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历史与流派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百科名片《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治疗对象不只是病人本人,而是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的作法,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中病态情感结构,以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发展的目的。
目录[隐藏]简介家庭治疗的组织与实施家庭治疗的历史根源家庭治疗目的介入儿童家庭的治疗技巧家庭治疗的五个阶段1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简介家庭治疗的组织与实施家庭治疗的历史根源家庭治疗目的介入儿童家庭的治疗技巧家庭治疗的五个阶段1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2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编辑本段]简介家庭治家庭治疗方案疗由麦尔首创。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与其家庭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试行家庭治疗,以纠正这些心理病态。
早期的家庭治疗(1940-1945)多受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影响,只对家庭成员中的病人进行个别心理治疗。
但在此时期内,麦德(Madd)和巴伯(Buber)等人则受集体心理治疗的影响,重视对家庭成员的集体治疗。
1948年,我国台湾省精神病学家林宗义根据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家庭模式,综合日本的职业治疗,建立了家庭治疗中心。
70年代,美国马斯汀(Mustin,R.T.H.)在家庭治疗中,尚提及家庭妇女参加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
自1962年《家庭过程》杂志发行后,家庭治疗就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使其成为不可被取代的心理治疗类型之一。
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从1970年的913个,增加到1979年的7567个,并成立了300多个家庭研究所。
由于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单位,它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
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模式等,皆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
家庭成员之间密切交往,互相产生正性的和负性的影响。
但是,由于家庭功能不良,诸如家庭领导功能不良、家庭界限不清、外人插人、家庭内部互相折磨、家庭关系扭曲、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寄养家庭、家庭松散、互不关心、中老年人的困难,以及家庭交流模式不同等,都能使所有家庭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卷人家庭纠纷,在病态的家庭关系中都占有一角,从而导致各种病态情感和行为障碍。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统疗法【近年来,家庭治疗在中国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关注与重视。
许多人相信,当事人心理问题的背后往往有家庭问题的影子;当事人在咨询与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也需要迁移到家庭,并在家庭中实践,而且还需要家庭做出相应改变。
】家庭治疗是指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把治疗焦点放在家庭各个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治疗方法。
将家庭作为整体,从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
主要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
家庭:建立在婚姻、血缘或养育关系基础之上,由共同居住或生活的人群所构成的系统。
在此系统中,成员之间通过交往和互动形成共有的文化与规则,创造安全与亲密的氛围并互相提供情感与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治疗VS个体治疗1、治疗对象的整体性。
2、治疗内容的全面性。
个体:心理疾病看作是个体心理作用的产物,治疗针对症状,通过对引发症状的原因的探讨或通过直接行为矫正来减缓或消除症状。
家庭:治疗不只针对症状,症状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疗法全面的从家庭的各个方面来看待心理问题。
3、症状原因的系统性。
家庭:症状是家庭不良交往模式的替罪羊,由于家庭成员间的不良交往模式才使得患者表现出某种症状。
且患者的症状起到掩盖家庭成员不良交往模式维持家庭关系现有平衡作用。
个体:症状是个体的产物,集中于对个体的诊断、分析、干预。
治疗就是寻求精神病理症状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对症状进行治疗以消除症状。
家庭疗法的原则、目标基本原则【由于家庭是由一群有特殊关系的成员组成,有特别的感情基础而且长久生活在一起。
其心理治疗与一般个体治疗有所不同。
】1、注重现在的“感情与行为”2、保持中立3、不代替作重大决定家庭疗法的治疗目标1、改变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2、症状和家庭成员的性格特征1)症状改善2)提高自我分化水平3)增强共情能力4)发展出成熟的依赖关系【使用范围:家庭危机,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子女学习困难、子女行为障碍。
策略派家庭治疗
尽管对策派家庭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并非所有家庭都适用这种治疗方法。治疗 师需要了解每个家庭的独特性,并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01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增长,研究对策派家庭治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适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对家庭结构和动态
的影响。
案例二:解决婚姻矛盾
总结词
策略派家庭治疗可以帮助解决婚姻矛盾,改善夫妻关系。
详细描述
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常见的家庭问题之一。在策略派家庭治疗中,治疗 师会帮助夫妻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探索解决 问题的方法,建立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夫妻关系。
案例三:个体心理成长
总结词
策略派家庭治疗不仅关注家庭整体,也关注个体成员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将家庭成员视为具有不同角色和功能的个体,关 注家庭结构和沟通模式。
注重家庭成员的自我成长和发展,鼓励家庭成员 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增强家庭成员的自 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行为家庭治疗
将家庭成员视为具有不同角色和功能的个体 ,关注家庭结构和沟通模式。
注重家庭成员的自我成长和发展,鼓励家庭 成员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增强家庭
成员的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家庭成员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关注家庭 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强调家庭成员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通过 引导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03
策略派家庭治疗的过程与技巧
