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讲义
程远钊-浮针 -精简版 PPT课件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等处; (4)、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5)、进针点与 病痛处之间最好 不要有关节。否 则,效果相对就 差。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四 、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部位的消毒
和医者手指的消毒。
是为了保持镇痛效应,常发现运针完毕后疼痛即减轻 或消失,但若随即起管病痛有复作的可能,皮下留管 能维持疗效,这与扫散动作一样,在皮下无时无刻在 做相对运动,相当于不断地做微型扫散动作,可保持 疗效。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 一般来说,如果即时疗效不行,留针后疗效也
不会提高。
● 如果即时疗效为减轻疼痛60%,留针后就不会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六、坐位:适宜于膝关节和下肢部分部位的 进针点,这时患者的上身依靠墙壁或者稍前 倾。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七、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例如:疼痛在活动 过程中才出现或加剧。这种状况下治疗时必须 是局部肢体保持活动状态,才可以去的良好效 果。
第二章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二 、明确病痛点 明确病痛所在处和病痛程度是浮针疗法不可或缺
第一章 浮针疗法概论
第三阶段:治疗内脏痛。 原先我们以为浮针疗法针刺部位浅,主 要适应于软组织伤痛等病变部位轻浅的病症, 对于内脏病变引起的疼痛一直未采用浮针疗 法治疗。 1998 年 , 四 川 泸 州 市 70 岁 的 针 灸 专 家 胡界西先生不但用浮针方法治好了10余例颈 肩腰背痛患者,还治好了1例急性阑尾炎。
医学浮针治疗宣教专题课件
“神经根压迫说” 错误的理由
神经压迫通常引起麻木,而非疼痛; 坐骨神经为混合神经,若压迫,当同时产生
运动障碍的症状; 下肢的疼痛通常是几点或者几段部位的疼
痛,而不是全部坐骨神经沿线部位的疼痛 ; 手术后部分患者复发; 若压迫说正确,那么几乎所有的保守疗法 都应该没有效果。
浮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理由
持久因素
生活习惯 锻炼方法和强度 卧姿 炎症 甲状腺功能减低 维生素缺乏
浮针治疗流程图
问诊
3分钟内
留置软管
当晚患者自行取出
检查
2分钟
治疗
5-20分钟
如病痛消失或大幅缓解, 则结束治疗。
如仍严重开展第二次治疗。
5-10分钟
观察
10分钟以上
MTrP多在太阳穴周围(范围小,紧感) 治疗:
A. 同侧上臂外侧前缘,中央段,由下向上; B. 同侧肩峰内侧,约巨骨穴周围,由外向内; C. 同侧角孙穴附近,由后向前; D. 同侧耳前鬓角,发际内,由下向上。
(典型的偏头痛不好治)
慢性副鼻窦炎的诊治
副鼻窦炎可以分为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 鼻窦炎。多是由于副鼻窦粘膜受到细菌感 染产生脓汁流入鼻腔內引起。一般临床上 以黃鼻涕、前额部慢肿性 痛、不舒适感、昏沉 感、鼻塞为主要症状。
; C. 下颌角颊车穴向上。(排除口腔疾患)
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ppt课件
(三)浮针疗法与引徕效应:循经感传是高等 神经生物学上的引徕效应现象。引徕效应 就是:在人体表面如果先后施以两个刺激 点,后一点的感传向前一点传导。浮针疗 法在非疼痛处针刺,这时局限性疼痛处即 为刺激的第一点,而针刺处为第二点。
(四)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阐释:以痛为输理论:对于软组
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 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疗法则。虽然浮针疗法进针点的 选择并非选在病痛局部,而是在痛点周围,但两者还是有 相似的地方:都以病痛部位为选择进针点的根据。 皮部理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 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 机体的卫外屏障。浮针疗法在病痛周围的皮下进针,通过 振奋皮部的经气,从而推动气血的运行,使阴阳协调,达 到治疗目的。 近治原理:近治原理是根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 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普遍规律提出的,多用于治疗 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浮针疗法虽然主要不在腧 穴部位针刺,但在疼痛点附近进针,正符合这个原理。
四、浮针疗法的禁忌症: (一)妇女怀孕三月者,勿在小腹部针刺。若怀孕 三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也勿刺。妇女行经时 ,若非为了治疗痛经,亦不应针刺。 (二)小儿囟门未闭,头顶部勿针刺。 (三)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 宜针刺。 (四)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 宜针剌。
符仲华浮针疗法培训学习班讲义
二. 浮针疗法的起源
从上节所述概念可以看出,浮针疗法脱离了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与传统 针灸学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它与传统针灸学并非没有联系。浮针疗法的形成,亦 即发现过程, 与传统针灸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而且它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所促 成,而是传统针灸学中的多种因素长时间的作用所启发,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凝聚了众多针灸临床家和针灸科学家的心血。
浮针疗法讲义
符仲华主讲
目
录
第一部分 浮针疗法简要介绍......................................................................................2 一、浮针疗法的概念和命名.................................................................................2 二. 浮针疗法的起源............................................................................................. 3 三. 浮针疗法的特点........................................................................................................... 7 四. 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0 第二部分 浮针疗法治疗学简介................................................................................18 肩周炎................................................................................................................... 18 股骨头坏死........................................................................................................... 