b、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c、安全性差:机车在弯道上顶车,减速,不安全;d、交叉点及弯道多,施工不便;e、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安全;f、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很近(约一列车长)的条件下。

三条上山轨道采区车场课程设计

三条上山轨道采区车场课程设计

三条上山轨道采区车场课程设计三条上山轨道采区车场课程设计一、引言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需要设计合理的轨道系统。

本文将针对三条上山轨道采区车场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轨道线路规划、设备选型以及运输流程等方面。

二、轨道线路规划1. 轨道线路选择根据采区地质条件和矿石分布情况,选择适合的轨道线路。

考虑到上山坡度较大的情况,可以选择较陡峭的螺旋线路或者采用多段缓坡设计。

2. 轨道线路布置根据矿区地形和交通需求,合理布置轨道线路。

首先确定起点和终点位置,然后根据需要设置中间站点。

同时考虑到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尽量避免急转弯和陡坡。

3. 轨道线路标准确定轨道线路的标准参数,包括轨距、曲线半径、坡度等。

根据运输设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三、设备选型1. 运输车辆根据采区车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输车辆。

考虑到上山坡度大的情况,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动力和牵引力的电机车或内燃机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运输量和速度等因素。

2. 轨道设备选用适合的轨道设备,包括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

确保设备质量可靠,并能满足运输需求。

3. 安全设备在轨道系统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包括防护栏、信号灯、报警装置等。

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运输流程设计1. 进站作业当矿石从采区运至车场时,需要进行进站作业。

首先对矿石进行称重和检查,然后将其装载到相应的运输车辆上。

2. 运输过程根据采区与车场之间的距离和路线条件,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行驶方式进行运输。

同时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

3. 出站作业当矿石到达目标地点时,需要进行出站作业。

首先将矿石卸载,并进行称重和检查。

然后将空车送回采区或其他需要的地方。

五、安全管理1. 培训与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包括轨道系统的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处理等内容。

2. 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轨道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矿车场设计方案

煤矿车场设计方案

矿井采区车场设计方案编制:日期:采区车场设计方案说明一概述伊宁市财荣煤业为0.6Mt/a机械化改造矿井,矿井共分为两个区段进行采煤。

为了满足矿井运输要求,分别布置+646m、+612m两个采区车场和+580m矿井底部车场,二设计步骤1.轨道与轨型2 .道岔选择选择原则:(1)与基本规矩相适应;(2)与基本轨型相适应;(3)与行驶车辆类别相适应;(4)与行车车速相适应道岔选型表3.轨距与线路中心距目前我国矿井采用的标准轨距为600 mm、762 mm和900 mm三种,其中以600 mm、和900 mm轨距最为常见。

1t固定式矿车、3t 底卸式矿车和10t架线电机车均采用600mm轨距。

为了设计和施工方便,双轨线路有1200 mm、1300mm、1400mm、1600mm和1900mm等几中标准中心距。

一般情况下不选用非标准值。

但在双轨曲线巷道(即弯道)中,由于车辆运行时发生外伸和内伸现象,线路中心距一般比直线巷道还加宽一定数值。

线路中心距2曲线半径3.线路长度确定空、重车线宜为1.0——1.5倍列车长,此处取1.2倍L=1.2(mn L K)+ NL j式中:L——副井空、重车线,m;m ——列车数目,1列;n——每列车的矿车数,8辆;L K——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N——机车数,1台;L j——每台机车的长度,m;所以:L=1.2×8×(2+0.3)+4.5=26.58m 取L=20m(2)材料车线有效长度材料车线并列布置在副井空车线一侧长度按列材料车长度确定L=mn L K+ NL j式中:L——材料车线有效长度,m;n c——材料车数,10辆;L K ——每辆矿车带缓冲器的长度,缓冲器长取0.3m ;N ——机车数,1台;L j ——每台机车的长度,m ;所以: L =10×(2+0.3)+4.5=27.5m 取L=20m4 车场通过能力计算井下采用机车运输时,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T Q T N a 15.1 (5-11)式中 N —— 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t ;Q —— 每一调度循环进入井底车场的所有列车的净载煤重,t ;T —— 每一调度循环时间,min ;T a —— 每年运输工作时间等于矿井设计工作日数与日生产时间的乘积,min ;1.15 —— 运输不均衡系数。

