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对照表及表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
1.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2. 表面粗糙度的画法。
3. 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要求给定。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
料的方法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4. 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各项规定注写的位置。
a1、a2 —— 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μm );
b —— 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
c —— 取样长度(mm );
d —— 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 —— 加工余量(mm );
f —— 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 )或轮廓支撑长度率
5. 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b
6.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
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7.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
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8.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a值的标注见下表,R a在代号中用
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μm),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9.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 z、轮廓最大高度R y值(单位
为微米μm)的标注见下表,前需标注出相应的参数代号。
10.取样长度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见图1。
图1
若按GB 10610—1989第6.1条中表1、表2的有关规定选用对应的取样长度时,在图样上可省略标注。
11.若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值、轮廓微观不平
度的平均间距S m值或轮廓支承长度率tp时,应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及符号说明
中国
美国
新标准 旧标准 微英寸 微米
表面状况
加工方法
100
▽1
50
▽2
明显可见的 刀痕
25
▽3
1000 25.00
粗车、镗、刨、钻
12.5 ▽4
6.3
▽5
3.2
▽6
1.6
▽7
0.8
▽8
0.4
Fra Baidu bibliotek
▽9
0.2 ▽10
500 12.50 可见刀痕
粗车、刨、铣、钻
250
6.30
可见加工痕 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
8
0.20
不可辨加工 痕迹的方向
布轮磨、磨、研磨、超级加工
符号
意义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或有关说明时,仅适 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钻、磨、冲孔等。
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变形、冷轧等。
迹
铣齿
125
3.20
微见加工痕 车、镗、刨、铣、刮1-2点/cm²、拉、
迹
磨、锉、滚压、铣齿
63
1.60
看不清加工 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
痕迹
刮1-2点/cm²、铣齿
表面粗糙度及表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及表示方法
零件图除了图形、尺寸这外,还必须有制造零件应达到的一些质量要求,一般称为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内容通常有: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及其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下面先介绍表面粗糙度及其注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无论采用哪种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表面,都不是绝对平整和光滑的,放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都不得可以看到微观的峰谷不平痕迹,如图1所示。表面上这种微观不平滑情况,一般是受刀具与零件间的运动、摩擦,机床的振动及零件的塑性变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表面上所具有的这种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图1 表面粗糙度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技术指标,它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抗腐象征性、接触刚度、抗疲劳强度、密封性质和外观等都不得有影响。因此,图样上要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做出相应的规定。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补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yi(如图2)的算术平均值,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被测轮廓线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yi (如图12)的算术平均值,可用下表示:-----------或近似表示为:-----------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可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运算过程由仪器自动完成。根据GB/T1031—199 5F规定(另外还有GB/T3525——2000以可同时查阅),Ra数值愈小,零件表面愈趋平整光滑;Ra的数值,零件表面愈粗糙。
图2 轮廓算术平均编差
中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日表面粗糙度比较表
1. 先说符号 : ▽▽▽ ( ▽▽▽▽ )
在日本图纸中 ,括号里的粗糙度符号表示在图纸注明中已经用到的符号 .
括号外的粗糙度符号表示在图纸注明中没适用到的符号 ,相当于国内图纸的
未注粗糙度 .因此你还可能在图纸中见到这种表示法 :
▽▽▽ ( ▽,▽▽)
该符号表示未注表面粗糙度是▽▽▽ ,在图纸中有加工面的粗糙度是▽和
▽▽,你可以到图纸中去找相应的符号 .2. 日本的粗糙度注明与国内的有点不
相同,在国标注明中 ,粗糙度符号指的是表面微观不平展度 ,而日本的标准指
的是最大微观不平展度 .因此 ,在转变日本的图纸时 ,需要将其粗糙度符号至
少提高两个等级 .即
日本中国
▽
▽▽
▽▽▽ 1.6( 磨)
▽▽▽带 G 0.8( 磨 )
依此类推上图中 12.5 对应的是 50S,而 100S对应中国的是 25,200S对应的是 50,400S〔可以不写〕对应的是中国的 100!
