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小学版
人教版小学文言文大全
一至六年级文言文
杨氏之子(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甚:很。②惠:智慧。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⑥曰:说。⑦未:没有。⑧设:摆设。
梁国有一位杨家的孩子,才九岁,却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应声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家的禽鸟。"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⑦洋洋:广大。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曲。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太好了,真像巍峨的泰山在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太好了,真像奔腾的江河向前!”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领悟他的心意。子期去世了,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就毁掉琴,一辈子不再弹琴。
学弈(《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人教版小学文言文大全
一至六年级文言文
杨氏之子(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甚:很。②惠:智慧。③诣:拜见。④乃:就,于是。⑤示:给……看。
⑥曰:说。⑦未:没有。⑧设:摆设。
梁国有一位杨家的孩子,才九岁,却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孩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应声回答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家的禽鸟。”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⑦洋洋:广大。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曲。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太好了,真像巍峨的泰山在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太好了,真像奔腾的江河向前!”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领悟他的心意。子期去世了,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就毁掉琴,一辈子不再弹琴。
学弈(《孟子·告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5 个生字。(重点) 2.能把文言文读正确,读出节奏,读懂意思,并能背诵。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róng
装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zhū
多
jìng
走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本文主要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不随小伙伴们摘 取道路边的李子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王 戎
起因:王戎与诸小儿游
不 取 道
经过: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一动不动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旁 李 结果:取之,信然——李为苦李
鲁班考徒弟 鲁班是大名鼎鼎的能工巧匠,他门徒众多。有一天,他 把门徒叫来说:“我准备考考你们,你们明天一清早就上我 家来吧。” 第二天,徒弟们一早就到了鲁班家,鲁班见了众徒弟, 手指着身旁的一堆梓木说:“我要考你们一个题目,你们用 这梓,做三天,要做得精。”说完,便离开了众徒弟。 三天以后,徒弟们都各自拿着自己精雕细琢的梓板,交 给师傅。只见每个作品都各具特色,生动形象的飞禽走兽, 婀娜多姿的花卉草木,十分引人注目。但是,鲁班看了没有 一个让他满意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
21 杨氏之子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 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 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1 杨氏之子
学习词语Baidu Nhomakorabea
liáng yì qín 梁诣禽
21 杨氏之子
指导朗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21 杨氏之子
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 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熟读了课文,大 体了解了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语文21 五杨年级氏之下子册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21 杨氏之子
导入新课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1 杨氏之子
助学资料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 (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 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 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 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 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知识归类
【出处】
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谈与逸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
【会认字】
戎竞诸
【会写字】
戎诸尝唯竞
【重点词】
理解词语: [竞走]争着跑过去。 [尝]曾经。 [信然]的确如此。[唯]只有。
【重点句】
1.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解析:这句话解释了王戎不动的原因,分析了李子为什么必定苦。通过描述能够看出王戎是一个聪明、心细、善于思考的人。
2. 取之,信然。
解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3.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解析:这句话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强调王戎的年龄,更能体现他有别于常人的成熟和聪明。
4.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解析:这句话描写了李树的繁茂,增加画面感,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李树果实对路人的诱惑,同时也说明王戎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跟风,不从众,做事善于观察思考。
【主题】
这则故事讲述了王戎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判断出路边的李树结的果子是苦的,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要盲从,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课文结构】
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要多观察、勤思考,不要盲从
此必苦李
【写法】
1.语言精练,蕴含哲理。
2.故事情节深刻,人物形象鲜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参考教材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参考教材理解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资料《世说新语》(精品)
《世说新语》资料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1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课件(共126张PPT)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是否能读好文言文的停顿。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 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 子必然是苦的,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第四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竹林七贤指的是_三__国___魏正始年间(240-249),嵇
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__七__人__。 因他们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__竹__林__之 下,肆意畅饮、纵歌,世谓“___七__贤__”,后与地名 __竹__林___合称。
第五步:提问题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七岁的王戎玩耍时看见路边 李树上果实累累,许多孩子都奔过去摘李子, 只有王戎通过判断没有去摘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善于思考,仔细判断。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路旁的李树果实累累,小伙伴们都去摘着 吃,而王戎却他认为李子是苦的,没有摘,那 么他说的对吗?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吧!