建立关系与信任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治疗师需要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 积极的治疗效果。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国内出版的她的著作有《萨提亚治疗实录》《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等
[编辑本段]
2、以她名字为命名的萨提亚疗法
萨提亚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著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Congruence)。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回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The Satir Model) (Banme n 1976, Satir et. al 1991)。
像其他的萨提亚著作一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是一本关于人类尊严和力量的书。与其他萨提亚家庭治疗书籍不同的是,它提供了对萨提亚工作各个主要方面的坚实基础和详尽描述。它全面、广泛的范围和样例对于学生和有经验的从业者都极具吸引力。
萨提亚模式
百科名片
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萨提亚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联合家庭治疗模式
三、方法与技巧
(一)原有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
萨提亚认为人们当今的行为可以从他早年的家庭 生活经验中找到原因,而只有找到原因幵迚行妥 善的澄清不处理,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方法:找到当前行为的家庭历史原因,接着就对 旧经验赋予新的意义,即用新眼光看待旧问题。 然后,将对旧经验的重新阐释不领悟统合到个人 现在的系统中,以实际行动改变当今的行为。
(二)工作者的角色
在治疗中,社工与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释者。社工向案主解释家庭成员自我评价的 问题、家庭规则的问题等,帮助案主认清问题, 幵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
2.示范者。通过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向案主和他 的家庭示范开放诚实和直接的沟通方法。 3.引导者。引导案主何他的家庭成员学习改变、 达到彼此接纳和建立更好的关系。
(三)人的基本需求
人都有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特别是爱与被爱 的需要,被人欣赏与重视的需要。人的需要在成 长过程中,家庭是否满足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四)家庭规则 家庭规则即如何行动、如何感觉的规则。萨提亚 用系统观点来看待家庭。 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家庭构 成了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成长基础。 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和家庭系 统有关,家庭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开放与封闭两种,
四、理论特点
1、目标是促迚案主家庭成员的成长,增加他们解决 问题的能力,而非着重亍家庭中的表面问题 2、非常重视家庭在培养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上的作用。 他认为家庭的沟通方式、家庭的规则都会对个人价 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3、处理的是家庭中的过程,也就是以家庭成员以某 种方式处理问题,使得治疗方法适用性很广泛;
4、因萨提亚治疗模式直接处理人成长的经验和 迚入感受的层面,所以效果更好,收效更快。 5、改变要在各个层次发生,要在每个阶段运用 丌同的方法。 6、对社工师的要求很高。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阐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阐述2019-08-04摘要:本⽂从萨提亚模式出发阐述萨提亚治疗模式。
萨提亚模式包括理论基础部分,如基本三⾓关系、常见的四种应对姿态等;家庭治疗技术部分,如个性部分舞会、家庭重塑技术等实⽤的家庭治疗⽅法。
关键词:萨提亚治疗模式理论基础家庭治疗技术1.对萨提亚本⼈的简介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家庭治疗流派创始⼈,被称之为“每个⼈的家庭治疗⼤师”。
萨提亚曾治疗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该⼥⼦和她的家⼈接触后病情出现反复的经历使萨提亚意识到在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动⼒和⼒量。
此后她的治疗开始选择多个家庭成员参与,并不断尝试各种⽅法,以达到⼲预整个系统的⽬的。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涵盖了萨提亚的信念系统、对改变的洞察性⽅法,以及她多年⼯作在家庭治疗前沿发展出的强有⼒的⼲预技术。
下⾯笔者从萨提亚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部分和主要技术改变部分分析萨提亚治疗模式。
⑴理论基础部分:①改变治疗师的传统狭隘的看法萨提亚在和⼤量的病⼈接触之后,改变了之前治疗师认为关于⼈不是好就是坏的传统看法,坚信⼈们具有内部资源和选择,也拥有改变的可能,只要挖掘出普遍存在于⼈们⼼中的渴望,就可以帮助⼈们向着更⾼的⾃尊和完整性迈进。
②建⽴⾃⼰的成长模式萨提亚通过研究和实验认为⼈们感知世界的⽅式可以归⼊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中。
⼈们怎样看待世界可通过四个⽅⾯评估:我们怎样定义⼀段关系;我们怎样定义⼀个⼈;我们怎样解释⼀个事件;以及我们对于改变抱有怎样的态度。
③基本三⾓关系及⽣存姿态萨提亚认为,我们感知世界的⽅式⾸先在家庭中形成雏形。
在基本三⾓关系中,我们由⼀个婴⼉成长为⼀个成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变化。
我们需要外界的肯定、有⾃⼰的期望,同时⽗母和外部环境对我们也有期待和要求。
我们⽣活在由情境、⾃我以及他⼈构成的⽣存模型中。
然⽽很多⼈在各⾃的⽣存模型中遇到事情并不会将情境、⾃我和他⼈都考虑进来,这会激发我们的低⾃尊和不平衡状态,从⽽对事情和事件持消极看法和态度。
家庭治疗
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 ( 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 , 向另一个人 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作出反应, 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 , 对方必须作出反应 , 但 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受到拒绝或否认) 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受到 Wynne,1958)于1952年来到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主要研究人际交流 与家庭角色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中的作用, 在研究中他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成员在沟 通时,很容易表现为相互间的同意,好象彼此 之间有共同感,但经过仔细分析则发现他们同 意的理由相差很远,甚至是毫不相干,Wynne 称之为“假性互惠(pseudo-mutuality)”, 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问题是导致精神分裂 症的原因。
家庭治疗的历史(2)
以 贝 特 逊 ( Gregory Bateson,1956) 为 代 表 的 Palo Alto的家庭治疗小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亲子 关 系 的 研 究 , 提 出 了 “ 双 重 束 缚 理 论 ( double bind)”,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向 病人提出两种相反的约束,使病人无所适从,产生心 理矛盾,从而出现异常的心理变化。 引发了Don Jackson在加洲的Palo Alto成立了心 智 治 疗 中 心 ( MRI):Virginia Satir,Jay Haley,Paul Watzlawick, Steve de Shazer.
