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方面论文
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论文
![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8083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b.png)
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研究论文引言沥青路面病害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坏和破坏现象。
病害的出现不仅会给道路交通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还会增加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因此,对沥青路面病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成因、检测和修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沥青路面病害主要包括路面龟裂、坑槽、剥离、沉陷、起伏、蜘蛛网裂缝等。
其中,路面龟裂是指在路面上呈现出明显的鳞片状裂缝,分为沥青混凝土龟裂和基层龟裂两种类型;坑槽是指路面上凹陷的区域,通常是由于材料失去粘结力导致的;剥离是指路面结构层之间的粘结破坏,使得材料层分离;沉陷是指路面上出现下陷的区域,通常是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起伏是指路面出现波浪状起伏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材料或结构层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蜘蛛网裂缝是指在路面上形成的细小裂缝,类似于蜘蛛网的形状。
二、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主要包括材料问题、施工问题、设计问题、交通载荷和环境因素等。
材料问题主要是指沥青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沥青粘度不合适、骨料不合格等;施工问题主要是指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问题,如温度控制不当、压实不够等;设计问题主要是指路面结构设计的问题,如层厚设计不合理、基层不均匀等;交通载荷问题主要是指车辆和交通流量对路面的荷载影响,如超载、频繁重载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气候和水分对路面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
三、沥青路面病害的检测方法沥青路面病害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观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
直观检测是通过人工目视观察路面的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巡视和摄像两种方式;非破坏性检测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技术对路面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包括地面激光扫描、红外热像仪和地面雷达等方法。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对路面病害的类型、程度和分布进行准确快速的评估,为后续的维修和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四、沥青路面病害的修复方法沥青路面病害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补修、翻修和整修。
沥青论文
![沥青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dfc516a300a6c30c229fc7.png)
沥青路面水损坏形成机理与防止对策摘要:论述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特点、表现形式、影响因素,解析沥青路面水损坏形成机理,提出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坏;防治措施随着车辆的渠化行驶及轴载的不断增加,路面的车辙问题变的很严重。
为此设计时在沥青面层结构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车辙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患,即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不足。
此外为了提高路面的其它性能如抗滑等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带来水稳定性不足的隐患。
在春融季节及雨季,原本良好的路面由于水的侵入逐渐出现麻面、松散,甚至坑槽。
沥青路面水损坏破坏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一种主要形式。
1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危害与形成机理1.1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危害1.1.1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危害的定义所谓“沥青路面水损坏”,就是指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水和空气通过混合料的孔隙和与外界的连通进入混合料内部,如果水分不能及时排出,水就会存留在混合料内,在车辆荷载的动水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循环反复,使沥青和矿料发生剥离,造成强度下降。
如果水损坏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其他的一系列诸如唧浆、松散、坑槽、车辙等多种形式的破坏。
1.1.2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特点a)破坏发生在雨季或春融季节,有时一场连续几天的大雨就会导致严重破坏;b)行车道破坏严重,超车道一般没有破坏,显然与重车、超载有关;c)破坏之初一般都先有小块的网裂、冒白浆(唧浆),然后松散成坑槽;d)发生水损坏的地方一般是透水较严重,且排水不畅的部位,如开挖可见下面有积水或浮浆;e)一般不会全路同时破坏,这显然与沥青混合料的不均匀有关,有些不均匀程度较严重的路段甚至会同时发生泛油。
1.1.3 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形式a)水损坏引起的网裂;b)水损坏引起的路面唧浆;c)水损坏引起的坑槽;d)路面结构性损坏。
1.2 水损坏的形成机理1.2.1 水损坏的产生路面水损坏的发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水损坏由沥青层底部逐渐向上扩展,最终贯穿整个沥青面层造成破坏。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29fc19a98271fe910ef990.png)
题目:署西街热力二段工程AC-16I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目录第一章引言 (4)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5)2第二章原材料的标准与选择 (6)2.1沥青的选择 (6)2.2集料的选择 (7)2.2.1粗集料的选择 (7)2.2.2细集料的选择 (8)2.2.3填料的选择 (8)2.3本章小结 (8)3第三章 AC-16I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9)3.1矿料级配组成 (9)3.2马歇尔试验 (10)3.3本章小结 (14)4第四章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水稳定性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高温性能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第五章实体工程应用 . (15)5.1工程概况 (15)5.2AC-16I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 (15)5.2.1矿质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参照论文第三章第一节)。
