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会记事》教案分析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通过经典课文《散步》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在课堂授课中学会根据文章中心,详略安排材料。
二、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初中) 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本课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学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通过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使文章更吸引人。
六、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2、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知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 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 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 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为难、后悔、冒失、激动、生气、畏 惧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环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 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领会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 的重要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 认真视察、体验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 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写作的素材来 源于生活,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赞扬;一些事情却让人留下深刻的 教训。我们把这些事情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 章就是叙事作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记事的作文。(揭示课题)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点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应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 基本完成。
通过这堂课,学生到达了学会视察,感受生活;提炼有意义 的素材,写最熟悉的生活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写作与生活的关 系,知道了视察、感受、提炼生活的重要性。所有的学生都敞 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写作还算成功。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 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一等奖创新教案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第二单元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运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写出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记事方法,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把一件事说清楚。
2.在条理清楚的叙事基础上,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写出感情。
三、教学难点1.抓住细节,锤炼语言。
2.表达生动贴切,写出真情实感。
四、教学方法1.语言品析法2.合作探究法3.写作训练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简单叙述过渡,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在做事、听事、学事、写事中享受着平凡生活的美好,经历着生活中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追求,不断成长与进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散步》一文,学习如何记事,练好写作基本功。
环节二:请同学熟知教学目标。
(二)抓住思路,梳理思路环节一: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画出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的段落或句子。
请同学回答。
解答:作者一家去散步,在选择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和犹豫中,决定走小路。
环节二:抓住要素,梳理思路散步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作者为了把“散步”这件事叙述清楚,写了哪些内容?请同桌讨论交流,并填写PPT出示的表格。
1.让我们一起分析,学生边说,教师指着课件边展示。
2.出示填写的表格让学生对照检查,重点交流提问“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经过出现矛盾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解决矛盾“我”陷入两难。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
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结果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明确交代清楚“六要素”是完整叙事的基础。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表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模板第【2】篇〗七年级语文教案:《学会记事》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教学目标1. 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2. 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难点: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3. 教学用具4. 标签1.导入:各位同学,你们都过得快乐吗快乐的,请举手!(请某位同学开始统计人数)不快乐的举手!不知道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举手!(请统计者念出数据)可见,快乐和不快乐的都占极少数,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肯定自己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今天,我们就围绕“快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和写作。
(板书:快乐)2.现在,就请几个觉得快乐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别忘了把快乐的原因讲清楚。
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想象一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和滋味。
3.各位同学现在是不是都很想把自己经历过或耳闻目睹的难忘一乐讲给大家听呢那么,为了你的描述更精彩更有条理,还请大家耐住性子,把它们用文字或者简笔画表现出来吧。
请大家尽可能描写出快乐的个性化表现形式。
写画好后,可别藏着,一定要让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4.分享了几个同学的难忘的快乐之后,有的同学一定很想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快乐或不快乐吧那么就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在本子上写一写。
然后分析一下这个原因对你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你愿意继续享有这种快乐呢还是陷在这种不快乐中不愿自拔最后说说你的打算。
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板书:快乐5.我们了解了几位同学的心情,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快乐,关注了某些同学的苦恼。
我们也就更能明白,我们同龄同学之间可以有许多的共鸣,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叙事完整,中心明确。
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
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
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②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③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④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叙述事情要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事的结构和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记事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事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3. 记事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
4. 记事的语言:生动、形象、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记事具有条理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记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编写一个记事短文。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记事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记事的技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记事短文的编写。
3. 师生互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表达事物。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事要素、结构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优秀文章: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记事文章,用于实例分析。
3. 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学生作品的准则,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编写记事短文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_教案
在上完这节“学会记事”的课程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节课让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必须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成功的。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记叙文的学习状态。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播放相关视频、讲述有趣的生活片段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记事方法和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作者的情感与观点;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有序、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今后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作文符合语法规范。