五、家庭生活周期
从时间上看,家庭生活是连续的、阶段性的过 程,它有着先后次序,如子女成长、结婚、家 庭空巢等阶段,每个个体都会经历这些阶段。 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家庭生活周期发生变化时, 每一个阶段会对应一个“情感过度的过程”, 不仅对系统及其成员的心理发育产生影响,还 会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结构式家庭治疗
结构式家庭治疗尹平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心理治疗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治疗师们把心理治疗的视角从个体自身,扩大到个体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于是被称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学派在战后的美国拉开了序幕。
在随后到来的家庭治疗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像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驰骋在众多家庭治疗流派的洪流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创建的。
此流派以简洁和实用两大特点,在20世纪70—80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
家庭治疗在进入21世纪后,虽然后现代和整合式的家庭治疗是主流,但结构式家庭治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依然是家庭治疗界最具特点的主流学派之一。
第一节: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同其它的家庭治疗流派一样,结构式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以及新理论的影响。
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产生起主要影响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同时还吸收借鉴了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
当然这些理论也对整个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创立和发展,与米纽钦极具个人魅力的人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技术大师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怀疑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流行是其流派特点所致,还是米纽钦的个人魅力所为。
因此,介绍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还需从米纽钦的个人发展经历谈起。
米纽钦1921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叫圣·萨瓦多的小镇,其中四分之一是犹太人。
父母都是有着犹太人血统的俄罗斯移民,父亲经营一家杂货店。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犹太人的大家族里,受犹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长大成人。
米纽钦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萨提亚模式的传承与发展
萨提亚模式的传承与发展作者:颜培红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16期〔摘要〕萨提亚模式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创建的家庭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常用的技术有冰山、应对姿态、家庭重塑等。
在心理学越来越重视技术的今天,萨提亚模式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心理治疗模式。
在当前形势下,大师的个人魅力与学派传承、治疗师身心一致,内在与外在、本土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是萨提亚的传承者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萨提亚模式所面对的危机和挑战,才能够使萨提亚模式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治疗技术;传承与发展〔中图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6)-0008-03萨提亚模式(Satir Model),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创建的家庭治疗模式,又称作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家庭系统治疗模式,是关于个人内在心理如何与外界的人、事、物互动的一种心理成长模式。
萨提亚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曾称萨提亚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心灵体验过程,从个人、家庭系统方面着手,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及责任感,改善人际沟通,创造更良好的关系,帮助个体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是消除症状,最终目标是希望个体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的状态。
萨提亚模式的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
一、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基础萨提亚模式是在博采众长基础上的兼容并蓄,在萨提亚和她的传承者手中,萨提亚模式不断吸取各种理论、流派的滋养。
现在的萨提亚模式本身糅合了多种理论,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格式塔疗法、催眠,还有东方文化的内涵。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课件
家庭治疗中的跨代治疗
通过家庭治疗,关注家庭中不同代际成员间的关系和影响,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
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家族历史、传承和价值观,解决代际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强家庭凝聚力和传承能力 。
05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3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CHAPTER
自由联想
01
自由联想是一种治疗技术,通过 让患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来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和 问题。
02
治疗师通过分析患者的自由联想 内容,可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情感体验和过去的经历,从而 帮助患者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
梦的分析
梦的分析是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重要 手段之一,通过解析患者的梦境,来 揭示梦境背后的潜意识意义和情感体 验。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简介 •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实践应用 •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简介
CHAPTER
定义与背景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将家庭作为一个整 体进行干预,以解决个体和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
CHAPTER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挑战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复杂性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治疗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家庭成员 的角色和互动模式,以找出问题的根源。
家庭成员对治疗的抵触
有些家庭成员可能对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持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对 个人隐私的侵犯,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家庭治疗的发展与研究趋势探索
家庭治疗的发展与研究趋势探索二十世纪初个体治疗兴起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流派成为治疗界三大潮流。
当时西方个人心理主义盛行,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潜意识冲突等)、个人性格及行为模式的转变,了解家庭也多是为了探讨个人心理疾患的成因,如弗洛伊德是为了了解当事人的童年经历及恋母、恋父情结等。
当时的个体治疗是同家庭分开的,并且有很多的精神病院为使家人免遭家庭迫害(家庭暴力、儿童虐待等),有意让当事人远离家庭。
后来临床上的多年研究观察和当时的社会历史原因,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关注家庭系统,认识到家庭结构及家庭互动模式对个体心理问题行为所起的作用,于是家庭治疗应运而生。
