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都呈现出退化趋势
.处于季节冻土向片状连续多
年冻土 过 渡 区 的 青 藏 高 原 中 东 部 多 年 冻 土 退 化 [ 6 ] 显著 .
收稿日期: 2 0 1 4 0 3 1 6 ;修订日期: 2 0 1 4 0 6 2 1 2 0 1 4 B A G 0 5 B 0 5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 ( K Z C X 2 X B 3 1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 9 7 3计划) 2 0 1 2 C B 0 2 6 1 0 1 ) 项目( 资助 作者简介:尹国安( 1 9 8 8- ) ,男,湖北宜昌人, 2 0 1 2年毕业于长安大学,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m a i l :y i n g u o a n 1 2 3 @1 2 6 . c o m 主要从事寒区岩土工程及环境方面的研究.E
[ 5 ] [ 2 - 4 ]
多年冻土作为青藏铁路、公路工程的地基,其 空间变异性和热扰动性将会给路基工程稳定性带来 [ 7 ] 极大的危害 .青藏铁路、公路等重大线性工程的 建设改变了原来的水热状况,进而影响下部多年冻 土的生存环境和热稳定性,加速了冻土的退化进 0世纪 6 0年代至 2 1世纪初,青藏公路沿线 程.从 2 2m 深 度 上 温 度 上 升 多年冻土 边 缘 的 冻 土 岛 在 1 0 . 3℃,在广阔的中、低温冻土区冻土升温一般为 0 . 2℃左右,这种变化使得冻土天然上限下移 1 0~
8 ] 3 0c m[ .工程因素对多年冻土的热扰动有很大差
异,路堑、半路堤半路堑等开挖断面施工扰动最 大,土体开挖可能会引起局部水文地质条件的变 化,诱发如冰锥、热融湖塘、滑坡、坍塌等次生自 然灾害.填土路堤的热阻效应虽可以减少其下地温 的年振幅,起到延缓多年冻土融化的效果,但不能 改变因修筑路基而引起的吸热趋势,造成路基整体 温度升高,形成高温冻土层.此外,由高路堤而引 起的阴阳坡效应造成路基各部位在横向上融化深度 不同,可能诱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区及特征

铁路交通对铁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_以陇海铁路郑州_圃田段为例_马建华

铁路交通对铁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_以陇海铁路郑州_圃田段为例_马建华

第38卷第1期2007年2月 土 壤 通 报Chine se Journal o f So il Sc ience V o.l38,No.1Feb.,2007铁路交通对铁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以陇海铁路郑州—圃田段为例马建华a,b,楚纯洁b,李 剑b,宋 博b(河南大学a.资源与环境研究所b.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以陇海铁路郑州-圃田段为例,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铁路交通对周围土壤N i、Pb、C r、Z n、Cu和Cd六种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铁路南侧农田土壤六种重金属元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最大含量均分布在距铁路路基30m的范围内,随着距离的增加,各重金属元素含量表现出不同的下降趋势。

土壤各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次序为:Zn>Pb>Cd>Cu>Cr>N i。

土壤Pb和Zn污染最为严重,近路基处为重度污染,随着距路基距离的增加,由中度污染逐渐变为轻度污染。

土壤N i和C r虽不构成污染,但仍具有明显的铁路影响特征。

在距路基10m范围内为土壤重金属重度污染带,10~100m范围内为中度污染带,100~500m范围内为轻度污染带。

关 键 词:铁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陇海铁路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4-3945(2007)01-0128-05 陆上交通线(公路和铁路)作为一种线状污染源,交通工具排放的烟尘必然对两侧土壤造成污染。

目前,关于公路交通对两侧土壤和作物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发现许多公路两侧的土壤和作物均遭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随距路基距离的增加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至背景值[1-6]。

而对铁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却非常少。

鲁春霞等(2004)曾对青藏铁路建成运营段和在建段两侧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进行过初步研究[7]。

结果表明,青藏铁路运营段两侧土壤的铅和汞含量随距路基距离增加呈正态分布,最大污染距离在50m处;而在建路段的土壤铅和汞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表明铁路交通对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重要影响[7]。

青藏铁路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其对沙害的影响分析

青藏铁路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其对沙害的影响分析

青藏铁路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其对沙害的影响分析青藏铁路途经地区地壳运动强烈,是现今地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域单元,分布着大量的褶皱和活动断裂带,岩石破碎,土质松散,地貌类型多样,病害严重。

同时,由于地势高耸,受高寒气候影响,温差大,冻融风化强烈,产生大量岩屑等细粒物质,为风沙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沿线布满了类似戈壁的风蚀沙砾石滩地,在破碎的地形上发育着大面积巨厚沉积物,特别是在铁路途经众多水系的河谷、湖盆等洼地分布有由风积沙组成的各种风成地貌,在大风干燥季节造成沙害。

限于青藏铁路的建设和通车只是近些年的事,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及其对铁路沙害的影响认识不充分。

因此,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的地形、气候、水文进行调查,分析其类型、分布、特征及对沙害的影响,以期系统认识青藏铁路沙害规律,为防沙提供依据。

1材料与研究方法文中数据资料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获取。

在野外,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沿青藏铁路考察地貌、气温、降水、风况、河流、湖泊等的类型、特征及分布情况。

在室内,主要采用Google Earth影像判译及GIS处理,并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上述自然要素对铁路沙害的影响。

2调查与分析结果2. 1地形青藏铁路自西宁出发,依次经过的主要地貌单元有:煌水谷地、日月山、青海湖、关角山(青海南山)、柴达木盆地、昆仑山、楚玛尔高平原、可可西里山、秀水河-北麓河、风火山、日阿尺曲、乌丽山及盆地、沱沱河、开心岭、通天河、布曲河谷、温泉盆地、唐古拉山、扎加藏布、头二九山、安多河谷、错那湖-桑雄、念青唐古拉山、柴曲谷地、羊八岭、堆龙曲、拉萨河谷。

山地除日月山、关角山、昆仑山北坡、可可西里山、风火山、开心岭、唐古拉山、九子纳、念青唐古拉山等地势较为险峻外,其余多呈穹窿状,山岭浑圆坡度平缓,盆地和谷地大体呈NWW-SEE向展布,河谷宽浅,地形平缓。

因此,线路通过地区除昆仑山北坡路段,羊八井至拉萨路段属坡降较大的山区河谷,中间的风火山、可可西里山、开心岭、唐古拉山、九子纳、念青唐古拉山等路段坡降较大外,其余地段宏观上属高平原地貌,保留着古老的夷平面,地形平坦开阔。