19 膝关节病痛........................................................................................................... 2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22 颈椎病...................................................................................................................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 23 强直性脊柱炎....................................................................................................... 25 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病........................................................................................... 25 第三部分 浮针疗法研究进展....................................................................................26 一、适应症及疗效............................................................................................... 26 二、机理探讨....................................................................................................... 27 三、意义和前景................................................................................................... 28 培训信息介绍及其它…………………………………………………………… 32
《浮针疗法》课件
浮针疗法与推拿的比较
作用机制
浮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皮肤浅层的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来达到治疗目 的,而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来
达到治疗目的。
适用范围
浮针疗法对于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效 果较好,而推拿对于肌肉劳损等疾 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安全性
浮针疗法相对推拿来说更为安全, 因为浮针疗法不直接刺激肌肉和神 经。
浮针疗法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02
浮针疗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 推广和应用,为众多患者提供了 有效的治疗手段。
浮针疗法的原理和特点
浮针疗法基于传统的针灸理论,通过 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 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浮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痛、 疗效显著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疼痛性 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
浮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作用机制
浮针疗法是通过物理刺激来达到 治疗目的,而药物治疗是通过药
物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
副作用
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 浮针疗法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适用范围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药物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而浮针疗法主要适用于疼痛性
疾病的治疗。
04 浮针疗法的研究和展望
浮针疗法的科学研究
临床试验
通过对照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等科学方法,对浮针疗法在各种疾 病中的疗效进行评估,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浮针疗法讲义
浮针疗法讲义
第一节浮针疗法概论
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
浮针疗法在英文中曾被称为FloatingAcupuncture、Fu'sAcupuncture,FuNeedling、FloatingNeedling,现在多用Fu'sSubcutaneousNeedling(以下简称FSN)一词,所用针具(一次性浮针器具,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公开号,CNl186653A)称为NNeedle。
浮针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一浮针疗法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关系
1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现代针灸学。
2传统理论以传统文化为根底,以经络输穴为理论主体,而浮针疗法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核心,其理论主体融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关部分,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有明显不同。3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都属于needl土ngtherapy,在临床上有着互补作用。
4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在机理上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针灸学临床、文献和实验等方面的长期思考使我们发现了浮针疗法。二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符仲华浮针疗法培训学习班讲义
目录
第一部分浮针疗法简要介绍 (2)
一、浮针疗法的概念和命名 (2)
二.浮针疗法的起源 (3)
三.浮针疗法的特点 (7)
四.浮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10)
第二部分浮针疗法治疗学简介 (18)
肩周炎 (18)
股骨头坏死 (19)
膝关节病痛 (2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22)
颈椎病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 (23)
强直性脊柱炎 (25)
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病 (25)
第三部分浮针疗法研究进展 (26)
一、适应症及疗效 (26)
二、机理探讨 (27)
三、意义和前景 (28)
培训信息介绍及其它 (32)
第一部分浮针疗法简要介绍浮针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主要用于局限性疼痛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速效、适应症广的特点。
浮针疗法来源于传统针灸学,但和传统针刺方法有较大的差异,其所用针具、针刺方法、适应症、针刺原理等皆与传统针刺方法有所不同,本部分将作大体介绍。