第三章采区车场设计

第三章采区车场设计

第三章采区车场设计1.引言采区车场的设计在矿山运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车场设计能够提高车辆的进出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本章将讨论采区车场设计的原则和考虑因素,并提供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

2.设计原则2.1安全性车场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

这包括车辆的停放区域,车辆和行人之间的分隔区域,以及车辆的进出口等。

合理的安全设计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效率性采区车场的设计应该追求高效率。

这包括最小化车辆的排队时间,优化路线规划,提高车辆进出效率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堵塞,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2.3可持续性车场设计应该考虑到可持续性的因素。

这包括减少车辆的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少车辆的行驶距离,降低碳排放量,提高矿山的环境可持续性。

3.考虑因素3.1车辆类型和数量车辆类型和数量是车场设计的基本考虑因素。

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车辆需要不同的停车位来满足其需求。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类型。

3.2车辆进出口位置车辆进出口的位置对于车场的设计至关重要。

进出口位置应该考虑到车辆的行进方向,避免车辆相互阻塞,减少交通堵塞。

合理的进出口位置可以提高车辆的进出效率。

3.3车辆停放区域车辆停放区域的规划需要考虑到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

停车位的数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以满足车辆的停放需求。

停车位的布局应该合理,充分利用空间,并保证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3.4交通指示标志和标线交通指示标志和标线在车场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置合理的指示标志和标线,可以引导车辆有序进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设计方案基于上述原则和考虑因素,提出一个具体的采区车场设计方案。

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4.1停车位数量和布局根据实际车辆数量,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

充分利用空间,合理排列停车位,保证停车位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

采区车场设计(1-2)

采区车场设计(1-2)

第三节采区车场设计采区车场可分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和下部车场。

在进行车场设计时应对采区巷道的布置方式、采区生产能力、运输方式及设备类型、地质构造和围岩性质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力求使采区车场布置紧凑合理、行车顺畅、工程量小和维护费用低,同时还应满足安全生产、通风、行人、排水和管线敷设等方面的要求。

采区车场设计中,当采用600mm轨距1t矿车时,其平曲线半径和竖曲线半径一般取9m、12m、15m;当采用900mm轨距3t矿车时,其平、竖曲线半径一般取12m、15m、20m。

提升牵引角通常在20°以内。

车场与上下山连接部位的道岔一般选用4号或5号标准道岔,车场分甩空、重车的道岔一般选用4号标准道岔。

上部和中部车场的空重车线长度通常不小于一次提升串车长度的2~3倍。

采区运输材料、设备或矸石的下部车场,其空重车线长度一般取0.5列车长左右。

空重车线的高低道最大高差一般不大于0.5m。

高低道的起坡点间距以lm左右为宜,一般不大于1.5~2.0m。

高低道线路中心距与人行道位置有关,600mm轨距时,设中间人行道一般取1.7~1.9m,不设中间人行道可取1.3~1.4m;900m轨距设中间人行道一般取2.1~2.2m,不设时取1.6~1.8m。

空重车线的坡度与矿车型式、铺轨质量、有无弯道及自动滑行要求等因素有关。

空重车线的坡度可按表3-2选取。

一、采区下部车场设计示例根据煤炭装车地点的不同,采区下部车场可分为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三种基本形式。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包括装车站线路,绕道线路和轨道上山下部平车场线路。

下部车场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车场型式,绘出计算草图;(2)选定有关参数;(3)把车场线路分解成若干单元,计算各联结点尺寸;(4)计算线路总布置尺寸;(5)计算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6)绘制施工图。