家庭治疗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产生到现在,磕磕绊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家庭治疗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各个流派逐渐由竞争走向整合,现象学范式的家庭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并且家庭治疗研究也呈现新的方向,更趋于应用于实践领域。
一、由竞争走向整合:家庭治疗发展的新趋势家庭治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从5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家阿克曼(Aekerman,N.)首次提出“家庭治疗”的概念后,各种不同背景的临床工作者致力于发展自己独特的家庭治疗理论和治疗。
因此短短几十年内,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和很多具有竞争力的流派,如多代家庭治疗流派、结构派、策略派和体验派家庭治疗等,他们为了发展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模式,扩大治疗队伍,增进影响,纷纷建立起各种训练中心和基地,而这些训练中心往往是只有一种主导治疗模式,根据自己的理论假设和实际资源发展自身的临床实践主张,以得到人们的认同及吸引各自的追随者。
各种流派的出现虽然带来了竞争,同时也使得家庭治疗出现黄金发展得局面,到了七八十年代,训练中心在全美国遍地开花,工作坊人满为患,家庭治疗领袖们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年轻的学者都不断师从大师,并崇拜大师。
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的成员在刚成立时不足一千人,到1989年已经发展到一万六千人。
Bowen 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
・简介・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北京大学心理系 (100871) 易春丽 钱铭怡 章晓云 Murray Bowen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他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对家庭关系的作用产生了兴趣。
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的深入的研究,Bowen的系统家庭理念逐渐完善。
Bowen理论有两个最主要假设:其一,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和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
其二,在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趋向于传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理论(Mul2 tigenerational T ransmission)[1]。
下面几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构成了Bowen系统家庭理论的基础。
一、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自我分化的概念是Bowen系统家庭理论的核心概念。
分化关注的是个体,强调人们在面对外界要求保持紧密性(togetherness)的压力时,由于不同的个体对压力的敏感程度不同,且他们在压力下所维持自治能力的水平也不同,这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内在分化程度[2]。
内在的分化是指个体有能力将情感与理智区分开来。
未分化的个体几乎不能将理智从情感中分离出来;他们的智力被情感所淹没,以致于他们几乎没有能力客观地进行思考[3]。
分化程度高的个体不是只有理智而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
他Π她能够平衡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即他们既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自发性的行为,同时也能够自我克制并且客观地看待事物,因此有能力抵制情感冲动对自身的影响。
孩子生活在不同分化水平的家庭中其心理成长是不同的。
在情感紧密性(togetherness)压力较低的家庭中,即分化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孩子的自我形象不是建立于对焦虑或者他人的情感需要的反应上,也不需要建立在其他人对自身情感歪曲的感受之上。
家庭治疗的权威书籍推荐
家庭治疗的权威书籍推荐家庭教育其次个特点是连续性。
孩子诞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家庭治疗方面权威的书籍推举,盼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关心。
家庭治疗方面权威的书籍推举1.《系统治疗与询问教科书》假如要看书的话,我个人推举两本书,一本书是最近刚刚出版的,应当就是5月份才出的,叫做《系统治疗与询问教科书》。
这本书我觉得像是一个系统式家庭治疗的一个百科全书,由于基本上把跟家庭治疗有关的理念方法,然后一些包括详细的设置呃做了一个很全面的一个介绍,但我觉得读这本书有一点浅显。
嗯由于他介绍的许多的哲学观,然后许多的方法,其实假如只是第一遍只是看书的话,我觉得是理解不到位的。
2.《循环提问》另外还有一本书我个人特别喜爱,叫做《循环提问》。
其实循环提问是家庭治疗的一个技术,它就是从外部视角去提问。
比如说一个人,他现在看起来很不兴奋的时候,它不是直接问说你为什么不兴奋,这是内部视角,他会去问另外一个人,他会去问比如这个人的孩子,说你爸爸看起来很不兴奋,通常让它看起来不兴奋的时候,你妈妈会怎么做?就他会去通过这种外部视角来理解这个家庭的互动规章,所以循环提问可以被称之为是系统治疗的一个基础,家庭治疗的一个基础。
《循环提问》,它其实是一本案例集,上边也许有若干个完整的这个案例,它有整个对话的逐字稿,后边这个治疗师会告知你,他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干预?假如你读逐字稿,其实你就会领会到许多的系统家庭治疗的一些方法技巧,包括是理念。
我自己特别推举这一本书,那其实除了书之外,我觉得最好有机会还是可以接受一个完整的家庭治疗的培训,我自己的培训是在中德班,由上海同济高校这边举办的中德家庭治疗训练班,也许是这个名字。
可能许多参与心理治疗培训的人都了解中德班的这个品牌,他培训的是这个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这样一个项目,我自己觉得是一个很完整的,而且对我来讲可以说是特别有这个启发性的这样一个培训,我觉得是自己在参与了一些训练,对于一些基本理念有了一种熟悉之后,在看书呢可能我觉得那个理解会更透彻一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家庭社会工作概念与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家庭社会工作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 欧美家庭社会工作开始于慈善机构面对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服务,大致于20世纪初开始走向专业化。 欧美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亦随时代变迁以及社会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一)政府体制内的家庭工作 1、家庭救助 2、家庭生活服务 3、面对家庭的教育与培训 (二)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家庭工作 1、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 2、家庭心理辅导 3、家庭能力建设 (三)当今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与非专业并存并举 2、丰富多彩的社区家庭工作
(二)家庭治疗的目标与范围 家庭治疗的目标 家童治疗可用于:各种精神异常,对婚姻失和、儿童青春期困惑与家庭关系问题特别有效。
思考题
. 1.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试述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2.社会变革使中国的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试述家庭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冲突理论和沟通理论及其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4.什么是家庭治疗?试述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
参考书目
李洪涛,齐小玉.受害妇女的援助与辅导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廖荣利.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彭怀真.婚姻与家庭.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 吴就君.家族治疗——理论与实务.台北:大洋出版社,1992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 家庭系统理论 (一)概念 家庭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二)特点 (1)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两种机制 (3)家庭系统的运作秩序: 改变机制、平衡机制 (三)应用与评价 家庭界限、家庭沟通模式与家庭的结构
二、家庭治疗 (一)家庭治疗的概念与流派 1、家庭治疗的概念: 不同流派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界定。 谢秀芬的定义是: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它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在拙中的焦点内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
第十三章:联合家庭治疗
第十三章 联合家庭治疗
一、理论背景
1、联合家庭治疗法的发 展历史 2、联合家庭治疗法的基 本思想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
1、人性观
– 萨提亚的人性观属人本主义流派, 是乐观的。她相信每个人都有各种 能力和资源使人能够过快乐和建设 性的生活。
2、自我价值
– 自我价值的意义、自我价值的内容、 自我价值低的表现
