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 复习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1课时)》教案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2.内容解析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中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在学习了正整数、0、负整数以及正分数、负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负数的概念而完成的.在此过程中,渗透着数的扩充以及数的运算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感受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载体,也是增强学生的数感的有效载体.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通过归纳已学过的数的类型,给出有理数的概念.这里没有要求学生理解抽象的定义,而是强调了通过具体实例,在对已有的数的认识基础上完成拓展.在学生有较充分的基础后,再在本章小结中把有理数的概念严格化.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有理数的概念;体会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方法,感受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

二、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数、负数的概念之后,通过添加负数这一类“新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教科书总结了从小学开始,通过逐步增加新的数而将数的范围逐步扩充的过程.这里渗透了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为以后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在课后练习中用了“集合”这一名词,目的是渗透一些现代数学知识.这里,“集合”可暂不作为一个数学概念,只看作一个普通名词,知道所有的正整数在一起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的负整数在一起组成负整数集合,不必再引申.

三、教学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掌握判断依据;

(2)对于给出的一组数能够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数等有关知识.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对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理解.

知识回顾

(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__0__.一般地:若a为任一有理数,则a的相反数为-a.

相反数的相关性质:

1.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除0外)分别在原点0的两边,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四)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__0__.

一个有理数a的绝对值,用式子表示就是:

(1)当a是正数(即a>0)时,∣a∣=a;

(2)当a是负数(即a<0)时,∣a∣=__-a__;

(3)当a =0时,∣a ∣= 0 .

(五)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乘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理数除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理数的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教案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会判别一个有理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理数的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在引入了负数后,本课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宜过多展开.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1、我们把小学里学过的数归纳为整数与分数,引进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将如何归类?

2.举例说明现实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5千米表示什么意义?

4.举两个例子说明+5与-5的区别.

5.数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有理数的分类,我们学过的数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正整数,如1,2,3,…;

零:0;

负整数,如-1,-2,-3,…;

正分数,如1

3

22

7

,4.5(即4

1

2

);

负分数,如-1

2

,-2

2

7

,-0.3(即-

3

10

),-

3

5

……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回答下列各题:

(1)0是不是整数?0是不是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

一、【课标要求】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考点

考点一: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概念

有理数 相反数

大小比较 绝对值 倒数 数轴

运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乘方

混合运算

科学记数法

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有理数

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1、填空

①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_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0既不是 ,也不是 。 ②增加-20%,实际的意思是 。 甲比乙大-3表示的意思是 。

③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为126℃,记作+126℃,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C, 记作 ℃. 白天比夜间高 ℃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

正整数集{ …} 负整数集{ …}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正有理数集{ …} 负有理数集{ …} 自然数集{ …}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0 负分数

正分数

自然数

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3、判断正误

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 )

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 )

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 )

④0℃表示没有温度 ( )

考点二:数轴

1、填空

①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二、本章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理解绝对值的两种意义,•一种是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另一种是代数意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以线段长度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的;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则是给出了求绝对值的法则,由绝对值的两种意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1.2) 复习教学设计 d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1.2) 复习教学设计 d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八、板书设计

重点总结:

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像2和-2、-5和5、2.5和-2.5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若a为任一有理数,则a的相反数为-a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1.在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

2.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掌握表示的方法.

1.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及其运算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本章一开始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特别是“数与代数”内容的需要,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根据实际和数学的需要引入新数的好处.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做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做准备.绝对值借助距离概念加以定义,绝对值的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的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熟悉了非负数(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将这些运算推广到有理数,建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各种运算,从而为继续学习代数式、方程和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本章还研究了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用来简化计算.更重要的是,这些运算律反映了代数运算的通性,在以后数与代数的研究(如式的运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有理数》知识点与复习教案

数学《有理数》知识点与复习教案

数学《有理数》知识点与复习教案

数学《有理数》教案一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

材中的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是把“有理数乘法”和“有理

数除法”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

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

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

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理数的乘法”从具体情境入手,把乘法

看做连加,通过类比,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式,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通过这个探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

自信心。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地位。

(二)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除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两个正数相除、0与正数相除的

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

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

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

做得相对较好。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的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索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除法

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能力目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除法法

则的过程,发展观察、猜想、归纳、验证、运算的能力,同时在探索法则

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有理数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二、本章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理解绝对值的两种意义,•一种是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另一种是代数意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以线段长度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的;而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则是给出了求绝对值的法则,由绝对值的两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小结复习(一)》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学案)及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小结复习(一)》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学案)及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小结复习(一)》学习任务单及课后练习

【学习目标】

1.理清有理数这一章的知识结构;

2.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题.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有理数全章的相关概念.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学习任务二:例题精讲

例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正分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小结:

以上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互为相反数的是:;

绝对值相同的是:;

小结:

例3、(1)比较大小(用“> ”、“< ”或“= ”连接).