设计示例一:已知某采区生产能力20万t/a ,煤层倾角为(15、20)18°,轨道上山沿煤层布置,上山为单钩提升,每钩串车数为4辆,采用一吨标准矿车运输,运输大巷为双轨巷道,7t 架线式电机车,每列车数为30辆。

采区下部车场

采区下部车场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一、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 (一)、车场形式
绕道位于大巷顶板方向场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大 巷
绕 道 绕道位于大巷底板方向
2、底板绕道式 下部车场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绕道与大巷的位置关系
(β >β2>255°o)
(β:β=1280°~~2255°o)
线路总长度L: 2lh+lk+l1
5
3
6
4
lH
l1 l k
lH
LD
单开道岔参 数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3)、装车站通过能力验算
AN 60NGN rTs TzKb(1 Kg)
Nr—年工作日,取330d; Ts—日生产小时数,取16h;
Tz—列车进入车场平均间隔
式中:
时间,取4~5min;
AN—装车站年通过能力,t/a;Kb—不均匀系数,
Δβ
β
1
β
21
2
β1
轨道上山不变坡直 接设竖曲线落平
轨道上山上抬△β, 两条竖曲线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绕道与大巷的位置关系
(ββ:=121°2~o1~7°19o)
β
Δβ
β1
1
轨道上山提前下扎 △β,减少工程量
(ββ<<1122°o)

β1
2
1
轨道上山提前下扎△β, 减少工程量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5号道岔
1.25列车长 重度存,车底线 卸 矿车长1度列车 长度+5m
600mm:
Lx4:号渡道线岔道
岔90长0mm度:
5号道岔
1.25列长 空 度存 ,车 底线卸 矿车长1度列车 长度+5m

采矿学车场设计

采矿学车场设计

7.2.3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示例已知:轨道上山倾角为20°,轨道上山设在煤层底板岩石内,轨道上山轨面至巷道顶板高2 510,轨道上山顶板至煤层底板的法线距离为10 m,轨道上山与回风石门轨中心线间距为18 m,轨道巷轨中心线距总回风巷轨中心线50 m,轨道巷轨中心至巷道上帮间距为1150 m。

轨道上山作辅助提升用,一次提升1 t 矿车3辆,采区内由轨道上山进风,要求设计逆向平车场。

设计思路为先作出线路布置草图,并把要计算的各部分标以符号,如图7-1所示。

7.2.4.1 选用道岔及有关参数(1)车场错车线选用简易道岔,α = 17°,b = 2 510,其他道岔选用ZDK615-2-4,α = 28°04′20″,a = 1 648,b = 1 851。

存车线轨中心距S = 1 200;(2)曲线半径R = 6 000,竖曲线半径R1=12 000;(3)过卷安全距离A = 5 000 m,停车线长B = 5 000,安装阻车器长d = 200(以下非经注明,长度单位均为mm)。

7.2.4.2 线路计算(1)轨道上山平层面交线至绞车房的距离图7-1 逆向平车车场计算草图1-轨道中心线;2-回风石门;3-区段回风平巷;4-总回风巷;5-煤层底板;6-平层面交线T' = Rtan0.5β = 12 000 × tan20°/2 = 2 1161L = A+B+a+b+d+T'= 5 000 + 5 000 + 1648 + 1851 + 2 000 + 2116= 15 615(2)绕道各段长度①绕道斜长取绕道转角δ等于道岔角。

L' = L/sinδ = 18 000/sin28°04′20″ = 38 2511②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尺寸L= a + S cotα+ R tanα/2k= 1 500 + 1 200 × cot17° + 9 000 × tan17°/2= 6 386③存车线长度按2钩车长取L h = 10 000④插入线段c的长度c = L'-(2b + 2L k + L h)1= 38 251-(2 × 1 851 + 2 × 6 386 + 10 000) = 11 777(3)回风石门各段长度。

