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统计报表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一体化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有关实施教育年限的规定组建起来的,贯穿小学与中学教育的一体化学校。
少数民族学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实施初等、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学校各类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学校的各类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三、报表编制责任1.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相应统计报表的编制工作;2. 统计报表的编制人员应熟悉相关统计标准和要求,保证数据准确、完整、规范。
四、报表审批流程1. 统计报表的编制人员应将编制好的报表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2. 上级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核报表内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 审批通过的报表需加盖公章后方可出具。
五、报表备份存档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统计报表存档管理制度,将所有编制的统计报表按照规定时间存档;2. 存档的统计报表应做好电子备份和纸质存档,以备不时之需。
六、报表保密保护1. 学校统计报表中涉及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严禁私自泄露;2. 统计报表的使用和查询应有相应权限分级,确保数据的安全。
七、报表使用规范1. 统计报表的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用于非法用途;2. 使用统计报表的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随意更改或篡改。
八、报表异常处理1. 若在统计报表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 报表异常情况应及时研究原因并进行整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九、报表查询和使用1. 学校内部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查询相应的统计报表;2. 查询和使用统计报表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不得随意传播和使用。
十、报表定期汇总和发布1. 学校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类统计报表进行汇总和发布;2. 统计报表的发布应注明时间和来源,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十一、报表改进和优化1. 学校应不断改进和优化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 对统计报表的编制流程和标准应随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以上就是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学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校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
学校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地方,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校的学生工作质量和效率,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校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内容、方法、问题以及对学校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等。
一、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是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群体的情况,包括学生数量、学生分布、学生类型等,为学校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可以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再次,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可以提高学校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二、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数量、学生分布、学生类型、学生活动、学生评价等多个方面。
首先,学生数量是学校学生工作的基础数据,包括学生总数、男女比例、年级分布等。
其次,学生分布可以反映学生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分布情况,为学校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再次,学生类型包括学生来源、学生特长、学生特殊需求等,可以帮助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辅导计划。
此外,学生活动和学生评价也是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内容,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活动参与情况。
三、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方法学生工作统计报表制度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业情况,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奖励惩罚等。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职工开展学生工作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学校可以依托各类学生活动和竞赛,收集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并将其纳入统计报表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工作考核,对学生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
学校统计报表幼儿园
学校统计报表幼儿园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1、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说明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说明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是综合反映学年度基础教育各类学校(机构)基本信息、班级、学生、教职工、办学条件等情况的统计报表。
统计范围:经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机构),包括幼儿园、附设幼儿班、小学、教学点、附设小学班、初级中学、职业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附设普通初中班、附设职业初中班、附设普通高中班、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以及工读学校。
报送时间:本年9月30日前。
填报要求:严格执行《统计法》各项条款,遵循“主体校统计原则”,按照本套报表的指标定义和填报说明,认真填报。
数据来源:来源于学校(机构)人、财、物、教学等管理部门。
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调查内容:1、学校(机构)基本信息情况:基础基111、112表,共2张。
基础基111表全面反映基础教育各类学校(机构)基本属性情况。
基础基112表反映基础教育各类学校(机构)发展现状情况。
2、班级情况:基础基211、212、213、214表,共4张,另有911、912表。
基础基211表反映幼儿园、幼儿班的分教学班分布情况。
基础基212表反映小学教学班不同班额的分年级班数分布情况。
基础基213表反映初中、高中教学班不同班额的分年级班数分布情况。
基础基214表反映特殊教育教学班按不同阶段分年级班数分布情况。
另有基础基911表反映工读学校班数、学生数、教职工数情况。
另有基础基912表反映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情况。
3、学生情况:基础基311、312、313、314、315、331、332、333、341表,共9张,另有911、912表。
基础基311表反映幼儿园、幼儿班的幼儿分年龄,在入园、分班级在园、离园分布情况。
基础基312表反映小学不同分组学生中毕业生、招生、分年级在校生、预计毕业生分布情况。
学校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学校统计报表操作流程学校统计报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能够提供学校各项工作的指标和数据,并对学校的发展和改进起到指导作用。
下面是学校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