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维普资讯
42




20 0 7年第 3期
2 2 唐 古拉 山前 漫 流 区 .
( ) 流 区特征 1漫 地 形 宽 阔 , 表径流 发育 , 地 呈漫 流状 , 明显沟槽 , 无 地表草 皮稀 疏 。地 面冰 水 沉 积 层松 软 , 上水 十 分 发 层
线 路宜 避 开活 动断 裂 , 以绕 避 时 , 在断裂 较 窄 难 应 处 以简易工 程 大角度 通过 。不 宜 在断裂 带 内设置 大 中
桥、 高桥 、 隧道 、 高填深挖等难 以修复的大型工程 。青
藏 高原 新构 造运 动 的 特点 是 : 藏 铁 路 沿 线 的 活 动 断 青 裂 带 , 大部 分 与线 路呈 直交 或大 角度 相交 , 绝 线路 无法 绕 避 , 段也 不例 外 。 当必 须设 桥 时 , 尽量 降低 桥 的 此 应 高 度或 采用 小跨 度梁 。
4 84m 年平 均蒸 发量 为 1 8 . m; 大瞬 时风 速 2 . m, 2 9m 最 7
收 稿 日期 :07—0 2 20 4— 4 作者简介: 胡力学( 9 4 ) 男 ,9 5年 毕业于 西安地质学 院地质 矿产 16 一 , 18 调查专业 , 高级工程师。
( ) 程对 策 2工
地质 问题 , 此类地 质 问题 分布 特征 和对 策进 行 了论述 。 对
关键 词 活断 裂 漫流 多年 冻土 不 良冻 土 对策
达 3. / 。 8 0m s
1 概 况
1 1 地 形 地 貌 .
13 地 层 岩 性 .
本段出露且与工程有关的地层有第 四系全新统冲 积、 洪积 、 冰水沉积层 , 上第三系泥岩、 砂岩 、 砾岩 , 侏罗 系 泥岩 、 泥灰 岩 、 砾岩 、 岩 、 岩 、 页 砂 石灰 岩 。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农田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

污染农田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

那么你知道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吗?交通会影响道路两侧农田土壤中Pb、Cd、Cu、Zn、Cr、Ni、Mn、Co、Hg、Se和As等的水平。

如青藏铁路两侧20m范围内,Zn、Cd和Pb质量分数从未污染到显著污染水平。

对泉州至塘头段324国道两侧土壤中14种重金属监测分析,结果表明Sn、Sb、Pb、Bi、Ni、Cu、Zn和Cd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北京、上海、温州、青岛和西安等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可能主要是由交通引起。

对印度瓦腊纳西市区甘蓝、荸荠和甜菜中Cu、Zn、Cd和Pb测定,研究表明这些蔬菜均存在食用风险,蔬菜洗涤方式可用以评价大气沉降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贡献。

污水农灌污水农灌是指用城市下水道污水、工业废水、排污河污水以及超标的地面水等对农田进行灌溉。

几个世纪以来柏林,伦敦,米兰和巴黎一直使用污水农灌处置废水。

水资源匮乏推动污灌在我国广泛使用。

据农业部对全国污灌区农田的调查,约1.4×106hm2的污灌区中,重金属污染占总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占46.7%,中度污染占9.7%,严重污染占8.4%。

天津3大污灌区内种植的油麦菜60%农用物质施用农药、化肥、地膜、畜禽粪便和污泥堆肥产品等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可导致农田重金属污染。

目前,含As、Hg和Pb的农药已在大部分国家禁用(如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等),但含Cu 和Zn的各种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多宁、碱式氯化铜、福美锌、噻唑锌、代森锌等)还在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每年随农药进入农田的Cu和Zn不容忽视。

重金属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其质量分数一般是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

法国农田中Se、Cr和Cd主要来自矿物肥料,其中磷肥中Cr和Cd质量分数最高。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有效保护措施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有效保护措施

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有效保护措施摘要:铁路建设项目在建筑业中一直是非常核心的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力的建筑之一。

为了减少铁路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关政府、铁路建设部门和建设单位对铁路建设项目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环境保持措施。

本文将对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展开全面深入分析,以期能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铁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前言我们了解到在所有交通方式中,铁路运输具有土地利用率低、运输能耗低、污染物排放较低的种种优势,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

尽管如此,铁路项目建设仍然需要开挖大量土石方填筑,这将影响到当地地表和周围的环境。

铁路运营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水气等污染物。

因而我们说铁路建设和发展,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铁路建设项目的施工建设,从不同程度上对区域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绿色铁路建设已成为当前建设者必须秉承的发展理念。

需要我们对环境影响作出科学分析,经过多年的实践分析,我们了解到探究铁路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然后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促进绿色铁路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对铁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有效保护措施做全面阐述分析[1]。

1.铁路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及有效措施1.1铁路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的影响(1)铁路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开挖作业和回填作业常常会占用土地,对地表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对沿线植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形成新的土质坡面,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2)路堤保护工程完工前,路堤处理不当会冲刷坡面,并造成土壤侵蚀。

如果特殊路段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或保护不当,路基稳定性将直接受到破坏,从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3)当雨季来临时,由于铁路建设施工对边坡的不当保护也会导致水土流失。

(4)管道经过河流或沿河段,将对河流水文产生很大的影响。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