抛光等级、表面粗糙度对应表
抛光尺寸与粗糙度精度等级对照表
Ra 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max 是在取样长度内最大峰高与最大谷深的高度差
Rmax 和Ra没有直接关系,统计上两者间的关系大概是Rmax = 4Ra
μin是半导体方面的单位与1μm=μin
倒三角是日本的粗糙度,一个三角是是μm,两个三角就是μm
国标新旧标准对照:
表面光洁度14级=Ra
表面光洁度13级=Ra
表面光洁度12级=Ra
表面光洁度11级=Ra
表面光洁度10级=Ra
表面光洁度9级=Ra
表面光洁度8级=Ra
表面光洁度7级=Ra
表面光洁度6级=Ra
表面光洁度5级=Ra
表面光洁度4级=Ra
表面光洁度3级=Ra 25
表面光洁度2级=Ra 50
表面光洁度1级=Ra 100
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表面粗糙度是指间隔较小、峰谷较小的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1]。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非常小(小于1mm),这是一个微观的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通常由加工方法和其它因素引起,如刀具与零件表面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加工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加工表面留下的痕迹的深度、密度、形状和纹理也不同。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匹配特性、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密切相关,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RA用于标记。
相关规范为“GB/T 1031-2009表面粗糙度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值”和“GB/T 131-2006(ISO 1302:2002)”代表表面结构。
高度特性参数
剖面的算术平均偏差RA:采样长度(LR)内剖面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越多,RA越精确。[2]
轮廓的最大高度RZ:轮廓的峰值线和底部线之间的距离。
在振幅参数范围内,RA[1]是首选。2006年以前,国家标准中还有另一个评价参数,用RZ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2006年以后,国家标准取消了微粗糙度的十点高度,用RZ 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
间距参数
它由轮廓元素RSM的平均宽度表示[2]。采样长度内等高线间距稍不均匀的平均值。微观不平度距离是指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在中心线上的长度。[1]
形状特征参数
它由轮廓支撑长度r MR(c)[2]的比值表示,即轮廓支撑长度与采样长度的比值。轮廓支撑长度是平行于中心线且在取样长度内与轮廓峰值线间隔C的线各部分长度之和。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
在图件上对零件表问质量的要求,用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表示。国家标准(GB131-93)规定了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同时指出,图样上所标注的粗糙度符号、代号是指该表面加工后的要求。
(l)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图样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如表3所示。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注写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值的标注见表4 r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参数值前可不标注参数代号。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轮廓最大高度r值(单位均为um)的标注见表5
如果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表面粗糙度其它各项规定
根据零件表面的功能需要和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值的测量要求等,还可以对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作出其它一些规定,包括取样长度、指定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间距参数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轮廓支承长度率、加工纹理方向的控制和加工余量等,标注代号及其意义示例,见表6
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的注写位置的比例,如图2所示。
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注意:极限值表示参数的实测值中允许少于总数的16%的实测值超过规定值,高度参数常用Ra,在图中标注时常省略。无max min则表示是上极限或下极限,如果有则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单位为微米
基本符号,表示可使用任何方法获得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铸锻冲压等)
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1.
