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小学德育论教学大纲
(二)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尊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
(三)把握德育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四)学校德育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品德定义
一、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及其形式
(一)哲学
(二)政治思想
(三)法权思想
(四)道德
(五)宗教
二、品德的涵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三、品德与社会意识、社会规范的关系
《小学德育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404208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的对象
(一)课程性质:必修
(二)课程目的:该课程旨在研究德育现象基础上,揭示德育的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德育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德育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及解决各种德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育人理念,即以人为本,遵循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进行德育实施的能力。
四、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第十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第一节成人德育
一、成人德育的意义和内容
二、成人及其思想特点
三、成人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二节家庭德育
一、家庭德育的意义和内容
二、家庭德育的特点
三、家庭德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社会德育
一、社会德育的意义和内容
二、社会德育的特点
三、社会德育的基本形成形式,方法和要求
中小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德育与班级管理 教学大纲
德育与班级管理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德育与班级管理教学大纲的一般构成和内容:
1. 教学目标:
确定德育与班级管理教学的总体目标,包括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班级秩序的管理等方面。
2. 教学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学生个体德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品行规范、学习态度和习惯等。
- 班级集体德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自我管理、情绪调节等方面的教育。
- 班级管理:建立班级规则、制定行为准则、组织班级活动、解决班级内的矛盾和问题等。
-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个人辅导等。通过实际操作、互动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发展和班级管理成效。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日常观察记录、班级评议、自评互评、学生作品和报告等多个层面和形式。
5. 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荣誉激励机制、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的营造。
德育与班级管理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进行具体设计和调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德育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学会理财和消费,走近经济圈,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
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能够正确看待货币。
2、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教学内容
§1—1 聚焦货币
一、货币
1、货币是职能
2、货币的演变
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1、支票
2、信用卡
§1—2 商品价格的奥秘
一、了解商品价格
1、商品的定价
2、商品的交换
二、学会合理消费
1、消费的类型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48学时、2.5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第五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是处于德育主力军地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明确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的主力地位;二是掌握小学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是基本了解各年级德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四是掌握进行小学德育学科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进行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利用与整合、共享,并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为将来做一名合格小学德育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五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热爱教育,立德树人,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注意本课程与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链接,注意学科的贯穿。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为灵魂,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成就,新动向,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方法。
3.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见习、实习,观课、说课、磨课
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更好从事小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案例教学。
5.在教学中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教、学、研相结合。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主要内容有:谱写崭新篇章,培养健康心理,恪守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走好人生道路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现实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力求甚解,学以致用,把书上的观点和要求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
教学要求
1、了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岗位技能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与技能成才的
关系;增强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了解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中的作用;掌握了解和培养
自己的职业兴趣与理想的方法。
3、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了
解如何开展学业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教学内容
§1—1 职业伴随人生
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2、技能成才与职业教育
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 1、就业是谋生之本 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
§1—2 学习改变命运
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 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
神支柱
二、会学习才能成人才 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 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标准(试行)
(适用于我校中职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按照部颁《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状况和社会对我校中职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课时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和安排。
《德育》是我校中职各专业的公共课。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发展为线索,围绕学生德育需求,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常识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技工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技工学校的德育课,同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及高等职业院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其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技工学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重在运用。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同学校时事政策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其他各项教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素质教育任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对职业、道德、法律、心理品质、经济政治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发展的基本品质,具有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团结友善、认真负责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学习、创业、创新的能力。
职业教育教材
A01-4327
德育习题册(第三册)
3.00
刁建平
7504543276
2004.07
60
A01-4662
德育教学参考书(第一册)
28.00
田 雷
7504546623
2004.10
12
A01-4665
德育教学参考书(第二册)
28.00
庄永敏
7504546658
2004.10
12
A01-4664
德育教学参考书(第三册)
40
A01-5298
数学(第四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7.00
徐娟珍
7504552984
2005.11
60
Z09-Fra Baidu bibliotek029D
数学(第四版)考试题库组卷系统
280.00
7900199098
2006.08
1
A01-4881
数学提高册
32.00
徐娟珍
7504548812
2005.07
8
A01-5169
数学提高册习题册
9.00
贾 磊
7504542938
2005.12
24
A01-2981
创业教育读本
7.00
7504529818
2001.04
40
《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课。旨在启发学生从适应自我发展出发,转向适应社会生活,进而适应职业活动。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为学生从业就业服务。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与成功,职业支点,职业与企业,职业的法律保障,职业生涯发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感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职业的涵义
(2)熟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3)掌握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4)掌握劳动合同的签订
(5)熟悉求职方法和创业模式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充分运用实例、教具、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力度。
(3)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4)教学中可根据实际运用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职业与成功
教学要求:
1、理解职业的涵义
2、掌握职业的基本特征和人生功能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了解职业规划的途径
5、了解职业成功的要素
教学内容:
(一)职业是人生的基石
1、职业来自社会分工
2、职业的基本特征
3、职业的人生功能
(二)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1、职业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3、职业道德的作用
(三)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
德育大纲
4.教材
4.1.主教材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郑楚云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4.2.专题教材
4.2.1《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读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010年8月1日第1版。