(16)5.2.2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16)5.2.3使用性能检验 (17)5.3本章小结 (17)6第六章结语 (17)参考文献 (18)署西街热力二段工程AC-16I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轴载也是显著增加,局部地区超载现象依然不断,给沥青路面带来了严重的早期质量破坏,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是裂缝,另一个是车辙。
沥青方面论文
![沥青方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ba5e0a90c69ec3d5bb7512.png)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处置对策杨兆辉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检测中心站摘要:随着城市道路和公路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里程数不多增加,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病害由小变大,修复不及时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也增大了养护成本,“对症下药”的修复方法优势越来越明显,道路修复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下面将常见的病害及处置方法施工技术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病害;处置对策一、沥青路面裂缝1.1 裂缝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
1.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置对策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因荷载与环境因素而逐渐损坏,而沥青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损坏最早和最常见的病害,应重视对其处置。
目前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置主要采用灌缝、贴缝和封缝等几项处置措施,灌缝是最常使用的技术措施。
灌缝处置后,为改善路面状况指数,往往辅以罩面措施。
裂缝维修的最佳时期为秋末深冬季节。
贴缝与封缝:贴缝适用于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仅表面出现纵、横向裂缝,伴随裂缝处有较多细微的扩展裂缝;封缝适用于原路面仅仅表面出现沥青老化而引起的开裂、透水严重等病害路段。
这两种处置措施的使用周期一般为2-3年,费用较高,施工较为困难。
2 龟裂与不规则裂缝2.1 路面龟裂与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对策路面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应视其成因而定。
处置前应对路面取芯,分析成因与制订处置方案。
由路基或路面基层破损造成的龟裂和不规则裂缝,应挖除路面。
重做路基或基层补强后重做沥青面层。
2.2大面积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⑴裂缝较为发育路段,采用挖除(铣刨)龟裂部分后,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⑵裂缝不甚发育的路段,采用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沥青微表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超薄罩面(罩面厚度﹤25mm)等维修方法进行处置⑶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对于非路基与路面基层引起的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可选用土工布或玻纤格栅,铺筑于原路面之上,再铺筑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c031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d.png)
沥青路面毕业论文沥青路面毕业论文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优点在于施工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
然而,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和道路负荷的增加,沥青路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探讨沥青路面的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铺设而成的道路表面,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简便:相比于其他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完成。
2. 耐久性强: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交通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 维修便捷:沥青路面的维修相对容易,可以通过补丁修复或覆盖新的沥青混合料来修复损坏的路面。
二、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尽管沥青路面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 车辆噪音:沥青路面对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吸收较差,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污染问题。
2. 耐久性问题:长期使用后,沥青路面易出现龟裂、坑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新。
3. 抗水性差:沥青路面容易受到雨水侵蚀,导致路面表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三、沥青路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沥青路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噪音减少:通过在路面上铺设降噪材料,如橡胶沥青混合料,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
2. 耐久性提升: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如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可以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3. 抗水性改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防水剂或改良剂,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积水问题。
4. 定期维护:对已铺设的沥青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龟裂和坑洞,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完好。
结论: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结构,具有施工简单、维修便捷等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采取噪音减少、耐久性提升、抗水性改善和定期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今后的道路建设和维护中,应注重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不断提升沥青路面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分析毕业论文
![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64a6c5964bcf84b8d57b03.png)
摘要公路高速发展,必推动其公路机械的发展。
本论文讲述了沥青路面的简介及优缺点,以及路面施工使用机械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构造、用途、功用。