d' =h/10;H=1.4h;h为字体高度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的允许值(mm);
b加工方法、镀涂或其他表面处理;
c取样长度(m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廊支承长度率。
2.零件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由指定的加工方法获得,用文字标注在符号上边的横线,加工方法也可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说明
3.加工纹理方向:
= 纹理平行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纹理垂直于标注符号的视图的投影面
x 纹理呈两相交的方向
M 纹理呈多方向
c 纹理呈近似同心圆
R 纹理呈近似的放射状
p 纹理无方向或凸起的细粒状
4.加工余量:注在符号的左侧,标注时数值要加上括号,单位为毫米
5.参数S Sm Tp l的标注,应标注在符号长边的横线下面,并且必须在参数值前注写参数的符号
三。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注写方向必须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标准规定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其代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序号标注规定及说明图例
抛光等级、表面粗糙度对应表
抛光尺寸与粗糙度精度等级对照表
Ra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ﻫRmax是在取样长度内最大峰高与最大谷深的高度差ﻫRmax和Ra没有直接关系,统计上两者间的关系大概是Rmax = 4Ra
μin是半导体方面的单位与1μm=39。37μin
倒三角是日本的粗糙度,一个三角是是1。6μm,两个三角就是3.2μm
国标新旧标准对照:
表面光洁度14级=Ra0。012
表面光洁度13级=Ra0.025
表面光洁度12级=Ra 0.050
表面光洁度11级=Ra0.1
表面光洁度10级=Ra 0。2
表面光洁度9级=Ra 0.4
表面光洁度8级=Ra 0.8
表面光洁度7级=Ra 1.6
表面光洁度6级=Ra 3。2
表面光洁度5级=Ra6。3
表面光洁度4级=Ra12.5
表面光洁度3级=Ra 25
表面光洁度2级=Ra50
表面光洁度1级=Ra 100
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高度特征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lr)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的数目越多,Ra越准确。
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在幅度参数常用范围内优先选用Ra。在2006年以前国家标准中还有一个评定参数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用Rz表示,轮廓最大高度用Ry表示,在2006年以后国家标准中取消了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采用Rz表示轮廓最大高度。
间距特征参数
用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表示。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的平均值。微观不平度间距是指轮廓峰和相邻的轮廓谷在中线上的一段长度。
形状特征参数
用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表示,是轮廓支撑长度与取样长度的比值。轮廓支承长度是取样长度内,平行于中线且与轮廓峰顶线相距为c的直线与轮廓相截所得到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标注采用Ra。
抛光等级、表面粗糙度对应表
抛光尺寸与粗糙度精度等级对照表
Ra 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Rmax 是在取样长度内最大峰高与最大谷深的高度差
Rmax 和Ra没有直接关系,统计上两者间的关系大概是Rmax = 4Ra
μin是半导体方面的单位与1μm=μin
—
倒三角是日本的粗糙度,一个三角是是μm,两个三角就是μm
国标新旧标准对照:
表面光洁度14级=Ra
表面光洁度13级=Ra
表面光洁度12级=Ra
表面光洁度11级=Ra
表面光洁度10级=Ra
表面光洁度9级=Ra
—
表面光洁度8级=Ra
表面光洁度7级=Ra
表面光洁度6级=Ra
表面光洁度5级=Ra
表面光洁度4级=Ra
表面光洁度3级=Ra 25
表面光洁度2级=Ra 50
表面光洁度1级=Ra 100
以上表面粗糙度单位均为μm,即微米。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数值说明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标注说明
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粗糙程度的参数,它反映的是零件表面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必须借助放大镜等进行测量。它是由于零件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挤压以及加工时的高频振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工作精度、耐磨性、密封性、耐蚀性以及零件之间的配合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粗糙度的评定常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y、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三个参数表示。数值越小,零件的表面越光滑,数值越大零件的表面越粗糙。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取样长度:取样长度是指具有粗糙度几何特征的一段长度,在取样长度内应该具有几个波峰和波谷。测量时可选5倍的取样长度作为测量长度进行测量。
Ra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可以表示为:
关于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和表面特征、获得方法、应用举例请参见下表。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粗糙度参数的数值.基本上成倍数的关系。标注时应当选用这些数值,不能选用其他的数值。
2、轮廓最大高度Ry
3、轮廓不平度十点高度Rz
标注
2.1代号及意义
粗糙度代号可以分为:符号,粗糙度项目及数值。
常用标注参数是Ra, 标注Ra时Ra可以省略,标注Rz和Ry时,在粗糙度数值前加对应的符号Rz和Ry。
2.2 标注原则