争着跑过去
只有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摘 代指李子
译文: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 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杨氏之子》课文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赏析: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梁国一个姓杨的孩子机智应对客人孔君平的故事。
首先,文章开篇就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特点——“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寥寥几字,既描绘出了孩子的年龄和籍贯,又突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接着,故事展开,孔君平来访,杨氏子的父亲不在家,于是孩子被叫出来接待客人。这里展现了古代家庭教育中的礼仪之道,即使孩子年纪小,也要学会待人接物。
然后,杨氏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看到杨梅,便借此开玩笑说:“此是君家果。”这是孔君平利用“杨”字的双关含义,既指杨梅,又暗指杨氏子的姓氏。
面对孔君平的玩笑,杨氏子并未慌乱,而是迅速回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既是反驳,又是反击。他同样利用了“孔”字的双关含义,既指孔君平的姓氏,又暗指孔雀。以此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的玩笑,既不失礼,又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生动有趣,通过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展现了中国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语言艺术和智慧,让人深感佩服。
《世说新语》读书心得小学通用6篇
《世说新语》读书心得小学通用6篇
提起中国最早历史价值最高的小说,你又会想到什么?告诉你,它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传奇――《世说新语》。这里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收集的《世说新语》读书心得小学,以下范文仅供参考,欢迎您的阅读与收藏。
《世说新语》读书心得小学精选篇1
刘墉的《世说新语2》之教育秘笈,在我的闲暇空余终于读完了,但久久地让我回味其间。娓娓道来的教育秘笈就像与读者对话,许多的困惑也随之渐渐明朗。书中对“新新人类”的理解,我亦颇有感慨。“他们可能动作不快,起床也不快,但他们的观念灵活、转变得快、适应得快。”一点没错,就拿我女儿来说,看似动作很慢,起床时叫来喊去的,但是对社会的进步事物说起来让人又另一种看她的眼光。她学了法语后,了解了一些法国风情,就餐时,便侃侃道来;去了趟日本,就会告诉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一点点的不适应;有时还时不时地评论一下某些社会现象。这就是“新新人类”。当然,书中谈到的很多的观点,我都很赞同。我自己也是教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好像自己的教育方法越来越局限了,方式越来越单一了,因此,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常常思考自己的教育成败,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寻求适合我孩子的教育方式。读了这本书,对我颇有启发,中国的家长对孩子太多的设想和规矩,于是束缚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当然或许是某个衡量的标准,使家长没有办法选择,只有听之任之。想想现在的青少年犯罪,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网络问题少年,我们做家长的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需要我们家庭的.帮助和协调,是非常需要与学校老师经常的沟通。有的家长常常认为学校老师如何如何,却没有问问自己的责任尽到了没有,总是以为,孩子到学校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个体成长的空间是极其重要的,能够暴漏出他内心深处最底层的东西。
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
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
教科版《《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世说新语》二则》电子课文
快乐读书屋七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多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简短的语言记述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品质。读一读下面的二则短文;想一想,短文揭示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宋)刘义庆
管宁、华歆(_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华歆一起在园里给菜地锄草,看见地上有一个铜钱。管宁照旧挥锄,与见了瓦块石头没什么两样;华歆捡起来又丢掉了。两人又曾一起读书,有一高官乘华丽的车路过门前。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下书去看。管宁把坐席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注释】
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郡(今山东泰山东部)人。
华歆:字子鱼,东汉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
共:一起,一同。
锄菜:给菜地锄草。
不异:没有什么不同。
席:古人的习惯是在地上铺席,坐在上面谈话、读书或做其他事。
乘轩冕:乘轩戴冕。轩,古代一种前高后低、顶上有帷幕的车;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所戴的帽子。
废书:扔下书本。
王戎(rng)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和几个小孩一起玩。看见路边李树上李子多得压弯了树枝,其他小孩都争先恐后去摘,唯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答:树在路边却仍有那么多李子,这李子必定是苦的。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小学古文阅读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小学古文阅读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
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资源
《杨氏之子》教学资源
世说新语 - 南朝时期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精美课件
不动
其他孩子
王戎
结合文中第三句话,你能揣摩出其他孩子 和王戎的心理吗?
其他孩子
王戎
哇!路边居然 有这么多李子,快 点摘下来尝尝!
李树就长在路 边,这么多李子竟 然没人去摘,想必 这是苦李!
王戎怎么知道李树上的果实是苦的?
