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论文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巴金的《家》的人物形象
王双
人文学院医学人文学系应用心理学
摘要:《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叉作品之一,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但也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她们不甘于向命运屈服。在这部小说中蕴涵着封建礼教伦理纲常对于女性的迫害,对于女性主义的无视。并且显示除了部分女性对于女性主义的觉醒,对于追求自由,勇于与封建礼教斗争的反抗意出。这部小说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女性的反抗意识的初步成长。有些青年女性形象,她们在那个时代做出了反抗,与时代和命运抗争,她们最终赢得了幸福和自由。尽管她们觉醒的程度不同,反抗的方式各不相同,或说她们身上还不能不存在着某些旧思想的痕迹和各种弱点,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赋予她们的,但她们和觉民、觉慧一样是冲出牢笼的一代,走向觉醒和反抗的一代。她们代表了新时期的新的女性为了追求幸福与自由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家;封建礼教;女性主义觉醒;
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的。但是她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刚强的性格。她没有力量和其他的依靠,为了自己的尊严,她别无选择,第一次以平等的身份呼唤“觉慧”的名字时,却是在投湖自尽之时。
(二)瑞钰:封建迷信制度的受害者
瑞钰是高家的少奶奶,她善良、漂亮,性格温顺,富有同情心,受过良好的教育,能书会画,心灵手巧,在封建家庭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但就是这样一个女性,也摆脱不了死亡的悲惨结局,封建礼教无情的向她伸出了罪恶之手。
她与觉新的婚姻,是靠着抓阄的形式决定的,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占”。她对觉新关心体贴,她理解与同情觉新和梅之间的爱情,对于两人的爱情作出了忍让。同时.瑞珏对高家老老少少也表现出和睦与友善。她不嫉妒、怨恨任何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赢得了全家上下的欢心。但这一切却还是不能改变她的悲剧的发生。
在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下,她是长房长孙“觉新”的妻子.“长房长孙”的地位早已被陈姨太等人所嫉恨。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便设计,以
“避血光之灾”,借瑞珏的“生产”与高老太爷的去世产生冲突。借助大家对高老太爷这个权威的屈服,把瑞珏赶到城外的一间破房去生产,致使瑞珏难产而死。“血光之灾”的谬说充分地体现着作为封建势力代表高老太爷的势力,他不仅生前统治着这个家.就是死后也主宰着人们的一切。而觉新,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作为瑞珏的丈夫.妻子在痛苦中呼唤他的时候,甚至到死,他都不能走进月房看她一眼.跟她说上一句安慰的话。按封建晋级,觉新不得进“月房”,于是一道木板门充当了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死界碑。
她的死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这样的善良女性的存在的。没有血光之灾的说法,也会有其他的荒谬说法促成她的死亡;没有陈姨太,也会有其他人,将她害死。
(三)梅芬: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
梅生在富贵人家,但她却是没有丝毫的自主权。她与觉新青梅竹马,他们两家也有意结亲,然而二人的母亲因一次牌桌上的不和,以鸣响不和为由,轻易地柴桑了他们的好姻缘。就应为母亲牌桌上的小事,改变了梅的命运,这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梅另嫁他人,不料丈夫早亡,婆婆
带她不好,回到家也只是陪母亲“过那尼姑庵式的生活”。她对于决心的念念不忘和不舍,使她整日自怨自艾,以泪洗面,最终抑郁而终。
在没得这场婚姻中,充斥着荒唐与愚昧。母亲的一次不愉快的代价,却是女儿一生的幸福,甚至是女儿的宝贵的生命。这场封建婚姻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女性只是“父母之命”的附属品与牺牲品。
封建礼教中女性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即使是自己的身体,甚至是生死都由别人来决定。“封建礼教的残酷性,在梅的身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她最初的纯真美好的爱情的被扼杀。在于她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欲望的被压抑。在于她的肉体被毁灭之前她的心灵早已被彻底毁灭。‘哀莫大于心死’,失去了生活意志的梅只觉得多活一天。只是多受一天的罪,倒不如早死了好。”1
二、女权意识的觉醒
从《家》的写作时间来看,作者应该是接纳了部分的五四运动的思想,从觉慧的反抗到走上革命的道路,以及此过程中一些女性的觉醒,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女权的接纳。而在小说中的琴和倩如等女性形象上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出现,以
及大家对它的接纳。琴、倩如等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女性形象,她们在那个时代做出了反抗,与时代和命运抗争,她们最终赢得了幸福和自由。尽管她们觉醒的程度不同,反抗的方式各不相同,或说她们身上还不能不存在着某些旧思想的痕迹和各种弱点,这是时代和社会所赋予她们的,但她们和觉民、觉慧一样是冲出牢笼的一代,走向觉醒和反抗的一代。她们代表了新时期的新的女性为了追求幸福与自由的不懈努力。
(一)琴:从思想到行为的觉醒
在《家》众多的青年女性形象中,琴是作为新女性的典型和榜样来刻划的。在小说中体现了她内心的成长历程。她自信的的脸庞上,带着“反抗的、热烈的、而且是刚毅的、对一切都不能忍受似”的表情。她虽出身富贵之家,但和梅、瑞珏却不同,由于她没有父亲,母亲很疼爱她,可以说,她所受的封建束缚是比较少的。
她有着对梅表姐这样的人的同情,有着对封建制度对他们的摧残的不满。她有着对新思想、新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她想要帮助受到“重男轻女”迫害的淑贞的意愿,为她打抱不平,想要去保护被封建礼教折磨的脆弱的姑娘。
她渴求文化知识,在被人的嘲笑与讽刺中,她坚持自己的求学之路。她主张男女应同校、男女应平等,不顾周围的舆论,到省立女子师范学堂求学。她顾虑母亲的感受,但却不会被这些顾虑所束缚。她与觉民大胆恋爱,追求自己的幸福,追求婚姻自由。她的觉醒也表现在觉民的抗婚斗争中,从她给觉民写的信上便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个女孩的决心和毅力。她曾在信中明确的表示:“无论如何决不做第二个梅姐。”2她的抗争,因为高家人妥协和觉民、觉慧等具有反抗意识的人的支持,最终逃脱厄运。在《秋》中,她与觉民冲破层层压力,举行了新式定婚礼,并带头剪了发。作者写这一形象无疑是为了唤起社会的另一半——女性的崛起。
(二)倩如:旧礼教的勇敢挑战者
除了高家的叛逆者外,作品中还有一些社会上具有叛逆性格的青年女性,如许倩如。她父亲是同盟会的老会员,母亲是一个日本留学生,死得很早,她是在良好的思想影响、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她的家庭背景使她无论在思想或行动上都有更多的反抗表现。性格泼辣的她,非常大胆,不顾社会舆论和封建伦理纲常的威胁,毅然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