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诗词思想情感

合集下载

读后感怎么写高中古诗词的句子

读后感怎么写高中古诗词的句子

读后感怎么写高中古诗词的句子

作为语文教师,读后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水平的一项重要评估工具。尤其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和欣赏古诗词不仅对于语言修养和文化素养有很大提升作用,更是促进个人思想情感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在读后感写作中,需要基于学生古诗词的品读能力、文化素养和文学感悟,从语言、文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从语言方面入手,用语得当

古诗词的语言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是古代汉语的精华。在写读后感时,需要从语言风格、文学修辞、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对于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们可以从语言角度来分析,“人闲”体现出一种宁静安闲的生活状态,而“桂花落”“春山空”则展现出一幅秋景图画。通过句子结构的

巧妙运用,艺术形象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从文学角度出发,深入品读

古诗词的文学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撰写读后感时,需要对文学修辞、韵律、意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在分析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结合“曲终人不见,江上数

峰青”的意象,从高远、神秘、意蕴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更

加准确地反映李白对于进取、向上、豁达和深刻的内心情感。

三、从思想角度进行探讨,展现感悟

古诗词除了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外,更具有悟性,值得读后感中深入探究。例如,在阅读宋代朱熹的《登鹳雀楼》时,需要从思想角度出发,探索朱熹在面对壮美峥嵘的大自然时,如何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从而更好地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综上所述,高中古诗词的读后感不仅仅是对诗词的简单理解,还需要从语言风格、文学修辞、意象意境等方面对古诗词进行深度分析,进而深刻把握文化脉搏和价值取向,以此展现高峰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个范例:

品读诗词的心得体会范文

品读诗词的心得体会范文

品读诗词的心得体会范文

品读诗词的心得体会范文1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

翻开书,里面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它的语句时而婉转优雅,时而高昂激昂;它的语言真是优美,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也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种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语句的精炼,能把一篇篇*浓缩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更因为它朦胧的诗意,留给我们遐想的余地,让我们感到诗人细腻的心情,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冰心对母亲的赞美有很多:“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在这几句简短的话里看来,在她眼里母爱伟大无穷,她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她也非常热爱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作者冰心的这几句话就清晰的写出了小孩的特点,天真的话语,蓬勃的生机,散发着生命的光彩,连天使也要忍不住赞美他们。冰心也把大自然描绘的非常生动,栩栩如生,给我们刻画出它美丽的样子:“清

晓的江头,白雾朦朦,是江南天气,雨儿来了——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父母之乡!”这里用了好几个描写颜色的词:白,蔚蓝,碧绿。在简短朴素的几个词语,就把大自然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不一般。冰心写的*也有一些哲理性:“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些话告诫我们,要放开胸怀和别人接触,视野宽广一些,不要自闭。

品读经典古诗词,沉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品读经典古诗词,沉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品读经典古诗词,沉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品读经典古诗词,沉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中,古诗词以其深远的意境和工整的格律堪称文学奇葩;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诗词大家以其丰满的情怀和醇美的文采竞显风流。古风越千年,一阕阕诗词,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渭城朝雨亦或是大漠孤烟,无论是揭批黑暗还是歌颂正义亦或是描绘河山,凝结成千古绝唱的同时也沉淀下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古诗词大全

古诗词中的人生,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伤,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潇洒,也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壮。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借用三句古诗词阐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虽简短精悍却寓意深远,即言简意赅又一语中的,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散发出对人生的种种感悟。那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又该从这笔伟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提炼出怎样的人生认知呢?我想,我们的人生应当是这样的。

人生当执着。每个人都有梦,每个梦的实现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汗水。有时我们距离成功只是一步之遥,放弃了,成功永远只是个梦想,坚持住,或许梦想就能照进现实。顺境中,我们应该向杜甫那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向王之涣那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逆境中,我们应该学习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学习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学习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性,学习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守。或许不多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轻舟已过万重山” 。纵然有一天,我们青春不在,霜染两鬓,也应该向曹操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执着是成功的基础,我们的一生应该为梦想锲而不舍,为

品读诗歌 感悟意蕴——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之我见

品读诗歌  感悟意蕴——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之我见

品读诗歌感悟意蕴——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之我见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当今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在各类板块知识中所占