树 果甜 在 道 旁 果苦
人皆取之 人不取之
无果 多子
“取之,信然。”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课后作业 课后读一读《世说新语》里其他的小故事。
——[春秋]韩愈
学业的精进出于勤奋,而荒废于游荡玩乐; 为人做事的成就出于思考,而败坏于因循随便。
课堂练习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尝:①辨别滋味。②经历。③曾经。 ·尝与诸小儿游( ③ ) 2.信:①确实,果然。②诚信。③信件。 取之,信·然( ① )
二、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树上果实累累,压 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 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课文精讲
在道边游玩看 见了什么?
李树是什么样的?
看道边李 树多子折枝。
课文精讲
王戎与诸儿的做 法一样吗?
唯戎不动。
课文精讲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参考教材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参考教材理解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杨氏之子》课文原文及赏析《杨氏之子》课文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赏析:
《杨氏之子》是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短文,主要描述了梁国一个九岁的杨姓孩子的聪明才智。
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人物和其特点。接着,故事以孔君平拜访杨氏子的父亲为引子,父亲不在,杨氏子被唤出接待客人,展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
在招待孔君平的过程中,杨氏子为他设果,其中有一种水果是杨梅。孔君平借此机会,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此是君家果。”这是一句巧妙的双关语,既指杨梅是杨家的果实,又暗示杨氏子与杨梅有某种联系。而杨氏子的回答更是机智绝伦,他立即回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也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回答了孔君平的话,表示自己并未听说孔雀是孔家的家禽,另一方面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反驳了孔君平的玩笑。
整个故事通过一次简单的对话,展示了杨氏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敏反应,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中的智慧和幽默元素。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选读(小学版)
1、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
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若令:如果。②尝:曾经。③瞳子:瞳孔。④语:对……说。⑤然:这样。⑥戏:玩耍,嬉戏。
【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①尝月下戏()②人语之曰()
③极明邪()④不然()
(2)翻译下面句子。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
2、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顾悦:晋代名士,字君叔,今江苏武进人。②简文:简文帝,名司马昱(公元320~372年),字道万。)(东)晋元帝少子。③蒲柳:即水杨,枝叶易凋。⑤弥:更加的意思④而:但是⑥何以:为什么
【蒲柳之姿】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体质衰弱,是客套之言;亦用来暗喻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练习】
(1)选出下面括号里词语不是爱称的一项()
A.(卿)何以先白
B.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C.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D.(爷娘)闻女来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喻指。
(3)顾悦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格,结合文意回答。(3分)
3、谢太傅⑴寒雪日内集⑵,与儿女⑶讲论文义⑷。俄而⑸雪骤⑹,公欣然⑺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⑻?”兄子胡儿⑼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⑽。”兄女曰:“未若⑾柳絮因⑿风起。”公大笑乐⒀。即公大兄无奕女⒁,左将军王凝之⒂妻也。(《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⑴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ǎ)(现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⑵内集:家庭聚会。⑶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⑷讲论文义:谈论诗文。⑸俄而:不久,一会儿。⑹骤:急(速),紧。⑺欣然:高兴的样子。
⑻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⑼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⑽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⑾未若:比不上。
⑿因:凭借。⒀乐:通“悦”,形容高兴的样子。
⒁即:是。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⒂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公欣然曰( )即公大兄无奕女(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①。王曰:“文
王之囿,与众共之②。池鱼复何足惜!”(《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王安期:王承,字安期,累迁东海内史(掌管太守职务)。纲纪:主簿(主
管府中事务的官)。解释加点词语(4分)
【练习】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A王安期为.东海郡() B纲纪推之.()
C文王之.囿() D池鱼复何足.惜()
2、翻译句子(4分)
A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
B文王之囿,与众共之。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安期的性格特点(3分)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③。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陈太丘:陈寔。期:约定时间。日中:中午。②委:抛弃。③引:招引;
拉。
【练习】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2分)
元方入门不顾
(2)解释句中
划线的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③相委.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这个小故事一共写了几个人?分别归纳人物(两个)的性格特征。(4分)
6、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
(1)嵇中散:指嵇康,嵇康曾做中散大夫。嵇康因为吕安被捕受到牵连,遭到钟会诬陷被杀。
(2)东市: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判死刑的人,后以东市为刑场的代名词。(3)广陵散:古琴曲名。(4)袁孝尼:袁准,字孝尼。
(5)靳:吝惜。(6)文王:指晋文王司马昭。(7)寻:不久。
【练习】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A神气
..不变() B索琴弹之.()
C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D请以为.师()
(2)给下面句子断句(短两处3分)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3)翻译句子(4分)
A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
B文王亦寻悔焉。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嵇康的形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