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厦门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厦门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C 在直线BE 上,∠=︒,∠A m ABC 与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1A ,则1A =_____︒;若再作11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再作22A BE A CE ∠∠、的平分线,交于点3A ;依此类推,10A ∠= _________︒.
【答案】(
2m ) (1024
m )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直接利用规律解题.
【详解】
解:∵∠A 1=∠A 1CE-∠A 1BC=
12∠ACE-12∠ABC=12(∠ACE-∠ABC )=12∠A=2m °. 依此类推∠A 2=
224m m ︒︒=,∠A 3=328m m ︒︒=,…,∠A 10=1021024m m ︒︒=. 故答案为:(
)2m ;()1024
m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2.如图,△AEF 是直角三角形,∠AEF=900
,B 为AE 上一点,BG⊥AE 于点B ,GF∥BE,且AD =BD =BF ,∠BFG=600,则∠AFG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答案】20°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AFG ,∠EBF=∠BFG=600,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可知∠BDF=2∠A,∠A+∠AFB=3∠A=∠EBF,因此可得∠AFG=20°.
故答案为:20°.
3.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_____度.
【答案】4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ACB为Rt△,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一点F.
∵∠ACB=90°,
∴∠CAB+∠ABC=90°
∵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
∴∠FAB+∠FBA=1
2∠CAB+1
2
∠ABC=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求解.
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ACB=74°,∠ABC=46°,且∠BAD+∠CAD=180°,那么∠BDC的度数为_____.
【答案】30°
【解析】
【分析】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根据BD是∠ABC的平分线可得出△BDE≌△BDF,故DE=DF,过D点作DG⊥AC于G点,可得出
△ADE≌△ADG,△CDG≌△CDF,进而得出CD为∠ACF的平分线,得出∠DCA=53°,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延长BA和BC,过D点作DE⊥BA于E点,过D点作DF⊥BC于F点,
∵BD是∠ABC的平分线
在△BDE与△BDF中,
ABD CBD
BD BD
AED DFC
∠=∠


=

⎪∠=∠


∴△BDE≌△BDF(ASA),
∴DE=DF,
又∵∠BAD+∠CAD=180°
∠BAD+∠EAD=180°
∴∠CAD=∠EAD,
∴AD为∠EAC的平分线,
过D点作DG⊥AC于G点,
在Rt△ADE与Rt△ADG中,
AD AD
DE DG
=


=


∴△ADE≌△ADG(HL),
∴DE=DG,
∴DG=DF.
在Rt△CDG与Rt△CDF中,
CD CD
DG DF
=


=


∴Rt△CDG≌Rt△CDF(HL),
∴CD为∠ACF的平分线,
∠ACB=74°,
∴∠DCA=53°,
∴∠BDC=180°﹣∠CBD﹣∠DCA﹣∠ACB=180°﹣23°﹣53°﹣74°=30°.
故答案为: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内角,能熟记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
角的和.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8cm,设第三边中线的长为x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3<x<5
【解析】
【分析】
延长AD至M使DM=AD,连接CM,先说明△ABD≌△CDM,得到CM=AB=8,再求出2AD的范围,最后求出AD的范围.
【详解】
解:如图:AB=8,AC=2,延长AD至M使DM=AD,连接CM
在△ABD和△CDM中,
AD MD
ADB MDC
BD CD
=


∠=∠

⎪=

∴△ABD≌△MCD(SAS),
∴CM=AB=8.
在△ACM中:8-2<2x<8+2,
解得:3<x<5.
故答案为:3<x<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答的关键在于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完成解答.
6.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一个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本题根据题意可得:(n-2)×180°=4×360°,解得:n=10.
故答案为:10 .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二、八年级数学三角形选择题(难)
7.若△ABC 内有一个点P 1,当P 1、A 、B 、C 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可构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若△ABC 内有两个点P 1、P 2,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可构成5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若△ABC 内有n 个点,其它条件不变,则构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这些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A .n·180°
B .(n+2)·180°
C .(2n-1)·180°
D .(2n+1)·18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ABC 内的点的个数是1时,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是3;当△ABC 内的点的个数是2时,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是5;依此类推得到当△ABC 内的点的个数是3时,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是7;当△ABC 内的点的个数是n 时,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2n+1,所以这些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2n+1)·
180° 【详解】
】解:图1中,当△ABC 内只有1个点时,可分割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图2中,当△ABC 内只有2个点时,可分割成5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图3中,当△ABC 内只有3个点时,可分割成7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
根据以上规律,当△ABC 内有n 个点(P 1,P 2,…,P n )时,可以把△ABC 分割成S=2n+1
个互不重叠的三角形,所以这些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2n+1)·
18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面图形的有规律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CD 是ABC 的一条中线,E 为BC 边上一点且2,BE CE AE CD 、相交于,F 四边形BDFE 的面积为6,则ABC 的面积是( )
A.14B.14.4C.13.6D.1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结BF,设S△BDF=x,则S△BEF=6-x,由CD是中线可以得到S△ADF=S△BDF,S△BDC=S△ADC,
由BE=2CE可以得到S△CEF=1
2
S△BEF,S△ABE=
2
3
S△ABC,进而可用两种方法表示△ABC的面
积,由此可得方程,进而得解.【详解】
解:如图,连接BF,
设S△BDF=x,则S△BEF=6-x,
∵CD是中线,
∴S△ADF=S△BDF=x,S△BDC= S△ADC=1
2△ABC