重点讲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论文前五部分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做介绍,作为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做进一步的了解和引导作用。
重点讲解其在使用管理中的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
使用制度包括:a.“三定”制度 b.交换班制度c.操作证制度。
操作规程包括:a.工作前的检查b.作业中的要求c.作业后注意事项,及动力装置和工作装置的各项操作规程。
在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以CAT AP755摊铺机为例)讲解了磨合期保养,包括使用前的保养、作业过程保养、作业完成后的保养,以及磨合期结束后保养、日常工作保养、定期保养、停机封存保养。
关键词:摊铺机管理保养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沥青路面的简介及沥青摊铺所用的机械 (3)(一)沥青路面的简介 (3)(二)沥青摊铺所用机械 (3)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简介 (3)三、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用途和分类 (4)(一)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用途 (4)(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分类 (4)四、沥青摊铺机的主要结构与系统 (6)(一)总体结构 (6)(二)供料及分料装置 (6)(三)熨平—振捣装置 (7)(四)摊铺厚度调节与调平系统 (7)(五)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简介 (8)五、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生产率计算 (8)六、摊铺机使用管理 (9)(一)摊铺机使用制度 (9)(二)摊铺机操作规程 (10)七、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以CAT AP755摊铺机为例) (15)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论文是根据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论文编写大纲的要求编写的,论问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主要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快捷、具体的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使用管理、施工管理及设备保养。
沥青论文
![沥青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f51b0dba1aa8114431d924.png)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姓名:摘要:随着城市道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的建设大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小、桑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
因此沥青路面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更适用于城市道路。
但沥青路面也存在着抗弯拉强度底、面层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等缺点。
沥青路面在铺筑使用后会产生各种各样裂缝,由于路表水的浸入,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和土路基的含水量增大,致使路基和路面强度降低。
随着交通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大吨位车辆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路面承受不了超载车辆荷载的作用,加快路面的裂缝产生,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字:沥青路面,裂缝,防治一、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按形状分: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状裂缝和网状裂缝;按有无荷载可分: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温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按路面有无沉陷分为:沉陷性、疲劳性裂缝和非沉陷性早期裂缝。
二、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1、设计原因:1)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路面强度无法满足行车要求或者对路面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估计偏小,致使路面强度不足,满足不了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明显增大的需要,以至沥青路面产生裂缝。
2)地下管道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基层压实不平引起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
2、材料因素:1)沥青混合材料过细,其结合料过少(即油石比过低);炒制过火。
2)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级配不佳,石料偏少。
3)沥青材料配合比不正确。
4)沥青原材料低温延性差或沥青混合料粘结力低,造成路面早期裂缝。
3、气候因素:冬季气温下降,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低温收缩易产生收缩缝或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在路面重复荷载作用使沥青路面表面形成横向反射裂缝。
4、施工因素:1)路基或基层结构强度不足,路基局部下沉路面掰裂。
2)半刚性基层在铺建时随着混合料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
3)基层混合料的离析或碾压不密实及机械组合不合理,造成基层上部细粒料上浮,形成强度较弱的薄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龟状裂缝。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37d7c9d5bbfd0a795673fe.png)
探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变通安全,并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公路工程的技术投入和质量监控也越来越重视。
但我国目前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较落后于发达国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也就成了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探讨的课题。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三方面去探讨如何控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公路交通运输越来越繁忙,行车的密度、行车的车速及车辆载重量都在不断的增大,这就给公路的沥青路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从国内已建成的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情况来看,一些路段在通车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早期破坏现象,如开裂、车辙、水损害等。
这些病害直接导致了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使一些路段在建成后较短时间内就不得不进行大修,一些高速公路甚至在通车两、三年内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这不仅降低了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大大影响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形象。