首先,为了保证学校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数据,比如通过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系统等获取相关数据。
确保每一项数据都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统计人员。
接下来,学校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统计报表的内容和周期。
统计报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中包括学校的人员构成、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的财务状况等方面。
统计报表的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月报、季报或年报。
然后,学校需要指定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统计报表的制作工作。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还需要熟悉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他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根据需要生成相应的报表。
在制作统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就需要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核对和审核,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发现数据有误,应及时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进行数据的修正和更新。
最后,学校可以将制作好的统计报表进行审核和汇总,然后形成最终的报表文件。
这些报表文件可以以纸质形式进行归档,也可以保存在电子文档中,以备查询和分析。
总之,学校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需要有完善的数据收集机制,明确统计报表的内容和周期,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制作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形成最终的报表文件。
通过统计报表,学校能够了解各项工作的状况和问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的报表管理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促进学校的科学决策,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特制定本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第二条统计报表管理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服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管理制度,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第三条统计报表管理工作应根据学校的需求,科学地设置报表类别、统计指标、报表周期等,做到量化、规范、准确。
第四条学校统计报表管理工作应由专门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确保报表制度的实施。
第二章统计报表的设置第五条学校统计报表应此根据不同的部门或业务类型进行设置,以满足各部门的管理需求。
第六条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定期报表和临时报表,定期报表一般为每月、季度或年度报表,临时报表为特定事件或工作的报表。
第七条学校的统计报表应具有可读性强、指标清晰明了的特点,能够直观反映相关数据。
第八条学校的统计报表统一使用学校指定的报表模板,确保公正、公正公正。
第三章统计报表的制作第九条学校各部门在制作统计报表时,应首先了解报表的具体指标和相关数据,明确统计口径和统计周期。
第十条学校各部门在制作报表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准确,避免虚假数据的产生。
第十一条学校各部门在制作报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流程完成,确保报表的及时提交。
第十二条学校各部门在制作报表时,应加强质量意识,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报表中发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
第四章统计报表的审核与发布第十三条学校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业务负责人应对各自负责的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统计报表审核工作应由专门的质控人员进行,确保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审核通过的报表应提交给报表管理部门进行集中汇总和整理,确保报表资料的完整性。
第十六条经过汇总和整理后的报表,应及时地向上级部门或领导提供,以供决策和评估。
第十七条统计报表可视情况向社会公示或内部公布,以提高学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调查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小学)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小学)背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进。
在国家教育制度中,小学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
小学教育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教育的状况,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需要一份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
目的本报表的目的是收集和记录小学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关键数据,包括学校、年级、班级、教师、学生、课程和成绩等方面,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育机构的运作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育改革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报表内容本报表将收集以下基础信息和关键数据:1.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2.学生情况:学生总数、男女比例、年级分布、少数民族比例等;3.教职员工情况:教师总数、男女比例、职称分布、工作年限等;4.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名称、周学时、教学内容等;5.班级情况:班级总数、班级平均人数、班主任情况等;6.学生成绩情况:考试科目、平均成绩、优秀率、不及格率等。
填报要求1.填报人员为学校管理者或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2.填报时间为每学期末或每学年底;3.应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隐私;4.填报数据需备份并妥善保存,以供后续分析和查询使用。
报表分析通过对报表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小学教育机构的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育改革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年龄分布和少数民族比例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分析班级平均人数和班主任情况了解班级情况;分析教师职称分布和工作年限等了解教师队伍情况;分析学生成绩情况了解教育质量状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教育政策和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对小学教育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收集和分析报表数据,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小学教育机构和学生的状况和情况,为教育改革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校事业统计报表规章制度
学校事业统计报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经学校管理部门批准,为规范学校事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报表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各类事业单位,包括学院、部门、实验室等。
第三条学校事业统计报表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
第四条学校事业统计报表应当按照规定时间,提交给学校相关部门,不得迟延。
第五条学校事业统计报表应当统一格式,内容规范,便于管理和分析。
第六条学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业统计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审核和存储工作。
第二章统计报表的编制第七条学校事业统计报表包括年度报表和季度报表两种,各单位应当按照统一要求,及时编制并报送。