6、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
– 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表明,问题本身不 是问题,如何处理才是问题。良好的处 理问题的方式。
8
6验的重要性 – 对原有家庭生活经验整合的方法 – 家庭重整
三、方法和技巧
2、工作者的角色
– 工作者的角色包括解释者、示范者 与引导者。 – 工作者的品质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 件。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
3、人的基本需要
– 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与人的自我价 值的关系,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对 人的基本需要满足的影响。
4、家庭规则
– 家庭规则、不同的家庭规则对人的 自我价值的影响。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
5、沟通形式
– 沟通形式(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 – 家庭不同的沟通形式对家庭成员自我价 值的影响。
系统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山东大学医学院心理研究所傅文青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式家庭治疗(systemicfamily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MurrayBowen,LymanWynne,Gregory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如美国的NathanAckerman,CarlWitaker,MurrayBowen,DonJackson,VirginiaSatir,原西德才的HelmStierlin,意大利的MaraSelvini-Parazzoli等.在50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50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在这些异源性的发展中,所谓的"第二代精神分析家"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这种治疗确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快引起注意,经过一番试验和发展,家庭治疗终于在理论构想和治疗技术上成熟.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Process)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0多种.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Stierlin和FritzB.Simon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我国.在此后的十年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邀请德国专家和中国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共举行了三期讲习班.在1997-1999年间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跨文化培训项目,为中国培训110名高级心理治疗师,其中30名是系统式家庭治疗师.该项目采用小组封闭式培训,有资深德国专家提供督导,培训内容包括病历分析,自我体验,现场指导以及理论学习等形式进行强化教学,经过三年的努力,学员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学员们正在把所学知识用于治疗实践.他们在各地还组织了工作小组,并以出版内部通讯的形式形成了交流的网络.近年在昆明,上海还建立了配备声像摄录系统的家庭治疗专用治疗室,在昆明和汉堡建立了资料库,其中收藏了大量有关家庭治疗的文字和影像文献.2000春纽约Muniuchin家庭治疗中心的李维榕教授也在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中心开办了短期培训班,介绍了结构式家庭治疗.作为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治疗形式,家庭治疗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门派,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若干从理论取向到治疗技术都不尽相同的派别或模式.根据对于感情,理智和行动不同程度的强调,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可被分为三种类型:1,情感学派:如撒梯尔和威塔克.他们最为关注家庭内部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敏感化,表达和解释;2,理智学派:如鲍文,佛拉莫,波斯左梅尼,史梯尔林.这些人推崇认知和理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3,行动学派:如海里,帕罗阿多小组,米兰小组,明纽琴及行为治疗家.他们偏好对家庭发号施令,布置家庭作业.从具体的治疗干预方法看,有通过家庭这种集体方式来精神分析的"精神动力学模式";有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行为治疗的"行为模式";有致力于向家属讲授精神病学知识的的"心理教育模式";以信息论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心理交流与沟通的"交流模式";有强调家庭内等级组织,家庭系统完整性以及各个子系统间各种相互依赖和联系功能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由于这类治疗的各个流派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其中以系统家庭治疗最为典型,且它已经有成套的操作性概念和技术来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综上所述,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一)系统的概念心理治疗师所说的"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激素分泌或疾病.心理治疗中的"系统式"观察方法,是指从某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行为,而不是由个体的内在动因来解释其行为.照此理解,并无实在的系统.所谓系统,无非是观察者对某个现实领域的描述方式.系统式的观察方法总要把个体行为与一种具体情境和整个观察框架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境不仅对理解行为非常重要,对于评估某种干预(如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也同样重要.理解系统要抓住系统具有的几个要素:1.循环:系统中某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单向的,直线性的因果描述(如"他酗酒,因为她拒绝了他",或反过来,"她不理他,因为他贪杯")只是人为地"打标点断句"而已.关键在于现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互为条件.2.交流:首先应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传递.在此,应把内容(说什么)与关系(A怎么看待B正好在此时恰恰把这件事单单告诉C)区别开来.系统网络中的循环性交流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交流程式(多余信息),观察者可以从中找到一种模式(内容不同,但交流过程的形式却很相似),可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如每当孩子哭时,父亲总表现得很关切,而母亲则十分恼火;或每当母亲发火时,孩子便哭起来,父亲便去关照). 3.系统-环境界限:强调这个要点是为了使我们能界定什么属于系统,什么不属于系统.暖气管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公共汽车就不是一个系统.如我们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是因为家庭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未来,家庭具有"永存"的特性,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家庭成员,生活场所等)是相对固定的,与外界有明显的界限.(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的认识最初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格利高里将家庭类比为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的,并从此成为家庭治疗的灵魂.如他将精神分裂症当成一个关系现象,而非个体精神内部的病态.某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都是为了适应家庭系统的内部规则而自然形成的和保持的.因此,要治疗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家庭的互动模式和规则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将病人看作是家庭的一个症状,而将整个家庭系统看作是一个咨客系统.现代系统治疗的理论来源于盛行欧美的现代学术和哲学思潮,如控制论,整体系统论,信息,通讯以及激进的构成主义理论.起初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概念在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上的应用不过是为了扩大观察和检查的范围.