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
种形式 :
研究 区冻胀融陷 引起 的地 面变形 主要 分布 于昆仑 山 山前 冻 土斜坡湿地 。冻土地区 由于季节融化层 的存 在 , 多年冻 土上 限 在
a危岩 、 . 落石 。
研究区 内地势 比较 平缓 , 对铁 路线 路有 影响 的危 岩、 落石 主 与季节融化层往往形成软弱结构面 , 在斜坡地段就 是潜在 的滑动 要分布于纳赤台附 近昆仑河 南岸 和位 于纳赤 台公 路段辖 内昆仑 面 。冻土斜坡湿地处多发育地下冰 , 斜坡 湿地段也 就成为 融冻泥
3 滑坡。 )
常有 泥包砾结构 , 有时有泥球 、 压楔等构造 ,. m以上砾石上 有 0 5a 碰击 纺捶 状碰坑或擦痕 。
滑坡主要分 岩质 和土 质滑 坡 , 质 滑坡 多见 于 山地 丘 陵 地 岩
区, 研究 区内滑坡分 布较少 , 多分布在深切 割山谷处 , 以融冻 破 多 坏为主 , 滑坡多伴 随着融冻泥 流同时发 生 ( 图 2 。土质 滑坡极 见 ) 不发育 , 在研究 区内仅有几处土方量较少 的滑坡 。
蚀亚 区。
研究 区 内泥石流形 成 特征 ( 图 1 : 成 区 , 见 )形 具有 足够 数 量
寒冻风 化岩屑坡 : 布在海拔 47 0m 以上 的昆仑 山山脉一 的岩屑风 化重力和冰雪供给 ; 分 0 流通 区 , 谷横 断面窄 而深 , 向坡 河 纵
收 稿 日期 :0 10 -3 2 1 —72
2 1 山 区地 质 灾 害 区 .
流灾害分布较广 , 对铁 、 公路沿线危 害较 大。泥石 流种类 齐全 , 分 山区是 以寒冻作 用 引起 的冻融 灾 害及斜 坡侵 蚀 引起 的岩 土 为泥流 、 石流和泥 石流 三类 。广 泛发 育予本 区 , 据 调查 从南 山 根 侵蚀 等灾害为主 的地 质灾 害 区。按 其分 布特 征 和灾 害类 型可 划 口一 昆仑 山口 , 威胁青藏铁 的泥石 流有 1 处 , 昆仑 山附近 发育 1 在 分为海拔 470 m以上因寒冻作用 引起 的寒 冻风化岩屑坡亚 区和 的石流 以融冻作用为 主 , 0 从三 岔河 大桥至 南山 口发 育 的泥石 流 以 海拔 470I 下 因水 力 、 0 I T 风力 、 重力和冻融复合作 用引起 的岩土侵 水蚀 作用为主 。

沙塘川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解析

沙塘川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解析

第41卷第6期2023年11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ol.41.No.6Nov.2023引用格式:杨莎,宋先腾,徐双贵,等.沙塘川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解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6):10 20.[YANGS,SONGXT,XUSG,etal.Geochemicalcharacteristicsandprove nanceanalysisofheavymetalsandREEinsurfacesedimentsfromXiningsectionofShatangchuanRiver[J].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23,41(6):10 20.]沙塘川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解析杨 莎1,宋先腾2,徐双贵3,逯克思4(1.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西宁 810016;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青海西宁 810000;3.中铁十九局集团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4.青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摘要:选取青海省沙塘川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Cr等8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和物质来源以及稀土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和物质来源,并探讨稀土元素的控制因素。

结果显示,重金属呈现轻度—中度污染状况,污染负荷程度为轻度,元素生态风险高低顺序依次为Cd>Hg>Co>Pb>Ni>Cu>Cr>Zn。

稀土元素整体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Eu呈中等负异常,无明显Ce异常。

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显著,轻稀土元素内部分异明显,重稀土元素内部分异不明显。

沉积岩源岩及矿物组成对稀土元素的组成起到了控制作用,化学风化对其影响较小。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马涛;周金星;张旭东;巴特尔.巴克;李冬雪【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07(14)3【摘要】新建青藏铁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敏感性及脆弱性决定了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考察,采用β多样性分析了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拉萨段)植被生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割程度,并讨论了环境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植被物种及优势种种数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从整体看,铁路沿线植被β多样性在相邻群落间的指数值要比不相邻群落间的指数值小,但也存在不符合此规律的情况,如一、三生态类型区间的Whittaker指数值(2.05)小于一、二生态类型区间的Whittaker指数值(2.12),这可能与各生态类型区内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对物种丰富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也是植被丰富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总页数】5页(P150-154)【关键词】新建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植被分布;β多样性【作者】马涛;周金星;张旭东;巴特尔.巴克;李冬雪【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1;U212【相关文献】1.青藏铁路沿线植被·土壤的类型·分布及特征分析 [J], 谢胜波;屈建军2.青藏高原与中国植被——与高原对大气环流的作用相联系的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特征 [J], 张新时3.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及特征 [J], 张启兴;毛建业;李彬4.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 [J], 鲁春霞;谢高地;李双成;李利锋;陈辉5.青藏铁路沿线原生植被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 [J], 周金星;易作明;李冬雪;高甲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中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藏中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藏中矿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敬久旺;赵玉红;张涪平;李成芳;曹凑贵;刘宗磊【摘要】为了解藏中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和污染现状,测定了西藏中部典型矿区周围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运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矿区周围土壤中Cu、Zn和Cd污染严重,Pb基本无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Zn>Pb,且4种元素存在复合污染.%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Cu, Zn, Cd and Pb) in central Tibet mining area were measured and the heavy metal degrees of pollution were evaluated with single-facter pollution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to grasp the heavy metal of distribution and pollution in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lution degrees of Cu, Zn and Cr were heavy except Ph,the degrees of pollution were in the sequence of Cd>Cu>Zn>Pb, and there was combined pollution among the four heavy metals.【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07【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西藏中部;矿区;重金属;土壤污染【作者】敬久旺;赵玉红;张涪平;李成芳;曹凑贵;刘宗磊【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西藏,林芝,860000;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试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试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试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西藏农牧学院公共教学部,西藏,林芝,86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2西藏中部主要是指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包括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市,是西藏自治区主要农区和工业矿区。

青藏高原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藏高原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青藏高原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小莉;高文华;魏婷;董志文;Shao Ya-ping【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24(44)4【摘要】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近年来高原环境中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重金属污染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2021~2022年间采集的青藏高原表土样品,结合同时期采集的周边高海拔冰川区雪冰样品,分析测定了As、Cr、Co、Ni、Cu、Mo、Cd、Pb和Sb共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表土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值为256.5μg/g)远高于雪冰中重金属(均值为14.6μg/L)的含量.其中As的I geo平均值为1.32,总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而土壤中其他重金属以无污染特征为主.表土中重金属的组成和空间分布与周边冰川区雪冰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特征,而且不同区域表土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组成和富集系数(EFs)没有明显差别.结合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APCS-MLR等方法,发现表土中重金属有3个主要来源,分别为居民生活和工业用煤有关的煤燃烧源(42.3%)、局地地表自生土壤来源(20.6%)和交通排放源(14.2%).高海拔雪冰和表土中重金属的组成、分布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地表样品中重金属受到自然风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导致远距离输入源的贡献被掩盖,而雪冰中重金属则更多受到大气环流远距离输入污染源的影响.本研究较为全面的展示了目前青藏高原大范围区域表土中重金属组成状况,反映出部分元素的明显富集(例如As)和整体上重金属元素含量仍然表现为清洁的自然状况.【总页数】10页(P2198-2207)【作者】刘小莉;高文华;魏婷;董志文;Shao Ya-ping【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德国科隆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相关文献】1.江西鄱阳湖地区不同酸度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和有益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2.中国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3.三江平原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4.江苏省典型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5.兰州市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遥感找矿远景评价