∵BE=2CE,
∴S△CEF=1
2
S△BEF=
1
2
(6-x),S△ABE=
2
3
S△ABC,
∵S△BDC= S△ADC=1
2△ABC

∴S△ABC=2S△BDC
=2[x+3
2
(6-x)]
=18-x,
∵S △ABE =
23S △ABC , ∴S △ABC =
32S △ABE =32
[2x + (6-x)] =1.5x +9,
∴18-x =1.5x +9,
解得:x =3.6,
∴S △ABC =18-x ,
=18-3.6
=14.4,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能把三角形的面积平分,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熟练掌握这个结论记以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P 为ABC ∆内一点,070,BAC ∠=0
120,BPC ∠=BD 是ABP ∠的平分线,CE 是ACP ∠的平分线,BD 与CE 交于F ,则BFC ∠=( )
A .085
B .090
C .095
D .0100
【答案】C
【解析】 ∵070,BAC ∠= 0120,BPC ∠=
∴∠ABC+∠ACB=110°,∠PBC+∠PCB=60°,
∴∠ABP+∠ACP=(∠ABC+∠ACB)-(∠PBC+∠PCB)=110°-60°=50°,
∵BD 是ABP ∠的平分线,CE 是ACP ∠的平分线,
∴∠FBP+∠FCP=12 (∠ABP+∠ACP)=00150252
⨯=; ∴∠FBC+∠FCB=∠FBP+∠FCP+∠PBC+∠PCB=25°+60°=85°,
∴BFC ∠=180°-(∠FBC+∠FCB )=180°-85°=9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图形正确找出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七边形ABCDEFG中,AB,ED的延长线交于点O,若∠1,∠2,∠3,∠4的外角和等于215°,则∠BOD的度数为()
A.20°B.35°C.40°D.4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外角和内角的关系可求得∠1、∠2、∠3、∠4的和,由五边形内角和可求得五边形OAGFE的内角和,则可求得∠BOD.
【详解】
解:∵∠1、∠2、∠3、∠4的外角的角度和为215°,
∴∠1+∠2+∠3+∠4+215°=4×180°,
∴∠1+∠2+∠3+∠4=505°,
∵五边形OAGFE内角和=(5-2)×180°=540°,
∴∠1+∠2+∠3+∠4+∠BOD=540°,
∴∠BOD=540°-505°=35°,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利用内角和外角的关系求得∠1、∠2、∠3、∠4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11.在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BC的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解:△ABC的AC边上的高的就是通过顶点B作的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根据定义正确的只有C.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
12.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A.108°B.90°C.72°D.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设此多边形为n边形,根据题意得:180(n-2)=540,即可求得n=5,再由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设此多边形为n边形,
根据题意得:180(n-2)=540,
解得:n=5,
∴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360
5
=72°.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注意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外角和等于360°.
三、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填空题(难)
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AC=5,∠DAB=∠DCB=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
【答案】12.5
【解析】
【分析】
过A作AE⊥AC,交CB的延长线于E,判定△ACD≌△AEB,即可得到△ACE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四边形ABCD的面积与△ACE的面积相等,根据S△ACE=1
2
×5×5=12.5,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过A 作AE ⊥AC ,交CB 的延长线于E ,
∵∠DAB=∠DCB=90°,
∴∠D+∠ABC=180°=∠ABE+∠ABC ,
∴∠D=∠ABE ,
又∵∠DAB=∠CAE=90°,
∴∠CAD=∠EAB ,
又∵AD=AB ,
∴△ACD ≌△AEB (ASA ),
∴AC=AE ,即△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与△ACE 的面积相等,
∵S △ACE =12
×5×5=12.5,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12.5,
故答案为1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4.如图,ABC ∆中,90ACB ∠=︒,//AC BD ,BC BD =,在AB 上截取BE ,使BE BD =,过点B 作AB 的垂线,交CD 于点F ,连接DE ,交BC 于点H ,交BF 于点G ,7,4BC BG ==,则AB =____________.
【答案】
658
【解析】
【分析】 过点D 作DM ⊥BD ,与BF 延长线交于点M ,先证明△BHE ≌△BGD 得到∠EHB=∠DGB ,再由平行和对顶角相等得到∠MDG=∠MGD ,即MD=MG ,在△△BDM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MG 的长度,得到BM ,再证明△ABC ≌△MBD ,从而得出BM=AB 即可.
【详解】
解:∵AC ∥BD ,∠ACB=90°,
∴∠CBD=90°,即∠1+∠2=90°,
又∵BF ⊥AB ,
∴∠ABF=90°,
即∠8+∠2=90°,
∵BE=BD ,
∴∠8=∠1,
在△BHE 和△BGD 中,
8143BE BD ∠=∠∠=∠⎧⎪=⎨⎪⎩

