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f879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4.png)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1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翻译万丈湍飞的瀑布从山间落下,望去像是从遥远的天空降临。
奔腾直泻冲击着一片片杂树,喷洒溅落穿透了一层层浮云。
阳光照耀下如彩虹一样绚烂,天气清和时像风雨一样可闻。
灵异的山峰多具有秀丽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雾霭一片氤氲。
注释洪泉:指水丰势强的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紫氛:紫色的水气。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重云:层云。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天清:天气清朗。
闻:听到。
灵山:指庐山。
秀色:壮美景色。
空:天空中的云。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赏析第一句中“万丈洪泉落”,万丈有多高,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诗人要表达的正是心中那种不可确凿道出的对匡庐飞瀑雄奇险壮之气势的深深折服与崇爱之情。
水自地下往上涌出曰之为泉,诗人以泉喻瀑,言飞瀑如洪泉而落,仿佛是将泉跟倒置了过来,任其泉水喷涌而下、源源不绝,所述情状极为形象,令人啧啧生叹。
“迢迢半紫氛”一句状写的则是伴随着瀑布飞落而升腾起的缥缈水气。
李白七绝《望庐山瀑布水》开篇就说高峭挺拔的香炉峰在旭日红光的映照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如同幻境一般,张九龄所言的“紫氛”大抵就是这种“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神奇气象。
迢迢,写雾霭之高;半,写紫雾似将色瀑截断。
高高漂浮的水雾尚且只在瀑布半腰,那么洪泉万丈的源头,自然是深隐于一派迷蒙与虚无之中了。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第二联着重于展现瀑布飞泻云天的动感之美。
庐山峰青峦秀,嘉木成阴,喷雪鸣雷般的银瀑从几重云外奔流而下,激荡着嶙峋的山岩,穿越过层叠的古木,义无反顾地坠入深密的涧谷,这壮景所带来的强烈视觉震撼富有艺术感染力,大自然那磅礴潇洒的超凡手笔令人钦佩。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e6cf52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1.png)
《望庐⼭瀑布》古诗翻译《望庐⼭瀑布》古诗翻译 《望庐⼭瀑布》是唐代⼤诗⼈李⽩的⼀⾸七⾔绝句。
下⾯我们为你带来《望庐⼭瀑布》古诗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家。
望庐⼭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 ⽇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瀑布》翻译 ⾹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起紫⾊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绢绸悬挂在⼭前。
⾼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千尺,让⼈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间。
《望庐⼭瀑布》注释 1.⾹炉:指⾹炉峰。
紫烟:指⽇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炉初上⽇,瀑布喷成虹。
”“⽇照”⼆句:⼀作“庐⼭上与星⽃连,⽇照⾹炉⽣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作“长川”。
川:河流,这⾥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
这⾥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作“半天”。
古⼈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层,九重天,即天空最⾼处。
此句极⾔瀑布落差之⼤。
《望庐⼭瀑布》赏析 这是诗⼈李⽩五⼗岁左右隐居庐⼭时写的⼀⾸风景诗。
这⾸诗形象地描绘了庐⼭瀑布雄奇壮丽的景⾊,反映了诗⼈对祖国⼤好河⼭的⽆限热爱。
⾸句“⽇照⾹炉⽣紫烟”。
“⾹炉”是指庐⼭的⾹炉峰。
此峰在庐⼭西北,形状尖圆,像座⾹炉。
由于瀑布飞泻,⽔⽓蒸腾⽽上,在丽⽇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地的⾹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个“⽣”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望庐⼭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条巨⼤的'⽩练从悬崖直挂到前⾯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顶紫烟缭绕,⼭间⽩练悬挂,⼭下激流奔腾,构成⼀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eceee276eeaeaad1f33047.png)
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山水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山水诗: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创作背景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
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aeab3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5.png)
《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什么。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1.雄伟气势2.夸张、比喻3.疑是银河落九天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阅读练习二: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2分)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参考答案:3.李白绝句(七言绝句)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4f20e8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0.png)
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意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庐山瀑布【体裁】: 绝句【年代】: 唐【作者】: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b79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6.png)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
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
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
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译文:(1)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2)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
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
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7e0aaca26925c52dc5bf96.png)
《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及赏析《》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朝代:唐代作者: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
![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dc40127c770bf78a652954ee.png)
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
马上就要学习《望庐山瀑布》这篇课文了,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一起来看看吧!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文解释】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紫色的云烟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
那激越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诗文赏析】三千飞流,九天直落。
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
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
「入乎其内,发乎其外。
想落天外,形神兼备。
」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望庐山瀑布的注释及诗意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
考。
古诗《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诗《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30a6b7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0.png)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标签写景、早教古诗100首、小学古诗、山水、瀑布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望庐山瀑布诗二首》原文及其翻译
![《望庐山瀑布诗二首》原文及其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279cf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b.png)
《望庐山瀑布诗二首》原文及其翻译《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庐山瀑布二首》原文及其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庐山瀑布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
此指南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
《望庐山瀑布》古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古诗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dc38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d.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全文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的意思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全诗气势磅礴,融情于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历来广为传诵。
《望庐山瀑布》的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的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b27e0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1.png)