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遥感找矿远景评价

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遥感找矿远景评价刘世英;张微【摘要】Although the East Kunlun - Tuotuohe section of the Qinghai - Tibet railway is one of the regions where the geological study is in the lowest degree in western China,the metallogenie conditions there are still hopeful. With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s the main method, the authors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extraction of the mineralization' altern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even prospect areas were delineat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ore prospecting potential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anomal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known data of geological, ore resources,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information was earried out.%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是中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地区之一,但成矿条件有利.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该区矿产资源进行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矿物蚀变信息提取; 以遥感异常为主、解译信息为辅,结合已有地质、矿产及物、化探成果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划分出7个找矿远景区,并进行了找矿远景评价.【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6页(P91-96)【关键词】青藏铁路;遥感调查;成矿带;找矿远景及评价【作者】刘世英;张微【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遥感中心,西宁,810012;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差,属中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之一,但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其矿产资源前景一直倍受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关注。

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的开题报告

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的开题报告

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铁路建设日益普及,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铁路建设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铁路旁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其他区域。

同时,铁路建设对土壤中的动物群落结构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a.铁路旁土壤中动物类群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b.铁路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c.探究不同重金属浓度下铁路旁土壤中动物类群结构的变化。

d.不同重金属浓度下土壤动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研究。

2.研究方法a.野外调查法:选取不同铁路旁的样地,进行野外调查,收集土壤和动物样本。

b.测定重金属含量:采用现场测量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铁路旁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c.土壤动物群落分析法:利用灯光和手捕法对土壤动物进行样本收集,并利用各种生态统计学手段对动物类群进行分析。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探究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及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情况,有助于了解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预计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铁路旁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

b.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多样性较低,优势种的数量较少。

c.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铁路旁土壤动物类群的物种数量和多样性降低。

d.一些土壤动物对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四、研究进展和展望目前,本研究已完成对铁路旁样地的调查和土壤动物样本的采集。

下一步将进行动物群落分析和重金属含量测定,以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预计研究时间为半年至一年。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土壤微生物、土壤植物等角度入手,探究铁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

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

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青藏铁路两侧的“铁棒”,一根造价20万左右,大约插了15000多根,就像禁卫军一样排列整齐,它有什么用?如果没有这些铁板火车就不能正常通行了吗?青藏铁路作为世界上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路途两旁有着很多令人震撼的美景,也有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金属棒,就像是“禁卫军”,作用还挺大,据不完全统计,青藏铁路沿线总共有15000根金属棒屹立在铁路的两旁。

其实,这些铁棒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叫作“热棒”。

从外形来看,热棒全身缠满了一圈圈像铁片和线圈一样的散热片,这是一种用碳素无缝钢管制作而成的高效导热装置,非常适合于青藏高原的环境。

尤其是在解决高原冻土层融化这个世界问题上,热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青藏地区环境的影响,而且地势也是比较高的,温度相对而言也是比较低的,从而就形成了冻土。

冻土就是被冰冻的土壤,也就是结冰,并且常年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那些沙土。

在我国冻土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区、西部高山与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穿过冻土区有 550 公里,真正的较深的冻土地段近 400 公里。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陆的50%-60%。

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

由于冻土含有大量的冰,一旦气温上升,冻土就会融化、下沉,从而导致路基的沉降;但在冬季,当气温下降时,路基会被冻结,这样的变化就会引起铁路的塌陷。

为了攻克冻土难题,中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主动降温、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解决的千年冻土所带来的的难题。

而青藏铁路两旁的“热棒”就是为了解决青藏铁路的冻土问题,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虽然这种热棒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一根的造价就高达20万元。

热棒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从外表上看,热棒长约2米,表面缠绕着层层的铁片和铁丝,整根热棒全长七米多,自上而下由“散热段”、“绝热段”和“吸热段”三个组成部分。