∴△BHE ≌△BGD (ASA ),
∴∠EHB=∠DGB
∴∠5=∠6,∠6=∠7,
∵MD ⊥BD
∴∠BDM=90°,
∴BC ∥MD ,
∴∠5=∠MDG ,
∴∠7=∠MDG
∴MG=MD ,
∵BC=7,BG=4,
设MG=x ,在△BDM 中,
BD 2+MD 2=BM 2,
即()2227=4x x ++,
解得x=338
, 在△ABC 和△MBD 中
=8=1BC B ACB MDB D
∠∠∠∠⎧⎪=⎨⎪⎩
, ∴△ABC ≌△MBD (ASA ) AB=BM=BG+MG=4+
338=658. 故答案为:658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适当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待求的线段,难度中等.
15.已知:如图,△ABC 和△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D 与BE 相交于点P ,AC 、BE 相交于点M ,AD ,CE 相交于点N ,则下列五个结论:①AD =BE ;②AP =BM ;③∠APM =60°;④△CMN 是等边三角形;⑤连接CP ,则CP 平分∠BPD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填写序号)
【答案】①③④⑤.
【解析】
【分析】
①根据△ACD ≌△BCE (SAS )即可证明AD =BE ;②根据△ACN ≌△BCM (ASA )即可证明AN =BM ,从而判断AP ≠BM ;③根据∠CBE +∠CDA =60°即可求出∠APM =60°;④根据
△ACN ≌△BCM 及∠MCN =60°可知△CMN 为等边三角形;⑤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
【详解】
①∵△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CA =CB ,CD =CE ,∠ACB =60°,∠DCE =60°
∴∠ACE =60°
∴∠ACD =∠BCE =120°
在△ACD 和△BCE 中
CA CB ACD BCE CD CE =⎧⎪∠=∠⎨⎪=⎩
∴△ACD ≌△BCE (SAS )
∴AD =BE ;
②∵△ACD ≌△BCE
∴∠CAD=∠CBE
在△ACN和△BCM中
ACN BCM
CA CB
CAN CBM
∠=∠