因此,为了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线的顺畅,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本人认为就要从施工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施工工艺的使用、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手。
1、正确选择施工材料,实现科学的配合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保证公路沥青路面舡质量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工程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进行科学的筛选,包括对集料、填料、沥青等。
1.1 正确选择集料首先,在选用粗集料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不应该使用鄂式破碎机加工生产出的碎石;二是要合理控制粗集料粒径的大小,因为粗集料粒径的大小,会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的高低。
相关研究表明,只要沥青混合料厚h与粗集料最大粒径d的比值接近2,路面表面层的抗滑性、路面抗车辙能力、耐久性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路面平整度的衰减;三是存放集料的时间不宜过长。
沥青路面养护措施论文
![沥青路面养护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5ab01d5f0e7cd184253653.png)
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摘要】本文从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病害的长生机理、维修方案等方面,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结构性病害;措施前言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使用性能好、投资较小、施工方便等众多优点,所以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随着沥青路面的大量使用实践证明,由于路面设计理论还不完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控制标准不一,致使此类路面质量水平差异性较大如果面层不够厚,路表面会很快产生裂缝,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1 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表现形态为了节约投资和避免车辙,我国以往修建沥青路面通常采用强基薄面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这种路面结构的整体抗力很大,沥青面层的层底应力也多是处于受压状态,理论上路面似乎不会过早出现结构性破坏。
然而实际使用已表明,我国道路沥青路面除了出现泛油、横向开裂、车辙外,也出现内部松散、唧浆、沉陷和龟裂等路面结构性破坏,使路面整体强度降低,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需要进行较频繁的维修。
1.1 产生原因道路沥青路面结构性病害的产生与路面结构和路面施工有直接联系。
在摊铺时,由于沥青混合料一旦接触到基层即出现迅速降温,使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出现一个相对疏松的近层状欠压层;强基薄面的路面结构从两方面促使路面开裂:一是强度高的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收缩开裂并导致较薄的沥青面层出现反射裂缝;二是基层相对刚度大使较薄沥青面层的剪应力变大,而且在高温、低温和沥青面层老化的情况下应力状态更不利,最终导致道路表面出现很多剪切裂缝。
结果是,路面积水系统的进水通道被打开,为路面处于内部积水状态创造了条件。
降水和车轮荷载的参与,使路面结构性病害的产生成为现实。
由于荷载的反复作用,致使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界面以及沥青混合料内部不断受到冲刷,从而造成界面联结削弱、沥青剥落和迁移,导致路面结构界面联结破坏和沥青面层混合料松散,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材料强度大为降低,最终造成路面发生疲劳破坏。
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问题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4c0a14c5da50e2524d7f21.png)
关于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问题的探讨摘要: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工艺、环境等因素,沥青路面会产生若干质量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成因并就如何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展开讨论。
关键词:路面施工;沥青;质量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due to the factors of machinery,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the asphalt pavement will have a number of quality problems,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quality problems and to discusses how the asphalt pavement conservation.key words: road construction; asphalt; quality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沥青路面质量问题分析1.1问题成因造成路面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研究和处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应充分运用系统学的思想和观念。
1.1.1材料选择问题调研中发现,有些公路建设部门为了确保沥青的质量,招标时将沥青技术指标定得过高,使得个别沥青供应商为了是自己的产品“性能优良”,在沥青中过多地掺兑某些材料以提高指标值,这样,反而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正常寿命。
此外,砂石质量的参差不齐是公路建设质量的下降的原因之一。
1.2 超载车辆及缺乏日常养护管理国家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对重型车型、特别是超重型车辆对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没有进行特别的规定,通行后,一旦超出极限荷载,路面结构就会发生开裂、推拥,甚至局部下陷等严重损伤。
设计时对夏季高温情况下和严寒季节气象变化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考虑不周及日常养护不到位等都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成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33a3f6700abb68a982fb39.png)
