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2019年高考备考文言文:满分“断句”法

2019年高考备考文言文:满分“断句”法

2019年高考备考满分“断句”技法断句的妙趣清明杜牧原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式1: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断式2:传说苏轼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

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

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断式3: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时间:清明节。

地点:路上。

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式4:戏曲小品——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断式5:电影剧本镜头: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考纲解读二、高考探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23分)(2016天津卷)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 罹:遭遇 B .愿霁.怒 霁:停止 C .除.知台州 除:罢免 D .终身饮.恨 饮:含着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3分)① 东南无之,必也蜀 ②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③宗质负其母 归 ④予一见不敢再 A .焉 乃 于 者 B .乎 其 以 者 C .乎 乃 以 也 D .焉 其 于 也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B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C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D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出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3分)①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②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③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④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⑤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 ⑥规无子,子台州之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达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2019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2019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2019年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是近年来语文试题中最为稳固的一部分。

这种稳固体现在如下两点:一是选文都是人物传记,且均出自“二十五史”,尤其集中在“史”“书”上,如《后汉书》《晋书》《宋史》《明史》;二是题型稳固,近三年来,文言文阅读三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的框架没变,而且考查点也没有变化,分别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和文言文翻译;分值稳定在19分。

文言文复习,难在对文言文整体文意的理解及重要语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重在知识点的逐一落实。

给文言文断句,是最直接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

断句不当,意味着没有读懂文意,不知道文章说了些什么,或理解偏颇错误。

因此,读懂文章、把握大意是断句的前提。

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某类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以及组合情况断句;最为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语气作为断句的标志。

值得提醒的是,高考给定的断句题,一定有疑难处,且在易混处设误,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语意断句和标志断句相结合。

一、比较选项异同,存“同”求“异”全国卷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文断句,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

而从四个选项的设置看,并不是每一个选项的断句点都与其他选项不同,而是大部分相同,只在某一两个关键处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比较选项的方法,初步确定断句的疑难点,然后集中精力攻克疑难点。

二、通晓文意,借助标志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把握大意给文言文断句,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断,看完了画线部分,断句也结束了,然后对照所给选项,选出其中一个。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正确率不高。

且不说高考题所选的断句文字有一定的迷惑性,单就内容说,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没有通读全文,细加揣摩,很可能正中命题人的圈套。

因此通读是前提,深思是关键。

第二步:联系全文,先易后难断句给一段文字断句,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2019年高考专项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练习

2019年高考专项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练习

断句方法: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我们把这一步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二、虚词断句法。

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固定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对断句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2019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

2019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断句方法及练习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⑵句末语气词: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⑤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规律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是近年来语文试题中最为稳固的一部分。

这种稳固体现在如下两点:一是选文都是人物传记,且均出自“二十五史”,尤其集中在“史”“书”上,如《后汉书》《晋书》《宋史》《明史》;二是题型稳固,近三年来,文言文阅读三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的框架没变,而且考查点也没有变化,分别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和文言文翻译;分值稳定在19分。

文言文复习,难在对文言文整体文意的理解及重要语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重在知识点的逐一落实。

给文言文断句,是最直接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

断句不当,意味着没有读懂文意,不知道文章说了些什么,或理解偏颇错误。

因此,读懂文章、把握大意是断句的前提。

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某类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可以根据词语的词性以及组合情况断句;最为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语气作为断句的标志。

值得提醒的是,高考给定的断句题,一定有疑难处,且在易混处设误,断句时要注意瞻前顾后,语意断句和标志断句相结合。

一、比较选项异同,存“同”求“异”全国卷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文断句,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

而从四个选项的设置看,并不是每一个选项的断句点都与其他选项不同,而是大部分相同,只在某一两个关键处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比较选项的方法,初步确定断句的疑难点,然后集中精力攻克疑难点。

二、通晓文意,借助标志第一步:通读文段,力求把握大意给文言文断句,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断,看完了画线部分,断句也结束了,然后对照所给选项,选出其中一个。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正确率不高。

且不说高考题所选的断句文字有一定的迷惑性,单就内容说,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没有通读全文,细加揣摩,很可能正中命题人的圈套。

因此通读是前提,深思是关键。

第二步:联系全文,先易后难断句给一段文字断句,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因此在读的时候,就要注意下面三点:①随时标画出文中的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器物名、动植物名和时间名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时前面要停顿,做宾语时后面要停顿。

②随时标画动词和虚词。

在语句中,动词是做谓语的,出现动词,就要注意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在其关涉和支配的成分之后,就意味着停顿;虚词一般被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③随时标注特殊结构,如介词结构后置句、固定短语和对偶顶针句。

这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往往固定,中间不能断开。

第三步:带入检验,确保文通字顺题目做完后,一定要带入全文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一定要做到断句后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比较选项法(2018全国卷Ⅱ,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典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数通剽轻少年读律令/略举大义//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数通剽轻少年读律令/略举大义//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数通剽轻少年读律令/略举大义/ /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数通剽轻少年读律令/略举大义/解题思路答案 B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第三兄也。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

