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数据统计
二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数据统计二年级数学:认识简单的数据统计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孩子们开始接触简单的数据统计。
这是一个引导他们了解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概念的关键阶段。
通过教授他们如何收集数据、制作图表和进行基本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二年级数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数据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数据统计的第一步。
在二年级中,孩子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地观察和问题调查来收集数据。
比如,他们可以走进教室,询问同学们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收集信息以及整理数据。
2. 数据整理在收集了数据后,下一步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二年级的孩子们可以使用简单的表格或图表来整理数据。
比如,他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条形图,将不同动物的喜好数量进行可视化展示。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每种动物的喜好程度。
3. 数据分析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孩子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他们可以回答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问题,比如“哪种动物最受欢迎?”或“有多少学生选择狗作为他们最喜欢的动物?”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孩子们可以运用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推断。
4. 数据表示除了条形图,孩子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图表形式来表示数据,如饼图或折线图。
这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例如,他们可以制作一个饼图来表示不同季节的天气情况,或者制作一个折线图来展示一周内温度的变化。
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5. 数据应用数据统计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数学的概念,它也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在二年级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将数据统计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记录每天花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学会数据统计的技巧,还可以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简单的数据统计为二年级的孩子们打开了数学世界的大门。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字的认识和运算1.自然数:从1开始的数,用于计数。
2.数数:根据自然数的顺序数出若干个数。
3.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顺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4.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
5.加法: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加法的口算技巧。
6.减法:理解减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减法的口算技巧。
7.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之和。
8.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乘法的口算技巧。
9.运算的顺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二、数的计量和单位换算1.长度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掌握长度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换算: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
3.重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掌握重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4.重量的换算: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5.容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掌握容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6.容量的换算:掌握不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升=1000毫升。
三、几何图形1.点、线、面的认识:认识点、线和面的基本概念。
2.直线、曲线和折线:认识直线、曲线和折线的特征和区别。
3.角:认识角的基本概念,如直角、钝角、锐角等。
4.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
5.圆形和半圆:认识圆形和半圆的特征和属性。
6.排列和组合: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应用于简单的问题求解。
7.对称和平移:识别图形的对称性和进行简单的平移。
四、数据处理1.数的分类和排序:根据给定条件对一组数进行分类和排序。
2.图表的认识:认识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通过实际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图表或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信息。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文章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那个物体的长度确实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能够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总复习:5、统计)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总复习:5、统计)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的总复习,主要内容涵盖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回顾第九单元所学的统计内容,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表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常见的统计图表及其分析。
2.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并运用统计学中的概念与方法,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 Warm-up(热身)•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第九单元所学的关于统计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复习。
2. Presentation(呈现)•通过教师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数据、调查等,并展示不同的统计图表,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呈现形式。
3. Practice(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实际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训练学生的能力。
4. Application(应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从班级中收集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表,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5. Summary(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统计学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困难,学生对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较弱。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结束本节课的总结是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统计学内容的总复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教师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0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在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可以采用举手、投票等不同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知识点02:统计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考点01:数据整理与收集【典例分析01】四年级有3个班进行体检,四(1)班站了6列,每列8人;四(2)班站了7列,每列7人;四(3)班站了5列,每列10人。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问题。