刍议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要点摘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公路建成通车后的交通安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施工配合比的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路面施工符合相关的质量和要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质量管理abstract: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affecting the entir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s well as the highway was opened to traffic saf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 econom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asphalt mixture paving,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ensure the pavement construction conforms to the related quality and requirements.key words: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control; quality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u416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尤其是是公路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现在高等级公路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1、沥青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1.1 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的原因:根据现场离析带形成的状况与特点,沥青碎石形成离析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罐向运输车里输送时,由于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车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第一次集中。
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优化与控制论文
![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优化与控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a39387a0116c175f0e4886.png)
浅谈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优化与控制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的管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高低,成为影响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
本文在对沥青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的优化与控制措施,旨在为提高我国沥青路面的质量,做出理论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优化控制1 概述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和通车里程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上的通行量快速增加,车辆的轴载也在不断的加大,给高速公路行车的快捷性、安全管理、舒适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提高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成为提高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
2 沥青混凝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2.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在不同荷载的车辆产生的压力之下,半刚性状态的路基基层的底部非常容易发生开裂问题。
路基基层底部产生开裂以后,裂缝会在荷载的作用下逐渐的扩大,最终造成了沥青路面开裂问题的产生。
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既降低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质量,又会诱发其他路面病害的产生。
雨季降水容易造成路基的整体强度降低,在车辆荷载的不断作用下,会造成局部区域弱化,慢慢地扩散为严重的开裂。
另外冻胀也是引起路面开裂的原因。
2.1.1 沥青路面裂缝的种类。
在气温快速下降的环境下容易产生低温裂缝,低温条件下沥青变硬,并产生一定幅度的收缩,这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不能达到温度应力增长的要求,混合料劲度产生了一定的增加。
由于沥青路面层在路面受到制约,面层里面产生的收缩拉应力和拉应变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候,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
因为沥青路面宽度的限制,产生的收缩受到路面结构的有效约束,导致路面的低温裂缝大部分是呈横向分布状态。
横向裂缝的基本特点是裂缝的上端开口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窄。
温度裂缝指的是由于日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导致沥青路面对温度产生的变化应力疲劳,使得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下降,沥青混凝土的老化等也会影响其极限拉伸性能,应力松弛性能下降,达到了极限抗拉强度,造成沥青路面发生开裂。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论文(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b30cf5cdaa00b52acfc7cacb.png)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探讨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摘要: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沥青路面的病害,探讨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路面病害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而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针对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种类,在病害出现之前的合适时机,采用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约周期费用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economic diseases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hnology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pavement disease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kinds, and cause a pavement of disease of causes. for road of the hazard that may appear typ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disease in the appropriate time, the rationa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easures is slow pavement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rate, prolong service life and cost effective method of saving cycle.预防性养护是指在道路病害出现之前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有针对性地对路面预先养护处理,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速率,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路面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路面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abd68c168884868662d6ad.png)