的比重分值增大,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诗歌鉴赏教学,诗词鉴赏地位变得显著起来。诗词鉴赏所体现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进初中古诗词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诗歌鉴赏

教学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改革;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初步鉴

赏浅易的古诗词。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普遍现状是:1、抓背诵,抓默写,轻视了品读诗词,感悟意蕴,诗词课堂缺少诗味,学生兴趣不高。2、学生缺乏鉴赏方法,或方法机械,学了

这首,就只会鉴赏这首,不会学以致用。那么怎样进行诗词的有效教学,让古诗词鉴赏课堂

美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呢?个人认为:应让学生掌握读诗歌的方法,自己能读懂诗歌,从而喜欢诗歌;使学生掌握品诗的正确途径,自己能鉴赏诗歌,从而能爱上诗歌。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鉴赏古诗词,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动机,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准确

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重要。挖掘古诗词背景,还能增加学生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了解,引发其对

历史的深思,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古诗文学习有很大帮助。

如: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创作,同样是五言律诗,同样写“望”,《望岳》

和《春望》就有很大的差别:作者在青年时期(二十四岁)攀登泰山,意气风发,充满豪情

壮志,他创作的《望岳》,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挺拔,雄伟壮丽,表达了自己勇攀顶峰、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堂笔记

一、诗歌创作的背景

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中,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早发白帝城》。这三首诗歌都

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杰作,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这些诗

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水准,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

且在诗歌鉴赏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诗歌内容和主题

1.《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表现了作者对壮美自然风光和时代变迁的感

慨和思考。全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以及对繁华曾经的感慨。在

诗中,王之涣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

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抒发了对历史和文化

的热爱。

2.《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静思,展现了诗

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开篇,直截了当地表现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身边环境的感受。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故乡

和亲人的眷恋之情,表现了对故土情怀的深切。

3.《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通过描写诗人旅发白帝城的经历,表现了对国家兴亡命运的思考和对壮丽山水的赞美。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感怀祖国和表达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为主题,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描写,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并展现了对世界和人生的宽广眼界。

三、作者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词,《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思考,《静夜思》和《早发白帝城》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悟。在我看来,这三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国家的独特理解,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让我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钥匙二:看作者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抗金杀敌, 收复失地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
Biblioteka Baidu
觉, 眼前万里江山。
作人者,现一并了生 且作结为 晚者合了 年怎全国 处样词事 境的思奔艰情考波辛怀,南,?这北居首,住词回在下来萧阙后瑟的已破最是败后白的一发庙句苍宇,苍中表的,老尽 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
[曲尽其妙]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质。
[不滞于物] 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 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烘托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重点 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常见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 、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 走、边关、雨雪、风沙、青冢。
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 、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 狼烟、烟尘、马、铠甲
常见的人物:单于、吐谷浑、都护、将军 、征人、行人、霍去病、李广
思想感情之于诗歌鉴赏:
• 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灵魂。 “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诗·大序》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老师的古诗词欣赏用了平时0.5倍速的速度来读,听了一遍,又读了一遍。很不幸的是,还是读完了;又幸运的是,找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归属的所在。而这绝不是夸大其词。不是为读而读,而是真心热爱。读诗,培养我们一颗美好而活泼的不死的心灵。本书是一本诗歌赏析书,也是一本中国诗歌史。从神话、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诗跨越七个时代,解读47位诗人,涵盖20个主题,旁征博引200余首诗歌。每一个诗人,每一首诗歌都可以单独来读,每一个人生主题都是来读一辈子的。想想要不要写书评,还是不要了,太自不量力。真的很感谢这些高校老师把他们的学识与智慧传递给大众啊!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启迪他们心灵的灯塔。还是引用一段中新社记者对叶嘉莹先生的谈访实录: 中新社记者:中华诗词有何特点?其美感体现在何处?叶嘉莹: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在于兴发感动的作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这种关系。中华古典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诗歌的感发生命,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宝贵特质,也是中国诗歌最美妙的地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特点。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上,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文字与声音美感。当然,这不是全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是中华诗词最具独特性的美感。中国古典诗词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特色,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钟嵘在《诗品》中曾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在贫贱艰难或寂寞失意时,没有比诗词更能安慰人、