(1)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多少人?(2)四(3)班比四(1)班多多少人?【分析】(1)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7乘7算出四(2)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加即可。
(2)5乘10算出四(3)班人数,6乘8算出四(1)班的人数,再把两班人数相减即可。
【解答】解:如表:=48+49=97(人)答:四(1)班和四(2)班一共有97人。
(2)5×10﹣6×8=50﹣48=2(人)答:四(3)班比四(1)班多2人。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01】张老师对一(2)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进行了统计。
(每个人只选一种)(1)填一填,涂一涂。
苹果的人数最多,西瓜的人数最少。
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多少人?【分析】首先根据香蕉的数量完成统计图即可;(1)根据统计图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填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可知,喜欢苹果的人数最多,喜欢西瓜的人数最少。
喜欢桃和香蕉的人数一样多。
(3)用喜欢苹果的人数减去喜欢西瓜的人数解答即可。
【解答】(1)(3)12﹣8=4(人)答:喜欢苹果的比喜欢西瓜的多4人。
故答案为:12,8,10;苹果;西瓜;桃;香蕉。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统计知识,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变式训练02】下面是三(一)班全体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况(每人限选一种),请你完成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2.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记录数据的方法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2.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 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例题1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规避策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易错点2统计数据时重复统计例题2判断: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小芳对全班4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个季节;调查的结果如下表: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小芳一共调查了45人,但8+7+23+8=46人,说明调查时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规避策略: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二单元知识归纳1、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2.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3.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2、除法1.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2.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 没有正确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及要求;例题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是正确的把分法正确的下面画上“”;错误答案:第二种下面画;正确答案:第三种下面画;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理解题意;题中要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也就是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该是4个;第一幅图没有平均分,不合题意;第二幅图虽是平均分,但分成的是2份,也不合题意;只有第三幅图是正确的;规避策略:解决平均分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分成几份,二是要让每份同样多;易错点2没有弄清每份数和份数;例题2有6个,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在圈上圈一圈;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没有按照要求平均分,错把每份的个数当成了分成的份数;6个每2个一份,可以平均分成3份,每个圈里应该有2个;规避策略: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时,要分清每份的个数和分成的份数;易错点3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判断:根据每一道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的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合在一起是3人,而不是2人;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易错点4 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找出隐含的信息;把12张画片分给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张错误答案:12÷2=6张答:平均每人分6张;正确答案:2+1=3人12÷3=4张答:平均每人分4张;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合在一起是3人,而不是2人;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三单元知识归纳1、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2、平移现象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2.通过平移能够相互重合的图形的特点: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够相互重合;3、旋转现象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4、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 没有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例题1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错误答案:①②④⑤正确答案:①②④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第⑤个图形的判断错误;第⑤个图形是平形四边形,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它不属于轴对称图形;规避策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对折,只要有一种情况能完全重合,就可判断其为轴对称图形;易错点2没有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例题2填空:汽车车轮的转动是现象;错误答案:平移正确答案:旋转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汽车车轮是绕着轴心做圆周运动的,因此是旋转现象;规避策略: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是平移现象,而汽车车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易错点3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例题3判断:风车转动10圈后变小了;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无论风车转动多少圈,它的大小都不会发生改变;规避策略:物体在做旋转运动时,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四单元知识归纳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2、用除法知识解决购物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提取数学信息,找到已知条件,明确问题,再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解决问题并验证答案;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 计算时,不能正确选用乘法口诀;例题1为下面的除法算式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诀;45÷9 54÷9 45÷5 54÷6A.五九四十五B.