路面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2、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3、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和病害防治研究4、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预防性养护技术5、沥青路面同步碎石封层反射裂缝治理全文总字数:21313 字篇一: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摘要: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到公路运营的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
影响路面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参与路面质量评价的指标甚多,所代表的路用性能也不尽相同。
为综合评价沥青结构层的整体性能,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对沥青路面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价结果判定其质量的优劣及稳定性,以指导路面施工。
关键词:质量;关键指标;路用性能;均匀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日益壮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城市道路乃至乡村道路中得到广泛应用,沥青路面工程技术发展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飞跃。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公路运营的舒适度和耐久性,在公路行业中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主要采用单点控制,竣工后的检测数据决定其质量优劣,规范对某些指标的控制范围明显宽泛,较难做到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由此造成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比较普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引起路面损坏的原因很复杂,因为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很多,评价指标也较多,评判的标准也多种多样。
为综合评价沥青结构层的整体性能,提出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沥青路面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定路面质量的优劣,以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管控。
1综合评分法简介综合评分法是通过打分来对影响路面质量因素的项目进行量化处理,对评价的项目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加权相加得出总分,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
在沥青路面众多质量指标中,优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性的沥青混凝土指标,并依据事先确定各项关键指标的评分细则和标准依次进行打分,再根据各关键指标在沥青路面总体质量控制中所占权重进行综合评分。
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7d2f24453610661ed9f46f.png)
浅析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摘要: 路面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保障发展速度的同时,从根本上保障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沥青路面的优点是坚实性、耐久性、防渗性强,同时能很好的抗低温开裂,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但沥青路面的施工较为复杂,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注意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同时优化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面层施工技术1 沥青砼面层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均采用间歇式拌和楼拌和、自卸车运输、沥青摊铺机摊铺、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相结合的碾压方式进行机械化连续施工。
本合同段内沥青混凝土面层共有三种结构形式: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2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确定料源及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机具检查、修筑试验路段等项工作。
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层验收→洒布封层→测量放线→摊铺机就位→运料至工作面→摊铺→初压→复压→终压→检测→成品验收。
3.1准备下承层施工前先对下承层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检查,发现不合格路段则及时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3.2施工放样: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先按每10m一个断面放出中桩,再按设计宽度放出每个断面的边桩,最后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出下承层顶面的实测高程,并根据新铺层顶面的设计高程计算出铺筑层的压实厚度,并按试验路测定的松铺系数(试验路先按1.2)计算铺筑层的松铺厚度及挂线高度,此挂线高度即作为摊铺新铺沥青层两侧基准钢线的基准;沥青混凝土中、上面层因采用平衡梁来控制摊铺层厚度及平整度,因此不需要进行测量放样,但要对下承层(下面层或桥面)顶面的平整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并做好记录及标志,对局部平整状况太差路段或部位要提前进行处理,实在不行则仍采用挂线进行施工,以确保中上面层的平整度及结构层厚度。
沥青混合料论文
![沥青混合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abb1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6.png)
沥青混合料论文引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的道路建设材料,由沥青和骨料混合而成。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合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够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使道路能够承受车辆的重量和交通负荷。
本论文旨在探讨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性能和施工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的特性1.骨料–骨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常用的骨料包括碎石、砂子和填料等。
2.沥青–沥青是沥青混合料的胶凝材料,能够与骨料粘合,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防水性能。
–沥青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沥青和人工合成沥青。