第八条年度报表应当包括收入、支出、投资、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应当真实反映学校事业发展状况。
第九条季度报表应当包括当季度各项收支情况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条学校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将事业统计数据上报给学校管理部门。
第三章报表的审核和核对第十一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对上报的事业统计报表进行审核,加强核对工作,确保报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学校各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事业统计报表的审核和核对工作,并及时记录审核结果。
第十三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事业统计报表的审核和核对工作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报表进行退回或整改处理。
第十四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报表的档案管理制度,存档备查,确保数据安全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制度的落实与监督第十五条学校各单位应当加强事业统计报表工作的组织管理,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统计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统计报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推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十七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事业统计报表的质量评估机制,每年对各单位的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学校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事业统计报表的工作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学校基本概况
注:计算生均时,学生数指填表时学年度初(9月份)的学生数。
请说明学历未达标教师姓名、年龄、学历、职称、所属专业、所任年级、学科;教师余缺情况(专业、学科、年级、人数)。
注:1.学生数以各学年度9月份上报的统计数字为准。
2.不计学生户籍所在地,以实际在校学生为准。
3.借读生的流失率不作统计。
(二)学校队伍建设情况
3.教师发展水平
(1)近三年教师公开发表、获奖论文数量统计
(三)学校教育教学业绩
注:无法填写的项目可空着。
注:填市级以上获奖情况。
注:1. 生均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用“元”表示,其余均以“万元”表示。
2. 所有数据均采取报表期末累计数。
3. 学生数是指上、下半年学生数的平均数。
(五)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情况
注:各校可根据实际专用教室设置情况调整以上所列室名。
使用情况是指上一学年使用的次数。
注:使用情况指上一学年实际使用的情况。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一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学校统计用)
说明:1、学校代码必须与事业统计报表一致。
2、统计范围:县域内各级各类学校。
3、生活教师按每50名住校学生配1名计算;4、500人规模以上学校应设置心理咨询室;500人以下学校应配备1名心理辅导教师,500-1000人规模的学校应配备2名心理辅导教师,1000-3000人规模的学校应配备3-4名心理辅导教师,3000人以上规模的学校应配备5名以上心理辅导教师。
5、数据填报必须真实准确。
6、此表请各教办务必于5月6日下午3:00前,统一交局安办,直属学校请直接交局安办。
学校统计报表操作流程
学校统计报表操作流程学校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如下:1.确定统计报表目标:首先,需要确定统计报表的目标,包括统计的内容、统计周期等。
根据学校的需求,确定需要统计的数据内容,例如学生人数、教师人数、课程数量等。
确定统计周期,例如每月或每学期进行一次统计。
2.收集数据:在确定了统计报表的目标后,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数据,例如通过学校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等收集学生的相关数据;通过教师工资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等收集教师和课程的相关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其他需要的数据。
3.整理数据: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首先,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然后,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统一格式和单位;最后,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归纳,按照需要的统计指标进行整理。
4.制作报表: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可以开始制作统计报表。
首先,确定需要使用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例如平均值、总和、比例等;然后,根据需要使用的统计方法,选择合适的报表形式,例如表格、图表等;最后,根据报表形式,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例如Excel、SPSS等,进行报表的制作。
5.分析数据:制作好统计报表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学校的现状和趋势,发现问题和潜在的改进方向。
可以使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例如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释。
6.报告和反馈: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写报告并进行反馈。
报告应当包括统计的结果和分析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报告可以通过面谈、会议、邮件等多种形式向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传达和解读,以促进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的改进。
综上所述,学校统计报表的操作流程包括确定统计报表目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作报表、分析数据和报告和反馈等步骤。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学校的统计工作,并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
基础教育事业统计学校级报表填报工作流程基础教育事业统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全国范围内各级教育机构的发展情况和管理水平的监督,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级报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下面,本人从填报工作流程方面进行讲解。
第一步:确定填报主体确定填报主体是指确定填报这份学校级报表的单位,对于学校来说,主体较为明确,即就是本校。
但如果是一些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的学校,则需要确定具体的主体,确定从哪个单位填报此份报表。
第二步:收集数据数据收集是填报工作的重要前提,学校应该从各方面收集与统计工作相关的数据,如师资队伍情况、学生情况、课程设置、学校设施情况等等。
在数据收集方面,建议学校应该规范数据汇总,防止遗漏或者出现数据重复等错误。
第三步:制定填报计划制定填报计划是指在填报工作开始之前,学校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填报计划,包括填报时间、填报人员等要素,以确保填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对于批量化的数据填报工作,学校还需要制定数据的合理分配方案,确保数据填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第四步:数据整理核对在收集到数据之后,学校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填报之前,数据负责人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和校验,以保证填写的数据是准确的。
第五步:填写学校级报表填写学校级报表是整个事业统计的关键环节。
在填写报表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格式和条款进行填写,确保填写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并且,应该检查所有填写的账号是否正确,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步:报表审核填写完学校级报表之后,学校还需要对其进行审核。