六九五十四错误答案:A A B B正确答案:A B A B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混淆了乘法口诀“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计算45÷9和45÷6时,要想口诀“五九四十五”;计算54÷9和54÷6时,要想口诀“六九五十四”;规避策略:在9的乘法口诀中,有一些积比较相近,用口诀求商时要注意区分;易错点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选择有用的信息;例题2有40瓶可乐,32瓶橙汁;每8瓶可乐装一箱,这些可乐能装多少箱错误答案:32÷8=4箱答:可乐能装4箱;正确答案:40÷8=5箱答:可乐能装5箱;错点警示:此题选错了条件,要把可乐装箱,却错误用橙汁数量除以每箱可乐的数量;要求可乐的箱数,应该用可乐的数量÷每箱可乐的数量;规避策略:要根据所求问题恰当地选择已知条件;易错点3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例题3明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8棵树,一共跑了56米,你知道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吗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错误答案:56÷8=7米正确答案:56÷8-1=8米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忽略了从第1棵树第8棵树之间有7段间隔这一隐含条件,误以为此处共有8段间隔;规避策略:审题要仔细,不要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五单元知识归纳1、乘除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中间问题”,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 同级运算中,没有掌握运算顺序;例题1计算:36-27+3 18÷2×3错误答案:36-27+3 18÷2×3=36-30 =18÷6=6 =3正确答案:36-27+3 18÷2×3=9+3 =9×3=12 =27错点警示:这两道题都错在运算顺序颠倒了;第1题应先算减法;第2题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规避策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易错点2没有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两种情况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2判断:在混合运算中,一定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忽视了是否含有小括号,如果运算中含有小括号,无论小括号里面是什么运算,都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规避策略:在计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易错点3没有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397-57+26错误答案:97-57+26=40+26=66正确答案:97-57+26=97-83= 14错点警示:此题错在运算顺序错误,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规避策略: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易错点4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没有使用小括号;例题4张奶奶家养了4只黑兔,8只白兔,把这些兔子平均放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放几只错误答案:4+8÷4=4+2=6只正确答案:4+8÷4=12÷4=3只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列综合算式时没有使用小括号;这道题应先用加法求出一共有12只兔,再用除法求出每个笼子放几只;所以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把4+8用小括号括起来,才能保证第一步算加法;规避策略: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作用;六单元知识归纳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余数:当平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下的数叫余数;2.有余数的除法: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3.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即余数<除数;3、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先写竖式除号,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里面和外面,在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4、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利用和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5、租船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6、周期问题1.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2.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1 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不能正确配带单位名称;例题1有27个苹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错误答案:27÷5=5袋……2袋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正确答案:27÷5=5袋……2个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错点警示: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规避策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时,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2 没有掌握除法算式中商是一位数中商的书写位置;例题2用竖式计算;35÷5=错误答案:35÷5=7正确答案:35÷5=7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商的书写位置;商7表示7个一,应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规避策略:在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应写在被除数个位上的上面; 3 余数大于除数;例题3用竖式计算;29÷7错误答案:29÷7=3 (8)正确答案:29÷7=4 (1)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商小了,导致余数8比除数7大了,应该把商加1再除;规避策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比除数小;4 没有掌握租船问题的解答方法;例题434名同学准备坐船游玩,每条小船最多坐5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小船呢错误答案:34÷5=6条……4名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小船;正确答案:34÷5=6条……4名6+1=7条答:他们至少要租7条小船;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租船问题的解答方法,忽略了剩余的4名同学也要租一条小船;规避策略:在解决“租车船”“装载”等问题时,计算后如果有余数,用“商+1”求得的结果才是所求问题的答案;5 不能根据具体问题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例题5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错误答案:38÷7=5件……3个5+1=6件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正确答案:38÷7=5件……3个答:38个扣子可以钉5件上衣;错点警示: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剩余的3个扣子不够钉一件上衣,应该舍去,因此不能用“商+1”表示结果;规避策略:解决钉扣子等选择材料的问题时,如果计算后有余数,要把余数舍去,把商作为最后的答案;七单元知识归纳1、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1.常用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数位的顺序: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1.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10000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3.10000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3、用算盘数数和记数1.