=

⎪∠=∠

∴△ACN≌△BCM(ASA)
∴AN=BM;
③∵∠CAD+∠CDA=60°
而∠CAD=∠CBE
∴∠CBE+∠CDA=60°
∴∠BPD=120°
∴∠APM=60°;
④∵△ACN≌△BCM
∴CN=BM
而∠MCN=60°
∴△CMN为等边三角形;
⑤过C点作CH⊥BE于H,CQ⊥AD于Q,如图
∵△ACD≌△BCE
∴CQ=CH
∴CP平分∠BPD.
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的灵活运用,角的计算及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角平分线的判定及相关辅助线的作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在ABC中给定下面几组条件:
①BC=4cm,AC=5cm,∠ACB=30°;
②BC=4cm,AC=3cm,∠ABC=30°;
③BC=4cm,AC=5cm,∠ABC=90°;
④BC=4cm,AC=5cm,∠ABC=120°.
若根据每组条件画图,则ABC能够唯一确定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详解】
解:①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②根据BC=4cm,AC=3cm,∠ABC=30°不能画出唯一三角形,如图所示△ABC和
△BCD,
错误;
③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即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④∵∠ABC为钝角,结合②可知,只能画出唯一三角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几种方法即可,结合已知逐个验证,要找准对应关系.
17.如图,在△ABC中,AC=AB,∠BAC=90°,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AF⊥BD于点F,点E在BF上,连接AE,∠EAF=45°,连接CE,AK⊥CE于点K,交DE于点H,
∠DEC=30°,HF=3
2
,则EC=___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
延长AF交CE于P,证得△ABH≌△APC得出AH=CP,证得△AHF≌△EPF得出AH=EP,得出EC=2AH,解30°的直角三角形AFH求得AH,即可求得EC的长.
【详解】
如图,延长AF交CE于P,
∵∠ABH+∠ADB=90°,∠PAC+∠ADB=90°,
∴∠ABH=∠PAC ,
∵AK ⊥CE ,AF ⊥BD ,∠EHK=∠AHF ,
∴∠HEK=∠FAH ,
∵∠FAH+∠AHF=90°,∠HEK+∠EPF=90°,
∴∠AHF=∠EPF ,
∴∠AHB=∠APC ,
在△ABH 与△APC 中,
ABE PAC AB AC
AHB APC ∠∠⎧⎪⎨⎪∠∠⎩
===, ∴△ABH ≌△APC (ASA ),
∴AH=CP ,
在△AHF 与△EPF 中,
90AHF EPF AFH EFP AF EF ∠∠⎧⎪∠∠︒⎨⎪⎩
====,
∴△AHF ≌△EPF (AAS ),
∴AH=EP ,∠CED=∠HAF ,
∴EC=2AH ,
∵∠DEC=30°,
∴∠HAF=30°, ∴AH=2FH=2×32
=3, ∴EC=2AH=6.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作出辅助线根据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AD ,BE 是△ABC 的高,这两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O ,若BO=AC ,BC=a ,CD=b ,则AD 的长为______.
【答案】AD的长为a-b或b-a或a+b或1
2
a或b.
【解析】
【分析】
分别讨论△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分别为钝角时和∠A为直角时五种情况,利用AAS证明△BOD≌△ACD,可得BD=AD,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
【详解】
①如图,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
∵AD、BE为△ABC的两条高,
∴∠CAD+∠AOE=90°,∠CBE+∠BOD=90°,
∵∠BOD=∠AOE,
∴∠CAD=∠OBD,
又∵∠ODB=∠ADC=90°,OB=AC,
∴△BOD≌△ACD,
∴AD=BD,
∵BC=a,CD=b,
∴AD=BD=BC-CD=a-b.
②如图,当∠B为钝角时,
∵∠C+∠CAD=90°,∠O+∠CAD=90°,
∴∠C=∠O,
又∵∠ADC=∠ODB=90°,OB=AC,
∴△BOD≌△ACD,
∴BD=AD,
∴AD=CD-BC=b-a.
③如图,当∠A为钝角时,
同理可证:△BOD≌△ACD,
∴AD=BC-CD=a-b.
④如图,当∠C为钝角时,
同理可证:△BOD≌△ACD,
∴AD=BD=BC+CD=a+b.
⑤当∠B为直角时,点O、D、B重合,OB=0,不符合题意,当∠C为直角时,点O、C、D、E重合,CD=0,不符合题意,如图,当∠A为直角时,点A、E、O重合,
∵OB=AC,∠CAB=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BC,
∴AD是Rt△ABC斜边中线,
∴AD=AD=1
2
BC=
1
2
a=b.
综上所述:AD的长为a-b或b-a或a+b或1
2
a或b.
故答案为:a-b 或b-a 或a+b 或
12
a 或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SSS 、AAS 、ASA 、SAS 、HL 等,注意:SAS 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SSA 和AA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四、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难)
19.在ABC ∆中,已知AB BC =,90ABC ∠=︒,点E 是BC 边延长线上一点,如图所示,将线段A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F ,连接CF 交直线AB 于点G ,若53BC CE =,则AG BG
=( )
A .73
B .83
C .113
D .13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点F 作FD ⊥AG ,交AG 的延长线于点D, 设BC=5x ,利用AAS 证出△FAD ≌△AEB ,从而用x 表示出AD ,BD ,然后利用AAS 证出△FDG ≌△CBG ,即可用x 表示出BG,AG 从而求出结论.
【详解】
解:过点F 作FD ⊥AG ,交AG 的延长线于点D