此后在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系统式思想,如家庭系统内各个成员"相互作用的规则和模式",才不断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在众多自然科学理论中选择性的将系统理论引入心理治疗,进而形成系统理论模式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Foerster(1988)从控制论的角度将其区分为第一控制论和第二控制论L:第一控制论:大约在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系统理论首先接受了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许多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系统如何保持平衡状态,又如何从病理性平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初期的概念是"内稳态",即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内部的负反馈得到纠正,而正反馈则使系统紊乱或恶化.在对家庭的观察中,更多是注意家庭和病人的生活,交流环境的僵化或抵抗变化的倾向.治疗的技术是,治疗师总是要站在家庭的僵化"游戏"之外,强调交流方式的"变化",向家庭或明或暗的指出家庭功能正常和异常的状态一般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控制论:从80年代起,一种生物系统理论或生命系统理论(Maturana和Varela,1987)逐渐兴起.其核心问题是:系统自主的,自我组织的,自我生产的过程,如何能确保不受外界的影响而生存和进化.系统治疗师的观察是否能影响被观察系统,观察本身会使被观察系统产生哪些变化现在的结论是:家庭既是社会系统又是一个生命系统,它独立存在,与其他系统(如治疗师)虽然能够相互影响,但不能沟通,相互关系也不可预测.由此而来的治疗观就是:生命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治疗师如果想影响那个家庭,只能在其自我组织过程中与之合作相伴,并促进其朝向建设性的"自我建构"方向发展.但治疗师干预的结果事实上是难以预见,不易控制的.因为治疗师在与家庭相伴的临床过程中,通过问话,评论和非言语性交流,自己也参与了所观察系统的"自我建构"过程.换言之,治疗师此时必然成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治疗师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反过来控制总体的.可见,第一控制论强调的站在系统外面,观察和影响系统的设想是站不住脚的.第二控制论的合理之处是:所谓治疗或干预,不过是治疗师作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成员合作制造新信息或新游戏的,进而建构新系统的过程.在治疗的方案方面,有计划的干预越来越多地被故意不做计划的活跃交谈所代替.(三)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由于人类生活和体验的丰富多彩,我们几乎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描述并构成被观察者的"现实".德国海德堡学派在研究家庭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发展出了两种描述家庭的模式:时间组织模式和家庭的关系现实模式.1.时间组织概念对家庭的描述贝特生(1978)将信息论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中.他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一种造成差异的差异,即人只能把两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信息来感知.对于这个差异的感知取决于一个恰当的时间间隔.这一时间间隔处于最大时间间隔阈值和最小时间间隔阈值之间,也就是一种中等程度的时间间隔.只有在这种恰当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人们才可以通过"不同时性"感知和评价一个事件.时间组织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感知层面,时间还是人的经历,体验和行为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组织本身.对于三者的感知和评价,只有被纳入一个时间的系列,一个事件才能成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有意义,能被理解的现象.就人和人之间构成的生命系统及其交流而言,往往是充满矛盾的.在时间的规定下,进行交流时.可以产生下列几种矛盾或化解矛盾的交流方式.(1)极端的异时性或非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各种不同的交流内容或观点呈现超过最大时间间隔的差异现象,因此可以取消矛盾.该系统处于这种局面:在一段时间内只有矛盾的一个方面被评价,被体验,因为知觉的组织,叙述的组织,由于过大的时间间隔而失去了内在的联系和整合,因此矛盾被取消.例如,在这类家庭内部,完全相反的观点及不同的作用规则,由于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中,所以并不引起冲突,这种交流状态被称为系统的"不同时性分裂"现象.躁狂-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就呈现这种特征.从系统内各成员的个体角度看,矛盾倾向,矛盾判断的各方面在时间上被相互分离,以至于同样可以将自己,将别人或事件体验为矛盾消失的状态(会谈中父母和其他成员可能说"我们家有时一点争吵也没有,孩子们都很听话"),然而正是因为缺乏正常的矛盾,家庭成员反而偏离了正常的,文化所规定的情绪或行为范围.他们在数星期或数月之内完全卷入到一种生活状态,体验的要么是最好的情绪,要么是最坏的情绪,最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体验完全和周围世界上发生着的可怕的或美好的事情无关.(2)极端的共时性或同步化时间组织:在一个系统内未达到最小时间间隔同样可以导致矛盾被取消.即最小时间间隔未被突破,不同话语,不同事件不同评价之间的区别同样不能被感知,矛盾取消,意义也被取消.不同的观点呈现极端的共时性,家庭成员的交流看上去象是纯粹偶然的表述,相互之间毫无关系.结果导致相互"失联系",被称作"同时性分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呈现这种特征.在家庭的交流中似乎存在一种"意义的烟雾",各种相互无关联的表述简直无法达成交流互动的规则,也就不能在交流互动的行动和意义方面体验系统内的协调一致性.家庭内的共识破裂,无矛盾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怪诞的无冲突状态.治疗师在与家庭接触中就会体验到很难与之达成共识的荒诞感觉.在精神科临床上,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接触不良.2.关系现实概念对家庭模式的描述当我们观察一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交流行为一段时间后,便可以发现某种反复出现的行为序列,人们借助于它来理解交流中没有被表达出来的信息.贝特生和拉兹维克称之为"多余信息",相当于"规则","模式"的意思.西蒙区别了两种规则,一种是关于如何描述事件(描述性规则),另一种是关于在世界中如何行动的规则(规定规则).有这两种规则,人们才可以描述世界观及其相应的行为.我们把这两种规则合称为"关系现实"(或现实构造,现实构想).家庭的关系现实有这样几种成分:(1)关于家庭成员个人认同的构想:关于在多大程度上他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中心的.或者相反,多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依附于或被束缚于别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这些构想建立了某些个体行为的动力学.(2)关于构造的稳定性的构想:指在一个家庭中,各种规则或模式的严密性或者松散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各个家庭成员或一对夫妇共有的意识形态,规则,规矩,共有的习惯,范例(如父亲的孝敬老人,父母的美满婚姻)及其稳定性.(3)各个成员的行为模式可以描述为他们个人动机动力学的表现和后果.(4)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模式.指的是家庭系统内各成员互动的特征,如父亲总是要求儿子按他的观点,愿望行事,而儿子总是感到父亲对他控制过严,权利欲太强,自己没自主权,从而对父亲发出的任何信息持对抗性回应,如母亲经常说"他们一说话就争吵",父亲也就觉得儿子不可理喻,"儿子有病了".但儿子觉着父亲有问题应找心理医生,其模式表现为"控制和反控制或对抗".在这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在价值观上倾向于父亲,但软弱而又疼爱儿子,母亲就会表现的犹豫不决,在父子俩中间成为可利用的,然而也易于被抛弃的筹码.母亲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忙于平衡,整日愁容满面的人,有时会产生一些心身症状,如失眠,心慌等.如果母亲表现的强有力,而又疼爱儿子,母子易于结成联盟,儿子表现为依赖母亲而对抗父亲,几经冲突后父亲可能放弃对儿子的期望而转为斥责,蔑视.这种三角关系会影响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亲密.父亲可能游离于家庭之外,忙于工作或朋友之间的交往.家庭的互动模式对于生产病人是决定性的.因此系统理论在心理治疗上可被理解成三点核心内容:1.总体大于部分之和;2.操作行为受其作用结果的反馈性调节(既治疗师的努力受家庭其他成员行为的反馈影响);3.造成差异的差异是信息.比如"三个女人一台戏"现象,她们交谈时演成的这台"戏",就是她们谈论的内容和她们之间的关系互动模式.因此各个部分(三个女人)构成总体时(女人和戏)大于部分之和.意思是一个家庭在不断的交流中,除了就事论事这些能意识到的内容外,还形成了不易意识到的互动模式.个体构成人际系统靠的是人际之间反馈性的交流行为,所谓交流的"信息"就是不同的交流者之间,在言语上制造的差异.(四)家庭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家庭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沟通以及家庭和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学科.按照系统理论观点,家庭系统的各部分以互动的方式交流,在时间的流程中,通过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自己的历史故事,经验,规则,价值观,关系互动模式,在这里个体的发展和停滞,独立和依赖;家庭环境的安全和幸福,烦闷和无聊,互助合作与敌对分离;平等民主还是相互控制,粘结成团还是四分五裂.家庭是否能完成其功能,是否能适宜的面对应急事件.观察和预测家庭的基本面貌要以下列七种维度来衡量,每个维度有两极,采用十级评分.1.关系现实:软——硬.即家庭中各种规则,计划,观念,模式的可变性."软性"是指有些家庭,其成员,用来表达行为动机和愿望的观点,在交流中不大明确,坚定和可靠."硬性"是指在这种家庭中,极其僵化的观念和模式控制了每个成员和整个家庭.本来个人或家庭在整个的生命循环中,在不同的时期应有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但在这里很少或没有任何交流或协商的余地.