算盘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4、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5、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6、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直接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7、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未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8、估算解决带钱“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把已知数估成整千、整百或整十的近似数,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解决;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1 没有掌握数的组成;例题1填空:8个一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错误答案:88正确答案:808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数的组成;“8个百”应该在百位上写8,“8个一”应该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没有数,要写“0”占位;因此,这个数写作808;规避策略: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 没有正确理解数位的意义;例题2判断:727中的两个“7”表示的意义相同;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数位的意义理解有误;百位上的“7”表示7个百,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规避策略: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代表的意义不同;3 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例题3光明小学大约有4257人;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题中有“大约”二字,后面的人数就不应该是准确数;规避策略:万以内的整数的近似数一般是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也可以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4 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例题4计算:800+700=错误答案:800+700=150正确答案:800+700=1500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800是8个百,700是7个百,8个百加7个百是15个百,15个百是1500;规避策略:整百数相加时,得数末尾至少有2个“0”;5 没有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例题5比较大小:3029○774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首先是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3029是四位数,而774是三位数,所以3029一定大于774;规避策略:整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小的大;八单元知识归纳1、认识克及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表示,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2、认识千克及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2.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秤称物体重量时,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千克;3.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盘秤、弹簧秤、体重秤;3、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在估算质量时,要联系生活实际;2.在进行计算时,要把质量单位化统一后再计算;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1没有正确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例题1选择:一包洗衣粉重1000 ;A.千克B.克错误答案:A正确答案:B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在选择质量单位时一定要明确: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要在头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直观认识,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物品和所给的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规避策略:选择质量单位时,可以以1个2分硬币约重1克,2袋盐重1千克为基准,以此建立质量观念;2 没有掌握比较质量的大小的方法;例题2填“>”“<”或“=”;6千克6000克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是关于数量的比较,不但要看具体的数,还要考虑单位名称;此题错在比较时,直接看数比较大小,没有考虑单位;应该先把6千克化成6000克,或者把6000克转化成6千克,统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规避策略:比较质量的大小时,如果单位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大小;如果单位不同,应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九单元知识归纳1:三个事物简单推理1.对三种事物进行推理判断时,要找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后再判断;2.三种事物之间的推理可以借助连线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2:方格中填数的简单推理在方格里填数时,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里应填的数;依此类推填下去,就能把方格里的数填完整;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1 不能根据已知信息,作出正确的推理;例题1填空:下面三位同学每人拿着一种水果,分别是桃、香蕉、梨;小丽拿的是 ,小芳拿的是 ;错误答案:香蕉梨正确答案:梨香蕉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把答案填反了;如果小丽拿的是香蕉,则小芳拿的一定是梨,与已知条件不符;小强拿的是桃,小芳拿的不是梨,就一定是香蕉;因此,小丽拿的是梨;规避策略:在进行推理时,要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应好,不要弄混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二年级数学下《统计 统计表》_2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理解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点,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准确地实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持续培养动手实践水平和独立思考水平,并增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目标:(一)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二)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实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实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和整理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和重要的学科,而数据收集和整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变化和规律,提高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二年级数学中关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一些知识点:1. 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指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得到的信息。
数据可以是数字、图表、文字等形式。
2. 数据的分类数据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描述性质或特征的数据,如颜色、形状等;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如重量、长度等。
3. 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收集。
观察是指仔细观察事物并记录相关信息;实验是指通过设立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来收集数据;调查是指通过提问、访问等方式向他人收集数据。
4.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处理才能更好地利用。
数据整理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分组等操作;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进行统计、平均数计算、图表绘制等分析操作。
5. 数据的图表表示数据可以通过图表形式来进行直观的表示,常见的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条形图可用于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或大小;折线图可用于显示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饼状图可用于显示事物所占比例等。
6. 数据的统计指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统计指标。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最大值、最小值、范围、平均数等。