举例: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正确使用标点,避免出现错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分钟)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2. 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3.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记事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
2.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将生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记事文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认识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
4. 实践指导:布置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任务,引导学生将生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写作心得,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记事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生活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内容完整,结构清晰;(2)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恰当;(3)能够真实地表达生活感悟。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提供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阅读、欣赏,提升写作水平。
2. 写作训练:定期进行记事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相互交流、学习。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2)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3)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记事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生活感悟。
初中学会记事教案
初中学会记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方法和技巧。
2. 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
3. 观察生活,选取素材。
4. 写作练习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启发引导:教师通过讲解、示例,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选取素材。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然后进行写作练习。
3. 修改提高: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记事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选取素材。
2. 示例法: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
4. 写作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进步。
2.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热爱写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目:记事文写作指导书籍。
3. 网络资源:生活点滴、新闻事件等。
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示例,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选取素材。
2. 讲解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教师讲解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示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记事文的结构和要求。
4.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修改提高: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教师进行指导。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优化思维提文质细节描写抒真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教学设计【链接课标】1.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2.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清楚,完整记叙一件事,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2.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3.培养发现美、记录美的能力,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记叙事件;2.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锤炼语言,在评价修改后进行作文升格。
【学情分析】1.《学会记事》写作练习位于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以记叙一件事为主的记事类作文,而本课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初步学习较为复杂的记事类作文。
除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之外,还要注意六要素的安排要详略得当,加入适当的描写及表达情感的句子,让文章更有可读性。
2.通过本次作文训练,力图唤醒学生思维,克服构思行文中僵化窄化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依据《预习任务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明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事情的能力,使句子通顺、连贯。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事件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习惯,提高写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2. 记事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3. 细节描写在记事文中的运用。
4. 修改与润色记事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事文的基本要素、结构与写作方法。
2. 难点:细节描写在记事文中的运用,以及修改与润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事文的要素、结构与写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文,学习细节描写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互相评改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激发写作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记事文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事文,学习细节描写技巧。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完整性。
5. 互动评改: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7. 作业布置:修改本次写作,准备进行下一节课的分享。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生活中的点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分享和学生互评,了解学生对记事文写作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结合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评估他们对记事文基本要素、结构与写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记事文的的基本要素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通过优秀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节描写在记事文中的重要性。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1.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2.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如同翻动的书页,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探索。
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我们心灵的夜空。
学会记事,就是学会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化作文字,永久珍藏。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新课教学(一)学习方法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三、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会记事》教案分析.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会记事》教案分析◎教学目标: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亮日记:呈现问题,学策略谈话导入。
最近老师读到一位同学的日记,你帮看看,她写得怎么样啊?内容是这样的——屏显:今天,一只虫子在我们旁边飞。
雯雯被吓得半死。
我捉住虫子,把它扔到外面去了。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件事小而有趣,一方面体现雯雯胆小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作者对同学的关心。
值得一写。
人物、过程有所交代,但时间、地点交代不明,过于简单,不具体,不生动。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这位同学改改日记,在改的过程中“学会记事”。
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好呢?我们先来学习一则材料。
32 页《学会记事》短文,圈画重点词学生自读课本第句。
交流中明确:记事的要求有“抓住要素,写清楚”“添加细节,写具体”“融入情感,写真切”等。
教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开启闯关模式,看看谁改得到位,改得精彩。
设计意图: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习写作。
帮同学修改“日记”正是学习日常记事的过程。
这则日记一方面材料比较鲜活有趣,符合七年级学生实际;另一方面问题典型,值得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体认记事的基本原则。
二、关:抓住要素,写清楚方法点拨。