一、浮针疗法的概念和命名
浮针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属于一种needling therpy,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简称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
本疗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而不是在病痛局部)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皮下浅筋膜层(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相对于传统针刺方法而言,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的病症。
浮针疗法和传统针刺方法最显著的不同处就在于作用的层次不同,前者作用层次单一:皮下浅筋膜层,后者作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等多层组织(见图1-1)。
图1-1传统针刺(A)和浮针疗法(B)作用层次示意图
浮针疗法讲义
浮针疗法讲义
第一节浮针疗法概论
ﻫ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就是用一次性得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得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得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就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得产物,就是在继承与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得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就是现代针刺研究得成果。
浮针疗法在英文中曾被称为FloatingAcupuncture、Fu'sAcupuncture,FuNe edling、ﻫFloatingNeedling,现在多用Fu’sSubcutaneousNeedling(以下简称FSN)一词,所用针具(一
次性浮针器具,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公开号,CNl186653A)称为NNeedle。ﻫ浮针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就是疼痛得治疗,有着较为广泛得作用、ﻫ一浮针疗法理论与
1浮针疗法就是传统针灸学理论得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现代传统针灸学理论得关系ﻫ
针灸学。
2传统理论以传统文化为根底,以经络输穴为理论主体,而浮针疗法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核心,其理论主体融合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得相关部分,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有明显不同、
4浮针3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都属于needl土ngtherapy,在临床上有着互补作用、ﻫ
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在机理上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似、ﻫ概括起来,主要就是:对针灸学临床、文献与实验等方面得长期思考使我们发现了浮针疗法。ﻫ二几个不能解释得临床现象得思考就是浮针疗法发现得萌芽:ﻫ(1)腕踝针在腕部、踝部进针仅仅就是一种部位上得选择、现代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位得皮下与其她部位得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得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腕踝关节附近呢?针刺其她部位得皮下组织结构就是否也可取得佳效呢?
《浮针疗法》课件
浮针疗法不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 初学者也可以掌握。
浮针疗法的原理和机制
促进气血循环
浮针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循环,提 高机体免疫力和修复功能。
改善身心状态
针刺可以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物质, 改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平衡阴阳五行
针刺可以调节机体阴阳五行,平衡气血津液, 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浮针可以治疗尿频、尿急、尿失禁、月 经不调、痛经、阳痿等疾病。
浮针疗法的疗效和优势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多项研究证明,浮针疗法可以显 著改百度文库各种疾病,如疼痛、炎症、 免疫、内分泌等。
浮针疗法不使用药物,不会产生 副作用,适合长期治疗和疾病预 防。
个性化治疗
浮针疗法以患者为主体,根据病 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愈率。
《浮针疗法》PPT课件
欢迎来到《浮针疗法》PPT课件。本文将介绍中医针灸浮针疗法的背景、原理、 应用、疗效、安全和案例,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的背景和介绍
起源于中国
浮针疗法源自中国传统医学,历 史悠久。
近年来受到重视
简单易学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和针灸的普 及,浮针疗法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浮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经过多年实践和科学研究,浮针疗法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为广大患者 提供帮助。
医学浮针疗法PPT培训课件
•
二、概念和命名:
•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它主要运用浮
针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在疼痛周围(而不是在
疼痛局部)进针,针先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皮
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相对于传统针灸而言,留针
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病症。
•
因为针刺时不象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
皮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里一样,故取名“浮
•
1、体位:
•
(1)仰卧位:适宜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
•
(2)侧卧位: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
•
(3)伏卧位:头、颈、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一部分。
•
(4)仰靠坐位:颜面、颈前的进针点。
•
(5)俯卧坐位:颈、背部。
•
(6)侧伏坐位:面部及耳前后部位。
(三)明确疼痛点:
(四)确定进针点:
•
1、距痛点6-10cm处
•
2、痛位上下左右,肋间者斜取肋间
•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
•