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评价

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评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1卷第3期专刊C H I N A PO PU L A T I O N ,R ES O U R C ESA ND EN V I R O N M ENT V ��.21N �.32011收稿日期:2010-12-19作者简介:范基姣,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及应用.基金项目青藏铁路沿线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编号1212010818080)�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评价范基姣1谭立渭2佟元清1(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08)摘要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背景及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环境地质背景因子选择为岩土结构,断裂发育程度,水质水量;环境地质问题因子选择为沙漠化,土壤盐渍化,污染源;评价集选择优,良,中,差;利用二级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了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的环境地质质量评价等级图,不同环境地质等级分布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5.2%,53.6%,3.5%,17.5%.关键词青藏铁路沿线;环境地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图分类号P641.6;P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3专-0288-04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半定量地对格尔木-南山口青藏铁路沿线环境地质进行评价.1评价因子各论1.1岩土体结构类型及分布范围1.1.1海拔3200-4200m 的中高山�低中山区岩石类型以坚硬及半坚硬的块状侵入岩,层状变质岩组和层状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为主.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区域北西西向,北东向断裂发育.岩石经受了复杂的构造变动,受风化破碎,但表层风化厚度不大,故岩体稳定性尚好;给定特征值为4.1.1.2山前倾斜平原岩土类型为砂卵砾石,砂砾石,泥质砂砾石土组.现代外营力表现为强烈的风力剥蚀.地形宽阔平坦,岩土承载力在4011t /m2以上,宜于工程建筑.给定特征值为1.1.1.3冲洪积微倾斜平原工程地质岩组以砂土及细粉砂组为主.在本区南部,出露有小片流塑性软土组.现代营力表现为较强烈的风蚀作用和风力堆积作用,南部地带分布有活动性,半固定砂丘.这里土质肥沃,地形平坦,为农业种植区和居定点分布地带.本区分布有多层结构承压自流水,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开采也很方便,适宜民用建筑.必须十分注意岩土季节性冻结的不良影响,避免建筑物因地基冻胀或融沉而破坏.给定特征值为2.1.1.4沼泽�沼泽化平原分布于冲洪积微倾斜平原南部的地下水溢出地带,呈不连续的带状.由于地下水埋藏极浅或自然溢出,在地表形成沼泽及湿地.岩土类型为流塑性的淤泥,淤泥质粉砂等软土.该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处于含水岩组结构变化的部位,加之岩土的流变,触变性问题,允许承载力很小.给定特征值为4.1.1.5风积砂区在冲洪积倾斜平原北缘主要分布固定,半固定砂丘;而山前地带则为活动性砂丘.砂丘由细砂,粉砂组成,半固定砂丘则加杂有植物根,茎.风积砂在定向风驱动下缓缓向前移动,局部可威胁道路和农田,更不宜工程建筑.给定特征值4.1.2断裂发育程度及分布工作区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300万)"上,基本烈度6�7级.南部昆仑山区烈度大于7级.属于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研究区内构造断裂主要分布在基岩山区,共有断层14条,其中研究区西南部存在4条N N E 方向近平行断层,1条近东西向断层;东南部存在1条N E 方向断裂;1条近东西方向大断裂.在水文站正东约7km 处,断于石炭系变质砂岩与下古生界凝灰质砂岩,大理岩之间.在断裂缓冲区100m 范围内,给定特征值为4.格尔木-诺木洪隐伏断裂带距离格尔木市以南15km 处,向东经诺木洪到香日德附近,向西至乌图美仁,呈近东西向展布,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山前隐伏断裂,长达400多�882�::范基姣等: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评价公里.经物探及钻探资料证实,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和多期活动的特点,沿此断裂带有弱震分布,说明它近期仍有活动.根据当地该处建筑少,距离市区较远的情况,划定断裂缓冲区5公里范围内,给定特征值为4.1.3水质水量高山区气候寒冷,降水充沛,蒸发相对微弱,主要分布华力西期,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元古界变质岩,地下水矿化度0.2-0.5g/L,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钙钠型.给定特征值为1.中山区降水稀少,现代干燥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盛行,坡顶堆积含盐较高的风积粉土,大气降水使土中盐分淋滤,水质变差,矿化度1.0-3.0g/L,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钠或氯化钠水.给定特征值为2.格尔木河冲洪积扇轴部,地下水直接接受河流补给,且含水介质粗大,径流条件好,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以溶滤为主,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0g/L,为重碳酸氯化物钠镁型,为较好�优良级.给定特征值为1.分布在冲洪积微倾斜平原的多层含水岩组,含水颗粒变细,径流条件差,地下水矿化度1.0-3.0g/L,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钠镁型,属较差级.给定特征值为3.1.4沙漠化类型与分布东部青新公路南侧及昆仑山前分布有活动性沙丘.沙丘形态以新月形丘,沙丘链,沙堆为主;沙丘高度一般在5-20m最高达40m.沙丘连接成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在区域定向风的驱动下,大约以每年3m的速度向前移动.该地段活动砂丘,砂垅带宽3-10km,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沙丘边缘基本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坡度比较平缓,背风面形成大小不等月牙形斜坡,坡度较陡,最大的倾角可达60度.研究区图幅内的109路约6km路面由此穿过,有断断续续的防沙措施,但仍难以抵挡风沙袭击.属于严重沙漠化区.给定特征值为4.山前到东西农场和格尔木城市南缘为戈壁沙地,亦可称为砾漠,表面覆盖有1-6cm的砾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沙化危害,但也是进一步沙化的区域.给定特征值3.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东西农场周边附近以及格尔木市区的东侧.固定沙丘表面主要生长有红柳等植物,半固定沙丘表面主要生长有芦苇.沙丘表面的植被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给定特征值2.1.5土壤盐渍化类型与分布研究区气候属于典型干旱极干旱型,蒸降比高达40:1,在历史时期,严酷的荒漠气候及强烈的蒸发作用,使研究区地下水浅埋带盐分在近地表大量积累,形成大面积的原生盐渍化.给定特征值4.因降水稀少,无灌溉就无农业,在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的农业区,发展自流渠灌后,因采用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到小于蒸发临界值,日积月累盐渍化程度逐年加剧,土壤含盐量不断增加,形成次生盐渍化土地.给定特征值3.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2.1各层次指标的选取环境地质各因子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及彼此消长的互动关系,因此根据层次分析法结构,制订研究区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图1递阶层次结构图2.2构建判断矩阵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对上层次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每次取两个因素x i和x j,以a i j表示x i和x j对X的影响之比.然后根据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分别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ai j)k*k,该矩阵应满足条件ai j>0,ai j=1/aj i(i�j)�a i j=1(i=j=1,2���k),判断矩阵中每个因子(ai j)的大小根据Sa a t y提出的1-9及其倒数作为衡量尺度的标度,如表1所示方法[1-5].选择3个主要的研究区环境地质背景因子和2个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因子,分别构建集合X={X1,X2,X3}和Y={Y1,Y2}�表1判断矩阵中各因子标度含义标度含义1表示2个因子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2个因子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5表示2个因子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表示2个因子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表示2个因子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1,3,5,7,9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上列值的倒数表示2个因子相比,后者比前者重要的程度�982�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专刊2.3求解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在M ATLAB 中输入判断矩阵以后通过以下计算过程即可得到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 �.表中判断矩阵右边的三列用于计算权重向量,M �为每一行的连乘积,�为M 的次方根,将=(1,2,�,�)归一化,即令=W�=,则得权重向量W �=(W 1,W 2,�,W �)�由该方法获得的权重分配的合理性需进行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检验方法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m ax��=1(AW T)�W�,然后计算一致性指标CI =m a xK -1,在表2中查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 I ,然后求取一致性比率C R =CI/R I ;当CR <0.1时,表明权数分配符合一致性要求,所得到的权重是可接受的[1,3].当C R <0.1时,判断矩阵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对矩阵进行重新调整.求得各个指标的权重有效,如表3所示.