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时果有诉告晦反者。

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瞻曰:“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

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

”遂卒,时年三十五。

(选自《宋书·谢瞻传》,有删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B.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C.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D.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比较四个选项,大致可以分成两组。

对比看,A、C两项,B、D两项前半部分相同,A、D两项,B、C两项后半部分相同。

先看前半部分:A、C两项“还都高祖”错误,将两者混杂在一起,读破了两个句子,同时,使得“以晦禁旅不得出宿”又没有了主语;B、D两项根据“标名代”断句法,正确。

故排除A、C两项。

再看后半部分,D项的断法使“公主婿羊贲”这个名词独立出来,不是句子,应与后文“故第”结合作为“居”的宾语。

故选B项。

参考译文谢瞻,字宣远,一名谢檐,字通远,是陈郡阳夏人,是卫将军谢晦的三哥。

永初二年,谢瞻在豫章郡患病,不肯医治,希望就此死去。

谢晦听到他生病的消息急忙赶去,谢瞻见到他,对他说:“你是国家大臣,又掌管军机大事,老远地到我这里来,一定会招致怀疑,产生流言。

”当时果然有人禀告谢晦反叛。

谢瞻病重,回到京城。

高祖因为谢晦掌管禁军,不可出宫住宿,就叫谢瞻住在晋南郡公主夫婿羊贲的旧宅,地点在领军府东门。

谢瞻说:“我有祖先留下的旧房子,为什么住在这里!”谢瞻临终的时候,留下遗书给谢晦说:“我侥幸能够四体保全,死于正寝,归埋家乡,葬于山麓,哪里还有什么更多的遗憾呢?弟弟你要勉励自己,既为国,也为家。

”于是死去,死时三十五岁。

借助标志法1.标名代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其言曰:“昨日龙王有令:‘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故惧诛而哭。

汝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科斗时事也。

”(苏轼《艾子杂说》)答案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之/其言曰参考译文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就认真地听着。

其中一个人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

’我是一条鼍呀,很害怕被杀头所以才哭。

你是只蛤蟆,又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哭个不停呢?”又听见一个声音说:“我现在幸亏没有尾巴,但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时的事情啊!”2.看虚词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选自《吕氏春秋·报更》,有删改)答案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参考译文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与天下的贤士为伍,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难道不容易做到吗?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

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3.凭对话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一更向尽,(殷天官)恍惚欲寐。

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

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语后人曰有生人在下问谁何答云不识俄一老翁上,就公谛视,曰:“此殷尚书,其睡已酣。

但办吾事,相公倜傥,或不叱怪。

”乃相率入楼,楼门尽辟。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答案惊而却退/语后人曰/有生人在/下问/谁何/答云/不识/参考译文一更将尽的时候,殷公迷迷糊糊想睡。

忽然听见楼下有脚步声,纷纷从下面上来。

他便假装睡着,斜眼看去,见一个穿青衣的人,挑着一盏莲花灯上来,突然发现了殷公,她大吃一惊往后退却,对后边的人说道:“有生人在上边。

”下面的人问:“是谁呀?”青衣人回答说:“不认识。

”顷刻间一个老翁上来,对着殷公仔细看了看,说:“这是殷尚书,他已经睡熟了。

只管办我们的事,殷相公不拘俗礼,或许不会责怪。

”于是便领着人相继上了楼,把楼上的门都打开了。

4.借句式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乃况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则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失矣;弗闻,则社稷危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答案又乃况于纵欲恣行暴虐/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则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参考译文雷霆所击之处,没有不被摧折的;万钧重压之下,没有不被粉碎的。

而今君主的威力,非雷霆所能比;势力之重大,非万钧所能量。

广开言路以求谏言,和颜悦色地接受、采纳他们的意见,并使进谏的人得到荣耀的地位,即使这样,士人们尚且诚惶诚恐而不敢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又何况君主纵欲无度、恣行暴虐、厌恶听到自己的过失呢?用强力和权势威慑、压制他们,即使有像尧舜那样的智者、孟贲那样的勇士,又岂有不被摧折的吗?那样的话,君主也就听不到自己的过失了;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社稷也就危险了。

5.找对称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也。

(选自王安石《上邵学士书》)答案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参考译文我曾担忧近世的文章,文辞不顾及文理,文理不顾及事实,以堆砌典故为有学问,把雕绘语句当成精辟新颖,好像采撷奇花的花瓣,积攒玩赏,虽然光华馨香,鲜盛可爱,要想问它到底有什么用处,就没有什么了。

6.据修辞断句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

朔绐驺朱儒,曰:“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朱儒大恐,啼泣。

(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答案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参考译文东方朔,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