采区中部车场设计

采区中部车场设计

第三章采区车场设计第一节窄轨线路一、轨道与轨型轨道运输是煤矿井下主要运输方式,矿井轨道由铺设在巷道底板上的道床、轨枕、钢轨和联接件等组成。

钢轨的型号简称轨型,以每m长度的质量(kg/m)表示。

窄轨线路的轨型有15、22、30、38和43kg/m等5种。

窄轨线路中心距有600mm、762mm和900mm 3种,使用时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和矿井运输方式选用。

大型矿井一般选用900mm轨距,使用3t、5t矿车;中、小型矿井多选用600mm轨距,使用1t、3t矿车。

新设计矿井轨型按表3—1选用。

除了上述规定外,《煤矿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中规定;运行7t及其以上机车、3t及以上矿车、采区运输重量超过15t(包括平板车重量)及以上设备时线路轨型不低于30kg/m,卡轨车、齿轨车和胶轮车运行线路轨型不低于22kg/m。

表3—1 新设计矿井轨型选用表二、道岔1.道岔类别道岔是使车辆由一条线路上转到另一条线路上的装置,它是由尖轨、辙叉、转辙器、道岔曲轨、护轮轨和基本轨所组成,道岔的结构如图3—1所示。

1—尖轨;2—辙叉;3—转辙器;4—道岔曲轨;5—护轮轨;6—道岔基本轨图3—1 道岔结构常用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3种,单开道岔和渡线道岔又有左向和右向之分(在平面线路上沿顺时针方向分出时为右向,沿逆时针方向分出时为左向)。

井下常用道岔有3号、4号、5号。

每种型号的道岔又配备了4m、6m、9m、12m、15m、20m、25m、30m、40m、50m、70m等11种曲线半径;渡线道岔和对称道岔按不同轨距和道岔类型,配备有1300mm、1400mm、1500mm、1600mm、1700mm、1800mm、1900mm、2200mm和2500mm等9种线路间距。