《望庐山瀑布》的原文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著之诗,其诗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诗风雄奇豪放,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本次,为大家带来望庐山瀑布的原文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
一、原文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翻译/译文其一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三、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此指南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7ac78ee06eff9aef80785.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
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
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羁的性格,遭到权贵的谗毁。
李白对仕途失望后,离开了长安。
再次南北漫游10余年,这期间结识了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柏蒙冤入狱,后遇赦返回。
晚年漂泊异乡,762年,病逝于当涂(今安徽省境内)。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愤懑,有的吟咏自然景物。
追求身心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的诗歌中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与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讲解简单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讲解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164f49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1.png)
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讲解简单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代表作,本文整理了《望庐山瀑布》的诗意以及全文,欢迎阅读。
诗意
唐诗《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所作,诗人以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
《望庐山瀑布》原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赏析
全诗融情于景。
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
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
读后,不仅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受到思想教益;更加激起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e1a4eeb90d6c85ed3ac6d5.png)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
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
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
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
“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
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
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bu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9c36c591a37f111f0855b8a.png)
【古诗词】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接下来分享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及翻译。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一
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
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其二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幼儿唐诗《望庐山瀑布》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望庐山瀑布》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21457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2.png)
幼儿唐诗《望庐山瀑布》原文|译文|鉴赏《望庐山瀑布》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
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下面请一起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幼儿唐诗《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1.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
![《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d6c7c50066f5335a8121fd.png)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诗意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望庐山瀑布》赏析一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8f43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0.png)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望庐山瀑布》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诗歌鉴赏】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e5a624770bf78a642954a4.png)
【诗歌鉴赏】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翻译赏析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注释、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2、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李白《望庐山瀑布》赏析《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
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此诗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此诗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诗意翻译及赏析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言】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言绝句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
珠玑。
【注释】
⑴庐山: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
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⑵香炉峰:庐山香炉峰有四。
此指南香炉峰。
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
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⑶南见: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
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
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
歘(xū):迅疾貌。
飞电:空中闪电。
一作“飞练”。
隐若:一作“宛若”。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河汉:银河,又称天河。
一作“银河”。
⑻“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
⑼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
江月:一作“山月”。
⑾“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
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⑿穹石:高大的石头。
⒀乐:爱好。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
⒁益:更加。
闲:宽广的意思。
⒂无论:不必说。
漱:漱洗。
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
⒃还得:但得。
一作“且得”。
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⒄“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
谐:谐和。
宿:旧。
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一解为旧友。
⒅“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⒆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
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⒇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
一作“半天”。
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
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
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
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
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
“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
“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
“疑是”值得
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
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
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
”(《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
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
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
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
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
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第一首五古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
第二首七言绝句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
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
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