这是为了排除可能的错误和误差,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开展针对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细致讨论与反思,以提高下一次填报的效率和质量。
第七步:报表上报在完成了所有的填报步骤之后,学校需要将学校级报表提交至统计部门。
通常来说,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上报、邮寄、快递等方式进行报表的上报。
高等教育学校统计报表
高等教育学校统计报表简介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学院等高级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涵盖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个层次。
高等教育学校统计报表是指对高等教育学校中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并整理输出的报表,包含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人才队伍、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数据。
该报表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管理者以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报表内容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反映了学校的规模、性质、特色等基本信息。
该部分数据包含以下方面:•学校名称:正式注册的学校名称以及其他曾用名称。
•学校代码:由教育主管部门编制的学校代码。
•学历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历层次。
•学校类型:包括综合性、工科、师范、农林等不同类型。
•学校性质:包括公立、民办等不同学校性质。
•学校地点:学校所在的省份、市、县、镇等地点信息。
人才队伍人才队伍反映了学校教职工数量分布、学历分布等人员情况。
该部分数据包含以下方面:•全职教师总数:学校全职教师的总人数。
•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学校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例。
•助教数量:学校各类助教人员总数。
•研究生导师数量:学校硕士、博士生导师数量情况。
•学术带头人数量:学校拥有的各学科领域知名学者数量。
教学科研教学科研反映了学校的科研水平、课程设置情况等。
该部分数据包含以下方面:•重点学科数量与分布情况:学校重点学科总数及等级分布情况。
•科研项目数量及资金支持情况:学校历年承担科研项目数量及其获得的资金支持情况。
•文献发表数量和质量:学校近几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情况。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获奖情况:学校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以及创新创业比赛等所获奖项情况。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反映了学校在学生招生、就业等方面的情况。
该部分数据包含以下方面:•招生计划数量和实际录取人数:学校招生计划数量及每年实际录取的学生人数。
•录取分数线:各招生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情况。
•学生人数:学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总人数及男女比例分布。
学校统计情况汇报
学校统计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校自开学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学校统计情况如下:一、学生情况统计。
截止目前,我校共有学生1500人,其中男生800人,女生700人。
各年级学生分布情况为,一年级300人,二年级320人,三年级310人,四年级290人,五年级280人。
在学生中,优秀学生占比达到40%,良好学生占比为50%,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占比为10%。
二、教师情况统计。
目前,我校共有教师120人,其中男教师60人,女教师60人。
教师学历情况为,本科学历占比50%,硕士学历占比40%,博士学历占比10%。
教师中,中青年教师占比达到70%,老教师占比为30%。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
三、教学情况统计。
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期中考试平均分为85分,优秀率达到60%。
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举办了多场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四、学校设施情况统计。
学校设施完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各项设施齐全。
学校加强了食堂卫生管理,确保学生用餐安全。
校园环境整洁,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良好。
五、学校管理情况统计。
学校管理规范,各项制度健全。
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学校安全稳定,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六、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校设施建设,提高学校硬件水平。
以上就是我校学校统计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统计报表(总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幼儿园统计报表填报总体说明1.填报范围:幼儿园填报本表。
2.报送日期:9月20日前报出。
3.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4.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5.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学生数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6.归档:本表由学校(机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档管理。
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
3.学校(机构)驻地城乡类型:是指学校(机构)驻地的城乡分类属性,分为城区、镇区、乡村,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元。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
镇区:是指在城市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乡村:是指城区、镇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4.学校举办者:是指学校(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或为设置学校(机构)提供必要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者。
幼儿园举办者包括: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
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机构)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部门(幼儿园):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或国有资产举办幼儿园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
如:财政、卫生、农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
事业单位(幼儿园):是指利用国有资产或财政专项补贴举办幼儿园的事业单位。
如科研机构,大、中、小学(除民办)等。
部队(幼儿园):是指在各地举办幼儿园的军队系统。
集体(幼儿园):是指利用集体或公共资产、经费举办幼儿园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或村委会。
地方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机构)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
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机构)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二、填报说明1.学校(机构)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机构)标识码填报。
2.学校(机构)地址名称、代码:名称填写学校(机构)登记注册的详细地址,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旗)/乡(镇)/街(村)/门牌号;代码填写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12位代码。
3.学校(机构)属地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名称为属地管理的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为省教育厅(委员会)、地(市)、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的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