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直接通过专家拟定.表2R I 的取值一览表阶数123456789101112取值0.580.901.121.241.321.41 1.461.491.52 1.542.4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环境地质评价是建立在指标因子的量化分级基础上的,为了便于评价对比,对各指标因子进行相同等级划分并赋值(标准特征值),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数值型指标可以用数值直接量化统计分级,而描述型指标则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概化,统一用数据(特征值)表示.评价指标的量化应建立在充分分析取得的资料基础之上,结合评价区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概化,见表4.2.5指标因子隶属度的确定由于特征值矩阵X 是一个模糊向量,不能直接用于被评判对象间的排序评优,因此应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来处理,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对评判结果向量做出某种截割,强制性地使得到的模糊信息清晰化.表3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其权重表目标层准则层权重方案层权重环境地质Z环境地质背景X 0.4岩土体结构类型X 10.29断裂发育程度X 20.56水质水量X 40.15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Y0.6沙漠化程度Y 10.6土地盐渍化Y 30.4表4青藏铁路沿线环境地质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方案层定性或定量指标等级优良中差断裂发育程度定量(km /k m 2)<0.20.2�0.30.3�0.4>0.4水质水量定量(t /日)>50001000-5000100-100010-100定性指标地下水强径流区循环快地下水泻出带,潜水和承压水并存盐渍化区,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补给区的基岩裂隙水特征值1234岩土体结构类型定性指标岩土承载能力好,地形平坦,地下水位深岩土承载能力一般,地形较平坦,地下水位相对较深承载能力较差,地形较平,水位低承载能力差;地形陡峭.水位很低特征值1234沙漠化定性指标非沙化固定半固定沙丘沙砾地流动沙丘特征值1234土壤盐渍化定性指标无较轻较严重严重特征值1234�092�范基姣等: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南山口段环境地质评价本文选择的隶属函数公式为:s i h=0y i ,h =y i ,1y i h -y i ,1y i ,4-y i ,1y i ,1>y i h >y i ,4或y i ,1<y i h <y i ,41y i ,h =y i ,4(1)则评价单元指标特征值x i j 对相应指标最高级别标准特征值的隶属函数公式为:r i j=0x i ,j =y i ,1x i j -y i ,1y i ,4-y i ,1y i ,4>x i j >y i ,1或y i ,4<x i j <y i ,11x i ,j =y i ,4(2)式中:x i j 为单元j 指标i 的特征值;y i ,1为指标i的优级标准特征值;y i ,4为指标i的差级标准特征值.利用(2)式计算各评价单元指标特征值对最高级别相对隶属度,将单元集特征值矩阵:X =x i j �m �n ,转化为指标特征值对最高级别的相对隶属度矩阵:R =r i j �mn式中:r i j 为评价单元j指标i 的特征值对最高级别的相对隶属度.[13]2.6评价集的确定评价集是对评价结果的直接描述和表征形式,本文中评价结构为四个等级.建立评价集V :V ={v 1,v 2,v 3,4}式中:v 1,v 2,v 3,4代表评价等级优,良,中,差.环境地质质量是评价因子共同作用的体现,二级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均采用I 型综合评判公式,即(�,+)模型[13]:B =W�R最终生成各评价单元的相对模糊指数,即评价指数.评价指数越大,越接近于最高等级,其环境地质质量越差.2.7综合评价格尔木-南山口评价底图统一采用1:10万地形图.依据所取得的资料,同时参考指标分级标准特征值,对评价区进行单指标分区,完成单指标分区图及其各区模糊指数属性的录入工作.利用M APG I S 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单指标分区图进行叠加,生成新的评价单元.按相近性原则,将面积小于2km2的碎块并入邻近的单元.把每一个单元的各个因子的模糊指数相加,得到各个单元的综合模糊指数值,最后得出研究区环境地质等级评价图.(编辑:刘照胜)参考文献[1]陆雍森,张爽,马仲文.环境评价[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168-182.[2]窦世卿,蒋福兴,张晓宇.基于G I S 的区域城市地质环境综合性评价[J ].勘察科学技术,2005,(2):39.[3]刘松基.系统工程与数学方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2-45.[4]蔡鹤生,周爱国,唐朝晖.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J ].地球科学,1998,23(3).[5]Sa at y T L.TheAn a l yt i ca lHi e rarchy Proc e s s :Pl an n i n g ,Pri o ri t y Se t -t i n g ,R e s o u rceAl l oc at i o n [M ].N e w Yo r k :M c G r a w -Hi l l ,1980.E a G A Q a -T b ��R a ���a�����G S M a Pa U A H P-F U ZZY M�����F AN J -a 1TAN L -2TO N G Y �a �-����1(1.Ce n t e r for H ydrog e ol og i calan d E n vi ron m e n t alG e ol og i calSu rve y of C G S ,B aodi n g H e be i071051,Chi n a ;2.Q i n g haiI n s i t i t u t e of G e ol ogi calSu rve y ,X i n i n g Q i n ghai810008,C hi n a )A b ac Throu gh i n ve s t i gat i n g t he ba ckgrou n d an d p robl e m sof e n vi ron m e n t ge ol ogy of Q i n ghai -Ti be t ra i l w ay from G ol m u d t o t heSou t h M ou n t ai n sP as s ,t he i n de xs of e n vi ron m e n t ge ol ogi calbackgrou n d are :s t ru ct u re of rock an d s oi l ,fau l t de ve l op m e n t an d di s t ri bu -t i on ,w at e r q u al i t y an d q u an t i t y ;t he i n de xs of e n vi ron m e n t ge o l ogy p robl e m are :de s e rt i fi cat i o n ,s oi ls a l i n i z at i on an d p ol l u t i on .C hoo-s i n g good ,ave ra ge ,fai r an d p oor for t he e val u at i on s e t ,e val u a t i n g t he q u al i t y o f e n vi ron m e n t al ge ol ogy of Q i n ghai -T i be t rai l w ay from G ol m u d t o t he Sou t h M ou n t ai n sP a s s by t w o-s t a ge AH P -F U ZZY com p re he n s i ve e val u at i on m e t hod ,an d ge t an a s s e s s m e n t l ayou t ,e ach t a ki n g u p 25.2%,53.6%,3.5%,17.5%of t he t ot ala re a.KQ i n ghai -Ti be t rai l w ay ;e n vi ron m e n t alG e ol o gy ;AH P -F U ZZY m e t hod�192�。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土壤微生物的ARDRA分析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土壤微生物的ARDRA分析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土壤微生物的ARDRA分析李潞滨;刘振静;杨凯;刘敏;周金星;孙磊;韩继刚【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8(28)11【摘要】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和RsaI对克隆文库中的90个克隆子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ARDRA酶切图谱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3个OTUs.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文库中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beta、detla亚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及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8类细菌及未培养细菌.Alpha变形细菌为该文库中的主要菌群,占克隆总数的33.3%;其次为未培养细菌,占克隆总数的22.2%,Bradyrhizobium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种群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存在丰富的潜在新菌种.【总页数】6页(P5482-5487)【作者】李潞滨;刘振静;杨凯;刘敏;周金星;孙磊;韩继刚【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河北大学,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河北大学,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2;河北大学,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相关文献】1.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好氧细菌的分离及ARDRA多态性分析 [J], 康柳;王金华;孙佑赫;高艳;张凯2.药用植物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际土壤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析 [J], 张永敢;赵娟;张玉洁;吴婷;吴孝兵;郑艳3.芽胞杆菌TS01的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评估和遗传分析 [J], 王程亮;佟建明;张潞生;高微微;李安英4.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研究双孢蘑菇培养料后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Ⅱ)——细菌群落结构ARDRA分析 [J], 何丽鸿;于荣利;陈明杰;潘迎捷5.利用PLFA、CLPPs和ARDRA标记分析甲胺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王勐骋;杨永华;臧红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铁路沿线原生植被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