5
3 BC CE
=
设BC=5x,则CE=3x
∴BE=BC+CE=8x
∵5
AB BC x
==,90
ABC
∠=︒,
∴∠BAC=∠BCA=45°
∴∠BCA=∠CAE+∠E=45°
由旋转可知∠EAF=90°,AF=EA
∴∠CAE+∠FAD=∠EAF-∠BAC=45°
∴∠FAD=∠E
在△FAD和△AEB中
90
FAD E
D ABE
AF EA
∠=∠


∠=∠=︒

⎪=

∴△FAD≌△AEB
∴AD=EB=8x,FD=AB
∴BD=AD-AB=3x,FD=CB
在△FDG和△CBG中
90
FDG CBG
FGD CGB
FD CB
∠=∠=︒


∠=∠

⎪=

∴△FDG≌△CBG
∴DG=BG=
1
2
BD=
3
2
x
∴AG=AB+BG=
13
2
x

13
13
2
33
2
x
AG
x
BG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 CD.不能判定ABD CDB
∆≅∆的条件是()
A .A
B CD =
B .AD B
C = C .//A
D BC D .A C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添加选项进行排查,即可完成解答;注意BD 是公用边这个条件.
【详解】
解:A.若添加AB=CD,根据AB ∥CD ,则∠ABD=∠CDB ,依据SAS 可得
△ABD ≌△CDB ,故A 选项正确;
B.若添加AD=BC,根据AB ∥CD ,则∠ADB=∠CBD ,不能判定△ABD ≌△CDB ,故B 选项错误;
C.若添加//AD B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能判定△ABD ≌△CDB ,故C 选项正确;
D.若添加∠A=∠C ,根据AB ∥CD ,则∠ABD=∠CDB ,且BD 公用,能判定
△ABD ≌△CDB ,故D 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
21.如图,在等腰△ABC 中,90ACB ︒∠=,8AC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保持AD CE =,连接DE 、DF 、EF 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1)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四边形CDFE 不可能为正方形,(3)DE 长度的最小值为4;(4)连接CF ,CF 恰好把四边形CDFE 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则CE =13或143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CF ,证明△ADF ≌△CE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①,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②,根据勾股定理判断③,根据面积判断④.
【详解】
连接CF,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CB=∠A=45,CF=AF=FB;
∵AD=CE,
∴△ADF≌△CEF(SAS);
∴EF=DF,∠CFE=∠AFD;
∵∠AFD+∠CFD=90∘,
∴∠CFE+∠CFD=∠EFD=90∘,
又∵EF=DF
∴△E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1)正确).
当D. E分别为AC、BC中点时,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故(2)错误).由于△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当DE最小时,DF也最小;
即当DF⊥AC时,DE最小,此时
1
4
2
DF BC
== .
∴242
DE DF=故(3)错误).
∵△ADF≌△CEF,
∴S△CEF=S△ADF
∴S四边形CDFE=S△AFC,
∵CF恰好把四边形CDFE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S△CEF:S△CDF=1:2 或S△CEF:S△CDF=2:1
即S△ADF:S△CDF=1:2 或S△ADF:S△CDF=2:1
当S△ADF:S△CDF=1:2时,S△ADF=1
3
S△ACF=
1116
84
323
⨯⨯⨯=
又∵S△ADF=1
42
2
AD AD ⨯⨯=
∴2AD=16 3
∴AD=8
3
(故(4)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点 D 是等腰直角△ABC 腰 BC 上的中点,点B 、B′ 关于 AD 对称,且BB′ 交AD 于 F,交 AC 于 E,连接 FC 、 AB′,下列说法:① ∠BAD=30°; ② ∠BFC=135°;③ AF=2B′ C;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点D是等腰直角△ABC腰BC上的中点,可得tan∠BAD=1
2
,即可得到∠BAD≠30°;连
接B'D,即可得到∠BB'C=∠BB'D+∠DB'C=90°,进而得出△ABF≌△BCB',判定△F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CFB'=45°,即∠BFC=135°;由△ABF≌△BCB',可得
AF=BB'=2BF=2B'C;依据△AEF与△CEB'不全等,即可得到S△AFE≠S△FCE.
【详解】
∵点D是等腰直角△ABC腰BC上的中点,
∴BD=1
2
BC=
1
2
AB,
∴tan∠BAD=1
2,
∴∠BAD≠30°,故①错误;如图,连接B'D,
∵B、B′关于AD对称,
∴AD垂直平分BB',
∴∠AFB=90°,BD=B'D=CD,
∴∠DBB'=∠BB'D,∠DCB'=∠DB'C,
∴∠BB'C=∠BB'D+∠DB'C=90°,
∴∠AFB=∠BB'C,
又∵∠BAF+∠ABF=90°=∠CBB'+∠ABF,
∴∠BAF=∠CBB',
∴△ABF≌△BCB',
∴BF=CB'=B'F,
∴△F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FB'=45°,即∠BFC=135°,故②正确;
由△ABF≌△BCB',可得AF=BB'=2BF=2B'C,故③正确;
∵AF>BF=B'C,
∴△AEF与△CEB'不全等,
∴AE≠CE,
∴S△AFE≠S△FCE,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3.如图,等腰直角△ABC中,∠BAC=90 ,A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 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接DM.下列结论:
①AE=AF;②AM⊥EF;③AF=DF;④DF=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BAC=90°,AC=AB,AD⊥BC,
∴∠ABC=∠C=45°,AD=BD=CD,∠ADN=∠ADB=90°,
∴∠BAD=45°=∠CAD,
∵BE平分∠ABC,
∴∠ABE=∠CBE=1
2
∠ABC=22.5°,
∴∠BFD=∠AEB=90°-22.5°=67.5°,∴∠AFE=∠BFD=∠AEB=67.5°,
∴AF=AE,故①正确;
∵M为EF的中点,
∴AM⊥EF,故②正确;
过点F作FH⊥AB于点H,
∵BE平分∠ABC,且AD⊥BC,
∴FD=FH<FA,故③错误;
∵AM⊥EF,
∴∠AMF=∠AME=90°,
∴∠DAN=90°-67.5°=22.5°=∠MBN,
在△FBD和△NAD中
{
FBD DAN
BD AD
BDF ADN
∠∠
∠∠