4、尽量避开浅表血管
•
5、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最好不要有关节否则效果差
•
1、皮部理论:《素向·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也是络脉之前布
于此。浮针,埋在皮下,不深入肌层,进针总在病痛周围,力专
浮针疗法讲义
浮针疗法讲义
第一节浮针疗法概论
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
浮针疗法在英文中曾被称为FloatingAcupuncture、Fu'sAcupuncture,FuNeedling、FloatingNeedling,现在多用Fu'sSubcutaneousNeedling(以下简称FSN)一词,所用针具(一次性浮针器具,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公开号,CNl186653A)称为NNeedle。
浮针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一浮针疗法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关系
1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现代针灸学。
2传统理论以传统文化为根底,以经络输穴为理论主体,而浮针疗法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核心,其理论主体融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关部分,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有明显不同。3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都属于needl土ngtherapy,在临床上有着互补作用。
4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在机理上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针灸学临床、文献和实验等方面的长期思考使我们发现了浮针疗法。二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医学浮针疗法PPT培训课件
脊髓型颈椎病
• (二)脊髓型颈椎病
•
脊髓型颈椎病可引起四肢瘫痪,此型约占颈椎病的10%-15%,
致残率较高。
• 1、症状
•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有慢性劳损史,
约2%左右的病人有过外伤史。先由下肢发麻、发沉开始,可单侧也
可双侧;随后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双脚有踩棉花的“踏空感”,肌
肱骨外上髁炎
•
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网球肘或肱桡滑囊炎。一般记载本病多见于网
球运动员,故称之为“网球肘”。但日常所见网球运动员甚少,而其
它职业患者占多数,长期劳损与该病的发病确有一定关系。
•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是缓慢出现的肱骨外上髁处的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桡侧、
腕部或上臂放射。握物无力,尤其在屈肘时手不能拿重物,但肘关节
•
6、针尖必须对准病灶:进针不能距离病灶太远,进针部位
和病灶一般在两个关节之间,尽量不要超过关节,否则效果差。
进针时必须对准病灶,不能偏离,聚精会神。
二、疗效特点:
•
1、主要治疗各种痛症,同时对感觉麻、胀、酸等也有疗效。
•
2、取效快捷:若不立即取效,往往进针部位、进针方法不
对,需加反调整。
•
3、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
的6个针区内,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按区对应选
浮针(操作规范)
浮针
一、概念
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二、操作
1、操作特点:
浮针疗法与目前针灸临床常用的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有其特点
(1)针尖必须直对病灶
(2)针体在水平运动
(3)均匀柔和反复的扫散动作
(4)留针时间长
(5)在操作时,必须聚精会神
2、针刺前的准备:
(1)选择体位
如体位选择不当,在施术过程中病人紧张,医生进针、行针不便,给病人造成痛苦。因此,治疗时必须根据治疗所选进针点的具体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便病人放松,同时便于施术操作。临床上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a.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进针点。
b.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治疗。
c.俯卧位:适宜于在头、项、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的一部分进针。
e.俯伏坐位:适宜于项、背部的进针。
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卧位。
(2)明确病痛点
病痛点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指的是筋膜扳击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 MTrP)不仅仅是病痛的所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痛的原因。这方面的问题常常为医生们忽视,他们更多地关注影象学的资料,而不去自己地检查病人。比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往往以为突出的椎间盘是罪魁祸首,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认识都欠缺思考。有大量的资料表明,MTrP是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原因。明确MTrP所在是浮针疗法不可或缺的重要万面。初学者要用心体会,认真把握规律。
浮针疗法课件
针刺前的准备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进针 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 (1)进针部位消毒 在需要针刺的部位,用 75%酒精棉球拭搽即可。在拭搽时应由进 针点的中心向四周擦拭。或先用2•5%碘酒 棉球拭擦,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当进针点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以免重 新污染。 (2)医者手指消毒 术前,医者应先将双手刷 洗干净,•待干后再用75%棉球擦拭即可。
针刺前的准备
确定进针点 进针点的选择关系到进针顺利与否,关系到 疗效的好坏。在选择进针点的过程中,要明确以 下五点原则: (1)小范围病痛进针点近,大范围、多痛点的 远 (2)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病痛部位上、下、左、 右处特殊的如在肋间,不必拘泥上下左右,可以 斜取进针点 (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凹陷、 突起等处,尽量避开浅表血管,以免针刺时出血 (4)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不要过关节面。
针刺前的准备