创设情景,情感体验,读深读透 ——学习古诗词的妙法

创设情景,情感体验,读深读透  ——学习古诗词的妙法

创设情景,情感体验,读深读透

——学习古诗词的妙法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反复提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古诗文无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最灿烂的瑰宝。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读,无疑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法宝。初读,读准读通;再读,读懂读进;回读,读深读透,一一提升。古诗文教学难就难在让学生读进,读深,读透。个人浅见,一节古诗文教学是否有味儿,关键还在于读的效果,而读的效果,又在于诗情诗境的创设,巧妙的把学生带人情景中,学生才能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读懂作者,读懂作品本身,提高教学效益。同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单元“生命”中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游仙体的豪放而又婉约的词作。

这首词在写法上,运用了想象与夸张、双关、引用神话的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体会。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初步认识词的语言特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产生学习词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文化的信心,为以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基础。

诗词教学要以读为主,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对词的接触较少,更应该多读少讲,尽力使学生入情入境,学生才能真正读进,读深,读透,吸收到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品读古诗词,浸润德育情

品读古诗词,浸润德育情

品读古诗词,浸润德育情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志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鉴美、辨真的文化品位。

语文教学亦承担着极大的德育教育重任,语文教师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通过古诗词

的教学,使学生在受到中华古诗词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真善美,从而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

一、赏古诗词,品骨识心

文明古国——中国,人杰地灵,华夏儿女人才辈出,五千年文明史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

的佳作。滋滋不倦的好学者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膜拜着崇高人格,践行着伟人言行。

濂溪先生的《爱莲说》,以“爱莲”为题,托物言志,作者以莲自喻,表达了出淤泥而不染

的志向。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先生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

的品格,表现了先生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出淤泥而不染”,以浓墨重彩描绘

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先生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无独有偶,屈原的“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李白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

皆醉我独醒?”,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张履祥的“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

谨严。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持身不严,则入于匪辟”,无不充满爱国的豪情和高尚的人格。赏析中,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感悟,这种德育熏陶是其他学科所无法神往的。

读古诗词心得体会6篇

读古诗词心得体会6篇

读古诗词心得体会6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教你八招准确理解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详解

教你八招准确理解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详解

如何准确理解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

一、揣摩标题

有的标题就点明诗词的情感基调。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喜”字就奠定了全诗喜悦的感情基调。有的标题则表明了全诗的思想主旨。如李白《行路难》中一个“难”字,一语双关,不但“路”难,而且人生路也难。

有的标题虽然不能明示诗歌的思想情感,但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峨眉山月歌》标题点示了地点与景物,结合全诗,我们明白峨眉与一位友人有关,“山月”成了友谊的象征。又如《春夜洛城闻笛》标题点出了时季、地点、事件,事件“闻笛”传达了诗歌要表达的故园情。再如《客至》这一标题,点出了事件,同时也带出了迎客的喜悦这一诗歌要表达的情感。还如《登岳阳楼》一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首咏物诗,从时空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诗要表现的诗人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总之,诗歌标题是诗词的眼睛,包含了大量的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有的就是情感密码。

所以揣摩标题,我们可以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线索、情感基调、作品类型等诸多信息,或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情感,或领悟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还可理解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抱负等。

二、知人论世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同诗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抱负以及所处的时代有关。如前面所列的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学生之所以误读,就在于就诗品诗,没有知人论世。试想若学生们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有如下了解,也不至于闹笑话。

陆游,爱国诗人。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这首诗时是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的。由战地到大都市,明摆着去危就安、去劳就逸,可这并非陆游这位爱国志士的理想所在。所以这首诗表达的是陆游如下情感:

古诗词之主题思想

古诗词之主题思想
共同点:情感理解 不同点:形式不同, 注意: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小组合作:参考以下三则范例,你认为画面描绘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 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喜的赞叹。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 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 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2分)
《渔家傲·秋思》
D、表现出使者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
E、表现边塞壮观奇丽的景象 。(一般与其他情感并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咏怀诗:借景物和事件抒发作者不同的情感和认识。
A、表现诗人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观沧海》、《龟虽寿》、《望岳》、《登飞来峰》、《秋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行路难》、《浣溪沙(山下兰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切同情和愧疚之情)《泊秦淮》、《登楼》 《羌村三首》《江南逢李龟年》(对开元 鼎盛时期的怀念)
5、咏史诗:
A、借古讽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颂扬孙权的年少有为,讽刺了当 时南宋朝廷的无能,委婉的表示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心情。
B、揭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
《山坡羊·骊山怀古》
C、触景抒怀,表现作者忧虑民生,对广大人民同情。
写作背景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品读古诗情感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品读古诗情感课件
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景中悟情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总结
• 景物与作者心情一致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以下场景时的心情?
请再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以下场景时的心 情?
4.翠袖殷勤,多杯错落,玉手琵琶。(《折桂令•九日》张 可久)
课外拓展延伸
在部编教材中进行诗歌情感赏析,并阐述你的理由(5分钟)
当你推开了艺术的第一扇门时, 第二扇门也向你敞开了。 ——诗品家司空图
快速抓诗眼
送李端
卢纶 唐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快速抓诗眼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Leabharlann Baidu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景中悟情
春望

把握情 感,有 利于帮 助我们 读懂诗 歌

诗歌的 情感是 全诗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增加自 己的情 感体验
诗歌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抓诗眼 2.间接抒情:景物描写
诗眼 诗歌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词句。

品读古诗方法漫谈

品读古诗方法漫谈

品读古诗方法漫谈

第一篇:品读古诗方法漫谈

——品读古诗方法漫谈

读诗的两种方法

一、字斟词酌(一字字读,一词词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不能囫囵吞枣,必须字斟句酌,反复体会品味。

二、整体把握(站在整体语境的高度理解)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字。我们要想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要站在整体把握诗人创作诗歌的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够准确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意思。

整体把握诗歌该从何入手?

1、关注题目(包含了时间、地点、题材、情感等)

2、关注首尾句(联)(首句:点题目;尾句:显主旨)

3、关注表情、表意关键词

4、关注意象

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

7、关注熟悉的作者的概况(解释:经历、思想、风格)

8、关注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湖州歌(其六)

南宋

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释: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可以看出诗歌的主要情感,或者可以了解诗歌写作的主要内容。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传达了作者对春夜之雨的喜爱之情;王维的〈〈送元

二使安西〉〉,题目表明内容是写送别,那么按照常理应该写离别之情。

本诗则表明写的内容是有关湖州的诗歌

2.从作者入手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要尽量了解诗歌作者的身世,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他的创作倾向,他的作品的风格特点等。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艺术手法等。如果作者是杜甫,我们就要想到他身处唐朝由盛转衰之时,他的诗歌内容往往是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格调往往是“沉郁顿挫”;如果作者是陆游,就应该想到他的诗词内容往往是表现抗敌报国的情感。2.从作者入手本诗的作者是南宋的汪元量,并不出名。但我们知道他是南宋的诗人,就可以推测他的思想很可能是表达对国家命运衰微的的伤感----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南宋的时代主题就是诗人们面对国家命运残破伤感,而唐朝时代的主题主要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从注释入手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情感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情感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情感归纳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进行归纳和总结。

爱国主义情感

- 诗词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爱国主义情感浓厚。

- 反映了作者对国家荣誉、统一和繁荣的向往和追求。

- 描绘了民族英雄和红色革命的伟大历史。

自然美好情感

- 古诗词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递了对生命的热爱、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人生哲理情感

- 古诗词中反映了人生的苦短、人生的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思索和抱怨。

-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向往。

- 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爱情情感

- 古诗词中常常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悲伤、痛苦等复杂的情感。

- 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和美好,也有对爱情的期望和渴望。

- 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总结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涵盖了多种情感,包括爱国主义、自然美好、人生哲理和爱情等。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学生可以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心,对人生的思考和人格的塑造,以及对爱情的理解和尊重。

品读诗词的语言 感悟人生真谛(4200字)

品读诗词的语言  感悟人生真谛(4200字)

品读诗词的语言感悟人生真谛(4200字)