3.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工艺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增黏剂、改性剂和增强剂等。
沥青混合料的性能1.强度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是评价其强度特性的关键指标。
–抗剪强度的提高可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2.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指其在道路使用过程中的耐水性和耐久性。
–稳定性的提高可以延长道路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3.可塑性–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以便能够顺利铺设并与路面完全接触。
–可塑性的增加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施工缺陷。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1.高温施工–高温施工是最常用的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在高温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粘附性,有利于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
2.冷拌施工–冷拌施工适用于小面积修复和低流量道路的施工情况。
–冷拌施工不需要加热,节省能源和成本,并能够快速投入使用。
3.混合料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控制骨料比例、沥青含量和混合工艺等因素,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对环境的影响1.废弃物处理–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如废沥青、废弃骨料等。
–废弃物处理应遵守相关环保法规,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2.碳排放–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碳排放。
–减少碳排放是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处置对策杨兆辉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检测中心站摘要:随着城市道路和公路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里程数不多增加,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病害由小变大,修复不及时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也增大了养护成本,“对症下药”的修复方法优势越来越明显,道路修复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下面将常见的病害及处置方法施工技术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病害;处置对策一、沥青路面裂缝1.1 裂缝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
1.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置对策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因荷载与环境因素而逐渐损坏,而沥青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损坏最早和最常见的病害,应重视对其处置。
目前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置主要采用灌缝、贴缝和封缝等几项处置措施,灌缝是最常使用的技术措施。
灌缝处置后,为改善路面状况指数,往往辅以罩面措施。
裂缝维修的最佳时期为秋末深冬季节。
贴缝与封缝:贴缝适用于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仅表面出现纵、横向裂缝,伴随裂缝处有较多细微的扩展裂缝;封缝适用于原路面仅仅表面出现沥青老化而引起的开裂、透水严重等病害路段。
这两种处置措施的使用周期一般为2-3年,费用较高,施工较为困难。
2 龟裂与不规则裂缝2.1 路面龟裂与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对策路面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应视其成因而定。
处置前应对路面取芯,分析成因与制订处置方案。
由路基或路面基层破损造成的龟裂和不规则裂缝,应挖除路面。
重做路基或基层补强后重做沥青面层。
2.2大面积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⑴裂缝较为发育路段,采用挖除(铣刨)龟裂部分后,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⑵裂缝不甚发育的路段,采用同步沥青碎石封层、沥青微表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超薄罩面(罩面厚度﹤25mm)等维修方法进行处置⑶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对于非路基与路面基层引起的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可选用土工布或玻纤格栅,铺筑于原路面之上,再铺筑沥青混凝土。
2.2 路面龟裂与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对策小面积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处置可采用单层沥青表处、同步碎石封层或微表处、稀浆封层等维修方法处置。
2.2.1龟裂与不规则裂缝处置的相关问题⑴处置龟裂与不规则裂缝需重铺罩面时,重铺不应铺在逐年加厚的软沥青层上,也不应铺在和原沥青路面结合不好、即将脱皮的沥青罩面薄层上。
如存在上述情况,应将其铲除、整平后再进行铺筑。
⑵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亦不得摊铺沥青面层。
3 路面坑槽概念:坑槽是指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
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沥青路面透水;⑵路基强度不足或因轻微病害没有得到及时处理;⑶车辆滴油漏油(柴油是沥青的溶剂)侵蚀沥青路面;⑷沥青混凝土层与基层之间局部出现隔离(干扰)层。
3.1 路面坑槽的处置对策 ---- 修补⑴坑槽修补的基本要求: ① 坑槽修补必须“圆洞方补”、“斜洞正补”。
即坑槽应修补成矩形。
;②修补面积必须大于病害实际面积,修补范围应在病害面积范围以外各边至少多出5cm ; ③ 修补范围的轮廓线应与路面中心线平行或垂直。
⑵坑槽修补的方法:按照材料和修补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现代的坑槽修补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种,即冷料冷补、热料热补和热料冷补。
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应的情况也不同,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适当的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⑶桥面沥青铺装层脱落的处置,桥面沥青铺装层脱落属于坑槽的特殊情况。
桥面铺装层等构造物产生坑槽是由于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铺装层的材料差异较大,层间粘结处的变形不一致,局部粘附性较差,并出现分层,使得沥青铺装层在车辆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剥落和脱皮,最终产生坑槽。
3.2路面坑槽处置的有关问题⑴ 如果坑槽较深,深度>6cm 时,宜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分层修补。
采用两层修补时,上层应采用细粒式(AC-13)沥青混凝土。
下层厚度超过6cm 时,可采用沥青稳定碎石(ATB )结构。
分两层以上修补坑槽时,宜上一层比下一层多出15~20cm 的搭接宽度,避免上下层接缝通缝; ⑵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松铺系数可取1.25~1.3;⑶ 在涂刷粘结沥青前,应采用喷灯等对槽壁进行加热;⑷若因基层结构组成不良,如含泥多、含水率过大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可参照上述有关作法进行修补。