明确病痛点 病痛点在软组织伤痛的临床上,指的是筋膜 扳击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 MTrP)不仅 仅是病痛的所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病痛的原因。 这方面的问题常常为医生们忽视,他们更多地关 注影象学的资料,而不去自己地检查病人。比如,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人们往往以为突出的椎间盘 是罪魁祸首,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认识都欠缺思 考。有大量的资料表明,MTrP是颈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直接原因。明确MTrP所在是浮针疗法不可或 缺的重要万面。初学者要用心体会,认真把握规 律。
浮针疗法资料
浮针疗法资料
浮针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特殊的针具在
皮肤上轻轻地滑动和划破,以达到调理身体和改善健康的目的。浮针
疗法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
认可。本文将对浮针疗法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浮针疗法的原理
浮针疗法是通过在穴位上进行划破或划针的方法,以达到刺激经络、调节气血流通和恢复身体平衡的目的。它的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中的
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一种重要的
能量通道,通过穴位可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而根据腧
穴学说,人体上的穴位与内脏器官和身体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刺激
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相应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
二、浮针疗法的应用
1. 针对疼痛症状:浮针疗法在缓解疼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它可
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头痛、肩颈痛、腰痛、关节痛等。通
过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划破或刺激,可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
痛和炎症。
2. 促进新陈代谢:浮针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新陈代
谢和排毒。它可以调理内分泌系统,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免疫力
和抵抗力。适用于一些代谢性疾病、排毒养颜等。
3. 调节情绪和睡眠:浮针疗法在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方面也有很好
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情绪和睡眠与心脏、脾胃等脏腑相关,通过
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
眠质量。
4. 辅助治疗疾病:浮针疗法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在一
些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协调和增强疗效的作用。它可以结合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综合调理身体,加速康复进程。
浮针技术
浮针技术
浮针技术是运用一次性浮针在痛点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扫散的针刺方法。具有舒筋解痉的功效,常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滑囊炎、腰腿痛、膝关节炎、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等软组织伤痛。
一、常用针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针具
浮针由针芯、软管和保护套管组成(见图1)。其中针芯由不锈钢针和硬塑料的芯座组成。软套管具有足够的柔软度,能长时间留置于皮下,避免刺伤血管以及脏器。
图1 浮针结构示意图
(二)基本操作方法
1.体位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位的进针点,腹部治疗时,下肢呈屈曲位,膝下垫枕。
侧卧位:适宜于在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位的治疗。
俯卧位:适宜于在头、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的进针点。俯卧位时,胸下垫枕,患者双手交叉置于前额。
端坐位:适宜于颈肩部、上背部、上肢部的进针点。
2.触诊痛点
用指腹在疼痛区域触摸检查,勿重力按压。检查时医者触及条索、结节或者局部紧张,患者局部出现压痛反应。
3.进针点选取
小范围病痛进针点宜近,大范围、多痛点者宜远。从远到近,尤其是对于大范围的病痛,进针点的选取要从远到近,而不能相反。
4.消毒
针刺常规消毒。
5.操作
(1)进针
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把持针柄,斜持毛笔状(图2),这时左手拇指、示指可以分居进针点两侧,轻按皮肤,调控皮肤的松紧度,使皮肤处于不紧不
松的状态。针尖由远而近地直对病痛部位,针体与皮肤呈15°~20°角进针,呈搁置状态(见图3)。进针时使用腕关节的力量迅速刺入皮下。
图2 浮针持针示意
图3 针体和皮肤角度示意
(2)运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针疗法讲义
第一节浮针疗法概论
浮针疗法(Fu'sSubcutaneousNeedling,FSN)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针刺疗法 (NeedIingtherapy)。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
浮针疗法在英文中曾被称为FloatingAcupuncture、Fu'sAcupuncture,FuNeedling、FloatingNeedling,现在多用Fu'sSubcutaneousNeedling(以下简称FSN)一词,所用针具(一次性浮针器具,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公开号,CNl186653A)称为NNeedle。
浮针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一浮针疗法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关系
1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现代针灸学。
2传统理论以传统文化为根底,以经络输穴为理论主体,而浮针疗法多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核心,其理论主体融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相关部分,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有明显不同。3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都属于needl土ngtherapy,在临床上有着互补作用。
4浮针疗法和传统针灸疗法在机理上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概括起来,主要是:对针灸学临床、文献和实验等方面的长期思考使我们发现了浮针疗法。二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1)腕踝针在腕部、踝部进针仅仅是一种部位上的选择。现代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位的皮下和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腕踝关节附近呢?针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是否也可取得佳效呢?