1)、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2)、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二字。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较小峰谷的粗糙度[1]。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小于1毫米),这属于微观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通常由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形成,例如工具与零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分离芯片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加工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在加工表面上留下的痕迹的深度,密度,形状和纹理也不同。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匹配特性,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密切相关,并且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通常,RA用于标记。
相关规范为“GB / T 1031-2009表面纹理轮廓方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值”和“GB / T 131-2006(ISO 1302:2002)”表示的表面纹理。
高度特征参数
轮廓RA的算术平均偏差:采样长度(LR)内轮廓偏移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数越多,RA越准确。[2]
轮廓的最大高度RZ:轮廓的峰线和底线之间的距离。
在幅度参数范围内,RA [1]是首选。在2006年之前,国家标准中还有另一个评估参数,用RZ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用ry表示。2006年后,国家标准取消了微观粗糙度的十点高度,并使用RZ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
间距特征参数
它由轮廓元素的平均宽度RSM [2]表示。采样长度内轮廓的微不均匀间距的平均值。微观不均匀距离是指轮廓峰和中线上相邻轮廓谷的长度。[1]
形状特征参数
用轮廓支撑长度r MR(c)[2]的比率表示,它是轮廓支撑长度与采样长度的比率。轮廓的支撑长度是线的每个部分的长度的总和,该长度平行于中心线,并且在采样长度内与轮廓的峰线相距C。
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表面粗糙度是指间隔较小、峰谷较小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1]。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非常小(小于1mm),这是一个微观的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光滑。
表面粗糙度通常是由加工方法和其它因素造成的,如刀具与零件表面的摩擦、分离切屑时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加工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加工表面留下的痕迹的深度、密度、形状和纹理也不同。
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匹配特性、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密切相关,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RA用于标记。
相关规范为“GB/T 1031-2009表面粗糙度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和值”和“GB/T 131-2006(ISO 1302:2002)”代表表面结构。
高度特性参数
剖面的算术平均偏差RA:采样长度(LR)内剖面偏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点越多,RA越准确。[2]
轮廓的最大高度RZ:轮廓的峰值线和底部线之间的距离。
在振幅参数范围内,RA[1]是首选。2006年以前,国标中还有另一个评价参数,用RZ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2006年以后,国标取消了微粗糙度的十点高度,用RZ表示轮廓的最大高度。
间距参数
它由轮廓元素RSM的平均宽度表示[2]。采样长度内等高线稍不均匀间距的平均值。微观不平度距离是指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在中心线上的长度。[1]
形状特征参数
用轮廓支撑长度r MR(c)[2]的比值表示,它是轮廓支撑长度与采样长度的比值。轮廓的支撑长度是线各部分长度的总和,该部分平行于中心线,在采样长度内与轮廓的峰值线间隔C。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完整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旧标 ( 光洁度 ) 中新标 ( 粗糙度 )Ra 美标(微米 ),Ra 美国标准 ( 微英寸 ),Ra
▽ 4 6.3 8.00 320 6.30 250
▽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
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在设计零件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择,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决定的。总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具体选择时,可以参考下述原则:(1)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2)摩擦表面比不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小。摩擦表面的摩擦速度愈高,所受的单位压力愈大,则应愈高;滚动磨擦表面比滑动磨擦表面要求粗糙度数值小。(3)对间隙配合,配合间隙愈小,粗糙度数值应愈小;对过盈配合,为保证连接强度的牢固可靠,载荷愈大,要求粗糙度数值愈小。一般情况间隙配合比过盈酝合粗糙度数值要小。(4)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应与其尺寸精度要求相当。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应粗糙度数值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要粗糙度数值小,轴比孔要粗糙度数值小(特别是IT8~IT5的精度)。(5)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的内圆角、凹稽处粗糙度数值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