4.2.2《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二、课时分配
模块
课程内容
总课时
讲授
《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
模块一
绪论
2
2
模块二
道德品质教育
6
6
1
德性与知识
2
2
2
道德与道德品质
2
2
3
道德修养
2
2
模块三
社会公德
6
6
1
社会公德
2
2
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
教学内容
1.劳动合同法、订立原则。
2.合同种类。
3.劳动合同条款、试用期,变更、解除等。
教学重点及建议
1.重点掌握劳动合同的种类与条款。
2.注意将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运用到不同的生活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读本》
中职《德育》课程标准
中职《德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主要涵盖了四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德育课程的任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生涯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经济政治与社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哲学与人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引言: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
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德育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本文将探讨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更关乎社
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建立
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二、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的特点
1.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强调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智慧。通过情感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社会责任感,
使其具备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品质。
2. 个性化发展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成为自律、自强的个体。
3. 融入现代科技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将现代科技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教育、智能教具等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科技,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
三、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的实施与挑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德育2020版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陪伴者。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 1
总学时:18 学时
实践学时:6学时
授课对象:师范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学生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和教育观,能够熟练运用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技术和方法,懂得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学习其他各门学科和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第一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2课时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第三节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四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目标
第二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课时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节认知疗法
第五节森田疗法
第六节现实疗法
第三章小学生健康发展的特点2课时
第一节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卫生保健
第三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四章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健康辅导4课时
第一节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及矫正
第二节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辅导
第三节小学生不良行为问题及辅导
第五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2课时第一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述
第二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
第三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第六章小学生道德教育概述2课时
(简化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
(简化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教
学大纲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 爱护生命,珍爱自己
- 研究尊重和照顾他人的生命
- 培养爱护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 发展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
2. 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 研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 培养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 学会妥善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3. 诚实守信,树立良好形象
- 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 研究正确对待自己的承诺和责任
-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形象
4. 知法守法,遵纪守则
- 研究基本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 培养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的能力
- 学会正确对待和解决纠纷
三. 教学方法
- 利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运用游戏化教学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四. 教学评价
- 通过考试和测验评估学生对道德及法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 通过观察、讨论等形式评价学生对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遵守情况
- 通过作业和项目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资源
- 道德与法治教材
-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辅助工具
- 真实案例和教育游戏等教学资料
六. 课程安排
- 第一单元:爱护生命,珍爱自己
-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和谐相处
- 第三单元:诚实守信,树立良好形象
- 第四单元:知法守法,遵纪守则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概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德育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
教学目标
1.说出什么是职业以及职业的作用;解释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系;增强学
习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阐明职业兴趣及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的作用;知道如何了解和
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
3.说明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比较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
同;知道如何进行在校学习生活的设计;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1 职业伴随人生
§1—2 学习改变命运
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目标
1.说明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破除对心理问题
的不正确认识;根据环境的变化,学会主动适应,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完整版)小学德育大纲
(完整版)小学德育大纲
小学德育大纲(试行)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教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政治与经济常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德育——政治与经济常识
课程性质:公共课
总课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习(操作)课时:0学时。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了解市场走进经济圈,开放的中国今年国际,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等。
2、课程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2、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分辨常见的企业形式,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列举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法,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实例说明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当前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说出合法的个人收入的来源,树立纳税意识。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的及必要性。
4、了解我们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结构的形式,熟悉公民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掌握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和方式,了解正确行使选举权的意义和途径。
5、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涵和特点,熟悉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要点,树立全球观念和发展意识,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
§1—1 聚焦货币
一、货币
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1—2 商品价格的奥妙
一、商品定价和商品交换
二、转变观念,理性消费
§1—3 认识个人投资
一、个人投资
二、个人投资工具
第二课走进经济圈
§2—1 了解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二、市场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交易原则
§2—2 做现代企业人
一、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二、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2—3 了解税收和劳动者的权力和义务
一、关注三大产业
二、劳动者权益保障
第三课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财政收入
二、财政支出
三、争做光荣纳税人
§3—3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二、对外经济来往
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4—1 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增强公民意识
二、提高公民政治素养
§4—2 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一、积极行使选举权利
二、依法参与决策
三、民主监督我当先
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华民族大家庭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2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一、聚焦国际社会
二、综观和平与发展
四、成绩考核方式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成绩所占比例:期中测试占0%,作业占30%,实践环节考查占0%,期末考试占70%。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德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德育课教学参考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