最大值是指数据中的最大数;最小值是指数据中的最小数;范围是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平均数是指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7.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收集和整理好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推测未知情况。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如统计学生的身高情况、分析某种食物的喜好程度等。
数学中数据收集和整理是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排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2)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3)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4)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6)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8)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0)第八单元克、千克 (13)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15)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晴天雨天阴天天气名称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加法与减法在二年级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符号。
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算式的认识:学生需要认识到加号和减号的作用,以及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学生需要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例如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减法原则,以及加减法的优先级等。
3. 加法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统计班级人数等。
4. 减法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统计班级人数变化、计算剩余时间等。
二、乘法与除法在二年级数学中,乘法和除法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流利地背诵和运用乘法口诀。
2. 乘法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买多个相同商品的总价、计算总时长等。
3. 除法的认识:学生需要理解除法的含义及其与乘法的关系,并能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除法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利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平均分配食物、计算人均消费等。
三、分数的认识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开始接触分数的概念,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分数的认识: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分母的概念,并能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示和比较。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生需要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例如判断1/2和2/3的大小关系。
3. 分数的简化和扩展:学生需要学会简化和扩展分数,例如将2/4简化为1/2,将3/5扩展为6/10等。
4.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学会进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在二年级数学中,学生需要认识各种图形,并学会进行分类和比较,以下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 基本几何图形:学生需要认识直线、曲线、圆、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图形分类:学生需要学会按照形状、边数等特征进行图形的分类,例如将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
小学数学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
小学数学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小学数学: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数据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事物的信息和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技能。
通过统计和表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学会观察、整理和分析数据,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数学中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1. 什么是统计统计是指对一组或多组数据进行观察和整理,以获得有关数据集合特征的数值描述。
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信息、发现规律和做出推断。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常见的统计方法,如频数、众数、中位数等。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进行统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实验等方式进行。
然后,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统计和分析。
整理数据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使得数据更加清晰明了。
3. 图表的应用图表是一种直观和有效的方式,用于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图表有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规律,进而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4. 认识常见的统计指标在统计数据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要认识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标,如频数、众数、中位数等。
频数是指某个数值在数据中出现的次数,众数是指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5.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学习统计和表,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例如,通过统计一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人们的喜好和偏好;通过统计某种商品的销售量,我们可以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小学数学中认识数据的统计和表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环。
通过统计和表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学会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据,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专题三:统计(复习课件)-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核心考点集训(沪教教版)
l 典型例题
1.下面是小明收藏图书情况的统计结果,请你根据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并填空。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作文书
(1)完成统计表。
种类
故事书 科技书
本数(本)
9
8
(2)四种书中,( 故事书)的本数最多,是( 9
漫画书 作文书
4
3
)本,四种书一共有(
24 )本。
l 跟踪练习
二(3)班选举班长,要从张丽、王强和孙伟这3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下
10
9 8 7
l统计项目有__飞__越__地__平_、线 创__极__速__光__轮_、 __旋__转__木__马_、
6
小__矮__人__矿__车、_探__险__家_、独木舟
5
__小__飞__象_____。
4
3
2
1
0飞
创小旋 小
探
越
极矮转
飞
险
地
速 人 木马 象
家
平
光矿
独
线
轮车
木舟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 10
9
8
7
6
5
4
3
2
1
0飞 创小旋 小 探
越 极矮转 飞 险
地 速人木 象 家
平 光矿马
独
线 轮车
木
舟
这张条形统计图统计的是 _二_(__1_)__班__最__感__兴__趣_ _迪_士__尼__游__乐__项__目__情__况。
考点综合练习
l 考点综合练习
小丁丁记录了班级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 怎样一眼看出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呢?