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时间地点片段一“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四周的墙壁”片段二“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屋里”片段三“她出去”后“背着我去看她”片段四“又是秋天”“北海”明确: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
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等可见是秋天,“四周的墙壁”可见作者在屋内,“背着我去看她”可见不在家里,可能是在医院。
《学会记事》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案例【背景】(一)团队引领,研思同行9月21日参加了吴丹青名师工作室活动听了两位学带进行了展示,不同的课却呈现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1.在情境中真实写作2.善用巧用支架3.写作评价量表的形成与使用4.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
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真实的过程难以实现真实写作的追求。
而自己也应该在同伴的启发下尝试写作教学的新追求。
(二)课标引领,课堂实践2022年新课标的颁布,给教学提供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写作教学也是如此,课标提供了写作的思路: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基于此,我尝试以课标引领,依托吴丹青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和资源,努力进行写作课堂教学的实践。
【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文章都充满真情实感。
在这一作文学习时,教师要结合课文所学引导学生写作。
通过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让学生懂得写作就如我们平常说话一样,要勤于练习;在平淡而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用写作的方法真实表达自我情感。
同时,教材也明确指出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训练,最好能培养学生写日记或者周记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记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他们平时的习作当中容易出现事件叙述过程不够具体、平铺直叙、细节描写也不够生动,情感不够真切这样的问题。
因而,教师在教学要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让学生借助波折聚焦细节,锤炼表达情感的词语,让文章起波澜,有情味,显得更动人心魂。
三、学习目标1.学会梳理脉络,将事件写清楚。
2.学会抓住细节,将事件写具体。
3.学会融入情感,将事件写真切。
(重难点)四、学习过程【写作情境】教师节将至,学校文学社想出一期“我与老师的故事”的特辑。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在学科方面,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但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尚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结构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的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运用多种叙述方法进行写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如事件的六要素、叙述视角等。
2.分析《学会记事》这篇课文,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3.讲解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强调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重要性。
4.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句式等方面的妙处,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以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学会记事》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并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丰富文章的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提高自己。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培养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的习惯。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 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
3. 细节描写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2. 教学难点: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细节描写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事的基本要素、事情发展顺序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记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记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事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阐述它们在记事文中的作用。
3. 讲解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记事。
4. 讲解细节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5. 分析优秀记事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技巧。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7. 讲评练习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记事能力。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记事基本要素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能力。
3. 评价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记事文,要求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
2. 在记事文中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存在需要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会记事》教案分
析
◎教学目标:
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亮日记:呈现问题,学策略
谈话导入。
最近老师读到一位同学的日记,你帮看看,她写得怎么样啊?内容是这样的——
屏显:
今天,一只虫子在我们旁边飞。
雯雯被吓得半死。
我捉住虫子,把它扔到外面去了。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件事小而有趣,一方面体现雯雯胆小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作者对同学的关心。
值得一写。
人物、过程有所交代,但时间、地点交代不明,过于简单,不具体,不生动。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这位同学改改日记,在改的过程中“学会记事”。
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好呢?我们先来学习一则材料。
学生自读课本第32页《学会记事》短文,圈画重点词句。
交流中明确:记事的要求有“抓住要素,写清楚”“添加细节,写具体”“融入情感,写真切”等。
教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开启闯关模式,看看谁改得到位,改得精彩。
设计意图: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习写作。
帮同学修改“日记”正是学习日常记事的过程。
这则日记一方面材料比较鲜活有趣,符合七年级学生实际;另一方面问题典型,值得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体认记事的基本原则。
二、关:抓住要素,写清楚
方法点拨。
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时间地点
片段一“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四周的墙壁”
片段二“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屋里”
片段三“她出去”后“背着我去看她”
片段四“又是秋天”“北海”
明确: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
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等可见是秋天,“四周的墙壁”可见作者在屋内,“背着我去看她”可见不在家里,可能是在医院。
阅读《散步》,完成事情过程的梳理。
起因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结局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起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明确:《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重点写了选择路线的经过。
因为这最能体现一家人之间的关系,能表现“我”和妻子的责任担当。
实践演练。
修改《日记一则》,要求:
直接或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梳理出整件事的发展脉络,突出有价值的过程。
交流展示。
示例:
同桌雯雯怕虫子,怕得要命。
中午我被一种奇怪的声音吸引,一抬头,瞅见一只黑色的虫子在飞。
雯雯也发现了,大叫了起来。
那只虫子朝我们飞过来。
雯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这些心理感受写出了“我”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对生命的庆幸、热爱以及中年人强烈的使命感。
正因为有这些表述而有了思想的深度。
实践演练。
三改《日记一则》,要求:
⑴揣摩情景和作者心境的变化。
在相关内容处穿插作者的感觉、感受或感想。
交流展示。
学习小组内打磨佳作。
班级展示,博采众长。
示例:
同桌雯雯怕虫子,怕得要死。
“嗡嗡”,啊,什么声音?我一抬头,瞅见一只黑色的虫子好不惬意地乱飞。
我条件反射地瞥向旁边的雯雯。
她也
正疑惑地往我刚看的方向:“啊——虫子!虫子!”
那只虫子像是听懂了她的话,打着圈朝我们飞过来。
雯雯脸色瞬间煞白,又惊恐地尖叫一声,双手在空中胡乱舞动着。
虫子一个俯冲朝她脚边飞去,她吓得直跺脚。
她满眼无助,欲哭无泪,两眼直直地看着我:“快把虫子赶走——”
我被她逗乐了——这个雯雯啊,真丢咱女生的脸。
看我的!待那只虫子落地,我一把捂住,然后小心翼翼捏起它,送它离开这是非之地,到窗外广阔的天地里去了。
小虫小虫,你可别再吓唬我们雯雯宝宝啦!
设计意图:记叙文中有“我”是关键,有“我”的感觉、有“我”的感受、有“我”的感想才能使在骨架、血肉的基础上,拥有魂魄。
人立,文才能立起来。
揣摩课文,感受作者情怀;三度修改,让情境更有情味。
五、总结方法,布置练习
学生自行总结“记事”原则。
明确:“记事”三原则,一是“抓住要素,写清楚”,二是“添加细节,写具体”,三是“融入情感,写真切”。
课后练习。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
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设计意图:写作课堂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写作课堂教学,应以“体验写的过程”为核心活动,力求在体验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切实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