因此,个体很少或不可能对某个行为即体验到自主性(发展主动和对自身负责),又对家庭其他成员能表现出依附和亲近(对他来说这个自由是无法体验的,必然表现出经常性的矛盾).2.时间组织:同步化——非同步化.3.系统逻辑:非此即彼——既....又.....家庭的关系现实的不同逻辑结构,形成一条谱带,一端为"非此即彼"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家庭成员将世界上的事理描述成一对对互相排斥的矛盾,如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强就是弱等.另一端是多元的"既...又..."逻辑.根据这种逻辑对事理作出针锋相对的完全区别是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任何其他可能性都是可以想象的.4.家庭内的个性化:缺乏——显著.即家庭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和别人看成是自主的,看成是自己始动性的和动机的中心.5.关系控制企图:关于关系现实的严密和松散;关于它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如何对家庭及其别的成员赋予和剥夺某些特征.这个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和操纵的.6.访谈气氛:沉闷,无聊——轻躁狂,随便.7.疾病观念:受害者——行为者.关于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对此无能为力,深感疾病的严重,不可控制,经常感到有不良的预测和担忧;还是主动行为者,疾病不过是某人的一些念头,与别人梢有不同的动作行动.家庭动力学的七个维度是治疗师在会谈中观察家庭的一种描述性方式.也是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和随访时对家庭的变化的衡量指标,它能反映家庭的问题,症状和功能的变化与治疗机制的关系.通过对来访家庭的现实构成的量化来把握家庭的现状.三,系统式家庭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一)治疗策略系统式家庭治疗是家庭治疗的重要流派之一.该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将家庭成员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并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模式,称为内在解释(innnerconstruction),内在解释决定一个人一贯的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效果的作用和影响;换言之,一个人的内在解释与他的外在行为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其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而是反馈式的循环关系.而每个成员的内在解释与外在行为又会在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之同时,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成员,其间的关系同样是循环反馈式的而不是线形因果性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病态行为都是这种连环套式的循环反馈关系层层作用的结果.这样,对任何病理过程的原因不再在个人范围内,个体心理动力学角度寻找而是从家庭结构里去探索.对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紊乱的兴趣已被对交流的兴趣所取代.家庭治疗的要义在于通过引入新的观点和做法,来改变与病态行为相互关联的反馈环.强调摸清家庭内部的相互关系格局,并通过对整个家庭的干预来改变孳生个人心理症状的家庭关系格局,使家庭产生新的冲突,并通过对冲突的重新自我组织,获得新的变化(感受,行为方面),产生新的规则,互动模式.1.治疗作为扰动(Perturbation)。
家庭治疗-第四讲
家庭治疗——第四讲1、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4、50年代)(1)主要成绩:精神分析治疗者A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把家庭看作不利于精神病患者与家庭隔离进行治疗B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治疗(2)重要人物及其贡献A、弗洛伊德1)认为患者的症状与患者在儿童期与父母的不良交往有关2)治疗时,将患者与家庭分开B、Theodore Lize1941年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1)不合: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对抗型家庭与竞争型家庭2)倾斜:成分分配不均C、Bateson1952年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沟通,称为双重束缚研究1)双重束缚:精神分裂患者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常向患者提出两种相反的要求,使患者无所适从,从而做出奇怪的反应。
D、Lyman Wynne1952 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a假亲密(表面亲密)b假敌意(没有敌意,但说话尖酸刻薄)c弹性界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对自己的一个归属:属于哪个家庭或是谁的孩子等,但这个界限是弹性的,比如孩子会对父母说我是你们亲生的吗,但如果老是怀疑就会出现问题)F、Ivan Boszormenyi-Nagya 1957 在费城建立东宾州精神病研究所b 提出家庭代际之间的问题(4-2-1家庭循环,孩子向祖辈求助,祖辈约束父辈)c 无形的忠诚:对原生家庭、家庭成员的忠诚d 首先采用协同治疗技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咨询师共同帮助一个家庭,咨询室的座位较多,从家庭成员选择座位的行为可看出他们的关系)e 《家庭治疗精要》H、Nathan Ackermana 1958 《家庭生活中的动力学》:“尽管分析治疗者能熟练探讨和解释家庭历史在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却很少对现在家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解释。
”b 1966 《问题家庭的治疗》“应把家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治疗”I、Don Jacksona 1959 在Palo Alto建立心理研究所J、Murray Bowena 跨代家庭治疗学派的创始人:强调跨代之间的互动模式对家庭成员的影响b 1960提出精神分裂经过三代才逐渐形成的观点(27、8的男孩非常内向,父亲和祖父也很内向,但母亲和祖母外向,在母亲祖母和环境的压力下,要改变内向的性格,却造成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历史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师兼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首次正式提出“家庭治疗”这个概念。
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家庭治疗的流派纷纷崛起,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家庭治疗,不能顾名思义地把它看作是对家庭矛盾和问题进行咨询与治疗。
家庭治疗依然关注当事人(client)个人问题和病症的减除,但它同个人取向的咨询和治疗方法有着显着的差异。
它超越了过去只关注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局限,把人及其症状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疗。
因而,把家庭治疗法称作“系统疗法”或“关系疗法”似乎更为恰当。
家庭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它的诞生是心理学界的一次革命,意味着一次范式(Paradigm)的转移。
它代表了“一个理解人类问题,了解行为、症状的发展以及解决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称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崛起的“第四势力”(第一势力的咨询理念——精神动力学派,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派)。
九十年代初,对美国的从业人员理论取向的调查中,家庭治疗占10%,仅次于整合主义取向(30%)。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家庭治疗进入中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1.1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系统观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
它不把焦点放在个人的病理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神秘的黑匣子”上,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上。
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同周围的人或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和事件存在于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脉络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只猴子,它在三个猴群中的地位分别居于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当这只猴子在不同的群体时,分别给予相同的能引发攻击行为的电刺激。
结果,在位处第四的猴群中,它只攻击其它猴子一次:在位处第三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二十四次;在位处第二的猴群中,它攻击了七十九次。
可见,整个系统的互动历程比个人的心理本质更为重要。
因而,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作他个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