1 0 植物园 海洋 博物馆 游乐园 科技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符号。
认识1-100之间的整数。
2.用数目读出0-100的数字。
3.认识顺序数:指出给定的数在1-100之间所处的位置。
4.认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数的合成:将两个数按顺序放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2.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多个部分,找出所有的组合。
三、算术运算1.加法:认识加号、加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2.减法:认识减号、减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
3.加减法混合运算: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四、数的整理与比较1.数的整理:将一堆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五、数的运算规律1.数的两种表达形式:用数字和用物体表示数。
2.数的交换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交换运算顺序不改变结果。
3.数的结合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括号的位置可以改变。
4.数的分配律:乘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六、几何图形1.认识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图形的边与角:认识图形的边和角。
七、长度与重量1.长度的认识:认识厘米、米,比较和测量长度。
2.重量的认识:认识千克、克,比较和测量重量。
八、时间1.小时与分钟: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学习读钟。
2.时间的先后:比较时间的先后顺序。
九、数据收集2.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和处理数据。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共计1200字以上。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涵盖了多个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运算、几何图形与测量、统计与概率初步概念、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以及数学思维与创造力培养。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1.数字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阶段,将学习0至9的数字认识,掌握数字的顺序、大小和书写。
此外,学生还需学会数字的拆分和组合,为后续的运算打下基础。
2.加减法的运算学生将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同时,学生还需学会使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3.乘除法的运算在乘除法方面,学生将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乘除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运算顺序和法则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包括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等。
这将为后续学习复杂运算打下基础。
三、几何图形与测量1.平面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立体图形的认识在立体图形方面,学生将认识球、立方体、圆柱、圆锥等基本几何体,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3.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学生将学习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简单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如求矩形面积、圆面积和圆柱体积等。
四、统计与概率初步概念学生将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
此外,他们还将初步接触概率概念,如单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
五、应用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将学习运用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数学思维与创造力培养教材通过丰富的数学游戏、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年级数学 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一、数的概念与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比较大小、量化度量的概念。
2. 数的表示方法:手指表示、数字符号表示、表格表示等。
3. 数的认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
二、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1. 加法:两个数的相加,表示两个数共有多少。
2. 减法:两个数的相减,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差。
3. 乘法:两个数的相乘,表示某个数的倍数。
4. 除法:两个数的相除,表示某个数几等分。
三、数的排列与组合1. 数的排列:是指将一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
2. 数的组合:是指从一组数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数进行组合。
四、量的认识1. 量的概念:量是指物理环境中能够被观测、测量、比较的属性。
2. 用量数表示量的大小:长度、质量、容积、时间等。
五、时间和日历1. 认识时间:概念、表示、表达时间、时间段。
2. 时间之间的转化:时、分、秒之间的转化。
3. 日历的认识:年、月、日的概念与表示;一年中的月份、星期的顺序。
六、图形的认识1. 图形的概念:由线段、直线和曲线等构成的几何形状。
2. 常见的二维图形:点、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圆等。
3. 常见的三维图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七、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了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
2. 分数的表示方法:经过分析、计算,将数分别表示为分子与分母的值。
3. 分数的意义:从部分到整体的关系,常用于表示有限小数和比例。
八、重量和长度的认识1. 重量的认识:是指物体在地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的概念,单位是千克、克、吨等。
2. 长度的认识:是指物体一条线段的长度,单位是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等。
九、陈述命题的真假1. 陈述命题:具有明确意义的陈述叫做命题,如“1+1=2”这是一个命题。
2. 命题的真假:真命题是指陈述的内容正确,假命题是指陈述的内容错误。
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整理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读统计图表-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表》知识要点
教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认知
1、条形统计图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1格代表1个单位。
2、例
时间/年
1985
1990
1995
2000
电话/部
18
160
350
1300
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5年统计一次,第二行是安装电话的数量,电话数量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
运用
选择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完成相应的问题。如:1985年18部,1990比1985年多142部……
1、看图表及问题。
2、选择相关信息。
3、解答问题。
创新
(函数思想)物与量的对应
1、看:统计图。
2、说:横看与竖看的数据分别表示是什么?注意一一对应。
3、做:完成相应的问题。
借助统计图或表完成相应的问题。
表达
1、1格代表一个单位,几格就代表几个单位。
2、表述统计图中实物与对应的数量。(见上例)
1、看统计图。
2、说图中的信息。(实物所对应的数量)
说统计图的信息,充分理解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整理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愉快二年级数学统计表与统计图知识点统计表(一)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一)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知识归纳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统计表
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分类
1、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
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同类热门::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九九乘法表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数学空间与图形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二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知识归纳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统计表
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
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统计图
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分类
1、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
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
数。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精选公文范文--------------------------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统计知识归纳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同类热门::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九九乘法表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数学空间与图形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二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选公文范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