∴△FBD≌△NAD,
∴DF=DN,故④正确;
故选C.
24.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
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
BE=BA.下面结论:①△ABD≌△EBC;②AC=2CD;③AD=AE=EC;
④∠BCE+∠BCD=180°.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在△AB D和△EB C 中,BD=BC,∠ABD=∠CBD,BE=BA,由SAS可判定△ABD≌△EBC,即可得①正确;根据已知条件,无法证明AC=2CD,②错误;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
BD=BC,BE=BA,可得∠BCD=∠BDC=∠BAE=∠BEA,再由
∠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可得
∠DCE=∠DAE,所以AE=EC;再由△ABD≌△EBC,可得AD=EC,所以AD=AE=EC,即③正确;由△ABD≌△EBC,可得∠BCE=∠BDA,所以∠BCE+∠BCD=∠BDA+∠BDC=180°,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五、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25.如图,线段AB,DE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且72
ABC EDC
∠=∠=︒,92
AEB
∠=︒,则EBD
∠的度数为 ________ .
【答案】128︒
【解析】
【分析】
连接CE,由线段AB,DE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得CA=CB,CE=CD,
ACB=∠ECD=36°,进而得∠ACE=∠BCD,易证∆ACE≅∆BCD,设∠AEC=∠BDC=x,得则
∠BDE=72°-x,∠CEB=92°-x,BDE中,∠EBD=12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连接CE,
∵线段AB,DE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
∴CA=CB,CE=CD,
∵72
ABC EDC
∠=∠=︒=∠DEC,
∴∠ACB=∠ECD=36°,
∴∠ACE=∠BCD,
在∆ACE与∆BCD中,