道岔手册中所列型号均为右向道岔,如ZDK622—4—12末注明左右,均为右向道岔。

右向道岔的分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b)的右侧。

左向道岔必须在尾数后注上(左)字,如:ZDK622—4—12(左),岔线在行进方向(由a→b)的左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1)轨型:以单位长度质量表示, /kg· m-1, (kg/m) 矿井使用的轨型系列值: 现采用标准轨型: 15、22、30、38、43(新设计矿井使用) 原使用的轨型: 11、15、18、24 (生产矿井使用)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新设计矿井轨型选用要求
使用地点 运输大巷 运输设备 10t,14t电机车 7t,8t电机车 3 t矿车 1t,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矿车 3t,矿车 1.5t矿车 轨型(kg / m) 30~38(24) 22~30(18~24) 22~30(18) 15~22(11~15) 22~30(18) 15(11)
在线路图中,道岔 以单线表示。 道岔主线与岔线用 粗实线绘出 主要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
(M:2、3、 4、5、6)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ZDC--对称道岔
道岔参数: a、b — 外形尺寸, — 辙叉角。 M (2、3、4)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a α b
(3)ZDX— 渡线道岔 道岔参数: a、b — 外形尺寸 S1 —线路中心距 L —道岔总长度 — 辙叉角
3
4
2.采区车场轨道 线路设计 (采区下部、中部、 上部车场)
5
6
7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一)采区轨道线路分类
1
1、线路位置与作用 (1)轨道上山 (2)采区车场 (3)工作面轨道平巷 2、线路空间状态 (1)水平: 下部车场:大巷装车站、区段轨道平巷 (2)倾斜:上山 中部车场 斜面线路。
6 7
M 2
原标准角度值α 28°04′38″ 28.077°
3
4
18°55′30″
14°15′
18.925°
标准道岔共有七个系列
600轨距:615、622、630、643 900轨距:915、930、938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1)单开道岔基本结构
1 — 尖轨; 2 — 辙叉; 3 — 转辙器; 4 — 曲轨;
5 — 护轮轨;
6 — 基本轨。
道岔特征:道岔是一个刚性整体装置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道岔类别及参数 (1)ZDK--单开道岔
上下山
区段平巷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轨距
(1)轨距:单轨线路是有两根轨道组成, 两根轨道上轨头内缘的距离为轨距。 矿用标准轨距:600mm;900mm (762mm)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轨距选用: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和矿井运输方式选用。 大型矿井:一般选用— 900mm轨距 使用 3t、5t矿车 (辅运和主运) 中、小型矿井:多选用— 600mm轨距 使用1t、3t矿车 (辅运和主运)
《煤矿开采方法》精品课程
课题一 采区车场线路设计
课题一 采区车场线路设计
能力训练任务
进行采区上、中、下车场线路设计
任务描述
采区内最集中、最复杂的轨道线路,是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线路 。釆区轨道线路设计主要是指釆区车场线路设计。采区的轨道线路 包括由采区上部、中部、下部车场组成的车场线路和与之相联接的 轨道线路。本模块任务主要结合准备方式模块所设计采区(盘区、 带区)中的上、中、下车场进行线路设计。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3)轨道线路中心距: 双轨线路中心线间距S (1)直线段: S B ,mm。 式中:B — 机车宽度, mm; — 两列车对 开时最突出部 分之间的距 离,/mm, 200mm。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3)轨中心距选用: 线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为单位的整数。 例:使用3t矿车,机车运输,机车宽度1360mm, 轨距 900 mm, 直线段: S = B+ =1360+200=1560mm 1560 1600 曲线段: S1 =S+ S = 1600 + 300 = 1900mm。 矿井轨道轨中心距系列值: 600mm轨距(1300、1400、1600、1700、1900) 900mm轨距(1600、1800、1900、2200、2500)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弯曲段:S 1 B + S S—曲线巷道线路,由于车辆的外伸和内伸轨道中心线 必须加宽 机车运输:S = 300mm 其它运输:S = 200mm 《煤矿安全规程》23条规定: 装 车 点: 700mm, 摘挂钩点: 1000mm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s1
b L
a
a
s 1
b
α
(4、5、6)
b Lx
a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3)道岔辙岔号 与辙岔角关系
新计算方法 原计算方法
M=
AC =tanα-1 BC
1 M
α=tan-1
AO -1 1 M= = tan OB 2 2 1 α=2tan-1 2 M
道岔角度对照表
M 2 3 4 5 6
新标准角度值α 26°33′54″ 18°26′06″ 14°02′10″ 11°18′36″ 9°27′44″ 26.565° 18.435° 14.036° 11.310° 9.462°
两根轨道以中心线作为线路的标志, (进行线路施工设计时。图中采用单线表示) 单轨线路 — 单线(细实线); 双轨线路 — 双线(细实线)。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2.道岔
道岔:使车辆由一线路转运到另一线路的装置 煤矿常用道岔( 新的标准: MT/T2--95) (1) 单开 ZDK (2) 对称 ZDC (3) 渡线 ZDX (增加 Z 代表窄轨道岔)
2
3
4
5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二)采区车场线路设计步骤
(1)确定车场形式 (2)绘制车场平面布置草图 (3)进行线路连接点、线路参数设计计算 (4)计算线路平面布置总尺寸 (5)绘制线路布置图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三)矿井轨道
1.轨道 在巷道底板铺设 道床(道砟)、 轨枕、钢轨和联 结件等组成。
课题一 轨道平面线路设计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知识点 技能点
轨距、轨型、曲线半径选择原则 矿用轨道、道岔系列及正确选用 矿井轨道线路加宽与外轨抬高
正确选用轨型、道岔、曲线半 径进行轨道线路设计 组织实施矿井轨道线路施工
任务一 轨道、道岔选择
本章要点
1 2
1.轨道线路设计基础知识 (轨道、道岔、曲线、线路 施工、线路联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