在个别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所谓的当事人,是整个家庭功能失调的表征者,家庭治疗师们称其为“被指认病患”(identified Patient)。
有些家族治疗师相信被指认病患的症状本身能稳定系统及减轻家庭压力:有些家族治疗师则把病态的行为看作是对家庭压力所作的反应,而不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保护措施。
要更深入地理解家庭系统观,必须了解作为其基础的控制论2(cybernetics)这一方法论。
第一层控制论的关键是交互决定论。
以往,我们总是从线性因果关系(linear causality)来看问题,也就是说事件A以单一方向的刺激——反应方式导致下一个事件B的发生,A为前因,B后果。
这种看法可能适合去了解简单的机械状况,但用来处理家庭互动之类的复杂组织则非常不恰当。
因为在家庭中某位成员的改变会影响其他所有成员及整个家庭,受影响的家庭系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那个人,以连续不断的环状回路或重复的连锁反应产生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家庭互动的历程是循环因果关系(circular causality)。
举个例子,有一位患有焦虑症的高中生,小张。
对他的问题的线性观察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产生问题。
而循环的观察就可能是:母亲是一个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同在家中毫无地位的丈夫关系冷淡。
母子关系一直非常紧密,母亲望子成龙。
父亲同儿子关系疏远,他的教养观念同太太不同,但说了儿子也不听,甚至遭到太太反对,丈夫感到在家中被排斥、受冷落,于是除了工作就是打麻将。
儿子到了18岁了,可还是害怕进入社会,怕与人交往。
但是,呆在家里又不满母亲的管束。
母亲为儿子的问题烦恼,感到无助,并责怪丈夫没有尽到父亲之责,两人有时还因此吵架。
儿子则更多的留在家中陪伴母亲。
这个家庭互动就是交互决定论的典型情况。
第二层控制论保留了第一层控制论的基本理念。
两者的分歧在于,后者认为治疗师是独立于被观察的系统之外的,并试图从外面来改变家庭功能;而前者将治疗师视为其所观察的家庭系统的一分子,共同参与并建构被观察的现实。
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划时代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家庭治疗师当然可以处理个人在更大社会背景下的系统,而不一定只限于“家庭”而己。
但从可能性以及投入收益比的角度来说,在家庭系统这一层面上进行干预、治疗是较为现实、有效的。
1.2家庭治疗的起源与发展家庭治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战后的余波中,家庭突然的剧变和聚散制造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战时轻率成婚带来的压力;晚婚;婴儿潮;逐渐被接受的离婚对家庭的冲击;性别角色的转换等。
许多不同背景的临床工作者,如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牧师咨询员等都加入了为大众提供心理治疗的行列。
渐渐的,愈来愈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改变家庭结构以及互动模式对于治疗问题行为或病症以及维持治疗效果的必要性。
在此期间,五个看似独立的学科与临床上的发展同时为家庭治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它们包括:(1)精神分析治疗的关注点由单独考虑当事人内在心理冲突转移至家庭人际互动在病症的产生和维持中扮演的角色。
身兼精神分析师与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阿克曼发表了首篇关于在家庭范围内用精神分析原则处理病症的报告。
因而阿克曼被后人称为家庭治疗的开山鼻祖;(2)由生物学家伯特兰费(Bertalanffy)所提出的一般系统理论被应用到心理治疗中,其重点就是探索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是如何组织起来,如何产生交互作用的;(3)学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教养与家庭生活等问题的关注;(4))儿童辅导与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使得家庭成员能以配对的方式接受治疗(如丈夫与妻子,家长与孩子),因此修正了强调单独治疗的传统模式;(5)新的临床技巧——团体治疗,把小团体作为治疗对象的做法为家庭治疗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提供了范例。
60年代,有一批原先采用个人取向,但因为受了控制论思想的影响,而对传统的个人取向的治疗方法渐渐不满的治疗师,加入到50年代家族治疗先驱者的队伍中去。
由于早期对于家庭治疗的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这些临床工作者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临床实践上。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展出许多介入整个家庭的新策略。
这一时期,家庭治疗在欧美都有相应的发展。
尤其是系统派的家庭治疗在意大利的米兰有显着的发展。
结构派家庭治疗也开始成形。
弗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于1964出版了《联合家庭治疗》一书。
1962年,阿克曼创办了这个领域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家庭历程》。
70年代,主流的家庭治疗流派进一步发展完善。
在全美各地,各种其它家庭治疗流派激增。
1970年,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组建成立。
但家庭治疗的发展仍以治疗技巧为主,理论研究依然欠缺。
在这一时期,家庭治疗领域内部开始进行自我检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女权主义者对家庭治疗的批评,她们挑战传统家庭治疗的信念,认为它们强化了性别歧视与性别角色。
80年代,家庭治疗进入成熟期。
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的成员在刚成立时不足一千人,到1989年己经有了一万六千人了。
在这一时期,家庭治疗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加拿大、英国、以色列、荷兰、意大利、澳洲、德国等其它一些地方都有家庭治疗的训练计划与专业委员会。
1987年,国际家庭治疗学会成立。
90年代,家庭治疗的各个主要流派之间不再相互排斥,而是逐渐走向整合。
80年代提出的新认识论,在这十年中,对家庭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受第二层控制论影响的一些家庭治疗师认为,治疗师不可能在治疗时客观的观察一个家庭。
因为治疗师本身也参与并建构了这个被观察的对象。
这一认识论迫使家庭治疗师重新省视传统的系统假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
1.3家庭治疗各流派之简介所有的家庭治疗师都把系统观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在实际的治疗处理上也都相当重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历程。
然而,他们对于心理功能不良的本质的理论假设、对家庭模式的看法以及治疗干预的策略,都有着显着的差异。
因而形成了众多各有特色的流派。
以下将介绍在家庭治疗领域内有代表性的六种流派。
1.3.1多世代家庭治疗(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博文(Bowen)是这个流派的创始人。
他的理论是所有家庭治疗理论中最深刻、透彻,最具有思想性的。
他强调必须以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建构良好的理论可以使咨询师维持超然的心态,不致陷入混乱。
博文的理论中有八个环环相扣的概念。
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区隔化(self-differentiation)、核心家庭情绪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system)、多世代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和情绪三角关系(emotional triangulation)。
其它四个是:家庭投射历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情感切断(emotional cutoff),手足的出生顺序(sibling position),社会性退化(social regression)。
自我区隔化,三角关系等概念已为其它各派家庭师广泛认可和采纳。
博文的所有理论概念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上的,即一种来自于生存恐惧的“慢性焦虑(chronic anxiety)”。
这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中因某些特定生存问题而引起的担忧或恐惧。
“慢性焦虑”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自然系统现象,它无所不在,不可名状。
它是各种生物体应对生存危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和躯体反应,是一种能量驱力。
由于人类具有思维能力,能处理影响所有生物的这种情感驱力,所以家庭治疗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才有存在的意义。
总而言之,慢性焦虑是所有病症的主导原因,无论是精神分裂、癌症或厌食症(但慢性焦虑并非是导致问题的唯一变量)。
相应的对策以及预防药就是“区隔化”。
博文所说的区隔化更多代表一种状态而非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维持自身的独立完整,同时仍能隶属于家庭或其它群体的两种驱力(drive)间的平衡。
自我区隔化是一种能力,能够把自己受本能驱动的情绪反应区别于受理性目标指导的行为反应;在面对其他焦虑的个体时维持不焦虑的状态;能够不让自己不由自主的陷入系统的情绪控制中去;明确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目标;最大程度的为自己的情绪和命运负责任,而不是怨天尤人。
这是一个情绪的概念,而非一个思维的概念。
区隔化程度低就会形成情绪融合(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