4.1路面车辙车辙是指渠化交通的道路上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发生的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
⑴ 车辙的分类车辙的主要类型包括失稳型车辙、结构型车辙、 压密型与磨耗型车辙。
一般研究认为,车辙主要表现为前两种车辙类型。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压密型车辙在国内多为呈现。
4.2路面车辙的处置对策在了解车辙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可根据车辙的病害严重程度决定不同的、行之有效的车辙处置对策。
根据车辙的严重程度,可采用以下处置措施。
① 微车辙处置 对于深度1cm 左右的微车辙,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置: ① 热再生; ② 铣刨拉毛后采用稀浆封层或薄层罩面处置微车辙路段⑵ 严重车辙路段的处置 对于深度大的严重车辙路段,宜采用铣刨重铺的方法进行处置。
处置时先铣刨旧路的上面层或上面层与下面层,然后重新铺筑结构层。
4.4路面车辙处置的有关问题⑴ 车辙处置宜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
此时易于车辙调查,处理比较彻底,而且夏季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环境温度良好,易于控制;⑵ 应重视车辙的预防。
自打沥青路面问世以来,防止水损坏与抗车辙的矛盾就始终存在。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特别是沥青质量的提高,建设者应该重视协调这一矛盾的两方面,不可顾此失彼。
在采购优良材料的同时,应该注重病害范围调查认证划线开槽清扫修整碾压摊铺沥青混合料涂刷粘结沥青配合比的控制。
现行规范关于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空隙率为3~5%的要求,是完全可以防止降水浸入的。
在这样的空隙率条件下,即使降水浸入沥青路面表层,因为水的张力仅能在沥青混凝土形成水膜,阻止水的继续下渗,因而没必要加大油石比而给车辙的产生创造条件;⑶应注重旧路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
旧路沥青混合料是品质优良的可用材料,要注重回收铣刨混合料,在铺筑新的沥青混合料时予以利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陷主要有:断板、表面裂缝、起皮、坑洞、板底脱空(唧泥)和平整度差等。
其中平整度差是施工过程控制不严造成的,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一般不予处置。
水泥混凝土路面属刚性路面,除养护进行灌缝外,其它病害处置基本上都采用修复方法进行处置;应特别注重施工期间的病害预防。
1.1 断板断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贯穿板全厚度的横向裂缝,造成板块断裂影响行车。
同时,也包括角隅断裂类病害。
这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最主要病害。
1.1.1断板的成因分析(1)因路基、路面基层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断板;(2)由于车辆荷载引起的断板;(3)除上述原因引起的断板应进行针对性处置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多因施过程控制引起:干缩裂缝、冷缩裂缝、切缝不及时、其它原因:这里所说是其他原因,不包括路基路面强度不足、沉降和荷载原因。
1.1.2断板病害的处置对策1.1.3 断板的成因分析与预防措施⑴严格控制混合料组成配合比,严格把住材料关;⑵水泥混凝土必须振捣均匀密实,并注重施工作业的连续性;⑶施工中及时正确地切缝是预防断裂病害的有力措施;⑷在基层施工中,使基层表面平整,也是预防混凝土路面断裂的有效措施;⑸在施工中尽量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差效应;⑹正确地在纵坡变化处、平曲线及构造物结合部设置胀缝,是预防断板的有力措施;⑺正确安装传力杆可以防止断板;⑻在混凝土面板底面与基层顶面间设置滑动层,减少面板与基层间的摩阻力;⑼加强养生和养护,严格控制开放交通时间;⑽混凝土面板在切缝处埋置接缝板,并在接缝板位置上再行切缝。
2 表面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混合料的早期过快失水干缩和炭化收缩引起混凝土板的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给混凝土路面的耐磨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严重的表面裂缝,会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较快出现裸露砂石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将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功能和行车舒适性。
2.1 表面裂缝的成因分析及裂缝类型⑴失水干缩表面裂缝这种塑性裂缝的发生时间,大致与泌水消失时间对应,在混凝土浇注后数小时,混凝土表面可能普遍出现细微的龟裂;⑵碳化收缩表面裂缝混凝土碳化收缩速度较失水收缩速度慢得多,因而由碳化带来的表面裂缝对混凝土强度的危害并不大,有时碳化甚至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2 表面裂缝修复表面裂缝俗称“硬缝”,在行车无碍的情况下一般不予处置;对发生的严重表面裂缝,可采取表层薄层修补法进行修复。
即在施工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上、或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后,将表层8~10cm的混凝土凿除,采用类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加铺恢复表面功能。
2.3 表面裂缝的预防⑴加强混凝土拌和材料计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水灰比;⑵装运混凝土接卸料高度落差不应大于150cm,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减少颠簸,车辆起步和停车要平稳,人工铺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扣锨”方式,防止拌合料产生离析;⑶振实混凝土必须使其达到均匀连续的混合物,振捣速度应缓慢而均匀,连续不断行进,使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干净。
3 起皮(亦称脱皮)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上下脱开,板面浅层内所发生的病害称为起皮。
3.1起皮的成因:⑴施工时水灰比过大:⑵混凝土施工时对表面洒水提浆:⑶泌水过程未结束即完成收浆饰面,泌水析出的自由水使水泥浆“游离”漂浮在混凝土表面,混凝土硬化后浮浆脱落形成起皮。
3.2 起皮的处置一般情况下,如果起皮不造成严重露骨,可不予修复。
因为起皮只有1~3mm,难于修复,而且往往会弄巧成拙。
如果露骨严重,可按整板凿除浮浆,采用环氧修补砂浆或水性环氧薄层修补砂浆进行修补,也可以采用类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加铺恢复表面功能,即采用小石子混凝土施工。
3.3起皮的预防起皮应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予以控制。
⑴严格控制水灰比。
⑵严格禁止洒水提浆;⑶必须在泌水过程结束后完成收浆饰面。
4.坑洞(概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坑洞是指路面表面出现面积很小、深度很浅的小坑。
4.1坑洞的成因分析:坑洞主要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造成的。
它是由于砂石材料含有大泥块、煤块等杂物,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这些杂物未能被“粉碎”而成块状的融入混凝土中(如果被“粉碎”融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品质也将受到影响),在混凝土硬化后这些杂物所在部位呈“软弱”状态,因行车等因素使泥块、煤块脱落而形成坑洞。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中局部受到强力破坏也可能产生坑洞。
4.2 坑洞的修复坑洞表面积<50cm2时,因不影响行车和外观,可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