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表现充满生机的飞来峰景象);
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这两句抒发情怀,表现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感)。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品味鉴赏
1.写作手法
①写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塔高千寻——目睹之景(正面描写);鸡鸣日升——传闻之景(侧面描写)
1.诗句解读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文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字词学习。
3.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不平之气;后两节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1.教材分析
这五首古诗词都是名篇,具有丰沛的情感且都有流传千古的名句。《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叹;《望岳》中“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慷慨;《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以及《己亥杂诗》中“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都值得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细致品读。
3.“独”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4.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品味鉴赏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呢?(全班交流讨论,老师给出指导)
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
《望岳》
一、新课导入
(一)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和“诗仙”李白并称为盛唐最伟大的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甫现存诗1450多首,文赋28篇。杜诗名句俯拾皆是:
(二)品味鉴赏
《望岳》是一首古体诗,平仄、韵律比较自由。看起来诗句整齐,但不是律诗。古体诗中也常有对偶句。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三、课堂小结
有关“泰山”的诗句: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
(二)理解研读
1.再读诗歌,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0古代诗歌五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wenku.baidu.com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体会书写的美感,并提示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教学设计思路]
二、课文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诗歌简析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直接导入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历代优美的诗词是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诗词精品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饱含作者深挚的情感,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今天就来品读五首精美的古诗。
20古代诗歌五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体会书写的美感,并提示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细品诗句,感受字里行间的意蕴,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诗歌,体悟诗中之情。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才一接敌,便大败亏输,先锋王孝杰全军覆灭。陈子昂屡献破敌策略,武攸宜概不理睬。而敌人来势汹汹,不容坐视;陈子昂便请分军万人为前锋,以阻敌势。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偶尔登上了幽州台,放眼河山,极目苍莽,便有了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
(反复诵读,以致成诵)
(二)理解研读
1.鉴赏诗歌。
(1)前两句: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和郭隗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二、课文学习
(一)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划分朗读节奏,反复诵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巍峨的雄姿和壮阔的景象,更突出地表现了青年诗人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二)理解研读
(2)后两句: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
2.“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的?
明确:诗人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想,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试想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3.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结构上的用意)
象征美好的政治前程
②抒情:
浮云——象征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登飞来峰》
一、新课导入
(一)复习导入
复习背诵《登幽州台歌》和《望岳》两首诗。
(二)知识预览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王安石文学成就颇高,影响甚巨。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有《临川集》。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1.景中藏情
藏于情中的“景”是一种“虚景”,它来自诗人的情思,但它反过来又进行负载和寄托。诗人的直抒之情、“虚景”所载之情与景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
2.沉郁悲壮
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然后直抒胸臆,径吐块垒。哀而不伤,悲中有壮。
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
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古人、来者时间概念
见空间概念
前、后时空概念
望岳
首联远望
颔联近望
颈联细望
尾联极望
2.写作背景
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他在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张。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一套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
几年之后陈子昂重新出仕,又因曾随左仆射乔知之北征并结为密友,牵连进乔知之一案,陷于狱中。出狱后在洛阳任右拾遗(拾遗:以谏为职的官员称作谏官,又形象地被称作言官,但言官亦指监察官员。类似于谏议大夫、补阙、正言、司谏之类的官员,专挑皇帝的毛病)。当时东北边境上住着契丹人,虽然势力并不强大,却是潜在威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2.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设计意图]补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