(2)按照传统针灸理论,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九针十二原》)。《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更为明确地强调得气的重要性;“只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现代刚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也认为:"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大家知道,在临床上,不得气而同样取效的现象也有很多。特别是激光治疗、电磁治疗时患者没有得气感觉。这些矛盾现象导致了下列疑问的产生:得气是不是针灸临床必不可少的取效环节,还是针灸治疗时一个伴随现象?在皮下针刺没有得气现象,能不能取效?
三科学研究
现代关于针刺和经络研究的一些成果是发现浮针法的推动力量。
(1)董宏伟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100Hz经皮电刺激与电针刺激相比,镇痛效果较强,
而且连续多天刺激不易产生耐受。
Hans治疗仪仅仅是在皮肤上通电,也能取得一定疗效。甚至在古希腊,很可能包括古
埃及,就懂得用电鲤放电来治疗各种痛症。
因此,在皮肤表面的电刺激就能有一定的作用,而深部组织的作用不很明显,因此,我们设想,在这种取效的过程中,皮肤或其他表层组织一定起了作用,那么,还有没有别的
方法刺激皮肤或其下层取得疗效呢?尤其是疏松结缔组织,含水量相对大,电阻小,按照物理学原则,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阻小的线路电流量大,所以,经皮电刺激所以起作用,疏松结缔组织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性最大。
(2)有实验证明,经络没有独特的物质基础。余安胜等基本上排除了经络是一种现代医学还没有发现的独立的组织结构的传统认识。但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健、肌肉这些组织结构中哪一个起主导作用还未明确。
史学义等通过实验进一步认为: "皮肤、皮下结缔组织是穴位普遍的形态学基础,而不同穴位的组织结构成分及其数量的差异、相互组合方式的不同,及与其邻近组织结构进而与整个机体的结构功能联系的不同决定不同穴位特殊性。
谢浩然等认为经络是存在于四肢的肌即间隔和躯干的筋膜间隙等部位的间隙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连接搭桥而形成的路线;这种理论强调了疏松结缔组织的重要性,无独有偶,陈尔输等发现穴位区钙元素浓度比经络线上非穴位区高4倍以上。党瑞山等为探讨经络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在3具成人尸体上留针于穴位局部后再解剖观察了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与相关结缔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l1个肺经穴位中,与骨膜相关者9个,与神经鞘膜和动脉壁相关者各1个,X线,CT观察验证了尸体解剖观察结果。此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经络与结缔组织的关系和经络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有人认为,经络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出现较早、分化较低的传导组织,而结缔组织也是出现较早、分化较低的组织。因此,我们认为,经络的现象与疏松结缔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这仅仅还是假说,需要有大量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的支持。
我们关于腕踝针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皮下埋针能够提高痛阈,而且,该实验并没有
完全按照腕踝针的分区选点法,实际上就是浮针疗法的雏形,但结果却相当令人满意。
四文献研究
浮针疗法是在古代文献的挖掘中获取营养成长起来的,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源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皮部理论十二皮都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疗法在皮下进针,不深入肌层,进针点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
(2)以痛为输理论《灵枢•经筋》所载十二经筋的各种痹症,如仲春痹、,孟春痹、仲秋痹等等,其治疗原则全部是"治在播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由此可知,对于软组织的感觉异常,尤其是四肢躯干部的痛症,《内经》选穴以"以痛为输"为基本治疗法则,在《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缕刺论》:"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骨空论》:"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等,举不胜举。"以痛为输"应被视为阿是穴方法的最早记载。阿是穴更是被隋唐以后的针灸界普遍认同。虽然浮针疗法进针点的选择并非象"以痛为输"、阿是穴那样选在病痛局部,而是在痛点周围,但和它们两者还是有相似的地方:都以病痛的部位为选择进针点的根据。
(3)《内经》刺法浮针疗法的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这
三者在《内经》的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较为详细的论述。
皮下进针:《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毛刺"刺浮痹皮肤"。《灵枢•官针》篇说:"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浮刺"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灵枢•宫针》篇说:"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半刺"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