青藏铁路沿线原生植被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

青藏铁路沿线原生植被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周金星;易作明;李冬雪;高甲荣【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07(21)3【摘要】原生植被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对青藏铁路沿线1142 km设置27个样带、248个样地、2242个样方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青藏铁路沿线植物群落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

在铁路沿线样方中共出现种子植物305个种与变种,22个灌木种,283个草本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40科、134属;优势种种类相对较少,共40种,灌木4种;物种丰富度(S)沿铁路呈南多北少趋势,在高平原地段丰富度相对较高,且随海拔的升降而升降;α多样性指数也呈南多北少趋势,其值的变化主要受到水热条件的影响,而与海拔变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相邻样带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值为依据,将铁路沿线分为6个不同生境区段。

【总页数】6页(P173-177)【关键词】青藏高原;青藏铁路;原生植被;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作者】周金星;易作明;李冬雪;高甲荣【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Q948【相关文献】1.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研究--Ⅴ.物种多样性与相对多度分布格局 [J], 左家哺;傅德志;彭代文2.青藏铁路沿线植被·土壤的类型·分布及特征分析 [J], 谢胜波;屈建军3.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磷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建林;钟志明;王忠红;余成群;张宪洲;胡兴祥;沈振西;大次卓嘎4.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沈振西;钟志明5.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J], 马涛;周金星;张旭东;巴特尔.巴克;李冬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 2004, 13(4): 546-548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30230090)作者简介:鲁春霞(1965-),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

E-mail: lucx@ 收稿日期:2004-06-07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鲁春霞1,谢高地1,李双成2,李利锋1,陈辉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已经运营路段和正在修建路段两侧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研究修建青藏铁路对铁路沿线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包括Hg 和Pb 。

其中Hg 采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Pb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表明,已运营铁路沿线重金属铅和汞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变化。

在铁路一侧,铅和汞含量随距离变化呈现正态分布,其最高峰值出现在距铁路50 m 左右。

而且,铅和汞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以及正在修建铁路两侧的土壤含量。

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已运营铁路段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铅和汞含量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铁路运输已经造成了铁路两侧土壤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青藏铁路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4-0546-03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公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目前已经得到公认的汽油、柴油燃烧后的废气扩散,同时车辆轮胎成分中亦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因此,轮胎磨损也是重金属元素的重要物质来源。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沉降,从而对人类、家畜、农业生态及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潜在影响和危害。

对铁路沿线的环境污染通常以水污染物中的COD 和石油类为主要研究对象。

尽管铅、铬等重金属元素也是铁路沿线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1],但是到目前为止,对铁路两侧重金属污染关注较少。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的第三极,不仅孕育着我国的主要河流,影响着我国以及东亚的气候变化,而且,它脆弱而敏感的环境决定了它对小的干扰会产生显著放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独特而典型的区域,任何开发建设活动都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潜在影响。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在修建。

修建青藏铁路是否会对沿线的土壤生态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为此,我们沿高原已经运营多年的铁路段和正在修建的铁路段,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分析。

由于铁路与公路均为线状工程,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知,公路两侧土壤中铅含量呈现指数衰减分布规律[2]。

也有人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后认为,沿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50 m 左右,且铅含量与离公路边沿的距离呈高斯衰减分布[3]。

因此,本研究采样布点均分布距铁路50 m 的范围内。

1 采样点概况及样品处理由于已建青藏铁路大致和青藏公路相伴而行,采样点选择尽量远离公路。

采样时结合地特点在铁路一侧或两侧50 m 内采样。

采样点沿铁路两侧等间距分布。

不同采样点的自然环境概况如表1所示。

同一个采样点土样取三个重复,经混合后,进行碾碎、研磨、过筛等处理。

Hg 采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Pb 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

2 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含量变化2.1 铅的分布及其含量变化位于青海省都兰县都兰火车站(36︒59'N ,98︒40'E )附近铁路南侧土壤的含铅量如图1所示,除25 m 处的最小值采样点 铁路修 建情况 主要植被地带性 土壤类型周围状况都兰寺车站 (36︒59'N, 98°40'E)已运营芨芨草、白刺 山地栗钙土 周围无大污染源南山口 (37︒07'N, 95︒29'E)已运营植被稀少灰棕荒漠土 周围无污染源昆仑山 (35︒44'N, 94︒04'E)正在修建 嵩草、红景天等高寒草甸土周围无污染源风火山 (34︒41'N, 92︒50'E)正在修建 针茅、羊茅 高寒草甸土 周围无污染源那曲正在修建 紫花针茅、火高寒草甸土 周围无污鲁春霞等: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 547 23.57 mg/kg 外,铅含量与离铁路边沿的距离基本呈正态分布。

心土层最大含铅量68.67 mg/kg 在距铁路45 m 处,而表土层的最大铅量则在距铁路65 m 处,说明土壤中的铅含量高峰在距铁路的50 m 左右,对南山口铁路一侧样品的分析也表明同样的规律。

这与公路两侧铅含量的分布规律有一定差异[3],公路两侧土壤的铅含量随着距离公路愈远而减少[3],即铅含量的高峰值在公路边最高,而铁路两侧的高峰则出现在距铁路50 m 左右处。

这可能是由于铁路一般都修建有高大的路基,在路基两侧形成了较高的坡面地形,这种坡面地形在降雨的作用下,会把土壤中的重金属淋滤到低洼的地方,从而改变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原始分布状态。