品读诗词的语言感悟人生真谛

现代语文语文教学研究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体验! 是人类精神园地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 是文学的源头! 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 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可是! 当代中学生感到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越来越遥远! 越来越陌生当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诗词从广大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时! 这是何等可怕可悲的事情我想! 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在我们中学的诗词教学中! 行为主义教学仍很有市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把学习者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被动反应! 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 它认为知识是客观的! 教师只需要通过 (刺激,%反应%% %强化’的模式把客观世界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因此传统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主要是被动地听记和机械地做题) 诗的感觉美* 意象美* 语言美以及教育任务则被置于脑后! 一切丰富多彩* 蕴含复杂的艺术形象抽象化* 理性化了! 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精粹* 活跃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被异化为通过高考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只是对现实暂时合理的解释与假设! 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 这些充当 (知识’的假设总是不断被否定! 或被不断出现的新假设代替) 建构主义强调认识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 把学习者看做信息加工的主体+ 并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3教师和学习伙伴4 的帮助! 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积极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以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崭新的诗词教学体系) 这个体系是对重个体轻合作* 重接受轻探究* 重结果轻过程* 重认识轻体验的行为主义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 以 (立人’为中心! 强化语文活动! 优化语文环境! 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变封闭的浯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去认识社会* 感悟人生* 塑造自己) 一* 反复吟诵涵咏! 创设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的情境汉语言文学讲审美* 体验* 感悟* 直觉! 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 钱理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秋思 张藉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时说“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这首诗看,诗 人用了几个寻常的动词 “见”“欲”“恐”,却包含了丰富的感 情。请选择其中一个动词,简要谈谈你的 感受。
• (1)秋风本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 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色,因而虽无形, 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看到一片凄 凉摇落之景,不免勾起相思之情。 • (2)写出诗人急于铺纸提笔,千头万绪却 不知从何说起的情态,充分写出诗人对亲 人的想念。 • (3)本来写完又担心遗漏了什么,表现出 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中华活页”
• 答: 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 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 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 有卖酒的地方就是家,这是一种借酒浇愁 的生活。为何忧愁?“明日又乘风去,任 江南江北。”原来作者想乘风任游江南江 北,而当时江北为金国所占领,到此占出 全词主题:江南虽好,而同样美好的江北 大好河山已经沦陷为异国的疆土。 • 这首词反映陆游面对大好河山,始终不忘 收复沦陷山河的爱国情怀。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一、观察作品中有否直接流露作者情 感的提示词,如 “悔”“悲”“愁”“喜”“愿”“ 但”“安”“岂”等等。
• • • • •
节妇吟 张藉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 唐宪宗时,藩镇割据,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拥兵 跋扈,勾结朝廷的官吏文人,图谋不轨。 • 李师道也想收买张籍,张籍特写此诗,以节妇 的坚贞不二自比,来表示对李师道的拒绝。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献诗以求引荐
• 离思五首· 其四 元稹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答题模式: • 1.本诗通过对( 感情。 • 2.本诗/本句运用( 了( )情感。 )的手法,抒发 )的描写(叙述、回 )的 忆),抒发(表现)了诗人(
10年全国卷
•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 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从军行 杨炯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叙写边塞的生活,反映建立军功的愿望. •
• • • • • •
咏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文人怜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 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1分),最 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 往(1分),及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
(1分)。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小重山· 端午
•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 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 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阳节以五彩丝系 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空惆怅”是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 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 内涵,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 抒发了作者的愁怀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 寞,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 诗人通过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得更加 直接、深沉有力。

•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切! • 表达了作者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肝胆沥沥,感人至深。

武陵春 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 表现对妻子矢志不移的爱念。
• 二、结合作者遭遇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揣摩作者暗示和所指,体会作者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常见提问方式:
•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思想情感? • 2.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3.从这句话当中,你读出了什么? • 4.从哪些地方看出诗中的“ 请简要分析。 ”(某种情感)?
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来自百度文库
• 抒发作者惜春之情。
四、观意象,品意境,感受氛围, 从中体悟作者寄托的情感。
P74 好事近① 陆游 •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 映一蓑新绿。 •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 去,任江南江北。 •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眼前景色之不堪、内心凄楚。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 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 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 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 形刀)。“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 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 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也烘托出来了。
三、把握作品的人物主要形象特点,如神态、 动作、心理描写等等,通过表象观照内心。
• 欧阳修《玉楼春》: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 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

摸鱼儿 辛弃疾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 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 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