CA CB
ACE BCD
CE CD
=


∠=∠

⎪=


∴∆ACE≅∆BC D(SAS),
∴∠AEC=∠BDC,
设∠AEC=∠BDC=x ,则∠BDE=72°-x ,∠CEB=92°-x ,
∴∠BED=∠DEC-∠CEB=72°-(92°-x )=x-20°,
∴在∆BDE 中,∠EBD=180°-(72°-x )-(x-20°)=128°.
故答案是:12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是AD 上一点,BE AC =.若70C ∠=︒,50DAC ∠=︒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通过ACD FD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 BFD ∠=∠,AC BF =, 等量代换得BF B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 BEF ∠=∠,即可得到BEF CAD ∠=∠,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得.
【详解】
如图,延长AD 到F ,使DF AD =,连接BF :
∵D 是BC 的中点
∴BD CD =
又∵ADC FDB ∠=∠,AD DF =
∴ACD FDB ≅
∴AC BF =, CAD F ∠=∠,C DBF ∠=∠
∵AC BE =, 70C ︒∠=, 50CAD ︒∠=
∴BE BF =, 70DBF ︒∠=
∴50BEF F ︒∠=∠=
∴180180505080EBF F BEF ︒︒︒︒︒∠=-∠-∠=--=
∴807010EBD EBF DBF ︒︒︒∠=∠-∠=-=
故答案为: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7.等腰三角形顶角为30°,腰长是4cm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如图,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可由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腰长是4cm ,可求得BD=
12AB =4×12=2,因此此三角形的面积为:S=12AC•BD=12×4×2=8×12
=4(cm 2).
故答案是:4.
28.如图,在ABC 中, 90,ACB ABD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点E 在AD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若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且5AE =,13AF =,则DE =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BE ,BF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BD ≌△ACB ,进而可得DB=CB ,AD=AC ,∠D=∠BCA=90°,再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BF ,然后证明Rt △DBE ≌Rt △CBF 可得DE=CF ,然后可得ED 长.
【详解】
解:连接BE ,BF ,
∵△ABD 是△ABC 的轴对称图形,
∴△ABD ≌△ACB ,
∴DB=CB ,AD=AC ,∠D=∠BCA=90°,
∴∠BCF=90°,
∵点B 恰好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
∴BE=BF ,
在Rt △DBE 和Rt △CBF 中
BD BC EB FB =⎧⎨=⎩

∴Rt △DBE ≌Rt △CBF (HL ),
∴DE=CF ,
设DE=x ,则CF=x ,
∵AE=5,AF=13,
∴AC=AD=5+x ,
∴AF=5+2x ,
∴5+2x=13,
∴x=4,
∴DE=4,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9.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______.
【答案】7或34
【解析】
【分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M在AB下方且∠AMB=90°时,②当M在AB上方且∠AMB=90°时,③当∠ABM=90°时,分别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1,当∠AMB=90°时,
∵O是AB的中点,AB=8,
∴OM=OB=4,
又∵∠AOC=∠BOM=60°,
∴△BOM是等边三角形,
∴BM=BO=4,
∴Rt△ABM中,AM22
3
AB BM
如图2,当∠AMB=90°时,
∵O是AB的中点,AB=8,
∴OM=OA=4,
又∵∠AOC=60°,
∴△AOM是等边三角形,
∴AM=AO=4;
如图3,当∠ABM=90°时,
∵∠BOM=∠AOC=60°,
∴∠BMO=30°,
∴MO=2BO=2×4=8,
∴Rt△BOM中,BM=22
MO OB
-=43,
∴Rt△ABM中,AM=22
AB BM
+=47.
综上所述,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43或47或4.故答案为43或
47或4.
30.如图,△ABC中,AC=DC=3,BD垂直∠BAC的角平分线于D,E为AC的中点,则图中两个阴影部分面积之差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9 2
【解析】
【分析】
首先证明两个阴影部分面积之差=S△ADC,当CD⊥AC时,△ACD的面积最大.【详解】
延长BD交AC于点H.设AD交BE于点O.
∵AD⊥BH,
∴∠ADB=∠ADH=90°,
∴∠ABD+∠BAD=90°,∠H+∠HAD=90°,∵∠BAD=∠HAD,
∴∠ABD=∠H,
∴AB=AH,∵AD⊥BH,
∴BD=DH,
∵DC=CA,
∴∠CDA=∠CAD,
∵∠CAD+∠H=90°,∠CDA+∠CDH=90°,∴∠CDH=∠H,
∴CD=CH=AC,
∵AE=EC,
∴S△ABE=1
4
S△ABH,S△CDH=
1
4
S△ABH,
∵S△OBD−S△AOE=S△ADB−S△ABE=S△ADH−S△CDH=S△ACD,∵AC=CD=3,
∴当DC⊥AC时,△A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
2
×3×3=
9
2