与青海省土壤中的铅背景值(20.9±5.95) mg/kg [4]相比,除了距铁轨25 m 处心土的含铅量小于最大背景值之外,其余各点的含铅量均高于最高土壤背景值。

根据国家GB 15618-1995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土壤环境质量的铅自然背景值小于35 mg/kg 。

而表1中所显示的5个土壤样品中3个样品的铅平均含量值高于35 mg/kg 。

都兰寺火车站周围完全是荒漠草原景观,很少有其他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且,采样点与公路之间有山体阻挡,公路两侧的铅污染应该不会对铁路两侧的土壤产生影响。

对铁路沿线已经运营和正在修建的几个样点土壤铅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2。

在已经运营的铁路段,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而正在修建的铁路两侧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铁路运营使铁路两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铅污染。

2.2 土壤中的汞含量变化对都兰寺车站采集的样品进行汞含量的分析表明(图2),其变化规律与铅的分布变化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表层土壤和心土中的汞含量最高值同时出现在距铁路45 m 处,这与铅含量的高峰值表现有一定差异。

而且,已运营铁路段的土壤汞含量均高于西藏和全国的土壤汞含量的平均水平[5]。

根据对土壤中铅汞含量与pH 、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表3),它们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铅汞含量的变化不是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变化而引起的,由此推测,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铅和汞的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对沿线正在修建铁路段样点土壤汞的分析表明,那曲样点土壤汞含量基本上与西藏同类土壤的背景值一致,而昆仑山和风火山的汞含量相对较高,但普遍低于已运营铁路段样点的土壤汞含量值。

这可能说明土壤中铅和汞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铁路运行带来的污染。

3 结论与讨论在青藏铁路沿线已运营段和正在修建段采集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已运营铁路段的土壤铅和汞含量显著高于土壤背景值,而且普遍高于正在修建铁路段的含量值。

土壤铅和汞含量随距离呈现正态分布,这种分布与公路两侧土壤铅分布规律不同。

可能是由于铁路路基形成的高大坡面,容易产生坡面流,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向低洼区域富集,因此,高峰值出现在距铁路50 m 左右。

对样品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进行的相关分析也表明,在铁路两侧,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铅和汞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大。

而且,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段,没有显著的随距离变化的分布规律。

由此推断,铁路运输造成了两侧土壤一定程度的污染。

铁路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一般以油类污染最为突出。

青藏铁路沿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汞和铅高于背景值似乎不合常理。

实际上,根据研究,油污染可以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6],所以,铁路沿线的重金属污染很可能是油污染造成的。

其次,铁路两侧的环境污染与运输的货物有很大关系。

另外,尽管在铁路沿线采样时尽可能远离公路,但由于青藏铁路和公路基本上总是相伴而行,公路运输产生的废气扩散,也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但可以肯定还是以铁路运输产生的污染为主。

由于资料数据所限,对于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 蔡惟瑾, 潘智, 宋珺. 铁路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水样考核评价[J].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97, 24(2): 132-134.[2] 汪新生, 赵建奇, 弋鼎哲. 公路两侧土壤铅污染预测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23(5): 472-477.[3] 王斌, 丁桑岚. 公路两侧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 1998, 20(4): 53-55.距铁路 5 m 处 距铁路 25 m 处 距铁路 45 m 处都兰寺(表土) 30.75 44.07 47.15 已运营 南山口35.91 37.03 41.14 已运营 昆仑山 29.14 26.93 24.69 正在修建 风火山 25.62 32.79 23.92 正在修建w (CaCO 3)/% w (有机质)/% pH w (Pb)/(mg·kg -1) Lb: w (Hg)/(mg·kg ) 10.40 1.36 8.02 37 0.2340 11.74 2.33 8.00 30 0.4037 12.62 1.15 8.34 56 0.4190 12.62 3.17 8.25 46 0.3303548 生态环境第13卷第4期(2004年11月)[4]索有瑞, 黄雅丽. 西宁地区公路两侧土壤和植物中铅含量及其评价[J]. 环境科学, 1996, 17(2): 74-76.[5]张晓平, 朱延明. 西藏土壤中的汞含量及其地理分布[J]. 环境科学,1994, 15(4): 27-30.[6]邵涛, 刘真, 黄开明, 等. 油污染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1): 57-59.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Tibet railroadLU Chun-xia1, XIE Gao-di1, LI Shuang-cheng2, LI Li-feng1, CHEN Hui1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2.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Abstrac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Tibet Plateau is fragile and it can be disturbed readily by human’s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tudy the impact of railroad construction on soil environment in Tibet Plateau, heavy metal content and it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Tibet railroad was investigated. The metal elements including Hg and Pb were determined by the plasma radiation spectr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obvious normal distribution of Pb and Hg and the maximum appeared in the 50 m beside the railroad. The content of Pb and Hg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soil background value. The Pb and Hg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eing constructed railroad reach had not the similar situation. The related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didn’t make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Pb and Hg distribut ion, it is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is likely to caus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to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il environment; Tibet railroad(上接第545页)参考文献:[1]黄铭洪.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2]熊毅, 陈家坊. 土壤胶体(第3册): 土壤胶体的性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3]彭刚华. 水稻土中重金属Cd的形态含量变化[J]. 福建环境, 2002,19(1): 34-35.[4]于天仁, 季国亮, 丁昌璞. 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6: 12-15.[5]华路, 陈世宝. 有机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3): 26-29.[6]倪才英, 刘永厚, 姚益云, 等. 不同质地土壤对铜的吸附性能试验[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8(4): 426-430.[7]龙新宪, 倪吾钟, 杨肖娥. 菜园土壤铜吸附: 解吸特性的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 2000, 16(3): 39-41.[8]丁颖, 周启星, 王新, 等. 黑土和棕壤对铜的吸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5): 761-765.[9]SUMNER M E. Handbook of soil science[M]. Boca Raton: CRCpress, 2000.Effects of physiochemical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on copper adsorptionHU Hong-qing, CHEN Song, LI Yan, DING Shu-wen, ZHAO Zhu-qing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s: The eleven soils collected from Daye cit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u2+ adsorp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pper adsorption amount decreased with the order of calcareous soil > paddy soil > chao soil > brown red soil. The adsorption amount of Cu2+ was corresponding to the cation change capacity (CEC) of soils. At 5 mmol·L-1 addition concentration, the amount of Cu2+ adsorption (x) of soils and CEC were observed a positive straight line correlation as following equation: x = 2.018×C EC + 24.4 (r =0.7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