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名称填写县(区)教育局(委员会)具体名称;代码填写12位《统计用区划代码》的县(区)教育局(委员会)所在地省、地、县6位代码,后6位为0。
4.附设教学班:在填报附设班报表时,学校(机构)标识码填写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机构)的标识码,学校(机构)属地管理行政部门名称、代码、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学校(机构)举办者等属性代码按附设教学班的类型填写。
附设教学班报表只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
5.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电话、校(园)长、填表人不能为空。
6.学校(机构)所在地经度、学校(机构)所在地纬度:经度指示南北方向,纵向。
经度表示形式:经度 .经分.经秒,有效值范围为东经73度~135度。
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横向。
纬度表示形式:纬度.纬分.纬秒,有效值范围为北纬4度~54度。
取值方式:国家公布的1:50000的电子地图(已经颁布),县规划局、国土局、测绘局有电子地图。
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统计报表(幼儿园)(201 /201 学年初)制定机关:教育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3】 78 号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基础基112学校(机构)基本情况一、指标解释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实施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
包括一类模式、二类模式、三类模式。
一类模式:是指除汉语文(汉语)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民族语授课,使用民族文字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类模式:是指除民族语文学科外,其他学科用汉语授课,使用汉语文(汉语)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类模式:是指部分学科用民族语授课,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教学模式。
2.双语教学学生:是指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学生。
双语教学专任教师:是指面向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在双语教学岗位上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填报说明1.附属学校(园):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独立填报,在基础基111学校(机构)基本情况表中填写所附属高等学校(机构)的名称和代码。
2.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2省(自治区)填报本项。
3.网管供水:即通常说的自来水,指市政供水部门通过管网将水输送至学校内。
4.自备水源:是指利用学校内的水窖、手压井、引泉水、大口井和机井等提供学校日常所需的饮用水。
5.卫生厕所:是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厕所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必须及时清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包含如下类型:①三格化粪池厕所,②粪尿分集式厕所,③三联沼气式厕所,④水冲式厕所(完整下水道水冲式)等。
6.安全保卫人员:包括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校内职工、临时工、外聘保安公司等人员。
7.幼儿园填报本表。
基础基211幼儿园、幼儿班班数一、指标解释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填报说明1.幼儿班:是指在幼儿园不能满足需要的地区,依托其他学校举办学前教育(包括学前班)的组织形式。
在填报时,按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进行填报。
对于小学附设的学前一年的教育形式,在填表时,请将幼儿数据填入大班,若存在混龄班的情况,也将数据填入大班,使用数据时,可按照年龄进行分类。
2.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基础基311幼儿园、幼儿班分年龄幼儿数一、填报说明1.离园(班)人数:是指完成学前教育,离开幼儿园(幼儿班)的幼儿人数。
2.幼儿班:是指在幼儿园不能满足需要的地区,依托其他学校举办学前教育(包括学前班)的组织形式。
在填报时,按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进行填报。
对于小学附设的学前一年的教育形式,在填表时,请将幼儿数据填入大班,若存在混龄班的情况,也将数据填入大班,使用数据时,可按照年龄进行分类。
3.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
残疾人的标准由国务院规定4.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列8+列9+列10+列11列6>=列1列6>=列7行01=行05+行06+行07+行08+行09行01>=行02行01>=行03行01>=行04(行02,列6)=(行01,列7)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一、填报说明1.打架斗殴:是指由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造成的死亡。
2.校园伤害:是指由于学校教职工对学生伤害造成的死亡。
3.刑事案件:是指由于外来人员入侵,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犯罪造成的死亡。
4.幼儿园填报本表。
二、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23+列24行01=行02+行03基础基211幼儿园、幼儿班班数基础基311幼儿园、幼儿班分年龄幼儿数单位:人基础基341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一、指标解释1.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二、填报说明1.外国籍学生:是指在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机构)注册接受基础教育的外国籍儿童少年。
(该指标数据不计入在校生数中)2.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行01>=行022.表间关系[基础基341].(行01,列3)~[基础基341].(行01,列4)<=[基础基311].(行01,列6)[基础基341].(行02,列3)~[基础基341].(行02,列4)<=[基础基311].(行02,列6)基础基411幼儿园教职工一、指标解释1.教职工数: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机构)全职工作,并由各级各类学校(机构)支付工资的编制或聘任制人员数。
编制人员:是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
聘任制人员:人事制度改革后,学校(机构)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其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
基础教育教职工包括:园长、专任教师、保健医、保育员等。
2.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3.保健医:是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从事幼儿医护工作的人员。
4.保育员:是指在幼儿园(幼儿班)中辅助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5.代课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因专任教师缺编或专任教师因产、病假等原因,聘请代课一年以上的教师。
6.兼任教师:是指基础教育学校(机构)聘请校外具有教师资格、聘期在一年以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二、填报说明幼儿园填报本表。
三、校验关系1.表内关系列1=列2+列3+列4+列5+列6行01>=行02行01>=行03行01>=行042.表间关系[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1].(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1].(行02,列1)[基础基411].(行01,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1)[基础基411].(行01,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1)[基础基411].(行02,列2)=[基础基4212].(行01,列2)[基础基411].(行02,列3)=[基础基4212].(行02,列2)基础基341在校生中其他情况及外国籍学生情况基础基411幼儿园教职工单位:人基础基4211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分学历、分专业技术职务一、指标解释1.专业技术职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