(2)如图所示,O 是原点,A,B,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根据图中各点的位置,下列各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小结:

学习任务三:

本节课小结:

小结复习(一)【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B.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有理数

C.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0 不是有理数

2. 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A.负数B.正数 C.正数或零D.负数或零

3. 若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7. 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 等于.

8.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整数集合{…};

非负有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课后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

一、内容分析

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

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

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

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四、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区分概念的能力,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

有理数五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三、教学难点:

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正数和负数:(给出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必要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1章有理数教案(全章)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1章有理数教案(全章)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1)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2)

第3课时 有理数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不同类型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如1,2,3 …; 零:0;

负整数:如-1,-2,-3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运算.

2.内容解析

本章,我们学习了一类新的数——负数,使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再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作好铺垫.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我们总是把与负数相关的运算归结为正数之间的运算,其中,数形结合、化归是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及数形结合、化归的思想方法.

二、教材解析

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从而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作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作准备.绝对值的概念借助距离的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在“数与代数”中,运算是核心内容.“引进一种新的数,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定义一种运算,就要研究相应的运算律”是代数的核心思想.在数系、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即对任何数都成立的通性)中获得的知识,可以方便地迁移到“以字母表示数”后的学习内容中去.因此,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和运算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案(1)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案(1)

1.1正数和负数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_1.1《正数和负数》教案】教案背景

初中生爱玩、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

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

式去追求知识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主

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

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过

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并着

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

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

的定义、联系。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

是正数还是负数,能

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来

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

学话题,在数学活动

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能应用正负数

表示生活中的具有

相反的意义的量。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1有理数》公开课教案_0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1有理数》公开课教案_0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导学指导】:

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例题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有理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数轴患讲有理数有关概念

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X畴,我们学习的数的X围在不断扩大。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数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来越大,A点所表示的数小于B点所表示的数,而D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BO>CO,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由AO>BO>CO 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CO=DO,即C、D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C、D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

A B C O D

2.例题:

例1:(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3<x <6的所有整数; (3)试求方程x =5,x 2=5的解; (4)试求x <3的解

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3,±2,±1,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1)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自己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与同伴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和不

足,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四、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数轴?画出一个数轴来。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又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与负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确定的点来表示。但反过来以后可以看到,数轴上任一点并不一定表示有理数。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零的点是原点,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3、观察数轴分别说出A,B,C,D,E,F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点A与F,点B与E所表示的数分别存在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

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相

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a;)

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

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a>0),a=0(a=0),a=

-a(a<0)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5、 说出各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1所得的商是这个数的倒数,零没有数)

6、 比较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 方法一:零大于一切正数,而小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方法二: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其余相关概念:

(1)代数和:

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写成加法形式,成为几个有理数的和,通常称为代数和;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2)去括号与添括号: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添括号法则: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不变;在“-”号后边添括号,括到括号内的各项都要变号。

五、例题讲解:

例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 )

⑵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 )

⑶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 )

⑷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 )

例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有理数,并求其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0.5,-3.5,7,-4.5,-4

例3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⑴最小的正整数; ⑵最大的负整数;⑶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 ⑷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⑸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

例4 一只蜗牛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蜗

牛与数轴上的田螺相距1.5个单位,求田螺表示的数

例5 观察下面的每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 ⑴-23,-18,-13, , ;

⑵64

5,324,163,82--, , ; ⑶-2,-4,0,-2,2, , 。

例6 某数学俱乐部有一种“秘密”的记帐方式。当他们收入300元时,记为-240;当他

们用去300元时,记为360。猜一猜,当他们用去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当他们收入100元时,可能记为多少?说明你的理由。

例7 若的值求式子2731982,220052006+++=a a

a a .

全章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