故填:9
2

【点睛】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
六、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选择题(难)
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ABC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0,0)、(2,2),若顶点C落在坐标轴上,则符合条件的点C有()个.
A.5 B.6 C.7 D.8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①若AC =AB ,②若BC =BA ,③若CA =CB )讨论,通过画图就可解决问题.
【详解】
①若AC =AB ,则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有4个交点;
②若BC =BA ,则以点B 为圆心,BA 为半径画圆,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A 点除外); ③若CA =CB ,则点C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A (0,0),B (2,2),∴AB 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C 的个数有8个.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等知识,还考查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如图,ABC ∆中,60BAC ∠=︒,BAC ∠的平分线AD 与边BC 的垂直平分线MD 相交于点D ,D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DF AC ⊥于点F ,现有下列结论:
①DE DF =;②DE DF AD +=;③DM 平分EDF ∠;④2AB AC AE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①正确;
②由题意可知∠EAD=∠FAD=30°,故此可知ED=1
2
AD,DF=
1
2
AD,从而可证明②正确;
③若DM平分∠EDF,则∠EDM=90°,从而得到∠ABC为直角三角形,条件不足,不能确定,故③错误;
④连接BD、DC,然后证明△EBD≌△DFC,从而得到BE=FC,从而可证明④.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连接BD、DC.
①∵AD平分∠BAC,DE⊥AB,DF⊥AC,
∴ED=DF.
∴①正确.
②∵∠EAC=60°,AD平分∠BAC,
∴∠EAD=∠FAD=30°.
∵DE⊥AB,
∴∠AED=90°.
∵∠AED=90°,∠EAD=30°,
∴ED=1
2 AD.
同理:DF=1
2 AD.
∴DE+DF=AD.
∴②正确.
③由题意可知:∠EDA=∠ADF=60°.
假设MD平分∠EDF,则∠ADM=30°.则∠EDM=90°,又∵∠E=∠BMD=90°,
∴∠EBM=90°.
∴∠ABC=90°.
∵∠ABC是否等于90°不知道,
∴不能判定MD平分∠EDF,
故③错误.
④∵DM是BC的垂直平分线,
∴DB=DC.
在Rt△BED和Rt△CFD中
DE DF
BD DC






∴Rt△BED≌Rt△CFD.
∴BE=FC.
∴AB+AC=AE-BE+AF+FC
又∵AE=AF,BE=FC,
∴AB+AC=2AE.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
33.如图,在锐角△ABC中,AC=10,S△ABC=2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4 B.
24
5
C.5 D.6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如图,
∵AD是∠BAC的平分线,
∴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在AC上,
过点B′作B′N⊥AB于N交AD于M,
由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点M即为使BM+MN最小的点,B′N=BM+MN,
过点B作BE⊥AC于E,
∵AC=10,S△ABC=25,

12
×10•BE=25, 解得BE=5, ∵AD 是∠BAC 的平分线,B′与B 关于AD 对称,
∴AB=AB′,
∴△ABB′是等腰三角形,
∴B′N=BE=5,
即BM+MN 的最小值是5.
故选C .
34.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6,∠BAC=120°,点P 、Q 分别是线段BC 、射线BA 上一点,则CQ+PQ 的最小值为( )
A .6
B .7.5
C .9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作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作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1C ,1CC 交射线BA 于
H ,过点1C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P ,与AB 交于点Q ,CQ+PQ 的长即为1PC 的长.
∵AB=AC=6,∠BAC=120°,
∴∠ABC=30°,
易得BC=3
在Rt △BHC 中,∠ABC=30°,
∴HC=33,∠BCH=60°,
∴163CC =,
在1Rt △PCC 中,1PCC ∠=60°,
∴19PC =
∴CQ+PQ 的最小值为9,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利用对称点求最小值的问题,认真审题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35.如图, 在△DAE 中, ∠DAE =40°, B 、C 两点在直线DE 上,且∠BAE =∠BEA ,∠CAD =∠CDA ,则∠BAC 的大小是( )
A .100°
B .90°
C .80°
D .1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条件,利用了中垂线的性质得到线段相等及角相等,再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详解】
解:
如图,∵BG 是AE 的中垂线,CF 是AD 的中垂线,
∴AB=BE ,ACECD
∴∠AED=∠BAE=∠BAD+∠DAE ,∠CDA=∠CAD=∠DAE+∠CAE ,
∵∠DAE+∠ADE+∠AED=180°
∴∠BAD+∠DAE+∠DAE+∠CAE+∠DAE=3∠DAE+∠BAD+∠EAC=120°+∠BAD+ ∠EAC=180°
∴∠BAD+∠EAC=60°
∴. ∠BAC=∠BAD+∠EAC+∠DAE=60°+40°=100°;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